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余冠英先生传略 蔡文锦 余冠英先生,1906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 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 “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 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8 月5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9月28日到达昆明。先 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 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 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1999年7月17日,南 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 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 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 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 1945年震惊全国的 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清 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 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 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 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 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 风雨如晦,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 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 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 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1952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 任。上世纪50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 选》等著作行世。《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诗经 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此书 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 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 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 学校的教材。 1966年8月12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 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 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我想到死!”我立即 说:“伯伯,你不能死!”他一挥手:“是啊,我不能死!《唐诗选》才编好,郑 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1978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 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 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
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余冠英先生传略 蔡文锦 余冠英先生,1906 年 5 月 16 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 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 “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 1926 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1931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 年 8 月 5 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 9 月 28 日到达昆明。先 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 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 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1999 年 7 月 17 日,南 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 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 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 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 1945 年震惊全国的 “一二·一”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清 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 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 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 1946 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 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 风雨如晦,1948 年 6 月 18 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 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 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 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1952 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 任。上世纪 50 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 选》等著作行世。《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诗经 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此书 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 上世纪 60 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 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 学校的教材。 1966 年 8 月 12 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 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 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我想到死!”我立即 说:“伯伯,你不能死!”他一挥手:“是啊,我不能死!《唐诗选》才编好,郑 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1978 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 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 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
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尤其是1981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 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 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 蔚,不可小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 注》前言云:“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 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 信赐教。 1995年9月2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 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 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摘自 百度百科”) ②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在注释中遇到难 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摘自林东海 《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余冠英在清华大学读书,先上历史系,后改国文系,既因为他要顺应时代的 需求,同时也因为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 B.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复校期间,余冠英曾先后主编《国文月刊》《语言与 文学》等刊物,对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C.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在客观上激起了清华等高校师生的斗争激情。 余冠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积极处理闻一多的后事。 D.作为一篇追忆先师的传记,本文语言淳朴、亲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余冠英 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 传主籍贯等信息的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上世纪50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 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C.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 朱先生文集编委,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D.文章将余冠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结合在一起,引用传主的语言与大量名 人的评论,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的使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形 象 E.余冠英近90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 屈辱的“文革”时期。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 3.作为一代学人,余冠英的一生和时代紧密相连,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 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答 【答案】
