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2018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要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 时只交答题卷。 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呜咽/咽喉 处方/处心积虑 头昏脑涨/水涨船高 字帖/粘贴 拮据/前倨后恭 名垂青史/唾手可得 伺候/窥伺 兴奋/兴利除弊 否极泰来/不置可否 D.滂沱/磅礴 酝酿/面有愠色 瑕不掩瑜/矢志不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蹂躏 大拇指 开源节流 轻歌慢舞 儒子牛 妇孺皆知 融会贯通 C.搏弈 笔杆子 美轮美奂 共商国是 D.安详 发祥地 忠言逆耳 文过饰非 3.古诗文默写。(8分) ,君子好逑。(《关雎》)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有杜甫“ (《望岳》)的雄心,还应该有王安石“ (《登飞来峰》)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列章节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从下面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 书名的特点 ①《朝花夕拾》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1页共6页
第 1 页 共 6 页 西华县 2018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2.考生要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 时只交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呜咽./咽.喉 处.方/处.心积虑 头昏脑涨./水涨.船高 B.字帖./粘贴. 拮据./前倨.后恭 名垂.青史/唾.手可得 C.伺.候/窥伺. 兴.奋/兴.利除弊 否.极泰来/不置可否. D.滂.沱/磅.礴 酝.酿/面有愠.色 瑕不掩瑜./矢志不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蹂躏 大拇指 开源节流 轻歌慢舞 B.诀别 儒子牛 妇孺皆知 融会贯通 C.搏弈 笔杆子 美轮美奂 共商国是 D.安详 发祥地 忠言逆耳 文过饰非 3.古诗文默写。(8 分) (1) ,君子好逑。(《关雎》) (2)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 。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有杜甫“ , ” (《望岳》)的雄心,还应该有王安石“ , ” (《登飞来峰》)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列章节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 处。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从下面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 书名的特点。 ①《朝花夕拾》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2分)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太多的“工匠精神”。“百工圣祖”鲁班,终其 生都在追求技术的极致,这是发明家的工匠精神;贾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 黑”,这是墨客的工匠精神 ②。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 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国内很多人对“中 国制造”敬而远之继而盲目崇拜进口,在国际上我们很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响当 当的“中国名片”。所以说,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是时代 的呼唤,是“中国制造”实现华丽转身的灵魂所在。 6.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2)题(共8分)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 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 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 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 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材料二: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宜传图片。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介绍画面内容;②分别说 说两幅宣传画的寓意;(4分) (3)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宜传标语。(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5分)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①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 声音,我承认了。 ②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 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 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 第2页共6页
第 2 页 共 6 页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 (2 分)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太多的“工匠精神”。“百工圣祖”鲁班,终其 一生都在追求技术的极致,这是发明家的工匠精神;贾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① ;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 黑”,这是墨客的工匠精神。 ② 。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 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国内很多人对“中 国制造”敬而远之继而盲目崇拜进口,在国际上我们很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响当 当的“中国名片”。所以说,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是时代 的呼唤,是“中国制造”实现华丽转身的灵魂所在。 6.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2)题(共 8 分)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72 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 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4 月 23 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 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 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 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材料二: ① ②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介绍画面内容;②分.别.说 说两幅宣传画的寓意;(4 分) (3)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5 分)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①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 声音,我承认了。 ②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 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 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
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 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③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 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 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 这一病,成绩恐怕 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 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 话。 ④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 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 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 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 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 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⑤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 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蚂妈的 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⑥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 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 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 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⑦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 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 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 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压力,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⑧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 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 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 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 光带走了那一个苛刻的父亲,还来了这一个慈祥的父亲。 ⑨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 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 耸着肩。我害怕这旦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 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 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 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⑩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 第3页共6页
第 3 页 共 6 页 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 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③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 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 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 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 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 话。 ④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 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 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 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 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 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⑤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 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蚂妈的 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⑥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 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 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 45 岁 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⑦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 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 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 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压力,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⑧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 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 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一 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 5 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 光带走了那一个苛刻的父亲,还来了这一个慈祥的父亲。 ⑨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 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 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 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 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 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⑩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
