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从自卑到自尊一一个学业优秀学生的发展分析(朱镇王文 革) 沈××同学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就读的十年(1989-1999)内,各科教师记录他的个性发 展卡片共66张,其中数学教师记了25张,语文教师记了31张,其他各科教师记了10张。加 上本人自述和教师的观察,分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概述和简析: 一、个性品质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一至四年级就读的四年中,记录他的个性卡只有11张,说明他当时 还未引起教师对他的特殊关注,行为表现中常,没有特别外显的个性特质表现,比较适应 学校的学习生活。 这一时期他的个性行为表现和发展并不是表面上的平静如水,它们更倾向于内部结构 和组织水平的悄然完善和发展,有时还会有激烈的冲突。在他考上大学后的1999年11月, 本文作者与他交谈时,他讲了以下一段鲜为人知的话: “别人以为我一直很顺利,其实我曾有过两次大的挫折:一次在幼儿园,一次在小学。 我出生时家住市区,在托儿所时是很活跃的,因为托儿所阿姨对我很好。到了该上幼儿园 时,家从市区搬到了田林新村,当时还是城郊结合处,刚扩进徐汇区,新村设施不齐,商 店很少,周围还有许多农田。幼儿园的小朋友中,许多人讲的是乡下上海话。我们家在市 区住时,家里也都讲普通话,不讲上海话的,到了田林的幼儿园里,我听不懂小朋友和老 师的话,领会不了教师和同学的意图,老师就让我站墙角。从此,我说话极少,有一种被 别人疏远的人际自卑感。之后不久我转到田林第三幼儿园,因老师耐心且态度很好,我的 境遇才好些。这是印象中的第一次挫折。1989年9月进入上海市实验学校,被分在一年级2 班。在小学四年中,我由字写得差,模仿能力差,身体协调性差,动作慢,在班里无发言 权,班级有没有我都一个样,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自己觉得很自卑。四年级时,按入学 时规定,全班挑选十名学生并入1班,我的主课成绩是全班第三名,并入了四(1)班,但感 觉上自己仍是小人物,受歧视。且音、体、美课程的成绩仍然很差,主要原因是对文体类 活动课程不感兴趣,发现自己无这方面的天赋。因此,整个小学阶段虽然主课成绩还不差, 但没有成功感,只有挫折感和自卑感。这是印象中的第二次挫折。” 简析这段自述,我们发现,该生受挫和自卑的原因,第一次是迁居后语言交流不畅, 受到老师惩罚和小朋友疏离。这些原因导致他自我封闭,不爱讲话,无交流价值感这种内 心体验。其实,导致他认为受挫和自卑的原因除语言交流不畅外,主要还在于他年龄虽小, 但有一种“少文化亲和”心理。认为自己不应属于这个群体和层面,所以认为别人讲的是 乡下上海话”:其实他也能基本听懂,且小孩子的语言习得能力最强,所以他转园后仍然面 临的是“乡下上海话“”,但他不认为自己受挫折了,因为老师的态度好转了,自己得到一定 意义上的被重视,使他减少了挫折和自卑感,寻回一点自尊的感觉。分析他以前的境遇
案例2:从自卑到自尊——一个学业优秀学生的发展分析(朱镇 王文 革) 沈××同学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就读的十年(1989-1999)内,各科教师记录他的个性发 展卡片共66张,其中数学教师记了25张,语文教师记了31张,其他各科教师记了10张。加 上本人自述和教师的观察,分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概述和简析: 一、个性品质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一至四年级就读的四年中,记录他的个性卡只有11张,说明他当时 还未引起教师对他的特殊关注,行为表现中常,没有特别外显的个性特质表现,比较适应 学校的学习生活。 这一时期他的个性行为表现和发展并不是表面上的平静如水,它们更倾向于内部结构 和组织水平的悄然完善和发展,有时还会有激烈的冲突。在他考上大学后的1999年11月, 本文作者与他交谈时,他讲了以下一段鲜为人知的话: "别人以为我一直很顺利,其实我曾有过两次大的挫折:一次在幼儿园,一次在小学。 我出生时家住市区,在托儿所时是很活跃的,因为托儿所阿姨对我很好。到了该上幼儿园 时,家从市区搬到了田林新村,当时还是城郊结合处,刚扩进徐汇区,新村设施不齐,商 店很少,周围还有许多农田。幼儿园的小朋友中,许多人讲的是乡下上海话。我们家在市 区住时,家里也都讲普通话,不讲上海话的,到了田林的幼儿园里,我听不懂小朋友和老 师的话,领会不了教师和同学的意图,老师就让我站墙角。从此,我说话极少,有一种被 别人疏远的人际自卑感。