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河南大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435.47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二节 抗菌药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一节常用术语 第二节抗菌药作用机制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 第四节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 称为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简称化疗)。化学治疗学的目的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即强大杀灭作用),而对宿主无害或少 害的药物以防治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 机体 用与不良反 体内过 致病作 防治 抗菌作用 抗菌药物日 与荷原发生物 耐药性 图37-1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图371)。感染性疾病的罹患与康复是微生物与机 体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微生物在疾病的发生上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但病原体不能决定疾病的全过程,人体的反应性、免疫状态和防御功能对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有重要作用。当机体防御功能占主导地位时,就能战胜致病微生物,使它不能致病,或发病后迅速康复。抗菌药物 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是制止疾病发展与促进康复的外来因素,为机体彻底消灭病原体和导致疾病痊愈创造有利条件。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矛盾 是不断转化的。在某种条件下微生物可产生耐药性,而使药物失去抗菌效果;在治疗中药物的治疗作用是主要的,但使用不当时,药物可产生 不良反应,影响患者健康,甚至使治疗失败。 第一节常用术语 抗菌谱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容,如异烟肼只对 抗酸分支杆菌有效。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 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广谱抗菌作用。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化学实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试验对临床用药 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 (MBC)· 抑菌药是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等。 杀菌药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化疗指数理想的化疗药物一般必须具有对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性的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性或毒性很低,最好还能促进机体防御 功能并能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消灭病原体。化疗药物的价值一般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 比,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的比来衡量。这一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愈 大,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可能愈高。但化疗指数高者并不是绝对安全,如几无毒性的青霉素仍有引起过敏休克的可能。 第二节抗菌药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现多以干扰细菌的生化代谢过程来解释。兹将几种主要方式(图37-2)简介如下: 胞奖膜细孢浆细胞壁邦制维把星台皮 中介体 (背稻系、头抱脑紧 法的胞对货西透性 (多粘西索、制悬 曹素、丙佐哥索已 抑制DNA台 (瑾诺附类 、蛋白质 匙响叶酸代出 a892 (碳胺】 影响重白蛋合成 些啊RNA合成 (氨基试员,四环 (甲顺力复都京) 郑家) 图37-2细菌结构与抗菌药作用部位示意图 一、抗叶酸代谢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二节 抗菌药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 称为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简称化疗)。化学治疗学的目的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即强大杀灭作用),而对宿主无害或少 害的药物以防治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 图37-1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图37-1)。感染性疾病的罹患与康复是微生物与机 体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微生物在疾病的发生上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但病原体不能决定疾病的全过程,人体的反应性、免疫状态和防御功能对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有重要作用。当机体防御功能占主导地位时,就能战胜致病微生物,使它不能致病,或发病后迅速康复。抗菌药物 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是制止疾病发展与促进康复的外来因素,为机体彻底消灭病原体和导致疾病痊愈创造有利条件。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矛盾 是不断转化的。在某种条件下微生物可产生耐药性,而使药物失去抗菌效果;在治疗中药物的治疗作用是主要的,但使用不当时,药物可产生 不良反应,影响患者健康,甚至使治疗失败。 第一节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窄,如异烟肼只对 抗酸分支杆菌有效。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 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广谱抗菌作用。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化学实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试验对临床用药 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 (MBC)。 抑菌药 是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等。 杀菌药 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化疗指数 理想的化疗药物一般必须具有对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性的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性或毒性很低,最好还能促进机体防御 功能并能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消灭病原体。化疗药物的价值一般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 比,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的比来衡量。这一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愈 大,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可能愈高。但化疗指数高者并不是绝对安全,如几无毒性的青霉素仍有引起过敏休克的可能。 第二节 抗菌药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现多以干扰细菌的生化代谢过程来解释。兹将几种主要方式(图37-2)简介如下: 图37-2 细菌结构与抗菌药作用部位示意图 一、抗叶酸代谢

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 殖(见42章). 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 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GNAc)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MNA©)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 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胞浆内粘肽前体的形成可被磷霉素与环丝氨酸所阻碍。磷霉素抑制有关酶系阻碍N-乙酰胞壁酸的形成:环丝氨酸通过抑制 D-丙氨酸的消旋酶和合成酶阻碍了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形成。胞浆膜阶段的粘肽合成可被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所破坏,它们能分别抑制MNA©: 五肽与脂载体结合并形成直链十肽二糖聚合物和聚合物转运至膜外受体的过程及脱磷酸反应。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则能阻碍直链十肽二 糖聚合物在胞浆外的交叉联接过程。青霉素等的作用靶位是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从而阻碍了 交叉联接。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 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三、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细菌胞浆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和运输物质的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 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与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 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 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多种抗生素能抑制 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②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 质合成。③能与30$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 用。 五、抑制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一、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邱-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该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某些酶的产生为体质性 (组构酶);某些则可经诱导产生(诱导酶)。