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花之君子 编写:漳州市普教室李都明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境界 2.学习本单元借物写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3.掌握和积累文言词句常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和理解古人通过某一物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古今词义的辨析 9爱莲说 教学要点 1.理解作者“独爱莲”的原因及其所寄予的思想情感 2.掌握和积累文言词句常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借助“莲”来表达君子精神品格。 难点:一些文言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常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要求]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示例 千百年来,菊花、牡丹、梅花、莲花等这一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是 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并赋予了特定的人格形象。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其中一篇流传千古的作品。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这 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吧! 示例二: 说,这个词语,古今汉语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例如,都指的是说话。人 要说话,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意思,也就是解释、说明。《说文》:“说,释也。 《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由此,引申出评议、评论的意思。《广雅·释 诂二》:“说,论也。”就是议论、评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就不是一般的说说,而是夹着评论
1 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 编写:漳州市普教室 李都明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境界。 2.学习本单元借物写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3.掌握和积累文言词句常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和理解古人通过某一物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古今词义的辨析 9 爱 莲 说 [教学要点] 1.理解作者“独爱莲”的原因及其所寄予的思想情感。 2.掌握和积累文言词句常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借助“莲”来表达君子精神品格。 难点:一些文言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常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时数] 2 课时。 [预习要求]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示例一: 千百年来,菊花、牡丹、梅花、莲花等这一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是 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并赋予了特定的人格形象。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其中一篇流传千古的作品。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这 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吧! 示例二: 说,这个词语,古今汉语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例如,都指的是说话。人 要说话,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意思,也就是解释、说明。《说文》:“说,释也。” 《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由此,引申出评议、评论的意思。《广雅·释 诂二》:“说,论也。”就是议论、评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就不是一般的说说,而是夹着评论
由评论、议论引申出来,说,就有了学说、观点、言论的意思。苏轼《石 钟山记》:“然是说,余尤疑之。”全祖望《梅花岭记》:“神仙之说,所谓为 蛇画足。”在现代汉语中,有著书立说、异端邪说等,都不是一般的说话 而是一种观点,一种学说的意思。 由此再引申出来,就成了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 某个道理。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爱莲说》。 (一)检查预习。 1.检査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査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 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 译 重点解释:蕃(多)濯(洗)妖(娇艳、妖艳)不蔓(用作动词,牵 蔓)不枝(用作动词,分枝)植(树立)亵玩(玩弄)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背诵本段课文 7.文段赏析: 问题一: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对于这一篇文章有 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是总说,也有提起下文 的作用。 问题二:接着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两个分 句的写作意图何在? 明确:写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其目的在于为下文作类比,以强调 “予独爱莲”。 问题 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这不仅仅是一种描述,而是一种象征。“淤泥” 者,此泥必污,惟其污,才肥沃,才能开花,它本来就适合莲花生长。所以 于莲花而言,本无所谓污不污。但是,周敦颐从人的角度,而且不是一般人 的角度,而是从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淤泥在这里的象 征意义是,污浊的环境。在污浊肮脏的环境里生长,而精神却不受污染,道