之后不久我转到田林第三幼儿园,因老师耐心且态度很好,我的 境遇才好些。这是印象中的第一次挫折。1989年9月进入上海市实验学校,被分在一年级2 班。在小学四年中,我由字写得差,模仿能力差,身体协调性差,动作慢,在班里无发言 权,班级有没有我都一个样,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自己觉得很自卑。四年级时,按入学 时规定,全班挑选十名学生并入l班,我的主课成绩是全班第三名,并入了四(1)班,但感 觉上自己仍是小人物,受歧视。且音、体、美课程的成绩仍然很差,主要原因是对文体类 活动课程不感兴趣,发现自己无这方面的天赋。因此,整个小学阶段虽然主课成绩还不差, 但没有成功感,只有挫折感和自卑感。这是印象中的第二次挫折。" 简析这段自述,我们发现,该生受挫和自卑的原因,第一次是迁居后语言交流不畅, 受到老师惩罚和小朋友疏离。这些原因导致他自我封闭,不爱讲话,无交流价值感这种内 心体验。其实,导致他认为受挫和自卑的原因除语言交流不畅外,主要还在于他年龄虽小, 但有一种"少文化亲和"心理。认为自己不应属于这个群体和层面,所以认为别人讲的是" 乡下上海话";其实他也能基本听懂,且小孩子的语言习得能力最强,所以他转园后仍然面 临的是"乡下上海话",但他不认为自己受挫折了,因为老师的态度好转了,自己得到一定 意义上的被重视,使他减少了挫折和自卑感,寻回一点自尊的感觉。分析他以前的境遇
原来老师惩罚他,有可能是他不配合才造成的。他想得到的是骨子里的被他人认可的一种 别人一般掌握不了的“聪明“或技能,他的本质需要是一种社会优越感。他说的第二次挫折 的原因是字写得不好,动作协调和稳定性差,音、体、美无天赋,内心的体验不被重视,“ 可有可无“,“受歧视“,“自卑“。其实,这第二次“挫折“的说法比较牵强,应该是无成功感 比较合适。挫折应是一件事引发的或一种能力引发的。他在音、体、美方面的能力相对差 些,但他的数学一直是很有能力和出色的,只是没有像后来他在中学阶段那样得到多次获 奖的激励。他似乎生下来就要和别人比,要受认可,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世上就有这 种个性特质的人:天生争强好胜,并通过不懈努力去实现它,他活着的意义就是让人刮目 相看。这种个性特质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的潜力是很大的。 该生又是如何从他自述的两次挫折中妮起,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寻找到自尊的呢?请 看下面他的相关自述: “到了五年级,数学上得了几次校内外的奖项,我才有了成功感,同学们对我刮目相 看了 当时班级里有王姓姐妹俩,考试总分一直在全班遥遥领先,我订下目标,一定要超过 她们。但从初中到高中班级统测,我的总分最高纪录只有过一次第二名,因为有几门课我 不拔尖。我就下决心,高考争取第一。这个目标算是达到了。九年级时我专攻英语,到十 年级时,己可背出五千单词,但平时考试,还是考不过她们。” 从这段自述中可以看出,该生到了初中阶段,因数学得奖,使自己有了翻身感,从自 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有了成功感。他的个性品质的特征表现为争强好胜。到了高中 阶段,这一特征更为明显,目标很明确:必须争第一。为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得以达成,诙 生有很细的可行有效的计划。统测时各门总分仍未实现这一目标,那么高考是最后一次可 以不计活动课程分数的较量,他终于获得成功,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既定目标, 二、思维品质 (一〉广度方面 1996年12月,有一次他对当时的电脑游戏机发表看法: ”动作类游戏没什么用处,而且容易弄坏眼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钻进去难以自拔, 这类狗屁游戏还常常让人忙半天而无所收获:战略性游戏可能稍好些,但编程水平不高, 总把电脑控制的各方面变得如同猛猪一般,既不会乘虚而入,又不会以弱胜强.都难以 发挥人的智慧。由此看来电脑游戏还处于探索阶段,真正好的、成熟的电脑游戏离我们还 远着呢。 他有一次在读书周记中这样写: “不论是妄自尊大还是妄自菲薄,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妄自尊大要不得,妄自菲薄也 不可取。人贵有自知之明,首先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第二要调整好心态。《大学》催人 奋进,《中庸》令人知足,大丈夫能屈能伸,无封侯拜相之才,当个普通百姓又何妨?
