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 黎巴嫩·纪伯伦 华亭三中刘伟
组歌 黎巴嫩·纪伯伦 华亭三中 刘伟
作者生平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 i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 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 (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 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 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 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 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 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 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作者生平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 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 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 (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 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 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 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 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 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 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文学创作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 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 (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 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 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 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 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 《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 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 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 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 (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 《拉撤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 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 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 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 寓意的插图
文学创作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 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 (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 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 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 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 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 《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 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 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 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 (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 《拉撤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 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 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 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 寓意的插图
文学影响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 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 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 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 常常流露岀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 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 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 “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 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 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 心译,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 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文学影响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 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 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 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 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 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 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 “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 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 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 心译,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 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听读《浪之歌》,订正字音 ·炽热 炽热chi 祷词 祷词dao ·执拗 执拗nju ·长吁短叹 长吁短叹xu ·馈赠 馈赠kui 夜阑人静 夜阑人静an 憔悴 憔悴 glao cul
听读《浪之歌》,订正字音 • 炽热 • 祷词 • 执拗 • 长吁短叹 • 馈赠 • 夜阑人静 • 憔悴 • 炽热chì • 祷词dǎo • 执拗niù • 长吁短叹xū • 馈赠kuì • 夜阑人静lán • 憔悴qiáo cuì
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 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提示:纪伯伦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 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课文节选的两首诗在翻 译时都着意安排了相当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 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上不显得单调,很 好地体现了纪伯伦极有个性的语言艺术。 请同学们边诵读边找出诗中的韵脚。 《浪之歌》第一节:“人”“近”(邻韵)、 “分”;换韵为“里”“体”;第二节:换韵为“晨” 盟”“中”“吟”“吻”(与第一节同,大多为邻韵): 第三节:换韵为“拗”“躁”;又换韵为“心”(与前 两节相同,邻韵);第四节:换韵为“他”下”等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 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提示:纪伯伦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 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课文节选的两首诗在翻 译时都着意安排了相当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 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上不显得单调,很 好地体现了纪伯伦极有个性的语言艺术。 请同学们边诵读边找出诗中的韵脚。 《浪之歌》第一节:“人”“近”(邻韵)、 “分”;换韵为“里”“体”;第二节:换韵为“晨” 盟”“中”“吟”“吻”(与第一节同,大多为邻韵): 第三节:换韵为“拗”“躁”;又换韵为“心”(与前 两节相同,邻韵);第四节:换韵为“他”下”等
听读《雨之歌》,订正字音 天穹 天穹qong 千山万壑 千山万壑he 璀璨 璀璨 cu can 镶嵌 镶嵌qian 心扉 ·心扉fei ·酷道 酷肖xⅰao
听读《雨之歌》,订正字音 • 天穹 • 千山万壑 • 璀璨 • 镶嵌 • 心扉 • 酷肖 • 天穹qióng • 千山万壑hè • 璀璨cuǐ càn • 镶嵌qiàn • 心扉fēi • 酷肖xiào
2.自由诵读,同学们试找出《雨之 歌》的相关韵脚。 如,第1段中 an“线”“间”“点”;第2段中 u“珠”“除”,“去”“侣”, 使”“治”;第3段中an“剑 “天”,ao道””抱
2.自由诵读,同学们试找出《雨之 歌》的相关韵脚。 如,第1段中 an “线”“间”“点”;第2段中 u “珠”“除” ,ü “去”“侣” , i“使”“治”;第3段中an “剑” “天” ,ao ”道””抱”
3.配乐有感情朗读,再次体会文意,并 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生1: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作者艺术地描绘了极有灵气和个性的“浪” 和“雨”的形象,寄寓了深邃的生活哲理。 生2:诗人借“浪”和“雨”的物象,抒 发的是博大的“爱”的情志。 生3:诗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的运用,更为形象地传情达意,显示了独具 魅力的语言特色
3.配乐有感情朗读,再次体会文意,并 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生1: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作者艺术地描绘了极有灵气和个性的“浪” 和“雨” 的形象,寄寓了深邃的生活哲理。 生2:诗人借“浪”和“雨”的物象,抒 发的是博大的“爱”的情志。 生3:诗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的运用,更为形象地传情达意,显示了独具 魅力的语言特色
4.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 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 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 的热恋形象的?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 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 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岀现低潮。如此循环重 复,永不停息。海水这种有节奏的周期性的涨落运动就是 潮汐,法国文学称之为“大海的呼吸”。潮汐现象的特点 是每昼夜有两次高潮,而不是一次,“昼涨称潮,夜涨称 科学地讲,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 听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诗中的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 沉。藜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 晩,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 紧祭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 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 他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
4.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 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 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 的热恋形象的?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 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 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 复,永不停息。海水这种有节奏的周期性的涨落运动就是 潮汐,法国文学称之为“大海的呼吸”。潮汐现象的特点 是每昼夜有两次高潮,而不是一次,“昼涨称潮,夜涨称 汐”。科学地讲,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 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诗中的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 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 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 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 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 他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