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场景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4.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作品赏析 《炮兽》 1.雨果及其创作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一个军人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崇拜法国早期 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 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 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 一生饱受宠辱,当过法兰西学院院士、上院议员,也被迫流亡海外长达19年。 在艰苦的流亡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始终不向强权屈服。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暴行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举国志 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死后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碑的“先贤祠”。 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 小说家之一。在长达60年时间里,他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 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 文化遗产。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 是他的代表作。前三部小说恰如他在《海上劳工》的序言中所说的:人类面临着 宗教的、法律的、自然的三种宿命;这三部小说正是描写这三种斗争。雨果在《悲 惨世界》的自序中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 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换句话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 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九三年》则是他 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 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创 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 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 术效果,使情节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雨果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 和《〈克伦威尔〉序言》,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被称为法国浪漫主 义戏剧运动的宣言。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欧那 尼》,它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2.内容与题旨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1793年,是法 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当时,共和国 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
第二单元 场景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4.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二、作品赏析 《炮兽》 1.雨果及其创作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一个军人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崇拜法国早期 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0 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 兴趣在于写作,15 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 岁在“百花诗赛” 上得第一名,20 岁出版诗集。雨果几乎经历了 19 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 一生饱受宠辱,当过法兰西学院院士、上院议员,也被迫流亡海外长达 19 年。 在艰苦的流亡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始终不向强权屈服。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暴行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举国志 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死后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碑的“先贤祠”。 雨果被誉为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 小说家之一。在长达 60 年时间里,他创作了 26 卷诗歌、20 卷小说、12 卷剧本、 21 卷哲理论著,合计 79 卷之多,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 文化遗产。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 是他的代表作。前三部小说恰如他在《海上劳工》的序言中所说的:人类面临着 宗教的、法律的、自然的三种宿命;这三部小说正是描写这三种斗争。雨果在《悲 惨世界》的自序中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 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换句话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 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九三年》则是他 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 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创 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 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 术效果,使情节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雨果 1827 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 和《〈克伦威尔〉序言》,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被称为法国浪漫主 义戏剧运动的宣言。1830 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欧那 尼》,它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2.内容与题旨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1793 年,是法 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当时,共和国 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