原来老师惩罚他,有可能是他不配合才造成的。他想得到的是骨子里的被他人认可的一种 别人一般掌握不了的"聪明"或技能,他的本质需要是一种社会优越感。他说的第二次挫折 的原因是字写得不好,动作协调和稳定性差,音、体、美无天赋,内心的体验不被重视," 可有可无","受歧视","自卑"。其实,这第二次"挫折"的说法比较牵强,应该是无成功感 比较合适。挫折应是一件事引发的或一种能力引发的。他在音、体、美方面的能力相对差 些,但他的数学一直是很有能力和出色的,只是没有像后来他在中学阶段那样得到多次获 奖的激励。他似乎生下来就要和别人比,要受认可,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世上就有这 种个性特质的人:天生争强好胜,并通过不懈努力去实现它,他活着的意义就是让人刮目 相看。这种个性特质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的潜力是很大的。 该生又是如何从他自述的两次挫折中崛起,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寻找到自尊的呢?请 看下面他的相关自述: "到了五年级,数学上得了几次校内外的奖项,我才有了成功感,同学们对我刮目相 看了。 当时班级里有王姓姐妹俩,考试总分一直在全班遥遥领先,我订下目标,一定要超过 她们。但从初中到高中班级统测,我的总分最高纪录只有过一次第二名,因为有几门课我 不拔尖。我就下决心,高考争取第一。这个目标算是达到了。九年级时我专攻英语,到十 年级时,己可背出五千单词,但平时考试,还是考不过她们。" 从这段自述中可以看出,该生到了初中阶段,因数学得奖,使自己有了翻身感,从自 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有了成功感。他的个性品质的特征表现为争强好胜。到了高中 阶段,这一特征更为明显,目标很明确:必须争第一。为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得以达成,诙 生有很细的可行有效的计划。统测时各门总分仍未实现这一目标,那么高考是最后一次可 以不计活动课程分数的较量,他终于获得成功,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既定目标。 二、思维品质 (一〉广度方面 1996年12月,有一次他对当时的电脑游戏机发表看法: "动作类游戏没什么用处,而且容易弄坏眼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钻进去难以自拔, 这类狗屁游戏还常常让人忙半天而无所收获;战略性游戏可能稍好些,但编程水平不高, 总把电脑控制的各方面变得如同蠢猪一般,既不会乘虚而入,又不会以弱胜强.都难以 发挥人的智慧。由此看来电脑游戏还处于探索阶段,真正好的、成熟的电脑游戏离我们还 远着呢。" 他有一次在读书周记中这样写: "不论是妄自尊大还是妄自菲薄,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妄自尊大要不得,妄自菲薄也 不可取。人贵有自知之明,首先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第二要调整好心态。《大学》催人 奋进,《中庸》令人知足,大丈夫能屈能伸,无封侯拜相之才,当个普通百姓又何妨?"
我看书最多是在七、八年级时,家中反正书很多,就乱翻。“ 班级的集体书柜里有一本《中国历代帝王故事选》,约六十万字,他利用课间和午休 时间就浏览了一遍。小学四年级第二个学期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能写出“兑换券“的“兑 字,此字老师尚未教过。他还能写出“某物而上乘“的“乘“字。当时老师问他为何全班只有 你写对时,他说:“我看到过,看过一遍就记住了。 十年级时老师布置写一篇书评,他自选写《评(斯巴达克思》。文中写道: “有一个观点我想了两天:该书写人物,都不是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用得多。另 个观点,此书作者写书的目的,是赞扬整个罗马时代的古风,是一种英雄主义,倒不在于 赞扬某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生知识面广博,使他考虑问题或写作时能放在大的背景下来 进行,高屋建瓴,立意就相对高远,思维的辐射面很广。 (二)深度方面 1990年他读小学二年级时,一位数学老师在他的个人记录卡上这样记录: “黑板上出示一组反目四边,数字相同,但加减乘除先后次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 老师请学生观察后思考,问为什么计算结果不一样?他回答说:‘因为运算顺序改变了,所 以计算的结果不一样。'相当精确。“ 他读三年级时,两位数学教师在他的个性卡片上写道:“沈××在数学上有一定的判 断推理能力。归纳能力较强,能把20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准确分类”。初中阶段有十位数学课 任教师教了他三年,举了许多例子。