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人物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区别。 、作品赏析 《娜塔莎》 1.托尔斯泰及其创作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称他为“19世纪的 俄国巨人”,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把他的创作看成是“全人类发展 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一直在变化,他的创作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852-1863年是他的早期创作阶段。在这个阶段,他发表了成名作自传体小说 《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的主张 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1854-1855年托尔斯泰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 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 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在1863年的《哥萨克》中,托尔斯泰首次 提出贵族知识分子与上流社会决裂,返回大自然、走平民化道路的主张。 1863—1880年是托尔斯泰的中期创作阶段。这期间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战 争与和平》成为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 想”,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 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 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也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岀路问 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 色的鸿篇巨制。其后,他又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宁娜》,小 说艺术已炉火纯青 1881-1910年是托尔斯泰的晚期创作阶段。从70年代末起,托尔斯泰的世界观 发生巨变,他抛弃了地主贵族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变到宗法制农民思想立场 上来,并站在这个立场上抨击俄罗斯的国家制度,抨击特权阶级的生活和道德。 他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自己参加体力劳动,还帮助农民盖房 子,并学习做鞋匠,衣食简化,戒烟酒,甚至不吃肉。这时期的著名作品有《忏 悔录》《魔鬼》《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等。1889-1899年创作的最后 部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 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小说中他提出了两个主题:一是暴露社会罪恶,抨 击沙皇专制制度;二是描写人的堕落和精神上的复活。 《西方正典》的作者、美国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德·布鲁姆称列夫·托尔斯泰 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 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 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 量累积超过五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2.内容与题旨 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
第四单元 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区别。 二、作品赏析 《娜塔莎》 1.托尔斯泰及其创作 列夫·托尔斯泰,19 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称他为“19 世纪的 俄国巨人”,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把他的创作看成是“全人类发展 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一直在变化,他的创作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1852—1863 年是他的早期创作阶段。在这个阶段,他发表了成名作自传体小说 《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的主张 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1854—1855 年托尔斯泰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 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 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在 1863 年的《哥萨克》中,托尔斯泰首次 提出贵族知识分子与上流社会决裂,返回大自然、走平民化道路的主张。 1863—1880 年是托尔斯泰的中期创作阶段。这期间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战 争与和平》成为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 想”,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 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 1805—1820 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特别是 1812 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 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也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 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 色的鸿篇巨制。其后,他又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宁娜》,小 说艺术已炉火纯青。 1881—1910 年是托尔斯泰的晚期创作阶段。从 70 年代末起,托尔斯泰的世界观 发生巨变,他抛弃了地主贵族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变到宗法制农民思想立场 上来,并站在这个立场上抨击俄罗斯的国家制度,抨击特权阶级的生活和道德。 他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自己参加体力劳动,还帮助农民盖房 子,并学习做鞋匠,衣食简化,戒烟酒,甚至不吃肉。这时期的著名作品有《忏 悔录》《魔鬼》《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等。1889—1899 年创作的最后 一部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 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小说中他提出了两个主题:一是暴露社会罪恶,抨 击沙皇专制制度;二是描写人的堕落和精神上的复活。 《西方正典》的作者、美国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德·布鲁姆称列夫·托尔斯泰 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 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 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 量累积超过五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2.内容与题旨 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 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7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 者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 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 个阶级的生活,“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 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 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 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 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 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 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 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 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 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 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原著中,刚出场时的娜达莎13岁,是个黑眼睛、大嘴巴、不美丽,但十分天 真活泼的女孩子。 在课文中提到的一次盛大的舞会上,由彼埃尔介绍,安德来认识了娜塔莎。这时 的娜塔莎已经16岁了。她原先的爱人保理斯为了和一个有钱的女子结婚,已把 她丢弃了。娜塔莎舞跳得很岀色。在安德来心目中,娜塔莎是他看到的第一个美 女,“她的魔力之酒使他陶醉了”。