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 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 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 易学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易学文化:易学研究;学术传承:学科发展 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周易》及其学说,在古代主要是作为一门“经世之学”得以传承 和运用,在当代主要是作为一门“国故之学”得以延续和发展:又始终因为它的玄妙和广大, 而无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科学的诠释和研究,导致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尴尬 困惑的局面。时至今日,尽管《周易》及其学说已广泛影响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 世界各地,但相关知识的普及面仍然是极其狭窄的,以致人们对易学研究仍存在种种偏见和 误解。《周易》知识难以普及,固然源因其本身的艰深、古奥、渊博、神秘,但也跟这门学 问的研究和传播长期处于杂乱状态密不可分。因此,深入探讨易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发展 与运用等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 从《易经》到《易传》,从《易传》到历代与《易》相关的各种学说的广泛出现,自然 而然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学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易学文化作为一门学问是在历代学 人对《易经》进行广泛的理解和运用中得以延续至今的。从形成的过程与结果来看,易学文 化是自然形成的,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特殊需要而形成的,是积累历代无数中国人的知识与 经验而形成的;易学文化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既独立又开放、既专一又广博的学问,具 有特殊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体系,有理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现实中,易学不仅无法构 成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而且连自身名称及其所指的范畴都无法得到统一的界定:由于学术 界对易学文化所涵盖的思想内容、研究领域没有明确形成统一的认识,以致相关研究难以顺 利开展。面对这种不合情理的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以为,要使易学文化在 科学时代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首先就应该为易学正名,使易学之名称早日得到合理规范的 界定。因为: (一)“名不正”则“研不顺”。要顺利开展易学文化的研究,就必须赋予易学一个符合 学术实际的名称。如果易学这个名称所指的内容含混不清,势必影响人们对这门知识的广泛 研读和深入研究。就目前学术界对与易学文化相关的基本名称术语的理解和表述情况而言, 仍存在混乱不一的现象。在不少文章中,对《周易》、《易经》、《易传》、《易》学、易学等几 个名词概念,往往不细加分辨,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长此以往,必会引起后学 者对它们的误解,以致不明其定义,难辨其源流。有鉴于此,以下先对它们加以简要的区分 先秦典籍文献中提到的《周易》,一般专指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及卦爻辞,即今《周易》 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 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 浅谈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谢金良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 摘要: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 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 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 易学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易学文化;易学研究;学术传承;学科发展 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周易》及其学说,在古代主要是作为一门“经世之学”得以传承 和运用,在当代主要是作为一门“国故之学”得以延续和发展;又始终因为它的玄妙和广大, 而无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科学的诠释和研究,导致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尴尬 困惑的局面。时至今日,尽管《周易》及其学说已广泛影响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 世界各地,但相关知识的普及面仍然是极其狭窄的,以致人们对易学研究仍存在种种偏见和 误解。《周易》知识难以普及,固然源因其本身的艰深、古奥、渊博、神秘,但也跟这门学 问的研究和传播长期处于杂乱状态密不可分。因此,深入探讨易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发展 与运用等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 从《易经》到《易传》,从《易传》到历代与《易》相关的各种学说的广泛出现,自然 而然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学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易学文化作为一门学问是在历代学 人对《易经》进行广泛的理解和运用中得以延续至今的。从形成的过程与结果来看,易学文 化是自然形成的,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特殊需要而形成的,是积累历代无数中国人的知识与 经验而形成的;易学文化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既独立又开放、既专一又广博的学问,具 有特殊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体系,有理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现实中,易学不仅无法构 成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而且连自身名称及其所指的范畴都无法得到统一的界定;由于学术 界对易学文化所涵盖的思想内容、研究领域没有明确形成统一的认识,以致相关研究难以顺 利开展。面对这种不合情理的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以为,要使易学文化在 科学时代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首先就应该为易学正名,使易学之名称早日得到合理规范的 界定。因为: (一)“名不正”则“研不顺”。要顺利开展易学文化的研究,就必须赋予易学一个符合 学术实际的名称。如果易学这个名称所指的内容含混不清,势必影响人们对这门知识的广泛 研读和深入研究。就目前学术界对与易学文化相关的基本名称术语的理解和表述情况而言, 仍存在混乱不一的现象。在不少文章中,对《周易》、《易经》、《易传》、《易》学、易学等几 个名词概念,往往不细加分辨,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长此以往,必会引起后学 者对它们的误解,以致不明其定义,难辨其源流。有鉴于此,以下先对它们加以简要的区分。 先秦典籍文献中提到的《周易》,一般专指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及卦爻辞,即今《周易》 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 ),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文本的“经”部分,不包括《易传》(即阐释和发挥“经”义的《十翼》),亦通常称之为“《易》 因该书被孔子编入“六经”之列,所以可能在先秦就有了“易经”之称。