从他的解题中发现,他人聪明,有灵气,思维深度全 班第二,但作业常跳步,缺过程,字又很不整洁。但对附加题、难题,“却是来者不拒,多 多益善。另一位带数学兴趣小组尖子的资深教师写下了这样两段话:“在数学兴趣小组里我 发现了他,他有数学天赋,但父母却对他从来不要求不指导,听其自然,是块未开垦的处 女地。但,倒也是块沃土,会有较好收成。“思维灵敏且深刻,但表达极其丑陋,书写源 草,很不规范。说话简练、不爽快,这两者何以有机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真是不可思议 “高中阶段,班级在讨论“如何善于学习"这个专题时他说:“混日子是下策:上课认真听, 作业认真做不过是中策:课内外结合才是上策,前途无可限量。“上计算机课,他主动要求 老师介绍一些比教材讲得深的参考书,并向老师借书,课后又主动询问有关问题。九年级 第二学期,每周六下午去市教有学院参加“物理竟赛辅导班“听课,以使多学一点,为参加 物理竞赛作准备。学校组织高级救师带尖子学生,他被语文教师选中,教师指定他看的几 部作品,如《美的历程》、《文化苦旅》等较有深度的美学及散文名作,还有一些文学评 论集,他看过后都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生看问题普于接近问题的本质,不仅揭示问题或事物的近因 还能揭示出远因。他把握事物发展的进程有正确的预见性。到了高中阶段,他思维的深度 明显高于别人,显示了追求从多方面多种关系中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看书最多是在七、八年级时,家中反正书很多,就乱翻。" 班级的集体书柜里有一本《中国历代帝王故事选》,约六十万字,他利用课间和午休 时间就浏览了一遍。小学四年级第二个学期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能写出"兑换券"的"兑" 字,此字老师尚未教过。他还能写出"某物而上乘"的"乘"字。当时老师问他为何全班只有 你写对时,他说:"我看到过,看过一遍就记住了。" 十年级时老师布置写一篇书评,他自选写《评〈斯巴达克思》。文中写道: "有一个观点我想了两天:该书写人物,都不是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用得多。另一 个观点,此书作者写书的目的,是赞扬整个罗马时代的古风,是一种英雄主义,倒不在于 赞扬某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生知识面广博,使他考虑问题或写作时能放在大的背景下来 进行,高屋建瓴,立意就相对高远,思维的辐射面很广。 (二〉深度方面 1990年他读小学二年级时,一位数学老师在他的个人记录卡上这样记录: "黑板上出示一组反目四边,数字相同,但加减乘除先后次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 老师请学生观察后思考,问为什么计算结果不一样?他回答说:‘因为运算顺序改变了,所 以计算的结果不一样。'相当精确。" 他读三年级时,两位数学教师在他的个性卡片上写道:"沈××在数学上有一定的判 断推理能力。归纳能力较强,能把20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准确分类"。初中阶段有十位数学课 任教师教了他三年,举了许多例子。从他的解题中发现,他人聪明,有灵气,思维深度全 班第二,但作业常跳步,缺过程,字又很不整洁。但对附加题、难题,"却是来者不拒,多 多益善。另一位带数学兴趣小组尖子的资深教师写下了这样两段话:"在数学兴趣小组里我 发现了他,他有数学天赋,但父母却对他从来不要求不指导,听其自然,是块未开垦的处 女地。但,倒也是块沃土,会有较好收成。""思维灵敏且深刻,但表达极其丑陋,书写潦 草,很不规范。说话简练、不爽快,这两者何以有机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真是不可思议。 "高中阶段,班级在讨论"如何善于学习"这个专题时他说:"混日子是下策;上课认真听, 作业认真做不过是中策;课内外结合才是上策,前途无可限量。"上计算机课,他主动要求 老师介绍一些比教材讲得深的参考书,并向老师借书,课后又主动询问有关问题。九年级 第二学期,每周六下午去市教育学院参加"物理竟赛辅导班"听课,以便多学一点,为参加 物理竞赛作准备。学校组织高级救师带尖子学生,他被语文教师选中,教师指定他看的几 部作品,如《美的历程》、《文化苦旅》等较有深度的美学及散文名作,还有一些文学评 论集,他看过后都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生看问题善于接近问题的本质,不仅揭示问题或事物的近因, 还能揭示出远因。他把握事物发展的进程有正确的预见性。到了高中阶段,他思维的深度 明显高于别人,显示了追求从多方面多种关系中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独立性方面 在六年级时,一次学校组织去市中心看京剧演出。结束后在人民广场等车。他和同学 闲聊,他问:“你知道怎样才能当好官?“周围人都说不知道。