2 由评论、议论引申出来,说,就有了学说、观点、言论的意思。苏轼《石 钟山记》:“然是说,余尤疑之。”全祖望《梅花岭记》:“神仙之说,所谓为 蛇画足。”在现代汉语中,有著书立说、异端邪说等,都不是一般的说话, 而是一种观点,一种学说的意思。 由此再引申出来,就成了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 某个道理。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爱莲说》。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 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 译。 重点解释:蕃(多) 濯(洗) 妖(娇艳、妖艳)不蔓(用作动词,牵 蔓)不枝(用作动词,分枝) 植(树立)亵玩(玩弄)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背诵本段课文。 7.文段赏析: 问题一: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对于这一篇文章有 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是总说,也有提起下文 的作用。 问题二:接着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两个分 句的写作意图何在? 明确:写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其目的在于为下文作类比,以强调 “予独爱莲”。 问题三:“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这不仅仅是一种描述,而是一种象征。“淤泥” 者,此泥必污,惟其污,才肥沃,才能开花,它本来就适合莲花生长。所以 于莲花而言,本无所谓污不污。但是,周敦颐从人的角度,而且不是一般人 的角度,而是从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淤泥在这里的象 征意义是,污浊的环境。在污浊肮脏的环境里生长,而精神却不受污染,道
德不会退化 问题四:“濯清涟而不妖”与上句是什么关系?突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句,是前一句的对句。经过清水洗濯而不妖艳、不轻佻,保 持它的朴实的本色 问题五:“中通外直”仅仅是描写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明确:“通”和“直”,也不是直接的描写,而是象征,是对人品的象征。 “通”是通达,“直”是正直。关键就是这个“直”字,后面的“亭亭净植 也讲的是“直”,不过为了回避重复用词,用了一个“植”,以“亭亭”来强 调一下。 问题六:“香远益清”对下文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香远益清”,则不再从外形而是从嗅觉来向品行方面引申。有了 这一句,下面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才有根据。闻香和目击,也是一对 矛盾。一般地说,闻香自然比目击更有感觉,因为香气宜近,而观则可以远 之。近不如远,闻不如视,而在文字上又把近闻以“亵玩”出之,带上贬义 色彩。这就是隐藏在普通文字中的哲理内涵。 学习课文第二段。 8.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9.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 10.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 谓(说,认为)君子(高尚的人)鲜(少)宜(应该、应当)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判断句式)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深爱,跟我一样的有什么人呢?“之”, 结构助词,表宾语前置) 11.请学生笔译本段 12.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13.背诵本段课文。 14.文段赏析: 问题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这一句话中,“予谓”是什么意思?请说出“予谓”后面的宾语的 修辞效果? 明确:“予谓”是我认为的意思,用以表明作者的观点。“予谓”后面 的宾语又一次在类比中,本段将爱莲的观念加以拓展,三者并列(排比) 成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结构,比单独说“莲是花之君子”要有力得多。结构功 能大于要素之和。 问题二:“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菊之爱,是隐者之爱,没有什么人继承:莲之爱,是君子之爱,当代也
3 德不会退化。 问题四:“濯清涟而不妖”与上句是什么关系?突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句,是前一句的对句。经过清水洗濯而不妖艳、不轻佻,保 持它的朴实的本色。 问题五:“中通外直”仅仅是描写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明确:“通”和“直”,也不是直接的描写,而是象征,是对人品的象征。 “通”是通达,“直”是正直。关键就是这个“直”字,后面的“亭亭净植”, 也讲的是“直”,不过为了回避重复用词,用了一个“植”,以“亭亭”来强 调一下。 问题六:“香远益清”对下文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香远益清”,则不再从外形而是从嗅觉来向品行方面引申。有了 这一句,下面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才有根据。闻香和目击,也是一对 矛盾。一般地说,闻香自然比目击更有感觉,因为香气宜近,而观则可以远 之。近不如远,闻不如视,而在文字上又把近闻以“亵玩”出之,带上贬义 色彩。这就是隐藏在普通文字中的哲理内涵。 学习课文第二段。 8.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9.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 10.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 谓(说,认为)君子(高尚的人)鲜(少)宜(应该、应当)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判断句式)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深爱,跟我一样的有什么人呢?“之”, 结构助词,表宾语前置) 11.请学生笔译本段。 12.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13.背诵本段课文。 14.文段赏析: 问题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这一句话中,“予谓”是什么意思?请说出“予谓”后面的宾语的 修辞效果? 明确:“予谓”是我认为的意思,用以表明作者的观点。“予谓”后面 的宾语又一次在类比中,本段将爱莲的观念加以拓展,三者并列(排比), 成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结构,比单独说“莲是花之君子”要有力得多。结构功 能大于要素之和。 问题二:“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菊之爱,是隐者之爱,没有什么人继承;莲之爱,是君子之爱,当代也