两汉时期,原本之 《易》连同《易传》都被尊奉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时人便开始把它们合称为《易经》或《周 易》。两汉以后,由于《易传》与六十四卦经文参合并行,学者所言《周易》,往往都是经传 并称的,不再单指《易》的内容。所以,今天通行本《周易》的内容,即包含“经”、“传” 两部分,而习惯上又把“经”部分称为《易经》,“传”部分称为《易传》。《易》学,顾名思 义,就是指研究、发挥、运用《易经》的学问,是以《易》为主的思维模式探研宇宙世界和 社会人事变易规律的学问,今人往往直称为“易学”。由于两汉以来的参合本《易经》已等 同于《周易》,所以易学实际上指的是研究、发挥、运用《周易》的学问。若论易学研究与 运用之始,史初时期的圣贤祖先就有用《易》观象制器的传说故事,最早可能是在伏羲氏和 神农氏时代:读《易》“韦编三绝”的孔子堪称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大家,集先秦研《易》之 大成的《易传》七种十篇也可看作是第一部易学论著。随着秦汉以来《易》学研究的日益昌 盛,相关的论著不断涌现,著名的《易》家代不乏人,研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有如清代《四 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 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 说愈繁。”若论易学研究之流派,细分而论,往往是因学者研用的角度不同而有别,已非前 引《四库》之说提及的几类所能完全涵盖。大体而言,清代以前主要有“两派六宗”,即如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言:“《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 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 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由此可见古代《易》学研究 主要有两大流派,即“象数派”与“义理派”。清末至今,由于研《易》的方法和角度又 不断更新,所以《易》学流派也在“两派六宗”之外产生新的变化,诸如“文学易”、“哲学 易”、“科学易”、“史学易”、“管理易”等等,难以尽详。以上是笔者对易学及其相关名称术 语的粗浅认识,未必合理妥当,权作本文展开问题讨论的基础,期望有更多专家一起来探讨 这些基本问题。 众所皆知: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周易》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周易》不仅是华夏文 明最古老的文献经典之一,而且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几千年 的中国文明中,不论在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民风民俗的各个领 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和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周易》的影响。《周易》经典的学说价值,是 流传至今的所有其它古代典籍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周易》学说的古远与渊博,是华夏文明 几经发展演变的基础和核心。《周易》能在整个华夏文明的源流中不断涌现,既充分显示了 经典本身的无穷魅力与威力,也正体现了古今中国人民对这部古老经典的神圣景仰和高度重 视。我们今天探索华夏传统思维方法的发生、研究传统思维方法的特点、继承和发扬华夏文 化的伟大传统,都离不开《周易》。P时至今日,《周易》的学术价值也确实越来越得到人们 的重视。“名正”则“研顺”,正因为《周易》作为一部值得研究的神圣经典在今天已基本上 成为学界共识,所以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顺利开展《周易》经典的研究。如果仍象“文革” 时代把《周易》简单视为“封建迷信”的话,恐怕当代的《周易》研究仍是一片空白。 话说回来,《周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跟其本身合理的特质分不开,也跟 历代学者不断研究和发扬分不开。《周易》经典内容得到高度重视,历代研究和发扬《周易》 内容的学说按理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历代学者研究和发扬《周易》学说内容而 成的易学文化,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偏见,使其“名不正”,以致其所具有的学术理论价值 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挖掘。 (二)“名不正”则“研不广”。所谓“研不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目前易学文化的
2 文本的“经”部分,不包括《易传》(即阐释和发挥“经”义的《十翼》),亦通常称之为“《易》”。 因该书被孔子编入“六经”之列,所以可能在先秦就有了“易经”之称。两汉时期,原本之 《易》连同《易传》都被尊奉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时人便开始把它们合称为《易经》或《周 易》。两汉以后,由于《易传》与六十四卦经文参合并行,学者所言《周易》,往往都是经传 并称的,不再单指《易》的内容。所以,今天通行本《周易》的内容,即包含“经”、“传” 两部分,而习惯上又把“经”部分称为《易经》,“传”部分称为《易传》。《易》学,顾名思 义,就是指研究、发挥、运用《易经》的学问,是以《易》为主的思维模式探研宇宙世界和 社会人事变易规律的学问,今人往往直称为“易学”。由于两汉以来的参合本《易经》已等 同于《周易》,所以易学实际上指的是研究、发挥、运用《周易》的学问。若论易学研究与 运用之始,史初时期的圣贤祖先就有用《易》观象制器的传说故事,最早可能是在伏羲氏和 神农氏时代;读《易》“韦编三绝”的孔子堪称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大家,集先秦研《易》之 大成的《易传》七种十篇也可看作是第一部易学论著。随着秦汉以来《易》学研究的日益昌 盛,相关的论著不断涌现,著名的《易》家代不乏人,研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有如清代《四 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 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 说愈繁。”若论易学研究之流派,细分而论,往往是因学者研用的角度不同而有别,已非前 引《四库》之说提及的几类所能完全涵盖。大体而言,清代以前主要有“两派六宗”,即如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言:“《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 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 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由此可见古代《易》学研究 主要有两大流派,即“象数派”与“义理派”。[1]清末至今,由于研《易》的方法和角度又 不断更新,所以《易》学流派也在“两派六宗”之外产生新的变化,诸如“文学易”、“哲学 易”、“科学易”、“史学易”、“管理易”等等,难以尽详。以上是笔者对易学及其相关名称术 语的粗浅认识,未必合理妥当,权作本文展开问题讨论的基础,期望有更多专家一起来探讨 这些基本问题。 众所皆知: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周易》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周易》不仅是华夏文 明最古老的文献经典之一,而且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几千年 的中国文明中,不论在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民风民俗的各个领 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和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周易》的影响。《周易》经典的学说价值,是 流传至今的所有其它古代典籍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周易》学说的古远与渊博,是华夏文明 几经发展演变的基础和核心。《周易》能在整个华夏文明的源流中不断涌现,既充分显示了 经典本身的无穷魅力与威力,也正体现了古今中国人民对这部古老经典的神圣景仰和高度重 视。我们今天探索华夏传统思维方法的发生、研究传统思维方法的特点、继承和发扬华夏文 化的伟大传统,都离不开《周易》。[2]时至今日,《周易》的学术价值也确实越来越得到人们 的重视。“名正”则“研顺”,正因为《周易》作为一部值得研究的神圣经典在今天已基本上 成为学界共识,所以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顺利开展《周易》经典的研究。如果仍象“文革” 时代把《周易》简单视为“封建迷信”的话,恐怕当代的《周易》研究仍是一片空白。 话说回来,《周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跟其本身合理的特质分不开,也跟 历代学者不断研究和发扬分不开。《周易》经典内容得到高度重视,历代研究和发扬《周易》 内容的学说按理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历代学者研究和发扬《周易》学说内容而形 成的易学文化,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偏见,使其“名不正”,以致其所具有的学术理论价值 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挖掘。 (二)“名不正”则“研不广”。所谓“研不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目前易学文化的