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尤其是 1981 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 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 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 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 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 蔚,不可小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 注》前言云:“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 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 信赐教。 1995 年 9 月 2 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 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 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摘自 “百度百科”) ②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在注释中遇到难 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摘自林东海 《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余冠英在清华大学读书,先上历史系,后改国文系,既因为他要顺应时代的 需求,同时也因为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 B.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复校期间,余冠英曾先后主编《国文月刊》《语言与 文学》等刊物,对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C.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在客观上激起了清华等高校师生的斗争激情。 余冠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积极处理闻一多的后事。 D.作为一篇追忆先师的传记,本文语言淳朴、亲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余冠英 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 传主籍贯等信息的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上世纪 50 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 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C.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 朱先生文集编委,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D.文章将余冠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结合在一起,引用传主的语言与大量名 人的评论,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的使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形 象。 E.余冠英近 90 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 屈辱的“文革”时期。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 3.作为一代学人,余冠英的一 生和时代紧密相连,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 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答: 【答案】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学生时代,余冠英先生就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宣传 爱国主义,办杂志,发动工人罢工,査禁日货等。②不畏艰辛,意志坚定。清华 园沦陷,余冠英先生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昆明:生活艰苦的时候,步行十余里路去 授课,做兼职,还自己种菜。③践行民主、自由精神。曾用新乐府的手法作诗声 讨日寇、汉奸的罪行;闻一多先生遇难后,不畏处境险恶参与公祭;不计个人得 失签名拒领美援面粉等。④讲气节,为了学术事业忍辱负重。“文革”期间遭到 批斗,也曾想以死明志,但为了未竟的事业,毅然挺了过来。⑤治学严谨,虚心 请教;帮助他人,尽其所能。在整理、编写古籍中遇到难解的问题,请人推敲, 不耻下问;对于向他求教的人,也总是热心帮助 【解析】 1.A项,“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于文无据,文中 并无明确信息,从文本推断不出来。 2.A项,“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犯了任意延伸的错误,文 本只是客观介绍而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界第一女记者一一法拉奇传 1929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 斗士精神的家庭。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 西斯政杈。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 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突然,父亲 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 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 告诉我,甚至是哭着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 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 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大伯 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 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 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 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 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 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34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 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 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她 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 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1961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她睁大画着浓妆的 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 我觉得我很和蔼。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好比画画的时候 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 像。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1.A 2.BE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学生时代,余冠英先生就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宣传 爱国主义, 办杂志,发动工人罢工,查禁日货等。②不畏艰辛,意志坚定。清华 园沦陷,余冠英先生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昆明;生活艰苦的时候,步行十余里路去 授课,做兼职,还自己种菜。③践行民主、自由精神。曾用新乐府的手法作诗声 讨日寇、汉奸的罪行;闻一多先生遇难后,不畏处境险恶参与公祭;不计个人得 失签名拒领美援面粉等。④讲气节,为了学术事业忍辱负重。“文革”期间遭到 批斗,也曾想以死明志,但为了未竟的事业,毅然挺了过来。⑤治学严谨,虚心 请教;帮助他人,尽其所能。在整理、编写古籍中遇到难解的问题,请人推敲, 不耻下问;对于向他求教的人,也总是热心帮助。 【解析】 1.A 项,“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于文无据,文中 并无明确信息,从文本推断不出来。 2.A 项,“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犯了任意延伸的错误,文 本只是客观介绍而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 1929 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 斗士精神的家庭。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 西斯政权。14 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 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突然,父亲 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 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 告诉我,甚至是哭着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 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 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大伯 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 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 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 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 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 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 34 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 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 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 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她 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 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1961 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她睁大画着浓妆的 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 我觉得我很和蔼。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好比画画的时候 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 像。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 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 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 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1967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 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 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 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2006年9月14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77年的 传奇人生。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 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 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百度百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 实,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体味。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 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 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 ②“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 烈地攻击伊斯兰教。