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生命的航标一人生理想 主题词 理想是生命的航标,它指引着生命前进的方向。大文豪雨果说:“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人生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 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住。我为什么活着?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 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时代是我们探讨这些问题, 形成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黄金时期。但是,当代大学生心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困惑”,对 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困感,对人生道路和未来生活的困惑,对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取向的 困惑,对学习和求职的困感,等等。这些困感加上青春期的燥动,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很容 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迷失自我,迷失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没有理想的青春,犹如阴 沉昏暗的黑夜,没有动人的光彩;犹如随波逐流的航船,没有前进的方向;犹如挥金如土的 败家子,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案例回放 2004年4月24日下午,所有人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了云南省昆明市中级 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判法庭上,因为这里是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 进行一审判决的地方。 “2004年2月13日至15日,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 亡'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4名被害人尸体藏 匿于宿舍衣柜内.”公诉人庭审时的指控再次把人们带回春城2月那段阴郁的 记忆
确定生命的航标——人生理想 主 题 词 理想是生命的航标,它指引着生命前进的方向。大文豪雨果说:“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人生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 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我为什么活着?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 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时代是我们探讨这些问题, 形成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黄金时期。但是,当代大学生心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困惑”。 对 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困惑,对人生道路和未来生活的困惑,对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取向的 困惑,对学习和求职的困惑,等等。这些困惑加上青春期的燥动,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很容 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迷失自我,迷失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没有理想的青春,犹如阴 沉昏暗的黑夜,没有动人的光彩;犹如随波逐流的航船,没有前进的方向;犹如挥金如土的 败家子,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案例回放 2004 年 4 月 24 日下午,所有人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了云南省昆明市中级 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判法庭上,因为这里是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 进行一审判决的地方。 “2004 年 2 月 13 日至 15 日,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 亡’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 4 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 4 名被害人尸体藏 匿于宿舍衣柜内.”公诉人庭审时的指控再次把人们带回春城 2 月那段阴郁的 记忆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刚刚开始,就被一桩惊天血案打 破了。这天中午,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室的两名同学感觉宿舍内有异 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了宿舍内一个衣柜被一把梅花牌小锁锁着,柜内有颜 色奇怪的液体流出并带有臭味,于是向学校宿管科值班人员报告。柜锁撬开后, 露出一只人脚,校方立即向昆明市公安局110报警。公安机关在这个宿舍4个储 物柜内分别发现了4具男尸。 公安机关通过勘验、核实和学校师生反复辨认,认定4名死者是云南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约一周前5名失踪学生中的4人:唐学李、杨开红、邵 瑞杰、龚博。在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综合研判后,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名失踪的学生一一卫加爵身上。 2月23日,云南省公安厅连夜向全省发出通缉令:2月24日,公安部向全 国发出A级通组令,缉捕昆明“2·23”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按照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要求,一张组捕马加爵的大网在全国撒开。 3月12日:云南大学被杀害的4名学生的尸体在昆明火化,公安部公布马 加爵乘车离开昆明所涉车次和时间。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 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3月17日,马加爵被押解回昆明。 此后,随着一次次审讯的展开,这一惊天大案的内幕也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来,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 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期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 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都瑞杰口中说出来,深 深地伤害了马加爵。