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结构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结构运用上 的异同 3.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4.考察层层推进的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是如何作为一种小说结构方式 的 5.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结构的特色 作品赏析 《牲畜林》 1.卡尔维诺及其创作 伊泰洛·卡尔维诺于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父亲是园艺师 母亲是植物学家,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 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 故乡的怀念。1925年卡尔维诺全家移居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不仅从父母亲 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 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 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 格。“二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 积极参加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做 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 里亚地区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24岁。 卡尔维诺的作品手法高超,思想深邃,而且具有极为充沛的想像力,在形式上独 树一帜,成为最难与别人混淆的作家之一。不少批评家认为,若非1985年他在 应邀赴美国演讲之前猝然去世(遗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称《美国讲稿》, 成为20世纪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至今仍然是许多当代批评家的案头宝典), 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可能就是他。他的作品,不仅没有因为他的去世 而被遗忘,反而继续焕发出惊人的魅力、引发越来越髙的热度,其代表作《祖先 三部曲》《宇宙奇趣》《看不见的城市》等,拥有着越来越多的译本和青年读者, 也成为各国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 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与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于奇妙的故事之中 卡尔维诺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很深,他本人曾经专门花费两年时间来整理意大利民 间故事,所著《意大利童话》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他不断探索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但是一直将意大利民间文学的色彩保持在他 的极为先锋的小说当中。比如,卡尔维诺认为,意大利民间故事讲述的原则,是 和谐的原则,很少暴力野蛮的情节,因此,他的文字,总是绅士一样的文质彬彬。 但他并非简单地模仿民间文学的这种风格,而是有自己更深的思考——他曾经在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讲了一个欧洲古代传说,蛇发女妖美杜莎难以铲除 因为凡是正眼看见她的人都会变成石头,于是,帕修斯在出征的时候,便使用 面锃亮的盾牌作为镜子,在镜子里观看女妖,最终把她杀死;在卡尔维诺看来
第六单元 结构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结构运用上 的异同; 3.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4.考察层层推进的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是如何作为一种小说结构方式 的; 5.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结构的特色。 二、作品赏析 《牲畜林》 1.卡尔维诺及其创作 伊泰洛·卡尔维诺于 1923 年 10 月 15 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父亲是园艺师, 母亲是植物学家,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 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 故乡的怀念。1925 年卡尔维诺全家移居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不仅从父母亲 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 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 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 格。“二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 20 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 积极参加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做 人质。发表于 1947 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 里亚地区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 24 岁。 卡尔维诺的作品手法高超,思想深邃,而且具有极为充沛的想像力,在形式上独 树一帜,成为最难与别人混淆的作家之一。不少批评家认为,若非 1985 年他在 应邀赴美国演讲之前猝然去世(遗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称《美国讲稿》, 成为 20 世纪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至今仍然是许多当代批评家的案头宝典), 1985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可能就是他。他的作品,不仅没有因为他的去世 而被遗忘,反而继续焕发出惊人的魅力、引发越来越高的热度,其代表作《祖先 三部曲》《宇宙奇趣》《看不见的城市》等,拥有着越来越多的译本和青年读者, 也成为各国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 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与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于奇妙的故事之中。 卡尔维诺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很深,他本人曾经专门花费两年时间来整理意大利民 间故事,所著《意大利童话》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他不断探索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但是一直将意大利民间文学的色彩保持在他 的极为先锋的小说当中。比如,卡尔维诺认为,意大利民间故事讲述的原则,是 和谐的原则,很少暴力野蛮的情节,因此,他的文字,总是绅士一样的文质彬彬。 但他并非简单地模仿民间文学的这种风格,而是有自己更深的思考──他曾经在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讲了一个欧洲古代传说,蛇发女妖美杜莎难以铲除, 因为凡是正眼看见她的人都会变成石头,于是,帕修斯在出征的时候,便使用一 面锃亮的盾牌作为镜子,在镜子里观看女妖,最终把她杀死;在卡尔维诺看来
文学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轻灵、智慧地来反映生活,文学应该有自 己的角度,而非照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样才能获得文学的生命力。 2.内容与题旨 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 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 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按照一般的写法,很容易把它写“重”。面 对战争,悲剧当然是有力量的,但悲剧并非惟一的写法。当然,盲目写成喜剧, 忽略战争的严酷性,肯定又是不真实的。对此,卡尔维诺选择了“牲畜林”这 意象来结构全篇,“牲畜林”就是一面帕修斯的盾牌,可以从中看见真实的世界, 但又不受这个世界的危害,不会因此而变得僵硬。面对战争,“牲畜林”是一个 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没有对战争的恐惧。 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则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 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小说中抓火鸡的一段,有一句这样的话:“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这句话其实 泄漏了天机。在《圣经》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不满,决定用一场大 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放过善良的诺亚一家。诺亚方舟是一个终极避难所,洪水吞 噬整个世界,消灭一切邪恶,只有乘坐诺亚方舟的人,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它 是善良的人类的力量和希望。从这个角度而言,把“牲畜林”比做诺亚方舟,寓 意也是很深的。 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 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 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 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 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3.结构分析 “牲畜林”既是小说主题的要点,也是小说结构的要点。 