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测试题
《孟子见梁襄王》测试题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组是 A.孟子见梁襄王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B.天下恶乎定?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C.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六王毕,四海一 D.望之不似人君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 而望之矣 2.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近。 B.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 C.诚如是也,民归之如果。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自然而然地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组是 A.孟子见梁襄王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B.天下恶乎定?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C.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六王毕,四海一 D.望之不似人君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 而望之矣 2.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接近,近。 B.其如是,孰能御之 如果。 C.诚如是也,民归之 如果。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自然而然地
3.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问日: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 B.民归之,由水之就下由:能“犹”,如同 C.王说,曰:“诗云”说:通“悦”,欣悦 D.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 E.吾王之好田猎 田:通“畋”,打猎 4.与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例句:又顾而之他 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 鄙之僧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例句:思援弓缴而射之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B、盖失强援,不能完 C、援玉兮击鸣鼓 D、猿猱欲度愁攀援
3.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卒:通“猝”,突然 B.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由:能“犹”,如同 C.王说,曰:“诗云” 说:通“悦”,欣悦’ D.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 E.吾王之好田猎 田:通“畋”,打猎 4.与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1)例句:又顾而之他 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 鄙之僧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例句:思援弓缴而射之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B、盖失强援,不能完 C、援玉 兮击鸣鼓 D、猿猱欲度愁攀援
阅读文段,完成题 寡人愿安承教 梁惠王日:“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日:“杀人以梃与刃,有 以异乎?”日:“无以异也。 日“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日:“无以异也。“日:“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 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 也?仲尼日:如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 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日:“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 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日:“地方百里而可以 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 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 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 日:仁者无敌王请无疑
阅读文段,完成题 寡人愿安承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 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以刃与政 ,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 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 也?仲尼曰:‘如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 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 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 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 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 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 曰:‘仁者无敌’,王请无疑
5.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庖有肥肉pao野有饿莩pao陷溺其民m始作 俑者yng B.深耕易耨n0u杀人以梃tng教悌忠信i童叟 无欺shu C.率兽食人sh铤而走险ng轻徭薄赋b厩有肥 马 D.孤家寡人gua丧地失师sang鞭挞棰楚t深恶 痛绝wu 6.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如作俑者,其无后乎代词,这人。 B.愿比死者一洒之为,替。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孝悌:教顺父母,恭顺兄 长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 水中
5.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庖有肥肉páo 野有饿莩piǎo 陷溺其民nì 始作 俑者yǒng B.深耕易耨nòu 杀人以梃tǐng 教悌忠信tì 童叟 无欺shǒu C.率兽食人shí 铤而走险tǐng 轻徭薄赋bó 厩有肥 马jiù D.孤家寡人guǎ 丧地失师sàng 鞭挞棰楚tà 深恶 痛绝wù 6.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如作俑者,其无后乎 代词,这人。 B.愿比死者一洒之 为,替。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悌:教顺父母,恭顺兄 长。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 水中
7.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兽相食,且人恶之恶在其为民父母 也? B.有以异乎? 无以异也。 C.夫谁与王敌? 今夫天下之人牧 D.为民父母行政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8.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民有饥色,野有饿莩B.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D.沛然下雨, 则苗渤然兴之矣
7.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兽相食,且人恶之 恶在其为民父母 也? B.有以异乎? 无以异也。 C.夫谁与王敌? 今夫天下之人牧 D.为民父母行政 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8.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B.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沛然下雨, 则苗渤然兴之矣
9.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愿安承教B.民有饥色C.为民父 母行政D.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孟子 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什么态度? 12.翻译下列句子 (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9.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愿安承教 B.民有饥色 C.为民父 母行政 D.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孟子 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什么态度? 12.翻译下列句子: (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3.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什么作用? 14.文段使用了类比和对比手法,请指出来。 15.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13.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什么作用? 14.文段使用了类比和对比手法,请指出来。 15.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案:1、b2、d3、d4、(1)d(2)c5、d6、b7 a8、b9、b10、d11、b12、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 木偶的人,该会没有后代留下吧?孟子在此表明对以政杀 人者深恶痛绝的态度。13、(1)用刀子和用政治杀人, 有什么不同呢?(2)怎么可以使这些老百姓饥饿致死呢? 14、圣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对以人形俑殉葬尚且咒其 无后,则统治者以政杀民,更应该痛加鞭挞。15、杀人用 梃与用刀并无不同,类比出用暴政杀人与用刀杀人同样残 忍。把实行仁政之后的国家的社会政治局面与暴政残民、 人心尽失的敌国对比,把双方土兵的作战表现对比,说明 了仁者无敌的观点。16、魏惠王丧师失子、兵挫地削之后 想雪耻报仇的问题。孟子的建议是:实行仁政以归民心。 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无道,则无敌于天下
答案:1、bc 2、d 3、d 4、(1)d (2)c 5、d 6、b 7、 a 8、b 9、b 10、d 11、b 12、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 木偶的人,该会没有后代留下吧?孟子在此表明对以政杀 人者深恶痛绝的态度。13、(1)用刀子和用政治杀人, 有什么不同呢?(2)怎么可以使这些老百姓饥饿致死呢? 14、圣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对以人形俑殉葬尚且咒其 无后,则统治者以政杀民,更应该痛加鞭挞。15、杀人用 梃与用刀并无不同,类比出用暴政杀人与用刀杀人同样残 忍。把实行仁政之后的国家的社会政治局面与暴政残民、 人心尽失的敌国对比,把双方士兵的作战表现对比,说明 了仁者无敌的观点。16、魏惠王丧师失子、兵挫地削之后, 想雪耻报仇的问题。孟子的建议是:实行仁政以归民心。 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无道,则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