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要]国学研究在本世纪之初,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国学的名称概 念、价值功用、发展前景等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国学,认清国学 研究的方向,更加自信地提倡国学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认为,在政府和社会的大 力支持下,在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三十年里国学研究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中国学术;国学:学术研究 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 国古典美学、易学与儒佛道文化研究 提倡国学研究已经有一个世纪了。然而,国学一统中国的时代毕竞过去了。如何才能使 国学重新焕发生机而避免沦为绝学呢?这无疑是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摆在国学研究者面前最 严峻的问题,尽管有不少前辈时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讨。回顾国学研究的历 史与实际,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思考一系列问题。 、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据说是从日本语译过来的,章太炎称之为“国故”。张岱年《国学从 书·序》认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但是,哪些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学术呢?这是一个 难以说清的问题。从狭义的角度,今人所谓的中国学术应该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没有夹杂 任何西学的成分。从广义的角度,中国学术应该还可以包含近现代以来以中学为主体而融合 西学成分的学术。但是,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大多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学术 如此而言,国学大致上就是清末以前中国学术的简称了。这样的理解,无形中人为割断了国 学的历史,自然呈现不出国学发展的生机。中国传统学术内容驳杂,门类繁多。秦汉以降, 各种学术交相迭见,相关书籍日益增多,较为严格的学术门类区分逐渐展开。根据《汉书·艺 文志》,汉代的书籍就开始分为六类: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汉代以来 历代的学术分类大体本于此而略有增减,但总的趋势是以经学为首,诸学并重。明清之际的 方以智将学术分为三种:一质测之学,即自然科学;二通几之学,即哲学;三宰理之学,即 关于社会政治的学说。清代修《四库全书》,将各种学术书籍分成四部:一经部,包括经学 和小学;二史部,包括史学和地理学;三子部,包括诸子、兵家、农家、医家、天文、历算 艺术、小说以及佛道典籍:四集部,主要是文学。清代乾嘉以来的许多学者,又把国学简单 分为三类:一义理之学,二考据之学,三词章之学。这三学仅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文史哲,不 包括自然科学。可以发现,清代以来的学术门类区分更加简略,而且总的趋势是以儒学为重 而实际上,按今天大学科的分类标准,中国传统学术的内容是相当完备的,既包括哲学、经 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宗教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又包括天文学、算学、 地理学、农学、水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在提倡国学研究的时候 仍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局限,过于偏重文史哲,而冷淡其它学科成分的“国学” 尽管以往的学者,对国学的门类能够按各种标准加以区分,但这种区分实际上并不严格 无法解决交叉学科的分类问题。换句话说,以往的门类区分仍失于笼统,不能充分体现各种
关于国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 国学研究在本世纪之初,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国学的名称概 念、价值功用、发展前景等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国学,认清国学 研究的方向,更加自信地提倡国学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认为,在政府和社会的大 力支持下,在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三十年里国学研究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 中国学术;国学;学术研究 [作者简介] 谢金良(1971— ),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 国古典美学、易学与儒佛道文化研究。 提倡国学研究已经有一个世纪了。然而,国学一统中国的时代毕竟过去了。如何才能使 国学重新焕发生机而避免沦为绝学呢?这无疑是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摆在国学研究者面前最 严峻的问题,尽管有不少前辈时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讨。回顾国学研究的历 史与实际,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思考一系列问题。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据说是从日本语译过来的,章太炎称之为“国故”。[1]张岱年《国学丛 书·序》认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但是,哪些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学术呢?这是一个 难以说清的问题。从狭义的角度,今人所谓的中国学术应该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没有夹杂 任何西学的成分。从广义的角度,中国学术应该还可以包含近现代以来以中学为主体而融合 西学成分的学术。