没有什么人认同:只有牡丹之爱,是富贵者之爱,所以十分流行。意思就是 牡丹所象征的富贵,成为流俗:;而隐逸和君子,则为世俗所冷落。 三、布置作业 (1)作者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 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3)阅读“阅读练习”四,按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二课时 从检查作业导入课文的学习 1.指名学生回答。 2.请其他学生对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意见:作者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是从莲与君子的 相似之处着笔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一不与恶浊的世风同 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 不枝”—一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一一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第二题 1.指名学生回答 2.请其他学生对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意见:文章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的用意,是用以映衬莲花,并表达 自己的思想感情 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 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 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 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 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 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 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上二个问题,学生基本掌握得了文章的意思。接下来再提二个问 题供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探究。 (1)这一篇文章的主旨是写莲花还是写作者自己,这两者之间是什么 关系?请说出你的理解 (2)作者对莲花的歌颂,从现实的角度上说还有意义吗?请说出你的 意见。 解答步骤如前 [参考意见 (1)作者借连花的形象来言自己的君子之志,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4 没有什么人认同;只有牡丹之爱,是富贵者之爱,所以十分流行。意思就是 牡丹所象征的富贵,成为流俗;而隐逸和君子,则为世俗所冷落。 三、布置作业。 (1)作者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 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3)阅读“阅读练习”四,按要求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从检查作业导入课文的学习。 第一题 1.指名学生回答。 2.请其他学生对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意见:作者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是从莲与君子的 相似之处着笔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 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 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第二题 1.指名学生回答。 2.请其他学生对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意见:文章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的用意,是用以映衬莲花,并表达 自己的思想感情。 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 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 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 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 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 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 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上二个问题,学生基本掌握得了文章的意思。接下来再提二个问 题供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探究。 (1)这一篇文章的主旨是写莲花还是写作者自己,这两者之间是什么 关系?请说出你的理解。 (2)作者对莲花的歌颂,从现实的角度上说还有意义吗?请说出你的 意见。 解答步骤如前。 [参考意见] (1)作者借连花的形象来言自己的君子之志,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作者激赏莲花,在于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这种对花中君子的 赞美,正是对人类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想往。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现实世 界里,他依然能够使人勉励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高洁的精神王国,荣 华富贵、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哪怕象牡丹般的绚烂,最终仍要归于平 淡,人格、气节、精神的完善与丰富,才是自身修养的最高追求 第三题 1.请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作文。 2.请各小组把大家认为比较好的作文在课堂上宣读。 3.