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7题24分) 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巢穴(xue)记载(zdi)斤斤计较(jiao) B.解剖(po)暂时(zhn)茅塞顿开(se) C.脑髓(sui) 颠簸(bo) 牵强附会(qing) D.酝酿( niang)应酬(ying)扣人心弦(xid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2分)() A.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张灯节彩,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B.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C.明察秋毫的办案能力往往来自周密的思考和认真的分析。 D.盛夏的百花山,蓝天白云,绿草鲜花,蜂飞蝶舞,充满诗情画意 3.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修改:删去“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1)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己亥杂诗》中,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传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5)请你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带有哲理性的句子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2分)
河南省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7 题 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巢穴.(xué) 记载.(zài) 斤斤计较.(jiǎo) B.解剖.(pāo) 暂.时(zhàn) 茅塞.顿开(sè) C.脑髓..(suǐ) 颠簸.(bō) 牵强.附会(qiánɡ) D.酝酿.(niànɡ) 应.酬(yìnɡ) 扣人心弦.(xián)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2 分)( ) A. 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张灯节彩,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B. 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C. 明察秋毫的办案能力往往来自周密的思考和认真的分析。 D. 盛夏的百花山,蓝天白云,绿草鲜花,蜂飞蝶舞,充满诗情画意。 3. 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修改:删去“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C.第 49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4.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 分) ⑴ 小时候,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⑵ 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⑶ 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⑷ 《己亥杂诗》中,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传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⑸ 请你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带有哲理性的句子:___________ ,__ _________。 5. 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2 分) 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 活充满了温馨。 6.为了解课外阅读情况,语文学习小组对本校和某高中进行了同票抽样调查,并统计如下 初中 高中 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 投票数 百分比投票数百分比 文学名著 42票 14.38% 32.2% 科普读物 39票 13.36% 74票 学科辅导书 149票 51.03% 25票 8.6% 武打作品 8.90% 言情小说 29票 9.93% 15.8% 为人处世指南 7票 2.40% 8.9% (1)仔细分析上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区别。(2分) (2)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 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 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4分) 主题 标语: 7.《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 童真、 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 筑了冰心思想内核一—“ ”。(3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6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8—10题(6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这首元曲的作者是代的马致远,“天净沙”是 。(2分)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温馨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何这样写。(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1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 活充满了温馨。 6. 为了解课外阅读情况,语文学习小组对本校和某高中进行了同票抽样调查,并统计如下: 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 初中 高中 投票数 百分比 投票数 百分比 文学名著 42 票 14.38% 94 票 32.2% 科普读物 39 票 13.36% 74 票 25.3% 学科辅导书 149 票 51.03% 25 票 8.6% 武打作品 26 票 8.90% 27 票 9.2% 言情小说 29 票 9.93% 46 票 15.8% 为人处世指南 7 票 2.40% 26 票 8.9% (1) 仔细分析上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区别。(2 分) (2)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 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 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4 分) 主 题: 标 语: 7. 《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 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3 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46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 8——10 题(6 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代的马致远,“天净沙”是_________。(2 分) 9.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夕 阳 西 下,断 肠 人 在 天 涯。 10.“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温馨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何这样写。(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1~15 题。