不久,安德来向娜塔莎求婚,她和她的父母 都同意了。但安德来的父亲反对,婚事暂时搁置下来。不久,在爱伦家举办的跳 舞会上,花花公子阿那托尔追求娜塔莎。这位意志不坚定,带几分稚气的女子竟 爱上了他,并自动地解除了和安德来的婚约 接着,阿那托尔要把娜塔莎拐骗到国外去。但他们约定逃走的计划时,被索尼亚 听见了。她转告了娜塔莎的教母玛丽娅。娜塔莎出逃不成,生起病来。彼埃尔跑 来劝慰娜塔莎,并把阿那托尔已经结婚的事告诉娜塔莎。娜塔莎知道自已受骗了 气得要服毒自杀。安德来见娜塔莎已变心,便托彼埃尔把娜塔莎的相片送还给她。 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 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13年,他们结了婚。婚后,娜塔莎性格大为改变, 她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她抛弃了社会生活,失去了“她所有的魔力”,身体也 “长胖了,长宽了”,变得“不修边幅”起来。 《战争与和平》对各色人物的刻画都堪称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 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 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 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 伊利亚特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 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 7 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 著”。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 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 19 世纪最初 15 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 个阶级的生活,“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 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 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 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 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 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 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 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 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 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 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原著中,刚出场时的娜达莎 13 岁,是个黑眼睛、大嘴巴、不美丽,但十分天 真活泼的女孩子。 在课文中提到的一次盛大的舞会上,由彼埃尔介绍,安德来认识了娜塔莎。这时 的娜塔莎已经 16 岁了。她原先的爱人保理斯为了和一个有钱的女子结婚,已把 她丢弃了。娜塔莎舞跳得很出色。在安德来心目中,娜塔莎是他看到的第一个美 女,“她的魔力之酒使他陶醉了”。不久,安德来向娜塔莎求婚,她和她的父母 都同意了。但安德来的父亲反对,婚事暂时搁置下来。不久,在爱伦家举办的跳 舞会上,花花公子阿那托尔追求娜塔莎。这位意志不坚定,带几分稚气的女子竟 爱上了他,并自动地解除了和安德来的婚约。 接着,阿那托尔要把娜塔莎拐骗到国外去。但他们约定逃走的计划时,被索尼亚 听见了。她转告了娜塔莎的教母玛丽娅。娜塔莎出逃不成,生起病来。彼埃尔跑 来劝慰娜塔莎,并把阿那托尔已经结婚的事告诉娜塔莎。娜塔莎知道自己受骗了, 气得要服毒自杀。安德来见娜塔莎已变心,便托彼埃尔把娜塔莎的相片送还给她。 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 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13 年,他们结了婚。婚后,娜塔莎性格大为改变, 她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她抛弃了社会生活,失去了“她所有的魔力”,身体也 “长胖了,长宽了”,变得“不修边幅”起来。 《战争与和平》对各色人物的刻画都堪称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 19 世 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 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 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 伊利亚特
3.人物形象分析 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经常为评论家们分析探讨的形象。 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巧妙地将 战争与爱情结合起来,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众多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中 共有559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 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娜塔莎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 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崭新的视觉色彩,她将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 和独特性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描写的是16岁的娜塔莎遭遇爱情和激情的心理状态和外部 表现 第一部分中,先是简单的一句话就交代了参加舞会前的娜塔莎的心态:娜塔莎的 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亚,都要穿得不能 再好”。接下来,娜塔莎的所有言行都围绕着这一点。先是帮索尼亚改变缎带样 式,不断地嚷着“不是那样的”“让我来”,接着欢快地拥吻母亲,再修饰自己 的服饰。读者几乎不用多做思考,就看到了一个蹦蹦跳跳、热情天真的少女形象。 作者用了一个非常传神的细节来表现娜塔莎的性格特征,她还没有把自己的服装 弄好,又急忙对妈妈一边嚷着“帽子还要偏一点”,一边就冲上前去了,结果“衣 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忙着为别人操心,倒把自己的衣服搞得狼狈不堪。 个小动作,就把急于参加舞会的娜塔莎的兴奋、激动、焦灼不安的心态活灵活现 地表达了出来。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塑造娜塔莎这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心理描写。舞会上盛装的 娜塔莎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她只能把急切、羡慕的眼光投到已经成为 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 是她”。少女渴盼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美丽的自己的心态 一览无遗。这里,作者并没有详细地写出娜塔莎的表情,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了 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将她的舞姿写得曼妙诱人,越是能够反映出娜塔 莎的焦急、不安。所有的一切是通过娜塔莎的眼睛来展现的,我们几乎能够想像 得到娜塔莎是带着怎样急切的神情站在大厅里,等待一位绅士来邀请自己,让自 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集之处。 所以,当风度翩翩的安德来公爵向她邀舞时,她“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 感激、小孩般的笑容”,并且脱口而出“我等你好久了”,这样的反应是自然而 然的,也表现了娜塔莎心直口快的性格,她的想法,她的感触都明明白白地写在 了脸上。年轻的她不愿意错过和异性亲密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当一个备受别人瞩 目的异性站在面前时,作者写她“含泪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笑容”,简单的一笔, 就将娜塔莎那种从尴尬中忽而解放出来的心境点得通透。突如其来的欣赏让原本 “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跳得好极了”,“脸上现出了幸福的喜色”,对娜 塔莎而言,此时已经不仅仅是跳舞这么简单,而是年轻的自己得到了异性的肯定, 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 到了第三部分,收到阿那托尔的情书的娜塔莎睡得安静、温顺、幸福,醒来对索 尼亚狂喜地微笑,涉世不深的她认为自己拥有了爱情,而她活泼的天性又使得她 急于把自己的幸福和好朋友分享,希望别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而当别人 对此发表质疑时,她会不假思索恼怒地对着朋友说“你什么也不明白,你不要说 蠢话”,“我爱了他一百年了”,“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我没有 意志了……我爱他!”“不能够怀疑他”,一个为了爱情丧失理智的少女形象呼
