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充分利用在地统计资料全面分析区域经济状况 俞建群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2003.6 在地统计为全面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根据2002年在地 统计工业年报数据资料,对目前杨浦区的制造业状况作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并 对进一步发展杨浦区的制造业提出一些建议。(由于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权限有限, 有些数据可能与市统计局收集和发布的数据有差异,若存在此类情况,以市统计 局的数据为淮。) (一)杨浦区制造业的总体地位 在以计划经济为主的体制下,上海一直是全国的工业基地。从产业的结构 看,据《1990年上海统计年鉴》资料公布,1989年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结 构为43:66.9:28.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比重占93%,为三种产业的662%。1989 年市区的工业规模占全市的71.75,郊县只占27.4%,而杨浦区的工业要占全市 的五分之一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上海市重新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推行“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至2002年,上海市产业结构比 重已调整为1.7:47.6:50.7,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为90%,为三种产业的 42.8%。市区的工业只占全市的16.55%,郊区的工业达到83.5%,成功地完成了 工业布局的战路转移。 中心城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徐汇、普陀、杨浦三个较为边远的区域(由于 工业是按生产经营总部所在办公地统计,黄浦的数据有差异)。这三个区域中, 杨浦又居首位。目前,杨浦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占中心城区的四分之一强,是九 个中心城区中份额最大的一个区。因此,认真研究杨浦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占 整个杨浦制造业85.5%的中央及市屈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仁)杨浦区制造业的结构状况
从企业的隶属关系、规模水平、经济类型方面看表4-1。 表4-1 类型 单位数销售收入 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 总计 461 357.2 527.4 52.5 25.8 、按隶属关系分 中央属 13 167.5 248.3 48.3 19.3 市(局)属 175 152.1 246.2 3.6 6.1 凤尾 191 31.2 25.6 08 0.1 无主管 82 6.3 7.3 -0.2 0.3 二、按个业规模分 大型 51.0 271.2 429.7 51.0 23.4 中型 53 34.5 49.3 0.3 1.2 小型 357 51.6 48.4 1.2 1.2 三、按年销售额分 10亿元以上 3 170.5 246.7 48.1 19.0 5-10亿元 5 28.4 35.6 1.9 1.6 1-5亿元 41 93.2 117.7 0.7 2.3 0.5-1亿元 38 28.8 42.7 0.2 1.1 0.1-0.5亿元 127 28.5 40.4 0.8 1.3 0.1亿元以下 247 9.8 44.2 0.8 0.5 四、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企业 79 202.9 320.9 43.6 20.4 集体企业 77 15.9 12.5 0.6 00 股份合作 14 2.4 2.3 0.2 0.2 股份制公司 98 39.0 64.0 1.6 1.6 私营企业 88 6.2 4.9 0.8 0.3 外商企业 105 90.8 122.9 58 3.7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1)在杨浦区的制造业中中央及市属企业的份额较重 从单位的个数看,中央属13户,市属175户,区属191户,无主管82户, 中央及市属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40.7%:从产品销售收入看,中央属企业达167.5 亿元,占全区企业的近46.9%,市属企业达152.1亿元,占全部企业的42.6%。 中央及市属企业合计达319.6亿元,占全区总数的89.5%,区属及无主管企业只 占10.5%:从投人资产看,中央及市属企业达494.5亿元,占全区企业的93.8%: 从产出的利润看,中央及市属企业达51.9亿元,占全区企业的98.9%:从上缴的 增值税看,中央及市属企业达25.4亿元,占全区企业的98.4%。所以,杨浦区的
制造业中,中央及市属企业的份额占据全区企业的90%,区属及无主管企业的份 额只占10%。 (2)在杨浦区的制造业中,大中型企业的单位数不多,但产出总量多按国 家原《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淮》划分,杨浦区有大型企业51家,只占全区 的11.1%,但是产品销售收人却达271.2亿元,占全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75.9 %:总资产达429.7亿元,占全区企业总资产的81.5%:利润总额达51亿元,占 全区企业的97.1%:应交增值税达23.4亿元,占全区企业的90.7% 再按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划分,销售收人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9家,只 占全区企业的10.6%,而销售收入总额达292.1亿元,占全区企业的81.8%:总 资产达400亿元,占全区企业的75.8%:利润总额达50.7亿元,占全区企业的 96.6%:应交增值税达22.9亿元,占全区企业的88.8%。