因为,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 生活了4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因此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 瑞杰的眼中竞然会是这样一个不堪的人,而且就连另一个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 此看待自己。俗话说祸从口出,马加爵后来承认,就是这句伤人的话使他动了杀 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为了实施他的杀人计划,马加爵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确定用杀人后 流血相对较少的锤作为他的作案工具。他到一个旧货市场上买了一把石工锤,为 了使用顺手,他请店主把过长的木柄锯短,悄悄把锤带回,并藏在了宿舍楼内厕 所的隐蔽处,想等到作案时再取出来。但不知怎么的,石工锤却被人偷走了。不 得己,他又回到上次买锤的商店再买了一把石工锤,同样让老板把过长的木柄锯 短后带回宿舍。期间他还买了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并上街请制 假证的窝点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出递时使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马加爵开始 了实施他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杀人计划。 被害人之一的唐学李,在这次争吵事件中与马加爵并未发生冲突,又为何成 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呢?原来,唐学李原本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但那几天由于还 在假期,宿金床位普扁空若,因出他就香时往讲了巴加爵和那瑞杰住的317宿金 这样一来,唐学李的存在成为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于是,2月13日
2004 年 2 月 23 日,云南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刚刚开始,就被一桩惊天血案打 破了。这天中午,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 6 幢 317 室的两名同学感觉宿舍内有异 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了宿舍内一个衣柜被一把梅花牌小锁锁着,柜内有颜 色奇怪的液体流出并带有臭味,于是向学校宿管科值班人员报告。柜锁撬开后, 露出一只人脚,校方立即向昆明市公安局 110 报警。公安机关在这个宿舍 4 个储 物柜内分别发现了 4 具男尸。 公安机关通过勘验、核实和学校师生反复辨认,认定 4 名死者是云南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约一周前 5 名失踪学生中的 4 人:唐学李、杨开红、邵 瑞杰、龚博。在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综合研判后,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身上。 2 月 23 日,云南省公安厅连夜向全省发出通缉令;2 月 24 日,公安部向全 国发出 A 级通缉令,缉捕昆明“2·23”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按照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要求,一张缉捕马加爵的大网在全国撒开。 3 月 12 日:云南大学被杀害的 4 名学生的尸体在昆明火化,公安部公布马 加爵乘车离开昆明所涉车次和时间。3 月 15 日晚 7 时 30 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 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3 月 17 日,马加爵被押解回昆明。 此后,随着一次次审讯的展开,这一惊天大案的内幕也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 原来,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 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期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 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邵瑞杰口中说出来,深 深地伤害了马加爵。因为,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 生活了 4 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因此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 瑞杰的眼中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不堪的人,而且就连另一个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 此看待自己。俗话说祸从口出,马加爵后来承认,就是这句伤人的话使他动了杀 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为了实施他的杀人计划,马加爵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确定用杀人后 流血相对较少的锤作为他的作案工具。他到一个旧货市场上买了一把石工锤,为 了使用顺手,他请店主把过长的木柄锯短,悄悄把锤带回,并藏在了宿舍楼内厕 所的隐蔽处,想等到作案时再取出来。但不知怎么的,石工锤却被人偷走了。不 得已,他又回到上次买锤的商店再买了一把石工锤,同样让老板把过长的木柄锯 短后带回宿舍。期间他还买了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并上街请制 假证的窝点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出逃时使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马加爵开始 了实施他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杀人计划。 被害人之一的唐学李,在这次争吵事件中与马加爵并未发生冲突,又为何成 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呢?原来,唐学李原本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但那几天由于还 在假期,宿舍床位普遍空着,因此他就暂时住进了马加爵和邵瑞杰住的 317 宿舍。 这样一来,唐学李的存在成为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于是,2 月 13 日
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用石工锤砸向唐学李的头部,将其砸死后,用塑料袋 扎住其头部藏进衣柜锁好,并认真处理好现场。14日晚,邵瑞杰回到了317室。 就在邵瑞杰洗脚的时候,马加爵用石工锤将邵瑞杰砸死。15日中午,马加爵正 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这时,杨开红来到317宿舍找马加爵打 牌,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做贼心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同样的手段夺走了 杨开红的性命。当晚,马加爵找到龚博的宿舍,说317室里打牌正三缺一,叫龚 博过去打牌。结果,龚博就在当晚惨遭马加爵的毒手。 被杀害的这4名同学,全部都是头部被石工锤击中致死。马加爵把他们的尸 体藏在宿舍的农柜内,用黑色塑料袋扎住头部,防止血流出来,然后用胶带纸和 报纸蒙住衣柜,用锁锁好。