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题目: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二、授课进度:第6-8周总8课时 三、授课班级: 四、教学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自觉运用正 确的认识规律进行科学认识活动,自觉和错误的认识方法和谬误进行斗争。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 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6.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教学难点 1.认识的两次飞跃 2.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六、教学设计分析: 问题导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一毛 泽东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2
2 一、授课题目: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二、授课进度:第 6-8 周 总 8 课时 三、授课班级: 四、教学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自觉运用正 确的认识规律进行科学认识活动,自觉和错误的认识方法和谬误进行斗争。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 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6.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教学难点 1.认识的两次飞跃 2.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六、教学设计分析: 问题导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 泽东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追问,是为了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多 方面的,从人如何面对世界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 改造世界。因而,自古以来人们也一直在追问:人能否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世界? 人能否改造世界,怎样改造世界?从哲学上讲,这就是认识、实践及其相互关系问 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 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 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奠定了基础。 (一)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作过很多论述。在中 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 是指道德伦理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思想家对实践也有不少论述,如康德把 实践看成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 的精神活动,尽管他触摸到了生产劳动的意义,认为劳动陶治事物,但最终还是把 实践限定在抽象的精神活动范围之内: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 但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总之,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 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 了科学的实践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 文献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3
3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追问,是为了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多 方面的,从人如何面对世界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 改造世界。因而,自古以来人们也一直在追问:人能否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世界? 人能否改造世界,怎样改造世界?从哲学上讲,这就是认识、实践及其相互关系问 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 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 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奠定了基础。 (一)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作过很多论述。在中 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 是指道德伦理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思想家对实践也有不少论述,如康德把 实践看成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 的精神活动,尽管他触摸到了生产劳动的意义,认为劳动陶冶事物,但最终还是把 实践限定在抽象的精神活动范围之内;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 但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总之,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 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 了科学的实践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 文献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并鲜明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阐释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 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不是纯粹的 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 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 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 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 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这 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 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 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 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 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相反,即使是最 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 成了。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 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 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 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 4
4 实践的,并鲜明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阐释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 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不是纯粹的 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 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 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 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 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这 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 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 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 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 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相反,即使是最 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 成了。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 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 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 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 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 构。 第一,实践主体D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 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 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 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 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 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 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 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 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 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 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火车、 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 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 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 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5 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 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 构。 第一,实践主体 D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 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 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 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 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 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 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 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 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 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 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火车、 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 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 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 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 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 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 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 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 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 体化的运动。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 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主 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 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 体主体化的表现。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 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人类的社会生活色彩斑澜,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 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学和艺术的活动”。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 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 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 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 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人 们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 发展相适应,社会政治实践的方式也是历史地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 6
6 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 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 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 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 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 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 体化的运动。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 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主 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 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 体主体化的表现。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 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人类的社会生活色彩斑斓,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 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学和艺术的活动”。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 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 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 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 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人 们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 发展相适应,社会政治实践的方式也是历史地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
交往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烙印,社会政治实践主要采取阶级对立 和阶级斗争的形式。三是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 活动,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精神文化的生 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无疑都离不开意识活动,但一种 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是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 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科学文化实践也是如此。例如,教 育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而是通过教 书育人的全过程实际地改变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 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 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 动的反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特 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 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 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 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 特点。虚拟实践的出现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的活动 的自主性、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 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7
7 交往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烙印,社会政治实践主要采取阶级对立 和阶级斗争的形式。三是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 活动,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精神文化的生 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无疑都离不开意识活动,但一种 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是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 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科学文化实践也是如此。例如,教 育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而是通过教 书育人的全过程实际地改变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 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 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 动的反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特 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 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 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 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 特点。虚拟实践的出现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的活动 的自主性、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 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 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 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 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 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 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 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 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然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 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潜 心实践。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 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 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水利工程、 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生态 环境保护的需要推动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 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需要 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此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表 现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更为 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 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 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 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 的需要。自然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 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认识人 8
8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 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 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 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 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 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 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 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然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 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潜 心实践。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 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 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水利工程、 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生态 环境保护的需要推动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 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需要 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此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表 现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更为 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 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 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 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 的需要。自然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 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认识人
类自身,改造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促进入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 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 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 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要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的认识活动,必须厘清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 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 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 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需要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 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 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就明确指出, 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 积累而成的,而“非天性也”。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 于人的实践经验。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柏 拉图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其中 “理念”的认识和回忆,故而提出了“认识即回忆”的观点。各派唯心主义哲学对 9
9 类自身,改造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促进入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 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 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 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要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的认识活动,必须厘清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 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 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 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需要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 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 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就明确指出, 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 积累而成的,而“非天性也”。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 于人的实践经验。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柏 拉图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其中 “理念”的认识和回忆,故而提出了“认识即回忆”的观点。各派唯心主义哲学对
此的说法和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否认认识是人脑对 客观世界的反映,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使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 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 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它把认识的主体只是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认识的客 体只是看作人们静观的对象,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是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而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认识就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二是不了解认识 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 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 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 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 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前提,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的反映,同时又克服其离开实践、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的缺陷,坚持以科学的 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这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人认识论。辩 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 识活动及其规律,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 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 10
10 此的说法和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否认认识是人脑对 客观世界的反映,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使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 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 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它把认识的主体只是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认识的客 体只是看作人们静观的对象,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是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而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认识就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二是不了解认识 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 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 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 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 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前提,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的反映,同时又克服其离开实践、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的缺陷,坚持以科学的 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这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人认识论。辩 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 识活动及其规律,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 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
认识的发展过程。它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等方面的关系,把 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 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能动反映论,不仅克服 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所认为的人的认识能否正确 反映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这一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 动的、创造性的特征。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 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墓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 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对 客观对象的反映,所以,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 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 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人们为了在实践中实现预定的 目的,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 人们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思 维活动。人类思维探寻把握本质的抽象活动,鲜明体现了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种认识,人类结合自己的需要在头脑中创新出新客体的理想形态和功能更是 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如众多人类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都彰显了人的认识 活动的创造性意义。总之,能动反映的创造性对于人的认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尤 为重要。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反映和创造不 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 面。其一,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 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其二,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11
11 认识的发展过程。它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等方面的关系,把 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 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能动反映论,不仅克服 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所认为的人的认识能否正确 反映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这一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 动的、创造性的特征。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 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 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对 客观对象的反映,所以,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 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 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人们为了在实践中实现预定的 目的,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 人们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思 维活动。人类思维探寻把握本质的抽象活动,鲜明体现了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种认识,人类结合自己的需要在头脑中创新出新客体的理想形态和功能更是 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如众多人类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都彰显了人的认识 活动的创造性意义。总之,能动反映的创造性对于人的认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尤 为重要。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反映和创造不 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 面。其一,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 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其二,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