3.人物形象分析 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经常为评论家们分析探讨的形象。 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巧妙地将 战争与爱情结合起来,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众多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中 共有 559 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 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娜塔莎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 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崭新的视觉色彩,她将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 和独特性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描写的是 16 岁的娜塔莎遭遇爱情和激情的心理状态和外部 表现。 第一部分中,先是简单的一句话就交代了参加舞会前的娜塔莎的心态:娜塔莎的 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亚,都要穿得不能 再好”。接下来,娜塔莎的所有言行都围绕着这一点。先是帮索尼亚改变缎带样 式,不断地嚷着“不是那样的”“让我来”,接着欢快地拥吻母亲,再修饰自己 的服饰。读者几乎不用多做思考,就看到了一个蹦蹦跳跳、热情天真的少女形象。 作者用了一个非常传神的细节来表现娜塔莎的性格特征,她还没有把自己的服装 弄好,又急忙对妈妈一边嚷着“帽子还要偏一点”,一边就冲上前去了,结果“衣 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忙着为别人操心,倒把自己的衣服搞得狼狈不堪。一 个小动作,就把急于参加舞会的娜塔莎的兴奋、激动、焦灼不安的心态活灵活现 地表达了出来。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塑造娜塔莎这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心理描写。舞会上盛装的 娜塔莎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她只能把急切、羡慕的眼光投到已经成为 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 是她”。少女渴盼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美丽的自己的心态 一览无遗。这里,作者并没有详细地写出娜塔莎的表情,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了 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将她的舞姿写得曼妙诱人,越是能够反映出娜塔 莎的焦急、不安。所有的一切是通过娜塔莎的眼睛来展现的,我们几乎能够想像 得到娜塔莎是带着怎样急切的神情站在大厅里,等待一位绅士来邀请自己,让自 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集之处。 所以,当风度翩翩的安德来公爵向她邀舞时,她“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 感激、小孩般的笑容”,并且脱口而出“我等你好久了”,这样的反应是自然而 然的,也表现了娜塔莎心直口快的性格,她的想法,她的感触都明明白白地写在 了脸上。年轻的她不愿意错过和异性亲密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当一个备受别人瞩 目的异性站在面前时,作者写她“含泪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笑容”,简单的一笔, 就将娜塔莎那种从尴尬中忽而解放出来的心境点得通透。突如其来的欣赏让原本 “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跳得好极了”,“脸上现出了幸福的喜色”,对娜 塔莎而言,此时已经不仅仅是跳舞这么简单,而是年轻的自己得到了异性的肯定, 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 到了第三部分,收到阿那托尔的情书的娜塔莎睡得安静、温顺、幸福,醒来对索 尼亚狂喜地微笑,涉世不深的她认为自己拥有了爱情,而她活泼的天性又使得她 急于把自己的幸福和好朋友分享,希望别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而当别人 对此发表质疑时,她会不假思索恼怒地对着朋友说“你什么也不明白,你不要说 蠢话”,“我爱了他一百年了”,“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我没有 意志了……我爱他!”“不能够怀疑他”,一个为了爱情丧失理智的少女形象呼
之欲出。娜塔莎为了这份不成熟的感情甚至不惜和好朋友翻脸,尽管作者在这里 只用了语言描写,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她的表情瞬息万变,羞涩、恼怒、慌张、 决绝。而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她的爱情来了,击中了她的大脑,她只愿意享受 而不愿意思考这份爱情,这个时候的她,除了阿那托尔,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考虑 所以她会做出让人惊愕不已的决定——撕毁婚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最擅长的是将人物放置于背景中,再进行细化的描 写,最突出的细节描写是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作者在展示各种人物在日常生活 中的心理活动的同时,着重写他们在特殊的环境里,在生活发生变故的情况下, 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他不 孤立地进行心理描写,而把它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事态的发展的描写紧密结 合在一起。 同时,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 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也就是说,托尔斯泰特 别注意揭示不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的不同表现,善于描述从一种心理状态到 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过渡,说明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脸色和眼神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常常是无言的心理描写,所表现的心理变化过程 既体现了事态的发展,又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选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艺 术细节,内心独白的运用,“心灵辩证法”的发挥,以及对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的 真切理解与深邃表达,这一切都通过丰富而又多样化的语言,自由地编织进这幅 艺术锦缎之中。 《素芭》 1.泰戈尔及其创作 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 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 应运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 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 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 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 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晢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 不拘一格 1913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 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 部分”,泰戈尔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第 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 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 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 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诸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 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 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
之欲出。娜塔莎为了这份不成熟的感情甚至不惜和好朋友翻脸,尽管作者在这里 只用了语言描写,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她的表情瞬息万变,羞涩、恼怒、慌张、 决绝。而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她的爱情来了,击中了她的大脑,她只愿意享受、 而不愿意思考这份爱情,这个时候的她,除了阿那托尔,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考虑, 所以她会做出让人惊愕不已的决定──撕毁婚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最擅长的是将人物放置于背景中,再进行细化的描 写,最突出的细节描写是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作者在展示各种人物在日常生活 中的心理活动的同时,着重写他们在特殊的环境里,在生活发生变故的情况下, 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他不 孤立地进行心理描写,而把它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事态的发展的描写紧密结 合在一起。 