(2004年)为你自己高兴(12分) 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书,常 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当 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 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乙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 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来。 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 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 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c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 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如果是最 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为 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 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威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 后自杀身亡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成的“江郎才 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 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 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 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 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 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 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杄,更 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 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第1页
第 1 页 (2004 年)为你自己高兴(12 分) 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书,常 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当 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 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乙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 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来。 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 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 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 c 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 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如果是最 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为 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 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咸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 后自杀身亡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成的“江郎才 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 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 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 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 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 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 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更 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 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1.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二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 (3分) 2.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 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要“坦 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川 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 的观点。(4分) 3.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 4.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 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分) (2006)不设防(15分) 王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遙、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 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 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是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 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 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 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岀丑,露岀尾巴,徒留笑柄。 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淸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 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 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 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 人笑话。 第2页
第 2 页 1.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二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 (3 分) 2.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 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要“坦 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川 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 的观点。(4 分) 3.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 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 4.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 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 分) (2006)不设防(15 分) 王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 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 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 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 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 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 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 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 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 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 人笑话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 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 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 的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一一乱抓辫子乱 扣帽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 的信条。 (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有删改) 作者主张“不设防”,其理由有 (2) (3) (4分) 2.根据第④⑤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分)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是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 4.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3分) (2008)信仰之光(11分)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 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 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 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 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 第3页
第 3 页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 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 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 的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一一乱抓辫子乱 扣帽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 的信条。 (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版。有删改) 1.作者主张“不设防”,其理由有: (1) ;⑵ ; ⑶ ;⑷ ;(4 分) 2.根据第④⑤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 分)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 分) 4.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3 分) (2008)信仰之光(11 分)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 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 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 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 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
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 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 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 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 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 是谋生的手段。这个小和尚毕竟直率得可爱。如今,天下寺庙,处处香火鼎盛,可 是你若能听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人许的愿,就会知道,他们几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 具体的利益,没有几人是真有信仰的。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 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 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 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 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 通过交谈,这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 ③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 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如果说宗教真的有一种价值,那 也仅仅在于为这种追求提供了一种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于表面 的形式,反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追求的精神内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 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 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 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 生活尤其是道徳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 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 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 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 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 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 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 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 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 第4页
第 4 页 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 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 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 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 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 是谋生的手段。这个小和尚毕竟直率得可爱。如今,天下寺庙,处处香火鼎盛,可 是你若能听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人许的愿,就会知道,他们几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 具体的利益,没有几人是真有信仰的。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 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 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 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 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 通过交谈,这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 ③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 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如果说宗教真的有一种价值,那 也仅仅在于为这种追求提供了一种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于表面 的形式,反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追求的精神内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 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 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 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 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 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 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 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 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 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 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 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 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
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 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 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1.第2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 (4分) 2.第3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地底的信仰,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3分) 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 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4分) (2010)三思而行(11分)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 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 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 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 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 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 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 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第5页
第 5 页 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 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 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1.第 2 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 (4 分) 2.第 3 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地底的信仰,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3 分) 3.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 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4 分) (2010)三思而行(11 分) 季羡林 ①“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 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 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 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 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 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 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 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竟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 思之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 中间、结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 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 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 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 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 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 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徳国时,法西斯统治正 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 Darauf- galngertum,意思是 “说干就千,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 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 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 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 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删改) 1.根据作者的考证,“三思而后行”的“三”有哪几种解释?(3分) 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1)本文立论有依有据,令人信服;(2)本文阐述道理亲 切平和。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的。(4分) 第6页
第 6 页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 思之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 中间、结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 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 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 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 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 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 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 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 Darauf-galngertum,意思是 “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 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 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 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 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删改) 1.根据作者的考证,“三思而后行”的“三”有哪几种解释?(3 分) 2.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 分)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1)本文立论有依有据,令人信服;(2)本文阐述道理亲 切平和。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的。(4 分)
(2013)怎样让幸福来敲门(10分) 石雅彬 ①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 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呢? ②尼采说过:“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 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 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 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③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④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 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存 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 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这 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 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 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挫 ⑤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 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体 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⑥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为 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成就 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 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你发觉自 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反思一下 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第7页
第 7 页 (2013)怎样让幸福来敲门(10 分) 石雅彬 ①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 294 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呢? ②尼采说过:“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 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 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 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③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④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 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存 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 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这 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 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 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挫 伤。 ⑤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 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体 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⑥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为 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成就 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 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你发觉自 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反思一下, 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⑦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 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遺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中; 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 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⑧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 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 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 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②段引用尼采的话,是 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 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髙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 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 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2.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④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 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3.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 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4分) 第8页
第 8 页 ⑦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 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中; 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 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⑧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一, 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 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 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②段引用尼采的话,是 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 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 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 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2.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④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3 分)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 年被评为全世 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3.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 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4 分)
(2014)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 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 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冋一本书,会产生不同 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睛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 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 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虛谨慎的态度和淸醒的头脑, 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酲地认识自己,理性 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 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 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 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 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 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徳、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 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 “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 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 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 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 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 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 ⑤_“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 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 第9页
第 9 页 (2014)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 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 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 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 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 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 的头脑, 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 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 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 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 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 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 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 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 “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 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 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 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 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 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 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 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
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 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 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 津有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 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 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 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 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 书,就能成就伟业。 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 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3.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 分) 《为你自己高兴》 1.(3分)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2分) 使文章更有说服力。(1分) 第10页
第 10 页 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 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 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 津有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 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 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 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 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 书,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 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3.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 分) 《为你自己高兴》 1.(3 分)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2 分) 使文章更有说服力。(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