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共和国的心脏 巴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革命和反革命两种力量处于生死决战时刻,斗争十 分激烈。 《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 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势。小说揭露反 动贵族勾结外国势力煽动叛乱,烧杀掳掠的罪行,赞扬共和国军队纪律严明、英 勇善战,肯定法国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小说中三个主人公分属不同营垒,个性立 场十分鲜明,以前又相互认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与共和国军司令官郭文是 亲戚关系,而共和国派来监督郭文的神父西穆尔登又曾是郭文的老师。小说最后 在这样一个情节中达到了高潮:在共和国军的围困下,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 纳克侯爵看到即将被大火烧死的三个小孩,人性萌发,力救小孩而放弃了自己逃 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共和国年轻的司令官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 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处死他而应当宽恕,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 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会代表 他的老师西穆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 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 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 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 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 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 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炮兽》中,那个被船员们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其实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 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 瓦斯贝特洛伯爵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故意卖足了关子,保持他身份的神 秘感。这一节其实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它将人物置身 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们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在《炮 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了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 性格,塑造出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3.场景分析 长篇小说《九三年》描绘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而位于小说 开头的《炮兽》却避开了当时众多的社会场面,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大海中 艘军舰的甲板上。在这里,自然环境是恶劣的:“它的底下有甲板在摇动它。 它被船摇动,船被海摇动,海被风摇动。”不仅如此,远远的飓风还在等待着人 们。这里也是一个小社会,相比岸上林林总总的人际关系来,它显得单纯得多: 由一群要去执行暴动任务的军人组成。这里没有革命与复辟的争论,没有保王和 共和的争斗,只有人与炮兽、人与大海的搏斗。相比外面那个大世界来,这是 个小而集中的世界。作者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这个斗争场面来 表现人的性格
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共和国的心脏 ──巴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革命和反革命两种力量处于生死决战时刻,斗争十 分激烈。 《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 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势。小说揭露反 动贵族勾结外国势力煽动叛乱,烧杀掳掠的罪行,赞扬共和国军队纪律严明、英 勇善战,肯定法国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小说中三个主人公分属不同营垒,个性立 场十分鲜明,以前又相互认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与共和国军司令官郭文是 亲戚关系,而共和国派来监督郭文的神父西穆尔登又曾是郭文的老师。小说最后 在这样一个情节中达到了高潮:在共和国军的围困下,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 纳克侯爵看到即将被大火烧死的三个小孩,人性萌发,力救小孩而放弃了自己逃 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共和国年轻的司令官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 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处死他而应当宽恕,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 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会代表、 他的老师西穆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 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 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 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 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 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 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炮兽》中,那个被船员们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其实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 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 瓦斯贝特洛伯爵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故意卖足了关子,保持他身份的神 秘感。这一节其实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它将人物置身 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们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在《炮 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了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 性格,塑造出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3.场景分析 长篇小说《九三年》描绘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而位于小说 开头的《炮兽》却避开了当时众多的社会场面,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大海中 一艘军舰的甲板上。在这里,自然环境是恶劣的:“它的底下有甲板在摇动它。 它被船摇动,船被海摇动,海被风摇动。”不仅如此,远远的飓风还在等待着人 们。这里也是一个小社会,相比岸上林林总总的人际关系来,它显得单纯得多: 由一群要去执行暴动任务的军人组成。这里没有革命与复辟的争论,没有保王和 共和的争斗,只有人与炮兽、人与大海的搏斗。相比外面那个大世界来,这是一 个小而集中的世界。作者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这个斗争场面来 表现人的性格
可以说,《炮兽》中的场景描写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在这个狭小而摇晃的舞台 上,人们的性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炮兽》可看做一出三幕戏剧。 首先,它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在风暴中的大海上,在执行秘密偷渡和运 送武器任务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磅重弹的大炮滑脱了”。“炮兽”成为第 幕中的主角,它极尽破坏之能事,大肆疯狂。“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 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 痴聋。”作家首先将笔墨集中在滑脱的大炮身上,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来 形容它的张狂和威猛,将这个没有生命的冰冷武器写得既有猛兽的凶狠,亦有冥 冥之中不可知晓的灵性和能量。大炮被写活了,它越是凶暴,越是残忍,就越显 得人的无能和怯懦:“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 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 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 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这是全景描写,作者尽可能给我们描述一个大视 野、一个宏观的场景。这一场景里,人是怯懦的、渺小的、无能的,而大炮是凶 猛的、庞大的、威力无穷的。