同时,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 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也就是说,托尔斯泰特 别注意揭示不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的不同表现,善于描述从一种心理状态到 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过渡,说明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脸色和眼神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常常是无言的心理描写,所表现的心理变化过程 既体现了事态的发展,又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选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艺 术细节,内心独白的运用,“心灵辩证法”的发挥,以及对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的 真切理解与深邃表达,这一切都通过丰富而又多样化的语言,自由地编织进这幅 艺术锦缎之中。 《素芭》 1.泰戈尔及其创作 20 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 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 应运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 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 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 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 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 不拘一格。 1913 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 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 部分”,泰戈尔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第一 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 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 12 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 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诸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 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 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
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弃绝》《素芭》《摩诃摩耶》《沉船》《戈 拉》等: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冰心就曾翻译过他的《吉檀迦利》。而 他本人于1924年和1929年两次来华,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他的“爱的 哲学”在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的文学创作中都有体现,冰心就将“母爱、童心 大自然”当做自己创作的主题。泰戈尔的诗歌冥思闲适,抒情气氛浓郁,哲理意 味深刻,韵律优美而富有变化,美学风格质朴、自然、超逸,更是成为郭沫若、 徐志摩学习的范本。 2.内容与题旨 《素芭》写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的生活状态和遭遇。全文一共六章。 开头非常简洁地交代了素芭是个哑女,这也是泰戈尔的一贯风格。“素芭犹如 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父母对她的归宿担心,村人也对 她的前途发出“令人担忧的议论”,点出了素芭所处的尴尬的境地。继而,对素 芭最传神的地方——眼睛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正面的细笔描绘,贴切而惊人 的比喻把这双黑眸勾勒得让人遐想又艳羡。读者的第一感觉会是:这是一个惊人 的美丽的女孩子,她配得上所有美好的东西 接着,作者在第二章中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小 溪、鸟儿、树叶、蟋蟀,仿佛是世外桃源,这就是素芭所生活的环境,一切似乎 是无比美好无比温暖的。可是,在这样看似无比纯净的地方,素芭是孤独的,她 只能一个人在河岸边坐着,独自遐想,和大自然进行别人无法理解的交流。 第三章作者为主人公安排了几个朋友,两头牛,一头山羊,一只小猫,在人类面 前,他们是弱者,是受役使的,但是素芭却和它们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依 恋,彼此关怀,也彼此理解,用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得的语言——一眼神、拥抱、爱 抚。温馨的画面让读者几乎忘了素芭的不幸,因为她似乎拥有着更多的东西。 第四章出现了素芭在人类中的惟一朋友——帕勒达帕。但是“很难描述”他们 “关系的深浅程度”,因为他们的话语有区别。所以,素芭一直是在帕勒达帕身 边幻想着自己有了非凡的力量,这样,她可以帮上朋友,引起朋友的注意,让身 边的人惊奇。事实上,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暗示了素芭的可悲:可以和小动物亲 密无间,却不能让人们对她投来关注的目光,她所认为的那个朋友,只是对她的 称呼显得亲昵一些而已。 第五章情节开始紧张,作者明显加大了下笔的力度,素芭的人生悲剧拉开了帷幕 父母想用欺骗的方式把她嫁到远方。而“她像是一头无言的牲畜”,连哀告的权 利都没有,惟一能说话的朋友也显得漫不经心,没有分别的惆怅,只是轻描淡写 地证实了她的担心。她无奈、怨恨,却无法表达,只能最后一次紧紧拥抱身边的 大自然。 尾声里,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蓉般的容颜变了样, 悲伤的眼泪成了提高她身价的标志,没有人理解她流泪的真正原因,因为她面对 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而是“考官”。女性的悲剧由此可见一斑。而含蓄的 最后一节,更是看似无意地交代了素芭被抛弃的命运,写得轻,读得却沉重无比。 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如清水般明净的女孩子,这是一个被作者刻画得至纯至 真至美至善的人物,上天没有给她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但给了她清澈的眼睛、丰 富的感情和敏感的心灵。她可以观察世界、倾听世界、感受世界,用眼神表达世 界。只是,身边的人忽视了她的表达,包括父母、朋友帕勒达帕。她能够和无言
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弃绝》《素芭》《摩诃摩耶》《沉船》《戈 拉》等;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他的作品早在 1915 年就已介绍到中国,冰心就曾翻译过他的《吉檀迦利》。而 他本人于 1924 年和 1929 年两次来华,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他的“爱的 哲学”在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的文学创作中都有体现,冰心就将“母爱、童心、 大自然”当做自己创作的主题。泰戈尔的诗歌冥思闲适,抒情气氛浓郁,哲理意 味深刻,韵律优美而富有变化,美学风格质朴、自然、超逸,更是成为郭沫若、 徐志摩学习的范本。 2.内容与题旨 《素芭》写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的生活状态和遭遇。全文一共六章。 开头非常简洁地交代了素芭是个哑女,这也是泰戈尔的一贯风格。“素芭犹如一 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父母对她的归宿担心,村人也对 她的前途发出“令人担忧的议论”,点出了素芭所处的尴尬的境地。继而,对素 芭最传神的地方──眼睛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正面的细笔描绘,贴切而惊人 的比喻把这双黑眸勾勒得让人遐想又艳羡。读者的第一感觉会是:这是一个惊人 的美丽的女孩子,她配得上所有美好的东西。 接着,作者在第二章中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小 溪、鸟儿、树叶、蟋蟀,仿佛是世外桃源,这就是素芭所生活的环境,一切似乎 是无比美好无比温暖的。可是,在这样看似无比纯净的地方,素芭是孤独的,她 只能一个人在河岸边坐着,独自遐想,和大自然进行别人无法理解的交流。 第三章作者为主人公安排了几个朋友,两头牛,一头山羊,一只小猫,在人类面 前,他们是弱者,是受役使的,但是素芭却和它们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依 恋,彼此关怀,也彼此理解,用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得的语言──眼神、拥抱、爱 抚。温馨的画面让读者几乎忘了素芭的不幸,因为她似乎拥有着更多的东西。 第四章出现了素芭在人类中的惟一朋友──帕勒达帕。但是“很难描述”他们 “关系的深浅程度”,因为他们的话语有区别。所以,素芭一直是在帕勒达帕身 边幻想着自己有了非凡的力量,这样,她可以帮上朋友,引起朋友的注意,让身 边的人惊奇。事实上,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暗示了素芭的可悲:可以和小动物亲 密无间,却不能让人们对她投来关注的目光,她所认为的那个朋友,只是对她的 称呼显得亲昵一些而已。 第五章情节开始紧张,作者明显加大了下笔的力度,素芭的人生悲剧拉开了帷幕, 父母想用欺骗的方式把她嫁到远方。而“她像是一头无言的牲畜”,连哀告的权 利都没有,惟一能说话的朋友也显得漫不经心,没有分别的惆怅,只是轻描淡写 地证实了她的担心。她无奈、怨恨,却无法表达,只能最后一次紧紧拥抱身边的 大自然。 尾声里,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蓉般的容颜变了样, 悲伤的眼泪成了提高她身价的标志,没有人理解她流泪的真正原因,因为她面对 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而是“考官”。女性的悲剧由此可见一斑。而含蓄的 最后一节,更是看似无意地交代了素芭被抛弃的命运,写得轻,读得却沉重无比。 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如清水般明净的女孩子,这是一个被作者刻画得至纯至 真至美至善的人物,上天没有给她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但给了她清澈的眼睛、丰 富的感情和敏感的心灵。她可以观察世界、倾听世界、感受世界,用眼神表达世 界。只是,身边的人忽视了她的表达,包括父母、朋友帕勒达帕。她能够和无言