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 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 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 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 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 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诚下, 弃医执笔,担当责任,犀利审视世界 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而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 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 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酷爱之事的引路人 确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 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 求真理的记者,已经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 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经历 不凡,曾亲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 周刊战地记者。 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 家”表示哀悼,他对法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 法拉奇一生充满传奇,她勇敢,敢于战斗,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但 对伊斯兰文化的攻击则有失偏颇 6.关于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的问题,评论界众说纷 纭,请结合材料与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 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 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 ——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1967 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 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 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 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 2006 年 9 月 14 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 77 年的 传奇人生。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 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 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百度百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 实,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体味。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 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 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 ②“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 烈地攻击伊斯兰教。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 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 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 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 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 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诚下, 弃医执笔,担当责任,犀利审视世界。 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而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 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 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酷爱之事的引路人 确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 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 求真理的记者,已经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 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经历 不凡,曾亲历二战,1950 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 年开始任《欧洲人》 周刊战地记者。 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 家”表示哀悼,他对法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 E.法拉奇一生充满传奇,她勇敢,敢于战斗,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但 对伊斯兰文化的攻击则有失偏颇。 6.关于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的问题,评论界众说纷 纭,请结合材料与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6.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命题,而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新闻 没有分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拉奇活着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 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注解, 其去世后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称颂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 卓著的作家”,更是最有力的最权威的证明。文学与新闻本来就是相融相生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脱离新闻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脍炙人口的西方古典文学《荷马史诗》,又如家喻户晓的司马迁《史记》,更 不用说世界文学经典《红楼梦》脱胎于“明珠的家事”。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之 间的关系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镶嵌着鹅卵 石,有的地方夯实着泥土,有的地方双边花团锦簇,有的地方上面枝丫横生。总 之,路与路错综复杂,相互粘连,密不可分。只是要强调一点:文学离不开新闻 的真实,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的虚构。 【解析】 4.原文第1段中“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这 句话,表明法拉奇的父亲说 6.首先就新闻与文学的关系表明观点,可赞成,可反对;再结合材料、联系生 活给予佐证。表达时,注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父亲俞师傅 俞宁 父亲精通旧学,骨子里却是个新式的知识分子。有人称他俞先生,有人叫他俞教 授,近来还有人说他是某个领域里的“大师”“巨匠”。只有我才知道父亲最喜 欢人们怎样称呼他。 大概是1974年,我和父亲从北师大主楼西侧往新华书店旁边的理发馆缓缓而行 迎面飞来一辆半旧的自行车,骑车的人左脚鞋跟蹭地代替刹闸停了下来。用沧州 带口音问候一声:“俞师傅,干嘛去?”嗓门之大,震得我耳鸣。父亲也用那 种口音回答:“韩师傅,理发去。”说完二人点头一笑就各奔前程了。我问父亲: “这是谁呀?怎么叫您师傅?”父亲说,那是中文系的一个青年教师,“他干活 有力气,是把好手 大学教师、有力气、劳动好手……不知道21世纪的国人是否会觉得这事有些难 解 父亲1958年初被错划“右派”后就必须用劳动来“改造思想”。到了“文革” 父亲的工作变为打扫主楼六层走廊加男女厕所的卫生 1966年老舍在太平湖投水,那时父亲正在接受“疾风暴雨式的批判”和“劳动 改造”。我生怕父亲会受他的启发,弃我而去。未满十一岁的我连问带摸,找到 了太平庄师大的主校园,又摸上了主楼的六层,一眼看见父亲正用拖把很努力地 擦拭着走廊的水磨石地面。我拉了拉他的后衣襟,他转过身,也不问我为何突然 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是不是跟镜子似的?嘿嘿,甑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A 5.DE 6.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命题,而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新闻 没有分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拉奇活着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 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注解, 其去世后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称颂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 卓著的作家”,更是最有力的最权威的证明。文学与新闻本来就是相融相生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脱离新闻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脍炙人口的西方古典文学《荷马史诗》,又如家喻户晓的司马迁《史记》,更 不用说世界文学经典《红楼梦》脱胎于“明珠的家事”。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之 间的关系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镶嵌着鹅卵 石,有的地方夯实着泥土,有的地方双边花团锦簇,有的地方上面枝丫横生。总 之,路与路错综复杂,相互粘连,密不可分。只是要强调一点:文学离不开新闻 的真实,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的虚构。 【解析】 4.原文第 1 段中“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这 句话,表明法拉奇的父亲说 6.首先就新闻与文学的关系表明观点,可赞成,可反对;再结合材料、联系生 活给予佐证。表达时,注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父亲俞师傅 俞 宁 父亲精通旧学,骨子里却是个新式的知识分子。有人称他俞先生,有人叫他俞教 授,近来还有人说他是某个领域里的“大师”“巨匠”。只有我才知道父亲最喜 欢人们怎样称呼他。 大概是 1974 年,我和父亲从北师大主楼西侧往新华书店旁边的理发馆缓缓而行, 迎面飞来一辆半旧的自行车,骑车的人左脚鞋跟蹭地代替刹闸停了下来。用沧州 一带口音问候一声:“俞师傅,干嘛去?”嗓门之大,震得我耳鸣。父亲也用那 种口音回答:“韩师傅,理发去。”说完二人点头一笑就各奔前程了。我问父亲: “这是谁呀?怎么叫您师傅?”父亲说,那是中文系的一个青年教师,“他干活 有力气,是把好手。” 大学教师、有力气、劳动好手……不知道 21 世纪的国人是否会觉得这事有些难 解。 父亲 1958 年初被错划“右派”后就必须用劳动来“改造思想”。到了“文革”, 父亲的工作变为打扫主楼六层走廊加男女厕所的卫生。 1966 年老舍在太平湖投水,那时父亲正在接受“疾风暴雨式的批判”和“劳动 改造”。我生怕父亲会受他的启发,弃我而去。未满十一岁的我连问带摸,找到 了太平庄师大的主校园,又摸上了主楼的六层,一眼看见父亲正用拖把很努力地 擦拭着走廊的水磨石地面。我拉了拉他的后衣襟,他转过身,也不问我为何突然 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是不是跟镜子似的?嘿嘿,甑亮!