研究领域不够广泛:二是指目前易学文化的研究队伍不够广大。《周易》流传至今,已越来 越多地得到科学的解释,但易学尚未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出现。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来看待,并不意味着易学就等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科学,而是标志着这门学问能够 被人们普遍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易学文化往往因为学 科的隔阂而产生多种的学术偏见,致使易学成为多种学科交叉的一个显点。但是,这个显点 其实却因为不够独立而经常成为人们认识的误区和盲点。简言之,想接近的人多,真正进入 的人少;不能理解的人多,真正研究的人少:研究《周易》经传的人多,研究历代《周易 学说的人少:研究易学经典的人多,研究民间易学的人少;研究《周易》史论的人多,研究 易学理论运用的人少;研究《周易》形而上问题的人多,研究《周易》形而下问题的人少 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易学文化本身的深奥玄妙而拒人于门外,与其不能名正言顺地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是关系密切的。 (三)“名不正”则“研不深”。随着经学时代的终结和科学时代的到来,中国学术界的 研究模式和学科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国学的研究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方式方法,学 科设置基本上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主要分成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门类 人文社会科学又细分成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法学等。而对易学 文化的研究,则主要是作为哲学学科的分支部分。为什么要把易学文化归入哲学学科呢?主 要由于易学文化之源《周易》包含有较多的哲理成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周 易》及其学说,固然有哲理成分存在,但其涵盖的内容和适用的范围却是相当广泛的。如果 仅仅因为它包含某种分类学科的成分,就可直接把它归入那个学科的话,那么易学最终就会 因为其所含成分的博杂而成为“四不象”的学科。按目前的情况来说,研究易学文化的专家 学者分布相当广泛,以哲学领域的居多,但从事文学、史学、思想、文化研究的也为数不少。 由于文史哲在现行学术机制中的割裂,以致对易学文化的研究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各自为言 难臻一致。如此割裂研究,不仅使研究者处于尴尬状态,同时导致研究成果片面化,而且使 学术传统逐渐丧失,使具有圆融系统和民族特色的学术丧失其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的巨大价 值。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学者长期站在各自学科的立场观点来研究易学文化,由于切入点 的局限性,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很大的缺陷:各种繁杂的有缺陷的硏究结果相继出现,在得 不到及时梳理整合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相关研究无法深入。 毋庸置疑,易学文化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才能正确认识易学文化呢? 古往今来,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往往出现明显的分歧。分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一而 足。举古代而言,象数易、义理易、图书易、数术易等等流派,都是对《周易》思想理解分 歧而产生的不同学派。以今天而论,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学派分立,但从各地学者的研究特 色来看,对易学文化的理解产生分歧仍然是明显的。依笔者之见,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二: 是易学文化在发生期就是作为一门“弥纶天地之道”的学说,在发展期更是被看作一门“无 所不包,无所不适”的学说,所以学人从各个不同角度都能探到其学说的价值;二是易学文 化从内容到形式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得以更新和变异,而学人又往往不能从更新和变异的角 度来理解这门学问的价值。理解产生分歧是很自然的,但如果只分不合就不应该了,因为严 重的分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会严重阻碍易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前途。所以,为易学 正名,使社会各界对易学文化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对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尤为必要的, 对易学如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科学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究竟该如何来界定易学呢?这个问题有待学术界来共同探讨和解决。在此笔者也 顺便谈谈个人的粗浅想法。一般认为,易学自古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易学 包括作为“十翼”的《易传》:狭义的“易学”专指“十翼”之外对《易经》的解释。刂这 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按笔者的理解,所谓狭义的易学概指正统的《周 易》解释学,在古代主要是随着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而形成的,是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3 研究领域不够广泛;二是指目前易学文化的研究队伍不够广大。《周易》流传至今,已越来 越多地得到科学的解释,但易学尚未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出现。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来看待,并不意味着易学就等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科学,而是标志着这门学问能够 被人们普遍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易学文化往往因为学 科的隔阂而产生多种的学术偏见,致使易学成为多种学科交叉的一个显点。但是,这个显点 其实却因为不够独立而经常成为人们认识的误区和盲点。简言之,想接近的人多,真正进入 的人少;不能理解的人多,真正研究的人少;研究《周易》经传的人多,研究历代《周易》 学说的人少;研究易学经典的人多,研究民间易学的人少;研究《周易》史论的人多,研究 易学理论运用的人少;研究《周易》形而上问题的人多,研究《周易》形而下问题的人少。 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易学文化本身的深奥玄妙而拒人于门外,与其不能名正言顺地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是关系密切的。 (三)“名不正”则“研不深”。