所以,从企业的规模水 平看,10%的大型企业,在市场占有、资本投入、产出效益、上缴税收等各方面 都占据了杨浦制造业的80%以上,是制造业中的航空母舰,充分显现出企业的规 模效应。 (3)在杨浦区的制造业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按国家《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划分,在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中,国有 企业只有79户,占全部企业的17.1%。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居多,股份制企业 98家,占21.3%;私营企业88家,占19.15%:港澳台及外商企业105户,占 22.85。但是在经济总量当中,国有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202.9亿元,占56.8%: 资产总计320.9亿元,占60.8%:利润总额43.6亿元,占83.5%:应交增值税20.4 亿元,占79.1%。从控股情况看,全区总股本118.7亿元,国家和法人股本86.5 亿元,占据总股本的72.9%。所以,从经济成分结构看,杨浦区的制造业中,国 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从企业的行业结构看(见表2) 根据去年国家新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淮准,制造业分为30个大类, 杨浦区有29类。为了说明问题,表中只列举产品销售收入较大的15个行业。 (1)轻工业在杨浦区制造业中占据的比重较大 从单位个数看,虽然轻重工业相差无儿,但从产品销售收入看,轻工业占64.2%,重工业只 占35,8%:从全部投入看,轻工业的资产占全部工业的63%,重工业只占37%:从产出的效 益看,轻工业的利润总额占了全部工业利润的93.5%,重工业只占6.5%:轻工业的应交增
值税占到783%,重工业只占21.7%。所以,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杨浦区制造业中, 轻工业占据的比重较大见表4-2 表4-2 类型 单位数销售收入资产总计利润总领应交增值税 总计 461 357.2 527.4 52.5 25.8 一、按轻重工业分 轻工业 222 22923320 491 20.2 重工业 239 128.0195.4 3.4 5.6 二、按产业大类分 食品、饮料制造业 15 10.7 37.3 -0.5 0.6 烟草制品业 141.9 206.3 46.5 18.1 纺织制品业 59 34.4 35.9 0.8 0.1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7 5.9 5.3 0.2 0.0 纸制品业、印业 35 2. 1.1 0.6 医药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 13.2 -0.5 0.4 橡胶、塑料制品业 17 4.2 5.8 0.0 01 俳金属矿物制品业 11 6.5 8.9 0.1 02 黑色、有色金属治炼加工业 19.1 23.0 0.1 0.3 金属制品业 21 6.6 10.0 0.5 0.3 通用设备制造业 69 41.1 749 2.1 专用设备制造业 38 15.9 17.5 0.5 0.6 交通运输设各制造业 27 17.6 30.0 0.4 0.8 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 14.2 20.4 1.7 0.6 通信、仪器、计算机 43 0.6 3 三、按支柱产业分 121 92.1 146.9 2.6 3.7 信息产品制造业 17 4.0 5.0 0.2 汽车制造业 10 12.9 23.2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 19 7.6 7.7 0.3 特品椒材制浩业 11.7 18.9 1 0.2 成套设备制造业 67 51.0 84.1 ǒ.2 生勿庆药制猎业 5 4.9 7.4 0.0 0.1 四、按高新技术分 29 12.2 15.1 0.2 5 电子及信息技术 11 1.4 14 0.0 生物、医药技术 4 3.7 5.6 0.0 01 光机电一体化 12 6.6 7.5 0.1 0.3 其他 2 0.5 0.6 0.0 五、按一业特强分 30 14.4 10.8 0.5 0.0 室内家用纺织制品业 20 14.4 10.8 05 0.0
(2)烟草和设备(电气机械)制造是杨浦区制造业中的重要产业 烟草制品业虽然只有1户企业,但产品销售收入却占全区的39.7%,利润占 全区的88.6%,税收占全区的70.2%。 设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运设备、电气机械制造,总计有174 户企业,占整个重工业的72.8%,销售收入达88.8亿元,占全部重工业的69.4%: 资产142.8亿元,占重工业的73.1%:应交增值税4.1亿元,占重工业的73.2%。 这两个行业相加,销售收入达230.7亿元,占全部制造业的64.6%:资产达349.1 亿元,占66.2%:利润达48.3亿元,占92%:应交增值税达22.2亿元,占86% 所以,杨浦区制造业中,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烟草和设备(电气机械)制造等两个 行业。 (3)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在杨浦区制造业中的含量较低 根据上海市规定的八大高新技术和六大支柱产业的标准来界定杨浦区的制 造业。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只有29户,年销售收人12.2亿元,只占全区企业总 销售收入的3.4%。高新技术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 方面,共有企业23户,占高新技术产业的79.3%,销售收人达8亿元,占高新 技术产业的65.6%,分布面较窄。支柱产业共有121户,占全区企业总数的26.2%, 年销售收人92.1亿元,占全区企业总销售收入的25.8%。企业的分布面较广,六 大行业都覆盖了,但主要集中在成套设备制造业中,其户数和年销售收入都占据 一半以上。