把小组认为好的理由说出来。 4.其他各组进行评价 5.教师说出自己的意见。 二、相关资料 参考译文: 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 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单单爱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不受沾 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花茎中间空,外部直,不长藤蔓,不分枝, 香气传得越远越显清幽,端庄洁浄地挺立着。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慢 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好菊花的,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爱好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 有谁?爱好牡丹的,当然多得很了! 三、“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作者认为君子应该像莲花那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简 言之即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文末的感叹是说,像陶潜那样真正的隐士已 很少见,像自己那样向往君子的人不知有谁?而仰慕富贵的人却多了起来 作者感叹的字里行间就是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希望更多的人同他那样,做 个向往君子的人。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二题 1.多2.洗/妖艳3.越发,更4.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 译 第三题(略) 第四题(略) 芙蕖 [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立意特点 2.掌握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多义词
5 (2)作者激赏莲花,在于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这种对花中君子的 赞美,正是对人类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想往。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现实世 界里,他依然能够使人勉励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高洁的精神王国,荣 华富贵、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哪怕象牡丹般的绚烂,最终仍要归于平 淡,人格、气节、精神的完善与丰富,才是自身修养的最高追求。 第三题。 1.请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作文。 2.请各小组把大家认为比较好的作文在课堂上宣读。 3.把小组认为好的理由说出来。 4.其他各组进行评价。 5.教师说出自己的意见。 二、相关资料 参考译文: 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 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单单爱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不受沾 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花茎中间空,外部直,不长藤蔓,不分枝, 香气传得越远越显清幽,端庄洁净地挺立着。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慢 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好菊花的,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爱好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 有谁?爱好牡丹的,当然多得很了! 三、“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作者认为君子应该像莲花那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简 言之即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文末的感叹是说,像陶潜那样真正的隐士已 很少见,像自己那样向往君子的人不知有谁?而仰慕富贵的人却多了起来; 作者感叹的字里行间就是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希望更多的人同他那样,做一 个向往君子的人。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二题 1.多 2.洗/妖艳 3.越发,更 4.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 译 第三题(略) 第四题(略) 10 芙 蕖 [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立意特点。 2.掌握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多义词
3.了解本文运用的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 2.文言文的一些语法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 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学习课文 导入示例] 莲花,这一种寻常的植物,在我国清代戏曲家李渔看来,却是浑身 都是宝,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平常。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来展示 这一切的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 重点解释: (1)予(我)夏季倚(依仗)此为命者(表停顿,提起下文) (2)“效颦”是“东施效颦”的简化说法。比喻生硬地胡乱效仿,效果 很坏。 (3)可人(适合人的心意) 4.文段赏析: 问题:就这一段来说,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还是散文呢?请说出你 的理由。 明确:这篇文章从结构来看,似乎是说明文,笔法不太像散文。开头第
