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生命的能量 一学习 主题词: 如果说人的生命是一段漫长的旅行那么大学期间是生命旅程中光华灿烂的 一站。生命旅程中的每一站都有自己生命的精彩,也有属于每一阶段特定的人生 任务和主题。对于大学阶段的人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习更为重要了。学习活动 不仅是大学生活的主体实践活动,而且也是大学生奠定更好人生发展,追求更高 生命质量和品质的基础。学习活动不断给人的生命注入精神的能量。但是什么是 学习?如何开展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并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思考清楚并 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出现了问题,那 么这个问题会影响到他一生的人生发展:如果一个人在年老时出现了问题,那么 这个问题在他年轻时就已经有征兆。如果这个问题发生在人生周期中最主要的人 生任务上那么就有可能对人的整个生命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现实大学生活中,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一些大学生还没有能够认识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同整个人 生发展的关系,对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环节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给今 后人生发展留下了一些隐惠,引起了一些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担忧 案例回放 学生成绩“稳步下降”花甲教授忧心如焚
补充生命的能量 ——学习 主题词: 如果说人的生命是一段漫长的旅行,那么大学期间是生命旅程中光华灿烂的 一站。生命旅程中的每一站都有自己生命的精彩,也有属于每一阶段特定的人生 任务和主题。对于大学阶段的人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习更为重要了。学习活动 不仅是大学生活的主体实践活动,而且也是大学生奠定更好人生发展,追求更高 生命质量和品质的基础。学习活动不断给人的生命注入精神的能量。但是什么是 学习?如何开展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并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思考清楚并 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出现了问题,那 么这个问题会影响到他一生的人生发展;如果一个人在年老时出现了问题,那么 这个问题在他年轻时就已经有征兆。如果这个问题发生在人生周期中最主要的人 生任务上,那么就有可能对人的整个生命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现实大学生活中,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一些大学生还没有能够认识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同整个人 生发展的关系,对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环节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给今 后人生发展留下了一些隐患,引起了一些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担忧。 案例回放 学生成绩“稳步下降”花甲教授忧心如焚
《中国青年》2002年4月1日加编者按发表了一个大学老教授的一封信, 引起了广大学子广泛争论。下面是编者按和信的内容: 今天,我们刊发某著名高校博士生导师俞教授致该校有关领导的一封信,意 在引起各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鉴于俞教授所描述的问题在高教 界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隐去了他供职的学校名称,尽管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这 并不成其为秘密。 中国的中小学生学得太累,而大学生、研究生学得太轻松,这种现象和对这 种现象的批评,已经存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这个问题 越来越严重?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有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问 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引导有问题?请读者对 此各抒己见。 物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并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这次电动力学考试的125份考卷中,若按常规评定,不及格的占到近30%, 比学校学生守则中的规定高出两倍半以上。为避免对教学秩序产生过大冲击,最 后定了23份不及格。做了多年的教师,我自然知道,要把这矛盾完全掩盖起来 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是我认真地想了,觉得还是把矛盾暴露出来为好,因为它不 是偶然的个例。 我已有43年教龄。在近10来年的教学中,我海年都在阅卷后为看到学生 学到的东西之少而深感沮丧。我觉得我作为教师的努力在白费。尽管多数同学在 教学评估中常对这门课的讲授表示很大的肯定,而它在我的心中引不起一点欣慰 感。 我教的是物理系大三学生的基础理论课。这半年正值TOEFL和GRE考试。 大量同学的主要精力完全不在正课学习上。前几年我数过,估计总有10%的学 生经常不来听课(今年学生太多,我无法数)。这样,大面积不及格随时都可能 出现,因此今年的局面全然不使我感到意外。 从这次考试看,学生最终对电动力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之糟很惊人。这里不宜 讨论细节。但是只看像第一道这样elementary的题目就很触目惊心。全题l6