的大自然亲密接触,和小动物们亲密“交谈”,可是她却不能获得人类的理解和 关心,最终,因为她的缺陷,无法避免地被推向悲剧的结局 小说对小村庄的描写好似一幅纯美的人物风景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潺 潺流动,树阴浓密如云,人们在辛勤而快乐地劳作着,只是,这样美的风景,这 群其实并不坏的农人,却对素芭这个本该受到更多关怀的哑女显出极大的冷 漠 泰戈尔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一直关注着女性的悲剧命运,《素芭》也不例外,他重 笔描绘素芭的美好,而对她的凄惨命运一笔带过,看似闲来之笔,却留下更广阔 的思考空间。素芭今后的命运已经不言而喻了,在读者为这样的一个女孩扼腕叹 息时,作者对人世的悲悯情怀也一览无遗 3.人物形象分析 素芭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 说她是具象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竭尽描绘之能事,对她的眼睛和嘴唇进行 了浮雕般的刻画,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素芭恬静地站在我们面前,正 如作者所写:她“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 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于哑女素芭来说,画眼睛就成了介绍她的一条捷径。 此外,作者不惜笔墨,将她放置到一个又一个特定情境中去展示,大自然里的素 芭,小动物面前的素芭,好朋友身旁的素芭,父母、“考官”眼里的素芭,每 次描写都加深了我们对这位楚楚可怜的女孩的印象,让我们更感同情和惋惜。这 样,素芭就在我们面前活了起来。 而对于哑女,直接的心理描写更是不可或缺 在对素芭的心理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她的孤独,她的无奈,她奇幻的思想是她渴 望打破现状的心理暗示,随着心理描写的不断丰富,素芭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 这一个”。 我们又说她是抽象的,因为泰戈尔在刻画这个人物时,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 因为短篇小说往往呈现出大量的断裂和空白,具有内敛、含蓄、隽永的美感特征 所以也就具备了一种朦胧的神韵,可以给予某些“象外之象”“题外之旨”。我 们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美好的女子,却又不能把她描摹得淋漓尽致,只能把自己 对美丽的经验都加于这个人物之上。我们可以对素芭有相似的感觉,却绝对有着 千差万别的想像 要讲述一些想像出来的事,印度人是举世无双的”,一位古希腊旅行家如是说。 泰戈尔是最早讲出符合“现代”意义的印度故事的大师。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堪与 诗歌媲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素芭》便是佐证。作者在故事中织进了人类的悲 喜,表现了以悲为美的诗意,在塑造这样一个诗意化的人物形象时,泰戈尔借助 了多种手段: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反面衬托 般认为,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恰恰因为太倚重于人物的 语言、对话,我们的许多作品往往忽略了另一种更深的语言——心灵的交流。当 泰戈尔塑造素芭这个哑女形象时,可以说是对他自己的艺术智性以及审美表达提 出了一个考验。 无语的素芭有着极为深刻、极为美好、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泰戈尔用了大量的 笔墨对她的心理进行极为细腻的表述,对她的性格加以诗化,几乎每一章里我们 都能发现一个让人惊异的素芭,对心理细腻的刻画正面展示了她的独特、美丽和 聪慧
的大自然亲密接触,和小动物们亲密“交谈”,可是她却不能获得人类的理解和 关心,最终,因为她的缺陷,无法避免地被推向悲剧的结局。 小说对小村庄的描写好似一幅纯美的人物风景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潺 潺流动,树阴浓密如云,人们在辛勤而快乐地劳作着,只是,这样美的风景,这 一群其实并不坏的农人,却对素芭这个本该受到更多关怀的哑女显出极大的冷 漠。 泰戈尔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一直关注着女性的悲剧命运,《素芭》也不例外,他重 笔描绘素芭的美好,而对她的凄惨命运一笔带过,看似闲来之笔,却留下更广阔 的思考空间。素芭今后的命运已经不言而喻了,在读者为这样的一个女孩扼腕叹 息时,作者对人世的悲悯情怀也一览无遗。 3.人物形象分析 素芭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 说她是具象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竭尽描绘之能事,对她的眼睛和嘴唇进行 了浮雕般的刻画,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素芭恬静地站在我们面前,正 如作者所写:她“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 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于哑女素芭来说,画眼睛就成了介绍她的一条捷径。 此外,作者不惜笔墨,将她放置到一个又一个特定情境中去展示,大自然里的素 芭,小动物面前的素芭,好朋友身旁的素芭,父母、“考官”眼里的素芭,每一 次描写都加深了我们对这位楚楚可怜的女孩的印象,让我们更感同情和惋惜。这 样,素芭就在我们面前活了起来。 而对于哑女,直接的心理描写更是不可或缺。 在对素芭的心理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她的孤独,她的无奈,她奇幻的思想是她渴 望打破现状的心理暗示,随着心理描写的不断丰富,素芭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 这一个”。 我们又说她是抽象的,因为泰戈尔在刻画这个人物时,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 因为短篇小说往往呈现出大量的断裂和空白,具有内敛、含蓄、隽永的美感特征, 所以也就具备了一种朦胧的神韵,可以给予某些“象外之象”“题外之旨”。我 们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美好的女子,却又不能把她描摹得淋漓尽致,只能把自己 对美丽的经验都加于这个人物之上。我们可以对素芭有相似的感觉,却绝对有着 千差万别的想像。 “要讲述一些想像出来的事,印度人是举世无双的”,一位古希腊旅行家如是说。 泰戈尔是最早讲出符合“现代”意义的印度故事的大师。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堪与 诗歌媲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素芭》便是佐证。作者在故事中织进了人类的悲 喜,表现了以悲为美的诗意,在塑造这样一个诗意化的人物形象时,泰戈尔借助 了多种手段: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反面衬托。 一般认为,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恰恰因为太倚重于人物的 语言、对话,我们的许多作品往往忽略了另一种更深的语言──心灵的交流。当 泰戈尔塑造素芭这个哑女形象时,可以说是对他自己的艺术智性以及审美表达提 出了一个考验。 无语的素芭有着极为深刻、极为美好、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泰戈尔用了大量的 笔墨对她的心理进行极为细腻的表述,对她的性格加以诗化,几乎每一章里我们 都能发现一个让人惊异的素芭,对心理细腻的刻画正面展示了她的独特、美丽和 聪慧
同时,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大自然面前,在可爱温 顺的小动物面前,素芭没有任何交流的障碍,她甚至能比常人更为轻易地表达自 己。自然会回应她,小动物也会依恋她、安慰她,“大自然的各种响声、不同语 言和多彩运动,就是这位哑巴姑娘的语言”,“在炎热炙人的辽阔无垠的天空下, 惟有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一位无言的女孩子,面对面静坐着”,两头牛“用爱抚 的目光注视着她”,“贴近她的身子,用犄角轻轻地摩挲她的臂弯,竭力用无声 的同情,安慰她”,小猫“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毫不迟疑地占据素芭温暖的 怀抱”。作者用了几乎两章的篇幅,把素芭放置到比社会环境温暖得多的自然环 境中,在这里,素芭不仅是美好的,还有着无言的快乐。侧面的烘托让素芭的形 象更为动人。 反面的衬托同样是塑造素芭形象的一个手段。素芭身边的人们可以用话语交流, 他们是一群极为普通的劳作者,包括帕勒达帕,可是他们对素芭的表现却显得极 为冷漠和麻木。素芭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关心,找不到温暖。在小说的第二章,作 者看似无意地说一条拉克什米小河“为数不胜数的善事而忘我地奔流不息”,就 是在这样动人的景色中,不和谐的音符还是奏响了,父母打算用欺骗的手段把素 芭嫁到加尔各答,而且“没有做任何安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素芭只有独自 流泪伤心,得不到任何关心,惟一的所谓的好友帕勒达帕只是专心致志地钓鱼, 丝毫没有离愁别绪,反倒是漫不经心地证实了这个噩耗,给了素芭更大的打击。 别无他法的素芭只能向牛——“无言的同伴”告别。 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和人的关系 不如和小动物们, 和大自然来得亲密。包括她的父母,因为作者清楚地告诉我们,“把自己的哑女 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 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在这里,看不到人性的美好,看不到亲情的可贵,只有 欺骗和交易,女儿因为残疾而变成了亲人的负担,而并不是得到更多爱护。这不 仅仅是素芭的悲哀,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悲哀。 这样,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全方位、各角度的对素芭的展示,泰戈尔其实在这篇 小说里加深了语言的定义—一心灵的沟通才是真正通向人类灵魂深处的语言,而 且当作者能够把这种语言运用得酣畅淋漓时,它往往比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更能击 中读者的心灵深处。 值得一提的还有小说的结尾,“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 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笔锋一转,又戛然而止,但是留下 了让人沉思的“余响” 三、话题详解 (一)贴着人物写 在外国著名的小说中,有很多小说是直接用人名作为题目的,仅俄国的长篇小说 就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屠格涅夫的《罗亭》、帕斯捷尔纳克的《日 瓦戈医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等。这些小说塑造了 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当我们谈起这些作家的某部作品时,首先出现在头脑里 的往往都是他们笔下那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走向铁轨的安娜、掐着腰杆夸夸 其谈的罗亭、骑着骏马徘徊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的日瓦戈,以及为了生活而裹进 了漩涡里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些人物已经从纸上走下来,成了我们的邻居,在 他们身上你能看见他人、自己、生活和整个世界。这就是人物的意义,也是写人 物的小说的意义