随着经学时代的终结和科学时代的到来,中国学术界的 研究模式和学科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国学的研究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方式方法,学 科设置基本上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主要分成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门类, 人文社会科学又细分成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法学等。而对易学 文化的研究,则主要是作为哲学学科的分支部分。为什么要把易学文化归入哲学学科呢?主 要由于易学文化之源《周易》包含有较多的哲理成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周 易》及其学说,固然有哲理成分存在,但其涵盖的内容和适用的范围却是相当广泛的。如果 仅仅因为它包含某种分类学科的成分,就可直接把它归入那个学科的话,那么易学最终就会 因为其所含成分的博杂而成为“四不象”的学科。按目前的情况来说,研究易学文化的专家 学者分布相当广泛,以哲学领域的居多,但从事文学、史学、思想、文化研究的也为数不少。 由于文史哲在现行学术机制中的割裂,以致对易学文化的研究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各自为言, 难臻一致。如此割裂研究,不仅使研究者处于尴尬状态,同时导致研究成果片面化,而且使 学术传统逐渐丧失,使具有圆融系统和民族特色的学术丧失其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的巨大价 值。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学者长期站在各自学科的立场观点来研究易学文化,由于切入点 的局限性,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很大的缺陷;各种繁杂的有缺陷的研究结果相继出现,在得 不到及时梳理整合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相关研究无法深入。 毋庸置疑,易学文化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才能正确认识易学文化呢? 古往今来,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往往出现明显的分歧。分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一而 足。举古代而言,象数易、义理易、图书易、数术易等等流派,都是对《周易》思想理解分 歧而产生的不同学派。以今天而论,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学派分立,但从各地学者的研究特 色来看,对易学文化的理解产生分歧仍然是明显的。依笔者之见,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二:一 是易学文化在发生期就是作为一门“弥纶天地之道”的学说,在发展期更是被看作一门“无 所不包,无所不适”的学说,所以学人从各个不同角度都能探到其学说的价值;二是易学文 化从内容到形式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得以更新和变异,而学人又往往不能从更新和变异的角 度来理解这门学问的价值。理解产生分歧是很自然的,但如果只分不合就不应该了,因为严 重的分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会严重阻碍易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前途。所以,为易学 正名,使社会各界对易学文化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对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尤为必要的, 对易学如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科学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究竟该如何来界定易学呢?这个问题有待学术界来共同探讨和解决。在此笔者也 顺便谈谈个人的粗浅想法。一般认为,易学自古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易学” 包括作为“十翼”的《易传》;狭义的“易学”专指“十翼”之外对《易经》的解释。[3]这 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按笔者的理解,所谓狭义的易学概指正统的《周 易》解释学,在古代主要是随着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而形成的,是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所谓广义的易学概指与《周易》内容有一定理论联系的学说,其涉及范围和领域是相当 广泛的,但也不是纯粹的“无所不包”,而必须涵括较大比重的《周易》学说成分。从这个 角度来认识,则易学就不应该只包括正统的《周易》解释学。如果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界定 易学的名称与内容,笔者以为只有从广义上来理解和界定才是合理的。因为狭义的易学,主 要是限制在经学和哲学的研究范畴,并不切合易学文化的实际内容和适用领域。当然,易学 之名称不管是以“广义”界定,还是以“狭义”界定,都必须依据这门学问的具体内容和历 史实际来界定。只有明确的合理的界定,才能使这门学问的研究趋于科学规范。 应该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内外共同掀起的“周易热”,使濒临衰绝的易学文化再次呈现出 勃勃的生机。二十多年来,各种有关易学的研讨会蓬勃开展,有关易学的研究机构和民间学 术团体相继设立,有关易学的论文和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在这样有利的学术背景下,人们似 乎已不必再担忧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如何借助这门学问挖掘出更有价 值的东西来,而不是易学文化该如何传承的问题。事实上,易学文化研究虽然已呈现出良好 的学术研究态势,但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传与承的方式问题。学术传承是一个传者与承者双向互动互补的过程,不仅 需要双方各自的努力和互相密切的配合,而且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怀。据此来考察当 代易学文化的传承情况,不难发现一些亟待人们关心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易学文化研 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对传承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据笔者的观察,当今易学文化界的研 究专家们主要仍致力于培养研究生(但专门培养易学类研究生的却很少)、撰写论著、举办 研讨会、出版易学刊物、各地讲学等等,而对如何传承这门学问并没有作出更为积极的探讨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易学的传承,仍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师法”和“家法”的传承方式, 仍局限在比较狭隘的圈子里。这种传承方式,基本上可以保证易学的薪火相传,但却不足以 为易学文化的迅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这种传承方式是 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应该得到及时的改进。其次是年轻的后学者对传承问题也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易学研究界,后学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在高校或研究机构里。这一类后学 者的学习途径依靠的是导师的传授和对各种古籍史料、易学论著的研读,从事的主要是文、 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由于浮躁学风的影响,这一类后学者的知识面尽管 较为宽泛,但国学研究的功底大多不够扎实和牢靠。另一类是生活在民间各行各业里。这一 类大多是易学的爱好者或运用者,他们学习的途径较为复杂多样,从事的主要是易学理论的 应用与实践,而不是易学理论的建构和研究。这一类后学者不仅知识面较为狭窄,知识结构 不健全,而且所学的东西往往流于表面和片面,相对缺乏学术的严谨和规范。但是,这类后 学者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对易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却是不容低估的。 由于目前教育和科研体制仍不能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以致年轻的后学者不能更好地学习和 研究传统文化,所以如何使易学文化得到真确的传承和弘扬,也应引起当今易学界的高度重 视。再次是整个社会不够重视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当今学术界,易学并不是真正的显学, 既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又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和发展,只能在各种 相关学科的夹缝中求生存,导致专门从事易学文化研究的队伍无法形成规模,从而影响该学 问的研用和弘扬。尽管目前易学文化在传承方式上没有出现严重问题,但个别问题也是不容 忽视的 (二)关于传承中的新老交替问题。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如果不能 得到广泛的传承,就容易出现学术断层而逐渐沦为绝学。好的传承能使其学昌盛不衰,坏的 传承会使其学衰微灭绝。传承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实现学术骨干队伍的新老交替。新
