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018版)第三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9,文件大小:113.5KB,团购合买
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一、授课题目:第三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授课进度:第八、九、十、十一周总第一二三节(共8学时) 三、授课班级:XXX级XXX专业 四、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 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们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 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5.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人们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六、教学设计分析: 第一节教学设计 1、突出重点一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 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 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二节教学设计 1、突出重点一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手段: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 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 2、结合案例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

2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授课进度:第八、九、十、十一周总第一二三节(共 8 学时) 三、授课班级:XXX 级 XXX 专业 四、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 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们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 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5.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人们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六、教学设计分析: 第一节 教学设计 1、突出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 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 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二节 教学设计 1、突出重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手段: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 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 2、结合案例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第三节教学设计 1、突出重点一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手段:从分析生产关系的概念入手, 引出经济基础的概念,再引出上层建筑的概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矛 盾运动规律。 2、结合社会现实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 念结构。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三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导语】: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 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在 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那么,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 导入讲述小故事: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 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 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 问题;农夫的想法很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学生思考故事、 回答问题(感知农夫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有这样的想法)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引入新课 社会历史现象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社会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什么?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看待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这一系列“历史之谜” 在思想史上长期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 大变革,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准 确把握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3

3 第三节 教学设计 1、突出重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手段:从分析生产关系的概念入手, 引出经济基础的概念,再引出上层建筑的概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矛 盾运动规律。 2、结合社会现实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 念结构。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导语】: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 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在 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那么,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 导入 讲述小故事: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 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 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 问题;农夫的想法很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 学生思考故事、 回答问题(感知农夫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有这样的想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引入新课 社会历史现象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社会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什么?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看待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这一系列“历史之谜” 在思想史上长期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 大变革,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准 确把握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 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 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 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 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 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 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 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 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 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 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 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 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

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 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 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 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 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 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 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 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 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 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 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 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 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

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 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 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马克 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 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 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 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 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 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 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 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 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口 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 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 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 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 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 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 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

5 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 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 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马克 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 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 从自己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 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 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 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 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 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 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口 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 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 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 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 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 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 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

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 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 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 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 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 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其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 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 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 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的关系、制度和设 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 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 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 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永恒不变 的道德是不存在的。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 影响和意义。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它靠形象来表现人们对 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并 通过美的感染力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宗教本质上是一种 “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意识形式。从其 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 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 6

6 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 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 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 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 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 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其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 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 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 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的关系、制度和设 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 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 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 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永恒不变 的道德是不存在的。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 影响和意义。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它靠形象来表现人们对 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并 通过美的感染力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宗教本质上是一种 “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意识形式。从其 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 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

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 重要根源。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 其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从历史和现实看,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宗教与一 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 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 渗透。要努力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 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具有思辨的特点,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同,它是一种以 更为间接和抽象的方式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式。哲学作为观念文化中的基础部分,对社 会和 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在阶 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 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 命感和责任感,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 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 在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 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 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本

7 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 重要根源。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 其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从历史和现实看,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宗教与一 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 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 渗透。要努力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 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具有思辨的特点,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同,它是一种以 更为间接和抽象的方式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式。哲学作为观念文化中的基础部分,对社 会和 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在阶 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 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 命感和责任感,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 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 在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 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 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本

能”。经过漫长的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伴随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人类最 初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说:“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 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 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 决定意识。”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 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 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总是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例如,在原始社会, 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不知“私有”为何物。随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 产方式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意识相应产生。可见, 那种认为人从来就有“自私意识”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 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 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 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 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 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 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 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 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 特殊规律。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 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 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 8

8 能”。经过漫长的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伴随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人类最 初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说:“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 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 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 决定意识。”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 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 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总是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例如,在原始社会, 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不知“私有”为何物。随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 产方式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意识相应产生。可见, 那种认为人从来就有“自私意识”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 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 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 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 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 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 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 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 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 特殊规律。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 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 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

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 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 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要实 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 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 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 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而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 题,是社会历史观上的革命性变革。“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 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 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 这个原理否定了。”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 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 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 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 “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存 在。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或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实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 我国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思 想文化的发展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要求,又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 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

9 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 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 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要实 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 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 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 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而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 题,是社会历史观上的革命性变革。“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 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 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 这个原理否定了。”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 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 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髙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 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 “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存 在。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或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实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 我国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思 想文化的发展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要求,又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 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

观。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 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类 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作为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必然发挥维护或批判现 实社会的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明变革方向并能够保证 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 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二,文化为社会发 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 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红船精神、井冈山精 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就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 凝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文化认同,文化通过它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道德 观念和规范体系,整合和统一其他思想道德观念,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持社 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 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 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它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民增强国家认同 和社会认同的强大力量。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主要是脑力劳动和智 力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成果,并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智力支撑 作用。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都有助于提高劳动 者的素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哲学社会 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 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 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突出标志。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 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 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10 观。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 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类 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作为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必然发挥维护或批判现 实社会的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明变革方向并能够保证 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 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二,文化为社会发 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 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红船精神、井冈山精 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就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 凝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文化认同,文化通过它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道德 观念和规范体系,整合和统一其他思想道德观念,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持社 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 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 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它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民增强国家认同 和社会认同的强大力量。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主要是脑力劳动和智 力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成果,并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智力支撑 作用。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都有助于提高劳动 者的素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哲学社会 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 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 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突出标志。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 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 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 物质生活资料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 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 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 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 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 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 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 么劳动资料生产。”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 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 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 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三是劳动者。劳动者 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 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 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人才资源是第 一资源。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 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 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 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

1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 物质生活资料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 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 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 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 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 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 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 么劳动资料生产。”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 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 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 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三是劳动者。劳动者 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 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 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人才资源是第 一资源。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 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 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 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9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