从外貌来看,男主角朱阿是个近乎小丑的形象,他还是嗜酒过度的酒鬼、不可救 药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小 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 他引来的,还是一头牲畜: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使得各种 牲畜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的野猫和悬崖面前丧 生。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 个完整的结构。 小说的情节本来十分紧张,但作家却多次使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进展设置障 碍。除了六次大幅度地使用之外,还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只是用得比较不动声色 而已。反复延迟,也是民间故事经常采用的手法,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 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能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颇有意思的话题。 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在小说中,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击,其 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 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在内。首先,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要点,都在于“牲 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
文学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轻灵、智慧地来反映生活,文学应该有自 己的角度,而非照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样才能获得文学的生命力。 2.内容与题旨 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 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 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按照一般的写法,很容易把它写“重”。面 对战争,悲剧当然是有力量的,但悲剧并非惟一的写法。当然,盲目写成喜剧, 忽略战争的严酷性,肯定又是不真实的。对此,卡尔维诺选择了“牲畜林”这一 意象来结构全篇,“牲畜林”就是一面帕修斯的盾牌,可以从中看见真实的世界, 但又不受这个世界的危害,不会因此而变得僵硬。面对战争,“牲畜林”是一个 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没有对战争的恐惧。 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则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 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小说中抓火鸡的一段,有一句这样的话:“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这句话其实 泄漏了天机。在《圣经》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不满,决定用一场大 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放过善良的诺亚一家。诺亚方舟是一个终极避难所,洪水吞 噬整个世界,消灭一切邪恶,只有乘坐诺亚方舟的人,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它 是善良的人类的力量和希望。从这个角度而言,把“牲畜林”比做诺亚方舟,寓 意也是很深的。 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 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 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 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 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3.结构分析 “牲畜林”既是小说主题的要点,也是小说结构的要点。 从外貌来看,男主角朱阿是个近乎小丑的形象,他还是嗜酒过度的酒鬼、不可救 药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小 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 他引来的,还是一头牲畜: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使得各种 牲畜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的野猫和悬崖面前丧 生。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 一个完整的结构。 小说的情节本来十分紧张,但作家却多次使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进展设置障 碍。除了六次大幅度地使用之外,还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只是用得比较不动声色 而已。反复延迟,也是民间故事经常采用的手法,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 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能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颇有意思的话题。一 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在小说中,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击,其 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 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在内。首先,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要点,都在于“牲 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
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 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 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 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 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 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 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帕修斯盾牌(镜 子)中反射出来的妖魔,仍然那么残酷,真实并未走样,只是她的魔力再也不能 伤害我们、反倒要(在小说中)被我们的精神力量所征服。 刻板的重复,会惹人厌倦,但卡尔维诺却有办法使六次重复各有声色。 小母牛“花大姐”倔强地不听德国兵的使唤,反而领着他进入密林深处,使他(包 括后面悄悄跟着的朱阿)“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而朱阿则是思前 虑后,“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 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从山洞里跑出”的一只小羊,被德国兵抓住 之后,则是“声嘶力竭叫唤着”。出来恳求朱阿“瞄准点”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 牧羊人。而朱阿被恳求之后,“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 了”—对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 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下面的 只火鸡更有趣,它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德国兵抓住,逗引着对方一层一层地往树上 爬,最终压断树枝摔了下来,而它自己却“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 来给火鸡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半带利诱半带威胁地对朱阿说话,使得朱阿“羞 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样凶恶 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 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接下来出场 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 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同, 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髙举手臂,跳来跳去” 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状,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 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延迟法”的连续使用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但这是以作家强大的文 字驾驭能力为基础的。这五段,五种生命力旺盛的牲畜(家畜、家禽)先后献艺, 而作者一只笔写五次,把重复的情节写得毫无重复之感。否则,空有结构,没有 血肉,这种重复就索然无味了。 然后是第六次,这次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 个太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说里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 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 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 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 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 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 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 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
