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西安经发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姓名 出题人王科俊 审题人 、课内阅读。(每题3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 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 考号 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 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迕: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 诚信保证 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是西安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 经发中学学生 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我承诺遵守《西 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安经发中学试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场规则》、《西 (选自李密《陈情表》) 安经发中学学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生考试违纪处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给官职 理细则》,诚实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守信,认真答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西安经发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出题人 王科俊 审题人 一、课内阅读。(每题 3 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 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 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 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 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 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 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李密《陈情表》)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给官职。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班级 姓名 考号 诚信保证 我是西安 经发中学学生, 我承诺遵守《西 安经发中学试 场规则》、《西 安经发中学学 生考试违纪处 理细则》,诚实 守信,认真答 卷
2、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找出两个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感君区区怀 B、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②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D、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谨拜表以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父死母嫁、自己年幼多病入手,写出了自己与祖母刘氏“更相为命 的特殊关系和命运,从而为抒发对祖母的孝情张本 B.接着转写自己蒙受国恩而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虽然蒙受了国家巨大的恩典 但是为了照料祖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突出自己的狼狈处境。 C.第三段写自己之所以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并非 顾念旧主,或者夸耀自己的清高,打消了皇帝的疑心,顾虑 D.《陈情表》是作者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兼备, 为谢恩,二为表明孝心,为了推脱官职而用孝道挟持皇帝,可谓舌灿莲花 5、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刘病且笃②而后乃今将图直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④屈贾谊于长 沙⑤乐琴书以消忧⑥谨拜表以闻⑦宾主尽东南之羡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④⑥/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② D、①②/④⑥/⑤/③⑦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 、名篇名句默写 7、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8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描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树木茂盛,泉水清 澈的景象的诗句是
2、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找出两个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 A、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感君区区怀 B、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②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D、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谨拜表以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父死母嫁、自己年幼多病入手,写出了自己与祖母刘氏“更相为命” 的特殊关系和命运,从而为抒发对祖母的孝情张本。 B.接着转写自己蒙受国恩而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虽然蒙受了国家巨大的恩典, 但是为了照料祖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突出自己的狼狈处境。 C.第三段写自己之所以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并非 顾念旧主,或者夸耀自己的清高,打消了皇帝的疑心,顾虑。 D.《陈情表》是作者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兼备,一 为谢恩,二为表明孝心,为了推脱官职而用孝道挟持皇帝,可谓舌灿莲花。 5、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刘病日笃 ②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屈贾谊于长 沙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谨拜表以闻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④⑥/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② D、①②/④⑥/⑤/③⑦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 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 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 7、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8 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描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树木茂盛,泉水清 澈的景象的诗句是“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暮江秋色图”呈现在读者 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3)在《滕王阁序》中,王勃用了虚写的手法描写了滕王阁周围歌声嘹亮和雁 鸣悠远的四句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吴有训: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胡家尧 1897年4月26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在私塾求学期间,由于先生 是一位比较新派的人物,他受到了西学启蒙教育。