但是,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大多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学术。 如此而言,国学大致上就是清末以前中国学术的简称了。这样的理解,无形中人为割断了国 学的历史,自然呈现不出国学发展的生机。中国传统学术内容驳杂,门类繁多。秦汉以降, 各种学术交相迭见,相关书籍日益增多,较为严格的学术门类区分逐渐展开。根据《汉书·艺 文志》,汉代的书籍就开始分为六类: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汉代以来, 历代的学术分类大体本于此而略有增减,但总的趋势是以经学为首,诸学并重。明清之际的 方以智将学术分为三种:一质测之学,即自然科学;二通几之学,即哲学;三宰理之学,即 关于社会政治的学说。清代修《四库全书》,将各种学术书籍分成四部:一经部,包括经学 和小学;二史部,包括史学和地理学;三子部,包括诸子、兵家、农家、医家、天文、历算、 艺术、小说以及佛道典籍;四集部,主要是文学。清代乾嘉以来的许多学者,又把国学简单 分为三类:一义理之学,二考据之学,三词章之学。这三学仅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文史哲,不 包括自然科学。可以发现,清代以来的学术门类区分更加简略,而且总的趋势是以儒学为重。 而实际上,按今天大学科的分类标准,中国传统学术的内容是相当完备的,既包括哲学、经 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宗教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又包括天文学、算学、 地理学、农学、水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2]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在提倡国学研究的时候, 仍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局限,过于偏重文史哲,而冷淡其它学科成分的“国学”。 尽管以往的学者,对国学的门类能够按各种标准加以区分,但这种区分实际上并不严格, 无法解决交叉学科的分类问题。换句话说,以往的门类区分仍失于笼统,不能充分体现各种
学科的范畴及其发展的脉络,而给人一种纷繁杂乱的感觉,无形之中掩盖了不少学科蕴涵的 价值。就以最被看重的经学为例,传统的经学其实就是儒家经学,是一门研究儒家重要经典 (主要是十三经)的学问。就经学的内容而言,虽然是对先秦儒家经典的诠释与演绎,但涉 及的内容却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是文史哲,也有政治、经济、军事、伦理、艺术等多方面的 内容。可是传统的经学研究,却大多局限在义理、考据、词章方面,而缺乏相关学科理论的 研究,致使经学研究日益衰微。而现当代的经学研究,切入的角度改变了,研究的思路拓宽 了,可是又过于脱离了经学的传统研究方法,造成经典的诠释各抒己见,致使经学固有的特 色逐渐丧失。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国学几乎丧失了原来的整体性,被蚕食 得支离破碎,被瓜分得四分五裂,被批判得体无完肤,被改造得亳无用处。换句话说,在某 种意义上国学的内容被形形色色的新兴学科掩盖和取代了,似乎只有古籍文献而没有国学特 色 中国传统学术流派众多,典籍浩繁。但学界的研究重心一直都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侧重于文史哲典籍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路向是有失误的,不完全符合国学内容的实际。既 然以“国学”来指称中国学术,就意味着“国学”只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一个区别于西 学、外学的专业术语,而不是一个学科的总称。换言之,国学包含的学科是非常广泛的, 盖了文、理、工、术及相互交叉的学科。因此,我们今天来研究国学,就应该实事求是地探 究国学在各学科领域的成果,必须结合当今学科发展的趋势,提倡诸学并重,做到文理并重 努力挖掘各种国学的精华,在新的融合中创新,以科学的精神赋予国学新的生机。这就需要 在国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更新和发展,才能真正走出以往国学研究的误区 、国学有何用? 国学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冷淡,跟它的作用不明显是很有关系的。于是,又一个让人难以 回答的问题摆在面前:国学有何用?有人说国学是无用之学,又因无用而变得最有用:而有 人与之同西学相比,认为它的确是无所用处之学。从现实利益出发,研究国学并不能带来直 接的经济效益,反而要进行大量的成本投资,的确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因此,研究国 学者只好更多地从哲学、思想、文化等角度来阐述国学的价值,而很少能直接运用国学为新 时代的政治、经济服务(在这方面,只有中医学的推广和应用比较多)。难道国学的价值和 功用只剩下作为“文物古董”的精神价值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的学 术是“学”和“术”并重的,只有让“学”与“术”相互发明,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国学既 有有形载体的学说理论(图书古籍),又有无形载体的技术方法(民间传承)。国学研究也因 此呈现出两大特色:一是以学院派为主的史论研究,倾向于刨根究底地挖掘史料以说明国学 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并试图诠释或构建出一些理论规律来:一是以民间非学院派为主 的运用方法研究,倾向于根据传统的技术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试图结合新 的科学发现来完善和发展传统学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院的研究与民间的运用仍存在很 明显的脱节现象。平情而论,这两者之间是各有优劣的:学院派的文字理论功底扎实,学风 严谨,能够从整体到局部对国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但在具体的实际运用方面显得束手 无策:民间派的技术方法奇特独到,面面俱到,能够针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及时的救治 和解决,但在提供理论和进行逻辑思维方面显得尤为欠缺。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发现,传统的 国学研究在受到西学排挤之后已经走向分裂。这种分裂表现在:学院派为了迎合西学的理论 和逻辑,不惜以牺牲国学特色为代价,强行借助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诠释国学,致使国学在 某种科学的意义上只能屈从于西学,原有的功用被强行压抑而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相反,民 间派能够更多地保存国学的特色,但又因知识阶层在该领域的缺席导致民间研究者的理论和 技术水平得不到迅速的提高,甚至导致不少传统技术方法的传承出现断层而沦为绝学。如果
