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质单元操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化工传质单元操作 课程英文名称: Mass Transfer and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春第六学期) 点影时.56必时 总学分: 35 顶修课程(编号):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入、物理化学()、流体流动与传热() 并修课程(编号):化工基础实验(人、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学 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工生产中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设各 课程简介: 的计算方法、典型设备构造及性能等,强调用自然科学原理考察、解释和 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教材: 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1]MeCabe W.L.Smith J.C.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六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贾绍义等编。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书: 3)谭天恩等编.化工原理(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王志魁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丛德滋等编.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二、课程教育目标 握各种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构造及操作: 2.通过本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化工 单元操作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正确运用工程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分析、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一些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试差计 算法和图解计算法等,使学生具备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基本原理、工程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讲授,培养学生从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分 析、综合、归纳众多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创新更维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能根据所处理问题的需要,寻找、 阅读有关手册、参考书、文献资料并理解其内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绪论(1学时)
《化工传质单元操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化工传质单元操作 课程英文名称: Mass Transfer and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技术基础课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 春(第六学期) 总 学 时: 56 学时 总 学 分: 3.5 预修课程(编号):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 )、流体流动与传热( ) 并修课程(编号): 化工基础实验( )、传递过程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学 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工生产中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设备 的计算方法、典型设备构造及性能等,强调用自然科学原理考察、解释和 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教材: 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参 考 书: [1] McCabe W.L.,Smith J.C.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第 六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贾绍义等编.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谭天恩等编.化工原理(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 王志魁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5] 丛德滋等编.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二、课程教育目标 1. 掌握各种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构造及操作; 2. 通过本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化工 单元操作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正确运用工程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分析、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一些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试差计 算法和图解计算法等,使学生具备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基本原理、工程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讲授,培养学生从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分 析、综合、归纳众多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能根据所处理问题的需要,寻找、 阅读有关手册、参考书、文献资料并理解其内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 绪论 (1 学时)
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与相际质量传递:常见化工传质单元操作:相组成的表示方法:气液传质设 备简介。 2.气体吸收概述与气液相平衡(2学时) 吸收依据:吸收目的:吸收过程的工业实施:吸收与解吸的特征:吸收过程的分类:吸收剂的 选择:吸收过程的经济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温度、压力对相平衡的影响:相平 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3.扩散与单相传质(2学时)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等摩尔反向扩散、单向扩散):扩散系数及其 影响因素: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相内传质速率方程与传质分系数。 4.相际传质(2学时) 双膜理论:相际传质速率方程与总传质系数:传质推动力与传质系数的关系一传质速率的工 程处理方法:吸收过程传质阻力分析及控制质阻。 5.低浓度气体吸收(解吸)的计算(7学时)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假定: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传质速率与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数 与传质单元高度一一过程分解法: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吸收过程设计中参数 的选择:最小液气比:塔内返混的影响):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计算方法及吸收过程的强化):吸 收与解吸过程的对比分析:板式吸收塔计算。 6.液体蒸馏概述与二元物系的气液相平衡((3学时) 蒸馏依据:蒸馏目的:蒸馏过程的工业实施:蒸馏操作的经济性: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拉 乌尔定律、相图及相平衡曲线:泡点及露点的计算:相对挥发度: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 7.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1学时) 平衡蒸馏:简单蒸馏: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的比较。 8.精馏(3学时) 精馏原理:全塔物料衡算:恒摩尔流假定:理论板及板效率:加料板过程分析:精馏段与提馏 段操作方程。 9.双组分精馏的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7学时) 理论塔板的逐板计算法及图解法:回流比影响及选择:全回流及最少理论板数:最小回流比: 进料热状况影响及选择:双组分精馏过程的其它类型:实际塔板与全塔效率:填料精馏塔计算:操 作参数对桔馏过程的影响:精馏塔的温度分布与灵敏板。 10.间歇精馏与特殊精馏(2学时) 间歇精馏的特点:恒回流比操作与恒馏出液组成操作:恒沸精馏的原理及应用:萃取精馏的原 理及应用: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 11.气液传质设备(5学时) 气液传质过程对塔设各的一般要求:塔设备类型及特点: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板式塔的结构: 板上气液接触状态:塔板水力学性能和不正常操作现象:塔板负荷性能图:板式塔的效率:评价板 式塔的性能指标:常见塔板型式及特点:筛板塔工艺计算内容:填料塔结构:填料种类及特性:气 液两相在填料塔内的流动:填料塔压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最小喷淋密度:填料塔工艺计算方法:
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与相际质量传递;常见化工传质单元操作;相组成的表示方法;气液传质设 备简介。 2. 气体吸收概述与气液相平衡(2 学时) 吸收依据;吸收目的;吸收过程的工业实施;吸收与解吸的特征;吸收过程的分类;吸收剂的 选择;吸收过程的经济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温度、压力对相平衡的影响;相平 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3. 扩散与单相传质(2 学时)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等摩尔反向扩散、单向扩散);扩散系数及其 影响因素;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相内传质速率方程与传质分系数。 4. 相际传质(2 学时) 双膜理论;相际传质速率方程与总传质系数;传质推动力与传质系数的关系——传质速率的工 程处理方法;吸收过程传质阻力分析及控制质阻。 5. 低浓度气体吸收(解吸)的计算(7 学时)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假定;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传质速率与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数 与传质单元高度——过程分解法;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吸收过程设计中参数 的选择;最小液气比;塔内返混的影响);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计算方法及吸收过程的强化);吸 收与解吸过程的对比分析;板式吸收塔计算。 6. 液体蒸馏概述与二元物系的气液相平衡(3 学时) 蒸馏依据;蒸馏目的;蒸馏过程的工业实施;蒸馏操作的经济性;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拉 乌尔定律、相图及相平衡曲线;泡点及露点的计算;相对挥发度;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 7.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1 学时) 平衡蒸馏;简单蒸馏;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的比较。 8. 精馏(3 学时) 精馏原理;全塔物料衡算;恒摩尔流假定;理论板及板效率;加料板过程分析;精馏段与提馏 段操作方程。 9. 双组分精馏的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7 学时) 理论塔板的逐板计算法及图解法;回流比影响及选择;全回流及最少理论板数;最小回流比; 进料热状况影响及选择;双组分精馏过程的其它类型;实际塔板与全塔效率;填料精馏塔计算;操 作参数对精馏过程的影响;精馏塔的温度分布与灵敏板。 10. 间歇精馏与特殊精馏(2 学时) 间歇精馏的特点;恒回流比操作与恒馏出液组成操作;恒沸精馏的原理及应用;萃取精馏的原 理及应用;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 11. 气液传质设备(5 学时) 气液传质过程对塔设备的一般要求;塔设备类型及特点;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板式塔的结构; 板上气液接触状态;塔板水力学性能和不正常操作现象;塔板负荷性能图;板式塔的效率;评价板 式塔的性能指标;常见塔板型式及特点;筛板塔工艺计算内容;填料塔结构;填料种类及特性;气 液两相在填料塔内的流动;填料塔压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最小喷淋密度;填料塔工艺计算方法;
填料塔内的传质。 12.液液萃取(7学时) 液液萃取过程:三角形相图及性质:物料衡算与杠杆定律: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分配系数 与选择性系数: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茶取:萃取设备。 13.固体干燥概述与干燥静力学(5学时) 物料的去湿方法:干燥过程的分类:干燥操作的经济性:湿空气的性质及计算:空气的湿度图 及应用: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与 自由水分) 14.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的计算(4学时)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机理:间歇干燥过程的计算:连 续干燥过程的特点:连续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干燥器的热效率。 15.干燥设备(1学时) 工业常用的干燥器:干燥器的性能要求与选型原则。 16.讨论课(4学时) 吸收计算:精馏计算。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单独设课,见《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五.作业 每周布置和收交作业,作业每周5~7题,总计80道题左右。 作业是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缺交作业的次数应少于总次数 的13,否则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六.考核方式 采取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测验随堂进行,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全国化工原理试题库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及统一评分的方式, 并实现教、考分离。 七.成绩评定 课程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占5%,平时测验占10%,期末考试占85%。 执笔人:刘丽英 2004年7月10日
填料塔内的传质。 12. 液液萃取(7 学时) 液液萃取过程;三角形相图及性质;物料衡算与杠杆定律;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分配系数 与选择性系数;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萃取设备。 13.固体干燥概述与干燥静力学(5 学时) 物料的去湿方法;干燥过程的分类;干燥操作的经济性;湿空气的性质及计算;空气的湿度图 及应用;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与 自由水分) 14.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的计算(4 学时)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机理;间歇干燥过程的计算;连 续干燥过程的特点;连续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干燥器的热效率。 15.干燥设备(1 学时) 工业常用的干燥器;干燥器的性能要求与选型原则。 16.讨论课(4 学时) 吸收计算;精馏计算。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单独设课,见《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五.作业 每周布置和收交作业,作业每周 5~7 题,总计 80 道题左右。 作业是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缺交作业的次数应少于总次数 的 1/3,否则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六.考核方式 采取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测验随堂进行,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期末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采用全国化工原理试题库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及统一评分的方式, 并实现教、考分离。 七.成绩评定 课程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占 5%,平时测验占 10%,期末考试占 85%。 执笔人:刘丽英 2004 年 7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