随后,马加爵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但只经过了短短 的28天,便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2004年4月24日下午,随着审判长刀文兵敲响手中的法槌,备受社会关注 的马加爵案一审结束一一“被告人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 2004年6月17日上午9时,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了云南省高级 人民法院对马加爵的死刑复核裁定。经复核,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昆明 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昆明市部分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云南省高教委员会以及部分新闻媒体的记者近百人旁听了 宣判。宣判结束后,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至此,马加爵结束了自己23年的短暂人生历程,这一震惊世人的血案也终 于尘埃落定,但这一事件留给世人的争论和思索却至今也没有停止过。 八方点击 马加爵的事件引发了中国高校广泛而持久的讨论,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对由马 加爵事件引发的关于人生理想和目标讨论的基本观点: 大学生一:“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在我们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珍惜 人生的价值,不重视生命的意义,“人权意识”极其淡漠。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对一些人来说,这简直是“老 掉牙”的课题,然而说句实话,真正理解的人又有多少?尤其是对人的个体生命 的意义、价值的认识更是如此,在我们社会中作践人的,作践人的生命的,作践 人的尊严的,视生命为儿戏的,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自残有之,轻生自杀有之, 铤而走险的有之,"“人的意识”、“生命的意识”、”人的价值的意识”以及“人
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用石工锤砸向唐学李的头部,将其砸死后,用塑料袋 扎住其头部藏进衣柜锁好,并认真处理好现场。14 日晚,邵瑞杰回到了 317 室。 就在邵瑞杰洗脚的时候,马加爵用石工锤将邵瑞杰砸死。15 日中午,马加爵正 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这时,杨开红来到 317 宿舍找马加爵打 牌,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做贼心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同样的手段夺走了 杨开红的性命。当晚,马加爵找到龚博的宿舍,说 317 室里打牌正三缺一,叫龚 博过去打牌。结果,龚博就在当晚惨遭马加爵的毒手。 被杀害的这 4 名同学,全部都是头部被石工锤击中致死。马加爵把他们的尸 体藏在宿舍的衣柜内,用黑色塑料袋扎住头部,防止血流出来,然后用胶带纸和 报纸蒙住衣柜,用锁锁好。随后,马加爵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但只经过了短短 的 28 天,便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2004 年 4 月 24 日下午,随着审判长刀文兵敲响手中的法槌,备受社会关注 的马加爵案一审结束——“被告人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 2004 年 6 月 17 日上午 9 时,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了云南省高级 人民法院对马加爵的死刑复核裁定。经复核,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昆明 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昆明市部分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云南省高教委员会以及部分新闻媒体的记者近百人旁听了 宣判。宣判结束后,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至此,马加爵结束了自己 23 年的短暂人生历程,这一震惊世人的血案也终 于尘埃落定,但这一事件留给世人的争论和思索却至今也没有停止过。 八方点击 马加爵的事件引发了中国高校广泛而持久的讨论,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对由马 加爵事件引发的关于人生理想和目标讨论的基本观点: 大学生一: “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在我们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珍惜 人生的价值,不重视生命的意义,“人权意识”极其淡漠。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对一些人来说,这简直是“老 掉牙”的课题,然而说句实话,真正理解的人又有多少?尤其是对人的个体生命 的意义、价值的认识更是如此,在我们社会中作践人的,作践人的生命的,作践 人的尊严的,视生命为儿戏的,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自残有之,轻生自杀有之, 铤而走险的有之,“人的意识”、“生命的意识”、“人的价值的意识”以及“人
权意识”真还不是一般的满弱,不怎么注意维护、尊重、捍卫自己的和他人的生 存权、发展权,包括有文化的、年轻的大学生(甚至包括这个马加爵),而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社会对这个基本问题一直采取“回避的态 度”。马加爵这样对他的姐姐说:“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 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100年后,早死迟死都是 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 王菲有一首歌,歌词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 有我”在他看来,既然早死迟死都一样,那么,身边的人早死晚死又有什 么差别?马加爵对人的生存权就是这样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就是这样的“钻 牛角尖”,当他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 大学生二:从“马案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价值体 系,为什么一个有高知识水平的本应该是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会沦落为一个残忍的 杀手?我们现在处理了这个马加爵,但是我们可以得到从今以后不会再有另一个 马加爵的保证吗?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似乎只是知 识教育”,而“理想教育究竟占多大比重?到底是在加强还是在削弱?马加爵事 件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不少的问题。追求人 的全面发展应当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如今,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却把子女能够上 大学作为基本目标,全面的素质教育并未真正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大学生三:从马加爵案件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矛盾,减少 隐患、消解不稳定因素,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案件的 起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如果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都能 够做到待人以礼、以诚、以信,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相反以邻为壑,就会纠