(14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 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 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 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 yunyu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 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 (3)陶后鲜有闻 (4)而名之不 可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译文: 1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 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 那些语句?为什么?(2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査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 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 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 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 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 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 也 (3)陶后鲜有闻. (4)而名.之不 可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译文: 1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 分)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 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 那些语句?为什么?(2 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 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2 分)
阅读朱光潜的《论读书》,回答16~18题。(9分) 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 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 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甲】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 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 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人【乙】些吗?他生平【丙】 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 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 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 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 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 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 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 已经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 力便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 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 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 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 是这样。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无论忙 ②比你忙 ③还要忙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18.找出文章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三、阅读朱光潜的《论读书》,回答 16~18 题。(9 分) 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 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 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甲】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 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 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人【乙】些吗?他生平【丙】 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 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 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 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 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 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 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 已经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 力便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 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 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 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 是这样。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7.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 分) ①无论忙 ②比你忙 ③还要忙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18.找出文章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17分) 那些“怪教授”们 ①曲阜师范大学,一所僻处乡下、名声不显的大学,曾经收容了一批“隐士”(A) 般的学者。20多年以前,我因为采访的需要,曾与其中古怪透顶的几位有过来往 ②公认“最怪的教授”(B)叫陶愚川,他也是当时该校学术地位最高的教授。其实, 大家说他学术地位高也是估摸着说,因为除在北师大任教的同学毛礼锐之外,陶先生与学术 界同仁从无联系,甚至跟他本校、本系的同事也不往来,平时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73岁了,每天穿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独行于图书馆、 食堂、宿舍之间,不跟任何人废话。路遇的师生都恭敬地看着他,但没人敢冒昧地上前跟他 搭话。事实上,在我为了走近陶先生而采访的十多位该校教师中,声称自己曾经有幸跟他说 过话的,只有一个人。 ④陶先生早年曾经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1949年 前曾任国立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还曾任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 自20世纪50年代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几乎没教过一天专业课,多半时间在外文系教英语 但他一直没有中断自己的专业研究。