两者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强弱对比 接下来,作者把场景描写的范围缩小,聚焦到三个人身上。 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 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有一个人用胳膊 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 两个“勇士”都吓得六神无主了,可以想见局面是多么骇人,多么恐怖。而这个 乘客”却神情自若,没有失态,更显示出他比“勇士”更勇敢、坚定的性格。 这三个人互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人物 身上 在第二幕中,失去控制的大炮“继续进行破坏船的工作”,“当时的风浪正好帮 助这件事变达到最坏的程度”,企图阻止大炮乱动的褥子、吊床、一袋袋伪钞也 因为“没有人敢下去把这些破布安排在适当的地方”而毫无用处。局面到了越来 越严峻的地步:三十尊大炮中有十尊已经不能使用,军舰已经进水了。在这个场 景中的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 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 步。”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也陷入了绝望:“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与其 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这时显示出相当的勇敢无畏,脱颖而出,成为第 二幕中的亮点人物。作者描绘出一场大炮和炮手的斗争场景。雨果是浪漫主义大 师,他的场景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主观和夸张:大炮已然不是一个无生命的钢铁 物体,而是颇具有灵魂和智慧的野兽:“它的灵魂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它虽然 看不见,仿佛它也有眼睛。”炮手的表现也不赖:“身轻体软,又敏捷又灵便, 在这些闪电似的袭击下像一条水蛇似的东躲西闪。”这似乎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
可以说,《炮兽》中的场景描写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在这个狭小而摇晃的舞台 上,人们的性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炮兽》可看做一出三幕戏剧。 首先,它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在风暴中的大海上,在执行秘密偷渡和运 送武器任务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磅重弹的大炮滑脱了”。“炮兽”成为第一 幕中的主角,它极尽破坏之能事,大肆疯狂。“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 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 痴聋。”作家首先将笔墨集中在滑脱的大炮身上,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来 形容它的张狂和威猛,将这个没有生命的冰冷武器写得既有猛兽的凶狠,亦有冥 冥之中不可知晓的灵性和能量。大炮被写活了,它越是凶暴,越是残忍,就越显 得人的无能和怯懦:“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 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 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 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这是全景描写,作者尽可能给我们描述一个大视 野、一个宏观的场景。这一场景里,人是怯懦的、渺小的、无能的,而大炮是凶 猛的、庞大的、威力无穷的。两者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强弱对比。 接下来,作者把场景描写的范围缩小,聚焦到三个人身上。 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 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有一个人用胳膊 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 两个“勇士”都吓得六神无主了,可以想见局面是多么骇人,多么恐怖。而这个 “乘客”却神情自若,没有失态,更显示出他比“勇士”更勇敢、坚定的性格。 这三个人互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人物 身上。 在第二幕中,失去控制的大炮“继续进行破坏船的工作”,“当时的风浪正好帮 助这件事变达到最坏的程度”,企图阻止大炮乱动的褥子、吊床、一袋袋伪钞也 因为“没有人敢下去把这些破布安排在适当的地方”而毫无用处。局面到了越来 越严峻的地步:三十尊大炮中有十尊已经不能使用,军舰已经进水了。在这个场 景中的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 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 步。”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也陷入了绝望:“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与其 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这时显示出相当的勇敢无畏,脱颖而出,成为第 二幕中的亮点人物。作者描绘出一场大炮和炮手的斗争场景。雨果是浪漫主义大 师,他的场景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主观和夸张:大炮已然不是一个无生命的钢铁 物体,而是颇具有灵魂和智慧的野兽:“它的灵魂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它虽然 看不见,仿佛它也有眼睛。”炮手的表现也不赖:“身轻体软,又敏捷又灵便, 在这些闪电似的袭击下像一条水蛇似的东躲西闪。”这似乎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
赛,然而人还是处于劣势:“他躲过撞击,可是他躲过的撞击都落在船身上,继 续把船破坏。”当炮手被大炮逼至绝境时,那个年老的乘客出手了:“冲了出去, 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 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 做得更合适、更准确。”大炮被制服了。在这个场景中,老人显然是被欲扬先抑 了一番。他前面那默不作声的低调表现,炮手那勇敢的高调迎战,都是为最后这 下出手做铺垫。强中自有强中手,而且,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关键时刻给予最 合适最准确的出击,是一个指挥员最可贵的素质。如果说炮队队长有勇气,那么 老人则更是有勇有谋。在这个场景中,三个人物彼此之间相互衬托,将重要人物 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做了第一次揭 富有戏剧性的第三幕开始了。作者的笔触挪向了军舰以外的环境:雾更浓了,天 气变了,船偏离了航线,出现即将有大旋风或暴雨的迹象。波涛汹涌的大海成为 目前最大的威胁。老人在奖赏了立了功的炮队队长之后,又下令以死刑来惩罚犯 了疏忽之罪的炮队队长。这一幕可谓是力胜千钧。老人指挥官的素质第二次呈现 出来,他严酷无情又振振有词,鲜明的性格特征随即跃然纸上:“没有任何过失 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他先以奖赏来回报勇者,又以 死刑来惩罚疏忽者。而当两者恰好又是同一个人时,悲剧的合理性就油然产生 炮手的神气从“掩盖不住”的得意到“受宠若惊”又到“低下了头”,人们的反 应由“欢呼”到“惊惶”又到“静寂”,这两个既矛盾又合理的指令,让在场者 喜一惊,也立刻在这个群体中树立了领袖者绝对的权威。朗德纳克侯爵的演讲 是如此理性,他的风度是如此具有威慑力:“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 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在这个场景中,朗 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命运的截然相反的两次处置,使他成为这一幕最耀眼的人 物。 这三幕以连续的场景组合起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富有戏剧性地将故事推向顶 峰 《炮兽》中场景描写的笔墨分配是非常精当的。情节流畅而紧凑,绝不在枝节问 题上浪费时间。当朗德纳克侯爵宣布炮队队长的死刑后,处决前的仪式所花的笔 墨远比执行死刑花得多。作者只用了侧面描写:“过了几分钟,黑暗中响起了枪 声,闪过一道亮光,然后一切复归静寂,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为什么 这样处理呢?请注意处决前的气氛渲染:“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 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这种“阴郁的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 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测的 未来。军舰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遭受了重创,可谓出师不利;而风暴即将到 来,这给破损的偏离航线的军舰带来更大的不安;即将开始的战争,对每个人来 说更是生死未卜。征服“炮兽”的过程是紧张激越的,而之后却是可怕的沉寂, 这一张一弛之中,小说就显得灵动好看了。 雨果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他认为:“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见雨果《克伦威尔·序》, 《雨果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