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 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 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 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 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 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 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帕修斯盾牌(镜 子)中反射出来的妖魔,仍然那么残酷,真实并未走样,只是她的魔力再也不能 伤害我们、反倒要(在小说中)被我们的精神力量所征服。 刻板的重复,会惹人厌倦,但卡尔维诺却有办法使六次重复各有声色。 小母牛“花大姐”倔强地不听德国兵的使唤,反而领着他进入密林深处,使他(包 括后面悄悄跟着的朱阿)“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而朱阿则是思前 虑后,“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 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从山洞里跑出”的一只小羊,被德国兵抓住 之后,则是“声嘶力竭叫唤着”。出来恳求朱阿“瞄准点”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 牧羊人。而朱阿被恳求之后,“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 了”──对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 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下面的一 只火鸡更有趣,它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德国兵抓住,逗引着对方一层一层地往树上 爬,最终压断树枝摔了下来,而它自己却“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 来给火鸡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半带利诱半带威胁地对朱阿说话,使得朱阿“羞 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样凶恶 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 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接下来出场 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 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同, 一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 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状,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 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延迟法”的连续使用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但这是以作家强大的文 字驾驭能力为基础的。这五段,五种生命力旺盛的牲畜(家畜、家禽)先后献艺, 而作者一只笔写五次,把重复的情节写得毫无重复之感。否则,空有结构,没有 血肉,这种重复就索然无味了。 然后是第六次,这次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 一个太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说里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 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 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 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 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 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 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 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
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 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这大约也寄托了卡尔维诺的某种理想吧? 《半张纸》 1.斯特林堡及其创作 斯特林堡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北方贵族后裔、船舶经纪人,后来破 产;母亲原来是客店女招待,因门第不当,遭家族歧视,所以斯特林堡自称是“女 仆的儿子”。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兄弟姐妹众多,幼年的他得不到应有的 关心和爱护。思想情绪上的不安全感、贫困和祖母的宗教狂热给他的童年涂上了 浓浓的阴影。因此,他一直把自己看做命运、环境和传统的悲惨的牺牲品。他断 断续续地到大学读书,但从没有拿到什么学位。为了生计,他干过很多工作,但 都没能长久。他在学生时代就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曾得到瑞典国王 的嘉奖,但是,老国王去世之后,他尖锐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终于触怒瑞典的统 治集团,迫使他从1883年后一直流寓法、奧、德、丹麦、瑞士等国,经常穷困 潦倒,靠借贷和亲友资助度日,直至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回到祖国。在此期间,婚 姻上的不幸也加深了他的内心痛苦。他的三次婚姻均以破裂告终。 他一生写过六十多部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语言研究的著作。他的剧作对欧 美的戏剧艺术乃至电影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近代戏剧中他是第一个完全 抛弃“三一律”彻底打破“四堵墙”的伟大戏剧家,正是他的艺术实践,启发了 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奥尼尔、阿瑟·米勒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现代戏剧大师 他的小说创作和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他被称做 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的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 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思 想的影响。叔本华强调世界的非理性与盲目性,认为世界是由盲目、荒唐的意志 统治着,人们无法了解世界,无法预测未来,人在自然和社会中是无能为力的。 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 “人生的可怕方向”“难以言表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机运的恶作 剧,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叔本华这种悲观厌世思想,正说出了斯 特林堡痛苦的人生经历给予他的主观感受,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但是,斯特林堡 的世界观又是极其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理想的 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就他的气质来说,他和他笔下的许 多人物一样,有着执著的理想、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一种 理想的和谐,这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自己内心的平稳。在斯特林 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 种寻求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但这种追求本 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而且,哪怕仅仅是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幸 福,在斯特林堡看来,也是十分宝贵的 2.内容与题旨 《半张纸》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 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 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斯特林堡是20世纪的戏剧大师,但他的小说也很有成就。就像《牲畜林》把“牲 畜林”作为结构的要点一样,《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特点,也是以轻化重,但它