他说:“只要做到雨点:使你 的上级对你满意,使你的下级也对你满意。”语文书上有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遭寡助》 文,老师要求学完后写读后感,他对文章中孟子的一句话"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提出不同 见解,他写道:“战国时兼并靠实力,孟子的话行不通。“七年级时一次和他闲聊,问他: 最近和谁关系最密切?“他说:“还是那几位,但要保持一点距离。问他为什么,他说:“最 近看本书上有这样的话:最好的朋友出卖你时最彻底“。 以上材料表明,该生不拘泥于教师认可的知识或思维模式,不官目全盘接受别人的观 点。在人文学科上尤其突出。尽管他的一些观点也许来源于书本,但能从他的嘴里自然地 讲出来,就必然是通过他大脑的加工之后内化为思维模式的产物,体现了他独立分析和善 于发现问题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点。 (四)敏捷性方面 七年级时该生的班级每天有十分钟讲报时间,为吸引同学,大家可以就报上的新闻热 点进行辩论。他的班主任这样记载了一张卡片:“出人意料的是,上台讲的第一个居然是平 时不太发言的沈×X,虽然众所周知,他思想很有深度,但他有这么强的自我意识和表现 欲,却是第一次表现出来,当然,他谈得也确实很深刻。” 八年级时,选修课有一个人口教育专周活动,班级组织了一次国际模拟会议,展开论 辩。事后评价组的老师作了如下评语:“他是最难对付的谈判对手,话不算最多,但通常能 抓住要害,非常厉害,而且非常有说服力,可见其逻辑思维的敏捷。 九年级时,他已相当能言善辩。当时班里出现了读《三国演义》的热潮,语文教师在 班上作了《三国演义)按谈》的讲座,同学们意犹未尽。教师就让出一节课,让学生来谈 读三国的体会。他第一个报名,滔滔不绝讲了整整一节课。问他讲完了没有,他说至少还 可讲两节课。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哲理散文,教师在讲完后让学生发表一点自己的认识。他第 个回答“隐士情结。“老师说:”一家之言,可以成立,但多少有点偏。“他马上接口说: 这是擦边球。” 上述材料表明,该生进入初中后,一改小学阶段沉默寡言的外在形象,变得敢于表现 自己了。到了高中阶段,他己能在正确前提下敏捷地对各种提问作出认真思索和快速反应, 他会从不同方面去解释,他会在辩论时巧妙地获得主动地位,且有明显的变通性。理科方 面,能快速找到解题的切人点和灵活运用一题多解。 (五)逻辑性方面 高中阶段,他的作文常常作为范文在班里讲评。他读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就评价他: “作业精炼,从不写废话。作文也无废活,干净利落,逻辑思维能力强,论证透彻
(三)独立性方面 在六年级时,一次学校组织去市中心看京剧演出。结束后在人民广场等车。他和同学 闲聊,他问:"你知道怎样才能当好官?"周围人都说不知道。他说:"只要做到雨点:使你 的上级对你满意,使你的下级也对你满意。"语文书上有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遭寡助》一 文,老师要求学完后写读后感,他对文章中孟子的一句话"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提出不同 见解,他写道:"战国时兼并靠实力,孟子的话行不通。"七年级时一次和他闲聊,问他:" 最近和谁关系最密切?"他说:"还是那几位,但要保持一点距离。问他为什么,他说:"最 近看本书上有这样的话:最好的朋友出卖你时最彻底"。 以上材料表明,该生不拘泥于教师认可的知识或思维模式,不盲目全盘接受别人的观 点。在人文学科上尤其突出。尽管他的一些观点也许来源于书本,但能从他的嘴里自然地 讲出来,就必然是通过他大脑的加工之后内化为思维模式的产物,体现了他独立分析和善 于发现问题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点。 (四)敏捷性方面 七年级时该生的班级每天有十分钟讲报时间,为吸引同学,大家可以就报上的新闻热 点进行辩论。他的班主任这样记载了一张卡片:"出人意料的是,上台讲的第一个居然是平 时不太发言的沈××,虽然众所周知,他思想很有深度,但他有这么强的自我意识和表现 欲,却是第一次表现出来,当然,他谈得也确实很深刻。" 八年级时,选修课有一个人口教育专周活动,班级组织了一次国际模拟会议,展开论 辩。事后评价组的老师作了如下评语:"他是最难对付的谈判对手,话不算最多,但通常能 抓住要害,非常厉害,而且非常有说服力,可见其逻辑思维的敏捷。" 九年级时,他已相当能言善辩。当时班里出现了读《三国演义》的热潮,语文教师在 班上作了《<三国演义〉按谈》的讲座,同学们意犹未尽。教师就让出一节课,让学生来谈 读三国的体会。他第一个报名,滔滔不绝讲了整整一节课。问他讲完了没有,他说至少还 可讲两节课。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哲理散文,教师在讲完后让学生发表一点自己的认识。他第一 个回答"隐士情结。"老师说:"一家之言,可以成立,但多少有点偏。"他马上接口说:" 这是擦边球。" 上述材料表明,该生进入初中后,一改小学阶段沉默寡言的外在形象,变得敢于表现 自己了。到了高中阶段,他己能在正确前提下敏捷地对各种提问作出认真思索和快速反应, 他会从不同方面去解释,他会在辩论时巧妙地获得主动地位,且有明显的变通性。理科方 面,能快速找到解题的切人点和灵活运用一题多解。 (五)逻辑性方面 高中阶段,他的作文常常作为范文在班里讲评。他读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就评价他: "作业精炼,从不写废话。作文也无废活,干净利落,逻辑思维能力强,论证透彻