赛,然而人还是处于劣势:“他躲过撞击,可是他躲过的撞击都落在船身上,继 续把船破坏。”当炮手被大炮逼至绝境时,那个年老的乘客出手了:“冲了出去, 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 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 做得更合适、更准确。”大炮被制服了。在这个场景中,老人显然是被欲扬先抑 了一番。他前面那默不作声的低调表现,炮手那勇敢的高调迎战,都是为最后这 一下出手做铺垫。强中自有强中手,而且,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关键时刻给予最 合适最准确的出击,是一个指挥员最可贵的素质。如果说炮队队长有勇气,那么 老人则更是有勇有谋。在这个场景中,三个人物彼此之间相互衬托,将重要人物 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做了第一次揭示。 富有戏剧性的第三幕开始了。作者的笔触挪向了军舰以外的环境:雾更浓了,天 气变了,船偏离了航线,出现即将有大旋风或暴雨的迹象。波涛汹涌的大海成为 目前最大的威胁。老人在奖赏了立了功的炮队队长之后,又下令以死刑来惩罚犯 了疏忽之罪的炮队队长。这一幕可谓是力胜千钧。老人指挥官的素质第二次呈现 出来,他严酷无情又振振有词,鲜明的性格特征随即跃然纸上:“没有任何过失 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他先以奖赏来回报勇者,又以 死刑来惩罚疏忽者。而当两者恰好又是同一个人时,悲剧的合理性就油然产生。 炮手的神气从“掩盖不住”的得意到“受宠若惊”又到“低下了头”,人们的反 应由“欢呼”到“惊惶”又到“静寂”,这两个既矛盾又合理的指令,让在场者 一喜一惊,也立刻在这个群体中树立了领袖者绝对的权威。朗德纳克侯爵的演讲 是如此理性,他的风度是如此具有威慑力:“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 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在这个场景中,朗 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命运的截然相反的两次处置,使他成为这一幕最耀眼的人 物。 这三幕以连续的场景组合起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富有戏剧性地将故事推向顶 峰。 《炮兽》中场景描写的笔墨分配是非常精当的。情节流畅而紧凑,绝不在枝节问 题上浪费时间。当朗德纳克侯爵宣布炮队队长的死刑后,处决前的仪式所花的笔 墨远比执行死刑花得多。作者只用了侧面描写:“过了几分钟,黑暗中响起了枪 声,闪过一道亮光,然后一切复归静寂,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为什么 这样处理呢?请注意处决前的气氛渲染:“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 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这种“阴郁的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 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测的 未来。军舰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遭受了重创,可谓出师不利;而风暴即将到 来,这给破损的偏离航线的军舰带来更大的不安;即将开始的战争,对每个人来 说更是生死未卜。征服“炮兽”的过程是紧张激越的,而之后却是可怕的沉寂, 这一张一弛之中,小说就显得灵动好看了。 雨果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他认为:“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见雨果《克伦威尔·序》, 《雨果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0 页。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
喜欢采取的方法。从全篇来看,《炮兽》不仅在人物塑造中运用了对照法,几个 场景之间也充满了抑扬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第一幕中的主要场面是慌乱骚动, 船长、大副和朗德纳克侯爵等人在一起的次要场面则是相对宁静的;第二幕中, 炮队队长勇斗大炮的场面又与朗德纳克侯爵智取大炮救人的场面相互映衬,显示 出后者的技高一筹;第三幕中,行赏——惩罚——处决三个场面之间,从欢喜、 惊愕到哀伤,跌宕起伏,对比强烈。在场景的内部,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对比。 炮队队长勇斗大炮的场面中,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力量悬殊,显示出理性与野性、 智慧与野蛮、灵巧与粗暴之间的较量。总之,场面之间的对照映衬,显示出浪漫 主义瑰丽的艺术效果 《安东诺夫卡苹果》 1.蒲宁及其创作 伊凡·蒲宁生于俄国中部波罗涅日市一破落贵族世家。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未毕 业就步入社会,做过校对员、图书馆员、助理编辑等。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 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909年被选为科学 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 直到去世。 蒲宁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小说不追求引人入胜的情 节,也无意于典型人物的塑造,而是注重于传达瞬间的主观印象,表现人物情感、 情绪的细微变化,往往具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味和魅力,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 的文体家”。由于蒲宁小说大都是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似乎是在为 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一曲曲挽歌,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所以当时的批 评界把他称为屠格涅夫的追随者。另外,蒲宁的创作和他的思想一样,都显示出 某种形而上的性质,如追问“生命之源”“祖辈之根”等;对于文学反映“当前 社会政治迫切问题”,他基本持一种怀疑主义态度。 蒲宁的创作道路复杂而曲折,堪称跨越了世纪、跨越了国界,也跨越了流派、跨 越了文化。在持续67年的创作活动中,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1910年之前,占 主要地位的是诗歌和散文,充满抒情气息,以《安东诺夫卡苹果》为代表; 1910-1920年间,对古老文明的源头以及民族生存发展规律的探究以及这一时 期俄罗斯社会的现状促使蒲宁深入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创作了“农村写生系 列”作品(《乡村》等)和“爱情悲剧系列”作品(《爱情学》《轻盈的气息》 等);1920年后,蒲宁的创作力再一次爆发,创作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 如《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1933年,“由 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 高尔基1912年在为纪念蒲宁从事文学创作活动25周年所写的贺信中这样评价 他:“您恢弘的心灵不仅痛感我国生活的苦难,而且还满怀‘所有时代所有国 家’的强烈渴求——对幸福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渴求,正是这种渴求推动着世界 前进。无论是您的散文还是您的诗歌,都以同样的美、同样的感染力开阔了过着