1916年7月,他进入南京高 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学习。在这期间,他有幸在物理学家胡刚复的引导下接触到 与X射线有关的基础知识。1921年,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之一。物理学家康普顿在这里任教,吴 有训来到芝加哥大学后拜康普顿为师,在他的指导下从事X射线问题的研究 康普顿提出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由于实验证据还不充分,没有立即获得物 理学界的广泛承认。当时着手进行这一实验的科学家很多,吴有训此时恰好在 实验室跟随康普顿进行研究工作,他用非凡的实验才能,设计出最佳实验配置 后,陆续使用多达15种不同的样品材料进行X射线的散射实验,结果无一不与 康普顿的理论相符合,从而形成了对此理论广泛适用性的强有力证明。他的工 作得到了康普顿本人的高度重视和评价,他把吴有训所获得的15种物质X射线 散射光谱与他自己的那张石墨散射谱,一并收入了他的专著《X射线与电子》 中,作为其量子散射理论的主要实验证据 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另一项重要证明工作,就是用实验消除了来自美国哈佛 大学的著名X射线专家杜安尼及其助手克拉克对康普顿效应的两项质疑。此 外,吴有训在发展康普顿散射理论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一他用精确的实 验解决了康普顿散射光谱中变线与不变线之间的能量比率问题,第一个对这 比值进行严密的定量测量 1926年,吴有训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谢绝康普顿教授的挽留回国。1928 年8月,他受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邀请到清华任教。当时,我国的物理 学科研究,还处于草创时期。1929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近代 物理学实验室,进行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中国物理研究的先河。但 即便是具备当时国内最好研究条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仍然不能满足吴有训开 展实验的要求,他只好改变研究方向.以物理理论研究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 向。1930年10月,吴有训在美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 篇理论文章《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X射线的强度》,这是中国物理学家最早在 国际权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之一。以此为起点,吴有训对X射线经单原子 气体、双原子气体和晶体散射的强度、温度对散射的影响和散射系数等问题进 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吴有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自1926年起 吴有训辗转任教于上海大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前后长达20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暮江秋色图”呈现在读者 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 ”。 (3)在《滕王阁序》中,王勃用了虚写的手法描写了滕王阁周围歌声嘹亮和雁 鸣悠远的四句是 “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吴有训: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胡家尧 1897 年 4 月 26 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在私塾求学期间,由于先生 是一位比较新派的人物,他受到了西学启蒙教育。1916 年 7 月,他进入南京高 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学习。在这期间,他有幸在物理学家胡刚复的引导下接触到 与 X 射线有关的基础知识。1921 年,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之一。物理学家康普顿在这里任教,吴 有训来到芝加哥大学后拜康普顿为师,在他的指导下从事 X 射线问题的研究。 康普顿提出的 X 射线量子散射理论.由于实验证据还不充分,没有立即获得物 理学界的广泛承认。当时着手进行这一实验的科学家很多,吴有训此时恰好在 实验室跟随康普顿进行研究工作,他用非凡的实验才能,设计出最佳实验配置 后,陆续使用多达 l5 种不同的样品材料进行 X 射线的散射实验,结果无一不与 康普顿的理论相符合,从而形成了对此理论广泛适用性的强有力证明。他的工 作得到了康普顿本人的高度重视和评价,他把吴有训所获得的 15 种物质 X 射线 散射光谱与他自己的那张石墨散射谱,一并收入了他的专著《X 射线与电子》 中,作为其量子散射理论的主要实验证据。 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另一项重要证明工作,就是用实验消除了来自美国哈佛 大学的著名 X 射线专家杜安尼及其助手克拉克对康普顿效应的两项 质疑。此 外,吴有训在发展康普顿散射理论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他用精确的实 验解决了康普顿散射光谱中变线与不变线之间的能量比率问题,第一个对这一 比值进行严密的定量测量。 1926 年,吴有训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谢绝康普顿教授的挽留回国。1928 年 8 月,他受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邀请到清华任教。当时,我国的物理 学科研究,还处于草创时期。1929 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近代 物理学实验室,进行国内 X 射线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中国物理研究的先河。但 即便是具备当时国内最好研究条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仍然不能满足吴有训开 展实验的要求,他只好改变研究方向.以物理理论研究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 向。1930 年 10 月,吴有训在美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一 篇理论文章《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 X 射线的强度》,这是中国物理学家最早在 国际权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之一。以此为起点,吴有训对 X 射线经单原子 气体、双原子气体和晶体散射的强度、温度对散射的影响和散射系数等问题进 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吴 有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自 1926 年起, 吴有训辗转任教于上海大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前后长达 20