同时,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大自然面前,在可爱温 顺的小动物面前,素芭没有任何交流的障碍,她甚至能比常人更为轻易地表达自 己。自然会回应她,小动物也会依恋她、安慰她,“大自然的各种响声、不同语 言和多彩运动,就是这位哑巴姑娘的语言”,“在炎热炙人的辽阔无垠的天空下, 惟有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一位无言的女孩子,面对面静坐着”,两头牛“用爱抚 的目光注视着她”,“贴近她的身子,用犄角轻轻地摩挲她的臂弯,竭力用无声 的同情,安慰她”,小猫“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毫不迟疑地占据素芭温暖的 怀抱”。作者用了几乎两章的篇幅,把素芭放置到比社会环境温暖得多的自然环 境中,在这里,素芭不仅是美好的,还有着无言的快乐。侧面的烘托让素芭的形 象更为动人。 反面的衬托同样是塑造素芭形象的一个手段。素芭身边的人们可以用话语交流, 他们是一群极为普通的劳作者,包括帕勒达帕,可是他们对素芭的表现却显得极 为冷漠和麻木。素芭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关心,找不到温暖。在小说的第二章,作 者看似无意地说一条拉克什米小河“为数不胜数的善事而忘我地奔流不息”,就 是在这样动人的景色中,不和谐的音符还是奏响了,父母打算用欺骗的手段把素 芭嫁到加尔各答,而且“没有做任何安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素芭只有独自 流泪伤心,得不到任何关心,惟一的所谓的好友帕勒达帕只是专心致志地钓鱼, 丝毫没有离愁别绪,反倒是漫不经心地证实了这个噩耗,给了素芭更大的打击。 别无他法的素芭只能向牛──“无言的同伴”告别。 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和人的关系,远远不如和小动物们, 和大自然来得亲密。包括她的父母,因为作者清楚地告诉我们,“把自己的哑女 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 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在这里,看不到人性的美好,看不到亲情的可贵,只有 欺骗和交易,女儿因为残疾而变成了亲人的负担,而并不是得到更多爱护。这不 仅仅是素芭的悲哀,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悲哀。 这样,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全方位、各角度的对素芭的展示,泰戈尔其实在这篇 小说里加深了语言的定义──心灵的沟通才是真正通向人类灵魂深处的语言,而 且当作者能够把这种语言运用得酣畅淋漓时,它往往比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更能击 中读者的心灵深处。 值得一提的还有小说的结尾,“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 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笔锋一转,又戛然而止,但是留下 了让人沉思的“余响”。 三、话题详解 (一)贴着人物写 在外国著名的小说中,有很多小说是直接用人名作为题目的,仅俄国的长篇小说 就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屠格涅夫的《罗亭》、帕斯捷尔纳克的《日 瓦戈医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等。这些小说塑造了一 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当我们谈起这些作家的某部作品时,首先出现在头脑里 的往往都是他们笔下那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走向铁轨的安娜、掐着腰杆夸夸 其谈的罗亭、骑着骏马徘徊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的日瓦戈,以及为了生活而裹进 了漩涡里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些人物已经从纸上走下来,成了我们的邻居,在 他们身上你能看见他人、自己、生活和整个世界。这就是人物的意义,也是写人 物的小说的意义
果戈理在他的《作者自白》中写道:“我的人物,非等到脑子里已经有了性格的 主要特征,同时搜集足了每天在人物周围旋转的所有零碎,直到最小的胸针, 句话,非等我从小到大,毫无遗漏地把一切都想像好了之后,才能完全形成,他 们的性格才能完全丰满。”见魏列萨耶夫《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辽宁教育出 版社1998年版,第33页。蓝英年译。可见,作家在创造人物时,是依据人物的 生活世界而不是依据作家自己本人的主观意志 普希金《驿站长》中的驿站长之所以成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最后孤独地离开 这个世界,就因为他是仁爱、善良和卑微的。上骠骑兵的当,女儿被拐私奔,放 弃对骠骑兵的起诉,都在情理之中,他的行事逻辑就是一个俄罗斯下层人民必然 的生活轨迹。普希金在小说里让他做的事,也是他应该做的和可能做的。 有的小说是按照人物的情感线索来塑造人物的。比如泰戈尔的《喀布尔人》,名 叫拉曼的喀布尔人,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喜欢“我”女儿敏妮,决非偶然,而是 因为远离故土的拉曼有个和敏妮年纪相当的女儿。他也爱自己的女儿,奈何长年 漂泊异国他乡,浓烈的父爱无处排遣,他是把敏妮当做自己的女儿来宠爱的。如 果仅仅是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小贩,多年来坚持和一个小女孩亲密交往,是不太 能说得通的,但把货郎和女孩的关系置换为父女关系,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小说 感动人的地方,正是在结尾实现了这个置换。也就是说,从开始,喀布尔人拉曼 就是在父女逻辑关系上来和敏妮交往的。泰戈尔在技巧上卖了关子,但遵循的还 是喀布尔人的情感逻辑。 这是从小处说,“贴着人物写”,人物不能出格,要名副其实。大处说,针对小 说整体而言,小说要跟着人物走,故事是人物自己开拓的疆域,起承转合也须是 人物自身在推动,而不是作家强行介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物,让人物像公 交车一样,按照预设的站点和地图跑。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 把‘我 强加于别人。这一切都与小说毫不相干。”见《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小说 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因此,人物的性格与故事的关系也是密切相关的 在古典形态的小说里,故事是小说的载体,也是小说最为庞大的组成部分。一篇 小说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说里的故事讲得如何。故事是关于人物的故事, 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人物,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则来自于他的性格。简单地说,就是 人物的性格最终决定了故事的走向,也决定了小说可能具有的品质。 比如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小说一波三折,切尔维亚科夫不过是打喷 嚏时溅了一点唾沫星子到将军身上,就胆战心惊,接连五次请求将军原谅,其实 将军并没有当回事,他却因为恐惧越发地曲解将军的意思,最终惊吓而死。如果 只看结尾,小说无疑有点匪夷所思,不过是溅了将军一点唾沫星子,竟搭上一条 命。但是小说从头读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按照小公务员的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 式,不死倒是不正常的。他是个小人物,谨小慎微,见到帽子高一点的人就哆嗦, 这样的性格强迫他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去道歉。道歉不是为了争取将军的宽大和原 谅,而是求得自己的心安。而他在将军那里必然难以得到想要的心安;若是得到 了,将军就不是将军了。这样一来,能够停止他道歉的惟一途径就是死亡,契诃 夫只好判了他死刑。所以小说的情节尽管奇崛起伏,但因为是完全顺着人物走的, 丝毫看不出人工的痕迹,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见,整个故事其实是切尔维亚科夫自己在创造,他的故事完全得益于他的性格。 换句话说,契诃夫的故事也是为了性格的发展而编织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物的性格敷衍出了小说的故事