喜欢采取的方法。从全篇来看,《炮兽》不仅在人物塑造中运用了对照法,几个 场景之间也充满了抑扬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第一幕中的主要场面是慌乱骚动, 船长、大副和朗德纳克侯爵等人在一起的次要场面则是相对宁静的;第二幕中, 炮队队长勇斗大炮的场面又与朗德纳克侯爵智取大炮救人的场面相互映衬,显示 出后者的技高一筹;第三幕中,行赏──惩罚──处决三个场面之间,从欢喜、 惊愕到哀伤,跌宕起伏,对比强烈。在场景的内部,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对比。 炮队队长勇斗大炮的场面中,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力量悬殊,显示出理性与野性、 智慧与野蛮、灵巧与粗暴之间的较量。总之,场面之间的对照映衬,显示出浪漫 主义瑰丽的艺术效果。 《安东诺夫卡苹果》 1.蒲宁及其创作 伊凡·蒲宁生于俄国中部波罗涅日市一破落贵族世家。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未毕 业就步入社会,做过校对员、图书馆员、助理编辑等。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 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909 年被选为科学 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 1920 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 直到去世。 蒲宁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小说不追求引人入胜的情 节,也无意于典型人物的塑造,而是注重于传达瞬间的主观印象,表现人物情感、 情绪的细微变化,往往具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味和魅力,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 的文体家”。由于蒲宁小说大都是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似乎是在为 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一曲曲挽歌,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所以当时的批 评界把他称为屠格涅夫的追随者。另外,蒲宁的创作和他的思想一样,都显示出 某种形而上的性质,如追问“生命之源”“祖辈之根”等;对于文学反映“当前 社会政治迫切问题”,他基本持一种怀疑主义态度。 蒲宁的创作道路复杂而曲折,堪称跨越了世纪、跨越了国界,也跨越了流派、跨 越了文化。在持续 67 年的创作活动中,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1910 年之前,占 主要地位的是诗歌和散文,充满抒情气息,以《安东诺夫卡苹果》为代表; 1910—1920 年间,对古老文明的源头以及民族生存发展规律的探究以及这一时 期俄罗斯社会的现状促使蒲宁深入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创作了“农村写生系 列”作品(《乡村》等)和“爱情悲剧系列”作品(《爱情学》《轻盈的气息》 等);1920 年后,蒲宁的创作力再一次爆发,创作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 如《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1933 年,“由 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 高尔基 1912 年在为纪念蒲宁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25 周年所写的贺信中这样评价 他:“您恢弘的心灵不仅痛感我国生活的苦难,而且还满怀‘所有时代所有国 家’的强烈渴求──对幸福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渴求,正是这种渴求推动着世界 前进。无论是您的散文还是您的诗歌,都以同样的美、同样的感染力开阔了过着
单调生活的俄国人的眼界,慷慨地奉献给他们世界文学的瑰宝和他国美丽的图 画,把俄罗斯文学与地球上全人类的文学结合起来。您的……创作充满了对祖国 语言的赤子之爱,您总是那么细腻地体现祖国语言的美……您不愧为缔造了可与 欧洲文学媲美的俄罗斯文学,并进而使俄罗斯文学成为19世纪的一个卓越现象 的那些诗人的继承者。” 2.内容与题旨 “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灵魂,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毋宁说它是 个象征,它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 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 园梦境中。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 惆怅和感伤。 整篇小说以欢快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最终更以 首悠扬而悲壮的歌谣作结。这一喜一悲,首尾照应地道出了今不如昔的感叹,表 达出作者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和对贵族衰落现实的不满。这是一曲旧时代的挽歌, 却又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将感情包裹于事易时移的几幅对比鲜明的图画中,以 艺术的美来感染读者。 蒲宁是个对贵族生活颇为留恋和向往的人,在他的意识中,与世无争、相安无事 的农庄生活,并无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他厌恶任何打破这种“理想化 社会平衡的革命。因而,在他的笔下,贵族农庄的生活是美好而惬意的。比起图 画,这篇小说更像“电影”,因为作者在描绘每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 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如临其境。《安东 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它由一幕幕细 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 了诗意的氛围。 这篇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也不靠情节来组织,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 面来组织、推进,这一点很像散文。(俄罗斯文学没有小说与散文的分类,只有 散文和诗歌的分类,小说等一切非韵文文体都归为散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 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 以及“深秋”初冬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岀精美的俄罗 斯农村秋天的景致。 这是一篇由思绪而组织的小说,凭借“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 晨”“丰收年成的情景,我是怎么也忘怀不了的”“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 记忆犹新”等语句将小说过渡到另一幅图景中,显得娴熟而自然 3.场景分析 小说的第一部分,选择了安东诺夫卡苹果成熟的季节来描绘。开始那一句充满抒 情格调的“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将我们一下子就带入了果园丰
单调生活的俄国人的眼界,慷慨地奉献给他们世界文学的瑰宝和他国美丽的图 画,把俄罗斯文学与地球上全人类的文学结合起来。您的……创作充满了对祖国 语言的赤子之爱,您总是那么细腻地体现祖国语言的美……您不愧为缔造了可与 欧洲文学媲美的俄罗斯文学,并进而使俄罗斯文学成为 19 世纪的一个卓越现象 的那些诗人的继承者。” 2.内容与题旨 “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灵魂,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毋宁说它是一 个象征,它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 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 园梦境中。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 惆怅和感伤。 整篇小说以欢快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最终更以一 首悠扬而悲壮的歌谣作结。这一喜一悲,首尾照应地道出了今不如昔的感叹,表 达出作者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和对贵族衰落现实的不满。这是一曲旧时代的挽歌, 却又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将感情包裹于事易时移的几幅对比鲜明的图画中,以 艺术的美来感染读者。 蒲宁是个对贵族生活颇为留恋和向往的人,在他的意识中,与世无争、相安无事 的农庄生活,并无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他厌恶任何打破这种“理想化” 社会平衡的革命。因而,在他的笔下,贵族农庄的生活是美好而惬意的。比起图 画,这篇小说更像“电影”,因为作者在描绘每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 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如临其境。《安东 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它由一幕幕细 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 了诗意的氛围。 这篇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也不靠情节来组织,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 面来组织、推进,这一点很像散文。(俄罗斯文学没有小说与散文的分类,只有 散文和诗歌的分类,小说等一切非韵文文体都归为散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 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 以及“深秋”初冬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出精美的俄罗 斯农村秋天的景致。 这是一篇由思绪而组织的小说,凭借“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 晨”“丰收年成的情景,我是怎么也忘怀不了的”“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 记忆犹新”等语句将小说过渡到另一幅图景中,显得娴熟而自然。 3.场景分析 小说的第一部分,选择了安东诺夫卡苹果成熟的季节来描绘。开始那一句充满抒 情格调的“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将我们一下子就带入了果园丰