6 3.了解本文运用的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 2.文言文的一些语法常识。 [教学时数] 2 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 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学习课文。 [导入示例] 莲花,这一种寻常的植物,在我国清代戏曲家李渔看来,却是浑身 都是宝,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平常。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来展示 这一切的。 (一)学习课文第 1 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 译。 重点解释: (1)予(我)夏季倚(依仗)此为命者(表停顿,提起下文) (2)“效颦”是“东施效颦”的简化说法。比喻生硬地胡乱效仿,效果 很坏。 (3)可人(适合人的心意) 4.文段赏析: 问题:就这一段来说,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还是散文呢?请说出你 的理由。 明确:这篇文章从结构来看,似乎是说明文,笔法不太像散文。开头第
一句:“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也就是说,把它拿来和同类相比,着眼 在它的“异”,而不是它的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抓住特点。先是引用 花谱上的文字,指出其植物属性。这种写法,比较客观,有知识性,是典型 的说明文的写法。接下来,又说自己依之为命,为什么呢?因为“可人”。 这种行文方法,又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主观的感情了。把主观的感情作为 文章的意脉,就是散文的写法了。“备述之”,全面展示,可能是流水帐,乃 散文之大忌,但却是说明文的基本办法。可见,本文以说明为主,兼有散文 的笔法。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步骤如第1段。 重点解释: (1)及其(它,芙蕖)茎叶既(在……之后,已经)生,则又日( 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高日上 (2)菡萏:课文注释“荷花的别称”。具体说,菡萏应是荷花的花苞, 即没有开放的荷花。 (3)与翠叶并擎:同翠叶一起耸立(在水上) 2.文段赏析 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中一些抒情语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就带着相当主观的感情色彩,拿它和“群葩”相比,强调它的优 越,就是很绝对的。他说,其它的花美好,只在开花之时,花前花后,“皆 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这话说明很极端,很片面。世间花卉无数,其它花卉, 在开花之前和之后,就一无可赏吗?难道藤萝、秋兰、紫荆的茎叶就完全不 值得一顾吗?但这并不在李渔的考虑之中,因为它说的是“可人”,是一种 主观的情感,以我的感觉为标准。这就不是说明而是抒情了。 问题二:“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 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用的是什 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就是我国传统散文中所谓夹叙夹议的方法,其好处,在于自由灵活。 李渔追求“云所欲云而止”,这种不拘一格的笔法,正符合他的个性 (三)学习课文第3-7段 1.步骤如前。 重点解释: 第3段:①[馥]香气。②[为]因为。③[退]减退。④[逐跟随。 第4段:[并]一起。[列陈列。③[芬使……感到芳香。④[颊(ji)] 面颊,这里指嘴边 第5段:①[似好像。②[备]准备。 第6段:[是]如此、这。②[适j适合。⑧备]具备。④[实实用价值 ⑤[长长处。⑥[于]比
7 一句:“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也就是说,把它拿来和同类相比,着眼 在它的“异”,而不是它的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抓住特点。先是引用 花谱上的文字,指出其植物属性。这种写法,比较客观,有知识性,是典型 的说明文的写法。接下来,又说自己依之为命,为什么呢?因为“可人”。 这种行文方法,又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主观的感情了。把主观的感情作为 文章的意脉,就是散文的写法了。“备述之”,全面展示,可能是流水帐,乃 散文之大忌,但却是说明文的基本办法。可见,本文以说明为主,兼有散文 的笔法。 (二)学习课文第 2 段。 1.步骤如第 1 段。 重点解释: (1)及其(它,芙蕖)茎叶既(在……之后,已经)生,则又日(一 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高日上 (2)菡萏:课文注释“荷花的别称”。具体说,菡萏应是荷花的花苞, 即没有开放的荷花。 (3)与翠叶并擎:同翠叶一起耸立(在水上)。 2.文段赏析: 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中一些抒情语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就带着相当主观的感情色彩,拿它和“群葩”相比,强调它的优 越,就是很绝对的。他说,其它的花美好,只在开花之时,花前花后,“皆 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这话说明很极端,很片面。世间花卉无数,其它花卉, 在开花之前和之后,就一无可赏吗?难道藤萝、秋兰、紫荆的茎叶就完全不 值得一顾吗?但这并不在李渔的考虑之中,因为它说的是“可人”,是一种 主观的情感,以我的感觉为标准。这就不是说明而是抒情了。 问题二:“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 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用的是什 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就是我国传统散文中所谓夹叙夹议的方法,其好处,在于自由灵活。 李渔追求“云所欲云而止”,这种不拘一格的笔法,正符合他的个性。 (三)学习课文第 3—7 段。 1.步骤如前。 重点解释: 第 3 段:①[馥]香气。②[为]因为。③[退]减退。④[逐]跟随。 第 4 段:①[并]一起。②[列]陈列。③[芬]使……感到芳香。④[颊(jiá)] 面颊,这里指嘴边。 第 5 段:①[似]好像。②[备]准备。 第 6 段:①[是]如此、这。②[适]适合。③[备]具备。④[实]实用价值。 ⑤[长]长处。⑥[于]比