果戈理在他的《作者自白》中写道:“我的人物,非等到脑子里已经有了性格的 主要特征,同时搜集足了每天在人物周围旋转的所有零碎,直到最小的胸针,一 句话,非等我从小到大,毫无遗漏地把一切都想像好了之后,才能完全形成,他 们的性格才能完全丰满。”见魏列萨耶夫《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辽宁教育出 版社 1998 年版,第 33 页。蓝英年译。可见,作家在创造人物时,是依据人物的 生活世界而不是依据作家自己本人的主观意志。 普希金《驿站长》中的驿站长之所以成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最后孤独地离开 这个世界,就因为他是仁爱、善良和卑微的。上骠骑兵的当,女儿被拐私奔,放 弃对骠骑兵的起诉,都在情理之中,他的行事逻辑就是一个俄罗斯下层人民必然 的生活轨迹。普希金在小说里让他做的事,也是他应该做的和可能做的。 有的小说是按照人物的情感线索来塑造人物的。比如泰戈尔的《喀布尔人》,名 叫拉曼的喀布尔人,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喜欢“我”女儿敏妮,决非偶然,而是 因为远离故土的拉曼有个和敏妮年纪相当的女儿。他也爱自己的女儿,奈何长年 漂泊异国他乡,浓烈的父爱无处排遣,他是把敏妮当做自己的女儿来宠爱的。如 果仅仅是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小贩,多年来坚持和一个小女孩亲密交往,是不太 能说得通的,但把货郎和女孩的关系置换为父女关系,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小说 感动人的地方,正是在结尾实现了这个置换。也就是说,从开始,喀布尔人拉曼 就是在父女逻辑关系上来和敏妮交往的。泰戈尔在技巧上卖了关子,但遵循的还 是喀布尔人的情感逻辑。 这是从小处说,“贴着人物写”,人物不能出格,要名副其实。大处说,针对小 说整体而言,小说要跟着人物走,故事是人物自己开拓的疆域,起承转合也须是 人物自身在推动,而不是作家强行介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物,让人物像公 交车一样,按照预设的站点和地图跑。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把‘我’ 强加于别人。这一切都与小说毫不相干。”见《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小说 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5 页。 因此,人物的性格与故事的关系也是密切相关的。 在古典形态的小说里,故事是小说的载体,也是小说最为庞大的组成部分。一篇 小说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说里的故事讲得如何。故事是关于人物的故事, 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人物,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则来自于他的性格。简单地说,就是 人物的性格最终决定了故事的走向,也决定了小说可能具有的品质。 比如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小说一波三折,切尔维亚科夫不过是打喷 嚏时溅了一点唾沫星子到将军身上,就胆战心惊,接连五次请求将军原谅,其实 将军并没有当回事,他却因为恐惧越发地曲解将军的意思,最终惊吓而死。如果 只看结尾,小说无疑有点匪夷所思,不过是溅了将军一点唾沫星子,竟搭上一条 命。但是小说从头读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按照小公务员的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 式,不死倒是不正常的。他是个小人物,谨小慎微,见到帽子高一点的人就哆嗦, 这样的性格强迫他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去道歉。道歉不是为了争取将军的宽大和原 谅,而是求得自己的心安。而他在将军那里必然难以得到想要的心安;若是得到 了,将军就不是将军了。这样一来,能够停止他道歉的惟一途径就是死亡,契诃 夫只好判了他死刑。所以小说的情节尽管奇崛起伏,但因为是完全顺着人物走的, 丝毫看不出人工的痕迹,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见,整个故事其实是切尔维亚科夫自己在创造,他的故事完全得益于他的性格。 换句话说,契诃夫的故事也是为了性格的发展而编织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物的性格敷衍出了小说的故事
(二)揣摩人物的心理 有的小说侧重从人物心理出发,以描绘人物的心灵世界来描写人物。 通过人物的内心写人物,犹如用人物的眼睛来看世界。在这个被主观化的世界中, 我们见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具一格的性格。在小说中,最常见的心理描 写手段是内心独白。 俄国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就是通过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独白来 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的。《罪与罚》描写了一个杀人犯的心灵风暴:道德高尚、 心想为民除害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在自己坚信的“正义”的感召下,谋 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的妹妹,从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道德审判无时 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使他从肉体到精神,几近崩溃。而好友的信任、妹妹和母亲 的爱、无辜者的冤枉、爱人的仰赖、法官的试探,更加重了他的负罪感。小说刻 画了他作案前的谋划、犹豫、挣扎;作案后的恐惧、慌张、疑虑;自首前后的游 移、恍惚、精神崩溃,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和幻觉描写,充分展现了一个人精神 世界的惊涛骇浪。 除此之外,幻觉描写也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手段。 《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尽管被她理智地克制在自己的言行中 却无法控制其在心中的纵横奔涌。当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逃避那一段令人心碎 的爱情,准备接受传教士圣·约翰的求婚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只要有把握,我就能决定,”我回答:“只要能说服我嫁给你确实是上帝的意 志,那我此时此刻就可以发誓嫁给你——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 “我的祈祷应验了!”圣·约翰失声叫道。他的手在我头上压得更紧了,仿佛他 已经把我要去了。他用胳膊搂住我,几乎像是爱着我(我说“几乎”一—我知道 这中间的差别——因为我曾感受过被爱的滋味。但是像他一样,我已把爱置之度 外,想的只是职守了)。我在疑云翻滚的内心同不明朗的态度斗争着。我诚恳地、 深深地、热切地期望去做对的事情,也只做对的事情。“给我指点一下—给我 指点一下道路吧?”我祈求上苍。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激动过。至于后来发生 的事情是不是激动的结果,读者自可判断。 整座房子寂静无声。因为我相信,除了圣·约翰和我自己,所有的人都安息了, 那一根蜡烛幽幽将灭,室内洒满了月光。我的心砰砰乱跳,我听见了它的搏动声。 突然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使我的心为之震颤,并立即涌向我的头脑和四肢,我的 心随之停止了跳动。这种感觉不像一阵电击,但它一样地尖锐,一样地古怪, 样地惊人。它作用于我的感官,仿佛它们在这之前的最活跃时刻也只不过处于麻 木状态。而现在它们受到了召唤,被弄醒了。它们起来了,充满了期待,眼睛和 耳朵等候着,而肌肉在骨头上哆嗦。 “你听到了什么啦?你看见什么了吗?”圣·约翰问。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可是 我听见一个声音在什么地方叫唤着- “简!简!简”随后什么也听不到了。 简·爱的内心一直在挣扎着,究竟是接受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的爱,还是听凭内心 的渴望,回到自己所爱的人身边呢?在这种极度焦灼和矛盾中,不禁产生了幻觉 竟然“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召唤。与其说这是上帝让她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 不如说是简·爱自己心中的渴盼。是徘徊不去的对罗切斯特的留恋,使她终于喊 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是来自于自己心底的召唤,来自于爱情的召唤 (三)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二)揣摩人物的心理 有的小说侧重从人物心理出发,以描绘人物的心灵世界来描写人物。 通过人物的内心写人物,犹如用人物的眼睛来看世界。在这个被主观化的世界中, 我们见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具一格的性格。在小说中,最常见的心理描 写手段是内心独白。 俄国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就是通过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独白来 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的。《罪与罚》描写了一个杀人犯的心灵风暴:道德高尚、 一心想为民除害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在自己坚信的“正义”的感召下,谋 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的妹妹,从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道德审判无时 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使他从肉体到精神,几近崩溃。而好友的信任、妹妹和母亲 的爱、无辜者的冤枉、爱人的仰赖、法官的试探,更加重了他的负罪感。小说刻 画了他作案前的谋划、犹豫、挣扎;作案后的恐惧、慌张、疑虑;自首前后的游 移、恍惚、精神崩溃,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和幻觉描写,充分展现了一个人精神 世界的惊涛骇浪。 除此之外,幻觉描写也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手段。 《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尽管被她理智地克制在自己的言行中, 却无法控制其在心中的纵横奔涌。当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逃避那一段令人心碎 的爱情,准备接受传教士圣·约翰的求婚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只要有把握,我就能决定,”我回答:“只要能说服我嫁给你确实是上帝的意 志,那我此时此刻就可以发誓嫁给你──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 “我的祈祷应验了!”