收的景象中。一句“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又将我们带入清晨的 果园。先是视觉的印象: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稀稀落落的大果园,槭树的 林阴道。然后是嗅觉的印象:落叶的幽香,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的芬芳 接着是听觉的印象:“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一句“运苹果非得 夜间不可”,又将我们引入了果园之夜的图景,依然有视觉的印象:满天星斗 沉沉夜色;嗅觉的印象:清新空气中的焦油味:听觉印象:叽叽嘎嘎远去的车声。 前面都是概括性的描写,紧接着,作者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细节。雇工吃苹果,果 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一一不吃才傻呢!哪个割 蜜的不吃几口蜂蜜。”在丰年里,人们自然乐善好施,尽情与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这饱含情味的一笔,透出田园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在寥寥几笔勾勒出果园清晨图和日暮图的大致样貌之后,作者又饱蘸了浓浓的色 笔来细描这两幅图画。“清晨是寒意料峭的,宁静的。”蒲宁一定是懂得绘画技 巧的,因为他的画面里体现了精当的构图,画面的比例恰到好处,不仅照顾到了 光影的效果,还考虑到如何设置中心主角。在第二段的清晨图中,他先描绘出果 园主的大窝棚并把它作为背景:“树木后面不时地闪过鲜红的衣裙”,这为绿色 的果园色调增添了些许鲜活的色彩。人物作为前景:在“小家碧玉”和“公子哥 儿”的群像中,“村长年轻的妻子”成为了作者重点描绘的主角。作者用细腻的 工笔描绘了她的外貌、穿着,简直是栩栩如生,如见其人。用果园主议论她的话 来点出她内在的品质:“这小娘们儿可会理财呢!”“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 在难得见到了”,这样由外而内地把一个典型俄罗斯农村主妇的形象推到了我们 面前。几个次要人物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构成一幅买卖图,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 接下来,作者又将笔触伸入夜幕,将这幅图画浓墨渲染。夜色深沉时,人的视觉 不那么敏锐了,作者便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在袭人的“寒气”、“新麦的麦秸 和麦糠的香气”“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之中,“村里的人语声和 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果园里的“篝火”成了这一幕的主角,蒲宁写 人影投映在苹果树上的情形逼真又富有生活气息。深夜的星空下,声音又一次成 为主角。列车经过时的声音和单管猎枪的枪声被描写得出神入化,平凡的生活场 景渗透出诗意 第二部分,以农谚和抒情性的语句引领,过渡到田野丰收的图画上去。在这一节 里,作者极力描绘了农村当时的富庶,人们的长寿、富足,心态平和。在细腻的 写实之后,又由实入虚,将自我纳入了那幅生活图景中去,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庄 户人的生活。 接下来,过渡句“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将叙述由“富裕的庄 户人家的生活方式”转向了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的回忆,顺理成章地来描 写姑母的庄园生活图景。骑马到庄园的路上,作者的观察由远及近,先写远方的 景物:天空、朝阳、雨后的钢轨般的道路。再写近处的景象 望无垠的大片 大片倾斜的冬麦田”以及盘旋的“鹞雏”。紧接着,“鹞雏”又将我们的视线由 近处引向了远方:“一根根轮廓分明的电线杆朝阳光灿灿的远方奔去,而横在电 线杆之间的电报线,则像是银光闪闪的琴弦,正在沿着晴朗的、斜悬的天空滑动, 电报线上停着好些青鹰,——一活像乐谱上黑色的音符,像极了。”他的观察和描
收的景象中。一句“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又将我们带入清晨的 果园。先是视觉的印象: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稀稀落落的大果园,槭树的 林阴道。然后是嗅觉的印象:落叶的幽香,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的芬芳。 接着是听觉的印象:“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一句“运苹果非得 夜间不可”,又将我们引入了果园之夜的图景,依然有视觉的印象:满天星斗、 沉沉夜色;嗅觉的印象:清新空气中的焦油味;听觉印象:叽叽嘎嘎远去的车声。 前面都是概括性的描写,紧接着,作者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细节。雇工吃苹果,果 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 蜜的不吃几口蜂蜜。”在丰年里,人们自然乐善好施,尽情与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这饱含情味的一笔,透出田园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在寥寥几笔勾勒出果园清晨图和日暮图的大致样貌之后,作者又饱蘸了浓浓的色 笔来细描这两幅图画。“清晨是寒意料峭的,宁静的。”蒲宁一定是懂得绘画技 巧的,因为他的画面里体现了精当的构图,画面的比例恰到好处,不仅照顾到了 光影的效果,还考虑到如何设置中心主角。在第二段的清晨图中,他先描绘出果 园主的大窝棚并把它作为背景:“树木后面不时地闪过鲜红的衣裙”,这为绿色 的果园色调增添了些许鲜活的色彩。人物作为前景:在“小家碧玉”和“公子哥 儿”的群像中,“村长年轻的妻子”成为了作者重点描绘的主角。作者用细腻的 工笔描绘了她的外貌、穿着,简直是栩栩如生,如见其人。用果园主议论她的话 来点出她内在的品质:“这小娘们儿可会理财呢!”“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 在难得见到了”,这样由外而内地把一个典型俄罗斯农村主妇的形象推到了我们 面前。几个次要人物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构成一幅买卖图,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 接下来,作者又将笔触伸入夜幕,将这幅图画浓墨渲染。夜色深沉时,人的视觉 不那么敏锐了,作者便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在袭人的“寒气”、“新麦的麦秸 和麦糠的香气”“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之中,“村里的人语声和 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果园里的“篝火”成了这一幕的主角,蒲宁写 人影投映在苹果树上的情形逼真又富有生活气息。深夜的星空下,声音又一次成 为主角。列车经过时的声音和单管猎枪的枪声被描写得出神入化,平凡的生活场 景渗透出诗意。 第二部分,以农谚和抒情性的语句引领,过渡到田野丰收的图画上去。在这一节 里,作者极力描绘了农村当时的富庶,人们的长寿、富足,心态平和。在细腻的 写实之后,又由实入虚,将自我纳入了那幅生活图景中去,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庄 户人的生活。 接下来,过渡句“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将叙述由“富裕的庄 户人家的生活方式”转向了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的回忆,顺理成章地来描 写姑母的庄园生活图景。骑马到庄园的路上,作者的观察由远及近,先写远方的 景物:天空、朝阳、雨后的钢轨般的道路。再写近处的景象:“一望无垠的大片 大片倾斜的冬麦田”以及盘旋的“鹞雏”。紧接着,“鹞雏”又将我们的视线由 近处引向了远方:“一根根轮廓分明的电线杆朝阳光灿灿的远方奔去,而横在电 线杆之间的电报线,则像是银光闪闪的琴弦,正在沿着晴朗的、斜悬的天空滑动, 电报线上停着好些青鹰,──活像乐谱上黑色的音符,像极了。”他的观察和描