4 分。所谓广义的易学概指与《周易》内容有一定理论联系的学说,其涉及范围和领域是相当 广泛的,但也不是纯粹的“无所不包”,而必须涵括较大比重的《周易》学说成分。从这个 角度来认识,则易学就不应该只包括正统的《周易》解释学。如果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界定 易学的名称与内容,笔者以为只有从广义上来理解和界定才是合理的。因为狭义的易学,主 要是限制在经学和哲学的研究范畴,并不切合易学文化的实际内容和适用领域。当然,易学 之名称不管是以“广义”界定,还是以“狭义”界定,都必须依据这门学问的具体内容和历 史实际来界定。只有明确的合理的界定,才能使这门学问的研究趋于科学规范。 二、应该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内外共同掀起的“周易热”,使濒临衰绝的易学文化再次呈现出 勃勃的生机。二十多年来,各种有关易学的研讨会蓬勃开展,有关易学的研究机构和民间学 术团体相继设立,有关易学的论文和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在这样有利的学术背景下,人们似 乎已不必再担忧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如何借助这门学问挖掘出更有价 值的东西来,而不是易学文化该如何传承的问题。事实上,易学文化研究虽然已呈现出良好 的学术研究态势,但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传与承的方式问题。学术传承是一个传者与承者双向互动互补的过程,不仅 需要双方各自的努力和互相密切的配合,而且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怀。据此来考察当 代易学文化的传承情况,不难发现一些亟待人们关心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易学文化研 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对传承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据笔者的观察,当今易学文化界的研 究专家们主要仍致力于培养研究生(但专门培养易学类研究生的却很少)、撰写论著、举办 研讨会、出版易学刊物、各地讲学等等,而对如何传承这门学问并没有作出更为积极的探讨。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易学的传承,仍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师法”和“家法”的传承方式, 仍局限在比较狭隘的圈子里。这种传承方式,基本上可以保证易学的薪火相传,但却不足以 为易学文化的迅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这种传承方式是 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应该得到及时的改进。其次是年轻的后学者对传承问题也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易学研究界,后学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在高校或研究机构里。这一类后学 者的学习途径依靠的是导师的传授和对各种古籍史料、易学论著的研读,从事的主要是文、 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由于浮躁学风的影响,这一类后学者的知识面尽管 较为宽泛,但国学研究的功底大多不够扎实和牢靠。另一类是生活在民间各行各业里。这一 类大多是易学的爱好者或运用者,他们学习的途径较为复杂多样,从事的主要是易学理论的 应用与实践,而不是易学理论的建构和研究。这一类后学者不仅知识面较为狭窄,知识结构 不健全,而且所学的东西往往流于表面和片面,相对缺乏学术的严谨和规范。但是,这类后 学者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对易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却是不容低估的。 由于目前教育和科研体制仍不能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以致年轻的后学者不能更好地学习和 研究传统文化,所以如何使易学文化得到真确的传承和弘扬,也应引起当今易学界的高度重 视。再次是整个社会不够重视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当今学术界,易学并不是真正的显学, 既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又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和发展,只能在各种 相关学科的夹缝中求生存,导致专门从事易学文化研究的队伍无法形成规模,从而影响该学 问的研用和弘扬。尽管目前易学文化在传承方式上没有出现严重问题,但个别问题也是不容 忽视的。 (二)关于传承中的新老交替问题。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如果不能 得到广泛的传承,就容易出现学术断层而逐渐沦为绝学。好的传承能使其学昌盛不衰,坏的 传承会使其学衰微灭绝。传承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实现学术骨干队伍的新老交替。新
老交替问题,是学术传承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所传之学术的质 量与生命。这种传承者新老交替的演进过程,正充分体现了学术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对 于传者和承者来说,都负有准确传承学术的责任,也都负有开新学术的责任。传者不精不真, 则承者有疏有漏。传者不够全面,承者应该补缺补漏。目前易学研究界在传承上虽然没有出 现明显的断层问题,但新老交替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分析一下目前易学研 究队伍的年龄结构。目前的研究队伍主要由老、中、青三代构成。老的一代主要有三种: 种是建国前入伍的,但大多在二十世纪末都相继作古,现在世的为数极少;一种是建国后至 “文革”前入伍的,现在世的也为数极少;一种是“文革”后至“改革”前入伍的,现在世 的人数并不多,也大多离开科研岗位。中的一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八十年代初期入伍的(当 时就已步入或即将步入中年),如今已接近老年,颇有影响;另一种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 初入伍的(当时正值青年),目前正值壮年期,年富力强。青的一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九 十年代中后期入伍的,目前接近中年,崭露头角:另一种是正在校攻读的学生,正值青年 富有朝气。从总体来看,这支研究队伍尽管还不够壮大,但队伍中各年龄段的人员构成在整 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趋于合理的,应该说实现新老交替不成问题。但是,这仅是表面的 合理而已。如果认真分析这支研究队伍的各方面情况,那么就会发现:一、撰写论著的多 堪称名家的少。二、旁敲侧击的多,专业研究的少。三、自学自研的多,得名师传承的少 四、半途而废的多,学有所成的少。五、以偏概全的多,全面兼顾的少。六、急功近利的多, 循序渐进的少。由此,可见目前易学研究的新老交替仍存在一些问题。倘若不能及时得到加 强和调整,易学文化研究将失去强大的后劲,断层的危险依然存在。所以,当前面临的新老 交替问题,如何抓紧做好应该是刻不容缓的。 (三)关于传承与普及问题。可以说,传者多而承者少,传者强而承者弱,单线或小范 围传承,都是不利其学术发展的。一门传统的精华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应该传承不 断,而且更应该尽快得到普及化和大众化。