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 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这大约也寄托了卡尔维诺的某种理想吧? 《半张纸》 1.斯特林堡及其创作 斯特林堡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北方贵族后裔、船舶经纪人,后来破 产;母亲原来是客店女招待,因门第不当,遭家族歧视,所以斯特林堡自称是“女 仆的儿子”。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兄弟姐妹众多,幼年的他得不到应有的 关心和爱护。思想情绪上的不安全感、贫困和祖母的宗教狂热给他的童年涂上了 浓浓的阴影。因此,他一直把自己看做命运、环境和传统的悲惨的牺牲品。他断 断续续地到大学读书,但从没有拿到什么学位。为了生计,他干过很多工作,但 都没能长久。他在学生时代就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曾得到瑞典国王 的嘉奖,但是,老国王去世之后,他尖锐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终于触怒瑞典的统 治集团,迫使他从 1883 年后一直流寓法、奥、德、丹麦、瑞士等国,经常穷困 潦倒,靠借贷和亲友资助度日,直至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回到祖国。在此期间,婚 姻上的不幸也加深了他的内心痛苦。他的三次婚姻均以破裂告终。 他一生写过六十多部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语言研究的著作。他的剧作对欧 美的戏剧艺术乃至电影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近代戏剧中他是第一个完全 抛弃“三一律”彻底打破“四堵墙”的伟大戏剧家,正是他的艺术实践,启发了 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奥尼尔、阿瑟·米勒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现代戏剧大师。 他的小说创作和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他被称做“瑞 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的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 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思 想的影响。叔本华强调世界的非理性与盲目性,认为世界是由盲目、荒唐的意志 统治着,人们无法了解世界,无法预测未来,人在自然和社会中是无能为力的。 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 “人生的可怕方向”“难以言表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机运的恶作 剧,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叔本华这种悲观厌世思想,正说出了斯 特林堡痛苦的人生经历给予他的主观感受,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但是,斯特林堡 的世界观又是极其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理想的 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就他的气质来说,他和他笔下的许 多人物一样,有着执著的理想、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一种 理想的和谐,这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自己内心的平稳。在斯特林 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 一种寻求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但这种追求本 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而且,哪怕仅仅是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幸 福,在斯特林堡看来,也是十分宝贵的。 2.内容与题旨 《半张纸》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 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 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斯特林堡是 20 世纪的戏剧大师,但他的小说也很有成就。就像《牲畜林》把“牲 畜林”作为结构的要点一样,《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特点,也是以轻化重,但它
更是以外化内——用“半张纸”这个外部世界的意象作为结构的要点,来承载内 心世界的波澜。但这个外部意象又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重点还是内心世界。这 和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一致的。复杂的心理重负,使斯特林堡在他的创作中不断 地从外部冲突中逃逸,进入更加复杂的人的内心以至于潜意识的描绘,深刻展示 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 斯特林堡作为表现主义文学大师,与现实主义者重视物质世界、浪漫主义者歌颂 自然的世界观颇有不同,他不仅对自然和物质世界常抱有全面否定的态度,而且 对人的本性也素有怀疑;但同时又对人性和自然进行的绝望斗争保持着信仰。在 这种挣扎之中,两种力量此长彼消。其中,《半张纸》显露出较为浓重的温情色 彩,在他的作品中是属于情绪比较温和的,又因为篇幅极其短小,结构的特点就 更加突出了。它常常被作为“小小说”的名篇收入各种选集和杂志,但是,需要 了解的是,它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小小说之容量 这篇小说虽短,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 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 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面对空空的房间,想到就要离开这里,一种人 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他徘徊着,顾盼着,寻觅着,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 的哀愁,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他决 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取下纸条,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 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作家笔锋陡转, 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 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 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 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 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 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 “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 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 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 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结构分析 作为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熟知一件小道具如何在一场大戏剧中起作用。他把这种 艺术技巧运用到短篇小说的创作构思中,便产生了以小见大、震撼人心的艺术魅 力。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 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 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 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 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 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 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 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 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 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
更是以外化内──用“半张纸”这个外部世界的意象作为结构的要点,来承载内 心世界的波澜。但这个外部意象又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重点还是内心世界。这 和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一致的。复杂的心理重负,使斯特林堡在他的创作中不断 地从外部冲突中逃逸,进入更加复杂的人的内心以至于潜意识的描绘,深刻展示 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 斯特林堡作为表现主义文学大师,与现实主义者重视物质世界、浪漫主义者歌颂 自然的世界观颇有不同,他不仅对自然和物质世界常抱有全面否定的态度,而且 对人的本性也素有怀疑;但同时又对人性和自然进行的绝望斗争保持着信仰。在 这种挣扎之中,两种力量此长彼消。其中,《半张纸》显露出较为浓重的温情色 彩,在他的作品中是属于情绪比较温和的,又因为篇幅极其短小,结构的特点就 更加突出了。它常常被作为“小小说”的名篇收入各种选集和杂志,但是,需要 了解的是,它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小小说之容量。 