二是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 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 上。上述酶位于胞浆膜外间隙,氨基甙类被上述酶纯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 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 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 药除前述产生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3.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链霉素耐药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上链霉素作用靶位P10蛋白质发生改变:利福平的耐药性是细菌RNA多 聚酶的邹亚基发生改变,使其与药物的结合力降低而耐药。由质粒介导的对林可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系细菌核蛋白体23S亚基的腺嘌呤甲 基化,使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所致。某些肺炎球菌、淋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以及金葡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乃因经突变引起青霉素结合蛋 白(PBPs)改变,使药物不易与之结合。这种耐药株往往对其他青霉素(如苯唑或邻氯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也都耐药。 4.其他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也可能通过改变对代谢物的需要等途径。 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为了克服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临床医生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轮换供药。 此外,医药学专家还应努力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改造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耐酶特性或易于透入菌体。 第四节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由于抗菌药的使用,过去许多致死性的疾病已得到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许多新问题,如毒性反 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日益受到重视。 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 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可作为选药的重要参考。表37-1供选药时参考。此外 还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感染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和价格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表37-1药敏试验中的抗菌药物选择 肠杆菌科 假单胞菌属 金葡菌 肠球菌属 流感杆菌

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 殖(见42章)。 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 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GNAc)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MNAc)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 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胞浆内粘肽前体的形成可被磷霉素与环丝氨酸所阻碍。磷霉素抑制有关酶系阻碍N-乙酰胞壁酸的形成;环丝氨酸通过抑制 D-丙氨酸的消旋酶和合成酶阻碍了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形成。胞浆膜阶段的粘肽合成可被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所破坏,它们能分别抑制MNAc- 五肽与脂载体结合并形成直链十肽二糖聚合物和聚合物转运至膜外受体的过程及脱磷酸反应。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则能阻碍直链十肽二 糖聚合物在胞浆外的交叉联接过程。青霉素等的作用靶位是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从而阻碍了 交叉联接。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 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三、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细菌胞浆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和运输物质的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 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与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 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 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多种抗生素能抑制 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②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 质合成。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 用。 五、抑制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一、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该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某些酶的产生为体质性 (组构酶);某些则可经诱导产生(诱导酶)。二是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 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 上。上述酶位于胞浆膜外间隙,氨基甙类被上述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 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 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 药除前述产生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3.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链霉素耐药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上链霉素作用靶位P10蛋白质发生改变;利福平的耐药性是细菌RNA多 聚酶的β'亚基发生改变,使其与药物的结合力降低而耐药。由质粒介导的对林可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系细菌核蛋白体23S亚基的腺嘌呤甲 基化,使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所致。某些肺炎球菌、淋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以及金葡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乃因经突变引起青霉素结合蛋 白(PBPs)改变,使药物不易与之结合。这种耐药株往往对其他青霉素(如苯唑或邻氯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也都耐药。 4.其他 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也可能通过改变对代谢物的需要等途径。 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为了克服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临床医生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轮换供药。 此外,医药学专家还应努力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改造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耐酶特性或易于透入菌体。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由于抗菌药的使用,过去许多致死性的疾病已得到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许多新问题,如毒性反 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日益受到重视。 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 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可作为选药的重要参考。表37-1供选药时参考。此外, 还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感染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和价格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表37-1 药敏试验中的抗菌药物选择 肠杆菌科 假单胞菌属 金葡菌 肠球菌属 流感杆菌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头孢噻吩 青霉素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羧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或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第一线 头泡噻吩 庆大霉素 红霉索 头孢呋新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苯唑西林 氨霉素 阿米卡星 青霉素 复方SMZ-TMP 万古霉素 头孢呋新 诺氟沙星 庆大霉素 万古霉索 氮霉素 复方SMZ-TMP 阿米卡星 第二线 哌啦西林 头孢他定 诺氟沙星 复方SMZ-TMP (或头孢哌酮) 利福平 第三代头泡菌素 复方SMZ-TMP 诺氟沙星 呋喃妥因 诺氯沙星 复方SMZ-TMP 诺氟沙星 尿液 诺氟沙星 复方SMZ-TMP 呋喃妥因 红霉素 复方SMZ-TMP 诺氟沙星 (二)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否则可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 菌不易被检出,以致延误正确诊断与治疗。 (三)抗菌药剂量 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 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四)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 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五)预防应用及联合应用 对此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如经临床实践证明确有效果者:联合用药,也必须谨慎掌握指征、权衡 利弊。 