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学案 【高考目标导航】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 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 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是指依据具体 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所谓“常见实词”是指:(1)大纲规定的120 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所谓“在文 中”,即指语境。实词考査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 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查重点 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 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査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一)通假字 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 也可以写那个。如“知”和“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 借代。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有某词,于是借音近或音同的 他字以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r追,却没有创造出表达的字体,于 是借用“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所以“三岁贯女”中 的“女”通“汝”。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 定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就同“慧” 假借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替代。分三种情况:①完全同音,如“畔”与 “叛”。②声母相同,如“无”和“亡”。③韵母相同,如“嘱”和“属”。由 该规律而决定了假借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声旁字互相替 代,如“贾”和“价(價)”;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厝”和“措(放 置)”。注意:同音替代是就古音而言,由于历史的音变,有的假借字与本字的 读音今天已经不相同了,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的“趣”与“促(催 促)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学案 【高考目标导航】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 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 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 级,是指依据具体 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所谓“常见实词”是指:(1)大纲规定的 120 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340 个常用实词。所谓“在文 中”,即指语境。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 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查重点 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 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一)通假字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 也可以写那个。如“知”和“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 借代。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有某词,于是借音近或音同的 他字以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 rǔ,却没有创造出表达的字体,于 是借用“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所以“三岁贯女”中 的“女”通“汝”。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 定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就同“慧”。 假借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替代。分三种情况:①完全同音,如“畔”与 “叛”。②声母相同,如“无”和“亡”。③韵母相同,如“嘱”和“属”。由 该规律而决定了假借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声旁字互相替 代,如“贾”和“价(價)”;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厝”和“措(放 置)”。注意:同音替代是就古音而言,由于历史的音变,有的假借字与本字的 读音今天已经不相同了,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的“趣”与“促(催 促)
3.古今字。指古时某一个字表示了许多概念,后来为了把这个字的几个 概念用不同的字形加以区别,就造出另一个或几个字。古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 系,如“莫”与“暮”。 课本为了方便起见,以上三种情况,都用“通”表示。 (二)一词多义 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 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 项就有六七个。 人,一桌(《口技》)(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专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 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滑稽列传》)(竟,乃) 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 义、假借义等知识。 1.本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 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 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士兵”,“走 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意义是指后者。 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 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 距离大。从“深”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如“道 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 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意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 上的。 引申有两种引申方式:一是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 伸展开,如“身”的本义是“身体”(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 得击),引申为“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自己”(而身 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 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二是辐射式,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 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相”的本义是“察看、仔细看”(伯乐学相马,顾玩 所见,无非马者),引申为“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 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3.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 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 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坏人的党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一句中的“首领”,本义指“头 和颈”,比喻义为“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是借用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实际上可以 同古文中的通假字现象联系起来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
3.古今字。指古时某一个字表示了许多概念,后来为了把这个字的几个 概念用不同的字形加以区别,就造出另一个或几个字。古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 系,如“莫”与“暮”。 课本为了方便起见,以上三种情况,都用“通”表示。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 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 项就有六七个。 一人,一桌(《口技》)(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专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 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滑稽列传》)(竟,乃) 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 义、假借义等知识。 1.本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 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 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士兵”,“走” 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意义是指后者。 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 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 距离大。从“深”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如“道 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 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意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 上的。 引申有两种引申方式:一是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 伸展开,如“身”的本义是“身体”(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 得击),引申为“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自己”(而身 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 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二是辐射式,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 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相”的本义是“察看、仔细看”(伯乐学相马,顾玩 所见,无非马者),引申为“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 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3.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 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 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坏人的党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一句中的“首领”,本义指“头 和颈”,比喻义为“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是借用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实际上可以 同古文中的通假字现象联系起来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
“蚤”通“早”,其假借意义就是“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 “暮”,其假借意义就是“夜晚”。 词的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 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 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 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 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 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 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 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 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中 国”,原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宽, 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 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 只有第一种意义了。“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 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 料称为“瓦”;“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 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中“肃劝权召瑜还”“劝”即“劝说”之意 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 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 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又如: 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土”,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 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苏武》“置币遗单于”中的“币”, 古义指礼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窃计欲亡走燕。” 中的“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再如, “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在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 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 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衣冠禽兽”,原来是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 图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顺,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今 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 的过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 意中伤”的意思。 