这篇小说虽短,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 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 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面对空空的房间,想到就要离开这里,一种人 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他徘徊着,顾盼着,寻觅着,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 的哀愁,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他决 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取下纸条,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 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作家笔锋陡转, 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 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 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 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 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 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 “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 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 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 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3.结构分析 作为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熟知一件小道具如何在一场大戏剧中起作用。他把这种 艺术技巧运用到短篇小说的创作构思中,便产生了以小见大、震撼人心的艺术魅 力。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 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 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 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 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 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 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 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 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 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
这是写“浅层心理”而折射“深层心理”的手法;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 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一“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 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 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 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一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 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 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 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刺激着,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 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 然使他决心要忘却。至此,小小的半张纸,极普通的、就要被丢弃的小纸头,竟 奇迹般地打开了年轻房客的记忆闸门。这使他本来想忘记的一切得以被唤回,沉 淀了的情感重又泛起涟漪,而且还巧妙地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顺序,一一展 开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又用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将一个个并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连 缀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 年轻的房客与爱丽丝的结识和约会是通过电话联系的;他们订婚时手持的鲜花和 去教堂坐的马车是用电话订下的;新房的装饰和家具的添置是用电话办成的;蜜 月中,他们沉浸在歌剧神话境界的美妙与和谐里,剧场的入场票也是通过电话来 购买的;女主人爱丽丝要生产了,找佣人,订牛奶,买杂物食品等家务事也都是 用电话办理的;爱丽丝的早逝,婴儿的夭折使年轻房客陷入悲痛之中,丧事又是 通过电话请承办人来办理的。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采 用类似意识的流动,但是并非随心所欲,漫无边际,而是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 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 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初恋的热情,新婚 的甜蜜,失业的恐慌,就要做父亲的惊喜与不安,以及丧妻天子的巨大悲痛… 种种人生的酸甜苦辣都由小小的半张纸连缀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作 家绝妙的构思,精巧的布局,使小说新意顿生。 半张记录着电话号码的纸,表面上是机械的数字符号,对主人公来说却是充满了 情感意义的东西。在他有限的生命中,由于它们负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以及难忘 的痛苦,半张纸便溢出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不再是冷冰冰的 电话纸,而是充满了温情与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作品以对半张纸的两分 钟回忆,带我们游览了主人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两年。他得到了,也失去了 但最终,毕竟得到过。这是作者最精彩的收尾,依然抒情,却不像开头那般哀戚, 境界立刻旷达高远起来。 小说采取速描式的勾勒,尽管每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个细节,却并不在细节上多作 盘桓,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取材小,着眼小,构思新颖巧妙,使小说在短 小的篇幅里做出了大文章,其效果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追忆逝水流年》 给人的震撼。 短篇小说常常从事件的一点切入,从“生活的横截面”来观看世界人生。《半张 纸》就是如此。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大作家莱辛曾经在《拉奥孔》中说:“绘画 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包 孕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半 张纸》结构的妙处也正在于此—目光停留在纸片上的时间,不过两分钟,对于
这是写“浅层心理”而折射“深层心理”的手法;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 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 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 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 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 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 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 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刺激着,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 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 然使他决心要忘却。至此,小小的半张纸,极普通的、就要被丢弃的小纸头,竟 奇迹般地打开了年轻房客的记忆闸门。这使他本来想忘记的一切得以被唤回,沉 淀了的情感重又泛起涟漪,而且还巧妙地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顺序,一一展 开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又用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将一个个并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连 缀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 年轻的房客与爱丽丝的结识和约会是通过电话联系的;他们订婚时手持的鲜花和 去教堂坐的马车是用电话订下的;新房的装饰和家具的添置是用电话办成的;蜜 月中,他们沉浸在歌剧神话境界的美妙与和谐里,剧场的入场票也是通过电话来 购买的;女主人爱丽丝要生产了,找佣人,订牛奶,买杂物食品等家务事也都是 用电话办理的;爱丽丝的早逝,婴儿的夭折使年轻房客陷入悲痛之中,丧事又是 通过电话请承办人来办理的。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采 用类似意识的流动,但是并非随心所欲,漫无边际,而是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 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 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初恋的热情,新婚 的甜蜜,失业的恐慌,就要做父亲的惊喜与不安,以及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 种种人生的酸甜苦辣都由小小的半张纸连缀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作 家绝妙的构思,精巧的布局,使小说新意顿生。 半张记录着电话号码的纸,表面上是机械的数字符号,对主人公来说却是充满了 情感意义的东西。在他有限的生命中,由于它们负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以及难忘 的痛苦,半张纸便溢出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不再是冷冰冰的 电话纸,而是充满了温情与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作品以对半张纸的两分 钟回忆,带我们游览了主人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两年。他得到了,也失去了, 但最终,毕竟得到过。这是作者最精彩的收尾,依然抒情,却不像开头那般哀戚, 境界立刻旷达高远起来。 小说采取速描式的勾勒,尽管每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个细节,却并不在细节上多作 盘桓,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取材小,着眼小,构思新颖巧妙,使小说在短 小的篇幅里做出了大文章,其效果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追忆逝水流年》 给人的震撼。 短篇小说常常从事件的一点切入,从“生活的横截面”来观看世界人生。《半张 纸》就是如此。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大作家莱辛曾经在《拉奥孔》中说:“绘画 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包 孕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半 张纸》结构的妙处也正在于此──目光停留在纸片上的时间,不过两分钟,对于
