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 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师说》)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师说》) 一、“而”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 时可译为“又” 、“和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 学》) ·②单于壮其节,朝夕谴人问候武, 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褒禅山记》)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 学》) • ②单于壮其节,朝夕谴人问候武, 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褒禅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然后”,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 禄(《祭十二郎文》)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 禄(《祭十二郎文》)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然后”,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 是”“却 雨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 情表》)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 秦师》)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 情表》) •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 秦师》)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 是”“却” “反而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 郎文》)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 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 心语。可不译。 ·①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
•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劝学》) •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 心语。可不译
7.用法: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也(《游褒禅山记》)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 列传》)
•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也(《游褒禅山记》)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 列传》) 7.用法: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此”,“因而
8.用法:表示目的关系, 可以翻译为“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 赋》)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 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 赋》) •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 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8.用法:表示目的关系, 可以翻译为“以”,“以此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 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③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 ③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 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译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