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27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2)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5)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出了边关将士 思念家乡,而又因功业未建无计归家的复杂心情 2.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圃(f) 亵渎(xie) 恪尽职守(ke) B.襁褓( qiang)灵柩(jiu) 气吞斗牛(d6u) C.扶掖(ye) 藻饰(zao) 递泗横流(ti) D.请难(jie) 诓騙( kuang)咬文嚼字(jue)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一代天娇无与伦比凌驾 B.一抔黄土重蹈覆辙旁鹜 C.断章取义阔然无累狡黠 D.豁然贯通弥留之际陨落 4.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班级举办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心中的风流人物”,你和同学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5.小宁负责“风流人物之书法篇”栏目,搜集到四幅古代楷书名家的作品,请你判断其中哪一幅是 颜真卿的作品。( )(2分)
高淳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 (27 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 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2)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月夜》) (3)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4)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5)池上碧苔三四点, 。 (晏殊《破阵子》) (6)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7)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以“ , ”,写出了边关将 士 思念家乡,而又因功业未建无计归家的复杂心情。 2.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田圃(fŭ) 亵渎(xiè) 恪尽职守(kè) B.襁褓(qiăng) 灵柩(jìu) 气吞斗牛(dǒu) C.扶掖(yè) 藻饰(zăo) 涕泗横流(tì) D.诘难(jié) 诓骗(kuāng) 咬文嚼字(jué)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一代天娇 无与伦比 凌驾 B.一抔黄土 重蹈覆辙 旁鹜 C.断章取义 阔然无累 狡黠 D.豁然贯通 弥留之际 陨落 4.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 分)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 班级举办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心中的风流人物”,你和同学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5.小宁负责“风流人物之书法篇”栏目,搜集到四幅古代楷书名家的作品,请你判断其中哪一幅是 颜真卿的作品。( )( 2 分)
路荆曾者百臨事迎今 州都额備多禪 徳茶不持 4法霄/亲士司「然懈戒 陵剌烈泰也 人+札下儀塔拎 安正 隆流屡甚 擅其倫乃 降领西國度間彰 又宸遂 祖磊動些滕把明寺為洲 明風昌做文 自神芰 人k雲鮪俯僧下寺具比弥天是虽夜 C 小宣负责“风流人物之文学篇”栏目,他根据本学期所学课文向大家推荐这些作者的相关作品 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表格。(3分) 课文 作者 推荐作品 推荐理由 「《沁园春雪》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选》「感受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两则》傅雷 《傅雷家书》 7.小成负责“风流人物之英雄篇”,请为他的感言补充恰当的关联词。( )(3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 有“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有以“士之怒”勇对“天子之怒”的唐雎… 这些英雄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 他们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他们 在历史上建功立业, 对整个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A.虽然……但是 有……才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只有……才 (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7分) 古诗阅读】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勻。夺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 [注]①杪:树梢。 8.(1)词中画线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绘。(2分) (2)末句写残照“怪”人过早催它离开,修辞上有何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古文阅读】
