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质性研究” 宋改敏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质的研究者真正所做的,为第一次开始设计质的研究的人提供支持与指导。 2、为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提供帮助:明白你的研究目的、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提出研究 问题、选择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策略与方法以及如何处理研究结论中潜在的效度威胁。 二、散学重点和难点 1、对质性研究及其建构理论的基本理解和把握,使本课程的难点: 2、对质性研究基本方法的使用和把握,以及对质性资料的分析是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方式 课堂主要是教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课后主要是小组讨论和文献阅读相结合的学习方 法:是通过“做中学”掌握教有研究方法的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做中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决定了采用论文考核方式。学期结束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研 究计划书(即开题报告):一份访谈资料分析 五、课程内容 本课程揉合两门课程内容为一体,将学习过程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按照学科基本内容 循序渐进组织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十一章内容:概述、质性研究设计、提出研究问题、研究 目的、概念框架、抽样和研究关系、文献述评和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扎根理论(上)、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下)人、质性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研究计划书。 六、教与学的计划进度 学习内容 必读书目 选读书目 作业 1.1.概论:课程的内容和要求12.陈向明(2008,第1-11页): 黄瑞祺(2005,第3-30填写“学生学习 深入理解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高尔等(2007)第10-12章: 页): 情况调查表”: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热点问题 麦瑞尔姆(2007,第3-18 Hatch(2007)第1章: 分析一段资料 页) 陈向明(2000)第1-2 音 2.1.质性研究设计:设计在质性陈向明等主编(2006,于泽 陈向明(2000)第4-5分析一个研究 研究中的作用,质性研究设计的 元的设计,第164-191页) 设计(于泽元) 主要模式和基本步骤 Maxwel1(1996)前言与第1、Carspecken(2005)第
教育的“质性研究” 宋改敏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质的研究者真正所做的,为第一次开始设计质的研究的人提供支持与指导。 2、为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提供帮助:明白你的研究目的、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提出研究 问题、选择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策略与方法以及如何处理研究结论中潜在的效度威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质性研究及其建构理论的基本理解和把握,使本课程的难点; 2、对质性研究基本方法的使用和把握,以及对质性资料的分析是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方式 课堂主要是教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课后主要是小组讨论和文献阅读相结合的学习方 法;是通过“做中学”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做中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决定了采用论文考核方式。学期结束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研 究计划书(即开题报告);一份访谈资料分析; 五、课程内容 本课程揉合两门课程内容为一体,将学习过程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按照学科基本内容 循序渐进组织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十一章内容:概述、质性研究设计、提出研究问题、研究 目的、概念框架、抽样和研究关系、文献述评和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扎根理论(上)、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下)、质性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研究计划书。 六、教与学的计划进度 学习内容 必读书目 选读书目 作业 1.1.概论: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1.2. 深入理解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热点问题 等 陈向明(2008,第 1-11 页); 高尔等(2007)第 10-12 章; 麦瑞尔姆(2007,第 3-18 页) 黄瑞祺(2005,第 3-30 页); Hatch(2007)第 1 章; 陈向明(2000)第 1-2 章 填写“学生学习 情况调查表”; 分析一段资料 2.1.质性研究设计:设计在质性 研究中的作用,质性研究设计的 主要模式和基本步骤 陈向明等主编(2006,于泽 元的设计,第 164-191 页); Maxwell(1996)前言与第 1、 陈向明(2000)第 4-5 章; Carspecken(2005)第 分析一个研究 设计(于泽元)
2.2.提出研究问题:什么问题值 4章: 2章: 得研究?如何将研究现象变成研 Hatch(2007)第37-44页 麦瑞尔姆(2007,第 究问题?如何表述研究问题 40-43页) 3.1.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Maxwe11(1996)第2章: 高尔等(2007)第二提出自己的研 缘起,个人的有关经历、研究旨 麦瑞尔姆(2007,第36-40 部分“教育研究文究问题 趣和学术立场,研究的目的和意 页》 献”,附录2-3 做文献述评和 义 预研究分析 3.2.做文献述评,说明自己的研 究在前人研究中的位置及创新点 4.设计概念(理论)框架:打算 Maxwe11(1996)第3章: 麦瑞尔姆(2007,第设计研究的概 用什么思路开展研究?可以使用 陈向明主编(2008,罗康的 32-35页): 念(理论)框架 前人的什么理论或自己预研究的 文章,第50-65页) 费特曼(2007)第4-6 什么成果? 页:第2章 5.1.抽样标准和策路:洗择什么 Maxwel1(1996)第5章 陈向明(2000)第6-8就抽样、研究关 样本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抽样标 (pp.63-73): 章: 系和进入现场 准和策略? 米尔斯(2001)第211-24 陈向明主编(2008, 写备忘录 5.2.研究者角色与研究关系:研 “论治学之道” 王宁的文章,第41-49 究者的个人倾向、身份和角色将 袁方(1997,第748-760页) 如何影响研究?打算如何处理 参考怀特(1995,第318-429 5.3.进入研究现场:如何进入 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 6.选择研究方法:选择什么方法 Maxwel1(1996)第5章(第 麦瑞尔姆(2007)第4访谈练习,整理 收集资料?为什么选择这些方 73-85页) 录音 法?具体如何操作? 洛克等(第五版)第5章: 撰写质性研究计划:准备工作, Hatch(2007)第69-71页 撰写研究计划 写作的风格,了解评估研究计划 高尔等(2007)附录1 的标准等 附录5 7.整理资料:阅读资料,浓缩资 Miles Huberman (1994) 陈向明(2000)第18 分析访谈资料 料,分类,设立归档档案:图表 第4,9章: 展示等 麦瑞尔姆(2007,第 106-114,123-133页) 8聚焦资料:思考主题,提问, 洛夫兰德(第四版)第二编陈向明(2000)第19分析自己的资