《中国青年》2002 年 4 月 1 日加编者按发表了一个大学老教授的一封信, 引起了广大学子广泛争论。下面是编者按和信的内容: 今天,我们刊发某著名高校博士生导师俞教授致该校有关领导的一封信,意 在引起各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鉴于俞教授所描述的问题在高教 界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隐去了他供职的学校名称,尽管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这 并不成其为秘密。 中国的中小学生学得太累,而大学生、研究生学得太轻松,这种现象和对这 种现象的批评,已经存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这个问题 越来越严重?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有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问 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引导有问题?请读者对 此各抒己见。 物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并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这次电动力学考试的 125 份考卷中,若按常规评定,不及格的占到近 30%, 比学校学生守则中的规定高出两倍半以上。为避免对教学秩序产生过大冲击,最 后定了 23 份不及格。做了多年的教师,我自然知道,要把这矛盾完全掩盖起来 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是我认真地想了,觉得还是把矛盾暴露出来为好,因为它不 是偶然的个例。 我已有 43 年教龄。在近 10 来年的教学中,我每年都在阅卷后为看到学生 学到的东西之少而深感沮丧。我觉得我作为教师的努力在白费。尽管多数同学在 教学评估中常对这门课的讲授表示很大的肯定,而它在我的心中引不起一点欣慰 感。 我教的是物理系大三学生的基础理论课。这半年正值 TOEFL 和 GRE 考试。 大量同学的主要精力完全不在正课学习上。前几年我数过,估计总有 10%的学 生经常不来听课(今年学生太多,我无法数)。这样,大面积不及格随时都可能 出现,因此今年的局面全然不使我感到意外。 从这次考试看,学生最终对电动力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之糟很惊人。这里不宜 讨论细节。但是只看像第一道这样 elementary 的题目就很触目惊心。全题 16
分,125人的平均得分仅为9分左右。在学完电动力学后,对于线性介质中的 "Maxwell方程对磁铁不适用”这样的常识,竟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这局面 实在足以让老师吐血! 我从教学经历中感到,局面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逐渐恶化的。因此在 前面已讲过,今天的事决不是“偶然的个例”。我感觉至少有10年了,学生的 学习效果在“稳步地”下降。我想明白地说,这矛盾要遮掩很容易,而要捅开它、 正视它则很难。像我这样资历长而且已背上不少好名声的教师,在捅这矛盾时也 仍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十分犹豫。但是这次我决心以经历和名声为“资本”,来 作此一搏。若由此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我将把它看作退休前我对工作了40 余年的物理系的最后贡献。 至于为什么今年问题暴露得特别尖锐,我也不甚明其所以然。上面讲到的考 外语出国未必一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为此请你们先研究一下:一,我的教学是否 有重大缺陷;二,考题是否过难或过偏。这两方面发现问题请直告我。如若没有 重大问题,那么该认真研究了:背后的毛病出在哪儿? 现在学校的目标是要提高为世界一流。学生学习状况的稳步下降与学校水平 上升为一流是格格不入的事。难道我们会“下滑”成世界一流吗?这才是我耿耿 于怀的问题。 我将把这封信公开到网上去。它反映的是一个普通老师对物理系现状的忧 虑,且多半不是“杞人无事忧天倾”。公开出去,可以让同学也知道老师在想什 么,也来参与讨论。我也想知道同学对此怎么想。没有同学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离开同学方面的自觉配合,恐怕干部和老师的任何招数都难以起显效的
分,125 人的平均得分仅为 9 分左右。在学完电动力学后,对于线性介质中的 “Maxwell 方程对磁铁不适用”这样的常识,竟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这局面 实在足以让老师吐血! 我从教学经历中感到,局面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起逐渐恶化的。因此在 前面已讲过,今天的事决不是“偶然的个例”。我感觉至少有 10 年了,学生的 学习效果在“稳步地”下降。我想明白地说,这矛盾要遮掩很容易,而要捅开它、 正视它则很难。像我这样资历长而且已背上不少好名声的教师,在捅这矛盾时也 仍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十分犹豫。但是这次我决心以经历和名声为“资本”,来 作此一搏。若由此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我将把它看作退休前我对工作了 40 余年的物理系的最后贡献。 至于为什么今年问题暴露得特别尖锐,我也不甚明其所以然。上面讲到的考 外语出国未必一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为此请你们先研究一下:一,我的教学是否 有重大缺陷;二,考题是否过难或过偏。这两方面发现问题请直告我。如若没有 重大问题,那么该认真研究了:背后的毛病出在哪儿? 现在学校的目标是要提高为世界一流。学生学习状况的稳步下降与学校水平 上升为一流是格格不入的事。难道我们会“下滑”成世界一流吗?这才是我耿耿 于怀的问题。 我将把这封信公开到网上去。它反映的是一个普通老师对物理系现状的忧 虑,且多半不是“杞人无事忧天倾”。公开出去,可以让同学也知道老师在想什 么,也来参与讨论。我也想知道同学对此怎么想。没有同学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离开同学方面的自觉配合,恐怕干部和老师的任何招数都难以起显效的