权意识”真还不是一般的薄弱,不怎么注意维护、尊重、捍卫自己的和他人的生 存权、发展权,包括有文化的、年轻的大学生(甚至包括这个马加爵),而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內,我们的社会对这个基本问题一直采取“回避的态 度”。 马加爵这样对他的姐姐说:“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 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100 年后,早死迟死都是一 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 王菲有一首歌,歌词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 有我’.”在他看来,既然早死迟死都一样,那么,身边的人早死晚死又有什 么差别?马加爵对人的生存权就是这样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就是这样的“钻 牛角尖”,当他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 大学生二:从“马案”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价值体 系,为什么一个有高知识水平的本应该是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会沦落为一个残忍的 杀手?我们现在处理了这个马加爵,但是我们可以得到从今以后不会再有另一个 马加爵的保证吗?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似乎只是“知 识教育”,而“理想教育”究竟占多大比重?到底是在加强还是在削弱?马加爵事 件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不少的问题。追求人 的全面发展应当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如今,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却把子女能够上 大学作为基本目标,全面的素质教育并未真正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大学生三:从马加爵案件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矛盾,减少 隐患、消解不稳定因素,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案件的 起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如果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都能 够做到待人以礼、以诚、以信,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相反以邻为壑,就会纠
纷不断,永无宁日。要解决这种境况,就必须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功能:和气 生财、家和万事兴。和意味着没有冲突、没有积怨,事物在秩序内运行。 大学生四:“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以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特征的以自我 为中心的破坏性和杀伤力”。社会剧烈的变化使我们社会中出现了一大批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批人有两大特点: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 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该承担的任务、所尽的义务缺乏足够的认识 心目中没有(或者分量极其轻微)国家,没有社会,没有集体,没有家庭,没有 他人;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些人眼中,“我”这个字被抬到了绝对的、至高 无上的地位,这类人不关心他人,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其行为只由自己的需要来 决定。 大学生五:马加爵给人的印象是凶狠和狰狞的。可是,从记述马加爵人生轨 迹的报道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马加爵在狰狞形象掩盖下的可怜和自卑,能明 了严重的自卑心理给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带来的痛楚和挣扎。贫困生问题是 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扶 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 指导。一个专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慈善组织一直倡导这样一个原则:“真正改变 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 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大学生六:马加爵的悲剧是因为他没有在学校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的 教育没有教海学生生存的意义,而是在教诲他们怎样获得好的成绩去取悦别人 好的表现能得到表扬。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再好也是行尸走肉。马加爵杀人 不是他残暴,而是没有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去阻止他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杀人
纷不断,永无宁日。要解决这种境况,就必须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功能:和气 生财、家和万事兴。“和”意味着没有冲突、没有积怨,事物在秩序内运行。 大学生四:“马加爵杀人案”凸现了以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特征的“以自我 为中心”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社会剧烈的变化使我们社会中出现了一大批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批人有两大特点: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 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该承担的任务、所尽的义务缺乏足够的认识, 心目中没有(或者分量极其轻微)国家,没有社会,没有集体,没有家庭,没有 他人;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些人眼中,“我”这个字被抬到了绝对的、至高 无上的地位,这类人不关心他人,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其行为只由自己的需要来 决定。 大学生五:马加爵给人的印象是凶狠和狰狞的。可是,从记述马加爵人生轨 迹的报道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马加爵在狰狞形象掩盖下的可怜和自卑,能明 了严重的自卑心理给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带来的痛楚和挣扎。贫困生问题是一 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扶 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 指导。一个专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慈善组织一直倡导这样一个原则:“真正改变 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 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大学生六:马加爵的悲剧是因为他没有在学校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的 教育没有教诲学生生存的意义,而是在教诲他们怎样获得好的成绩去取悦别人, 好的表现能得到表扬。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再好也是行尸走肉。马加爵杀人 不是他残暴,而是没有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去阻止他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杀人