学科的范畴及其发展的脉络,而给人一种纷繁杂乱的感觉,无形之中掩盖了不少学科蕴涵的 价值。就以最被看重的经学为例,传统的经学其实就是儒家经学,是一门研究儒家重要经典 (主要是十三经)的学问。就经学的内容而言,虽然是对先秦儒家经典的诠释与演绎,但涉 及的内容却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是文史哲,也有政治、经济、军事、伦理、艺术等多方面的 内容。可是传统的经学研究,却大多局限在义理、考据、词章方面,而缺乏相关学科理论的 研究,致使经学研究日益衰微。而现当代的经学研究,切入的角度改变了,研究的思路拓宽 了,可是又过于脱离了经学的传统研究方法,造成经典的诠释各抒己见,致使经学固有的特 色逐渐丧失。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国学几乎丧失了原来的整体性,被蚕食 得支离破碎,被瓜分得四分五裂,被批判得体无完肤,被改造得毫无用处。换句话说,在某 种意义上国学的内容被形形色色的新兴学科掩盖和取代了,似乎只有古籍文献而没有国学特 色。 中国传统学术流派众多,典籍浩繁。但学界的研究重心一直都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侧重于文史哲典籍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路向是有失误的,不完全符合国学内容的实际。既 然以“国学”来指称中国学术,就意味着“国学”只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一个区别于西 学、外学的专业术语,而不是一个学科的总称。换言之,国学包含的学科是非常广泛的,涵 盖了文、理、工、术及相互交叉的学科。因此,我们今天来研究国学,就应该实事求是地探 究国学在各学科领域的成果,必须结合当今学科发展的趋势,提倡诸学并重,做到文理并重, 努力挖掘各种国学的精华,在新的融合中创新,以科学的精神赋予国学新的生机。这就需要 在国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更新和发展,才能真正走出以往国学研究的误区。 二、国学有何用? 国学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冷淡,跟它的作用不明显是很有关系的。于是,又一个让人难以 回答的问题摆在面前:国学有何用?有人说国学是无用之学,又因无用而变得最有用;而有 人与之同西学相比,认为它的确是无所用处之学。从现实利益出发,研究国学并不能带来直 接的经济效益,反而要进行大量的成本投资,的确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因此,研究国 学者只好更多地从哲学、思想、文化等角度来阐述国学的价值,而很少能直接运用国学为新 时代的政治、经济服务(在这方面,只有中医学的推广和应用比较多)。难道国学的价值和 功用只剩下作为“文物古董”的精神价值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的学 术是“学”和“术”并重的,只有让“学”与“术”相互发明,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国学既 有有形载体的学说理论(图书古籍),又有无形载体的技术方法(民间传承)。国学研究也因 此呈现出两大特色:一是以学院派为主的史论研究,倾向于刨根究底地挖掘史料以说明国学 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并试图诠释或构建出一些理论规律来;一是以民间非学院派为主 的运用方法研究,倾向于根据传统的技术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试图结合新 的科学发现来完善和发展传统学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院的研究与民间的运用仍存在很 明显的脱节现象。平情而论,这两者之间是各有优劣的:学院派的文字理论功底扎实,学风 严谨,能够从整体到局部对国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但在具体的实际运用方面显得束手 无策;民间派的技术方法奇特独到,面面俱到,能够针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及时的救治 和解决,但在提供理论和进行逻辑思维方面显得尤为欠缺。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发现,传统的 国学研究在受到西学排挤之后已经走向分裂。这种分裂表现在:学院派为了迎合西学的理论 和逻辑,不惜以牺牲国学特色为代价,强行借助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诠释国学,致使国学在 某种科学的意义上只能屈从于西学,原有的功用被强行压抑而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相反,民 间派能够更多地保存国学的特色,但又因知识阶层在该领域的缺席导致民间研究者的理论和 技术水平得不到迅速的提高,甚至导致不少传统技术方法的传承出现断层而沦为绝学。如果
未来国学的研究,能够吸取“学”与“术”分裂的教训,让学院派主动向民间的学者靠拢, 使学院与民间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态势,必能凝聚出国学的威力来。否则,国学在外国人看 来,依然只能停留在文字理论层面上,而显示不出巨大的功用和价值,甚至连潜力也会被消 磨殆尽。 话说回来,即使学院派与民间派的国学研究合流,国学能发挥出什么功用呢?这也是一 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不妨把功用区分成三种:一是治国安民。中国 既是文明古国,又是礼仪之邦,跟国学的世代传承不无关系。以儒家典籍思想为代表的国学, 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今天来看,国学中蕴涵的大量思想精 华,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管理决策方面的问题。二是治病救人。这一点 不能只从医学上来看。若论医术治病,西医在许多方面比中医更有实用价值。但从时代的发 展来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远比身体健康问题来得严重。