电动力学主讲教师 俞老师 附:现在想用功读书的学生在减少,而想争分的风气却在见长。我不准备再 枉费精力来逐个应付“为什么这个错误被扣这些分的询问。我采取的办法如下 任何学生对分数有疑问都可以向院教务员申请让老师复阅。我不直接面对想查卷 或想争分的学生。什么错误扣多少分应由老师判断,不需要学生参与意见。总的 讲来,这次扣分很松。 八方点击 俞教授的信在《中国青年报》和网络上公开以后,在广大读者和网民中引发 了广泛的讨论,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 观点一: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都是被动的,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 式”的,升学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让我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包括很 多家长都会这样认为进入大学后学习就可以放松了就可以轻松的娱乐休闲了。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座右铭”。而大学里的教学方 式要求学生自主性学习,这就产生了矛盾,以前形成的被动学习模式适应不了大 学学习的要求,学习成绩自然下降了。 观点二:我觉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下降,只是不再盲目地学习,而 是有选择的有重点地学习。现在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强,会自己根据喜好来选择学 习哪门课程,不学哪门课程,听哪个老师的课,不听哪个老师的课。 观点三:在整个社会追求“速成利益”的背景下,现在的大学生其实是处于 一个尴尬的境地,工作的压力、生存的压力使得大家不再静下心来钻研学术,而
电动力学主讲教师 俞老师 附:现在想用功读书的学生在减少,而想争分的风气却在见长。我不准备再 枉费精力来逐个应付“为什么这个错误被扣这些分”的询问。我采取的办法如下: 任何学生对分数有疑问都可以向院教务员申请让老师复阅。我不直接面对想查卷 或想争分的学生。什么错误扣多少分应由老师判断,不需要学生参与意见。总的 讲来,这次扣分很松。 八方点击 俞教授的信在《中国青年报》和网络上公开以后,在广大读者和网民中引发 了广泛的讨论,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 观点一: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都是被动的,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 式”的,升学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让我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包括很 多家长都会这样认为,进入大学后学习就可以放松了,就可以轻松的娱乐休闲了。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座右铭”。而大学里的教学方 式要求学生自主性学习,这就产生了矛盾,以前形成的被动学习模式适应不了大 学学习的要求,学习成绩自然下降了。 观点二:我觉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下降,只是不再盲目地学习,而 是有选择的有重点地学习。现在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强,会自己根据喜好来选择学 习哪门课程,不学哪门课程,听哪个老师的课,不听哪个老师的课。 观点三:在整个社会追求“速成利益”的背景下,现在的大学生其实是处于 一个尴尬的境地,工作的压力、生存的压力使得大家不再静下心来钻研学术,而
是积极去追逐能够尽快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资本。我们不能仅仅把问题归结于学 生的“不听话”,而应该深入思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育体制问题的探讨上, 拿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 性。任何外在的条规、束缚都不足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 下,当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观点四:现在某些大学生不看重专业课,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语 和考取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也许他对其他东西看重。现在大学生思想基本成熟,对自己以后的生 活都有一个计划和安排,以后会过和想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有的人可能只想拿 个文凭,家里人都给他安排好了可能跟专业相差很远的工作和生活,可有的人却 想留校任教,或对专业感兴趣,准备从事相关职业,那他一定会把本专业的课程 学好 其二,现在就业形势的不理想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形成。高校毕业生不能顺 利进入专业对口的工作中去运用自己的所学,这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并没有拿去 用到正处,生产牛刀可能拿去杀鸡了,而现在社会呢杀牛的刀又往往不是牛刀可 能是杀鸡刀,或是水果刀,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是往届的毕业生可以 发现,能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其实并不多,情况好一点的也是高校中的少数: 其三,学习还要靠实践,不能光啃书本,就像电脑一样,看再多的书不如实 际操作一遍,大学生毕业生如果专业没学好,在真正参加了相关工作后单位也有 时间和机会弥补,只要有自学能力,而这也是高校应该努力培养毕业生应该具备 的。 观点五:
是积极去追逐能够尽快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资本。我们不能仅仅把问题归结于学 生的“不听话”,而应该深入思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育体制问题的探讨上, 拿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 性。任何外在的条规、束缚都不足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 下,当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观点四:现在某些大学生不看重专业课,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语 和考取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也许他对其他东西看重。现在大学生思想基本成熟,对自己以后的生 活都有一个计划和安排,以后会过和想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有的人可能只想拿 个文凭,家里人都给他安排好了可能跟专业相差很远的工作和生活,可有的人却 想留校任教,或对专业感兴趣,准备从事相关职业,那他一定会把本专业的课程 学好。 其二,现在就业形势的不理想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形成。高校毕业生不能顺 利进入专业对口的工作中去运用自己的所学,这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并没有拿去 用到正处,生产牛刀可能拿去杀鸡了,而现在社会呢杀牛的刀又往往不是牛刀可 能是杀鸡刀,或是水果刀,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是往届的毕业生可以 发现,能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其实并不多,情况好一点的也是高校中的少数。 其三,学习还要靠实践,不能光啃书本,就像电脑一样,看再多的书不如实 际操作一遍,大学生毕业生如果专业没学好,在真正参加了相关工作后单位也有 时间和机会弥补,只要有自学能力,而这也是高校应该努力培养毕业生应该具备 的。 观点五:
我个人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多方面原因的:1、高校扩招,学生的数量增加, 但对应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2、80年代后期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习上 就是以兴趣为导向,如果对一门课程不感兴趣那么他的学习动力就比较差另外, 受到网络游戏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下降3、整体大环境对学生 学习态度也有所影响,比如在大三大部分学生都准备考研,考托福等,对部分课程 就是采取纯粹的应付思想了。 观点六: 这是个现象,不是个问题。1、有的学生学习后劲不足,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好, 到了大学高手云集,学习上没有先前的荣耀,心态不好的就不能很好地适应。2、 老师的责任感问题。要老师像抓高三的学生一样盯着,看他学不学。但是双方都 不想那样做3、大学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地方,也是学习社会知识的地方。成 绩很好、分数很高的学生,未必是优秀的学生不得不承认这点。我们没有办法对 一个书呆子放心。4、有很多知识未必是实用的,不一定非逼着学生都掌握。很多 东西在一些人看来重要,但是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未必重要,谁都无法做到事事精 通。很多科目如果作为一种选择被有兴趣有需要的学生来接受可能更好些。 观点七: 首先,现在大学生的这种状况应该分专业来看待:理工科的课程都是比较客观的,一个 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基本上不存在书本上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现象。所以针对理工科的 学生,还是应该提倡吃透书本,认真上课;而文科类的理论相对来说比较主观,没有一个绝 对证确的理论,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也是鼓励学生多了解了解其他观点,所以如果考试不 及格什么的,文科类的老师还是应该接受的,因为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理论架构完整, 充实,就不能算是没认真
我个人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多方面原因的:1、高校扩招,学生的数量增加, 但对应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2、80 年代后期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习上 就是以兴趣为导向,如果对一门课程不感兴趣,那么他的学习动力就比较差;另外, 受到网络游戏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下降;3、整体大环境对学生 学习态度也有所影响,比如在大三大部分学生都准备考研,考托福等,对部分课程 就是采取纯粹的应付思想了。 观点六: 这是个现象,不是个问题。1、有的学生学习后劲不足,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好, 到了大学高手云集,学习上没有先前的荣耀,心态不好的就不能很好地适应。 2、 老师的责任感问题。要老师像抓高三的学生一样盯着,看他学不学。但是双方都 不想那样做.3、大学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地方,也是学习社会知识的地方。 成 绩很好、分数很高的学生,未必是优秀的学生,不得不承认这点。 我们没有办法对 一个书呆子放心。4、有很多知识未必是实用的,不一定非逼着学生都掌握。很多 东西在一些人看来重要,但是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未必重要, 谁都无法做到事事精 通。很多科目如果作为一种选择被有兴趣有需要的学生来接受,可能更好些。 观点七: 首先,现在大学生的这种状况应该分专业来看待:理工科的课程都是比较客观的,一个 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基本上不存在书本上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现象。所以针对理工科的 学生,还是应该提倡吃透书本,认真上课;而文科类的理论相对来说比较主观,没有一个绝 对正确的理论,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也是鼓励学生多了解了解其他观点,所以如果考试不 及格什么的,文科类的老师还是应该接受的,因为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理论架构完整、 充实,就不能算是没认真