后就意味着你有很多事情做不起来了,杀人后你的理想和目标就无法实现了。但 是,马加爵以及大部分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事情做,没有值得生存下去的目标, 这是可怕而可悲的。 专家视角 马加爵事件发生的真正根源根植于他的内心,他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迷失, 由于长期过着没有理想和目标的生活,使马加爵对自我发展越来越缺乏目标和方 法,缺乏自我控制,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也没有对别人生命的敬畏。据《中国 青年报》批露,马加爵在临刑前,当记者问到“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他 回答说:“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 视。”“当时我真的迷失方向了,觉得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了。因为我当时觉 得我不好,往后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就有点想不开,自己不想活了。又想我之所 以会这样,是他们三个造成的,就恨他们。”当记者问到“事情的发生,改变 了你的这些想法?”马加爵回答:“肯定改变了,是失败了。我觉得没有理想是 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有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这些都表明马加爵的生活 当时已经处于极度外控和自我迷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加之马加爵个人和环境 易感素质,在促发事件导火索下,恶性事件就发生了。 马加爵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个案,它实质上折射出当代青年理想追寻 和同一性探索过程中的苦恼。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外界评价之 间的一致性程度的一种概括,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找着自我同一性。 然而,同一性的问题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因为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正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第一次系统地 将理想的我、现实的我,主观的我、客观的我进行连接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个阶 段自我不能很好地统合,形成统一性,就非常容易产生自我的迷失,对人生感到 迷惘,缺乏生活的目标和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缺乏敬畏的感觉,既不珍惜自己的 生命,也无视他人的生命。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是非常 重要的,因为理想和目标对人生具有很好的整合作用,它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 的重要导引。那么,个体如何形成自我同一性呢? 是确立明确生活目标。在寻找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个体会对自我产生 种迷茫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而生存,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到底 是为了什么?这些都是青年自我探索的必经阶段。在这个时期,确定一定的理想 和生活目标,有助于把分散的对自我的探索整合起来,按照目标导引的方向来聚 合自我的形象,明确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是一个需
后就意味着你有很多事情做不起来了,杀人后你的理想和目标就无法实现了。但 是,马加爵以及大部分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事情做,没有值得生存下去的目标, 这是可怕而可悲的。 专家视角 马加爵事件发生的真正根源根植于他的内心,他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迷失, 由于长期过着没有理想和目标的生活,使马加爵对自我发展越来越缺乏目标和方 法,缺乏自我控制,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也没有对别人生命的敬畏。据《中国 青年报》批露,马加爵在临刑前,当记者问到“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他 回答说:“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 视。”“当时我真的迷失方向了,觉得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了。因为我当时觉 得我不好,往后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就有点想不开,自己不想活了。又想我之所 以会这样,是他们三个造成的,就恨他们。” 当记者问到“事情的发生,改变 了你的这些想法?”马加爵回答:“肯定改变了,是失败了。我觉得没有理想是 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有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这些都表明马加爵的生活 当时已经处于极度外控和自我迷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加之马加爵个人和环境 易感素质,在促发事件导火索下,恶性事件就发生了。 马加爵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个案,它实质上折射出当代青年理想追寻 和同一性探索过程中的苦恼。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外界评价之 间的一致性程度的一种概括,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找着自我同一性。 然而,同一性的问题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因为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正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第一次系统地 将理想的我、现实的我,主观的我、客观的我进行连接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个阶 段自我不能很好地统合,形成统一性,就非常容易产生自我的迷失,对人生感到 迷惘,缺乏生活的目标和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缺乏敬畏的感觉,既不珍惜自己的 生命,也无视他人的生命。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是非常 重要的,因为理想和目标对人生具有很好的整合作用,它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 的重要导引。那么,个体如何形成自我同一性呢? 一是确立明确生活目标。在寻找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个体会对自我产生一 种迷茫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而生存,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到底 是为了什么?这些都是青年自我探索的必经阶段。在这个时期,确定一定的理想 和生活目标,有助于把分散的对自我的探索整合起来,按照目标导引的方向来聚 合自我的形象,明确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是一个需