比照上海市高新技术占全市制造业的比重为23.5%、六大支柱产业占 568%的制造业结构,杨浦区制造业中,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的含量比重很低。 (三)杨浦区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对杨浦区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对发展杨浦区制造业提出以下建议: 1.按照“十六大”精神,加大制造业中国有企业的转制力度十六大报告提 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杨浦区国有企业的投 入产出率仅为63%,而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投入产出率(比如私营企业)能达到 126%。因而要加大国有企业体制转变的力度,通过改革经济成分的结构,盘活 存量资产。如上海上缆神舟有限公司,从母体厂上海电缆厂独立出来,投人产出 率达到了132%,增加值率达到了50%,人均创利达到了5.2万元:又如上海远
东钢针布有限公司,通过体制改革,在国有经济中注入了私有资本,投资主体成 为多种经济成分,增强了企业活力。由一个亏损企业成为创利单位,增加值率达 到了48%,投人产出率也提高到83%,上缴地方税收近700万元,职工人均年 收入也有很大提高。这些企业通过体制改革,提高了资本产出效益,达到了个人、 集体、国家三得利。所以,加大杨浦区制造业中国有企业体制转变的力度,对杨 浦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按市十二届人代会“科技兴市”的要求,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努力构 筑产、学、研的桥梁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史证明,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是推动产 业发展的原动力。从制造业的本身来说,只要有关国计民生,有利于人类的衣、 食、住、行、用,就没有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之分。问题是如何与时俱进,不晰 运用每一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升产业的能级,提高产品的档次, 用更低的投入成本取得更高的产出效益。 杨浦区目前有30余家高等教育院校和100余所科学研究单位,还有近600家综 合技术服务单位。作为政府来说,就是要引导构筑产学研的桥梁,与其说要多建 设科学孵化基地,还不如促成高校和研究所的成果直接注人企业中,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运用多方可能的条件,形成产、学、研交流的沙龙,营造科研成果的交 换买卖市场,让本区域中能产生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科研项目在本区域的 制造业中开花结果, 3.进一步发展本区的“一业特强业”一室内家用纺织制品业。杨浦区的 “一业特强业”一室内家用纺织制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 很大一部分(珩缝被)产品主要是手工制作。从制造业的角度看,发展前景不容乐 观。事实上,目前该产业的许多企业管理者的生产经营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看中 郊区和江、浙、皖周边地区的低价劳动力市场,把生产过程的很大一部分外发加 工,以期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区属企业在夹缝中求 生存、求发展的路子。为此,应该充分利用市政府的优惠政策来推动杨浦区室内 家用纺织制品业的发展,成为开发新技术、新品种的中心点和贸易交汇的集散点, 为区域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4.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区级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有所为,有 所不为
2002年上海统计公报公布,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达719.8亿元,其中用于 基本建设支出184亿元,占25.6%:用于企业挖潜改造支出119.8亿元,占16.6%。 两项合计用于建设的投资将近财政收入的一半。而2002年杨浦区级财政收入只 有17亿元,大多数用于科、教、文、卫、公安和街道返税,用于基本建设的支 出只有3千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8%。为此,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 据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充分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技监、统计等各种可 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创造一种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大资金、大项目的到来,做 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按照上海市的功能定位要求,搞好杨浦区的功能定 位,做好功能规划。以功能规划来指导制定全区的形态规划、产业导向政策,发 展区域经济。要突破传统管理形成的区属、市属隶属关系的观念,抓住开发杨浦 大学城的契机,认真研究区域内人口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着眼于市场经济的 基本规律,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人和自然的和谐,来推进杨 浦区的发展。 思考与讨论问题: 1.指出资料分析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综合指标,说明它们的经济含义及 适用范围。 2.根据表1、表2资料中的数据,试计算总量指标、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