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 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 “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蚤”通“早”,其假借意义就是“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 “暮”,其假借意义就是“夜晚”。 三、词的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 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 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 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 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 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 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 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 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中 国”,原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宽, 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 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 只有第一种意义了。“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 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 料称为“瓦”;“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 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中“肃劝权召瑜还”“劝”即“劝说”之意。 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 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 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又如: “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 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苏武》“置币遗单于”中的“币”, 古义指礼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窃计欲亡走燕。” 中的“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再如, “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在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 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 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衣冠禽兽”,原来是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 图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顺,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今 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 的过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 意中伤”的意思。 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 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 “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由于语言在发展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因此我们阅读文言文时, 必须注意古今异义的词。 四、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 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 亲父兄”句子中的“姥”“兄”表示意义,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中“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 “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的偏义复词与同义词的重叠使用时要区别开来。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 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 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昼 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和代词。虚词使用频率髙,语法功能强, 用法灵活多样。 1.考査范围:常见文言虚词。新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虚词考査范围为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 不考查其他虚词 2.考査内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 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和语法作用)。 近年来文言虚词的考査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设 四个选项,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 另一句出自必修教材课文):另一种是主观题,要求解释填空或结合翻译句子考 查 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语境判定法 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如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 “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文言句式、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常考的“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近 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 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 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有:① 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
由于语言在发展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因此我们阅读文言文时, 必须注意古今异义的词。 四、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 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 亲父兄”句子中的“姥”“兄”表示意义,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中“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 “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的偏义复词与同义词的重叠使用时要区别开来。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 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 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昼 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二.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文言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和代词。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 用法灵活多样。 1.考查范围:常见文言虚词。新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虚词考查范围为 18 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不考查其他虚词。 2.考查内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 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和语法作用)。 近年来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设 四个选项,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 另一句出自必修教材课文);另一种是主观题,要求解释填空或结合翻译句子考 查。 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如: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 “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三、文言句式、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常考的“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近 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 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 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有:① 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
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 的理解等。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 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 用和动词的活用。高考命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实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査词 类活用。 四、文言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该考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1.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 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 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此考点各命题省市均设题,赋分8~10 分。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杜绝“意译”一一翻译“大 意”。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字义;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 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 时必须准确体现出来。 2.断句。古称“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理解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没有标点的文言文断句,以帮助阅读和理解;二是 句内停顿,也可以帮助理解句意、文意。 五、分析综合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有三个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 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 力层级为C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文言 传记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筛选主人公品行、性情爱好或功绩的语句;非传 记类作品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种情感、某个观点、某种景物特点 的语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对文言文所写的人物、事件、景 物、道理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并由此提炼概括出主题。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 中心意思,强调的是对文言文文本的整体把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分析概括出作者在叙事、说理 写景中表达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的人、事、物等所持 有的看法和倾向 要点名师透析】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对文言文翻译题作了重大调整:一改以往客观题 (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采用了主观题(简答题)的命题方式。该题型一经亮相 后,好评如潮,在此后历年的高考卷中卷卷呈现。试题分值也一增再增:由3 分增至5分,由5分增至8分,甚至11分(海南、宁夏高考和辽宁高考)。现 在该题成了语文高考改革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其旺盛的生命力(卷卷呈现) 和优厚的待遇(分值11分之巨),令我们大跌眼镜之余,更应投以强烈的关注 文言文翻译并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轻易做到的,因为心中明白不等于可 顺畅地诉之于口,嘴上能说不等于能清楚地付之于笔端,它还涉及语言的书面表