说罢还给我示范劳动程序:先在左边墙角与地面的交接处狠狠地前后擦两次,然 后横抡三下,从左墙根擦到右墙根,再在右墙角与地面结合部前后狠擦两次。“横 三竖四。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擦地秘诀。”父亲很骄傲地告诉我 1971年和1972年之际,父亲参加了后勤基建科的劳动,砌院墙、盖房子。开始, 后勤的师傅们让他当壮工,和泥,运砖。时间长了,父亲就从和泥搬砖的“小工” 升级到上脚手架“跑大墙”的“大工”。1974年冬我到北京市西城区长安街房 管所当了一名瓦工,学徒三年,出师一年后,又升为二级瓦工。父亲的手艺不比 我这个专业瓦工差,在细微的地方,甚至比我强。一次他指着一所平房的墙角说: “这个角儿,是我把的。”把角儿的“把”字有把关的意思,是“技术含量高 的工作。我用瓦工匠的眼光考察了一下父亲把的角儿,父亲的活儿干得真地道 横平竖直不说,选砖对角十分细致,外加“游丁走缝”绝没有超过一公分的,根 本看不出是非专业工匠干的活计。 后勤的师傅们称父亲是“三级教授,四级瓦工。”我当时的感想是给他当儿子, 实在是窝囊。他的古汉语知识是我望尘莫及的,现在就连我的专业瓦工,他都要 略胜一筹,给儿子留个饭碗行不?恢复髙考以后,我报考英文系,就是想躲开他 的强项,给自己找一个发展空间。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到北外读研究生,发现两 位全国顶尖的英语教授,一个专文学,一个专语言,都比不上父亲那口纯正的剑 桥音。 次父亲忽然问我:“你懂什么叫师傅吗?‘师’字好懂,‘傅’字就有点儿微 妙了。”说着就开始给我细解“傅”字的来龙去脉。对于父亲拿手的训诂之学, 我是一窍不通。他当时给我讲的,我似懂非懂,父亲的大意是,“傅”字原是指 侍弄花草的人。侍弄之外还负责展示花木,还要认准花木的优美之处并将其展示 在世人面前。所以后来古代官职有少傅、太傅,都是培养太子、向世人展示太子 才能和品质的官儿。作为师傅,一个人须有见识、肯于劳动、善于劳动并且无私 地把劳动对象的优秀品质展示出来,而自己甘居幕后… 父亲嘱咐我的话,他自己完全做到了。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学生三年饥荒时期到我 家来补课,父亲掰开揉碎给他讲,补课之后,还把我们十分紧张的口粮拿出一些 来给他吃。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为一个学生的书写了序。那个师傅的概念, 恰好是他生命的写照。我父亲引以为傲的事,是干哪行就能成为哪行的师傅。我 很幸运,我的父亲就是我的师傅 (本文选自《文史知识》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俞敏先生一生精硏语言学,学问博大精深,治学科学严谨,著述宏富。他通晓英、 德、俄、日等多种语言,对梵语和藏语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也很 有研究,在语言学的各门类诸如语言学理论、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文字学 词源学、方言学、语音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百 度百科”)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父亲是一个精通旧学,又受过新文化洗礼的知识分子,而他却最喜欢别人称 他“师傅”,所以同系青年教师的招呼让他格外欢喜。 B.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后,以劳动改造思想,文革期间,父亲始终豁达地面 对更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C.疾风骤雨似的批判和改造已经突破了当时知识分子承受的底线,而父亲却毫 发无损,可见父亲受到了优待
说罢还给我示范劳动程序:先在左边墙角与地面的交接处狠狠地前后擦两次,然 后横抡三下,从左墙根擦到右墙根,再在右墙角与地面结合部前后狠擦两次。“横 三竖四。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擦地秘诀。”父亲很骄傲地告诉我。 1971 年和 1972 年之际,父亲参加了后勤基建科的劳动,砌院墙、盖房子。开始, 后勤的师傅们让他当壮工,和泥,运砖。时间长了,父亲就从和泥搬砖的“小工” 升级到上脚手架“跑大墙”的“大工”。1974 年冬我到北京市西城区长安街房 管所当了一名瓦工,学徒三年,出师一年后,又升为二级瓦工。父亲的手艺不比 我这个专业瓦工差,在细微的地方,甚至比我强。一次他指着一所平房的墙角说: “这个角儿,是我把的。”把角儿的“把”字有把关的意思,是“技术含量高” 的工作。我用瓦工匠的眼光考察了一下父亲把的角儿,父亲的活儿干得真地道! 横平竖直不说,选砖对角十分细致,外加“游丁走缝”绝没有超过一公分的,根 本看不出是非专业工匠干的活计。 后勤的师傅们称父亲是“三级教授,四级瓦工。”我当时的感想是给他当儿子, 实在是窝囊。他的古汉语知识是我望尘莫及的,现在就连我的专业瓦工,他都要 略胜一筹,给儿子留个饭碗行不?恢复高考以后,我报考英文系,就是想躲开他 的强项,给自己找一个发展空间。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到北外读研究生,发现两 位全国顶尖的英语教授,一个专文学,一个专语言,都比不上父亲那口纯正的剑 桥音。 一次父亲忽然问我:“你懂什么叫师傅吗?‘师’字好懂,‘傅’字就有点儿微 妙了。”说着就开始给我细解“傅”字的来龙去脉。对于父亲拿手的训诂之学, 我是一窍不通。他当时给我讲的,我似懂非懂,父亲的大意是,“傅”字原是指 侍弄花草的人。侍弄之外还负责展示花木,还要认准花木的优美之处并将其展示 在世人面前。所以后来古代官职有少傅、太傅,都是培养太子、向世人展示太子 才能和品质的官儿。作为师傅,一个人须有见识、肯于劳动、善于劳动并且无私 地把劳动对象的优秀品质展示出来,而自己甘居幕后…… 父亲嘱咐我的话,他自己完全做到了。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学生三年饥荒时期到我 家来补课,父亲掰开揉碎给他讲,补课之后,还把我们十分紧张的口粮拿出一些 来给他吃。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为一个学生的书写了序。那个师傅的概念, 恰好是他生命的写照。我父亲引以为傲的事,是干哪行就能成为哪行的师傅。我 很幸运,我的父亲就是我的师傅。 (本文选自《文史知识》2016 年第 12 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俞敏先生一生精研语言学,学问博大精深,治学科学严谨,著述宏富。他通晓英、 德、俄、日等多种语言,对梵语和藏语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也很 有研究,在语言学的各门类诸如语言学理论、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文字学、 词源学、方言学、语音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百 度百科”)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父亲是—个精通旧学,又受过新文化洗礼的知识分子,而他却最喜欢别人称 他“师傅”,所以同系青年教师的招呼让他格外欢喜。 B.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后,以劳动改造思想,文革期间,父亲始终豁达地面 对更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C.疾风骤雨似的批判和改造已经突破了当时知识分子承受的底线,而父亲却毫 发无损,可见父亲受到了优待
