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沙坝小学二0一三秋季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oooooooo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k!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弦(xuan)脚踝(hudi)脸颊〔jia)竦峙(zhi) B信服(xing)翘首(qiao)瓜蔓(man)浅薄(bao) 8C编纂(zuan)贮蓄(zhu)济南(ji)逮捕(dai) D炽热(chi)蹊跷(qiao)屏退(bing)亲家(q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毕竞烦燥通霄得意扬扬B决别严厉阴蔽宽洪大量 !C威摄晌晴蓑衣花团锦簇D惊惶提纲褪色鸦雀无声 F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照壁崖绝壁如刀切斧削,雄伟壮观,堪称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B.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 C李老师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万芳和我是很好的朋友,在生活中我们相敬如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kRB、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 D、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9分,每小题3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 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 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 。}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013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共6页第1页
昭化区沙坝小学二 0 一三秋季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30 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弦(xuán) 脚踝.(huái) 脸颊.(jiá) 竦峙.(zhì) B 信.服(xìng) 翘.首(qiǎo) 瓜蔓.(màn) 浅薄.(báo) C 编纂.(zuàn) 贮.蓄(zhù) 济.南(jǐ) 逮.捕(dǎi) D 炽.热(chì) 蹊跷.(qiāo) 屏.退(bǐng) 亲.家(qì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毕竞 烦燥 通霄 得意扬扬 B 决别 严厉 阴蔽 宽洪大量 C 威摄 晌晴 蓑衣 花团锦簇 D 惊惶 提纲 褪色 鸦雀无声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照壁崖绝壁如刀切斧削,雄伟壮观,堪称大自然巧夺天工 ....的艺术品。 B. 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 ....,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 C 李老师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 ....地笑起来。、 D 万芳和我是很好的朋友,在生活中我们相敬如宾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 50 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 D、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 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 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 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封。。。。。。。。。。线 。。。。。。。。。。内 。。。。。。。。不。。。。。。。。。能。。。。。。。。。。。答。。。。。。。。。。题。。。。。。。。 --------------------------------------- 密------------------------------------------------------- 封---------------------------------------------- 线 -----------------------------------
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 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 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 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 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 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 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 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妺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5.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 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 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 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 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6对第6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身艰难的生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7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 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13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读卷共6页第2
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 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 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 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 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 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 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 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5.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 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 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 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 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 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 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6.对第 6 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身艰难的生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 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7.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 人。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 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忠诚 C温故而知新新:新的体验和感悟D饭粗食饮水饭;吃饭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方面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编写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 成为“四书 B原文中向我们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就是如何学习的方法。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珍惜时间。 D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礼”与“仁”,他与孟子合称“孔孟”,是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 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分)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分) 12.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13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共第3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 发怒 B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忠诚 C 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体验和感悟 D 饭.粗食饮水 饭;吃饭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B 温故而.知新 C 学而.不思则罔 D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方面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编写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 成为“四书”。 B 原文中向我们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就是如何学习的方法。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珍惜时间。 D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核心思想是“礼”与“仁”,他与孟子合称“孔孟”,是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90 分) 四、完成下列各题(11 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 分) 。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 分) 。. 12.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5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3分) 五、(13分) 13.用诗文原句填写。(任选六句每句1分)(6分)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3)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4)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8)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14.走进名著。(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奶奶送给我们的礼物,其主要内容包括:母爱 (2)鲁达骂道:“直娘贼!惫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 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 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 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个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 这厮诈死,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 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选段中的主人公人送外号 ,我还知道关于他的故事: (只 填写一个故事即可)。 15.语言运用。请你任选一活动完成。(3分) 活动一:班级准备开展“感受自然”的活动 (1)为这次活动书写一条主题语或宣传语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 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2013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喾共6页第顿页
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3 分) 五、(13 分) 13.用诗文原句填写。(任选 六句 每句 1 分)(6 分) (1)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3)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4)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8)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14.走进名著。(4 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奶奶送给我们的礼物,其主要内容包括:母爱、 、 。 (2)鲁达骂道:“直娘贼!惫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 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 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 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个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 这厮诈死,,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 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选段中的主人公人送外号: ,我还知道关于他的故事: (只 填写一个故事即可)。 15.语言运用。请你任选一活动完成。(3 分) 活动一:班级准备开展“感受自然”的活动。 (1)为这次活动书写一条主题语或宣传语。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 .....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 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温馨提示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6分) 父亲(16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 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 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 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 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 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给了他的孙 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 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 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 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 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 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 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 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 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 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 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2013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共6页第5页
温馨提示: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16 分) 父亲 (16 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 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 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 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 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 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给了他的孙 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 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 80 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 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 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 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 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 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 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 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 150 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 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 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 好 10 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 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慈祥B.慈善C.慈爱D.慈悲 E.朦胧F.矇昽G.依稀H.模糊 17.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分) 18.“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9.“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 里?(2分) 0.“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 现:(4分) 21.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4分) 、(50分) 那次,我真 (幸福、失落、后悔、感动) 要求:1.选择括号内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4.不少于600子,不能添加作文纸 2013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共6页第6页
1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2 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朦胧 F.矇眬 G.依稀 H.模糊 17.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 分) 18.“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19.“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 理?(2 分) 20.“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 现:(4 分) 21.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4 分) 七、(50 分) 那次,我真 (幸福、失落、后悔 、感动 ) 要求:1.选择括号内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4.不少于 600 子,不能添加作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