2 2.2.提出研究问题:什么问题值 得研究?如何将研究现象变成研 究问题?如何表述研究问题? 4 章; Hatch(2007)第 37-44 页 2 章; 麦瑞尔姆(2007,第 40-43 页) 3.1.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 缘起,个人的有关经历、研究旨 趣和学术立场,研究的目的和意 义等 3.2.做文献述评,说明自己的研 究在前人研究中的位置及创新点 Maxwell(1996)第 2 章; 麦瑞尔姆(2007,第 36-40 页) 高尔等(2007)第二 部分“教育研究文 献”,附录 2-3 提出自己的研 究问题 做文献述评和 预研究分析 4.设计概念(理论)框架:打算 用什么思路开展研究?可以使用 前人的什么理论或自己预研究的 什么成果? Maxwell(1996)第 3 章; 陈向明主编(2008,罗康的 文章,第 50-65 页) 麦瑞尔姆(2007,第 32-35 页); 费特曼(2007)第 4-6 页;第 2 章 设计研究的概 念(理论)框架 5.1.抽样标准和策略:选择什么 样本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抽样标 准和策略? 5.2.研究者角色与研究关系:研 究者的个人倾向、身份和角色将 如何影响研究?打算如何处理? 5.3.进入研究现场:如何进入? 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 Maxwell(1996)第 5 章 (pp.63-73); 米尔斯(2001)第 211-247 “论治学之道”; 袁方(1997,第 748-760 页), 参考怀特(1995,第 318-429 页) 陈向明(2000)第 6-8 章; 陈向明主编(2008, 王宁的文章,第 41-49 页) 就抽样、研究关 系和进入现场 写备忘录 6.选择研究方法:选择什么方法 收集资料?为什么选择这些方 法?具体如何操作? 撰写质性研究计划:准备工作, 写作的风格,了解评估研究计划 的标准等 Maxwell(1996)第 5 章 (第 73-85 页) 洛克等(第五版) 第 5 章; Hatch(2007)第 69-71 页 麦瑞尔姆(2007)第 4 章 高尔等(2007)附录 1、 附录 5 访谈练习,整理 录音 撰写研究计划 7.整理资料:阅读资料,浓缩资 料,分类,设立归档档案;图表 展示等 Miles & Huberman (1994) 第 4,9 章; 麦 瑞尔姆 ( 2007 , 第 106-114,123-133 页) 陈向明(2000)第 18 章 分析访谈资料 8.聚焦资料:思考主题,提问, 洛夫兰德(第四版)第二编 陈向明 (2000) 第 19 分析自己的资
形成分析结构等 (电子版第89-141页) 章: 料,提出主题和 陈向明等(2008,曲 分析结构 元周的文章,第 192-206页) 9.分析资料:编码,寻找本土概 Miles Huberman (1994) 洛夫兰德(第四版) 写本土概念分 念,文化主位与文化客位的分析 第5章: 第9章(电子版第 析备忘录 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等 Hatch(2007)第4章 142-160页) 10.提升主题:如何提升主题?如 Miles Huberman (1994 Carspecken(2005)第写主题分析备 何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第6章: 1-5章 忘录 范梅南(2003)第4章 1山.跨个案分析:多个案的资料如 Miles Huberman (1994) 龙迪(2007),重点读 写跨个案分析 何整理、描述和分析?不同个案 第7-8章 第1-4、12章 报告(如果有) 之间的资料如何相互验证? 12.做结论与建构理论:做结论的Miles&Huberman(1994) 陈向明(2000)20章: 写研究结论备 方式,回到研究问题,扎根理论 第10章: 辛春颖(2005) 忘录 的方法:使用不同方法获得其他 结论的可能性 13-15.一起分析部分同学的资料 麦瑞尔姆(2007)第11 分析自己的资 料 16。总结:做研究计划和分析资料 期末课程评估 的困难和对策:研究前景展望 阅读书目: 1、Carspecken《教有研究的批判民俗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Charmaz《建构扎根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尚未出版,有电子版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陈向明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2006。 5、陈向明主编《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2008。 6、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教有科学出版社,2003。 7、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J.Amos Hatch《如何做质的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
3 形成分析结构等 (电子版第 89-141 页) 章; 陈向明等(2008,曲 元周的文章,第 192-206 页) 料,提出主题和 分析结构 9.分析资料:编码,寻找本土概 念,文化主位与文化客位的分析, 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等 Miles & Huberman (1994) 第 5 章; Hatch(2007)第 4 章 洛夫兰德(第四版) 第 9 章(电子版第 142-160 页) 写本土概念分 析备忘录 10.提升主题:如何提升主题?如 何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Miles & Huberman (1994) 第 6 章; 范梅南(2003)第 4 章 Carspecken(2005) 第 4-5 章 写主题分析备 忘录 11.跨个案分析:多个案的资料如 何整理、描述和分析?不同个案 之间的资料如何相互验证? Miles & Huberman (1994) 第 7-8 章 龙迪(2007),重点读 第 1-4、12 章 写跨个案分析 报告(如果有) 12.做结论与建构理论:做结论的 方式,回到研究问题,扎根理论 的方法;使用不同方法获得其他 结论的可能性 Miles & Huberman (1994) 第 10 章; 陈向明(2000)20 章; 辛春颖(2005) 写研究结论备 忘录 13-15.一起分析部分同学的资料 麦瑞尔姆(2007)第 11 章 分析自己的资 料 16.总结:做研究计划和分析资料 的困难和对策;研究前景展望 期末课程评估 阅读书目: 1、Carspecken《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Charmaz《建构扎根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尚未出版,有电子版。