余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而且他的教育实践也为后辈留下了许 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吴有训虽然倡导学术独立,但他决不自我封闭,而是极力促进科学的交流。正 是由于吴有训等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高水准研究工作,引起国际科学界同行的 注目,促成了当时许多国际大师级物理学家来华访问讲学。1935年7月,现代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狄拉克应邀来华;1937年初, 国际物理学界哥本哈根学派领袖、丹麦物理大师玻尔应邀赴淸华作了有关原子 结构方面的报告。这些大师的演讲,使清华师生增长了科学最前沿的知识,开 阔了眼界 此外,吴有训亦重视国内校际及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他本人曾在北京大学、燕 京大学等外校兼课,也组织学生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进行参观 学习。这些活动和措施,对清华物理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积极推动恢复研究院和留学考试,亲自参加研究院的教学 指导,并主持留美入学考试,大批优秀青年学子因此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其中汪德熙、胡宁、吴仲华、黄家驷、杨振宁、洪朝生、何炳棣、李政道等后 来成为著名科学家。 (摘编自龚明俊《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吴有训既得益于良师,又超越了良师。私塾求学,受新派人物启蒙:进入高 校,得物理学家胡刚复引导:赴美留学,拜康普顿为师,并发展了其X射线量 子散射理论 B.康普顿高度重视和评价吴有训的工作,并将其所获得的15种物质X射线散 射光谱收入自己的专著《X射线与电子),从而填补了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实 验论据的空白 C.吴有训赴美留学期间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实验研究功底,但他没有止步,回国 后又向更高层次迈进,将物理理论研究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 的研究成果。 D.吴有训不仅是 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前后长达 20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以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方式和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中国几 代物理学家 E.国际大师级物理学家来华访问讲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高水 准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同行的注目,另一方面也是吴有训对科学交流的 极力促成 9、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10、为什么吴有训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 因。(5分) 11、作为一位取得了丰硕成果的老一代科学家,吴有训在培养后辈方面做了哪 些工作?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说明。(6分)
余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而且他的教育实践也为后辈留下了许 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吴有训虽然倡导学术独立,但他决不自我封闭,而是极力促进科学的交流。正 是由于吴有训等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高水准研究工作,引起国际科学界同行的 注目,促成了当时许多国际大师级物理学家来华访问讲学。1935 年 7 月,现代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狄拉克应邀来华;1937 年初, 国际物理学界哥本哈根学派领袖、丹麦物理大师玻尔应邀赴清华作了有关原子 结构方面的报告。这些大师的演讲,使清华师生增长了科学最前沿的知识,开 阔了眼界。 此外,吴有训亦重视国内校际及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他本人曾在北京大学、燕 京大学等外校兼课,也组织学生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进行参观 学习。这些活动和措施,对清华物理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 用。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积极推动恢复研究院和留学考试,亲自参加研究院的教学 指导,并主持留美入学考试,大批优秀青年学子因此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其中汪德熙、胡宁、吴仲华、黄家驷、杨振宁、洪朝生、何炳棣、李政道等后 来成为著名科学家。 (摘编自龚明俊《感动中国的 100 位爱国科学家》)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吴有训既得益于良师,又超越了良师。私塾求学,受新派人物启蒙;进入高 校,得物理学家胡刚复引导:赴美留学,拜康普顿为师,并发展了其 X 射线量 子散射理论。 B.康普顿高度重视和评价吴有训的工作,并将其所获得的 15 种物质 X 射线散 射光谱收入自己的专著《X 射线与电子),从而填补了 X 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实 验论据的空白。 C.吴有训赴美留学期间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实验研究功底,但他没有止步,回国 后又向更高层次迈进,将物理理论研究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 的研究成果。 D.吴有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前后长达 20 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以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方式和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中国几 代物理学家。 E.国际大师级物理学家来华访问讲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高水 准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同行的注目,另一方面也是吴有训对科学交流的 极力促成。 9、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 分) 10、为什么吴有训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 因。(5 分) 11、作为一位取得了丰硕成果的老一代科学家,吴有训在培养后辈方面做了哪 些工作?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说明。(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田”在古代的一个义项是供俸禄的田,公田所出产的粮食作为官员俸禄 所以《归去来兮辞》的小序中陶渊明虽然想要归隐,但是他“犹望一稔”,希望 庄稼再成熟一次,能够提供他生活所需 B、《滕王阁序》中“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要鸣钟列鼎, 鼎中放食物。王勃用钟鸣鼎食来称赞南昌一地的繁华,这和柳永《望海潮》中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有异曲同工之妙。 C、古人对时间一般都有具体说法,比如分别用朔、望、晦来称呼每月的初一、 月中和月末。所以《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指的就是七月十六 D、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成童子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级别,其中 童子试考中即被称为“秀才”,《陈情表》中的“举臣秀才”即为此意。 