传承意味着学术生命的延续,而普及则标志着学 术文化的发展。学术传承是知识普及的前提,知识普及是学术传承的目的。知识普及既有利 于增强学术传承的后备力量,又有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综观近二十几年来易学的发展 情况,不难发现这门学术知识的普及面仍相当狭窄。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以为,除了易学 文化所包含的知识难以普及之外,至少还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易学文化研究界本身难辞其 咎。到目前为止,较为全面、权威、统一而且通俗易懂的易学文化教材仍为数不多,致使广 大读者对易学知识望而生畏。相反,形形色色的易学书籍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导致不少后学者走进误区。第二,中国大陆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缺乏国学文化知识的引 导教育。换句话说,易学文化由于目前社会的偏见,得不到正确的看待,也就无法得到普及 性的教育;既得不到普及,这门学问的研究后备力量将被大大地削弱,其研究的前景也将失 去应有的光明。第三,目前中国的学术研究模式不利于易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由于学术界 对易学文化乃至整个国学的研究都缺乏整体的思维观念,导致易学文化体系在研究中越发显 得支离破碎。一门学问的学术系统一旦被强行割裂或打破,其传承和普及自然会出现严重问 题。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各界对学术研究价值和功用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所以易学文化知识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普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应该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万民之福利。学习易学文化,应该是为了理解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 思想内容:研究易学文化,应该是为了创新其奇妙的学术理论和实用方法;传承易学文化 应该是为了传承其优秀的学术文化和文化传统;发展易学文化,应该是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 和适用领域。有鉴于此,为了稳步推进易学文化的发展,让易学文化能沿着正确方向而不再
5 老交替问题,是学术传承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所传之学术的质 量与生命。这种传承者新老交替的演进过程,正充分体现了学术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对 于传者和承者来说,都负有准确传承学术的责任,也都负有开新学术的责任。传者不精不真, 则承者有疏有漏。传者不够全面,承者应该补缺补漏。目前易学研究界在传承上虽然没有出 现明显的断层问题,但新老交替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分析一下目前易学研 究队伍的年龄结构。目前的研究队伍主要由老、中、青三代构成。老的一代主要有三种:一 种是建国前入伍的,但大多在二十世纪末都相继作古,现在世的为数极少;一种是建国后至 “文革”前入伍的,现在世的也为数极少;一种是“文革”后至“改革”前入伍的,现在世 的人数并不多,也大多离开科研岗位。中的一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八十年代初期入伍的(当 时就已步入或即将步入中年),如今已接近老年,颇有影响;另一种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 初入伍的(当时正值青年),目前正值壮年期,年富力强。青的一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九 十年代中后期入伍的,目前接近中年,崭露头角;另一种是正在校攻读的学生,正值青年, 富有朝气。从总体来看,这支研究队伍尽管还不够壮大,但队伍中各年龄段的人员构成在整 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趋于合理的,应该说实现新老交替不成问题。但是,这仅是表面的 合理而已。如果认真分析这支研究队伍的各方面情况,那么就会发现:一、撰写论著的多, 堪称名家的少。二、旁敲侧击的多,专业研究的少。三、自学自研的多,得名师传承的少。 四、半途而废的多,学有所成的少。五、以偏概全的多,全面兼顾的少。六、急功近利的多, 循序渐进的少。由此,可见目前易学研究的新老交替仍存在一些问题。倘若不能及时得到加 强和调整,易学文化研究将失去强大的后劲,断层的危险依然存在。所以,当前面临的新老 交替问题,如何抓紧做好应该是刻不容缓的。 (三)关于传承与普及问题。可以说,传者多而承者少,传者强而承者弱,单线或小范 围传承,都是不利其学术发展的。一门传统的精华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应该传承不 断,而且更应该尽快得到普及化和大众化。传承意味着学术生命的延续,而普及则标志着学 术文化的发展。学术传承是知识普及的前提,知识普及是学术传承的目的。知识普及既有利 于增强学术传承的后备力量,又有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综观近二十几年来易学的发展 情况,不难发现这门学术知识的普及面仍相当狭窄。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以为,除了易学 文化所包含的知识难以普及之外,至少还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易学文化研究界本身难辞其 咎。到目前为止,较为全面、权威、统一而且通俗易懂的易学文化教材仍为数不多,致使广 大读者对易学知识望而生畏。相反,形形色色的易学书籍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导致不少后学者走进误区。第二,中国大陆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缺乏国学文化知识的引 导教育。换句话说,易学文化由于目前社会的偏见,得不到正确的看待,也就无法得到普及 性的教育;既得不到普及,这门学问的研究后备力量将被大大地削弱,其研究的前景也将失 去应有的光明。第三,目前中国的学术研究模式不利于易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由于学术界 对易学文化乃至整个国学的研究都缺乏整体的思维观念,导致易学文化体系在研究中越发显 得支离破碎。一门学问的学术系统一旦被强行割裂或打破,其传承和普及自然会出现严重问 题。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各界对学术研究价值和功用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所以易学文化知识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普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应该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万民之福利。学习易学文化,应该是为了理解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 思想内容;研究易学文化,应该是为了创新其奇妙的学术理论和实用方法;传承易学文化, 应该是为了传承其优秀的学术文化和文化传统;发展易学文化,应该是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 和适用领域。有鉴于此,为了稳步推进易学文化的发展,让易学文化能沿着正确方向而不再