“文革”(C)前一段时间,他辞职回了浙江农村老家, 仍然数次去杭州图书馆查资料,还用小学生作业本写出了几卷手稿,计9卷300万字。当 时谁也不把这个古怪老头儿费尽心血写成的手稿当回事,随手就给丢了,他竟然从第一页开 始重写,令人称赞。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煌煌巨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面 世,震动了教育史学界,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⑤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但每月除了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之外,其余的全部交给学校党委, 包括专著出版后的稿费。上交没有任何动机,拒绝也没有任何可能。 ⑥比陶愚川教授更为古怪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有一位叫庄上峰教授。 ⑦据说,这位庄先生与陶差不多是同期的留美生,后来也与陶差不多同期在外文系教书 其父是清朝翰林,曾在孔府做清客,实际上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当私塾先生。所以庄上峰从 小生活在孔府,跟孔氏直系后裔们一起玩大。 ⑧跟陶先生不同,陶先生对“窗外事”既不关心也不议论,而庄先生却非常关心。他曾 预言“林彪要完”①)。难道书生就一定不明世事?人们感叹一一庄先生真是神人! ⑨庄先生述而不作,不曾有学术专著流传。难道庄先生不学无术吗?但让人大吃一惊的 是,他去世后,整理其遗物的人赫然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名“雷霆时代’,极端写 实地描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他在山东大学时他的同事们的生活一一闻一多、梁实秋、老舍、 游国恩等教授们的轶事,稍加揣度全部能对上号。因为庄先生明了世事,所以太写实了,出 版社不敢原样刊出,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就意思不大了 ⑩与陶、庄相比,书法家包备五教授就一点称不上“怪”了。本校的老先生们都说“包 先生的字太好了’,但他只是教书,从不参加各级书协的任何活动,没进过专业圈子。 ω有一年,山东省政协主席托学校领导向他要字,被包先生一口回绝了。他跟学校领导 说:“领导的话有时说完就说完了,你们不用太认真。他要是真喜欢我的宰,还会再开口的, 到那时再说。”但有一个包先生不认识的学校勤杂工,有一天突然敲开包先生家的门,忐忑 不安地说,他妻子生了急病,多亏附近一家驻军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他不知该怎们感谢大 夫才好,客套半天,人家提出“想要包先生一幅字”。包先生一听是帮忙治病的事,二话没 说,铺纸就写。更令人称奇的是,曲阜乡下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头儿,请同村一个在学校 当临时工的青年领着上门索字,却能手到擒来。包备五不但痛痛快快地写了一幅岳飞的《 江红》,而且担心他没钱好好裝裱,还亲自动手给装裱起来。“他肯定是真喜欢才来要
四、阅读下文,完成 19 —24 题(17 分) 那些“怪教授”们 ①曲阜师范大学,一所僻处乡下、名声不显的大学,曾经收容了一批“隐士”( A )一 般的学者。20 多年以前,我因为采访的需要,曾与其中古怪透顶的几位有过来往。 ②公认“最怪的教授”( B )叫陶愚川,他也是当时该校学术地位最高的教授。其实, 大家说他学术地位高也是估摸着说,因为除在北师大任教的同学毛礼锐之外,陶先生与学术 界同仁从无联系,甚至跟他本校、本系的同事也不往来,平时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 73 岁了 ,每天穿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独行于图书馆、 食堂、宿舍之间,不跟任何人废话。路遇的师生都恭敬地看着他,但没人敢冒昧地上前跟他 搭话。事实上,在我为了走近陶先生而采访的十多位该校教师中,声称自己曾经有幸跟他说 过话的,只有一个人。 ④陶先生早年曾经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1949 年 前曾任国立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还曾任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几乎没教过一天专业课,多半时间在外文系教英语, 但他一直没有中断自己的专业研究。“文革”(C)前一段时间,他辞职回了浙江农村老家, 仍然数次去杭州图书馆查资料,还用小学生作业本写出了几卷手稿,计 9 卷 300 万字。当 时谁也不把这个古怪老头儿费尽心血写成的手稿当回事,随手就给丢了,他竟然..从第一页开 始重写,令人称赞。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他的煌煌巨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面 世,震动了教育史学界,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⑤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但每月除了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之外,其余的全部交给学校党委, 包括专著出版后的稿费。上交没有任何动机,拒绝也没有任何可能。 ⑥比陶愚川教授更为古怪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有一位叫庄上峰教授。 ⑦据说,这位庄先生与陶差不多是同期的留美生,后来也与陶差不多同期在外文系教书。 其父是清朝翰林,曾在孔府做清客,实际上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当私塾先生。所以庄上峰从 小生活在孔府,跟孔氏直系后裔们一起玩大。 ⑧跟陶先生不同,陶先生对“窗外事”既不关心也不议论,而庄先生却非常关心。他曾 预言“林彪要完”(D)。难道书生就一定不明世事?人们感叹——庄先生真是神人! ⑨庄先生述而不作,不曾有学术专著流传。难道庄先生不学无术吗?但让人大吃一惊的 是,他去世后,整理其遗物的人赫然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名“雷霆时代’,极端写 实地描述了上个世纪 30 年代他在山东大学时他的同事们的生活——闻一多、梁实秋、老舍、 游国恩等教授们的轶事,稍加揣度全部能对上号。因为庄先生明了世事,所以太写实了,出 版社不敢原样刊出,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就意思不大了。 ⑩与陶、庄相比,书法家包备五教授就一点称不上“怪”了。本校的老先生们都说“包 先生的字太好了’,但他只是教书,从不参加各级书协的任何活动,没进过专业圈子。 ⑾有一年,山东省政协主席托学校领导向他要字,被包先生一口回绝了。他跟学校领导 说:“领导的话有时说完就说完了,你们不用太认真。他要是真喜欢我的字,还会再开口的, 到那时再说。”但有一个包先生不认识的学校勤杂工,有一天突然敲开包先生家的门,忐忑 不安地说,他妻子生了急病,多亏附近一家驻军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他不知该怎们感谢大 夫才好,客套半天,人家提出“想要包先生一幅字”。包先生一听是帮忙治病的事,二话没 说,铺纸就写。更令人称奇的是,曲阜乡下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头儿,请同村一个在学校 当临时工的青年领着上门索字,却能手到擒来。包备五不但痛痛快快地写了一幅岳飞的《 满 江红》 ,而且担心他没钱好好装裱,还亲自动手给装裱起来。“他肯定是真喜欢才来要的
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⑩有这么一群怪才栖居,使这座校园充满着“郁郁乎文哉”的气息。这是如今其它校园 所不多见的 19.对文中4处运用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否定讽刺 B、着重强调 C、特定称谓 D、引用话语 20.不改变句意,将第(8)、(9)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分别为 (2分) 21.第(4)段中的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11)段中的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描写,请选择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4分) 23.本文写了三位“怪”教授,各有侧重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陶先生之“怪”侧重 写他 庄先生之“怪”侧重写他 包先生之“怪”侧 重写他 这些“怪教授”的共同点是 (4分) 24.本文作者除了歌颂三位“怪教授”“郁郁乎文哉”的风采与风度之外,联系现实,作者 还有一层隐含的写作意图是 (2分) 第 部分 (25题50分) 25.请以“我很 为题,在横线上可以填写自己的特征、性格、情绪等,如 我很高大”、“我很坚强”、“我很高兴”……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 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D2.A3.B4.略