要理想和充满理想的时期,理想就像人生的灯塔,照亮个体发展的前程,理想的 树立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二是积极尝试各种可能性。在自我同一性还没有获得之前,个体对未来的设 计和未来的发展都处于一种未确定的状态,存在着无穷的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 青年只有通过尝试各种可能性,才有可能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 尝试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种过程既可以是通过实践和活动的方式, 也可以通过在头脑观念中尝试各种的可能性,只有做出了尝试,才有可能获得成 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既使尝试失败了,对于自我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十分有益 的经验 三是寻求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对自我的探索是一个十分漫长而又艰巨的过 程,离不开各方面的鼓励、肯定和支持。在青少年发展中至少三个方面对自我同 一性的形成是重要的:青少年必须自信地认为自己有父母的支持,必须建立一种 勤勉感,必须形成一种对未来的自我同一性反省。父母应理解角色试验是青少年 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年人试验多样的角色、信仰,并弄清楚适合自 己的人生哲理。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需要对他们表示信任,在适当的时机给子 他们一些建议和反馈信息,被励他们去寻求多元的角色、价值观和目标体验,这 会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活力,并形成乐观向上的态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青年 寻找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也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青年 才有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对自我进行积极探索体验,形成自我的同一性。 四是保持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和弹性。自我同·性的形成是一个毕生的讨程 它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地发展的过程。很多研究者认为那些形成了 积极的自我同一性的个体的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MAMA,即合法延缓期-同 性的达成合法证缓期-同一性的达成。这种循环在一生中可能重复进行。个 人、家庭与社会的变化是无可避免的。当这些变化发生时,用于新的可能性探索 和形成新的承诺的弹性和技巧可能会提高个体的应对技能。因此,对自我同一性 的探索应保持应有的弹性,以开放的心态来探索自我发展问题,迎接生命之中的 每一个挑战。 拓展链接 拓展链接中《马加爵的忏悔书》反思了他短暂的一生,他对生命的感悟,虽 然并不深刻,但给我们提供了警示。《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提示了目标 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理想、目标、自我同一性在人生发展中 的作用呢?
要理想和充满理想的时期,理想就像人生的灯塔,照亮个体发展的前程,理想的 树立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二是积极尝试各种可能性。在自我同一性还没有获得之前,个体对未来的设 计和未来的发展都处于一种未确定的状态,存在着无穷的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 青年只有通过尝试各种可能性,才有可能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 尝试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种过程既可以是通过实践和活动的方式, 也可以通过在头脑观念中尝试各种的可能性,只有做出了尝试,才有可能获得成 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既使尝试失败了,对于自我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十分有益 的经验。 三是寻求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对自我的探索是一个十分漫长而又艰巨的过 程,离不开各方面的鼓励、肯定和支持。在青少年发展中至少三个方面对自我同 一性的形成是重要的:青少年必须自信地认为自己有父母的支持,必须建立一种 勤勉感,必须形成一种对未来的自我同一性反省。父母应理解角色试验是青少年 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年人试验多样的角色、信仰,并弄清楚适合自 己的人生哲理。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需要对他们表示信任,在适当的时机给予 他们一些建议和反馈信息,鼓励他们去寻求多元的角色、价值观和目标体验,这 会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活力,并形成乐观向上的态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青年 寻找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也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青年 才有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对自我进行积极探索体验,形成自我的同一性。 四是保持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和弹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毕生的过程, 它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地发展的过程。很多研究者认为那些形成了 积极的自我同一性的个体的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 MAMA,即合法延缓期-同一 性的达成-合法延缓期-同一性的达成。这种循环在一生中可能重复进行。个 人、家庭与社会的变化是无可避免的。当这些变化发生时,用于新的可能性探索 和形成新的承诺的弹性和技巧可能会提高个体的应对技能。因此,对自我同一性 的探索应保持应有的弹性,以开放的心态来探索自我发展问题,迎接生命之中的 每一个挑战。 拓展链接 拓展链接中《马加爵的忏悔书》反思了他短暂的一生,他对生命的感悟,虽 然并不深刻,但给我们提供了警示。《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提示了目标 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理想、目标、自我同一性在人生发展中 的作用呢?