D.父亲以他的学识和劳动诠释了师傅的内涵,就是把劳动对象的优秀品质无私 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自己却甘居幕后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父亲较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多一份豁达,是因为他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能坦然 面对命运的摆布,主动选择以体力劳动改造思想。 B.面对打扫厕所和走廊的卫生这样的劳动,父亲仍认真投入,这让担心父亲可 能因无法忍受屈辱而弃世而去的我松了一口气。 C.父亲在基建科劳动期间,由“壮工”到“大工”再到工人们嘴里的“四级瓦 工”,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不断探索劳动技巧。 D.父亲作为许多领域的专家,对“师傅”二字情有独钟,理解独特,他眼中的 “师傅”与我们平素所说的“师傅”有区别。 E.“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父亲的才华连让做儿子的都心生嫉妒,又怎能躲 过时代的风雨,文中流露出对父亲的担忧 9.俞敏先生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8.B D 9.①面对厄运时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猛烈的批判和劳动改造期间他始终坦 然面对。②无论做什么都应投入全部的精力,争取做得更好。扫厕所,做瓦工都 认真投入,找窍门。③无私奉献,给学生补课同时拿出紧张的口粮接济学生,生 命的最后一周还给学生的书写序推介 【解析】 7.父亲没有受到伤害,不是受到优待,而是因为父亲内心强大和豁达。 8.A项,不是主动选择体力劳动改造自己;C项,“任劳任怨”不妥;E项,主 要是对父亲的钦佩和自年饥荒时期到我家来补课,父亲掰开揉碎给他讲,补课之 后,还把我们十分紧张的口粮拿出一些来给他吃。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为 个学生的书写了序”,俞先生用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他“师傅”概念的写照。 面对人生厄运,“1966年老舍在太平湖投水……我生怕父亲会受他的启发,弃 我而去”,他“也不问我为何突然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 是不是跟镜子似的?嘿嘿,甑亮!’”表现了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坦然予 以面对。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1954年1月9日,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县秦南镇龙港村。龙港村是水乡,周 遭沟河纵横,房前房后多是水。生活在水乡的曹文轩自小看到的尽是弯弯曲曲的 小河,听到的尽是赶船人“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渔人“噼噼啪啪”赶鹰入水声 和老式水车“泼刺泼刺”的转动声,嗅到的尽是水中植物交织混杂的味道,于是 只要一提笔,都要写到水一一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这让他的文字独 具诗情画意的美感。 龙港村属乡野,民风淳朴,人心向善,曹文轩从小就沐浴在爱如暖阳般的氛围里 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只用最朴实的话语循循善诱。有一次,他跑到离家八
D.父亲以他的学识和劳动诠释了师傅的内涵,就是把劳动对象的优秀品质无私 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自己却甘居幕后。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父亲较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多—份豁达,是因为他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能坦然 面对命运的摆布,主动选择以体力劳动改造思想。 B.面对打扫厕所和走廊的卫生这样的劳动,父亲仍认真投入,这让担心父亲可 能因无法忍受屈辱而弃世而去的我松了一口气。 C.父亲在基建科劳动期间,由“壮工”到“大工”再到工人们嘴里的“四级瓦 工”,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不断探索劳动技巧。 D.父亲作为许多领域的专家,对“师傅”二字情有独钟,理解独特,他眼中的 “师傅”与我们平素所说的“师傅”有区别。 E.“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父亲的才华连让做儿子的都心生嫉妒,又怎能躲 过时代的风雨,文中流露出对父亲的担忧。 9.俞敏先生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C 8.B D 9.①面对厄运时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猛烈的批判和劳动改造期间他始终坦 然面对。②无论做什么都应投入全部的精力,争取做得更好。扫厕所,做瓦工都 认真投入,找窍门。③无私奉献,给学生补课同时拿出紧张的口粮接济学生,生 命的最后一周还给学生的书写序推介。 【解析】 7.父亲没有受到伤害,不是受到优待,而是因为父亲内心强大和豁达。 8.A 项,不是主动选择体力劳动改造自己;C 项,“任劳任怨”不妥;E 项,主 要是对父亲的钦佩和自年饥荒时期到我家来补课,父亲掰开揉碎给他讲,补课之 后,还把我们十分紧张的口粮拿出一些来给他吃。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为 一个学生的书写了序”,俞先生用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他“师傅”概念的写照。 面对人生厄运,“1966 年老舍在太平湖投水……我生怕父亲会受他的启发,弃 我而去”,他“也不问我为何突然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 是不是跟镜子似的?嘿嘿,甑亮!’”表现了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坦然予 以面对。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1954 年 1 月 9 日,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县秦南镇龙港村。龙港村是水乡,周 遭沟河纵横,房前房后多是水。生活在水乡的曹文轩自小看到的尽是弯弯曲曲的 小河,听到的尽是赶船人“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渔人“噼噼啪啪”赶鹰入水声 和老式水车“泼刺泼刺”的转动声,嗅到的尽是水中植物交织混杂的味道,于是 只要一提笔,都要写到水——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这让他的文字独 具诗情画意的美感。 龙港村属乡野,民风淳朴,人心向善,曹文轩从小就沐浴在爱如暖阳般的氛围里。 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只用最朴实的话语循循善诱。有一次,他跑到离家八
里的邻村看电影,回来时己是深夜,饿得难受,可又懒得动弹。父亲就说:“如 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他回忆说,父 亲的那几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的祖母,耳聋眼花,但每次曹文 轩外出,她都会拄着拐杖晃悠到村口大路边,逢人就问,直到曹文轩回来为止。 他的母亲,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食物,剩下的随便吃一点完事。乡邻们虽 然贫困,却愿意尽力接济旁人。一次,他饿得心慌,趴在大门口一动不动,左邻 右舍的大伯大娘就回家翻箱倒柜,或找出几粒花生,或找出一块红薯,或找出 把苞谷,先让他垫垫肚子。这让他热泪盈眶:“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觉得世 界是善的,他们心灵里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基本基调。 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曹文轩是唯一坚持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的作 家,这正是他的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美感的根本原因。从起初的《没有角 的牛》《古老的围墙>到接下来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 鸟》,直到《细米》《青铜葵花》,一个接一个美好而温暖的的故事直指心底深 处,令人掩卷深思,感慨颇多 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不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但受到孩子的追捧,也适合大人 尤其是父母来阅读—一就像一位北京的家长说的那样:“曹老师的小说,字里行 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细腻讲述,堪称为天下父母写就的育儿 心经……,出版于1997年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因曲折而智慧地讲述了五个孩 子—一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老师蒋一轮与白雀的纠缠关系,以及 孩子们痛苦成长历程大受好评,而其中的悲悯情怀,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 疏远、情感愈发淡漠的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人。