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题目: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二、授课进度:按照教研室统一教学进度,共9个学时。 三、授课班级:本科各专业(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四、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掌握物质意识及 其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掌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 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六、教学设计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紧密围绕教材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等合理开展教学。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置身大千世界,仰望浩瀚星空,人们不禁会去思考和追问“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 里来”“世界与人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世界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 答,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及发展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为我们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而哲 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 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因此,要学会哲学思考,帮助自己 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 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森罗万象、多姿多彩。从宇宙星体的运行,到地球物种的演化, 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创造,无一不呈现出复杂的样态,体现着世界的多 样性。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 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 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 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 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 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2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二、授课进度:按照教研室统一教学进度,共 9 个学时。 三、授课班级:本科各专业(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四、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掌握物质意识及 其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掌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 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六、教学设计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紧密围绕教材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等合理开展教学。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置身大千世界,仰望浩瀚星空,人们不禁会去思考和追问“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 里来”“世界与人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世界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 答,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及发展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为我们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而哲 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 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因此,要学会哲学思考,帮助自己 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 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森罗万象、多姿多彩。从宇宙星体的运行,到地球物种的演化, 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创造,无一不呈现出复杂的样态,体现着世界的多 样性。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 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 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 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 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 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 思维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一)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一 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范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从古到今,唯物 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用某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把物质等同于具体 的物质形态,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 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一一原子,虽然使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建立在自然科学发 现的基础上,却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 系,因而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 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 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 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界定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 念的合理内容,实现了物质定义的科学化。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一 一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 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 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 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 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 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 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 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己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 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 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 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 现永恒, 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 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要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还需要进一步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
3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 思维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一)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一 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范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从古到今,唯物 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用某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把物质等同于具体 的物质形态,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 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虽然使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建立在自然科学发 现的基础上,却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 系,因而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 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恩格斯总结了 19 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 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 20 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 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界定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 念的合理内容,实现了物质定义的科学化。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 —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 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 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 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 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 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 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 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 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 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 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 现永恒, 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 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要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还需要进一步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
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 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 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 是不可想象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 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 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 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 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 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 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 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 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 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社会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新的物质存在形态,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是构建 科学世界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揭示社会的本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是实践的”,从而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 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 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然界是人生活 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 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 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 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 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 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 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 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 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 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 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一意识,使 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4 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 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 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 是不可想象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 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 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 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 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 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 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 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 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 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社会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新的物质存在形态,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是构建 科学世界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揭示社会的本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是实践的”,从而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 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 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然界是人生活 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 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 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 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 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 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 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 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 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 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 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意识,使 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 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 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 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 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 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 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 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 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 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 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 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 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 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 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 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 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 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 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 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 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 愁白了头”多少反映了这个道理。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 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人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 造。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 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 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 5
5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 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 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 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 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 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 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 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 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 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 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 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 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 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 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 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 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 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 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 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 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 愁白了头”多少反映了这个道理。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 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人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 造。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 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 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
识;只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才能形成正确的行动。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基本途径。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物质的活动一一实践才能 达到。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 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指的是历 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 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在社会 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 对待它们的态度并作出选择。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发 展道路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基本国情,这是社会历史趋向;发展道路不 能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能脱离各国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主体选择。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的主体 选择。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 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 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 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 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 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 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 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 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 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 人赖以生存的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 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 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 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
6 识;只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才能形成正确的行动。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基本途径。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 达到。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 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指的是历 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 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在社会 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 对待它们的态度并作出选择。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发 展道路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基本国情,这是社会历史趋向;发展道路不 能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能脱离各国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主体选择。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的主体 选择。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 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 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 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 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 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 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 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 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 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 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 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 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 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 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 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特别是在推 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 发,既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又呈现出更加具体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 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 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 的联系之中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的客观性要 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 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 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 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 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 中。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 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己为人类的实践经验 和科学发展所证明。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 现出联系的普遍性。需要指出的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是通过中间性 的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 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对条件 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 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其二,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在条件面前并非消极无为,经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推动事物的发展。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 能强行去改变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是揠苗助长。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 的条件论,就必须反对唯心主义的无条件论和唯条件论。既善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又善 于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7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 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 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特别是在推 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 发,既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又呈现出更加具体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 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 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 的联系之中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的客观性要 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 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 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 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 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 中。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 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 和科学发展所证明。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 现出联系的普遍性。需要指出的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是通过中间性 的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 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对条件 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 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其二,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在条件面前并非消极无为,经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推动事物的发展。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 能强行去改变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否则就是揠苗助长。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 的条件论,就必须反对唯心主义的无条件论和唯条件论。既善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又善 于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 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地球和 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昼夜交替、 四季更迭等。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 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 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 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 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 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己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 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 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 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 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 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 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 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事物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 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 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 势。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从较低的发展阶段到更高的发展阶段,从不成熟 到更加成熟,并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从我国的现实看,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我们 也在不断向前迈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更加成熟,我们将会进入更高的 发展阶段。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 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 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 作用。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 化。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 8
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 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地球和 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昼夜交替、 四季更迭等。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 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 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 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 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 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 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 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 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 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 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 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 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事物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 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 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 势。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从较低的发展阶段到更高的发展阶段,从不成熟 到更加成熟,并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从我国的现实看,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我们 也在不断向前迈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更加成熟,我们将会进入更高的 发展阶段。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 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 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 作用。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 化。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
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 形式来体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 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 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 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 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 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 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 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任 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 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 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如果“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就会 歪曲事实,得出荒谬的结论。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 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 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 系,我们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 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四)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 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 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 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 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 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 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有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 因素的相互转化。比如在生物进化中,某个基因变异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这是偶然转化 为必然: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必然转化为偶然。 9
9 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 形式来体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 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 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 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 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 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 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 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任 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 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 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如果“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就会 歪曲事实,得出荒谬的结论。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 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 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 系,我们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 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四)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 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 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 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 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 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 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有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 因素的相互转化。比如在生物进化中,某个基因变异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这是偶然转化 为必然;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必然转化为偶然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 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 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五)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 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 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经不是可能。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 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 为现实。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既涉及对现实的评价,也涉及对未来的认 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另一方面着眼长远, 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善于创造条件,促使好的可能获得实现。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 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 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 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 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一矛 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 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 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 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 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 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 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 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 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 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识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 10
10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 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 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五)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 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 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经不是可能。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 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 为现实。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既涉及对现实的评价,也涉及对未来的认 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另一方面着眼长远, 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善于创造条件,促使好的可能获得实现。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 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 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 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 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 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 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 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 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 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 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 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 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 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 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识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
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 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 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 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在事物发展过程 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 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 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 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 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 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 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 程和结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 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的形象表述。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 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不 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 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要着重 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 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 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 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 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 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 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辩证发展过 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的胜利。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11
11 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髙、此消彼长, 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 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 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在事物发展过程 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 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 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 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 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 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 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 程和结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 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的形象表述。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 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不 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 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要着重 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 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 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 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 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 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 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辩证发展过 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的胜利。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