第7段:①[四命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 冬以腊梅为命。②[无如]无奈。③半亩方塘]指小池。④[仅]只有。⑤[凿]挖 ⑥[塞(se)责]敷衍。塞,来、应付。⑦[病]以……为苦。⑧[望天乞水]盼望 下雨。⑨[殆(dai)]大概。⑩草菅(jian)]把……当作野草。菅,草名 有成语“草菅人命 2.文段赏析: 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首先言其可鼻,再次言其可口,最后言其可用 问题二:在古代汉语中,“可”原本是个会意字。从口,从(供神之 架),本义是唱,表示在神前歌唱,似为“歌”字的古文。引申为允诺,同 意,准许。如:许可,认可,宁可。还有可能、能够之义,如:可见,可以, 不可思议。《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在现代 汉语中,还留存着类似的意义,如:可风(可为风范)。进一步向抽象方面 联想,有“值得”的意思,如: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耻,可 鄙,可恨,可歌可泣,等等。以上诸词语,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可 字后面,都是动词或者形容词。但是,如果换成了名词,意味就比较特别了。 如:可人,可口,可心,可意,可体,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情感意味。很明 显,可口,并不是可以以口食之的意思,而是挺好吃的意思:而可人,也不 是让人觉得可以的意思,而是令人觉得可爱。李渔在本文中,利用了这方面 的规律,又创造出“可目”、“可鼻”。读者为什么能够接受呢? 明确:这是很有点冒险的。一般说,词语结构是不能任意类推的,类推 可能违反约定俗成的、潜在的成规。如可以说“好吃”,却不能说“坏吃 (某些方言不在此例);可以说“可人”,却不可说“可鬼”,可以说“可口” 却不可以说“可眼”、“可脚”、“可手”“可头”。但是,李渔却在本文中创 造了“可目”、“可鼻”,读者并不没有感到怪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文 中有了“可人”,但这还不够。还有一个原因,他先把花、蓬、实、亭亭独 立、翠叶开擎,均为目光所视,讲得很丰富了,然后再说“此皆言其可目者 也”,这就不太突然了。 问题三:在分别写了四个方面以后,李渔又作了一个总结: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 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这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内容? 明确:从结构上来看,这完全是议论文的句法,把荷花的好处,几乎说 到了极致 问题四:文章到此,可以说是到了高潮,无以复加了。但是,李渔却在 最后来了一笔真正的散文:说他虽然以荷为命,但却没有条件得“半亩方塘” (像朱熹所赞颂的那样“半亩方塘一鉴开”)来种植荷花,只能“凿斗大
8 第 7 段:①[四命]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 冬以腊梅为命。②[无如]无奈。③[半亩方塘]指小池。④[仅]只有。⑤[凿]挖。 ⑥[塞(sè)责]敷衍。塞,来、应付。⑦[病]以……为苦。⑧[望天乞水]盼望 下雨。⑨[殆(dài)]大概。⑩[草菅(jiān)]把……当作野草。菅,草名。 有成语“草菅人命”。 2.文段赏析: 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首先言其可鼻,再次言其可口,最后言其可用。 问题二:在古代汉语中,“可”原本是个会意字。从口,从丂(供神之 架),本义是唱,表示在神前歌唱,似为“歌”字的古文。引申为允诺,同 意,准许。如:许可,认可,宁可。还有可能、能够之义,如:可见,可以, 不可思议。《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在现代 汉语中,还留存着类似的意义,如:可风(可为风范)。进一步向抽象方面 联想,有“值得”的意思,如: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耻,可 鄙,可恨,可歌可泣,等等。以上诸词语,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可” 字后面,都是动词或者形容词。但是,如果换成了名词,意味就比较特别了。 如:可人,可口,可心,可意,可体,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情感意味。很明 显,可口,并不是可以以口食之的意思,而是挺好吃的意思;而可人,也不 是让人觉得可以的意思,而是令人觉得可爱。李渔在本文中,利用了这方面 的规律,又创造出“可目”、“可鼻”。读者为什么能够接受呢? 明确:这是很有点冒险的。一般说,词语结构是不能任意类推的,类推 可能违反约定俗成的、潜在的成规。如可以说“好吃”,却不能说“坏吃” (某些方言不在此例);可以说“可人”,却不可说“可鬼”,可以说“可口” 却不可以说“可眼”、“可脚”、“可手”、“可头”。但是,李渔却在本文中创 造了“可目”、“可鼻”,读者并不没有感到怪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文 中有了“可人”,但这还不够。还有一个原因,他先把花、蓬、实、亭亭独 立、翠叶开擎,均为目光所视,讲得很丰富了,然后再说“此皆言其可目者 也”,这就不太突然了。 问题三:在分别写了四个方面以后,李渔又作了一个总结: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 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这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内容? 明确:从结构上来看,这完全是议论文的句法,把荷花的好处,几乎说 到了极致。 问题四:文章到此,可以说是到了高潮,无以复加了。但是,李渔却在 最后来了一笔真正的散文:说他虽然以荷为命,但却没有条件得“半亩方塘” (像朱熹所赞颂的那样“半亩方塘一鉴开”)来种植荷花,只能 “凿斗大一
池,植数茎以塞责”。这已经够杀风景的了,又碰上池子漏水,只能求老天 帮忙。结尾的句子是 殆所谓不善营生,而草菅其命哉。 “不善营生”,尚是对自己的批评:而“草菅其命”,则对自己的调侃了。这 点与周敦颐《爱莲说》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周敦颐赞美荷花,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把它提升到 陶渊明菊花的清高档次上。而李渔赞美荷花,却把自己说得很惨,很差劲 “草菅人命”,简直是花的刽子手。这一笔,作为散文,真是大手笔,神来 之笔。而这正体现了李渔自己所追求的“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的 目标 四)诵读全文。 作业]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二、三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一)“阅读练习·探究” 1.指名学生回答。 2.其他同学评价。 3.老师说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答案]立意新:古代写荷的诗文很多,一般都从其美丽/高洁着眼, 或直接赞美花的形态,或以荷喻人,赞扬美女:或托物言志,表现自 己的高洁。本文写荷,既写其当令时的娇姿,又写荷谢后的莲蓬,从其 出水一直写到荷叶衰败,写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上去写,这是一般文 人不屑于写的。语言新:用语清楚,新鲜,句式整齐,采用多种修辞格 一或顶真或拟人或对偶,读来清新入口 (二)“阅读练习·探究” 步骤如前 [参考答案]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述,第二部分(2 6)分述,写芙蕖的各种用途,抒写芙蕖的可人之处.第三部分再写 对芙蕖的酷爱,抒发自己的感慨 二、请学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1)课文写芙蕖,突出其什么特点? (答案:可人。) (2)芙蕖“可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可目,可鼻,可口,备用。) (3)芙蕖的“可目”表现在哪些地方?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出水之日点缀绿波