13、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王虽然年纪不太,教书育人也算快乐、充实,但是他却总是哀叹冯唐易老, 似乎他胸中还有满腔豪情壮志 B、人生总是起起落落,面对生活的挫折,比如抽一次血被扎三次,其实没必要 哀叹,要抱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心态,失败、挫折对人生未必不是 件好事,至少能让你收获更多抗压的韧劲。 C、有人总说国产手机会异军突起的一天,但是直至今日,面对国外大品牌的压 制,国产手机始终没有创新的勇气和可靠的质量,国产手机行业也接近日薄西 山,逐渐沦为低端机和老年机的专属代名词。 D、传说中老赵的歌声惊天地、泣鬼神,那天周五放学,我终于在楼道里听到了, 真可谓响遏行云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不仅他让我们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 而且改变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 B.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过程中可能会有一段时期的混乱,但无论如 何,将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是深化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 C.从北京到石家庄,从郑州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全国70多 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左右严重污染 D.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 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15、《滕王阁序》中王勃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了自己的虽怀才不遇,但 是初心不改,仍然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那么《赤壁赋》中苏轼用 “惟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 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他( )思想。(30字以内)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田”在古代的一个义项是供俸禄的田,公田所出产的粮食作为官员俸禄, 所以《归去来兮辞》的小序中陶渊明虽然想要归隐,但是他“犹望一稔”,希望 庄稼再成熟一次,能够提供他生活所需。 B、《滕王阁序》中“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要鸣钟列鼎, 鼎中放食物。王勃用钟鸣鼎食来称赞南昌一地的繁华,这和柳永《望海潮》中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有异曲同工之妙。 C、古人对时间一般都有具体说法,比如分别用朔、望、晦来称呼每月的初一、 月中和月末。所以《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指的就是七月十六。 D、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成童子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级别,其中 童子试考中即被称为“秀才”,《陈情表》中的“举臣秀才”即为此意。 13、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老王虽然年纪不太,教书育人也算快乐、充实,但是他却总是哀叹冯唐易老, 似乎他胸中还有满腔豪情壮志。 B、人生总是起起落落,面对生活的挫折,比如抽一次血被扎三次,其实没必要 哀叹,要抱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心态,失败、挫折对人生未必不是一 件好事,至少能让你收获更多抗压的韧劲。 C、有人总说国产手机会异军突起的一天,但是直至今日,面对国外大品牌的压 制,国产手机始终没有创新的勇气和可靠的质量,国产手机行业也接近日薄西 山,逐渐沦为低端机和老年机的专属代名词。 D、传说中老赵的歌声惊天地、泣鬼神,那天周五放学,我终于在楼道里听到了, 真可谓响遏行云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不仅他让我们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 而且改变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 B.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过程中可能会有一段时期的混乱,但无论如 何,将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是深化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 C.从北京到石家庄,从郑州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全国 70 多 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左右严重污染。 D.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 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15、《滕王阁序》中王勃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了自己的虽怀才不遇,但 是初心不改,仍然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那么《赤壁赋》中苏轼用 “惟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 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他( )思想。(30 字以内) (4 分)
16、咬文嚼字: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组用词,并说明理由 相传,一日苏轼与苏小妹、黄庭坚一起赏画,见上面题联很有趣,于是小妺提 议为中间加字,使之成为五言联句。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A、扶失 B、舞隐 C、摇映 你选( )2分 你的理由:()4分 五、写作(30分) 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30分)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中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 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 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一“得”,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咬文嚼字: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组用词,并说明理由。 相传,一日苏轼与苏小妹、黄庭坚一起赏画,见上面题联很有趣,于是小妹提 议为中间加字,使之成为五言联句。 轻风___细柳 淡月___梅花 A、扶 失 B、舞 隐 C、摇 映 你选( )2 分 你的理由:( ) 4 分 五、写作(30 分) 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30 分)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中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 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 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一“得”,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