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卷 题号 阅读(45分) 面分总分 27分 15(二)18(三)12作文45 3 分120分 得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27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8分) ①因思杜陵梦 ②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③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⑤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 玉垒浮云变故今。杜甫《登高》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7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毗邻而居,但我们 踏上这块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 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ⅹun()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 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 村落唯美的韵角,令人神往。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 Xun( 缱绻( (2)“徜徉”的意思是 “悦目怡人〃一词中的“怡”意思是 (2分)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个句子因排版遗漏,现在需要还原,应放在 处。(1分) 3、名著填空。(3分)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 的小说,讲述的是英 国船医格列佛因为 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 等地的经历 4、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准备在星期五下午430在班级开展以“汉字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1分) (2)班委会决定邀请语文组的王老师来担任活动评委,请你帮班委会给王老师发条短信 把短信内容写在下面。(2分)
1 2014--2015 学年度九年级第三次联考 语 文 试 卷 题号 一 27 分 二阅读(45 分) 三 作文 45 卷面分 3 分 总分 15 (二)18 (三)12 120 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7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8 分) ①因思杜陵梦, 。 ②宁为百夫长, 。 杨炯 《从军行》 ③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出师表》 ⑤永结无情游, 。 李白 《月下独酌》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⑦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⑧ ,玉垒浮云变故今。 杜甫 《登高》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⑷题(7 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毗邻而居,但我们 踏上这块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 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 Xūn ( )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 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 村落唯美的韵角,令人神往。 ⑴给下面加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 分) Xūn ( )染 缱绻. ( ) ⑵“徜徉”的意思是 。“悦目怡人”一词中的“怡”意思是 。(2 分) ⑶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⑷“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个句子因排版遗漏,现在需要还原,应放在 处。 (1 分) 3、名著填空。(3 分)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 18 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 的小说,讲述的是英 国船医格列佛因为 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 等地的经历。 4、综合性学习活动(9 分)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准备在星期五下午 4:30 在班级开展以“汉字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1 分) (2) 班委会决定邀请语文组的王老师来担任活动评委,请你帮班委会给王老师发条短信, 把短信内容写在下面。(2 分)
(3)有的同学认为现在都进入电脑书写网时代了,即使书写错误,电脑也可以自动识别并 提供可选字库,况且现在还故意用一些网络文字,但并不影响我们交流,汉字书写真的没必 要那么较真。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你会怎么对他们说?(2分) (4)活动结束后,苏杨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一段自己的感受,其中有两处毛病,请你帮他修 改修改。(4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中学生,竟然连一些常 用字都写不出来或写错,更甚的是还有许多字连见都没见过,真是惭愧之至。【B】同时, 也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作为华夏子孙,有责任发扬并继承中华文化。 【A】句成分残缺,应改为: 【B】句词语顺序不当,应改为: 二、阅读理解,个性解读。(45分) 【一】给子孙留下什么(15分) 桑林峰 ①给子孙留下溺爱,才会有大量“啃老族”的出现:给子孙留下权力高于一切的理念, 才会有“我爸是……”的骄横:给子孙留下“名人效应”,才会有“谁敢打110”的跋扈。 正所谓,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给孩子留下什么,需要现代人反思 ②《战国策》里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教给子孙正正派派做人的 道理、老老实实谋生的本领,这是最好的馈赠。“造财不如造才”“留钱莫若留贤”,这样 的思想被历代的开明之士所信奉。理学家朱熹留下《朱子家训》、官员包拯留下《诫廉家训》、 明学者朱柏庐留下《朱子治家格言》、清末重臣曾国藩留下《曾国藩家书》,教育后代修身 向善,成长成才,给后人无尽的启示。 ③给子孙留下精神遗产,更是优秀共产党人的自觉选择。早期党的领导人方志敏在狱中 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给子孙留下了对党的忠贞信仰和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东北抗 日女英雄赵一曼给儿子留下了一封信,用自己献身革命解放事业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成长进 步。朱德总司令一生简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且叮嘱他们要自 食其力,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革命老人徐特立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 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开国将领陈洛平给子孙留下“三块弹片”, 要求子孙继承传统、自力更生、努力工作。这种留品德、遗作风的行为,不仅是对子孙负责 更是对党的事业负责。 2
2 (3)有的同学认为现在都进入电脑书写网时代了,即使书写错误,电脑也可以自动识别并 提供可选字库,况且现在还故意用一些网络文字,但并不影响我们交流,汉字书写真的没必 要那么较真。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你会怎么对他们说?(2 分) (4)活动结束后,苏杨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一段自己的感受,其中有两处毛病,请你帮他修 改修改。(4 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中学生,竟然连一些常 用字都写不出来或写错,更甚的是还有许多字连见都没见过,真是惭愧之至。【B】同时, 也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作为华夏子孙,有责任发扬并继承中华文化。 【A】句成分残缺,应改为: 【B】句词语顺序不当,应改为: 二、阅读理解,个性解读。(45 分) 【一】 给子孙留下什么 (15 分) 桑林峰 ①给子孙留下溺爱,才会有大量“啃老族”的出现;给子孙留下权力高于一切的理念, 才会有“我爸是……”的骄横;给子孙留下“名人效应”,才会有“谁敢打 110”的跋扈。 正所谓,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给孩子留下什么,需要现代人反思。 ②《战国策》里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教给子孙正正派派做人的 道理、老老实实谋生的本领,这是最好的馈赠。“造财不如造才”“留钱莫若留贤”,这样 的思想被历代的开明之士所信奉。理学家朱熹留下《朱子家训》、官员包拯留下《诫廉家训》、 明学者朱柏庐留下《朱子治家格言》、清末重臣曾国藩留下《曾国藩家书》,教育后代修身 向善,成长成才,给后人无尽的启示。 ③给子孙留下精神遗产,更是优秀共产党人的自觉选择。早期党的领导人方志敏在狱中 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给子孙留下了对党的忠贞信仰和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东北抗 日女英雄赵一曼给儿子留下了一封信,用自己献身革命解放事业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成长进 步。朱德总司令一生简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且叮嘱他们要自 食其力,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革命老人徐特立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 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开国将领陈洛平给子孙留下“三块弹片”, 要求子孙继承传统、自力更生、努力工作。这种留品德、遗作风的行为,不仅是对子孙负责, 更是对党的事业负责
