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1-5课测试數 班级 姓名 分数 、你记任名句了吗?(8分) 1、这正如地上的路 2、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都声音,正是 ,还有 3、长大后\乡愁是 \我在这头\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积累词语很重要!(10分) 阴疇( )瑟索()嗤笑 恣睢( 什剃海()淳沱()()怅惘 三、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的意思吗?连连看噢!(8分) 在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智多星 足智多谋的人 阶下囚 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 主心骨 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人 东道主 四、你能理解下列的词语吗?(8分) 愕然 鄙夷 爹开 既然 五、选词填空(8分) ①我竟与闰土 到了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起来。(隔膜、隔离、隔断、隔绝、隔开) ②2…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 在髀间,没有系裙, 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叉、岔、搭、托、张、踮、踱) 六、作者、作品填空(8分) ①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 家、_____家。《故乡》选自他 的小说集《 ②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长篇小说《 代表了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他被誉为“ 艺术家”。 ③余光中和席慕蓉都是 地区名称)作家、诗人, 七、课文阅读理解(20分) (1)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 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
八年级语文(上)1-5 课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你记住名句了吗?(8 分) 1、 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都声音,正是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 _________。 3、 长大后\乡愁是________\我在这头\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二、积累词语很重要!(10 分) 阴晦( ) 瑟索( ) 嗤笑 ( ) 恣睢 ( ) 什刹海( ) 滹沱 ( ) ( ) 怅惘( )( ) 三、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的意思吗?连连看噢!(8 分) 在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智多星 足智多谋的人 阶下囚 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 主心骨 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人 东道主 四、你能理解下列的词语吗?(8 分) 愕然—— 鄙夷—— 奓开—— 既然—— 五、选词填空(8 分) ①我竟与闰土____到了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____起来。(隔膜、隔离、隔断、隔绝、隔开) ②……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____在髀间,没有系裙,____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叉、岔、搭、托、张、踮、踱) 六、作者、作品填空(8 分) ①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家、______家、_____家。《故乡》选自他 的小说集《________》。 ②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了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他被誉为“____艺术家”。 ③余光中和席慕蓉都是________(地区名称)作家、诗人。 七、课文阅读理解(20 分) ⑴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 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
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 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 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大烟管,那手也 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7、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都属于 。(2分 8、写少年闰土,没有写到的一项是()(2分) A、年齡B、身高C、穿戴D、动作 9、写中年闰土,写得最细致的一项是()。(2分) 10、结合课文,造成中年闰土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收成不好,水旱灾B、多子、饥荒、苛税 C、辛苦麻木而生活D、生活经验不足 11、少年闰土的形象寄予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文中加点的“这样”是指 (2分) 13、两段描写格调绝然不同,如果用图酉来表达,第一段所表现的内容要用 的色彩表达;第二段所表现的内容要用 的色彩表达。(4分) 14、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八、默背《醉翁亭记》前三段,完成练习(30分 1、第一段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的句子是 (2分 2、沿山路而上,先写听觉 ;接着写视觉 点出这是 ”。(3分) 3、“自谓”一词在这一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4、只说“太守”而不称名,有什么作用? 。(2分 5、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第二段“若夫”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7、描绘朝暮景色的对偶句是 。(2分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四句分别描写了 四个季节的景物。(4分) 9、第三段分别从“滁人游”、 四个方面写游琅琊山的情形。(3分) 10、作者在这三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分) A、山水之乐B、与民同乐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11、译句:(6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③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
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⑵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 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 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大烟管,那手也 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7、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都属于 ____ 。(2 分) 8、写少年闰土,没有写到的一项是( )(2 分) A、年龄 B、身高 C、穿戴 D、动作 9、写中年闰土,写得最细致的一项是( ) 。(2 分) 10、结合课文,造成中年闰土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 分) A、收成不好,水旱灾 B、多子、饥荒、苛税 C、辛苦麻木而生活 D、生活经验不足 11、少年闰土的形象寄予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2、文中加点的“这样”是指________。(2 分) 。 13 、两段描写格调绝然不同,如果用图画来表达,第一段所表现的内容要用 ________的色彩表达;第二段所表现的内容要用______的色彩表达。(4 分) 14、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八、默背《醉翁亭记》前三段,完成练习(30 分) 1、第一段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2 分) 2、沿山路而上,先写听觉_____________;接着写视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点出这是“_______”。(3 分) 3、“自谓”一词在这一段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2 分) 4、只说“太守”而不称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2 分) 5、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6、第二段“若夫”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绘朝暮景色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四句分别描写了___、__ 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的景物。(4 分) 9、第三段分别从“滁人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四个方面写游琅琊山的情形。(3 分) 10、作者在这三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 分)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11、译句:(6 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