但事实是,大多数大学生,不论文科类的还是理工科的基本上都没怎么认真 上课,这个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社会造成的。社会的普遍形势是重视文凭而不重视 能力,所以学校的课程并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大专院校迫于社会压力或者是基 于经济原因不断扩招,结果一般的本科文凭变成了“小本”,于是更多的人追求 更高的学历—研究生,更有经济能力好的,考GE考托福,出国镀金,没有 条件的,只有多考些证,增加找工作的筹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上课了。 其实大学生们也是受害者,虽然没有上课,可是有谁在休息吗?没有,大家都比 上课还要累。而且,即使有大批的学生不及格,老师也是想办法遮掩过去,这从 另一方面助长了学生的这种不正之风。 观点八: 经查俞教授供职于名牌大学,这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让读者们看到这封公开信 后心情更为沉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更为忧虑。那么静下心来想一想,这 板子究竟应该打在谁的身上? 学生当然逃不脱指责。作为一名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乃是其不可推托的本 分。面对一堆“胡言乱语”“面目可憎”的答卷,老师判为不及格自然是无可厚 非的事,说学生们答由自取也不过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这种学习态度,进 而出现了这种让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或许在这些学生看来,专业课的成绩只要 及格,可以拿到学分就可以。因为他们最重要的事是考GT出国。这种本末倒置 的做法应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性。毕竟出国申请以及出国后的深造仍然离 不开自己的专业成绩及专业素养。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因此,学生 的观念必须要转变,要正确的处理好专业学习与GT复习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 现象进行严厉惩罚也十分有必要,不可姑息迁就
但事实是,大多数大学生,不论文科类的还是理工科的基本上都没怎么认真 上课,这个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社会造成的。社会的普遍形势是重视文凭而不重视 能力,所以学校的课程并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大专院校迫于社会压力或者是基 于经济原因不断扩招,结果一般的本科文凭变成了“小本”,于是更多的人追求 更高的学历——研究生,更有经济能力好的,考 GRE 考托福,出国镀金,没有 条件的,只有多考些证,增加找工作的筹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上课了。 其实大学生们也是受害者,虽然没有上课,可是有谁在休息吗?没有,大家都比 上课还要累。而且,即使有大批的学生不及格,老师也是想办法遮掩过去,这从 另一方面助长了学生的这种不正之风。 观点八: 经查俞教授供职于名牌大学,这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让读者们看到这封公开信 后心情更为沉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更为忧虑。那么静下心来想一想,这 板子究竟应该打在谁的身上? 学生当然逃不脱指责。作为一名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乃是其不可推托的本 分。面对一堆“胡言乱语”“面目可憎”的答卷,老师判为不及格自然是无可厚 非的事,说学生们咎由自取也不过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这种学习态度,进 而出现了这种让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或许在这些学生看来,专业课的成绩只要 及格,可以拿到学分就可以。因为他们最重要的事是考 GT 出国。这种本末倒置 的做法应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性。毕竟出国申请以及出国后的深造仍然离 不开自己的专业成绩及专业素养。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因此,学生 的观念必须要转变,要正确的处理好专业学习与 GT 复习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 现象进行严厉惩罚也十分有必要,不可姑息迁就
作为老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不严格的执行教学纪律,在平时的 课堂教学中就强调课堂学习,而非要到了考试以后酿成既定事实才想到痛心疾 首,“大开杀戒”?事前预防总比事后处理的好。例如可以创新考核机制,变期 未考一次为一学期考多次,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便从客观上督促学生努力学 好专业知识。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不过,学生观念的转变仍是最为 主要的。 最后,作为名牌大学的学生,出国深造是很多人坚定不移的目标。甚至成为 了评价一个人在大学校园里水平高低的标志,”一流的人出国,二流的人保研, 三流的人找工作”。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扭曲的评价机制的作用下,出国已 经变态的成为为了前途也为了声誉面子而不得不拼命一搏的事。因此,在时间有 限的情况下,只能“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了,况且他们并不一定认为俞教 授的电动力学就是那块儿熊掌。这是造成学生学习“稳步下降”这一现象的最为 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在其他院校的校园里,或许有"考研”“考公务员”等因素 扮演了校园中“出国”的角色。 专家视角 尽管案例材料和大学生们在网上的讨论中广泛涉及到学习的问题,但很明 显,这个案例所反映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问题,也就是说俞老师所教授的 学生成绩“稳步下降”并不单纯是教学问题,它折射出的是人生的问题,包括学 生学习观念和大学教育思想的改变的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学习观念的问题,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 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看待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 得及其行为和思维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人自从出生 以后不久,就能建立条件反射,就构成学习。在整个人的一生的实践活动中,个