④反观近些年来出现的腐败案件,很大一部分与一些领导干部想给子孙留下钱财有关。 内蒙古原国税局长肖占武利用受贿想给子女留些钱,结果把孩子也搭了进去,这不能不说是 种悲哀。湖南原机械工业局长林国悌利用非法所得想给孩子“留下点东西”,案发后连女 儿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不清白做人,整天让子孙坐公车, 吃别人送的东西,花别人送的钱,靠关系办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子孙长大了如何做到公私 分明,如何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走好脚下的路? ⑤古今提倡立德、立言、立功。其中的“功”“德”,就是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所赢得 的口碑。人之父母,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在不进则退的时代大潮中,严守廉洁清正的品格, 多干百姓称道的业绩,贏得百姓的夸奖,以此激励子孙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建立胜于父辈 的功绩,真正避免“富不过三代”悲剧的发生。 ⑥留下千垛干柴,不如留下一把斧头。最宝贵的馈赠,是奋斗的精神和做人的本领,而 不是身外的财产。正如林则徐的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 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给子孙留下什么,的确是一门学问, 值得天下为父母者深思。 (选自《青年博览》) 5.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3分) 6.文章的标题“给子孙留下什么”有何作用?(3分) 7.第④段写腐败领导干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5分) 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二】报秋(18分) 宗璞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 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 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
3 ④反观近些年来出现的腐败案件,很大一部分与一些领导干部想给子孙留下钱财有关。 内蒙古原国税局长肖占武利用受贿想给子女留些钱,结果把孩子也搭了进去,这不能不说是 一种悲哀。湖南原机械工业局长林国悌利用非法所得想给孩子“留下点东西”,案发后连女 儿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不清白做人,整天让子孙坐公车, 吃别人送的东西,花别人送的钱,靠关系办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子孙长大了如何做到公私 分明,如何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走好脚下的路? ⑤古今提倡立德、立言、立功。其中的“功”“德”,就是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所赢得 的口碑。人之父母,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在不进则退的时代大潮中,严守廉洁清正的品格, 多干百姓称道的业绩,赢得百姓的夸奖,以此激励子孙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建立胜于父辈 的功绩,真正避免“富不过三代”悲剧的发生。 ⑥留下千垛干柴,不如留下一把斧头。最宝贵的馈赠,是奋斗的精神和做人的本领,而 不是身外的财产。正如林则徐的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 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给子孙留下什么,的确是一门学问, 值得天下为父母者深思。 (选自《青年博览》) 5.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3 分) 6.文章的标题“给子孙留下什么”有何作用?(3 分) 7.第④段写腐败领导干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5 分) 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4 分) 【二】 报秋 (18 分) 宗璞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 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 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
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 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 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 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 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 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 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 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 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 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 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 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 领取生活罢。 9.文章开头写到看见玉簪花开,作者为什么“先是一惊”?为什么“随即”又“怅然”?(联 系全文回答)。(4分) 10.作者说玉簪花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请从文中找出语句证明作者的这一观 点。(4分) 11.作者在描写玉簪花时提到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文中还
4 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 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 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 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 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 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 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 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 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 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 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 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 领取生活罢。 9.文章开头写到看见玉簪花开,作者为什么“先是一惊”?为什么“随即”又“怅然”?(联 系全文回答)。(4 分) 10.作者说玉簪花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请从文中找出语句证明作者的这一观 点。(4 分) 11.作者在描写玉簪花时提到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文中还
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一写作手法,请找出最少一处。(3分) 12.请从下面两个写景美句中任选一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1)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2)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我选句 13.作者在文中引用朱敦儒的《西江月》用意何在?(3分)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百里奚举于市 (2)困于心衡于 (3)人恒过,然后能改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根据要求填空。(2分) 孟子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用原文词语回答) 17.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3分)
5 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一写作手法,请找出最少一处。 (3 分) 12.请从下面两个写景美句中任选一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4 分) (1)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2)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我选 句。 13.作者在文中引用朱敦儒的《西江月》用意何在?(3 分) (三)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2 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 分) (1)百里奚举于市 举: (2)困于心衡于 虑 衡: (3)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15.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根据要求填空。( 2 分) 孟子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原文词语回答) 17.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3 分)
三、作文(45分) 18、请以“这里也有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500字
6 三、作文(45 分) 18、请以“这里也有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 5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