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 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 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 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7.通读全文,概括“我”读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的几件事。(4分) 8.选文第④段插入“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有什么作用?(4分) 9.请简要分折选文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 10.你怎样理解第@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谈谈读过本文 后你的感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4分) “生活情性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 ①看一些青少年教育类节目发现,每一个“问题少年”似乎都不缺乏所谓的 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就像是一棵小树,从小就有专人看护并被浇灌了各种营养, 可是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 ②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精神越来越进步,一些青年却在成长的 道路上越发迷茫?我认为,这是生活惰性的过饱和造成的。 ③被宠与自宠过饱和,让青年的神经变得麻木不仁。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 到城市,中国的父母一向贯彻着“富养”的精神,虽未都能锦衣玉食,但在父母 羽翼的包裹下也从未担心过温饱。一味迎合,轻易满足,这是被宠的典型表现, 也是造成自宠的直接原因。习惯了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便事事都习惯以自我为 中心,生活在外,孩子往往比父母还要担心自己吃苦,衣服要对的,手机要贵的, 连外卖都要速度最快的。如此下去,在宠爱的环境中陷入了自我宠爱的恶性循环, 青年的精神如同患了眼翳,麻木不仁,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现实 ④垃圾信息的过饱和,让青年不知独立思考为何物。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 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无益、无效、无聊的信息 每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充斥人们的视野和耳畔。工作、行走、乘车,人们无时无 刻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手机,青年更是视之如身体的一部分,以至于脱离之 后,不知所措到双手不知如何安放。一贯以来的“填鸭式”教育,让一些青年习 惯了依赖书本,依赖网络,故而不加筛选地接受着各种垃圾信息,连阅读都变成 了“浅阅读”,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在哪里? ⑤“无脑”时间的过饱和,让青年忽略了自身的存在。记得曾经看过复旦陈 果老师讲关于孤独与寂寞的话题:“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 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 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的确,现在的青年缺少 份孤独者的精神,上课、工作、陪伴、娱乐,哪怕仅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的时 间也都被电脑和手机无情地占据,空虚和寂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许多看似大脑 第4页共6页
第 4 页 共 6 页 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 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 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 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7.通读全文,概括“我”读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的几件事。(4 分) 8.选文第④段插入“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有什么作用?(4 分) 9.请简要分折选文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 10.你怎样理解第⑨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谈谈读过本文 后你的感想。(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共 14 分) “生活惰性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 ①看一些青少年教育类节目发现,每一个“问题少年”似乎都不缺乏所谓的 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就像是一棵小树,从小就有专人看护并被浇灌了各种营养, 可是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 ②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精神越来越进步,一些青年却在成长的 道路上越发迷茫?我认为,这是生活惰性的过饱和造成的。 ③被宠与自宠过饱和,让青年的神经变得麻木不仁。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 到城市,中国的父母一向贯彻着“富养”的精神,虽未都能锦衣玉食,但在父母 羽翼的包裹下也从未担心过温饱。一味迎合,轻易满足,这是被宠的典型表现, 也是造成自宠的直接原因。习惯了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便事事都习惯以自我为 中心,生活在外,孩子往往比父母还要担心自己吃苦,衣服要对的,手机要贵的, 连外卖都要速度最快的。如此下去,在宠爱的环境中陷入了自我宠爱的恶性循环, 青年的精神如同患了眼翳,麻木不仁,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现实。 ④垃圾信息的过饱和,让青年不知独立思考为何物。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 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无益、无效、无聊的信息 每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充斥人们的视野和耳畔。工作、行走、乘车,人们无时无 刻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手机,青年更是视之如身体的一部分,以至于脱离之 后,不知所措到双手不知如何安放。一贯以来的“填鸭式”教育,让一些青年习 惯了依赖书本,依赖网络,故而不加筛选地接受着各种垃圾信息,连阅读都变成 了“浅阅读”,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在哪里? ⑤“无脑”时间的过饱和,让青年忽略了自身的存在。记得曾经看过复旦陈 果老师讲关于孤独与寂寞的话题:“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 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 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的确,现在的青年缺少 一份孤独者的精神,上课、工作、陪伴、娱乐,哪怕仅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的时 间也都被电脑和手机无情地占据,空虚和寂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许多看似大脑
活跃的时间,却完全没有用来思考,不论忙碌还是庸碌都没有留下一些独处的时 间,白驹过隙的人生又何来理想? ⑥被宠与自宠过饱和,垃圾信息的过饱和,“无脑”时间的过饱和,都是生 活惰性过饱和的表现。精神的迷茫正侵蚀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青年的出路在哪 里,社会的未来又在哪里?这恐怕正等待着你我去解决。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3.第⑥段引用陈果老师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14.下面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放在哪一段?请说明理由。(4分)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 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 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 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 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 勤勉,努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患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B.益①益慕圣贤之道 ②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尝①尝趋百里外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第5页共6页
第 5 页 共 6 页 活跃的时间,却完全没有用来思考,不论忙碌还是庸碌都没有留下一些独处的时 间,白驹过隙的人生又何来理想? ⑥被宠与自宠过饱和,垃圾信息的过饱和,“无脑”时间的过饱和,都是生 活惰性过饱和的表现。精神的迷茫正侵蚀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青年的出路在哪 里,社会的未来又在哪里?这恐怕正等待着你我去解决。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13.第⑤段引用陈果老师的话有什么作用。(4 分) 14.下面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放在哪一段?请说明理由。(4 分)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 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 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三、古诗文阅读 (共 15 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18 题。(共 11 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 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 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 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②,犹当博学审 ③问,古人与稽 ④,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 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 虽有子羔、原宪 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 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 勤勉,努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患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B.益 ①益.慕圣贤之道 ②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尝 ①尝.趋百里外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再①主人日再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7.语段(一)以第一人称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并请说说作者运用第一人称 给马生写赠序的好处。(4分) 8.两个语段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说说它们的异同。(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9.用简洁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2分) 20.请从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两方面对“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进行赏析。(2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一个平凡的人,一句平常的话,一件普通的事,抑或 是一个伟大的人,一句深刻的话,或一件重大的事…往往能改变你的思想,你 的性格。当然,也许是学习生活中某次活动,大自然中的某些景或物,都能触动 你的内心,引起你的思考,改变你的人生观、价值观。 题目 改变了我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 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 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 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6页共6页
第 6 页 共 6 页 D.再 ①主人日再.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7.语段(一)以第一人称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并请说说作者运用第一人称 给马生写赠序的好处。(4 分) 18.两个语段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说说它们的异同。(3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共 4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9.用简洁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2 分) 20.请从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两方面对“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进行赏析。(2 分) 四、作文(50 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一个平凡的人,一句平常的话,一件普通的事,抑或 是一个伟大的人,一句深刻的话,或一件重大的事……往往能改变你的思想,你 的性格。当然,也许是学习生活中某次活动,大自然中的某些景或物,都能触动 你的内心,引起你的思考,改变你的人生观、价值观。 题目: 改变了我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 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 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 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