A B C D 6.小宣负责“风流人物之文学篇”栏目,他根据本学期 ...所学课文向大家推荐这些作者的相关作品, 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表格。(3 分) 课文 作者 推荐作品 推荐理由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选》 感受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两则》 傅 雷 《傅雷家书》 ① ② ③ ④ ⑤ 7.小成负责“风流人物之英雄篇”,请为他的感言补充恰当的关联词。( )(3 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 有“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有以“士之怒”勇对“天子之怒”的唐雎…… 这些英雄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 他们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他们 在历史上建功立业, 对整个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A.虽然……但是…… 只有……才…… B.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 只有……才…… 二(43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8~12 题。(17 分) 【古诗阅读】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 早。 [注] ①杪:树梢。 8.(1)词中画线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绘。(2 分) (2)末句写残照“怪”人过早催它离开,修辞上有何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古文阅读】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 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 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 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 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 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资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 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 【注】①先主:指刘备。②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 (2)喜怒不形于色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谓当出贵人() (2)顾自见其耳 (3)善下人 (4)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2)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12.文中刘元起称赞少年刘备“非常人也”,请你简要说说:文中表现了少年刘备哪些可贵的不同 常人之处?(可用原文)(3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16题。(15分) 画晴 张晓风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 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 气,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宛转的气流,我 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以为明灿的阳光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陈,就觉得非去拜访她不可。在这种阳光中如果不带有几分醉 意,凡事随兴而行,就显得太不调和了。 转了好几班车,来到陈的门前,才发现她也出去了。 站了许久,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抬头望去,远处禾场很空阔,几垛稻草疏疏落落地散布着 我信步徐行,发现自己正走向一片广场。黄绿不匀的草在我脚下伸展着,奇怪的大石在草丛中散置 着。我选了一块比较光滑的斜靠而坐,就觉得身下垫的,和身上盖的,都是灼热的阳光 我悠然地望着天,体味着幸福,这不是坐在暖气机边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我们肯早日离开阴 深黑暗的蛰居,回到热热亮亮的光中,那该多美呢! 头顶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叶子不多,却都很青翠,太阳的影像从树叶的微隙中筛了下来。暖 风过处,满地圆圆的日影都欣然起舞 坐在这样的树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对人品的观察。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 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于是在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一“冬日之日 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那样温柔敦厚而又 那样深沉呢?我不禁用全心灵祷求:"不是独步中天,造成气焰和光芒。而是透过灰冷的心,用
先主①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 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②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 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 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 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 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资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 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 【注】①先主:指刘备。 ②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或.谓当出贵人 ( ) (2)顾.自见其耳 ( ) (3)善.下人 ( ) (4)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 分) (1)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2)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12.文中刘元起称赞少年刘备“非常人也”,请你简要说说:文中表现了少年刘备哪些可贵的不同 常人之处?