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信息】 学生姓名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海滨学校九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设计者 11.大小猫洞 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 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金克木 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 学习目标 悟到了,作者想通过对两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以仅以人的主观或只从一个 1、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角度出发,世间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主观臆断 2、学习作者从小故事中挖掘出新道理的写法。 三、成果展示 教学重、难点 四、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内容丰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 难点: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习过程 基础驿站 自主学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作者简介金克木(1912年8月2000年8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 A.泮宫(pan)晏婴(yan)爵士(je) 京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 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 C.祭孔(ji1)称心(chen)状元( zhuang) 2、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D.宰相(zdi)尊重(zhun)大殿(dian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仲张正义寻根究底不计其数闭门造车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 B.出死入生同舟共济真假难辩崭露头角 二、合作交流 大论 为民请命投机取巧平淡无奇 作者认为牛顿家世并非贫寒,养猫之事有仆人照看,何劳他费神 作者认为晏子出使并非一个人徒步,根本显不出其身高来,再者城墙不是纸糊的,特为晏子开一D.匹夫有责无独有偶前呼后拥各霸一方 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个小门谈何容易 (1)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 由此看来作者敢于打破常人的( ).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 前呼后拥 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认为人们笑话牛顿认死理、不灵活,只是从人的方面考虑问题,一洞两用 省时省力。而却没有从猫的角度考虑向题,对猫米说,两个洞史方便。作者在这里以猫喻人,隐(2)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 喻要有人本思想,要关心弱势群体 名满天下 在第二个故事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晏子说的对。而作者以常人家里有中门和侧门之分,孔庙门的4.本文从的故事,联想到晏子使楚的故事,从城门联想到,从 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有关的,得出楚国是以等级观念看待门的大小,而晏子则 到文庙的桥,从文庙的门和桥联想到 是以实际需要出发,大国开大门这样一人全新的解释。 思路流畅,结构清晰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一一莎士比亚
【学案信息】 学生姓名: 班级: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海滨学校九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设计者: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 莎士比亚 11.大小猫洞 金克木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小故事中挖掘出新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 年 8 月一 2000 年 8 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 京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 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 2、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 二、合作交流 作者认为牛顿家世并非贫寒,养猫之事有仆人照看,何劳他费神。 作者认为晏子出使并非一个人徒步,根本显不出其身高来,再者城墙不是纸糊的,特为晏子开一 个小门谈何容易。 由此看来作者敢于打破常人的( ),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 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认为人们笑话牛顿认死理、不灵活,只是从人的方面考虑问题,一洞两用, 省时省力。而却没有从猫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猫来说,两个洞更方便。作者在这里以猫喻人,隐 喻要有人本思想,要关心弱势群体。 在第二个故事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晏子说的对。而作者以常人家里有中门和侧门之分,孔庙门的 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有关的,得出楚国是以等级观念看待门的大小,而晏子则 是以实际需要出发,大国开大门这样一人全新的解释。 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 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 悟到了,作者想通过对两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以仅以人的主观或只从一个 角度出发,世间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主观臆断。 三、成果展示 四、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内容丰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 五、当堂训练 一、基础驿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泮.宫(pàn) 晏.婴(yàn) 爵.士(jüé) B.仆.役(bú) 玲.珑(líng) 效率.(lǜ) C.祭.孔(jì) 称.心(chèn) 状.元(zhuàng) D.宰.相(zǎi) 尊.重(zhūn) 大殿.(diàn)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伸张正义 寻根究底 不计其数 闭门造车 B.出死入生 同舟共济 真假难辩 崭露头角 C.长篇大论 为民请命 投机取巧 平淡无奇 D.匹夫有责 无独有偶 前呼后拥 各霸一方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 ....,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 走来。 前呼后拥: 徒步: (2)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 ....。 名满天下: 4.本文从 的故事,联想到晏子使楚的故事,从城门联想到 ,从 联想 到文庙的桥,从文庙的门和桥联想到 ,思路流畅,结构清晰。 二、综合园地
学生姓名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海滨学校九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5.判断下列各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 (1)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2)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3)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都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6.下列问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B.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 C.若是各有一洞呢? D.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 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 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 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 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8.怀疑处处有学问,你能对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吗?(要有见地,有深度)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一一莎士比亚
【学案信息】 学生姓名: 班级: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海滨学校九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设计者: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 莎士比亚 5.判断下列各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1)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 ) (2)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 (3)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都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 ) 6.下列问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B.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 C.若是各有一洞呢? D.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 159 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 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 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 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 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8.怀疑处处有学问,你能对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吗?(要有见地,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