(一)马加爵的仟悔书 夜已经很深了,面对者这高墙铁网,我无法入眠,思绪像飞。几年的大学生 活仿佛就在眼前,但我此刻却是在这样一个地方。表面上看我很平静,但到了这 种培地,试问谁又能做到心如止水呢? 两个月前我的身份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名即将进入社会展示自己才 能的毕业生,家人和国家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本人又何尝不是满腔热血地想为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母校在整个云南省 当中是名气最高、实力最强的高校,就业前景是很看好的,这些我都从师兄师妹 (老乡)和老师里打听得很情楚了,所以很多报纸上所箱染的大学生就业压方 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痛苦。可以说这“天之骄子”的身份是国家给予的,也可以 说是我个人经过十二年努力奋斗而得来的,但我当初怎么就轻易地毁了这一切 呢?那四名被害者也和我一样,家里都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也和我一样经历 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读,也和我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我当初怎么就那么轻易地 毁了他们呢?人云: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又说:事物的发展总有内因和外因,而 内因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现在每天我都努力思索,试图从自己身上寻求原因 个合理的解释,但此刻我亦很糊涂,只能说当初很偶然! 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 这是多么荒谬,多么无知啊!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残酷啊!难道生命就这么 脆弱?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不是的!现在我是这么想的,以 前也是!但是那几天我的心里只有苦恼,只有恨,诸多后果都未曾设想。很多事 情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事后才知道造成的影响是多么大,才知道给亲人 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也才明白伤心难过的远远不止我的亲人朋友。后悔阿,但 木己已成舟,我是无力挽回的了。我是想对整个社会说声对不起,想对那四名同学 的亲人朋友说对不起,但你们会接受么?对于这么一个恶懂,你们会接受么? 我是在农村上的六年小学,有一位老师特别严厉,自备了一小木条来惩罚学 生。在众名学生当中我是最硕皮的了,但大概是四年级四,这位老师开始付我疼 爱有加了,尽管我仍然是那么顽皮,因为他发现我有小聪明。所以说,我对学习 感兴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是拜这位严厉而又负责任的老师所赐。老师,真的很 感谢您,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啊。 唉,往事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的甜蜜。 我高中时的那位班主任是一位仁慈有爱心而又负责任的人.我再也找不到什 么华丽的词语来刻画他了 要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清晰全面地表述完全是 很难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我们班主任几乎每天早晨六点整都来到我 们宿舍来催我们起床做早操,因为好几个人很不自觉,常赖床不起。有一个学期 我对班主任说我不想做早操,想多睡点儿好养足精力学习,老师也马上答应了
(一)马加爵的忏悔书 夜已经很深了,面对着这高墙铁网,我无法入眠,思绪像飞。几年的大学生 活仿佛就在眼前,但我此刻却是在这样一个地方。表面上看我很平静,但到了这 种境地,试问谁又能做到心如止水呢? 两个月前我的身份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名即将进入社会展示自己才 能的毕业生,家人和国家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本人又何尝不是满腔热血地想为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母校在整个云南省 当中是名气最高、实力最强的高校,就业前景是很看好的,这些我都从师兄师妹 (老乡)和老师那里打听得很清楚了,所以很多报纸上所渲染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痛苦。可以说这“天之骄子”的身份是国家给予的,也可以 说是我个人经过十二年努力奋斗而得来的,但我当初怎么就轻易地毁了这一切 呢?那四名被害者也和我一样,家里都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也和我一样经历 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读,也和我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我当初怎么就那么轻易地 毁了他们呢?人云: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又说:事物的发展总有内因和外因,而 内因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现在每天我都努力思索,试图从自己身上寻求原因, 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此刻我亦很糊涂,只能说当初很偶然! 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 这是多么荒谬,多么无知啊!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残酷啊!难道生命就这么 脆弱?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不是的!现在我是这么想的,以 前也是!但是那几天我的心里只有苦恼,只有恨,诸多后果都未曾设想。很多事 情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事后才知道造成的影响是多么大,才知道给亲人 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也才明白伤心难过的远远不止我的亲人朋友。后悔啊,但 木已成舟,我是无力挽回的了。我是想对整个社会说声对不起,想对那四名同学 的亲人朋友说对不起,但你们会接受么?对于这么一个恶魔,你们会接受么? 我是在农村上的六年小学,有一位老师特别严厉,自备了一小木条来惩罚学 生。在众多学生当中我是最顽皮的了,但大概是四年级吧,这位老师开始对我疼 爱有加了,尽管我仍然是那么顽皮,因为他发现我有小聪明。所以说,我对学习 感兴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是拜这位严厉而又负责任的老师所赐。老师,真的很 感谢您,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啊。 唉,往事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的甜蜜。 我高中时的那位班主任是一位仁慈有爱心而又负责任的人。我再也找不到什 么华丽的词语来刻画他了———要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清晰全面地表述完全是 很难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我们班主任几乎每天早晨六点整都来到我 们宿舍来催我们起床做早操,因为好几个人很不自觉,常赖床不起。有一个学期 我对班主任说我不想做早操,想多睡点儿好养足精力学习,老师也马上答应了