(可用原文)(3 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13~16 题。(15 分) 画晴 张晓风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 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 气,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宛转的气流,我 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以为明灿的阳光。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陈,就觉得非去拜访她不可。在这种阳光中如果不带有几分醉 意,凡事随兴而行,就显得太不调和了。 转了好几班车,来到陈的门前,才发现她也出去了。 站了许久,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抬头望去,远处禾场很空阔,几垛稻草疏疏落落地散布着。 我信步徐行,发现自己正走向一片广场。黄绿不匀的草在我脚下伸展着,奇怪的大石在草丛中散置 着。我选了一块比较光滑的斜靠而坐,就觉得身下垫的,和身上盖的,都是灼热的阳光。 我悠然地望着天,体味着幸福,这不是坐在暖气机边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我们肯早日离开阴 深黑暗的蛰居,回到热热亮亮的光中,那该多美呢! 头顶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叶子不多,却都很青翠,太阳的影像从树叶的微隙中筛.了下来。暖 风过处,满地圆圆的日影都欣然起舞。 坐在这样的树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对人品的观察。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 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于是在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冬日之日”。 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那样温柔敦厚而又 那样深沉呢? 我不禁用全心灵祷求:"不是独步中天,造成气焰和光芒。而是透过灰冷的心,用一
腔热忱去温暖一切僵坐在阴湿中的人。 渐近日午,光线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几只黑色瘦胚的羊,正慢慢地啮着 草,远远的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我趁兴而起,在草场上纡回漫步。 难得这么静,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回头再看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 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依头择草,恍惚间只让我觉得它们嚼的不止是草, 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爱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晩霞,至 于耀眼的日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唯有这样平凡的下午,没有一点彩色和光芒的时刻 常常会被人遗忘。但我却不能自禁地喜爱并且瞻仰这份宁静、恬淡和收敛。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茫茫草原,就只交付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吗?叫我们如何消受得完呢? 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连它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 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辨,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 时已把他们各自的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们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 远处有疏疏密密的竹林,掩映一角红墙,我望着他们各自走去他们的家,心中不禁怅然若失 想起城市的街道,想起两侧壁立的大厦,人行其间,抬头只见一线天色,真仿佛置身于死荫的幽谷 了。而这里,在这不知名的原野中,却是遍地泛滥着阳光。人生际遇不同,相去多么远啊! 我转身离去,落日在我身后画着红艳的圆。而远处昏黄的灯光也同时在我面前亮起。那种壮丽 和寒伧成为极强烈的对照 遥遥地看到陈的家,也已经有了灯光,想她必是倦游归来了,我迟疑 有走过去摇铃, 我已拜望过郊上的晴朗,不必再看她了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有删改) 13.细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可用文中词句)。(4分) 景致特征 作者的心情 上午 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 渐近日午 日影西斜 14.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太阳的影像从树叶的微隙中筛了下来。暖风过处,满地圆圆的日影都欣然起舞 (2)仿照下面画线句对“冬日之日”的评价,写出“夏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的原因。(2 “夏日之日”: 常使人厌恶、回避。 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剌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 那样温柔敦厚而又那样深沉呢? 1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3分) 16.从文中两处划线句看出,“我”起先是“非去拜访”朋友不可,最后却决定“又不必再看她了” 请说说原因。(3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20题。(11分) 关于职业 夏丐尊 关于青年的职业,有人这样说:“职业是神圣的,而且是终身大事。青年于未就职业前需考察 社会环境,审度自己个性,参酌将来的希望,仔细选择