小说这种时间的艺术而言,已经是短之又短,但是它选择的是一个特别具有包孕 性的时刻:一段熟悉的生活结束了,而将来则是未知的。 如果说结构是一个“容器”,那么半张纸这个容器确是不简单。正因为日常,正 因为简要,正因为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如此高度概括地揭示生活。 三、话题详解 (一)谋篇布局 1.结构是一个“容器”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结与影响的一种 形式,是生活长河之水的一个“容器”。比如《牲畜林》,德军扫荡和游击战争, 可写之事很多,在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里,只可能选择一部分来写。选择哪一部 分?一个结构,就决定了所选择的这一部分,以及所选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位 置 在《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就是结构的要点,小说要写的是西班牙内战,要揭露 法西斯叛军的暴行,要表达作者的人道主义忧思,但是它不可能铺开来写、面面 俱到,于是桥边这个老人,就成为一个合适的“容器”,战争的创伤、人性的坚 强,都能在他个人经历的小小范围之内体现出来。而《墙上的斑点》,更是“以 小载大”的典型。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非常漫阔的,倘若随意写来,那就不 成篇章,但是有了“墙上的斑点”这个“容器”,任它如何漫阔的遐思,都不至 于散乱。而且,从对这个斑点的种种猜测,到文末披露这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又是在更高一层的象征意义上消解了对世界之认识的意义,虽然有点虚无主义, 但是运用的文学手段很妙,将自己的各种遐思从精神维度上纽结起来。这一点非 常重要,文章的“容器”与生活中真实的“容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除了物理 上的装载,还有一层精神上的纽结。后来很多好事者模仿《墙上的斑点》,之所 以无法达到它的艺术高度,就因为只是找到一个形式上的结构要点,把散漫的内 容很勉强地串在一起,而缺乏精神上的深邃联系。这样的模仿,只能称之为文字 游戏,不能称为文学上的创造 为了找到合适的小说结构,构思者往往会花费很大精力。甚至为之寝食难安。当 灵感终于降临于这个勤奋思考、求索不倦的人,其狂喜之情则难以言喻。特别是 当小说家想突破一般的结构模式,想找到与自己的生存经验更贴合、量身定做的 结构时,这种痛苦和快意尤为剧烈。 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储存本身就有选择性,种种经验和感觉就像碎片一样在意识 的大海里漂浮。20世纪结构主义学派理论家列维一斯特劳斯曾经这样描述:“遗 忘把记忆一波波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残剩 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使我能看到较清 晰的模式。一种秩序取代另一种秩序。”见列维一斯特劳斯著《忧郁的热带》, 联书店2000年版,第39页。王志明译。然而这个自然过程是缓慢的,“在我 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二十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 世界各地到处寻找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 质。”同上,第40页。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常常是以自己多年以 前的经历为写作素材,因为这些素材己经被充分发酵,可以较为自然地形成一些 好的结构。像蒲宁为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旧俄时代农奴庄园田园生活谱写的一曲曲 幽婉细腻的挽歌,像伯尔对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德国广阔社会生活之充满寓意的 书写,无不如此
小说这种时间的艺术而言,已经是短之又短,但是它选择的是一个特别具有包孕 性的时刻:一段熟悉的生活结束了,而将来则是未知的。 如果说结构是一个“容器”,那么半张纸这个容器确是不简单。正因为日常,正 因为简要,正因为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如此高度概括地揭示生活。 三、话题详解 (一)谋篇布局 1.结构是一个“容器”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结与影响的一种 形式,是生活长河之水的一个“容器”。比如《牲畜林》,德军扫荡和游击战争, 可写之事很多,在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里,只可能选择一部分来写。选择哪一部 分?一个结构,就决定了所选择的这一部分,以及所选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位 置。 在《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就是结构的要点,小说要写的是西班牙内战,要揭露 法西斯叛军的暴行,要表达作者的人道主义忧思,但是它不可能铺开来写、面面 俱到,于是桥边这个老人,就成为一个合适的“容器”,战争的创伤、人性的坚 强,都能在他个人经历的小小范围之内体现出来。而《墙上的斑点》,更是“以 小载大”的典型。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非常漫阔的,倘若随意写来,那就不 成篇章,但是有了“墙上的斑点”这个“容器”,任它如何漫阔的遐思,都不至 于散乱。而且,从对这个斑点的种种猜测,到文末披露这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又是在更高一层的象征意义上消解了对世界之认识的意义,虽然有点虚无主义, 但是运用的文学手段很妙,将自己的各种遐思从精神维度上纽结起来。这一点非 常重要,文章的“容器”与生活中真实的“容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除了物理 上的装载,还有一层精神上的纽结。后来很多好事者模仿《墙上的斑点》,之所 以无法达到它的艺术高度,就因为只是找到一个形式上的结构要点,把散漫的内 容很勉强地串在一起,而缺乏精神上的深邃联系。这样的模仿,只能称之为文字 游戏,不能称为文学上的创造。 为了找到合适的小说结构,构思者往往会花费很大精力。甚至为之寝食难安。当 灵感终于降临于这个勤奋思考、求索不倦的人,其狂喜之情则难以言喻。特别是 当小说家想突破一般的结构模式,想找到与自己的生存经验更贴合、量身定做的 结构时,这种痛苦和快意尤为剧烈。 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储存本身就有选择性,种种经验和感觉就像碎片一样在意识 的大海里漂浮。20 世纪结构主义学派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曾经这样描述:“遗 忘把记忆一波波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残剩 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使我能看到较清 晰的模式。一种秩序取代另一种秩序。”见列维—斯特劳斯著《忧郁的热带》, 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 39 页。王志明译。然而这个自然过程是缓慢的,“在我 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二十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 世界各地到处寻找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 质。”同上,第 40 页。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常常是以自己多年以 前的经历为写作素材,因为这些素材已经被充分发酵,可以较为自然地形成一些 好的结构。像蒲宁为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旧俄时代农奴庄园田园生活谱写的一曲曲 幽婉细腻的挽歌,像伯尔对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德国广阔社会生活之充满寓意的 书写,无不如此
