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4.2 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366.8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4.2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与掌握单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的基本知识。 2.测定带有集中荷重的悬臂梁系统,在自由端部力激励下引起的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 特性曲线:借助幅频特性曲线,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及阻尼比二。 3.初步了解振动测试的仪器设备和工程实验建模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装置 单层框架系统实验装置(可视为悬臂梁,如图4.2-1所示),扫频信号源(含功率放大 器,DH-1301),激振器(JZQ-2),力传感器(F.Sensor),加速度传感器(A.Sensor),电荷 放大器(DLF-3),数字式示波器(TDS-210)。 JZQ-2 Sensor F.Sensor DLF-3 6则00o四0 6。°006。°00 O8吕吕吕 DH-1301 0 TDS-210 昌 ☐: 88 Oo口oo口:…q 图4.2-1 Fo sin ot F sin ot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1.理论知识 物体在持续不断的交变激励作用下所产生的振 m 动,称为受迫振动,受迫振动是工程中常见的现象。 根据激励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激励,它可 图4.2-2

41 4.2 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与掌握单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的基本知识。 2.测定带有集中荷重的悬臂梁系统,在自由端部力激励下引起的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 特性曲线;借助幅频特性曲线,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0 及阻尼比 。 3.初步了解振动测试的仪器设备和工程实验建模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装置 单层框架系统实验装置(可视为悬臂梁,如图 4.2-1 所示),扫频信号源(含功率放大 器,DH-1301),激振器(JZQ-2),力传感器(F.Sensor),加速度传感器(A.Sensor),电荷 放大器(DLF-3),数字式示波器(TDS-210)。 图 4.2-1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1.理论知识 物体在持续不断的交变激励作用下所产生的振 动,称为受迫振动,受迫振动是工程中常见的现象。 根据激励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激励,它可 TDS-210 DH-1301 DLF-3 A.Sensor JZQ-2 F.Sensor 0 x F sint 0 m k c m kx cx 图 4.2-2 F sint 0

以是直接作用于机械运动部件上的简谐变化的外力:另一类是由交变的惯性力激励,如地基 振动而引起的机构物的受迫振动。 在有阻尼谐振子的质量块直接作用一简谐激励力F=F。siot,如图4.2-2所示。以静 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根据牛顿定律,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如下: m成=-cx-kx+F sin ot (4.2-1) m++=Fo sin ot (4.2-2) -X=- (4.2-3) mmm 令 @,2=k,26= (4.2-4) m 5=8 (4.2-5) 00 得到 x+26x+0,2x= Fosin ot (4.2-6) m 式(4.2-6)的稳态解为 x=Bsin(ot-) (4.2-7) 将式(4.2-7)代入式(4.2-6),求出待定系数B,得到 E B= m (4.2-8) V(@,2-o2)2+462o2 通过归一化,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幅值比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固有的特性曲线,如 图4.2-3所示。 1)利用共振法,在得到系统的最大振幅的同时得到了相对应的系统有阻尼固有频率 fa, 0a=2πf (4.2-9) 0=2πf0 (4.2-10) 在小阻尼情况下(5<1),则0≈0:。 2)利用半功率带宽原理得到系统的阻尼比5 半功率带宽: 42

42 以是直接作用于机械运动部件上的简谐变化的外力;另一类是由交变的惯性力激励,如地基 振动而引起的机构物的受迫振动。 在有阻尼谐振子的质量块直接作用一简谐激励力 0 F F t  sin ,如图 4.2-2 所示。以静 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根据牛顿定律,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如下: mx cx kx F sint     0   (4.2-1) mx cx kx F sint    0   (4.2-2) 0 sin c k F x x x t m m m       (4.2-3) 令 2 0 k m   , 2 c m   (4.2-4) 0     (4.2-5) 得到 2 0 0 2 sin F x x x t m         (4.2-6) 式(4.2-6)的稳态解为 x B t   sin( )   (4.2-7) 将式(4.2-7)代入式(4.2-6),求出待定系数 B ,得到 0 2 2 2 2 2 0 ( ) 4 F m B        (4.2-8) 通过归一化,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幅值比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固有的特性曲线,如 图 4.2-3 所示。 1) 利用共振法,在得到系统的最大振幅的同时得到了相对应的系统有阻尼固有频率 d f , d d   2 f (4.2-9) 0 0    2 f (4.2-10) 在小阻尼情况下(  1),则  0 d  。 2) 利用半功率带宽原理得到系统的阻尼比 半功率带宽:

△f=f2-fi (4.2-11) 阻尼比5: 5=五-五-4y (4.2-12) 2fo 2f0 B/Bm 0.707 10 36 图4.2-3 f(Hz) 2.实验方法 一个单层框架结构组成的悬臂梁系统,固定端固定在底板上,自由端与激振器连接, 测试系统如图4.2-4所示,扫频信号发生器(含功率放大器)可调节激振器的激振力的频率 和大小,激振频率由扫频信号发生器直接读得,悬臂梁端部的振幅利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压 电加速度传感器是利用振动对压电晶体产生压电效应来测量振动的),经电荷放大器转换并 放大,由数字式示波器读得振幅电压值。 激振器 扫频信号发生器 单层框架 JZQ-2 DH-1301 (悬黄梁) 一一一一 传感器 电荷放大器 (B ⑤D3 © DLF-3 数字式示波器 © TDS-220 图4.2-4 实验中,所测振 幅的电压值为: U=K1·K2·B (4.2-13) 其中: U:所测振幅的电压值:K:传感器灵敏度系数:K2:电荷放大器放大增益:B: 43

43 2 1 f  f  f (4.2-11) 阻尼比 : 2 1 2 2 0 0 f f f f f      (4.2-12) 2.实验方法 一个单层框架结构组成的悬臂梁系统,固定端固定在底板上,自由端与激振器连接, 测试系统如图 4.2-4 所示,扫频信号发生器(含功率放大器)可调节激振器的激振力的频率 和大小,激振频率由扫频信号发生器直接读得,悬臂梁端部的振幅利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压 电加速度传感器是利用振动对压电晶体产生压电效应来测量振动的),经电荷放大器转换并 放大,由数字式示波器读得振幅电压值。 实验中,所测振 幅的电压值为: U  K1  K2  B (4.2-13) 其中: U :所测振幅的电压值; K1 :传感器灵敏度系数; K2 :电荷放大器放大增益; B : 单层框架 (悬臂梁) 激振器 JZQ-2 扫频信号发生器 DH-1301 传感器 YD-3 电荷放大器 DLF-3 数字式示波器 TDS-220 B K1 K2 U 图 4.2-4 10 36 B /Bm f (Hz) 1 0.707 0 1 f f 2 f 图 4.2-3

被测振动的振幅 系统共振时: Un=K1·K2Bm (4.2-14) 所以振幅与最大振幅时的幅值比为 B U (4.2-15) B.U. 从而可以得到振动幅值比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即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可见其幅频特性 曲线与激振力大小无关,与测试仪器的放大系数无关,是系统的固有特性。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按图4.2-1和图4.2-3进行测试仪器联线。 2.开机预热 测试仪器需要10分钟预热。开机前检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零。打开测试仪器的 开关电源,开机的顺序为扫频信号发生器、电荷放大器和数字式示波器。 3.调节激振器的激振力的大小,使系统产生振动,熟悉测试仪器操作 设定振动初始参数: 1)扫描信号发生器:恒压,电压衰减:20dB 2)激励频率:15Hz,输出电压:300mv左右 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激励频率和激振力(即输出电压)的调节: 激励频率,按惨数设置的△按钮两下,使输出频率指示灯亮,再按>右下按钮就可以 调节频率大小,每按一下频率增加0.1Hz,按左下按钮每按一下频率减小0.1Hz:长时间 按左下和右下按钮,频率自动改变,再按>右下按钮停止:激振力调节,旋转输出电压旋 钮,顺时针为增加,逆时针为减小。 电荷放大器的调节: 把电荷/电压开关指向电荷,设定电荷灵敏度为1.00,电荷增益伪1,低通滤波伪1kHz。 数字式示波器的调节: 按AUTOSET按钮进行自动量程后,旋转SEC/DIV时间轴旋钮,增大和减小时间轴量 程大小,旋转CH1的VOLT/DIV按钮至合适的电压轴量程大小,使整个波形完整显示在屏 幕上,然后按MEASURE测量按钮,并调出颜率和峰-峰值数据显示屏幕上,并按RUN/STOP 可以进行读数。 测出此时的振幅,记录数据在表4.2-1中。在此后的实验中,不再改变扫频信号发生器 的输出电压,以确保激振力在实验中恒定不变。 44