作为老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不严格的执行教学纪律,在平时的 课堂教学中就强调课堂学习,而非要到了考试以后酿成既定事实才想到痛心疾 首,“大开杀戒”?事前预防总比事后处理的好。例如可以创新考核机制,变期 末考一次为一学期考多次,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便从客观上督促学生努力学 好专业知识。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不过,学生观念的转变仍是最为 主要的。 最后,作为名牌大学的学生,出国深造是很多人坚定不移的目标。甚至成为 了评价一个人在大学校园里水平高低的标志,“一流的人出国,二流的人保研, 三流的人找工作”。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扭曲的评价机制的作用下,出国已 经变态的成为为了前途也为了声誉面子而不得不拼命一搏的事。因此,在时间有 限的情况下,只能“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了,况且他们并不一定认为俞教 授的电动力学就是那块儿熊掌。这是造成学生学习“稳步下降”这一现象的最为 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在其他院校的校园里,或许有“考研”“考公务员”等因素 扮演了校园中“出国”的角色。 专家视角 尽管案例材料和大学生们在网上的讨论中广泛涉及到学习的问题,但很明 显,这个案例所反映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问题,也就是说俞老师所教授的 学生成绩“稳步下降”并不单纯是教学问题,它折射出的是人生的问题,包括学 生学习观念和大学教育思想的改变的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学习观念的问题,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 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看待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 得及其行为和思维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人自从出生 以后不久,就能建立条件反射,就构成学习。在整个人的一生的实践活动中,个
体不断地在积累知识经验,改变思想行为,不管它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也不 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在进行着学习。因此,广义的学习十分广泛,它 既包括直接经验的学习,也包括间接经验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各类学校的特定环境中,按照教育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指 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具有计划性、系统性、间接性和高效 性等特点。学生的学习尽管包含直接经验的学习,但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因 此,在人的一生学习过程中,从幼儿园到小学,意味着一次从以直接经验为主的 学习向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的转变。进入到正规学校教育渠道以后,学生的学 习活动越来越向间接经验学习靠拢,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广泛存在着 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更使得学校教育以间接经验教育为主的活动演变成知识为主 的教育,甚至越来越偏向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的目标越来越相去甚远 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方向。正因为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一直倡导着一种 新的学习观,这种学习观以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基础,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 会生存作为学会共同生活的基本要素,构成新的学习观的四个支柱。而世界经济 合作组织也将学习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知道是什么(know what)、知道为 十么(know why)、知首怎么做(know how)和知道是谁有知识(know who)。现代学 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不仅存在着显性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存在 着默会知识的学习,也就是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的学习的问题。所有 这些都表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大学学习的特殊性问顺。大学阶段学习是学生历向补会 的最后一次集中系统的学习,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一种教 育。