那么多的学生当中就仅我有这个特权。这位老师讲课详细,我私底下总觉得太过 花费时间,觉得很多细节是没必要一一细点。但我终于明白,老师面对的不只是 我,而是全班同学。俗话说: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各人有各人的资质,水平参差 不齐。他是对全班同学负责啊!有人说小事情才是最感人的。这样的小事真是太 多了,但我却描述不出来,只知道它们感动了我很多,很多。 还有很多人都让我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内疚,但我不想一一写出来,以免像 流水账,所以这样做就是很不负责任了。 这篇短文取名“杆悔”,除了想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对所有受到伤害的人有 个交代之外,还想以此警醒世人,千万不要犯罪,凡事要三思。当你想犯罪的时 候你要明白 一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我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父亲母亲对我从小就疼爱有加,从小就 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出人头地,希望我为家乡争光。他们为我含辛茹苦了几十 年,而我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对他们的打击是多么 地沉重阿,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不起 (二)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 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 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 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 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 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 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 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 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 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那么多的学生当中就仅我有这个特权。这位老师讲课详细,我私底下总觉得太过 花费时间,觉得很多细节是没必要一一细点。但我终于明白,老师面对的不只是 我,而是全班同学。俗话说: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各人有各人的资质,水平参差 不齐。他是对全班同学负责啊!有人说小事情才是最感人的。这样的小事真是太 多了,但我却描述不出来,只知道它们感动了我很多,很多。 还有很多人都让我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内疚,但我不想一一写出来,以免像 流水账,所以这样做就是很不负责任了。 这篇短文取名“忏悔”,除了想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对所有受到伤害的人有 个交代之外,还想以此警醒世人,千万不要犯罪,凡事要三思。当你想犯罪的时 候你要明白———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我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父亲母亲对我从小就疼爱有加,从小就 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出人头地,希望我为家乡争光。他们为我含辛茹苦了几十 年,而我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对他们的打击是多么 地沉重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不起. (二)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 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 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 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那 3%的人,25 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 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 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 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 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 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 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那 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 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 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 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 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