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陈向明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2006。 5、陈向明主编《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2008。 6、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J. Amos Hatch《如何做质的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1、龙迪《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洛克等《如何写作研究计划书一—研究计划书写作指南》,第五版,重庆大学出版社(翻 译中,有电子版)。 13、洛夫兰德等《分析社会情境》,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4、马克斯威尔《质的研究设计一一一种互动的取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5、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 16、Miles&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7、麦瑞尔姆《质化研究方法在教有研究中的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8、辛春颖“从‘做课'看学校情境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载丁刚主编《中国教有:研究与评 论》第5辑,2003年。 19、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阅读书目: l、Matthew B.Miles&A.Michael Huberman.质性研究资料分析[M.张芬芬译.台北:双 叶书廊,2006. 2、[加]D.简·克兰迪宁,R迈克尔·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Harry F.Wolcott.质性研究写作[.顾瑜君译.台北:五南,1998. 4、毕恒达.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台北:学富文化,2005. 5、[美]哈维.学会引用: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手册[M.北京:教有科学出版社,2007 6、陈向明,林小英,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0黄有馥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4 8、Harry F.Wolcott.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一种民族志[M.白亦方译.台北:师大书苑, 2001. 9、陈向明.旅居者与“外国人”一一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长沙:湖南教有 出版社,1998. 10、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 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 11、龙迪《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洛克等《如何写作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写作指南》,第五版,重庆大学出版社(翻 译中,有电子版)。 13、洛夫兰德等《分析社会情境》,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4、马克斯威尔《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5、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 16、Miles & 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7、麦瑞尔姆《质化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8、辛春颖“从‘做课’看学校情境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载丁刚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 论》第 5 辑,2003 年。 19、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阅读书目: 1、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 质性研究资料分析[M].张芬芬译.台北:双 叶书廊,2006. 2、[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Harry F. Wolcott.质性研究写作[M].顾瑜君译.台北:五南,1998. 4、毕恒达.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M].台北:学富文化,2005. 5、[美]哈维.学会引用: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陈向明,林小英.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黄育馥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4. 8、Harry F. Wolcott.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一种民族志[M].白亦方译.台北:师大书苑, 2001. 9、陈向明.旅居者与“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 出版社,1998. 10、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M].龚 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第一讲概述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 2、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有什么不同?哪些研究适合用质性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 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它具有探索社会现象、对意义进行 阐释,以及发掘总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的领域,被运 用到与”精神科学”有关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护理学、政治 学、管理学等。它不是来自一种哲学、一个社会理论或一种研究传统,受到很多不同的社会思潮、 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近年来,质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我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 统和深入的梳理和探讨,但迄今为止很多问题仍在探素和争议之中。 二、”研究”的涵义 (一)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 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以下说法反映了对”研究”的什么理解? 1、了解以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 -孔德 2、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涂尔干 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 结果予以因果性解释。韦伯 4、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 狄尔泰 5、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一马克思 6、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一勒温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5