有力度。问他喜欢学什么?答:数学。“ 1998年11月全班同学去参观浦东陆家嘴地铁地下施工现场。参观结束后他说:“比我 想象的速度要慢,每天才进十米。“但他马上又说:“不过,在黄浦江底穿行,受制约的因 素很多,也只能慢些。” 他考虑问题条理清晰,思路严密,并能及时修正自己的看法。 三、记忆品质 同班同学都称赞他记忆力强。 小学四年级时,他类似“看一遍就记住了“的事倒是很多的。九年级时为追赶同班英语 学得好的同学,短期内背出了5千单词。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平时积累抄摘的诗词、 名人名言,他也记得很牢。 他家中藏书极富,祖父是上海市侨联的离休干部,祖母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资深记者 和编辑,良好的文化氛围养成他从小爱读书的习惯。他父亲说:“我和他母亲都不管他的, 他什么书都看,天文书也拿来看。而且一看书就放不下,我们强制不让他看他才会放下书 稍作休息。有时看他看书太久,就让他放下书,陪我们去散步,而散步时谈的往往又是书 上的内容。 该生记忆速度快,保持时间长,再记或回忆的过程迅速而准确。他能有效地把学习知 识与个人兴趣、智力活动结合起来。良好的记忆品质与广博的知识,产生了相辅相成、触 类旁通的效应。 四、自我控制 该生玩电脑游戏、下象棋、下四国大战军棋,都有一定水准,在班级内属高手。但他 始终头脑清醒,不沉迷,认为这只是消遣和调节,能适可而止。 十年级时,班中另一同学的作文粮挝时弊,言词激烈,锋芒毕露。他发表看法说:“ 这是我去年的水平,我现在早不写这种文章了。文章还是以平和中正为好,倒不全是为了 高考。“也是十年级时,有次他和电脑房的老师发生了争执,事后能冷静地反思自己的错误 他对另一位他熟悉的老师说:“你帮助我疏通一下,我抽个机会向X老师道歉。“后来,他 真的向那位老师表示了歉意,自己的心里也释然了。事后他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 要。“这件事的处理过程,看出了他的成熟。但这个成熟不是一天达到的。同样是他,也曾 有过自暴自弃的行为。他十四岁读七年级时,教师通知他参加作文竞赛辅导,他说:“我宁 写得不好,不参加吧:“他对自己的作文自评时写道:“字迹这只能写到如此了。字写得不好, 可省却许多麻烦,比如抄黑板报之类的事不用于了。减少错别字是可以也应该做到的。“ 以上情况表明,该生自控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他的学习的自觉性,好习惯的养成, 拒惑力的培养,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对自己合理的认知过程。 五、自我意识 (一)社会层次意识
有力度。问他喜欢学什么?答:数学。" 1998年11月全班同学去参观浦东陆家嘴地铁地下施工现场。参观结束后他说:"比我 想象的速度要慢,每天才进十米。"但他马上又说:"不过,在黄浦江底穿行,受制约的因 素很多,也只能慢些。" 他考虑问题条理清晰,思路严密,并能及时修正自己的看法。 三、记忆品质 同班同学都称赞他记忆力强。 小学四年级时,他类似"看一遍就记住了"的事倒是很多的。九年级时为追赶同班英语 学得好的同学,短期内背出了5千单词。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平时积累抄摘的诗词、 名人名言,他也记得很牢。 他家中藏书极富,祖父是上海市侨联的离休干部,祖母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资深记者 和编辑,良好的文化氛围养成他从小爱读书的习惯。他父亲说:"我和他母亲都不管他的。 他什么书都看,天文书也拿来看。而且一看书就放不下,我们强制不让他看他才会放下书, 稍作休息。有时看他看书太久,就让他放下书,陪我们去散步,而散步时谈的往往又是书 上的内容。" 该生记忆速度快,保持时间长,再记或回忆的过程迅速而准确。他能有效地把学习知 识与个人兴趣、智力活动结合起来。良好的记忆品质与广博的知识,产生了相辅相成、触 类旁通的效应。 四、自我控制 该生玩电脑游戏、下象棋、下四国大战军棋,都有一定水准,在班级内属高手。但他 始终头脑清醒,不沉迷,认为这只是消遣和调节,能适可而止。 十年级时,班中另一同学的作文鞭挝时弊,言词激烈,锋芒毕露。他发表看法说:" 这是我去年的水平,我现在早不写这种文章了。文章还是以平和中正为好,倒不全是为了 高考。"也是十年级时,有次他和电脑房的老师发生了争执,事后能冷静地反思自己的错误。 