腔热忱去温暖一切僵坐在阴湿中的人。" 渐近日午,光线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几只黑色瘦胚的羊,正慢慢地啮着 草,远远的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我趁兴而起,在草场上纡回漫步。 难得这么静,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回头再看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 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依头择草,恍惚间只让我觉得它们嚼的不止是草, 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爱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晚霞,至 于耀眼的日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唯有这样平凡的下午,没有一点彩色和光芒的时刻, 常常会被人遗忘。但我却不能自禁地喜爱并且瞻仰这份宁静、恬淡和收敛。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茫茫草原,就只交付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吗?叫我们如何消受得完呢? 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连它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 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辨,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 时已把他们各自的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们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 远处有疏疏密密的竹林,掩映一角红墙,我望着他们各自走去他们的家,心中不禁怅然若失。 想起城市的街道,想起两侧壁立的大厦,人行其间,抬头只见一线天色,真仿佛置身于死荫的幽谷 了。而这里,在这不知名的原野中,却是遍地泛滥着阳光。人生际遇不同,相去多么远啊! 我转身离去,落日在我身后画着红艳的圆。而远处昏黄的灯光也同时在我面前亮起。那种壮丽 和寒伧成为极强烈的对照。 遥遥地看到陈的家,也已经有了灯光,想她必是倦游归来了,我迟疑了一下,没有走过去摇铃, 我已拜望过郊上的晴朗,不必再看她了。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有删改) 13.细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可用文中词句)。(4 分) 时 间 景致特征 作者的心情 上午 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 ① 渐近日午 ② 陶醉 日影西斜 ③ ④ 14.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5 分) (1)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 分) 太阳的影像从树叶的微隙中筛.了下来。暖风过处,满地圆圆的日影都欣然起舞 ....。 (2)仿照下面画线句对“冬日之日”的评价,写出“夏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的原因。(2 分) “夏日之日”: , ; , ,常使人厌恶、回避。 “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 那样温柔敦厚而又那样深沉呢? 1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3 分) 16.从文中两处划线句看出,“我”起先是“非去拜访”朋友不可,最后却决定“又不必再看她了”, 请说说原因。(3 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17~20 题。(11 分) 关于职业 夏丏尊① 关于青年的职业,有人这样说:“职业是神圣的,而且是终身大事。青年于未就职业前需考察 社会环境,审度自己个性,参酌将来的希望,仔细选择
这番议论原不是毫无理由的话。可是按现今之实际。却不免是一种高调。“审度自己个性 参酌将来的希望”,这种条件在眼前有许多职业可就的人,也许可作参考。可是在大多数的一般 人看来,这番议论只等于空洞的说教,等于一张不能兑现的美丽的支票而已 现在让我来平心静气地提几条可走的方向供诸君参考。据我所见,普通人的职业的来路不外下 列几项,诸君所能走的方向当然也不出这几项。一、独立自营,二、从事家业,三、入工商界习业, 四、入公共机关作月薪生活。 诸君出校门后投身职业,该向哪一条路跑,原不能一概论定,一条路有一条路的难处,一个人 有一个人的志愿,断难代为抉择。不但别人难以代为抉择,恐诸君自己也无法抉择。在现在的情势 之下,一切须看条件:要独立自营,至少家里须有小资本;要从事家业,至少家里先要有老业:要 入工商界学业,至少在工商界要有能介绍的亲友;要入机关领月薪,也至少要有人援引:此外,各 门还要有能相适应的特种品性。不过就大体说,诸君为生活计,总须走一条路,而且事实也非逼迫 诸君去走一条路不可。现世尚谈不到机会均等,只好各人走各人的路,“君乘车,我戴笠”,“君 担簦,我跨马”,有的乘车,有的戴笠,有的担簦,有的跨马,从前有此不平,现在仍有此不平 无法讳言。 在现今什么都只好去碰去看,尤其职业。今日在职业界吃饭的人,其职业大概都是碰来的。他 们有的在某公司办事,有的在某工厂中为事务员,有的在某衙门里作官吏,有的在某处办农场,但 我相信他们当初并不曾由此预期,只是因了偶然的机会,经过几次转变,达到现在的地位而已。 但诸君不可误解,把“碰”解作不劳而获的幸运。要碰,先须有碰的资格,没有资格,即使有 偶然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无法将它捉住。某商店须用一个管银钱的店员,你如果是没有金钱信用 的人,就无资格去碰了;某机关要请一个书记(文员),你如果是文理不通字迹潦草的,就无资格 去碰了:某公司要找一个能担繁重事务的职员,你如果是身体怯弱的,就无资格去碰了。身体、品 性、知识,都是碰的条件。中学校教育原不是教授职业技能的,但在身体的锻炼,品性的陶冶、知 识的修养各点上来看,却不能说与职业无关。诸君在学校如果曾做了正式的学习,不曾马马虎虎地 度过,那么对于以后的就业来说,也可以说不曾白花了学费了。 诸君出校门以后,就利用在学校中锻炼好了的身体,陶冶过了的品性,修养来的知识去碰吧。 一面还须把身体、品性、知识继续锻炼陶冶修养以期不失未来的新机会。万一不凑巧一时碰不到职 业,请平心反省,是否自己没有碰的资格?倘若自己觉得资格不够,就应该努力修补。如果自问资 格无缺,所以碰不到职业完全由于没有机会,也只有再去碰而已。实情如此,有什么别的话可说呢! 选自夏丐尊文集《白马湖之冬》,有删改 【注】①夏丐尊(1886-194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曾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 春晖中学等学校任教。 