5 第一讲 概述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 2、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有什么不同?哪些研究适合用质性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 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它具有探索社会现象、对意义进行 阐释,以及发掘总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的领域,被运 用到与”精神科学”有关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护理学、政治 学、管理学等。它不是来自一种哲学、一个社会理论或一种研究传统,受到很多不同的社会思潮、 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近年来,质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 统和深入的梳理和探讨,但迄今为止很多问题仍在探索和争议之中。 二、”研究”的涵义 (一)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 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以下说法反映了对”研究”的什么理解? 1、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 -孔德 2、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涂尔干 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 结果予以因果性解释。 -韦伯 4、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 -狄尔泰 5、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 6、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 -勒温 (二)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表1: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取向 学术取向(求真,是什么)实贱取向(求善,应该是什么) 范式实证主义解释主义 批判理论 经验的 量的研究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量、质) 思辩的 定性研究 (三)用质的方法做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与学术研究相对应的研究取向,其目的是为了求”善”,而 不只是求”真”。与主流的实证主义研究和边缘的解释主义研究相比,行动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 的”第三条道路”。它以实践认识论为基础(与技术理性相对),认为行动中的”知”很难用概念和 语言所表达,只在具体情境和问题解决中才能了解到行动者思维和情感的”真实”。行动研究以社 会改进为目的,强调做行动者做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亚 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反省思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新马 克思主义、勒温(K.Lewin)的团体动力学、阿吉里斯(c.Argyris)的行动科学、舍恩(Schon)的实践 研究范式等。 原则上,行动研究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包括定量的方法),只要”好用”(对改进现状有用)就行。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大部分人都采钠质的方法,因为它更适合行动研究的要求。质的研究对不 同人群(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关注,有利于处于困难中的行动者提高自信和自尊。质的研究对研究 者个人价值观和”前理解”结构(“前见”、”前有”、前把握”)的肯定,有利于行动者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质的研究设计灵活,可在研究过程中视情况而改变,符合行动的不确定性和结果无法 预测的特点。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自我反思,符合行动者在行动中反思并及时进行调整的要求 质的研究没有对大样本和严格实验的要求,对行动者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上手”。 行动研究可以由行动者自己做,但也可以与外来研究者一起做。外来研究者扮演的只是一个 触媒的角色,帮助行动者确认和定义研究的问愿,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并协助将知识公 开化。目前,用质的方法做行动研究的现象较多发生在实践领域,如中小学教有、社会工作、医 务护理、法律维权、劳工解放等。在教育领域,随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要求以及2000年以来 国家基础教有新课程的实施,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行动研究中。一些大学和研究 机构的人员也参与到这个行列,形成了很多大中小学行动研究合作基地。 质的研究之所以越来越重视行动研究,还因为它能够比较有效地纠正传统质的研究中的一些
6 表 1: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取向 学术取向(求真,是什么) 实践取向(求善,应该是什么) 范 式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批判理论 经验的 量的研究 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量、质) 思辩的 定性研究 (三)用质的方法做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与学术研究相对应的研究取向,其目的是为了求”善”,而 不只是求”真”。与主流的实证主义研究和边缘的解释主义研究相比,行动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 的”第三条道路”。它以实践认识论为基础(与技术理性相对),认为行动中的”知”很难用概念和 语言所表达,只在具体情境和问题解决中才能了解到行动者思维和情感的”真实”。