盲目或变相地发展下去,我们应该逐步拟定易学文化的发展目标。对此,不妨从以下三个方 面谈谈个人的粗疏见解 第一,从易学文化史的进程来看,易学文化的发展主要还是朝着利国利民的理想目标 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是易学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易学文化有史以来一直朝着探寻 《易》理以利国利民的目标发展:《易经》以卜筮决疑、趋吉避凶为目标,《易传》以穷理尽 性、修身治国为目标,历代《易》学以探赜索隐、学以致用为目标。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 早期作《易》之圣人和历代研《易》之学人都同样认定《易经》对于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功 用和价值。所以,在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有理由把研究发挥《周易》及其学 说的功用问题作为探讨的重点。易学的功用,源于《周易》本身的合理内核,并与《周易》 相统一。按照《系辞传》的说法,因为《周易》是“显诸仁,藏诸用”,以致“仁者见之谓 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学用《周易》既可“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 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又可“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通神明之 德,类万物之情”;“民咸用之谓之神”是《周易》功用大化天下的崇高境界。按《说卦传》 的理解,学《周易》还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从历史到现实,也可见《周易》几乎无所 不包,无所不及,一直在天文、地理、人事诸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举凡我国传统的中医、 气功、武术、方术、文艺、哲学、发明创造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它的烙印。《周易》大而广 的作用,也正是在历代易学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由此也说明易学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 广大利用价值是有史可鉴、毋庸质疑的。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大力推动易学文化继续朝着实 用易用和利国利民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易学文化在造福人类的事业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否则, 易学文化的功用将会因其发展的限制而局限在狭小的领域,不但传统的易学理论得不到创新 和发扬,而且连原有的易学研究成果也得不到及时的运用与实践 第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易学界对易学文化仍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从学术的发 展要求来看,任何一种学术要达到能可持续发展,其传承者都必须提出一些发展目标。为 门学问的研究逐步拟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应该是学术研究最起码的要求。有必要先简要 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易学文化的发展情况:一是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和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哲 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二是世界易经大会和国际易学研讨会的召开;三是海峡两岸青年易学研 讨会的召开:四是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易学专著出版,有古籍整理,也有理论创新:五是宣传 易学知识和易学研究动态的网站纷纷成立:六是一些新的易学刊物陆续创办或正在筹划。根 据以上情况,应该肯定目前易学文化的发展势头还是良好的,较之十年前的情况是有很大进 步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发展的规模和形式如何,而在于各地各家的发展目标是否 能趋于“统一”(和而不同)。从目前情况来看,整个易学界的发展仍未形成规模化和整体化 的研究群体(尽管已有中国周易学会),仍未完全摆脱杂乱无序的状态(尽管已有若干易学 研究重镇),尤为不足的是仍未拟定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以致各地各家的研究仍缺 乏向心力。诚然,易学文化的发展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多层次的,如果仅 停留在硏究探讨和小范围的运用层面上,如果其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其发展纯粹是理 论形式的翻版或翻新,都不利易学文化的稳步发展,甚至有变相或倒退的可能。 第三,从未来发展对易学文化的要求来看,易学文化只有通过学科独立发展的途径,才 能更快趋向利国利民的理想目标。易学文化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才能真正推动易学文化的 发展呢?我以为,易学界除了要抓紧做好易学史论的深入研究,并积极开展易学知识的普及 工作之外,尤为关键的任务就是要争取使易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加以发展。“民咸用之谓之 神”,应该是运用和发展《周易》学说的最高境界。既然要达到“民咸用之”的境界,就免 不了要先做好易学知识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而要使易学知识得到更快更好的研究和普及,就 必须把易学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重视和建设。因为,易学研究只有真正受到重视, 其研究的人才才能更广泛而集中,研究的领域才能更全面而专一,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具体而
6 盲目或变相地发展下去,我们应该逐步拟定易学文化的发展目标。对此,不妨从以下三个方 面谈谈个人的粗疏见解: 第一,从易学文化史的进程来看,易学文化的发展主要还是朝着利国利民的理想目标。 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是易学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易学文化有史以来一直朝着探寻 《易》理以利国利民的目标发展:《易经》以卜筮决疑、趋吉避凶为目标,《易传》以穷理尽 性、修身治国为目标,历代《易》学以探赜索隐、学以致用为目标。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 早期作《易》之圣人和历代研《易》之学人都同样认定《易经》对于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功 用和价值。所以,在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有理由把研究发挥《周易》及其学 说的功用问题作为探讨的重点。易学的功用,源于《周易》本身的合理内核,并与《周易》 相统一。按照《系辞传》的说法,因为《周易》是“显诸仁,藏诸用”,以致“仁者见之谓 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学用《周易》既可“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 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又可“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通神明之 德,类万物之情”;“民咸用之谓之神”是《周易》功用大化天下的崇高境界。按《说卦传》 的理解,学《周易》还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从历史到现实,也可见《周易》几乎无所 不包,无所不及,一直在天文、地理、人事诸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举凡我国传统的中医、 气功、武术、方术、文艺、哲学、发明创造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它的烙印。《周易》大而广 的作用,也正是在历代易学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由此也说明易学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 广大利用价值是有史可鉴、毋庸质疑的。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大力推动易学文化继续朝着实 用易用和利国利民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易学文化在造福人类的事业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否则, 易学文化的功用将会因其发展的限制而局限在狭小的领域,不但传统的易学理论得不到创新 和发扬,而且连原有的易学研究成果也得不到及时的运用与实践。 第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易学界对易学文化仍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从学术的发 展要求来看,任何一种学术要达到能可持续发展,其传承者都必须提出一些发展目标。