17.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为青年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提出的建议。(2分) 18.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能兑现的美丽的支票”指什么?(2分) (2)作者认为职业要去“碰”,根据下面所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碰”的义项,结合文章内 容说说你对文中“碰”的理解。(2分) ①撞击:②偶然遇见;③通过接触进行试探;④触犯顶撞 19.第六段列举店员、书记、职员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这番议论原不是毫无理由的话。可是按现今之实际。却不免是一种高调。“审度自己个性”, “参酌将来的希望”,这种条件在眼前有许多职业可就的人,也许可作参考。可是在大多数的一般 人看来,这番议论只等于空洞的说教,等于一张不能兑现的美丽的支票而已。 现在让我来平心静气地提几条可走的方向供诸君参考。据我所见,普通人的职业的来路不外下 列几项,诸君所能走的方向当然也不出这几项。一、独立自营,二、从事家业,三、入工商界习业, 四、入公共机关作月薪生活。 诸君出校门后投身职业,该向哪一条路跑,原不能一概论定,一条路有一条路的难处,一个人 有一个人的志愿,断难代为抉择。不但别人难以代为抉择,恐诸君自己也无法抉择。在现在的情势 之下,一切须看条件:要独立自营,至少家里须有小资本;要从事家业,至少家里先要有老业;要 入工商界学业,至少在工商界要有能介绍的亲友;要入机关领月薪,也至少要有人援引;此外,各 门还要有能相适应的特种品性。不过就大体说,诸君为生活计,总须走一条路,而且事实也非逼迫 诸君去走一条路不可。现世尚谈不到机会均等,只好各人走各人的路,“君乘车,我戴笠”,“君 担簦,我跨马”,有的乘车,有的戴笠,有的担簦,有的跨马,从前有此不平,现在仍有此不平, 无法讳言。 在现今什么都只好去碰去看,尤其职业。今日在职业界吃饭的人,其职业大概都是碰来的。他 们有的在某公司办事,有的在某工厂中为事务员,有的在某衙门里作官吏,有的在某处办农场,但 我相信他们当初并不曾由此预期,只是因了偶然的机会,经过几次转变,达到现在的地位而已。 但诸君不可误解,把“碰”解作不劳而获的幸运。要碰,先须有碰的资格,没有资格,即使有 偶然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无法将它捉住。某商店须用一个管银钱的店员,你如果是没有金钱信用 的人,就无资格去碰了;某机关要请一个书记(文员),你如果是文理不通字迹潦草的,就无资格 去碰了;某公司要找一个能担繁重事务的职员,你如果是身体怯弱的,就无资格去碰了。身体、品 性、知识,都是碰的条件。中学校教育原不是教授职业技能的,但在身体的锻炼,品性的陶冶、知 识的修养各点上来看,却不能说与职业无关。诸君在学校如果曾做了正式的学习,不曾马马虎虎地 度过,那么对于以后的就业来说,也可以说不曾白花了学费了。 诸君出校门以后,就利用在学校中锻炼好了的身体,陶冶过了的品性,修养来的知识去碰吧。 一面还须把身体、品性、知识继续锻炼陶冶修养以期不失未来的新机会。万一不凑巧一时碰不到职 业,请平心反省,是否自己没有碰的资格?倘若自己觉得资格不够,就应该努力修补。如果自问资 格无缺,所以碰不到职业完全由于没有机会,也只有再去碰而已。实情如此,有什么别的话可说呢! 选自夏丏尊文集《白马湖之冬》,有删改 【注】①夏丏尊(1886-194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曾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 春晖中学等学校任教。 17.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为青年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提出的建议。(2 分) 18.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能兑现的美丽的支票”指什么?(2 分) (2)作者认为职业要去“碰”,根据下面所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碰”的义项,结合文章内 容说说你对文中“碰”的理解。(2 分) ①撞击;②偶然遇见;③通过接触进行试探;④触犯顶撞 19.第六段列举店员、书记、职员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 分)
20.下列名人名言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一—林肯 B.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一一巴斯德 C.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一一莫尔 D.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得到的机会要多 培根 三(50分)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 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 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 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 而对于已经破损的东西,有人就会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 到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也保持“干净整洁”,不要给别人的“破坏”可乘之机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7分 1.(10分)(1)不求闻达于诸侯(2)北斗阑干南斗斜(3)足蒸暑土气(4)斜晖脉脉水 悠悠(5)叶底黄鹂一两声(6)会挽雕弓如满月(7)物是人非事事休(8)赢得生前身 后名(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3分)C 3.(3分)D 4.(3分)抄写正确1分,清晰、工整1分,美观1分 5.(2分)B (3分)①苦心孤诣的教子篇(1分)②至⑤:课文、作者、作品名匹配,符合题目要求 1分;推荐理由恰当1分(意近即可) 示例:《谈读书》培根《培根随笔》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7.(3分)C 二(43分) 8.(4分)(1)(2分)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 (每两点1分) (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斜阳缓缓下落的情态(1分),抒发了 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1分) 9.(2分)(1)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2)喜怒/不形于色