二、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意义 联合用药的主要优点是:@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②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③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 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④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滥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如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容易出现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更加增多;浪费药物;给人一种虚 伪的安全感染,延误正确治疗。 (二)联合用药的指征 联合用药的指征有: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后腹膜炎的致病菌常有多种需氧菌和 厌氧菌等;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④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 炎等;⑤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合用治疗深部真菌,前者用量可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⑥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 联用即可,常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 (三)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结果 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在体外或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无关、相加、协同(增强)和拮抗等四种效果。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大类:一 类为繁殖期杀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等,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三 类为速效抑菌,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第一类和第二类合用常可获得协同(增强) 作用,例如青霉素与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内发挥作 用。第一类与第三类合用可能出现拮抗作用。例如青霉素类与氯霉素或四环素类合用。由于后二药使蛋白质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 态,致使繁殖期杀菌的青霉素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使其抗菌活性减弱。第二类和第三类合用可获得增强或相加作用。第四类 慢效抑菌药与第一类可以合用,例如,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时,青霉素可以和磺胺嘧啶合用而提高疗效。 应该指出上述资料多来自体外与动物试验在特定条件下的观察,与临床实际不尽相同,仅供参考。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也可因不同菌种和 菌株而异,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也会影响效果。 三、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 (一)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减退时,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对肾有毒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甙类等,宜避免使 用。对肾功能无损害或损害不大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可按常规给药,但要求肝功能必须正常。 肾功能轻、中和重度减退的给药量分别为正常剂量的2/3~1/2,1/2~1/5和1/5~1/10. (二)肝功能障碍的影响 肝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早产和新生儿的肝脏对氯霉素的解毒功能较低,氨 霉素列为禁用

第一线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头孢噻吩 青霉素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羧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或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噻吩 庆大霉素 红霉素 头孢呋新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苯唑西林 氯霉素 阿米卡星 青霉素 复方SMZ-TMP 万古霉素 第二线 头孢呋新 诺氟沙星 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 氯霉素 复方SMZ-TMP 阿米卡星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诺氟沙星 复方SMZ-TMP (或头孢哌酮) 利福平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复方SMZ-TMP 诺氟沙星 尿液 呋喃妥因 诺氟沙星 复方SMZ-TMP 诺氟沙星 诺氟沙星 复方SMZ-TMP 呋喃妥因 红霉素 复方SMZ-TMP 诺氟沙星 (二)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否则可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 菌不易被检出,以致延误正确诊断与治疗。 (三)抗菌药剂量 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 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四)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 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五)预防应用及联合应用 对此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如经临床实践证明确有效果者;联合用药,也必须谨慎掌握指征、权衡 利弊。 二、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意义 联合用药的主要优点是:①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②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③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 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④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滥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如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容易出现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更加增多;浪费药物;给人一种虚 伪的安全感染,延误正确治疗。 (二)联合用药的指征 联合用药的指征有: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后腹膜炎的致病菌常有多种需氧菌和 厌氧菌等;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④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 炎等;⑤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合用治疗深部真菌,前者用量可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⑥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 联用即可,常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 (三)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结果 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在体外或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无关、相加、协同(增强)和拮抗等四种效果。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大类:一 类为繁殖期杀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等,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三 类为速效抑菌,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第一类和第二类合用常可获得协同(增强) 作用,例如青霉素与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内发挥作 用。第一类与第三类合用可能出现拮抗作用。例如青霉素类与氯霉素或四环素类合用。由于后二药使蛋白质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 态,致使繁殖期杀菌的青霉素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使其抗菌活性减弱。第二类和第三类合用可获得增强或相加作用。第四类 慢效抑菌药与第一类可以合用,例如,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时,青霉素可以和磺胺嘧啶合用而提高疗效。 应该指出上述资料多来自体外与动物试验在特定条件下的观察,与临床实际不尽相同,仅供参考。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也可因不同菌种和 菌株而异,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也会影响效果。 三、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 (一)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减退时,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对肾有毒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甙类等,宜避免使 用。对肾功能无损害或损害不大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可按常规给药,但要求肝功能必须正常。 肾功能轻、中和重度减退的给药量分别为正常剂量的2/3~1/2,1/2~1/5和1/5~1/10。 (二)肝功能障碍的影响 肝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早产和新生儿的肝脏对氯霉素的解毒功能较低,氯 霉素列为禁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