44 被测振动的振幅 系统共振时: Um K K Bm    1 2 (4.2-14) 所以振幅与最大振幅时的幅值比为 m Um U B B  (4.2-15) 从而可以得到振动幅值比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即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可见其幅频特性 曲线与激振力大小无关,与测试仪器的放大系数无关,是系统的固有特性。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按图 4.2-1 和图 4.2-3 进行测试仪器联线。 2.开机预热 测试仪器需要 10 分钟预热。开机前检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零。打开测试仪器的 开关电源,开机的顺序为扫频信号发生器、电荷放大器和数字式示波器。 3.调节激振器的激振力的大小,使系统产生振动,熟悉测试仪器操作 设定振动初始参数: 1)扫描信号发生器:恒压,电压衰减:20dB 2)激励频率:15Hz,输出电压:300mv 左右 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激励频率和激振力(即输出电压)的调节: 激励频率,按参数设置的 按钮两下,使输出频率指示灯亮,再按 右下按钮就可以 调节频率大小,每按一下频率增加 0.1Hz,按 左下按钮每按一下频率减小 0.1Hz;长时间 按左下和右下按钮,频率自动改变,再按 右下按钮停止;激振力调节,旋转输出电压旋 钮,顺时针为增加,逆时针为减小。 电荷放大器的调节: 把电荷/电压开关指向电荷,设定电荷灵敏度为 1.00,电荷增益为 1,低通滤波为 1kHz。 数字式示波器的调节: 按 AUTOSET 按钮进行自动量程后,旋转 SEC/DIV 时间轴旋钮,增大和减小时间轴量 程大小,旋转 CH1 的 VOLT/DIV 按钮至合适的电压轴量程大小,使整个波形完整显示在屏 幕上,然后按 MEASURE 测量按钮,并调出频率和峰-峰值数据显示屏幕上,并按 RUN/STOP 可以进行读数。 测出此时的振幅,记录数据在表 4.2-1 中。在此后的实验中,不再改变扫频信号发生器 的输出电压,以确保激振力在实验中恒定不变

4.测量系统的共振频率 改变频率,寻找最大振幅时的频率和振幅,记录数据在表4.2-2中。此时的系统发生共 振,而共振频率就是系统的固有频率。 5.进行逐点扫频,记录频率和振幅,测量范围为10Hz-40Hz 可以依次从10Hz-40Hz进行扫频,测出相应值的大小,并记录数据在表4.2-3中,并完 成幅频特性曲线的绘制,计算相应的结果。 数据测试要求: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的特点,在共振区激励频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振幅的 剧烈变化,所以在共振频率区域±1Hz,频率的分辨率为0.1Hz,其余区域扫描分辨率为1Hz。 6.改变扫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500mv,重复步骤3-5。 7.关闭仪器电源 实验完毕,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旋至零,然后依次关闭仪器电源:数字式示波器、 电荷放大器、扫频信号发生器。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初始振动振幅调节,表4.2-1 激振力(即输出电压)(mv) 300mv 500mv 频率(Hz) 15Hz 15Hz 振动振幅(mv峰峰值) 2.共振频率测量,表4.2-2 激振力(即输出电压)(mv) 300mv 500mv 频率(Hz) 振动振幅(mv峰峰值) 3.逐点测量频率与振幅(频率范围:10Hz一40Hz),表4.2-3 序 频率 输出电压300mv输出电压500mv序 频率 输出电压300mv输出电压500mv 号 (Hz) 振幅(mv峰峰值) 号 (Hz) 振幅(mv峰峰值) 1 21 2 22 3 23 4 24 5 25 6 26 7 27 28 45