行动研究以社 会改进为目的,强调做行动者做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亚 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反省思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新马 克思主义)、勒温(K.Lewin)的团体动力学、阿吉里斯(c. Argyris)的行动科学、舍恩(Schon)的实践 研究范式等。 原则上,行动研究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包括定量的方法),只要”好用”(对改进现状有用)就行。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大部分人都采纳质的方法,因为它更适合行动研究的要求。质的研究对不 同人群(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关注,有利于处于困难中的行动者提高自信和自尊。质的研究对研究 者个人价值观和”前理解”结构(“前见”、”前有”、前把握”)的肯定,有利于行动者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质的研究设计灵活,可在研究过程中视情况而改变,符合行动的不确定性和结果无法 预测的特点。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自我反思,符合行动者在行动中反思并及时进行调整的要求。 质的研究没有对大样本和严格实验的要求,对行动者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上手”。 行动研究可以由行动者自己做,但也可以与外来研究者一起做。外来研究者扮演的只是一个 触媒的角色,帮助行动者确认和定义研究的问题,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并协助将知识公 开化。目前,用质的方法做行动研究的现象较多发生在实践领域,如中小学教育、社会工作、医 务护理、法律维权、劳工解放等。在教育领域,随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要求以及 2000 年以来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行动研究中。一些大学和研究 机构的人员也参与到这个行列,形成了很多大中小学行动研究合作基地。 质的研究之所以越来越重视行动研究,还因为它能够比较有效地纠正传统质的研究中的一些
弊端。如研究者单凭个人兴趣选择研究课题,研究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结果,实际工作者一方面 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不能从多如牛毛的科研成果中获益: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种种原因(工作 太忙、缺乏科研经费、领导不重视、缺乏指导等)不可能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外来研 究者的直接介入不仅可以为实际工作者提供技术上的指导,而且有助于当地权力结构的松动和改 革缝隙的发掘。 (四)质性研究问题举例 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如何成为”后进生”的?(条件,结构二重性)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主观解释)》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惯常行为) (五)质性研究的特点和作用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一般不使用实验方法: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悬置“前设 2、对现象进行整体、深入、动态的探究 3、注重从原始资料产生结论,通过与现有理论对话,对社会规则、规范和意义形成解释性理 4、主要用文字、图表表达研究结果 5、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关注研究关系,重视反思 (六)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 4、选择研究方法 5、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 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7、写研究报告 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类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质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恰当的概念化和归类处理。特别是在大学教授质的 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时,学生对此有强烈的需求。然而,不幸的是,目前质的研究的分类标准繁多, 令人无所适从。有的按研究问题类型分类,如意义类问题、描述性问题、过程性问愿、有关口语 互动和对话的问题、行为的问题:然后据此将研究策略分成六种类型:现象学、民族志、扎根理 7
7 弊端。如研究者单凭个人兴趣选择研究课题,研究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结果,实际工作者一方面 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不能从多如牛毛的科研成果中获益;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种种原因(工作 太忙、缺乏科研经费、领导不重视、缺乏指导等)不可能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外来研 究者的直接介入不仅可以为实际工作者提供技术上的指导,而且有助于当地权力结构的松动和改 革缝隙的发掘。 (四)质性研究问题举例 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如何成为”后进生”的?(条件,结构二重性)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主观解释)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惯常行为) (五)质性研究的特点和作用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一般不使用实验方法;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悬置”前设 2、对现象进行整体、深入、动态的探究 3、注重从原始资料产生结论,通过与现有理论对话,对社会规则、规范和意义形成解释性理 解 4、主要用文字、图表表达研究结果 5、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关注研究关系,重视反思 (六)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 4、选择研究方法 5、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 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7、写研究报告 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类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质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恰当的概念化和归类处理。特别是在大学教授质的 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时,学生对此有强烈的需求。然而,不幸的是,目前质的研究的分类标准繁多, 令人无所适从。有的按研究问题类型分类,如意义类问题、描述性问题、过程性问题、有关口语 互动和对话的问题、行为的问题;然后据此将研究策略分成六种类型:现象学、民族志、扎根理