圣·约翰失声叫道。他的手在我头上压得更紧了,仿佛他 已经把我要去了。他用胳膊搂住我,几乎像是爱着我(我说“几乎”──我知道 这中间的差别──因为我曾感受过被爱的滋味。但是像他一样,我已把爱置之度 外,想的只是职守了)。我在疑云翻滚的内心同不明朗的态度斗争着。我诚恳地、 深深地、热切地期望去做对的事情,也只做对的事情。“给我指点一下──给我 指点一下道路吧?”我祈求上苍。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激动过。至于后来发生 的事情是不是激动的结果,读者自可判断。 整座房子寂静无声。因为我相信,除了圣·约翰和我自己,所有的人都安息了。 那一根蜡烛幽幽将灭,室内洒满了月光。我的心砰砰乱跳,我听见了它的搏动声。 突然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使我的心为之震颤,并立即涌向我的头脑和四肢,我的 心随之停止了跳动。这种感觉不像一阵电击,但它一样地尖锐,一样地古怪,一 样地惊人。它作用于我的感官,仿佛它们在这之前的最活跃时刻也只不过处于麻 木状态。而现在它们受到了召唤,被弄醒了。它们起来了,充满了期待,眼睛和 耳朵等候着,而肌肉在骨头上哆嗦。 “你听到了什么啦?你看见什么了吗?”圣·约翰问。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可是 我听见一个声音在什么地方叫唤着── “简!简!简”随后什么也听不到了。 简·爱的内心一直在挣扎着,究竟是接受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的爱,还是听凭内心 的渴望,回到自己所爱的人身边呢?在这种极度焦灼和矛盾中,不禁产生了幻觉, 竟然“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召唤。与其说这是上帝让她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 不如说是简·爱自己心中的渴盼。是徘徊不去的对罗切斯特的留恋,使她终于喊 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是来自于自己心底的召唤,来自于爱情的召唤。 (三)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因在于人的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言行也就随 之变动。如同意识流一样,人物总有些不确定的情绪出现,对这些变化中的情绪 和心理的外化表现的把握,可见出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所以不直接描 写人物心理和性格,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或行动等外部活动,表现人物内心 在我们的阅读经验里,运用语言、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小说有很多。 小说《堂吉诃德》中,塞万提斯是这样展示荒唐、莽撞、英勇而又颇具骑士风度 的堂吉诃德的 桑丘说:“您仔细瞧瞧,那不是巨人,是风车;上面胳膊似的东西是风车的翅膀 给风吹动了就能推转石磨 堂吉诃德道:“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是害怕, 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我一人单干,跟他们大伙儿拼命好了。 他一面说,一面踢着坐骑冲出去。他侍从桑丘大喊说,他前去冲杀的明明是风车, 不是巨人;他满不在乎,横着念头那是巨人,既没有听见桑丘叫喊,跑近了也没 看清是什么东西,只顾往前冲,嘴里嚷道: “你们这些没胆量的下流东西!不要跑,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个单枪匹马的骑 士 这短短的几段语言和行动描写,就把堂吉诃德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再如卡尔维诺《贝维拉河谷的粮荒》中的老人比斯马,在所有人都需要面包但又 都不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找粮食的时候,他和他的老骡子默无声息地出了山洞,安 宁地走在了炮火不断的路上: 骡子和骑在上面的老人是那样危险,似乎随时都可能倒下去。炮弹在前面的路上 不断炸开,硝烟弥漫,有时落在前面,破坏了骡子小心翼翼地走着的道路,有时 又落在后面,但比斯马连头也不回。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他在炮弹的呼啸声中 步一步地前进……随着硝烟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大概只是光秃秃的道路,连他 的尸体可能也看不到了。不料人和骡子却幽灵一般再现了,他们继续慢慢地走着, 到了最后一个拐弯处,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作者只是冷静地描述了比斯马在炮火里出没,但是我们已经看出了老人是如何置 生死于度外、他与骡子之间的默契、他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对死亡的坦然与漠视 作者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他同他的骡子一起成长,他思想简单,就像骡子 一样听天由命,因为他这辈子吃的面包都是经过艰难的道路取得的,他自己吃的 和别人吃的都是如此。”在所有人“都是如此”的情况下,偏偏是一个八十多岁 的老人站出来了,比斯马的形象此刻就更清晰了 《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没有开篇就告诉读者,“我”的父母虚荣、势利, 而是先叙述“我”的母亲平常面对贫困的生活如何抱怨丈夫,丈夫对此只能尴尬 地抹脑门,而一旦提起即将到来的有钱弟弟,立刻又感觉腰杆挺起来了。然后写 到他们谈论于勒时是多么的温情和骄傲,而在过去,他们称他是只知道败家的花 花公子。他们像盼望上帝一样盼望于勒从遥远的国度归来。接着又告诉读者他们 是如何为了虚荣而去买牡蛎,最后又是如何打探到于勒的真相而失望,乃至避之 惟恐不及的。这是一个充满行动的小说,看似和心理小说没有关系,事实上,小 说通篇都在写心理,写他们转瞬即变的情绪如何反映在言行举止上,而这些言行 举止的所有变化,都指向同一个心理基础:虚荣和势利。整个小说的跌宕起伏, 其实是心理的跌宕起伏 果戈理就特别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性格。《死魂灵》中的几个地主都 有自己的语言特点。索巴凯维奇凶狠残忍,他对所有人说话都用这样的口头禅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因在于人的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言行也就随 之变动。如同意识流一样,人物总有些不确定的情绪出现,对这些变化中的情绪 和心理的外化表现的把握,可见出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所以不直接描 写人物心理和性格,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或行动等外部活动,表现人物内心。 在我们的阅读经验里,运用语言、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小说有很多。 小说《堂吉诃德》中,塞万提斯是这样展示荒唐、莽撞、英勇而又颇具骑士风度 的堂吉诃德的: 桑丘说:“您仔细瞧瞧,那不是巨人,是风车;上面胳膊似的东西是风车的翅膀, 给风吹动了就能推转石磨。” 堂吉诃德道:“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是害怕, 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我一人单干,跟他们大伙儿拼命好了。” 他一面说,一面踢着坐骑冲出去。他侍从桑丘大喊说,他前去冲杀的明明是风车, 不是巨人;他满不在乎,横着念头那是巨人,既没有听见桑丘叫喊,跑近了也没 看清是什么东西,只顾往前冲,嘴里嚷道: “你们这些没胆量的下流东西!不要跑,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个单枪匹马的骑 士!” 这短短的几段语言和行动描写,就把堂吉诃德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再如卡尔维诺《贝维拉河谷的粮荒》中的老人比斯马,在所有人都需要面包但又 都不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找粮食的时候,他和他的老骡子默无声息地出了山洞,安 宁地走在了炮火不断的路上: 骡子和骑在上面的老人是那样危险,似乎随时都可能倒下去。炮弹在前面的路上 不断炸开,硝烟弥漫,有时落在前面,破坏了骡子小心翼翼地走着的道路,有时 又落在后面,但比斯马连头也不回。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他在炮弹的呼啸声中 一步一步地前进……随着硝烟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大概只是光秃秃的道路,连他 的尸体可能也看不到了。不料人和骡子却幽灵一般再现了,他们继续慢慢地走着, 到了最后一个拐弯处,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作者只是冷静地描述了比斯马在炮火里出没,但是我们已经看出了老人是如何置 生死于度外、他与骡子之间的默契、他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对死亡的坦然与漠视。 作者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他同他的骡子一起成长,他思想简单,就像骡子 一样听天由命,因为他这辈子吃的面包都是经过艰难的道路取得的,他自己吃的 和别人吃的都是如此。”在所有人“都是如此”的情况下,偏偏是一个八十多岁 的老人站出来了,比斯马的形象此刻就更清晰了。 《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没有开篇就告诉读者,“我”的父母虚荣、势利, 而是先叙述“我”的母亲平常面对贫困的生活如何抱怨丈夫,丈夫对此只能尴尬 地抹脑门,而一旦提起即将到来的有钱弟弟,立刻又感觉腰杆挺起来了。然后写 到他们谈论于勒时是多么的温情和骄傲,而在过去,他们称他是只知道败家的花 花公子。他们像盼望上帝一样盼望于勒从遥远的国度归来。接着又告诉读者他们 是如何为了虚荣而去买牡蛎,最后又是如何打探到于勒的真相而失望,乃至避之 惟恐不及的。这是一个充满行动的小说,看似和心理小说没有关系,事实上,小 说通篇都在写心理,写他们转瞬即变的情绪如何反映在言行举止上,而这些言行 举止的所有变化,都指向同一个心理基础:虚荣和势利。整个小说的跌宕起伏, 其实是心理的跌宕起伏。 果戈理就特别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性格。《死魂灵》中的几个地主都 有自己的语言特点。索巴凯维奇凶狠残忍,他对所有人说话都用这样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