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 的理解等。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 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 用和动词的活用。高考命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实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查词 类活用。 四、文言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该考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容: 1.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 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 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此考点各命题省市均设题,赋分 8~10 分。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杜绝“意译”——翻译“大 意”。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字义;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 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 时必须准确体现出来。 2.断句。古称“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理解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没有标点的文言文断句,以帮助阅读和理解;二是 句内停顿,也可以帮助理解句意、文意。 五、分析综合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有三个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 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 力层级为 C 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文言 传记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筛选主人公品行、性情爱好或功绩的语句;非传 记类作品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种情感、某个观点、某种景物特点 的语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对文言文所写的人物、事件、景 物、道理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并由此提炼概括出主题。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 中心意思,强调的是对文言文文本的整体把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分析概括出作者在叙事、说理、 写景中表达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的人、事、物等所持 有的看法和倾向。 【要点名师透析】 2002 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对文言文翻译题作了重大调整:一改以往客观题 (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采用了主观题(简答题)的命题方式。该题型一经亮相 后,好评如潮,在此后历年的高考卷中卷卷呈现。试题分值也一增再增:由 3 分增至 5 分,由 5 分增至 8 分,甚至 11 分(海南、宁夏高考和辽宁高考)。现 在该题成了语文高考改革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其旺盛的生命力(卷卷呈现) 和优厚的待遇(分值 11 分之巨),令我们大跌眼镜之余,更应投以强烈的关注。 文言文翻译并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轻易做到的,因为心中明白不等于可 顺畅地诉之于口,嘴上能说不等于能清楚地付之于笔端,它还涉及语言的书面表
达能力。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的复习中,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减少 失分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掌握常用的六种翻译方法 1.保留法。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 年号、官爵名)、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 动地保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因为此类词语无需也无法用现代汉语进行 对译,如果硬作翻译,反会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2.剔除法。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 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 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 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 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剔除后,不影响译句的正确和通顺。 3.添补法。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现象,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 语等,在翻译时,需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添补出来。唯有如此,译后的句子才显 得完整、通畅、达意。 4.替换法。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 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 “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 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 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 5.调序法。由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有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 这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语序重新调整,得以符 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6.释义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为阅卷方便,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 点,而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体现在句中的关键词上。在答题时,如能对这些关键 词进行准确地翻译,就能轻易地得分;若翻译错误,或不准确,就会遗憾地丢分。 如何翻译这些关键词呢 (1)联想课文推断。在翻译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陌生词”, 左“推”右“敲”之余,仍不得要义。殊不知,这些翻译上的“拦路”词,却是 课文中的“熟词”。此时,你若能联想到课文中有关词句的用法,互为比较,辨 析异同,就能准确地推断出它的含义。如:“亡何花开,薄如蝉翼。”此句在翻 译时如不作联想,颇为棘手:句中“亡何”究为何意?若能联想起课文《促织》 中“无何,宰以卓异闻”,便会疑窦顿消,豁然开朗:“无何”为“不久”之意, 而“亡”通“无”,“亡何”即“无何”,则可译为“不久”,此句就能顺理地 翻译为:“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 (2)语境分析推断。有些文言词语仅凭所在文句,有时是不易理解的; 有些文言词语本身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单依所在文句,词义亦是难以定夺的。 此时,需借助句子上下文意(即语境)来推知词义。 (3)语法分析推断。有些词语在翻译时,可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凭 借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形容词、动词 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来推知词性,进而推知意义。如:“每至客舍,自放 驴,取樵炊爨。”(2002年全国卷)此句中的“樵”,易误译成动词“打柴”之
达能力。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的复习中,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减少 失分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常用的六种翻译方法 1.保留法。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 年号、官爵名)、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 动地保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因为此类词语无需也无法用现代汉语进行 对译,如果硬作翻译,反会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2.剔除法。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 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 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 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 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剔除后,不影响译句的正确和通顺。 3.添补法。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现象,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 语等,在翻译时,需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添补出来。唯有如此,译后的句子才显 得完整、通畅、达意。 4.替换法。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 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 “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 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 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 5.调序法。由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有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 这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语序重新调整,得以符 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6.释义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为阅卷方便,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 点,而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体现在句中的关键词上。在答题时,如能对这些关键 词进行准确地翻译,就能轻易地得分;若翻译错误,或不准确,就会遗憾地丢分。 如何翻译这些关键词呢? (1)联想课文推断。在翻译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陌生词”, 左“推”右“敲”之余,仍不得要义。殊不知,这些翻译上的“拦路”词,却是 课文中的“熟词”。此时,你若能联想到课文中有关词句的用法,互为比较,辨 析异同,就能准确地推断出它的含义。如:“亡何花开,薄如蝉翼。”此句在翻 译时如不作联想,颇为棘手:句中“亡何”究为何意?若能联想起课文《促织》 中“无何,宰以卓异闻”,便会疑窦顿消,豁然开朗:“无何”为“不久”之意, 而“亡”通“无”,“亡何”即“无何”,则可译为“不久”,此句就能顺理地 翻译为:“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 (2)语境分析推断。有些文言词语仅凭所在文句,有时是不易理解的; 有些文言词语本身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单依所在文句,词义亦是难以定夺的。 此时,需借助句子上下文意(即语境)来推知词义。 (3)语法分析推断。有些词语在翻译时,可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凭 借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形容词、动词 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来推知词性,进而推知意义。如:“每至客舍,自放 驴,取樵炊爨。”(2002 年全国卷)此句中的“樵”,易误译成动词“打柴”之
意。其实,此句中“取”是动词,“樵”处于宾语的位置,其词性应为名词,故 宜译为“木柴”之意。 (4)巧借修辞释义。文言文中,常存在使用修辞手法的现象(比喻、借 代、婉曲、用典等),假如不作处理就直译这些句子,则会使译文显得不当 5)固定结构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在使用时形成了固定结构 模式,如表疑问的常用“奈何”“若何”等,表测度的常用“无乃……乎”“得 无……乎”等。在译句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固定结构,句子便可流畅译出。如: “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此句采用了“其 其 表 选择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是……,还是……”之意。弄清此点后,该句便无翻 译障碍了。此固定结构,可从初中学过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 说》)得以印证。 (6)词类活用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等,在翻译时需根据其活用 进行意译。 、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修辞手法和句式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 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 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 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 “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4.注意常见的句式。(1)判断句(2)倒装句(要调整语序):a.宾语 前置b.定语后置c.状语后置d.主谓倒装(3)省略句(要补出省略成分)(4) 被动句 三、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 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 往不被重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 加让人觉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 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 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 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 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 “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 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 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于原文,却译得句子拗 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 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 文笔流畅优美
意。其实,此句中“取”是动词,“樵”处于宾语的位置,其词性应为名词,故 宜译为“木柴”之意。 (4)巧借修辞释义。文言文中,常存在使用修辞手法的现象(比喻、借 代、婉曲、用典等),假如不作处理就直译这些句子,则会使译文显得不当。 (5)固定结构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在使用时形成了固定结构 模式,如表疑问的常用“奈何”“若何”等,表测度的常用“无乃……乎”“得 无……乎”等。在译句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固定结构,句子便可流畅译出。如: “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此句采用了“其……,其……”表 选择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是……,还是……”之意。弄清此点后,该句便无翻 译障碍了。此固定结构,可从初中学过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 说》)得以印证。 (6)词类活用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等,在翻译时需根据其活用 进行意译。 二、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修辞手法和句式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 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 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 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 “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4.注意常见的句式。(1)判断句(2)倒装句(要调整语序):a.宾语 前置 b.定语后置 c.状语后置 d.主谓倒装(3)省略句(要补出省略成分)(4) 被动句 三、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 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 往不被重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 加让人觉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 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 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 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 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 “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 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 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于原文,却译得句子拗 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 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 文笔流畅优美