他对另一位他熟悉的老师说:"你帮助我疏通一下,我抽个机会向×老师道歉。"后来,他 真的向那位老师表示了歉意,自己的心里也释然了。事后他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 要。"这件事的处理过程,看出了他的成熟。但这个成熟不是一天达到的。同样是他,也曾 有过自暴自弃的行为。他十四岁读七年级时,教师通知他参加作文竞赛辅导,他说:"我字 写得不好,不参加吧!"他对自己的作文自评时写道:"字迹这只能写到如此了。字写得不好, 可省却许多麻烦,比如抄黑板报之类的事不用于了。减少错别字是可以也应该做到的。" 以上情况表明,该生自控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他的学习的自觉性,好习惯的养成, 拒惑力的培养,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对自己合理的认知过程。 五、自我意识 (一)社会层次意识
该生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从小有较强的优越感,自觉不自觉地表现 出一种要求别人承认的社会层次意识。他在上海市实验学校读四年级时有过两次大哭, 次是体有课上垒球考试不及格,他坐在一旁大哭:一次是数学测验得了90分,他也哭得很 伤心,说:“我应该考一百分的,我恨死自己了,运算这么粗心。“音乐成绩差,他自我解 嘲说:”我是五音不全,没有绝对辨音力,学不好音乐了。“他考上大学后还说过:“在实验 学校读了十年书,玩的时间其实还是蛮多的,学习也不算抓得很紧。七八年级时,我已深 知自己文体不行,就觉得应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后来我甚至觉得偏科不是错误,有时比全 面发展还好。“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些言行反映的仍是一种社会层次的优越意识,希望自己比别人 强。一旦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时,小时候只是伤心,大一点后会自我解喇,成 熟之后就会找到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并能通过补偿的方式,在其他方面做出成 就,从而保持自己的优势,获得自尊。 (仁)性别角色意识 八年级时,班里出现过一次“倒阁“"活动,成功了。该生是积极参与者。他后来回忆说: “高一时逐步认清了人的性别角色,明白男性应干什么事。当时班里不少人觉得班长不应老 是由女同学当,于是一起参与策划‘倒阁',让当了七年班长的女生在选举中落选,选了 一位男生当班长。“该生也承认女班长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但就是觉得男孩子不能老受女 孩统治。后来,在高中三年中,他也进入班委,当过芳动及生活委员,也体会了一下当“内 阁”成员的味道。这是潜意识中性别意识的一次强列表现。 (三〉社会角色意识 高中阶段,该生在班级里,由于主课成绩拔尖,被同学和老师广泛赞誉。他常为同学 出点子,指点别人,有人送他一个外号:“军师。“他不承认,也不否认,唯唯而已,不置 可否。高三时选拔保送生,他说:“我不要保选,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到了填志愿时, 他只填三所学校。零志愿:清华大学:上海志愿:复旦大学:外地必须填一个:浙江大学。 他不再为保险而填第四个志愿。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语文书 上,他写了以下两首诗:“把酒临风观沧,张弩映日射九天。景阳过后无退路,昂首阔步只 向前。”“将进酒,莫迟疑,惯看岁月沧桑的黄钟大吕。观竹简,舞剑器,借先哲雄风和才 子灵气,再看我摆一盘惊世骇俗的好棋,大鹏展翅程万里。“ 前面提到的他偏科的对策,充分反映了他较高的自我评价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了解和定位及相关的调控。他的定位是很高的。他为自己没考上 清华大学惋惜。他还表示过,可以离开上海,一个人去北京求学。他认为独立生活对自己 成长有利。作者与他交谈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他文质彬彬外表下那种强烈的渴望成功并建 功立业的意识和需要。良好的自我设计也是他自尊的重要表现。 六、能力和气质类型