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⑿有这么一群怪才栖居,使这座校园充满着“郁郁乎文哉”的气息。这是如今其它校园 所不多见的。 19 .对文中 4 处运用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否定讽刺 B、着重强调 C 、特定称谓 D、引用话语 20 .不改变句意,将第(8)、(9 )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分别为 ; (2 分) 21 .第(4 )段中的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分) 22 .第(ll )段中的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描写,请选择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4 分) 23 .本文写了三位“怪”教授,各有侧重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陶先生之“怪”侧重 写他 ;庄先生之“怪”侧重写他 ;包先生之“怪”侧 重写他 ;这些“怪教授”的共同点是 。(4 分) 24.本文作者除了歌颂三位“怪教授”“郁郁乎文哉”的风采与风度之外,联系现实,作者 还有一层隐含的写作意图是 (2 分) 第 三 部 分 (25 题 50 分) 25.请以“我很 ”为题,在横线上可以填写自己的特征、性格、情绪等,如 “我很高大”、“我很坚强”、“我很高兴”……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 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D 2.A 3. B 4.略
5.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6.参考示例: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显著的成长特征为:更有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成长之 路,知识面更广阔,更关注情感发展,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交际能力的提高。2分,意对即 可。有其他合理的成长特征也可得分,但语句要概括,要答到4个要点才可以得4分。(2) 主题要能体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标语要与主题相关。示例:主题:走进名著,推荐名篇 标语:让名著、名篇成为提高语文水平的阶梯。2分,主题1分,标语1分 7.母爱、自然、爱的哲学 8.元曲牌名 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1.(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命名 12.(1)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2)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 1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妩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1: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 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16.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17.【甲】②【乙】③【丙】① 18.(1)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能否抵御恶习惯的诱惑,鲜明有力地论证了养成读书的习惯并 从学问中寻出一种趣味的重要性。(②2)举例论证。以达尔文为例,具体论证了读书的好习惯 应该尽早培养。(3)比喻论证。以打网球做比喻,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读书的习惯要及早培养。 (答出两种即可得分) 19.A(该处是表示特殊含义) 20.书生也明世事庄先生并非不学无术 21.不能删去。“竟然”表示出人意料,表达了作者对陶先生撰写专著中表现出来的执着的 专业精神的敬佩 2.语言描写。(1分)第一处:生动地描写出不阿谀奉承直爽坦诚的形象。 第二处:生动地描写出包先生真诚善良的品性 23.一心治学,心无旁鹜:明了社会,洞察世事;不论贵贱,真诚待人(大意相同即可) 具有真才实学 24.批评了当今某些教授的浮躁,缺少“郁郁乎文哉”之风(3分)
5. 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6. 参考示例: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显著的成长特征为:更有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成长之 路,知识面更广阔,更关注情感发展,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交际能力的提高。2 分,意对即 可。有其他合理的成长特征也可得分,但语句要概括,要答到 4 个要点才可以得 4 分。(2) 主题要能体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标语要与主题相关。示例:主题:走进名著,推荐名篇; 标语:让名著、名篇成为提高语文水平的阶梯。2 分,主题 1 分,标语 1 分。 7. 母爱、自然、爱的哲学 8. 元 曲牌名 9. 夕 阳/ 西 下,断 肠 人/ 在 天 涯。 10.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1.(1)沾染;污染 (2)我 (3)听说 (4)命名 12. (1)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2)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 13.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写出喜欢的句子 1 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 1 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 1 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 分)示例 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 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16.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17.【甲】② 【乙】③ 【丙】① 18.(1)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能否抵御恶习惯的诱惑,鲜明有力地论证了养成读书的习惯并 从学问中寻出一种趣味的重要性。(2)举例论证。以达尔文为例,具体论证了读书的好习惯 应该尽早培养。(3)比喻论证。以打网球做比喻,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读书的习惯要及早培养。 (答出两种即可得分) 19. A(该处是表示特殊含义) 20. 书生也明世事 庄先生并非不学无术 21. 不能删去。“竟然”表示出人意料,表达了作者对陶先生撰写专著中表现出来的执着的 专业精神的敬佩。 22. 语言描写。(1 分)第一处:生动地描写出不阿谀奉承直爽坦诚的形象。 第二处:生动地描写出包先生真诚善良的品性 23. 一心治学,心无旁骛;明了社会,洞察世事;不论贵贱,真诚待人(大意相同即可); 具有真才实学 24. 批评了当今某些教授的浮躁,缺少“郁郁乎文哉”之风(3 分) 25.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