论、常人方法学/言语分析法、参与性观察、质的生态学。有的按研究者的兴趣分类,如探讨语 言特点、发现规律、理解文本和行动的意义、反思。有的按研究者的立场分类,如批判民族志、 后现代主义民族志、女权主义民族志、历史民族志。有的按”传统”分类,如生态心理学、整体 民族志、交流民族志、认知人类学、象征互动主义。有的按”类型”分类,如象征互动主义、人 类学的方法、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常人方法学、民主评估、新马克思主义民族志、女性主义研究 方法。另有按”取径(approach)”分类,如历史研究、民族志研究、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传记 研究、扎根理论研究、行动研究。还有学者认为,质的研究是一个多元、综合、丰富多采的领域, 不能进行分类。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研究者应该采取一种更加辩证和务实的态度。一方面,为了了解质的 研究这把”大伞”,需要进行分类:但与此同时又不必穷尽所有的类别,不希冀将所有研究类型囊 括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研究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更”好”、更”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根 据一种事先设定的标准对这些分类方式进行评价和选择。 此外,我们也可以改变分类思路,将质的研究作为一个连续体来看待(如下)。平行分类的方 式很容易将丰富的质的研究人为地分成一些类别,排除了那些无法被纳入分类标准的类型。连续 体可以给研究者很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不会排除那些目前还没有发现的以及今后有可能发现的 新类别。 作为连续体的质的研究 完全自然主义的研究 半自然主义的研究 完全自然情境 半自然情境 完全开放型 半开放型 完全悬置假设 主动利用假设 描述为主 建构理论为主 四、质的研究的理论取向 由于质的研究发源于很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目前在理论取向上,质的研究仍处于 三种不同传统的张力之中。一方面,它注重对研究现象做后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和分析,强 调的是自然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它要 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强调的是阐释主义的传统,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 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而与此同时,它又意识到任何研究都受到一定政治、文化、性别和社 会阶层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注重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又 同时具有一种后现代的批判意识。 8
8 论、常人方法学/言语分析法、参与性观察、质的生态学。有的按研究者的兴趣分类,如探讨语 言特点、发现规律、理解文本和行动的意义、反思。有的按研究者的立场分类,如批判民族志、 后现代主义民族志、女权主义民族志、历史民族志。有的按”传统”分类,如生态心理学、整体 民族志、交流民族志、认知人类学、象征互动主义。有的按”类型”分类,如象征互动主义、人 类学的方法、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常人方法学、民主评估、新马克思主义民族志、女性主义研究 方法。另有按”取径(approach)”分类,如历史研究、民族志研究、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传记 研究、扎根理论研究、行动研究。还有学者认为,质的研究是一个多元、综合、丰富多采的领域, 不能进行分类。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研究者应该采取一种更加辩证和务实的态度。一方面,为了了解质的 研究这把”大伞”,需要进行分类;但与此同时又不必穷尽所有的类别,不希冀将所有研究类型囊 括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研究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更”好”、更”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根 据一种事先设定的标准对这些分类方式进行评价和选择。 此外,我们也可以改变分类思路,将质的研究作为一个连续体来看待(如下)。平行分类的方 式很容易将丰富的质的研究人为地分成一些类别,排除了那些无法被纳入分类标准的类型。连续 体可以给研究者很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不会排除那些目前还没有发现的以及今后有可能发现的 新类别。 作为连续体的质的研究 完全自然主义的研究 半自然主义的研究 完全自然情境 半自然情境 完全开放型 半开放型 完全悬置假设 主动利用假设 描述为主 建构理论为主 四、质的研究的理论取向 由于质的研究发源于很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目前在理论取向上,质的研究仍处于 三种不同传统的张力之中。一方面,它注重对研究现象做后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和分析,强 调的是自然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它要 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强调的是阐释主义的传统,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 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而与此同时,它又意识到任何研究都受到一定政治、文化、性别和社 会阶层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注重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又 同时具有一种后现代的批判意识
因此,在质的研究内部,研究者通常也有不同的学术立场和理论倾向。研究者如果关注对现 象进行描述,通常会采取后实证主义的取向,通过一些可操作的程序和手段(如证伪、相关验证) 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如果研究者更加关注的是社会改进,则会采取批判理论的取向, 考虑到研究的价值和权力层面,希望通过研究对社会现实进行干预。而如果研究者认为社会世界 中不存在”客观真实”,社会习俗和规则都是人为的建构,则会采取建构主义的立场,看到人和社 会的相互性和交往性:注意到研究者在理解和解释中的能动作用,使研究成为一种生成的过程。 虽然研究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理论取向,但这些取向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各有其弱点。 后实证主义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十分清楚,如果采取严 谨的方法,可以(虽然是局部地)了解和理解当事人的行为和意义解释。