很多时候,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触发点,来激活小说家头脑中的记忆碎片,使之在 顷刻之间高速旋转,在旋转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 1828年10月,司汤达读到一则谋杀案报道,灵感忽至,短短几个月草成一部长 篇《红与黑》。初看上去,他好像是对时代生活的快速反映,但实际上,这部书 熔炼了作者自1815年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以来对法国社会生活的丰富体验,但 这些体验就像河里的水,若没有一个容器,是没法装载的。神学院学生的情杀案 给了他一个绝妙的“容器”:像于连那样有天赋、受过教育的下层青年,在昨天 可以通过红军服建功立业,改变人生,在今天只能借助黑教袍向上爬,因而他的 欲望必然在压抑中被扭曲,而这种扭曲,一下子就把作家对时代变迁的万千感慨 容纳于内,又何愁各种丰富的经验细节与大胆想像不随之而来? 同样,美国作家冯尼格特刚刚从二战中德累斯顿大屠杀的炮火中生还时,就想写 一部关于德累斯顿的小说,可是一直没法动笔,直到许多年后,当他得到机会重 游德累斯顿,终于有了灵感:他用一部科幻小说的结构把自己痛苦的记忆和对人 类的思考串了起来。于是有了《第五屠场》这部美国当代小说名著。科幻小说的 思路就是这个求之不得的“容器”。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什么样的器皿装什么样的酒,有时真是一器难求。 2.长与短,巧与拙 博尔赫斯在评论霍桑时曾经说,巧妙的布局,能产生优秀的短篇小说,但不能产 生优秀的长篇小说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中心1996年 版,第49-50页。。其实,长篇小说同样需要借助结构艺术。比如巴尔扎克的 名作《高老头》,有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抛弃的故事,有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向上爬 的故事,有鲍赛昂夫人年老色衰爱情失意的故事,有逃犯伏脱冷的故事,还有医 生皮安训的故事,以及在这些故事中饱含的感慨和批判。虽然书名是《高老头 但巴尔扎克却选择拉斯蒂涅的生活来提纲挈领,这样就可以把伏盖公寓与巴黎上 流社会、繁华和衰败、阳光和黑暗等轻巧地连缀于一体。当高老头死后,还可以 安排拉斯蒂涅在葬礼时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从公墓髙处向着 巴黎呼喊“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的誓言,使原本已经很丰富的小说更朝向 个开放的想像空间。因此,拉斯蒂涅这个人物及其所串连的故事,就成为整部小 说最适合的“容器 把一部长篇小说捏合在一起的,可能是人物、事件等显性因素,也可能是情绪 记忆等隐性关联。前者如《高老头》,后者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 水年华》,也有的是兼而有之,如《九三年》。它总体上也是按照情节时间的推 进来写,但它的故事头绪众多,经常在不同的场景之中穿插,特别是小说的开头, 有意先写一个平民母亲和一小队士兵作为序幕,先写反方——从叛军头子搭乘英 国军舰从海外偷偷返回法国组织叛乱写起,而且写得极具英雄主义气息。究其原 因,作者不是要简单地描述一场历史上的叛乱,而是带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以 及超越阶级立场、国家立场的人道主义追问。这种情怀也和情节一起,成为小说 的结构因素,把各种人物和事件纽结在一起。所以,它在叙述上的安排和切换, 才会显得既独特又自然。 当结构一开始在小说家头脑中浮现的时候,它很可能还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需 要在动笔之后使之愈渐圆满。长篇小说更是如此。正如意大利当代小说家阿·莫 拉维亚曾经总结的:“长篇小说总是要有一副足以从头到脚支撑着它的骨架 正如骨架绝不是人成年时强行安装进人的躯体里,而是同人的躯体的所有部位
很多时候,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触发点,来激活小说家头脑中的记忆碎片,使之在 顷刻之间高速旋转,在旋转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 1828 年 10 月,司汤达读到一则谋杀案报道,灵感忽至,短短几个月草成一部长 篇《红与黑》。初看上去,他好像是对时代生活的快速反映,但实际上,这部书 熔炼了作者自 1815 年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以来对法国社会生活的丰富体验,但 这些体验就像河里的水,若没有一个容器,是没法装载的。神学院学生的情杀案 给了他一个绝妙的“容器”:像于连那样有天赋、受过教育的下层青年,在昨天 可以通过红军服建功立业,改变人生,在今天只能借助黑教袍向上爬,因而他的 欲望必然在压抑中被扭曲,而这种扭曲,一下子就把作家对时代变迁的万千感慨 容纳于内,又何愁各种丰富的经验细节与大胆想像不随之而来? 同样,美国作家冯尼格特刚刚从二战中德累斯顿大屠杀的炮火中生还时,就想写 一部关于德累斯顿的小说,可是一直没法动笔,直到许多年后,当他得到机会重 游德累斯顿,终于有了灵感:他用一部科幻小说的结构把自己痛苦的记忆和对人 类的思考串了起来。于是有了《第五屠场》这部美国当代小说名著。科幻小说的 思路就是这个求之不得的“容器”。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什么样的器皿装什么样的酒,有时真是一器难求。 2.长与短,巧与拙 博尔赫斯在评论霍桑时曾经说,巧妙的布局,能产生优秀的短篇小说,但不能产 生优秀的长篇小说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中心 1996 年 版,第 49—50 页。。其实,长篇小说同样需要借助结构艺术。比如巴尔扎克的 名作《高老头》,有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抛弃的故事,有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向上爬 的故事,有鲍赛昂夫人年老色衰爱情失意的故事,有逃犯伏脱冷的故事,还有医 生皮安训的故事,以及在这些故事中饱含的感慨和批判。虽然书名是《高老头》, 但巴尔扎克却选择拉斯蒂涅的生活来提纲挈领,这样就可以把伏盖公寓与巴黎上 流社会、繁华和衰败、阳光和黑暗等轻巧地连缀于一体。当高老头死后,还可以 安排拉斯蒂涅在葬礼时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从公墓高处向着 巴黎呼喊“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的誓言,使原本已经很丰富的小说更朝向一 个开放的想像空间。因此,拉斯蒂涅这个人物及其所串连的故事,就成为整部小 说最适合的“容器”。 把一部长篇小说捏合在一起的,可能是人物、事件等显性因素,也可能是情绪、 记忆等隐性关联。前者如《高老头》,后者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 水年华》,也有的是兼而有之,如《九三年》。它总体上也是按照情节时间的推 进来写,但它的故事头绪众多,经常在不同的场景之中穿插,特别是小说的开头, 有意先写一个平民母亲和一小队士兵作为序幕,先写反方──从叛军头子搭乘英 国军舰从海外偷偷返回法国组织叛乱写起,而且写得极具英雄主义气息。究其原 因,作者不是要简单地描述一场历史上的叛乱,而是带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以 及超越阶级立场、国家立场的人道主义追问。这种情怀也和情节一起,成为小说 的结构因素,把各种人物和事件纽结在一起。所以,它在叙述上的安排和切换, 才会显得既独特又自然。 当结构一开始在小说家头脑中浮现的时候,它很可能还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需 要在动笔之后使之愈渐圆满。长篇小说更是如此。正如意大利当代小说家阿·莫 拉维亚曾经总结的:“长篇小说总是要有一副足以从头到脚支撑着它的骨架…… 正如骨架绝不是人成年时强行安装进人的躯体里,而是同人的躯体的所有部位一
起成长的。”见阿·莫拉维亚《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载于《小说的艺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张玲等译。在具体的写作中,会发生许多作家 本人难以预料的变化。优秀的小说家,在写作时,会服从生活的逻辑,适当调整 原初的规划。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布局阶段从没想过让安娜去卧轨自 杀,可是到了后来她却仿佛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 当他写到布恩迪亚上校去世,竟泪流满面,情绪激动地跑去跟家人说:“上校死 了!”仿佛这不是他一手写出来的故事,而是从别处传来的一个老朋友的噩耗。 但无论如何改变,对结构的思考是作家在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局部做 出的改变,必须考虑到全局,与其他部分相协调。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作家在修改 个部分之后,不得不重写全书或者全篇的原因了 (二)结构的“常”与“变” 1.结构的构成 结构可以把情节作为它的支撑力量,也可以不依赖情节,而通过情绪、人物性格 乃至叙述方式等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张力来支撑它。 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情节也不等于结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情节上 设置各式危机,把结构这只“容器”尽量打造得曲折有致,但同时,也是用一条 “误会”的项链串起了小人物的虚荣、底层生活的艰辛、贵族的奢华、岁月的沧 桑,以及作者的许多感慨和情绪。“项链”是一个关键线索,成为一个精巧结构 的出发点,使故事摇曳生姿而又不枝不蔓。同样,在他的另一篇小说《我的叔叔 于勒》中,用来结构全文的,也是一个类似“误会”的期盼:一家生活拮据的小 市民,他们改变生活的惟一希望,是远走美洲做生意的叔叔于勒,他们盼望着有 天于勒突然回来,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这个期盼只是 场空,而且这个发现突如其来,正当他们处于将二女儿嫁出的小小的欢乐之中 却在游船上发现一个剥牡蛎的“衣裳褴褛的老水手”居然就是他们等了十年的 于勒。理想原来只是痴想,欢乐立即成为嘲讽,在急促的转折中凸显出对人性的 拷问。用这个误会所串起的情绪和批判,也起到了一部分结构功能。 除了情节,小说中还有诸多因素可以作为结构的支撑力量。《半张纸》就是将 张记录电话的小纸片这一“物象”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 作者依靠浓郁的情感氛围把看似散漫的文字连缀起来。这种情感,除了清新的抒 情,还有感伤的怀旧。小说中随处散布着诸如“我怎么也忘怀不了”“我至今还 记得”“我对……还记忆犹新”这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是这种情感隐形结构从云 雾中显露出来的部分。而“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更成 为结构上的核心句子;《清兵卫与葫芦》中,除了情节,清兵卫的性格特点也是 重要的结构力量,倘若他不是几乎略带偏执地喜欢葫芦,小说中的情节、场景也 就无由发生;而像《牲畜林》这样的作品,虽然也有一个又一个的危机,但它主 要还是靠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意象“牲畜林”和相应的叙述方式来实现它的结 构功能。 2.层层推进 古典小说常采用层层推进的结构。即使是在规模较大的小说中,线索以种种方式 排列组合,就出现了一系列具体的结构方式:双拱式、钟漏式、扇形式、网状式、 双环式、复调式,等等