20.下列名人名言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一项是( )。(2 分) A.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 ——林肯 B.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巴斯德 C.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莫尔 D.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得到的机会要多。——培根 三(50 分)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 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 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 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 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 而对于已经破损的东西,有人就会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 到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也保持“干净整洁”,不要给别人的“破坏”可乘之机。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27 分) 1.(10 分)(1)不求闻达于诸侯 (2)北斗阑干南斗斜 (3)足蒸暑土气 (4)斜晖脉脉水 悠悠 (5)叶底黄鹂一两声 (6)会挽雕弓如满月 (7)物是人非事事休 (8)赢得生前身 后名 (9)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3 分)C 3.(3 分) D 4.(3 分)抄写正确 1 分,清晰、工整 1 分,美观 1 分 5.(2 分)B 6.(3 分)①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1 分) ②至⑤:课文、作者、作品名匹配,符合题目要求 1 分;推荐理由恰当 1 分(意近即可)。 示例:《谈读书》 培根 《培根随笔》 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7.(3 分)C 二(43 分) 8.(4 分)(1)(2 分)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 (每两点 1 分) (2)(2 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斜阳缓缓下落的情态(1 分),抒发了 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1 分)。 9.(2 分)(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10.(4分)(1)有人(2)回头看(3)对…好(或“对…友善”、“善待”)(4)这 11.(4分)(1)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1分),(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1分)。 (2)见到刘备并对他感到惊异(1分),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1分) 12.(3分)有远大抱负:尊长懂礼;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一点1分,答出三点3 【参考译文】先主很小时,父亲便过世了:他与母亲一起织草鞋,编竹席卖以度日。所住房屋东南 方有棵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一片簇团,好似皇帝出行时的舆盖。来来往往的人都对这棵树 的不同寻常感到奇怪。刘备少年时,与同族人中的小孩子在树下嬉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羽葆 盖车。”他的叔父子敬说:“你不要说这狂妄的话,会灭我满门的!”刘备十五岁时,他的母亲让 他去学习,跟同族的刘德然、辽西族的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同郡卢植门下共事。刘德然的父亲刘 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刘元起的妻子说:“我们各自都有一家人,你怎么 能常常这样资助刘备呢!”刘元起说:“我家族中能有这样的孩儿,他是不同寻常的人。”而且公 孙瓒跟刘备友情深厚。公孙瓒年龄大些,刘备把他当兄长对待。刘备不很喜爱读书,却喜爱狗马 音乐、漂亮的衣服。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来可盖过膝盖,回过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言语很 少,对下人很友善,喜怒的情绪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刘备喜欢结交性情爽快的侠士,少年都争相依 附他。中山地区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家财万贯,在涿郡贩卖马匹,见到刘备并对他感到惊异 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刘备因此能够用以集结手下人。 13.(4分)①欢喜、悠然②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③平凡,没有一点彩色和光芒(或“宁静、 恬淡和收敛”)④喜爱并且瞻仰 14.(5分)(1)(3分)“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阳光从繁密的树叶间洒落的美景(1分), “欣然起舞”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影闪动不定的情景(1分)。 (2)(2分)那是明亮的,却过于耀眼(1分);是炽热的,却过于毒辣(1分)(意近即可) 15.(3分)找出对比1分,分析出作用2分。示例:①置身阳光下的“我”与“坐在暖气机边的 人”的对比,突出了作者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②“夏日之日”与“冬日之日”的对比,突出作 者对含蕴、温柔、敦厚、深沉的境界的向往。