该生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从小有较强的优越感,自觉不自觉地表现 出一种要求别人承认的社会层次意识。他在上海市实验学校读四年级时有过两次大哭,一 次是体育课上垒球考试不及格,他坐在一旁大哭;一次是数学测验得了90分,他也哭得很 伤心,说:"我应该考一百分的,我恨死自己了,运算这么粗心。"音乐成绩差,他自我解 嘲说:"我是五音不全,没有绝对辨音力,学不好音乐了。"他考上大学后还说过:"在实验 学校读了十年书,玩的时间其实还是蛮多的,学习也不算抓得很紧。七八年级时,我已深 知自己文体不行,就觉得应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后来我甚至觉得偏科不是错误,有时比全 面发展还好。"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些言行反映的仍是一种社会层次的优越意识,希望自己比别人 强。一旦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时,小时候只是伤心,大一点后会自我解嘲,成 熟之后就会找到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并能通过补偿的方式,在其他方面做出成 就,从而保持自己的优势,获得自尊。 (二)性别角色意识 八年级时,班里出现过一次"倒阁"活动,成功了。该生是积极参与者。他后来回忆说: "高一时逐步认清了人的性别角色,明白男性应干什么事。当时班里不少人觉得班长不应老 是由女同学当,于是一起参与策划‘倒阁’,让当了七年班长的女生在选举中落选,选了 一位男生当班长。"该生也承认女班长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但就是觉得男孩子不能老受女 孩统治。后来,在高中三年中,他也进入班委,当过劳动及生活委员,也体会了一下当“内 阁”成员的味道。这是潜意识中性别意识的一次强烈表现。 (三〉社会角色意识 高中阶段,该生在班级里,由于主课成绩拔尖,被同学和老师广泛赞誉。他常为同学 出点子,指点别人,有人送他一个外号: "军师。"他不承认,也不否认,唯唯而已,不置 可否。高三时选拔保送生,他说:"我不要保迭,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到了填志愿时, 他只填三所学校。零志愿:清华大学;上海志愿:复旦大学;外地必须填一个:浙江大学。 他不再为保险而填第四个志愿。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语文书 上,他写了以下两首诗:"把酒临风观沧,张弩映日射九天。景阳过后无退路,昂首阔步只 向前。""将进酒,莫迟疑,惯看岁月沧桑的黄钟大吕。观竹简,舞剑器,借先哲雄风和才 子灵气,再看我摆一盘惊世骇俗的好棋,大鹏展翅程万里。" 前面提到的他偏科的对策,充分反映了他较高的自我评价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了解和定位及相关的调控。他的定位是很高的。他为自己没考上 清华大学惋惜。他还表示过,可以离开上海,一个人去北京求学。他认为独立生活对自己 成长有利。作者与他交谈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他文质彬彬外表下那种强烈的渴望成功并建 功立业的意识和需要。良好的自我设计也是他自尊的重要表现。 六、能力和气质类型
该生在音、体、美方面存在明显的能力不足。从小学到中学毕业,体育勉强及格,运 动会比赛是没份的。音乐也不行,美术方面也乏善可陈。上海市实验学校的艺校培养了许 多文艺人才,对他却似乎无计可施。应当说,他在动作技能等有关模仿性活动方面的能力 是很低的。但是,在语言、数学推理、图形加工等方面,他却表现出出色的能力。数学教 师多次记录了他在几何解题时会出人意料地通过图形加工巧妙解出题目的例子。一、四年 级时测试的智商和创造力全在班级名列前茅,这方面的能力到高中毕业时得到了充分的发 挥。 因此,如果按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类型的分类,该生应属于“思维“型的,而不是“艺 术“型的。他对音、体、美等直接提供的信息不擅长加工与学习。他是以词和逻辑范围内的 活动为优势的,表现特征为爱好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很强。 从他在校的各种稳周的行为表现来看,如果按古代体液说的四种类型来分,该生的气 质应当是属于黏液质兼胆计质的混合型气质
该生在音、体、美方面存在明显的能力不足。从小学到中学毕业,体育勉强及格,运 动会比赛是没份的。音乐也不行,美术方面也乏善可陈。上海市实验学校的艺校培养了许 多文艺人才,对他却似乎无计可施。应当说,他在动作技能等有关模仿性活动方面的能力 是很低的。但是,在语言、数学推理、图形加工等方面,他却表现出出色的能力。数学教 师多次记录了他在几何解题时会出人意料地通过图形加工巧妙解出题目的例子。一、四年 级时测试的智商和创造力全在班级名列前茅,这方面的能力到高中毕业时得到了充分的发 挥。 因此,如果按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类型的分类,该生应属于"思维"型的,而不是"艺 术"型的。他对音、体、美等直接提供的信息不擅长加工与学习。他是以词和逻辑范围内的 活动为优势的,表现特征为爱好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很强。 从他在校的各种稳固的行为表现来看,如果按古代体液说的四种类型来分,该生的气 质应当是属于黏液质兼胆计质的混合型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