起成长的。”见阿·莫拉维亚《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载于《小说的艺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张玲等译。在具体的写作中,会发生许多作家 本人难以预料的变化。优秀的小说家,在写作时,会服从生活的逻辑,适当调整 原初的规划。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布局阶段从没想过让安娜去卧轨自 杀,可是到了后来她却仿佛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 当他写到布恩迪亚上校去世,竟泪流满面,情绪激动地跑去跟家人说:“上校死 了!”仿佛这不是他一手写出来的故事,而是从别处传来的一个老朋友的噩耗。 但无论如何改变,对结构的思考是作家在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局部做 出的改变,必须考虑到全局,与其他部分相协调。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作家在修改 一个部分之后,不得不重写全书或者全篇的原因了。 (二)结构的“常”与“变” 1.结构的构成 结构可以把情节作为它的支撑力量,也可以不依赖情节,而通过情绪、人物性格 乃至叙述方式等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张力来支撑它。 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情节也不等于结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情节上 设置各式危机,把结构这只“容器”尽量打造得曲折有致,但同时,也是用一条 “误会”的项链串起了小人物的虚荣、底层生活的艰辛、贵族的奢华、岁月的沧 桑,以及作者的许多感慨和情绪。“项链”是一个关键线索,成为一个精巧结构 的出发点,使故事摇曳生姿而又不枝不蔓。同样,在他的另一篇小说《我的叔叔 于勒》中,用来结构全文的,也是一个类似“误会”的期盼:一家生活拮据的小 市民,他们改变生活的惟一希望,是远走美洲做生意的叔叔于勒,他们盼望着有 一天于勒突然回来,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这个期盼只是一 场空,而且这个发现突如其来,正当他们处于将二女儿嫁出的小小的欢乐之中, 却在游船上发现一个剥牡蛎的“衣裳褴褛的老水手”居然就是他们等了十年的 于勒。理想原来只是痴想,欢乐立即成为嘲讽,在急促的转折中凸显出对人性的 拷问。用这个误会所串起的情绪和批判,也起到了一部分结构功能。 除了情节,小说中还有诸多因素可以作为结构的支撑力量。《半张纸》就是将一 张记录电话的小纸片这一“物象”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 作者依靠浓郁的情感氛围把看似散漫的文字连缀起来。这种情感,除了清新的抒 情,还有感伤的怀旧。小说中随处散布着诸如“我怎么也忘怀不了”“我至今还 记得”“我对……还记忆犹新”这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是这种情感隐形结构从云 雾中显露出来的部分。而“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更成 为结构上的核心句子;《清兵卫与葫芦》中,除了情节,清兵卫的性格特点也是 重要的结构力量,倘若他不是几乎略带偏执地喜欢葫芦,小说中的情节、场景也 就无由发生;而像《牲畜林》这样的作品,虽然也有一个又一个的危机,但它主 要还是靠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意象“牲畜林”和相应的叙述方式来实现它的结 构功能。 2.层层推进 古典小说常采用层层推进的结构。即使是在规模较大的小说中,线索以种种方式 排列组合,就出现了一系列具体的结构方式:双拱式、钟漏式、扇形式、网状式、 双环式、复调式,等等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是典型的“双拱式”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安 娜与沃伦斯基,另一条是列文与吉娣。两条线索似乎各走各的,从不交叉,但实 际上,作者是将它们相互对比,在对比之中寄托自己的许多想法。 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20世纪形式主义 学派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了大量民谣、童谣、神话、民间故事之后,发现 它们的一系列手法:反复、同语反复、心理对照、延缓、重复叙事……而所有这 些手法,都在于尽量拉开我们与终点的距离,拖延到达的时间。因为小说不能总 是平缓地前进,否则就将使读者产生阅读的疲劳。它必须让读者不时觉得会发生 些什么,使他们由平静而转入紧张。 什克洛夫斯基说:“美满的互相倾慕的爱情的描写,并不形成故事,或即便形成, 也只是在描写不顺利的爱情这一传统的背景上来理解的。故事需要的是不顺利的 爱情。”见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构成》,载于《小说的艺术》,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不仅是爱情,世间一切事莫不如此,顺利是 相对的,不顺利是绝对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要写的,就是这些具有绝对性 的不顺利。所以,“延迟法”的使用经常是不可避免的。“延迟”使得“层层推 进”更有层次 3.生活的横断面 从欣赏心理来看,层层推进的小说,会产生一种耐久而强大的吸引力而使读者欲 罢不能,同时,有一种阅读的稳定感。不过,层层推进的结构是选取生活长河的 部分讲个故事,但生活却未必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故事,未必有故事之 间的连贯性。如果按照既定的小说结构模式来写,那么势必要对生活大加砍伐 删繁就简,再大加演绎,突出重点。 于是就有了另一类写法:切开生活的横断面。《半张纸》是小开口深掘进,着眼 点不在于这个开口,而在于它投射出来的生活记忆;《桥边的老人》也是切开生 活的横截面,而且这个开口本身已经很有说头。这个截面像一幅小小的速写画, 生动、清晰,但它又无非是一个截面而已,至于主人公以前经历过些什么,以后 会发生什么,一概留给读者去想像。根据这个截面已经提供的信息,读者虽然不 能尽知前前后后的事情,但也能影影绰绰料想到许多背后的故事。 有的中长篇小说也会采取这样的结构方法。比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老 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几十万字的篇幅,只写了前后三天的事,浓缩了主 人公的一生。长篇小说也这样写,并能毫无兑水稀释的感觉,是很见作家功力的。 还有一些小说,连横截面的结构也觉得拘束,干脆把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完全打 乱,来回往复,自由跳转,在生活长河的一个个点与面之间舞蹈。 4.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现代小说的结构常常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心灵的特点 是一派纷乱。意识、潜意识,各种念头、各种情绪,争先恐后地涌出。而且它们 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19世纪末,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把意识看 做是由确定的意象组成,犹如说一条河是由若干桶水组成一般可笑,因为意识中 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这就是“意识流”。他 的弟弟、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其他人一道,使这个心理学发现逐渐成为一派小 说,著名作品有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英国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墙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是典型的“双拱式”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安 娜与沃伦斯基,另一条是列文与吉娣。两条线索似乎各走各的,从不交叉,但实 际上,作者是将它们相互对比,在对比之中寄托自己的许多想法。 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20 世纪形式主义 学派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了大量民谣、童谣、神话、民间故事之后,发现 它们的一系列手法:反复、同语反复、心理对照、延缓、重复叙事……而所有这 些手法,都在于尽量拉开我们与终点的距离,拖延到达的时间。因为小说不能总 是平缓地前进,否则就将使读者产生阅读的疲劳。它必须让读者不时觉得会发生 些什么,使他们由平静而转入紧张。 什克洛夫斯基说:“美满的互相倾慕的爱情的描写,并不形成故事,或即便形成, 也只是在描写不顺利的爱情这一传统的背景上来理解的。故事需要的是不顺利的 爱情。”见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构成》,载于《小说的艺术》,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 页。不仅是爱情,世间一切事莫不如此,顺利是 相对的,不顺利是绝对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要写的,就是这些具有绝对性 的不顺利。所以,“延迟法”的使用经常是不可避免的。“延迟”使得“层层推 进”更有层次。 3.生活的横断面 从欣赏心理来看,层层推进的小说,会产生一种耐久而强大的吸引力而使读者欲 罢不能,同时,有一种阅读的稳定感。不过,层层推进的结构是选取生活长河的 一部分讲个故事,但生活却未必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故事,未必有故事之 间的连贯性。如果按照既定的小说结构模式来写,那么势必要对生活大加砍伐, 删繁就简,再大加演绎,突出重点。 于是就有了另一类写法:切开生活的横断面。《半张纸》是小开口深掘进,着眼 点不在于这个开口,而在于它投射出来的生活记忆;《桥边的老人》也是切开生 活的横截面,而且这个开口本身已经很有说头。这个截面像一幅小小的速写画, 生动、清晰,但它又无非是一个截面而已,至于主人公以前经历过些什么,以后 会发生什么,一概留给读者去想像。根据这个截面已经提供的信息,读者虽然不 能尽知前前后后的事情,但也能影影绰绰料想到许多背后的故事。 有的中长篇小说也会采取这样的结构方法。比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老 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几十万字的篇幅,只写了前后三天的事,浓缩了主 人公的一生。长篇小说也这样写,并能毫无兑水稀释的感觉,是很见作家功力的。 还有一些小说,连横截面的结构也觉得拘束,干脆把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完全打 乱,来回往复,自由跳转,在生活长河的一个个点与面之间舞蹈。 4.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现代小说的结构常常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心灵的特点 是一派纷乱。意识、潜意识,各种念头、各种情绪,争先恐后地涌出。而且它们 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19 世纪末,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把意识看 做是由确定的意象组成,犹如说一条河是由若干桶水组成一般可笑,因为意识中 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这就是“意识流”。他 的弟弟、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其他人一道,使这个心理学发现逐渐成为一派小 说,著名作品有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英国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