③“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晩霞,至于耀眼的日 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与“我”偏爱“平凡的下午”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宁静 恬淡和收敛的下午的喜爱和瞻仰之情。④“城市的街道”与“不知名的原野”的对比,明确了作 者抚然若失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泛滥着阳光的不知名原野的喜爱。⑤“落日”与“昏黄的灯光” 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原野的恋恋不舍 16.(3分)作者起兴去拜访朋友,目的只是想到朋友生活的郊野中去享受和沉醉阳光。在乡村原 野的一天,她已独自领略了乡村的阳光美景,目的已达到,没有必要再去打扰朋友了。(2分) 这样的结尾更突出了主题,耐人回味。(1分)(意近即可) 17.(2分)希望在校的青年学生把身体、品性、知识锻炼陶冶修养好,以期不失未来的就业机会 18.(4分)(1)(2分)“青年于未就职业前需(考察社会环境),审度自己个性(1分),参 酌将来的希望(1分),仔细选择”的议论 (2)(2分)文中的“碰”指的是青年就业时要就眼前可能拥有的某一个职业,通过接触进行 尝试。(意近即可
10.(4 分)(1)有人(2)回头看(3)对……好(或“对……友善”、“善待”)(4)这 11.(4 分)(1)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1 分),(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1 分)。 (2)见到刘备并对他感到惊异(1 分),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1 分)。 12.(3 分)有远大抱负;尊长懂礼;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一点 1 分,答出三点 3 分)。 【参考译文】先主很小时,父亲便过世了;他与母亲一起织草鞋,编竹席卖以度日。所住房屋东南 方有棵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一片簇团,好似皇帝出行时的舆盖。来来往往的人都对这棵树 的不同寻常感到奇怪。刘备少年时,与同族人中的小孩子在树下嬉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羽葆 盖车。”他的叔父子敬说:“你不要说这狂妄的话,会灭我满门的!”刘备十五岁时,他的母亲让 他去学习,跟同族的刘德然、辽西族的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同郡卢植门下共事。刘德然的父亲刘 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刘元起的妻子说:“我们各自都有一家人,你怎么 能常常这样资助刘备呢!”刘元起说:“我家族中能有这样的孩儿,他是不同寻常的人。”而且公 孙瓒跟刘备友情深厚。公孙瓒年龄大些,刘备把他当兄长对待。刘备不很喜爱读书,却喜爱狗马、 音乐、漂亮的衣服。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来可盖过膝盖,回过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言语很 少,对下人很友善,喜怒的情绪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刘备喜欢结交性情爽快的侠士,少年都争相依 附他。中山地区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家财万贯,在涿郡贩卖马匹,见到刘备并对他感到惊异, 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刘备因此能够用以集结手下人。 13.(4 分)①欢喜、悠然 ②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 ③平凡,没有一点彩色和光芒(或“宁静、 恬淡和收敛”) ④喜爱并且瞻仰 14.(5 分)(1)(3 分)“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阳光从繁密的树叶间洒落的美景(1 分), “欣然起舞”用拟人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影闪动不定的情景(1 分)。 (2)(2 分)那是明亮的,却过于耀眼(1 分);是炽热的,却过于毒辣(1 分)(意近即可) 15.(3 分)找出对比 1 分,分析出作用 2 分。示例:①置身阳光下的“我”与“坐在暖气机边的 人”的对比,突出了作者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②“夏日之日”与“冬日之日”的对比,突出作 者对含蕴、温柔、敦厚、深沉的境界的向往。③“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晚霞,至于耀眼的日 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与“我”偏爱“平凡的下午”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宁静、 恬淡和收敛的下午的喜爱和瞻仰之情。④“城市的街道”与“不知名的原野”的对比,明确了作 者抚然若失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泛滥着阳光的不知名原野的喜爱。⑤“落日”与“昏黄的灯光” 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原野的恋恋不舍。 16.(3 分)作者起兴去拜访朋友,目的只是想到朋友生活的郊野中去享受和沉醉阳光。在乡村原 野的一天,她已独自领略了乡村的阳光美景,目的已达到,没有必要再去打扰朋友了。(2 分) 这样的结尾更突出了主题,耐人回味。(1 分)(意近即可) 17.(2 分)希望在校的青年学生把身体、品性、知识锻炼陶冶修养好,以期不失未来的就业机会。 18.(4 分)(1)(2 分)“青年于未就职业前需(考察社会环境),审度自己个性(1 分),参 酌将来的希望(1 分),仔细选择”的议论。 (2)(2 分)文中的“碰”指的是青年就业时要就眼前可能拥有的某一个职业,通过接触进行 尝试。(意近即可)
19.(3分)有力地论证了“碰,不是不劳而获的幸运。要碰,先须有碰的资格,没有资格,即使 有偶然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无法将它捉住”这一观点 20.(2分)B 三(50分) 21.(3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9.(3 分)有力地论证了 “碰,不是不劳而获的幸运。要碰,先须有碰的资格,没有资格,即使 有偶然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无法将它捉住”这一观点。 20.(2 分)B 三(50 分) 21.(30 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