这种对当事人观点绝对尊 重的态度不仅反映了研究者天真幼稚的”现实主义”立场,隐藏了研究者在理解中不可避免的” 主观性”,而且很容易导致相对主义,使研究者群体失去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 批判理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批判的向度,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表现出一种”精英意 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强加给被研究者。此外,批评理论自身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矛盾:即本 体论上的”客观主义”和认识论上的”主观主义”。如果我们一方面承认”真实”是客观存在,而 另一方面又认为它只能被历史地认识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人们又怎么可能”真 实地”认识”客观真实”呢?这涉及一个无法解决的”自相关”问题,即批判理论自身如何知道自 己的理论不也是带有偏见的、需要被批判的? 建构主义在理论上十分迷人,为研究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创造可能性,但是在实践层面 却很难付诸实施。在建构主义者的眼中,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只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这 种理论很难提出一套可供后人遵循的方法原则,而且无法设立明确的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这也 许是伽达默尔认为阐释学不是”方法”甚至不是”方法论”,而是”哲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质的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 质的研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希腊,”ethnography(民族志)”一词 中的词根”ehno。”就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s”,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 体”.”chno”作为前缀与”graphic(画)”合并组成”ethnography”以后,便成了人类学一个主要 的分支,即”描绘人类学”。”民族志”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的 一种方法,探究的是一个文化的整体性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它要求研究者长期地与当地人生 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 、质的研究在西方 9
9 因此,在质的研究内部,研究者通常也有不同的学术立场和理论倾向。研究者如果关注对现 象进行描述,通常会采取后实证主义的取向,通过一些可操作的程序和手段(如证伪、相关验证) 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如果研究者更加关注的是社会改进,则会采取批判理论的取向, 考虑到研究的价值和权力层面,希望通过研究对社会现实进行干预。而如果研究者认为社会世界 中不存在”客观真实”,社会习俗和规则都是人为的建构,则会采取建构主义的立场,看到人和社 会的相互性和交往性;注意到研究者在理解和解释中的能动作用,使研究成为一种生成的过程。 虽然研究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理论取向,但这些取向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各有其弱点。 后实证主义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十分清楚,如果采取严 谨的方法,可以(虽然是局部地)了解和理解当事人的行为和意义解释。这种对当事人观点绝对尊 重的态度不仅反映了研究者天真幼稚的”现实主义”立场,隐藏了研究者在理解中不可避免的” 主观性”,而且很容易导致相对主义,使研究者群体失去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 批判理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批判的向度,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表现出一种”精英意 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强加给被研究者。此外,批评理论自身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矛盾:即本 体论上的”客观主义”和认识论上的”主观主义”。如果我们一方面承认”真实”是客观存在,而 另一方面又认为它只能被历史地认识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人们又怎么可能”真 实地”认识”客观真实”呢?这涉及一个无法解决的”自相关”问题,即批判理论自身如何知道自 己的理论不也是带有偏见的、需要被批判的? 建构主义在理论上十分迷人,为研究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创造可能性,但是在实践层面 却很难付诸实施。在建构主义者的眼中,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只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这 种理论很难提出一套可供后人遵循的方法原则,而且无法设立明确的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这也 许是伽达默尔认为阐释学不是”方法”甚至不是”方法论”,而是”哲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质的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 质的研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希腊,”ethnography(民族志)”一词 中的词根”ethno。”就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s”,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 体”。”ethno”作为前缀与”graphic(画)”合并组成”ethnography”以后,便成了人类学一个主要 的分支,即”描绘人类学”。”民族志”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的 一种方法,探究的是一个文化的整体性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它要求研究者长期地与当地人生 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 1、质的研究在西方