9 池,植数茎以塞责”。这已经够杀风景的了,又碰上池子漏水,只能求老天 帮忙。结尾的句子是: 殆所谓不善营生,而草菅其命哉。 “不善营生”,尚是对自己的批评;而“草菅其命”,则对自己的调侃了。这 一点与周敦颐《爱莲说》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周敦颐赞美荷花,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把它提升到 陶渊明菊花的清高档次上。而李渔赞美荷花,却把自己说得很惨,很差劲, “草菅人命”,简直是花的刽子手。这一笔,作为散文,真是大手笔,神来 之笔。而这正体现了李渔自己所追求的“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的 目标。 (四)诵读全文。 [作业]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二、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一)“阅读练习·探究”二 1. 指名学生回答。 2. 其他同学评价。 3. 老师说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答案]立意新:古代写荷的诗文很多,一般都从其美丽/高洁着眼, 或直接赞美 花的形态,或以荷喻人,赞扬美女;或托物言志,表现自 己的高洁。本文写荷,既写其当令时的娇姿,又写荷谢后的莲蓬,从其 出水一直写到荷叶衰败,写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上去写,这是一般文 人不屑于写的。语言新:用语清楚,新鲜,句式整齐,采用多种修辞格 --或顶真或拟人或对偶,读来清新入口。 (二)“阅读练习·探究”三 步骤如前。 [参考答案]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述,第二部分(2- 6) 分述,写芙蕖的各种用途,抒写芙蕖的可人之处.第三部分再写 对芙蕖的酷爱,抒发自己的感慨。 二、请学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⑴课文写芙蕖,突出其什么特点? (答案:可人。) ⑵芙蕖“可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可目,可鼻,可口,备用。) ⑶芙蕖的“可目”表现在哪些地方?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出水之日 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生蓬结实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 (4)芙蕖“可鼻”,“可口”,“备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可鼻:荷叶清香荷花异馥 可口:莲实莲耦并列盘餐互芬齿颊 备用:霜中败叶摘而藏之裹物之用 作者通过以上的说明,最后指出 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以此说明其可人 比较探究 我们前面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学生讨论回答: (1)《爱莲说》是如何写莲的? 答案: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其生长地,写其形特点,并赋予其象征 意义,以此写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崇高品质。 (2)《芙蕖》又是怎样写莲的? 答案:这篇课文则通过荷的用途,重点写其可目,可鼻,可口,可 用等特点,提倡人们种荷 (3)通过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从上面分析可见,写作目的不同,即使题材相同,描写 重点也是不同的 四、学生按要求背诵最后二个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一)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一,掌握一词多义现象 (二)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儿用法,掌握词的活用现象 1.日高日上 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3.则莲实与藕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4.此皆言可目者也。 5.可鼻 6.又时病其漏 (三)阅读下面各句,说出它们各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
10 茎叶既生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 生蓬结实 亭亭独立 与翠叶并擎 ⑷芙蕖“可鼻”,“可口”,“备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可鼻:荷叶清香 荷花异馥 可口:莲实莲耦 并列盘餐 互芬齿颊 备用:霜中败叶 摘而藏之 裹物之用 作者通过以上的说明,最后指出: 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以此说明其可人. 三、比较探究 我们前面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学生讨论回答: (1)《爱莲说》是如何写莲的? 答案: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其生长地,写其形特点,并赋予其象征 意义,以此写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崇高品质。 (2)《芙蕖》又是怎样写莲的? 答案:这篇课文则通过荷的用途,重点写其可目,可鼻,可口,可 用等特点,提倡人们种荷。 (3)通过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从上面分析可见,写作目的不同,即使题材相同,描写 重点也是不同的。 四、学生按要求背诵最后二个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一)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一,掌握一词多义现象。 (二)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儿用法,掌握词的活用现象。 1.日.高日上.。 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3.则莲实与藕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4.此皆言可目.者也。 5.可鼻. 6.又时病.其漏。 (三)阅读下面各句,说出它们各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