写都是有序的,准确而优美。深邃的蓝天、绚烂的朝霞、绿色的麦田、亮晶晶的 大路、黑色的青鹰停在银色的琴弦上……这些鲜亮明丽的色彩运用,体现出作者 出色的色彩感觉。 从姑母那巨大而古老的“宅第”的描写中我们能感觉到它的某种象征意义,它或 许就是作者心目中的贵族生活的理想形象:古老、坚固,富有生命,永远不会有 倾圮之日。“没有一刻不安详地停着好些吃得肥肥的鸽子”和“数以千计的麻雀 却像阵阵急雨,由一个屋顶倾泻到另一个屋顶”,给这个静寂的景象增添出活泼 的动感,表现出动静的完美平衡,也顺利地引出了“安乐窝”这个对贵族宅第的 评价。宅第内部的描写就与教材中列举的巴尔扎克的手法有相似之处了。作者通 过物质空间的描写揭示所有人的性格身份、生活情趣,贵族的华贵、矜持、整洁、 气派和排场在房屋内部的陈设中一览无余。在这个背景下,姑母是图画的主角, 结实硬朗、傲岸而又和蔼——这正是贵族气度的典型,而丰盛的晚餐则是贵族奢 华气派的最好诠释 第三部分,农忙时节已经过去,九月将尽,深秋来临,狩猎季节开始了。狩猎固 然是这组图画的中心,但作者还安排了几幅图画与它映衬。首先是雨季的景象。 这里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色彩运用,短短几句里,充满了明与暗、冷与热、轻 与重、动与静的对比。本来是静态的景观被作者一写竟然充满了动感:“落日的 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这种效果正是“颤 抖”“穿破”“压”等几个动词造成的。“金光”与“乌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和反差,给人非常明艳的印象。“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与“水汪汪的浅蓝色 的天空”不仅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将沉重与轻盈的质感并列在一起, 达到巧妙的错落平衡。 十月,雨季过后的果园,“雨霁日出”,又是一幅“清澈明净”的景象。作者毫 不吝惜地使用着浓重的色彩:“黑森森的果园”“绿松玉般的碧空”以及“乌油 油”的田野,让人忘了冬天就要来临。 打猎图铺垫得十足。“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从书房里走了出来,手里握着短柄 马鞭和左轮枪,出人不意地朝狗开了一枪,震得满客厅的人耳朵都聋了。硝烟使 客厅里更加烟雾腾腾,可是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却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这个 出场十分精彩,描写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的形象和性格,只用了一个典型细节 就将他的野性、豪爽、不拘小节以及男子汉的阳刚气质烘托了出来。接下来在森 林中纵马狩猎的场面也是扣人心弦,紧张激烈,富有强烈的男性气息。在强烈的 动感场面之后,随着“我”的迷路,闯入另一孤林,又插入了一段“死一般寂静” 的风景描写。森林里的潮气和幽暗、冰冷和寂静,和前面那一幅人喊马嘶、犬吠 兽叫的热闹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猎途中借宿邻家的场面也是颇为热闹的,人们“来到灯火通明、人头挤挤的屋 里”“开宴豪饮”。但作者却荡开一笔,描写当客人误了早起打猎而在主人书房 里浏览藏书时的情景:高大的书架,古老藏书的厚厚皮革封面上烫有的小小金星, 发黄书页中沁人心脾的霉味,这些都令人神往、迷醉。于是在慵懒的书卷气中, 读者也度过了一段甜蜜而孤独的时光。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照,但不是对
写都是有序的,准确而优美。深邃的蓝天、绚烂的朝霞、绿色的麦田、亮晶晶的 大路、黑色的青鹰停在银色的琴弦上……这些鲜亮明丽的色彩运用,体现出作者 出色的色彩感觉。 从姑母那巨大而古老的“宅第”的描写中我们能感觉到它的某种象征意义,它或 许就是作者心目中的贵族生活的理想形象:古老、坚固,富有生命,永远不会有 倾圮之日。“没有一刻不安详地停着好些吃得肥肥的鸽子”和“数以千计的麻雀 却像阵阵急雨,由一个屋顶倾泻到另一个屋顶”,给这个静寂的景象增添出活泼 的动感,表现出动静的完美平衡,也顺利地引出了“安乐窝”这个对贵族宅第的 评价。宅第内部的描写就与教材中列举的巴尔扎克的手法有相似之处了。作者通 过物质空间的描写揭示所有人的性格身份、生活情趣,贵族的华贵、矜持、整洁、 气派和排场在房屋内部的陈设中一览无余。在这个背景下,姑母是图画的主角, 结实硬朗、傲岸而又和蔼──这正是贵族气度的典型,而丰盛的晚餐则是贵族奢 华气派的最好诠释。 第三部分,农忙时节已经过去,九月将尽,深秋来临,狩猎季节开始了。狩猎固 然是这组图画的中心,但作者还安排了几幅图画与它映衬。首先是雨季的景象。 这里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色彩运用,短短几句里,充满了明与暗、冷与热、轻 与重、动与静的对比。本来是静态的景观被作者一写竟然充满了动感:“落日的 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这种效果正是“颤 抖”“穿破”“压”等几个动词造成的。“金光”与“乌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和反差,给人非常明艳的印象。“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与“水汪汪的浅蓝色 的天空”不仅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将沉重与轻盈的质感并列在一起, 达到巧妙的错落平衡。 十月,雨季过后的果园,“雨霁日出”,又是一幅“清澈明净”的景象。作者毫 不吝惜地使用着浓重的色彩:“黑森森的果园”“绿松玉般的碧空”以及“乌油 油”的田野,让人忘了冬天就要来临。 打猎图铺垫得十足。“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从书房里走了出来,手里握着短柄 马鞭和左轮枪,出人不意地朝狗开了一枪,震得满客厅的人耳朵都聋了。硝烟使 客厅里更加烟雾腾腾,可是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却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这个 出场十分精彩,描写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的形象和性格,只用了一个典型细节 就将他的野性、豪爽、不拘小节以及男子汉的阳刚气质烘托了出来。接下来在森 林中纵马狩猎的场面也是扣人心弦,紧张激烈,富有强烈的男性气息。在强烈的 动感场面之后,随着“我”的迷路,闯入另一孤林,又插入了一段“死一般寂静” 的风景描写。森林里的潮气和幽暗、冰冷和寂静,和前面那一幅人喊马嘶、犬吠 兽叫的热闹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猎途中借宿邻家的场面也是颇为热闹的,人们“来到灯火通明、人头挤挤的屋 里”“开宴豪饮”。但作者却荡开一笔,描写当客人误了早起打猎而在主人书房 里浏览藏书时的情景:高大的书架,古老藏书的厚厚皮革封面上烫有的小小金星, 发黄书页中沁人心脾的霉味,这些都令人神往、迷醉。于是在慵懒的书卷气中, 读者也度过了一段甜蜜而孤独的时光。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照,但不是对
立而是生活的连续,从动到静,从刚到柔,打猎时的狂野气息被随后的书卷气所 冲淡,就像俄罗斯皑皑雪原与温暖的林间小木屋并存一样,在粗犷与温馨的交织 中,形成了生活的、也是艺术的节奏。更重要的是,阳刚气的东西在这里只是构 成作品整体节奏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单一风格本身,种种因素相互制约、融合, 在这之上形成了统一的令人陶醉的优雅风格气质。 第四部分一开头,作者就按耐不住地展开了凭吊:时世变迁,贵族生活一去不返 “开始了小地主的时代”,从而展开了对小地主生活图景的回忆。显然,这些图 景远没有前面三部分美好。在“我”的记忆里,深秋光秃秃的果园、荒僻的小道、 萧瑟的树林、寒冷的旷野,似乎就是破落小地主生活的象征。“纡尊降贵”的老 爷、没有“灵”灵活的猎犬,以及那忧郁、悲戚的歌声,都显示着农村的衰落景 象,和作者的缅怀与惋惜之情汇合在一起,将小说结束于一种悲剧气氛之中 三、话题详解 (一)在场景中生活 1.场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从形式本身而言,小说与绘画、雕塑不同。绘画、雕塑总是将发生在空间与时间 中的某一顷刻的动作或画面凝固下来表现,并且只能这样表现。小说则不同,作 为语言艺术,它可以叙述一个漫长的故事,可以在事件与事件之间进行一次又 次的连接。这一点,小说又与电影相似,将一个个事件组成画面、再将画面连缀 起来。只不过它们所运用的语言不同,小说是用文字来展现画面讲述故事,电影 则是用画面直接来讲述故事。 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于传统教科书所说的“环境描 写”。但我们认为,小说是由一个又一个场景连缀而成的,并不是像传统教科书 所认为的“小说是由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组成的”。而且“环境描写”并非 只为人物服务,也可以单独存在。因而,我们将它命名为“场景”,意味着“环 境描写”只是“场景”的功能之一,而不是全部内涵。 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 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 三个因素。如舞会、晚餐、战斗。它既不是风景描写,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描 写。这种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空间是人物活动的“舞台” 小说是写人的。没有人存在的小说是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发生的。在那些以动物或 以其他形象(如雨、如电)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里,这些形象其实也是人格化了的 而人是生活在空间之中的——必须生活在一定空间之中。这些空间养育着人、影 响着人,甚至左右着人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小说材料的一切故事,都 只能发生于空间之中——是空间才使这些故事得以发生