早期民族志研究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世界上其他地区残存”原始”文化的兴趣, 认为”落后的”民族是人类进化链中的一个环节,希望通过对异文化的了解反观自己的文化发展 历程,了解整个世界的”本相”,以此修正西方学界有关人类社会的知识框架。实地调查方法的首 创者是德裔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P.B0as),从1886年始他便经常到美国西北海岸的印地安部落 去做实地调查,并把自己的学生赶出图书馆,从学者的安乐椅中站起来,走人实地,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真正开创了长时期实地调查传统的当推波裔英国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 (B.Malinowski),他于1914一I915和1917一1918年间在新几内亚和特罗比恩(Trobriand)岛上进 行了长期艰苦的实地工作。通过亲身经历”在这里”、”到过那里”和”回到这里”的三阶段过程, 他发现,白人研究者只有离开自己的文化群体,参与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对他们的制 度风俗、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有所了解。 博厄斯和马林洛夫斯基的实地调查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后米西方的人类学家,如本尼狄克特 (R.Benedict)、M.米德(M。Mead、莱德可里夫·布朗(RedclifT-Brown.)贝特森(C.Bateson) 罗威(R.Lowie)、克罗伯(人Kroeber))、普利查德(Ev-ans-Pritchard)、弗斯(R.Firth)、保德玫克 (H.Powdermaker)、列维·斯特劳撕(C.Levi-Straus)等人。他们各自在非洲、太平洋岛国、美国本 士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了长期的实地研究,为实地调查方法的实施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质的研究中实地调查的传统还可以追潮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运动。 如美国的杜·波依斯(Du Bois)对费城的黑人社区进行研究时,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还组 织了5000例访谈,其著作《费城的黑人》(1899/1967)被认为是早期城市民族志研究的一个典范。 德国的恩格斯(P.Egls)长期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区,其《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1845/1969) 被视为实地研究的佳作。布思(C.Booh)的《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127)通过统计数据、访谈 和观察等方法,将伦教划分为50个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如贫穷率、出生率、死亡率、早婚率等) 将这些区域进行了排序比较。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R.Pk)等人对城市内不同少数民族群 体、亚文化群体特别是贫困人群)进行了研究,在其著名的”城市”(1916)一文中明确地把人类学 方法作为研究城市的社会学方法。托马斯(W.Thomas)和兹南尼斯基(P.Znaniecki)的《欧洲和美 国的波兰农民》(1927)则通过大量个人信件,对当事人的主观心态进行探究。林德Lyd)夫妇将美 国中部城镇居民的生活分成六个方面(谋职、成家、生儿育女、闲暇、宗教、社会活动),对居民 的道德观念和精神状况进行了考察,发表了《中镇-美国现代文化研究》(1929/1956)和《过液 中的中镇一文化冲突研究》(1937)。此时的研究者对自己个人的作用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重点 主要放在如何从资料中挖掘当事人的观点和态度,认为那里存在着”客观的现实”。即使研究的内 容涉及被研究者的主观世界,这个主观世界也被认为是”客观存在”。 10
10 早期民族志研究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世界上其他地区残存”原始”文化的兴趣, 认为”落后的”民族是人类进化链中的一个环节,希望通过对异文化的了解反观自己的文化发展 历程,了解整个世界的”本相”,以此修正西方学界有关人类社会的知识框架。实地调查方法的首 创者是德裔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Boas),从 1886 年始他便经常到美国西北海岸的印地安部落 去做实地调查,并把自己的学生赶出图书馆,从学者的安乐椅中站起来,走人实地。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真正开创了长时期实地调查传统的当推波裔英国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 (B.Malinowski),他于 1914—1915 和 1917—1918 年间在新几内亚和特罗比恩(Trobriand)岛上进 行了长期艰苦的实地工作。通过亲身经历”在这里”、”到过那里”和”回到这里”的三阶段过程, 他发现,白人研究者只有离开自己的文化群体,参与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对他们的制 度风俗、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有所了解。 博厄斯和马林洛夫斯基的实地调查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西方的人类学家,如本尼狄克特 (R.Benedict)、M.米德(M。Mead)、莱德可里夫·布朗(Redcliff—Brown)、贝特森(C.Bateson)、 罗威(R.Lowie)、克罗伯(人 Kroeber)、普利查德(Ev-ans-Pritchard)、弗斯(R.Firth)、保德玫克 (H.Powdermaker)、列维·斯特劳斯(C.Levi-Strauss)等人。他们各自在非洲、太平洋岛国、美国本 土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了长期的实地研究,为实地调查方法的实施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质的研究中实地调查的传统还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运动。 如美国的杜·波依斯(Du Bois)对费城的黑人社区进行研究时,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还组 织了 5 000 例访谈,其著作《费城的黑人》(1899/1967)被认为是早期城市民族志研究的一个典范。 德国的恩格斯(P.Engels)长期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区,其《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1845/1969) 被视为实地研究的佳作。布思(C.Booth)的《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1927)通过统计数据、访谈 和观察等方法,将伦敦划分为 50 个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如贫穷率、出生率、死亡率、早婚率等) 将这些区域进行了排序比较。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R.Park)等人对城市内不同少数民族群 体、亚文化群体(特别是贫困人群)进行了研究,在其著名的”城市”(1916)一文中明确地把人类学 方法作为研究城市的社会学方法。托马斯(W.Thomas)和兹南尼斯基(P.Znaniecki)的《欧洲和美 国的波兰农民》(1927)则通过大量个人信件,对当事人的主观心态进行探究。林德(Lynd)夫妇将美 国中部城镇居民的生活分成六个方面(谋职、成家、生儿育女、闲暇、宗教、社会活动),对居民 的道德观念和精神状况进行了考察,发表了《中镇-美国现代文化研究》(1929/1956)和《过渡 中的中镇-文化冲突研究》(1937)。此时的研究者对自己个人的作用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重点 主要放在如何从资料中挖掘当事人的观点和态度,认为那里存在着”客观的现实”。即使研究的内 容涉及被研究者的主观世界,这个主观世界也被认为是”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