为一 门学问的研究逐步拟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应该是学术研究最起码的要求。有必要先简要 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易学文化的发展情况:一是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和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哲 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二是世界易经大会和国际易学研讨会的召开;三是海峡两岸青年易学研 讨会的召开;四是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易学专著出版,有古籍整理,也有理论创新;五是宣传 易学知识和易学研究动态的网站纷纷成立;六是一些新的易学刊物陆续创办或正在筹划。根 据以上情况,应该肯定目前易学文化的发展势头还是良好的,较之十年前的情况是有很大进 步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发展的规模和形式如何,而在于各地各家的发展目标是否 能趋于“统一”(和而不同)。从目前情况来看,整个易学界的发展仍未形成规模化和整体化 的研究群体(尽管已有中国周易学会),仍未完全摆脱杂乱无序的状态(尽管已有若干易学 研究重镇),尤为不足的是仍未拟定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以致各地各家的研究仍缺 乏向心力。诚然,易学文化的发展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多层次的,如果仅 停留在研究探讨和小范围的运用层面上,如果其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其发展纯粹是理 论形式的翻版或翻新,都不利易学文化的稳步发展,甚至有变相或倒退的可能。 第三,从未来发展对易学文化的要求来看,易学文化只有通过学科独立发展的途径,才 能更快趋向利国利民的理想目标。易学文化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才能真正推动易学文化的 发展呢?我以为,易学界除了要抓紧做好易学史论的深入研究,并积极开展易学知识的普及 工作之外,尤为关键的任务就是要争取使易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加以发展。“民咸用之谓之 神”,应该是运用和发展《周易》学说的最高境界。既然要达到“民咸用之”的境界,就免 不了要先做好易学知识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而要使易学知识得到更快更好的研究和普及,就 必须把易学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重视和建设。因为,易学研究只有真正受到重视, 其研究的人才才能更广泛而集中,研究的领域才能更全面而专一,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具体而
深入,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巨大而突出。当然,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不能回避相关问 题的思考:一、易学能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易学该不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 如果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对该学科的性质、目的、目标、意义等该如何规定和 认识?四、如果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易学与中国哲学、文学、 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五、如何才能把易学建构成一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特色学科? 六、如果易学始终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我们该如何来传承和发展这门学问?诸如 此类的问题允非本文所能谈得清楚,在此大胆提出来以待学术界一起来探讨和解决。尽管在 现在提出把易学文化当作一门学科还为时过早,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 要性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使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理想就永远也实现不了。 结语 易学文化是华夏祖先开创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后代,有 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权利来研用这门学问,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来关注这门学问的传承 问题,推动这门学问的发展进程,为这门学问的研究和弘扬贡献力量。只有同心协力来解决 这门学问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古老而常新的易学文化发扬广大。以个人 粗浅的学识来谈论一门精深学问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愿能得到各方的 批评。文中提出的问题,如能得到各界的关注,则笔者之文幸甚矣!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翟廷晋主编.周易与华夏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朱伯崑主编.周易知识通览[M].济南:齐鲁书社,1993
7 深入,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巨大而突出。当然,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不能回避相关问 题的思考:一、易学能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易学该不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 如果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对该学科的性质、目的、目标、意义等该如何规定和 认识?四、如果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易学与中国哲学、文学、 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五、如何才能把易学建构成一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特色学科? 六、如果易学始终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我们该如何来传承和发展这门学问?诸如 此类的问题允非本文所能谈得清楚,在此大胆提出来以待学术界一起来探讨和解决。尽管在 现在提出把易学文化当作一门学科还为时过早,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 要性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使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理想就永远也实现不了。 结 语 易学文化是华夏祖先开创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后代,有 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权利来研用这门学问,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来关注这门学问的传承 问题,推动这门学问的发展进程,为这门学问的研究和弘扬贡献力量。只有同心协力来解决 这门学问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古老而常新的易学文化发扬广大。以个人 粗浅的学识来谈论一门精深学问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愿能得到各方的 批评。文中提出的问题,如能得到各界的关注,则笔者之文幸甚矣!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翟廷晋主编.周易与华夏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朱伯崑主编.周易知识通览[M].济南:齐鲁书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