它成为真正“既能让 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的优秀儿童文学 作品。 这之后,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揭示了“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脚下 的道理一样,曹文轩用一系列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的唯美成长小说- 《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等,告诉天下父母:孩子成长 不在别处,就在每天的阅读和每刻的经历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寻 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孩子未来 的幸福息息相关。 有人批评曹文轩写的这种沉重、忧郁的小说误导了家长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不利 影响。曹文轩多次在公开场合予以反驳: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相反 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和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儿童文学是让 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不能把快感与快乐混为 一谈,因为悲剧也能使人产生快感 时间是检验对错的最好工具。而时间已经证明了他的观点 (摘编自曹涵《曹文轩: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相关链接 ①“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于1956年,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 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是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素有儿童文学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美誉。2016年8月20日,曹文轩摘得此项桂冠,成为第一个 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②“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给曹文轩的颁奖词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 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 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里的邻村看电影,回来时已是深夜,饿得难受,可又懒得动弹。父亲就说:“如 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他回忆说,父 亲的那几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的祖母,耳聋眼花,但每次曹文 轩外出,她都会拄着拐杖晃悠到村口大路边,逢人就问,直到曹文轩回来为止。 他的母亲,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食物,剩下的随便吃一点完事。乡邻们虽 然贫困,却愿意尽力接济旁人。一次,他饿得心慌,趴在大门口一动不动,左邻 右舍的大伯大娘就回家翻箱倒柜,或找出几粒花生,或找出一块红薯,或找出一 把苞谷,先让他垫垫肚子。这让他热泪盈眶:“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觉得世 界是善的,他们心灵里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基本基调。” 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曹文轩是唯一坚持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的作 家,这正是他的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美感的根本原因。从起初的《没有角 的牛》《古老的围墙>到接下来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 鸟》,直到《细米》《青铜葵花》,一个接一个美好而温暖的的故事直指心底深 处,令人掩卷深思,感慨颇多。 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不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但受到孩子的追捧,也适合大人 尤其是父母来阅读——就像一位北京的家长说的那样:“曹老师的小说,字里行 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细腻讲述,堪称为天下父母写就的育儿 心经……,出版于 1997 年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因曲折而智慧地讲述了五个孩 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老师蒋一轮与白雀的纠缠关系,以及 孩子们痛苦成长历程大受好评,而其中的悲悯情怀,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 疏远、情感愈发淡漠的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人。它成为真正“既能让 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的优秀儿童文学 作品。 这之后,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揭示了“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脚下” 的道理一样,曹文轩用一系列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的唯美成长小说—— 《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等,告诉天下父母:孩子成长 不在别处,就在每天的阅读和每刻的经历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寻 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孩子未来 的幸福息息相关。 有人批评曹文轩写的这种沉重、忧郁的小说误导了家长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不利 影响。曹文轩多次在公开场合予以反驳: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相反, 一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和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儿童文学是让 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不能把快感与快乐混为 一谈,因为悲剧也能使人产生快感。 时间是检验对错的最好工具。而时间已经证明了他的观点。 (摘编自曹涵《曹文轩: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相关链接 ①“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于 1 95 6 年,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 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是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素有儿童文学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美誉。2016 年 8 月 20 日,曹文轩摘得此项桂冠,成为第一个 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②“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给曹文轩的颁奖词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 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 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曹文轩一提起笔就会写到水,是因为他生活的龙港村是一个水乡,周遭多是 弯弯曲曲的小河,房前屋后多是水 B.曹文轩有一次饿得快死,是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们拿出的几粒花生米,一块 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 C.有家长赞誉曹文轩的小说是“育儿心经”,这是因为他的小说“既能让孩子 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 D.长篇小说《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其中的故事讲述得曲折而智慧,其 中的悲悯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动人心。 11.曹文轩小说独一无二的文学美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2.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是什么?这种儿童文学观在他的作品中有哪些具体体 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 【答案】 10.D 11.①描写的是水乡的美景。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浸润着他的作品, 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②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讲述的是 群可亲可爱的人和美好而温暖的故事,家乡人心灵的真善美构成了作品的基本 基调。 12.儿童文学观: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 童产生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也应该有庄严和深刻。具体体现:①他的小说多有 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描述,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生活目标,探寻个人 兴趣爱好,实现个人价值,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②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 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文学观2分;具 体体现两点共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信息不足,适当扣分 【解析 10.A项,表述的原因错误。B项,“饿得要死”与原文“饿得心慌”有出入 另外说“几粒花生米,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 仅26岁的肖培根。“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 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 家做普査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 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600种常用中药,抓 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曹文轩一提起笔就会写到水,是因为他生活的龙港村是一个水乡,周遭多是 弯弯曲曲的小河,房前屋后多是水。 B.曹文轩有一次饿得快死,是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们拿出的几粒花生米,一块 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 C.有家长赞誉曹文轩的小说是“育儿心经”,这是因为他的小说“既能让孩子 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 D.长篇小说《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其中的故事讲述得曲折而智慧,其 中的悲悯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动人心。 11.曹文轩小说独一无二的文学美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是什么?这种儿童文学观在他的作品中有哪些具体体 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D 11.①描写的是水乡的美景。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浸润着他的作品, 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②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讲述的是 一群可亲可爱的人和美好而温暖的故事,家乡人心灵的真善美构成了作品的基本 基调。 12.儿童文学观: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 童产生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也应该有庄严和深刻。具体体现:①他的小说多有 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描述,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生活目标,探寻个人 兴趣爱好,实现个人价值,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②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 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文学观 2 分;具 体体现两点共 3 分,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信息不足,适当扣分。 【解析】 10.A 项,表述的原因错误。B 项,“饿得要死”与原文“饿得心慌”有出入, 另外说“几粒花生米,一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 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 仅 26 岁的肖培根。“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 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 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 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 500~600 种常用中药,抓 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 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
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 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 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査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 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 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 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 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査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 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 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多种重要 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 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 那里温度髙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査每种 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 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 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 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 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 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 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 安息香、胡黄连等等也找到了代用品。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 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 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 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 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 “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 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 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 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 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 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1978年,《药学通报》终 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 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 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 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 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 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 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 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 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 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 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 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 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 年 3 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 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 200 多种重要 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 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 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 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 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 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 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 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 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 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 安息香、胡黄连等等也找到了代用品。上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 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 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 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 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 “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 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 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 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 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 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1978 年,《药学通报》终 于复刊了,在第 1 期第 1 至第 5 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 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 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 1963 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 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 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