45 4.测量系统的共振频率 改变频率,寻找最大振幅时的频率和振幅,记录数据在表 4.2-2 中。此时的系统发生共 振,而共振频率就是系统的固有频率。 5.进行逐点扫频,记录频率和振幅,测量范围为 10Hz-40Hz 可以依次从 10Hz-40Hz 进行扫频,测出相应值的大小,并记录数据在表 4.2-3 中,并完 成幅频特性曲线的绘制,计算相应的结果。 数据测试要求: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的特点,在共振区激励频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振幅的 剧烈变化,所以在共振频率区域±1Hz,频率的分辨率为 0.1Hz,其余区域扫描分辨率为 1Hz。 6.改变扫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 500mv,重复步骤 3-5。 7.关闭仪器电源 实验完毕,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旋至零,然后依次关闭仪器电源:数字式示波器、 电荷放大器、扫频信号发生器。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初始振动振幅调节,表 4.2-1 激振力(即输出电压)(mv) 300mv 500mv 频率(Hz) 15Hz 15Hz 振动振幅(mv 峰峰值) 2.共振频率测量,表 4.2-2 激振力(即输出电压)(mv) 300mv 500mv 频率(Hz) 振动振幅(mv 峰峰值) 3.逐点测量频率与振幅(频率范围:10Hz-40Hz),表 4.2-3 序 号 频率 (Hz) 输出电压 300mv 输出电压 500mv 序 号 频率 (Hz) 输出电压 300mv 输出电压 500mv 振幅(mv 峰峰值) 振幅(mv 峰峰值) 1 21 2 22 3 23 4 24 5 25 6 26 7 27 8 28

序 频率 输出电压300mv输出电压500mv 序 频率 输出电压300mv输出电压500mv 号 (Hz) 振幅(mv峰峰值) 号 (Hz) 振幅(mv峰峰值) 9 29 10 30 11 31 32 13 33 14 34 15 35 16 36 17 37 18 38 0 39 20 40 系统固有频率:6≈fmx(5<1) 羊功幸市起:V=人一-人相时粗足系数5一芳 六.实验报告 1.实验前做好理论背景知识和实验方法的预习。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设备框图、实验数据处理与 结果分析,实验体会等。 七.思考题 1.假定此系统的等效质量m=1kg,分别求出系统的等效刚度k与阻尼c,注意其单位 量纲。 2.将输出电压分别为300mv和500mv的两个幅频特性曲线两根曲线画在同一坐标下, 并进行误差分析。 名

46 序 号 频率 (Hz) 输出电压 300mv 输出电压 500mv 序 号 频率 (Hz) 输出电压 300mv 输出电压 500mv 振幅(mv 峰峰值) 振幅(mv 峰峰值) 9 29 10 30 11 31 12 32 13 33 14 34 15 35 16 36 17 37 18 38 19 39 20 40 … … 系统固有频率: 0 max f f  (  1) 半功率带宽: 2 1 f  f  f ,相对阻尼系数: 2 0 f f    六.实验报告 1.实验前做好理论背景知识和实验方法的预习。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设备框图、实验数据处理与 结果分析,实验体会等。 七.思考题 1.假定此系统的等效质量m 1kg,分别求出系统的等效刚度 k 与阻尼c ,注意其单位 量纲。 2.将输出电压分别为 300mv 和 500mv 的两个幅频特性曲线两根曲线画在同一坐标下, 并进行误差分析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