五、避免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2002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 文字表述题。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 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 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 句意不改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 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 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 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 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 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 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 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 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 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 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 啰唆赘余。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结构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 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 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典例】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申甫传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 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 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
五、避免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2002 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 文字表述题。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 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 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 句意不改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 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 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 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 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 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 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 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 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 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 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 啰唆赘余。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结构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 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 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典例】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申甫传 汪 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 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 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
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 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 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 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 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 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 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 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 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 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 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 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 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 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①媐(x):嬉戏。②瘗(yi):埋葬③窭(j):贫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之。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解析】对文言文翻译题目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 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1)句中,必须补出句 首的主语即“申甫”还须注意“复”“故”两个常用实词的翻译方法,活用的 词“乞”在这里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2)句中,注意“数”“以” 的翻译方法,“见”表被动。这都是课内很常见的词的用法。(3)句中,注意 “于是”古今异义,实词“咎”“讥”的翻译,在句中的“而”表并列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翻译为: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 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 (的优劣)。 【感悟高考真题】 1.(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 柱峰亭记
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 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 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 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 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 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 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 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 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 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 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 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 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 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 之。 (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 媐(xī):嬉戏。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ǜ):贫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之。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解析】对文言文翻译题目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 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1)句中,必须补出句 首的主语即“申甫”还须注意 “复”“故”两个常用实词的翻译方法,活用的 词“乞”在这里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2)句中,注意“数”“以” 的翻译方法,“见”表被动。这都是课内很常见的词的用法。(3)句中,注意 “于是”古今异义,实词“咎”“讥”的翻译,在句中的“而”表并列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翻译为: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 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 (的优劣)。 【感悟高考真题】 1. (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小孤山新修一 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 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 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 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 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 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 为赧然愧,艴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 相与怃然而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 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 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 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 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 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 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 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②甃结:砖块建筑。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④ 徙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选A。本题考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 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延祐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明 日”这都是表示时间顺承的词语,作者在临川见完吴幼清后,又来到了彭泽,并 在此停留下来,还在第二日登上了小孤山,因此,“次”应为“驻止”之意,而 不是“排列”的意思。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 择标准,即题干中“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 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 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 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 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 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 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 相与怃然而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 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 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 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 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 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 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 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 徙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选 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 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延祐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明 日”这都是表示时间顺承的词语,作者在临川见完吴幼清后,又来到了彭泽,并 在此停留下来,还在第二日登上了小孤山,因此,“次”应为“驻止”之意,而 不是“排列”的意思。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 择标准,即题干中“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