立而是生活的连续,从动到静,从刚到柔,打猎时的狂野气息被随后的书卷气所 冲淡,就像俄罗斯皑皑雪原与温暖的林间小木屋并存一样,在粗犷与温馨的交织 中,形成了生活的、也是艺术的节奏。更重要的是,阳刚气的东西在这里只是构 成作品整体节奏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单一风格本身,种种因素相互制约、融合, 在这之上形成了统一的令人陶醉的优雅风格气质。 第四部分一开头,作者就按耐不住地展开了凭吊:时世变迁,贵族生活一去不返。 “开始了小地主的时代”,从而展开了对小地主生活图景的回忆。显然,这些图 景远没有前面三部分美好。在“我”的记忆里,深秋光秃秃的果园、荒僻的小道、 萧瑟的树林、寒冷的旷野,似乎就是破落小地主生活的象征。“纡尊降贵”的老 爷、没有“灵”灵活的猎犬,以及那忧郁、悲戚的歌声,都显示着农村的衰落景 象,和作者的缅怀与惋惜之情汇合在一起,将小说结束于一种悲剧气氛之中。 三、话题详解 (一)在场景中生活 1.场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从形式本身而言,小说与绘画、雕塑不同。绘画、雕塑总是将发生在空间与时间 中的某一顷刻的动作或画面凝固下来表现,并且只能这样表现。小说则不同,作 为语言艺术,它可以叙述一个漫长的故事,可以在事件与事件之间进行一次又一 次的连接。这一点,小说又与电影相似,将一个个事件组成画面、再将画面连缀 起来。只不过它们所运用的语言不同,小说是用文字来展现画面讲述故事,电影 则是用画面直接来讲述故事。 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于传统教科书所说的“环境描 写”。但我们认为,小说是由一个又一个场景连缀而成的,并不是像传统教科书 所认为的“小说是由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组成的”。而且“环境描写”并非 只为人物服务,也可以单独存在。因而,我们将它命名为“场景”,意味着“环 境描写”只是“场景”的功能之一,而不是全部内涵。 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 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 三个因素。如舞会、晚餐、战斗。它既不是风景描写,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描 写。这种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空间是人物活动的“舞台” 小说是写人的。没有人存在的小说是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发生的。在那些以动物或 以其他形象(如雨、如电)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里,这些形象其实也是人格化了的。 而人是生活在空间之中的──必须生活在一定空间之中。这些空间养育着人、影 响着人,甚至左右着人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小说材料的一切故事,都 只能发生于空间之中──是空间才使这些故事得以发生
空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是人物的“底色”。人物在何种空间出生、成长, 也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性格和命运。因此,空间还对人物性格的养成起决定性的作 用。社会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正如一个平民难以用贵族的 腔调说话一样,一个豪门闺秀也难以说出一个采桑村女的话来。在社会环境的耳 濡目染里,人在不断地被环境改造着。 《九三年》中对1793法国大革命中巴黎城市街头场景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狂热 而缺乏理性的市民生活。巴尔扎克小说中对外省和巴黎生活场景的描写,则展现 出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面貌。有人把他们的小说当成历史教科书来读,原因 就在于此。小说当然不是历史,但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要忠 实于历史的客观实际的。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就是要描写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 物。也就是说,人物要有“来处”,人物的存在不可能是无根的,不可能凭空而 来,必须有一个时代和环境的落脚点,打上了时代烙印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就好 理解了。有了时代背景这个“出处”,我们就不能耻笑安娜·卡列宁娜的道德焦 虑与灵魂挣扎;我们也不难理解桥上的老人为什么会对两只山羊那么担心忧虑; 我们也能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里“我”对旧物的感伤与留恋。我们必须到小 说的时代环境里去理解人物,同理,也必须把人物放到相应的时代环境中去刻画。 空间距离的改变,使得一切关系得以改变,从而不断编织新的或改写原有的人间 故事。近在咫尺与远在天涯的转换,都会成为改变生活、人心、命运从而改变故 事的因素。“悲欢离合”可以解释为:人世间的悲欢故事,是与人的离合密切联 系在一起的。儿女远行,父母孤守家园,于是有了冷清,有了思念,有了盼望 有了诸种故事发生的可能。儿女归来,与父母终日相伴,又会有另一番情趣和故 事的可能。空间不仅仅是改变关系的因素,同时,也是故事得以发生与进行的场 所。故事必须放入一定的场所中去编织。简·爱的到达、离去又复归,随着小说 空间环境的转变,决定着她与罗切斯特爱情的走向。设想一下,如果她不是作为 一个“闯入者”在后来出现,而是自始至终与罗切斯特生活在同一空间里,那故 事将多么平淡啊!当然,也会有故事发生,但却是另一个故事。 (二)场景的功能 1.给全篇“定调” 场合(社会环境)与风景(自然环境)在小说里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果场景描 写作为小说的开头,会给全篇起“定调”作用。许多小说家就是以描写一段场景 而进入叙述的。相对于以对话开头或是以直接叙述一个人物或事件开头,这样的 进入方式显得更舒缓、自然。《炮兽》开头的场景就带给我们紧张的气氛,结尾 的场景则给我们带来不祥的预兆。从喧闹到静寂,阴郁的气氛弥漫开来,一直渗 透到全篇,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场景描写可以营造意境、氛围。意境和氛围,无形中控制着整个小说的走向。芥 龙之介的《罗生门》开篇便是一连串的场景描写:“雨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
空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是人物的“底色”。人物在何种空间出生、成长, 也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性格和命运。因此,空间还对人物性格的养成起决定性的作 用。社会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正如一个平民难以用贵族的 腔调说话一样,一个豪门闺秀也难以说出一个采桑村女的话来。在社会环境的耳 濡目染里,人在不断地被环境改造着。 《九三年》中对 1793 法国大革命中巴黎城市街头场景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狂热 而缺乏理性的市民生活。巴尔扎克小说中对外省和巴黎生活场景的描写,则展现 出 19 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面貌。有人把他们的小说当成历史教科书来读,原因 就在于此。小说当然不是历史,但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要忠 实于历史的客观实际的。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就是要描写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 物。也就是说,人物要有“来处”,人物的存在不可能是无根的,不可能凭空而 来,必须有一个时代和环境的落脚点,打上了时代烙印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就好 理解了。有了时代背景这个“出处”,我们就不能耻笑安娜·卡列宁娜的道德焦 虑与灵魂挣扎;我们也不难理解桥上的老人为什么会对两只山羊那么担心忧虑; 我们也能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里“我”对旧物的感伤与留恋。我们必须到小 说的时代环境里去理解人物,同理,也必须把人物放到相应的时代环境中去刻画。 空间距离的改变,使得一切关系得以改变,从而不断编织新的或改写原有的人间 故事。近在咫尺与远在天涯的转换,都会成为改变生活、人心、命运从而改变故 事的因素。“悲欢离合”可以解释为:人世间的悲欢故事,是与人的离合密切联 系在一起的。儿女远行,父母孤守家园,于是有了冷清,有了思念,有了盼望, 有了诸种故事发生的可能。儿女归来,与父母终日相伴,又会有另一番情趣和故 事的可能。空间不仅仅是改变关系的因素,同时,也是故事得以发生与进行的场 所。故事必须放入一定的场所中去编织。简·爱的到达、离去又复归,随着小说 空间环境的转变,决定着她与罗切斯特爱情的走向。设想一下,如果她不是作为 一个“闯入者”在后来出现,而是自始至终与罗切斯特生活在同一空间里,那故 事将多么平淡啊!当然,也会有故事发生,但却是另一个故事。 (二)场景的功能 1.给全篇“定调” 场合(社会环境)与风景(自然环境)在小说里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果场景描 写作为小说的开头,会给全篇起“定调”作用。许多小说家就是以描写一段场景 而进入叙述的。相对于以对话开头或是以直接叙述一个人物或事件开头,这样的 进入方式显得更舒缓、自然。《炮兽》开头的场景就带给我们紧张的气氛,结尾 的场景则给我们带来不祥的预兆。从喧闹到静寂,阴郁的气氛弥漫开来,一直渗 透到全篇,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场景描写可以营造意境、氛围。意境和氛围,无形中控制着整个小说的走向。芥 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开篇便是一连串的场景描写:“雨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