由于大学阶段是以专业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而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比普通教 育阶段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个体性和探索性:而大学的学习又是学生迈向社会的 最后一次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使得大学学习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 特点。大学学习与普通教育阶段学习不同的特点,要求大学的教学工作具有更强 的学术引领性和学术说服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探索 性,而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又需要高校师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用全面的学习观 念来导引大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最后,我们来看看由这个案例所折射的人生问题。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种单 纯的智力活动,从人生的整个发展来看,它实质上是一种对生命的设计,也就是 学生对自我知识结构和人生发展的一种设计,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折射出 个人把自己设计成一种什么样类型的人,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案例材 料和大学生的讨论,尽管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观念的变化和学习自主性 的增加的客观事实,但也反映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忽视和追求短期行为的倾向。 这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种追求短期行为,及时满足和个人暂时幸福的生活态度 尽管这种生活态度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十分普遍,但是,对于肩负着历史使命大学 生来说,人们依然鼓励大学生追求长远、崇高和进步的人生发展目标,从人生的
体不断地在积累知识经验,改变思想行为,不管它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也不 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在进行着学习。因此,广义的学习十分广泛,它 既包括直接经验的学习,也包括间接经验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各类学校的特定环境中,按照教育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指 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具有计划性、系统性、间接性和高效 性等特点。学生的学习尽管包含直接经验的学习,但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因 此,在人的一生学习过程中,从幼儿园到小学,意味着一次从以直接经验为主的 学习向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的转变。进入到正规学校教育渠道以后,学生的学 习活动越来越向间接经验学习靠拢,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广泛存在着 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更使得学校教育以间接经验教育为主的活动演变成知识为主 的教育,甚至越来越偏向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的目标越来越相去甚远, 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方向。正因为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一直倡导着一种 新的学习观,这种学习观以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基础,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 会生存作为学会共同生活的基本要素,构成新的学习观的四个支柱。而世界经济 合作组织也将学习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知道是什么(know what)、知道为 什么(know why)、知道怎么做(know how)和知道是谁有知识(know who)。现代学 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不仅存在着显性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存在 着默会知识的学习,也就是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的学习的问题。所有 这些都表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大学学习的特殊性问题。大学阶段学习是学生迈向社会 的最后一次集中系统的学习,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一种教 育。由于大学阶段是以专业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而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比普通教 育阶段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个体性和探索性;而大学的学习又是学生迈向社会的 最后一次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使得大学学习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 特点。