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松树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 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长能看得 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教学用具:磁带一盒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 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髙的一棵大树。 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 5、体交流反馈。 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 三、深入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 小小的松树呢?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它高得 多。”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 句话。 2、理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第二课时 、导回顾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小松树看到了什 么呢? 学习新课 学习第二段(三至六自然段) 1、默读,找出这段中的过渡句
2、小松树 3、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 4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 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长能看得 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教学用具:磁带一盒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 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 二、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 5、体交流反馈。 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 三、深入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 小小的松树呢? 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它高得 多。”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 句话。 2、理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导回顾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小松树看到了什 么呢?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二段(三至六自然段) 1、默读,找出这段中的过渡句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看到了些什么?请划出有关词句。 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4、齐读五六自然段,用“虽然……但……”说一句话 5、引导比较“长高!”与“长得更高更高!”在表达意思上的不同。说说自己的 感受,再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七至十自然段) 学习方法:1、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2、组内比赛有感情朗读,互读互评。 3、思考讨论:第一自然段中的“看”与第七自然段的“望”能不能 调换?说出你的理由。全班反馈 学习第四段(第十一自然段) 1、读课文,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髙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小 松树望见了什么?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这句话在文章最后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 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写下来。 三、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小松树 (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 长高了许多 (树)后面又有些什么呢? 长得更快了 (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 不停地往上长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看到了些什么?请划出有关词句。 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4、齐读五六自然段,用“虽然……但……”说一句话。 5、引导比较“长高!”与“长得更高更高!”在表达意思上的不同。说说自己的 感受,再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七至十自然段) 学习方法:1、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2、组内比赛有感情朗读,互读互评。 3、思考讨论:第一自然段中的“看”与第七自然段的“望”能不能 调换?说出你的理由。全班反馈。 学习第四段(第十一自然段) 1、读课文,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小 松树望见了什么?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这句话在文章最后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 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写下来。 三、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小松树 (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 长高了许多 ( 树 )后面又有些什么呢? 长得更快了 (森 林)后面还有什么呢? 不停地往上长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