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二则
22. 古文二则 司马光
权 劝 &FEE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 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 实。宝元元年(1038年)进 士,曾出任龙图阁直学士、 翰林学士等职。反对王安 石变法。他的主要成就反 映在学术上。他主持编写 的《资治通鉴》,为编年 体通史,学术价值很高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 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 实。宝元元年(1038年)进 士,曾出任龙图阁直学士、 翰林学士等职。反对王安 石变法。他的主要成就反 映在学术上。他主持编写 的《资治通鉴》,为编年 体通史,学术价值很高
《资治通鉴》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 事。初名为《通志》,历 时19年完成。后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 t道”,命名为《资治通 刻删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 EE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 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 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 事。初名为《通志》,历 时19年完成。后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 道”,命名为《资治通 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 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 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孙权(182~252)即吴大 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 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 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 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 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 陵战没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 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 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 与夷州的联系
孙权(182~252)即吴大 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 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 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 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 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 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 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 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 与夷州的联系
鲁肃(17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 政治家。字子敬 临淮东城人。出身 土族,为孙权所敬 重。主张联刘抗曹 助周瑜大破曹军于 赤壁。周瑜死后 代领其军,继续与 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鲁肃(172~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 政治家。字子敬, 临淮东城人。出身 士族,为孙权所敬 重。主张联刘抗曹, 助周瑜大破曹军于 赤壁。周瑜死后, 代领其军,继续与 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 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 将。安徽阜南人,少依 呂蒙 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 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 占各地。曾随周瑜、程 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 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 肃卒,代领其军,袭 破关羽,占领荆洲。不 久病故
吕蒙(178~219), 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 将。安徽阜南人,少依 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 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 占各地。曾随周瑜、程 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 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 破关羽,占领荆洲。不 久病故
课文理解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对……说当权 推辞事情多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我,帝王自称研究儒家经典只不过知道罢了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相比如何 从事学习等到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 谈论、议事 才千和谋略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重新用新眼光看待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 对……说 当权 推辞 事情多 我,帝王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 只不过 知道 罢了 与……相比如何 从事学习 等到 谈论、议事 才干和谋略 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课文思考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 现了他怎样的心狸?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 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 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 蒙不听劝告的不悦,有责备的意味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 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 蒙不听劝告的不悦,有责备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