大学学习与普通教育阶段学习不同的特点,要求大学的教学工作具有更强 的学术引领性和学术说服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探索 性,而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又需要高校师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用全面的学习观 念来导引大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最后,我们来看看由这个案例所折射的人生问题。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种单 纯的智力活动,从人生的整个发展来看,它实质上是一种对生命的设计,也就是 学生对自我知识结构和人生发展的一种设计,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折射出一 个人把自己设计成一种什么样类型的人,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案例材 料和大学生的讨论,尽管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观念的变化和学习自主性 的增加的客观事实,但也反映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忽视和追求短期行为的倾向。 这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种追求短期行为,及时满足和个人暂时幸福的生活态度。 尽管这种生活态度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十分普遍,但是,对于肩负着历史使命大学 生来说,人们依然鼓励大学生追求长远、崇高和进步的人生发展目标,从人生的
长远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推进的角度来对自己学习和生活进行设计,使整个人生 变得更为精彩。 拓展链接 拓展链接”但求青春无悔一《大学期间要做的50件事》序”拓展了大学 学习的领域: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对大学生成长提出了好的建议 两篇文章引发我们思考到底如何设计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大学期间到底应做 些什么?到底应如何处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以及到底成为一个 什么样的大学生? (一)但求青春无悔一一《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 序 【《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版,陈衷、佳帆编著, 其内容和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面临的各个领域。它告诉你大 学中应如何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更好的学习,如何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何时定 立自己的人生计划,怎样锻炼自己的能力,怎样交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怎样参 加社会实践,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怎样追求我们的人生理想.所有的一切, 没有夸夸其谈,只有实事求是。】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真的飞到了大学里,才发现梦并不 像我们想得那么美。 大学不是天登,不是温室,也不是游乐场,当然更不是地狱、不是油祸也不 是苦情戏。十几年寒窗苦读考就的是继续深造的机会,你的身份还是学生,你的 任务还是学习,没有什么了不起。在开始这本书之前,我们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 大学 我们是曾经经历过大学生活并且已经走出象牙塔的过来人,我们曾经在大学 里笑过、哭过、幸福过、受挫过,我们逃过课、挂过科、包过宿、醉过酒.当
长远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推进的角度来对自己学习和生活进行设计,使整个人生 变得更为精彩。 拓展链接 拓展链接“但求青春无悔——《大学期间要做的 50 件事》序”拓展了大学 学习的领域;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对大学生成长提出了好的建议, 两篇文章引发我们思考:到底如何设计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大学期间到底应做 些什么?到底应如何处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以及到底成为一个 什么样的大学生? (一)但求青春无悔——《大学时期要做的 50 件事》 序 [《大学时期要做的 50 件事》,哈尔滨出版社 2005 年版,陈衷、佳帆编著, 其内容和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面临的各个领域。它告诉你大 学中应如何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更好的学习,如何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何时定 立自己的人生计划,怎样锻炼自己的能力,怎样交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怎样参 加社会实践,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怎样追求我们的人生理想.所有的一切, 没有夸夸其谈,只有实事求是。]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真的飞到了大学里,才发现梦并不 像我们想得那么美。 大学不是天堂,不是温室,也不是游乐场,当然更不是地狱、不是油锅也不 是苦情戏。十几年寒窗苦读考就的是继续深造的机会,你的身份还是学生,你的 任务还是学习,没有什么了不起。在开始这本书之前,我们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 大学。 我们是曾经经历过大学生活并且已经走出象牙塔的过来人,我们曾经在大学 里笑过、哭过、幸福过、受挫过,我们逃过课、挂过科、包过宿、醉过酒.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