对于身体疾病,随着医科学迅速 发展,不少疑难病症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而心理疾病,则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严 重。国学中的主要思想,提倡以修心养性为本,有助于解决因科学负面影响所引致的社会心 理疾病。所以,进一步加强国学的心理对治作用,必能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三是理论支持。 从宏观的角度看,国学是以传统儒、释、道相异与相融的学说为核心的所有具有中国文化特 色的学术整体,具有广泛性、传统性、历史性、开放性、神秘性、特殊性等特点。这一系列 特点表明,国学的思想理论仍可以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有所创新,尤其是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 供不少理论方面的支持,尽管国学不能成为主导思想。在上一个世纪,不少外国著名科学家 在取得重大科学理论突破之前,曾因求助国学经典而得到启示的事例,深刻说明了国学对于 发展未来科学和造福人类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进一步整理出更多的优秀国学古籍, 让国学研究深入到每一个领域,也能发挥出国学的巨大功用。 三、国学需要大师吗?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提倡国学研究,致使国学研究人才出现严重的 断层现象。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有一些学者陆续提倡国学研究,但随着一批少数的 所谓国学大师的退隐和离世,到目前为止真正可以称得上国学大师的学者已是寥若晨星了 十几年前,我们国家就一直在呼唤新的国学大师出现,于是陆续在高校建设文科基地以培养 “大师”新苗,在一些重大社科项目上投入大批资金以便一些较有成就的中老学者能迅速成 长成“大师”。这几年一些被标榜为新一代国学大师的人物似乎也因此与日俱增了,但是真 正能被学界共同接受的大师级人物依然没有几个。于是,“大师”成为国学研究者的心中渴 望,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流行名词。国学大师的缺席,会影响国学的研究和推广 吗?或者说,国学需要大师吗?这个问题不妨从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第一,国学大师应该具有什么标准?为什么有些成果卓著的学者仍是“伪大师”?纵观 二十世纪,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人物至少几十个,如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冯 友兰、张岱年等等。但只要认真检讨这些大师们的工作成绩,就会发现他们的成就也只局限 在国学研究的某个或某几个主要领域而己,关键在于他们能在所工作的领域中作出巨大的成 绩来。如果能大致依照前国学大师的成绩作为标准,那么评判一个学者是否能成为大师也就 有了较为客观的依据。但问题是,所有的大师都不是按照既定的标准评选出来的,而是由于 他们巨大的学术影响力而被社会公众自然造就的。所以,是否能成为国学大师,关键还在于 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同,而与所谓的标准关系并不大 第二,国学大师如何造就?退一步说,国学研究人才如何培养?这几年来,国学又逐渐 得到重视。具体表现为:教育部陆续推行一些新政策鼓励国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不少高校纷 纷成立国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学网站和报刊杂志逐渐增多;社会上提倡儿童读诵国学经典
未来国学的研究,能够吸取“学”与“术”分裂的教训,让学院派主动向民间的学者靠拢, 使学院与民间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态势,必能凝聚出国学的威力来。否则,国学在外国人看 来,依然只能停留在文字理论层面上,而显示不出巨大的功用和价值,甚至连潜力也会被消 磨殆尽。 话说回来,即使学院派与民间派的国学研究合流,国学能发挥出什么功用呢?这也是一 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不妨把功用区分成三种:一是治国安民。中国 既是文明古国,又是礼仪之邦,跟国学的世代传承不无关系。以儒家典籍思想为代表的国学, 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今天来看,国学中蕴涵的大量思想精 华,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管理决策方面的问题。二是治病救人。这一点 不能只从医学上来看。若论医术治病,西医在许多方面比中医更有实用价值。但从时代的发 展来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远比身体健康问题来得严重。对于身体疾病,随着医科学迅速 发展,不少疑难病症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而心理疾病,则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严 重。国学中的主要思想,提倡以修心养性为本,有助于解决因科学负面影响所引致的社会心 理疾病。所以,进一步加强国学的心理对治作用,必能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三是理论支持。 从宏观的角度看,国学是以传统儒、释、道相异与相融的学说为核心的所有具有中国文化特 色的学术整体,具有广泛性、传统性、历史性、开放性、神秘性、特殊性等特点。这一系列 特点表明,国学的思想理论仍可以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有所创新,尤其是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 供不少理论方面的支持,尽管国学不能成为主导思想。在上一个世纪,不少外国著名科学家 在取得重大科学理论突破之前,曾因求助国学经典而得到启示的事例,深刻说明了国学对于 发展未来科学和造福人类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进一步整理出更多的优秀国学古籍, 让国学研究深入到每一个领域,也能发挥出国学的巨大功用。 三、国学需要大师吗?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提倡国学研究,致使国学研究人才出现严重的 断层现象。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有一些学者陆续提倡国学研究,但随着一批少数的 所谓国学大师的退隐和离世,到目前为止真正可以称得上国学大师的学者已是寥若晨星了。 十几年前,我们国家就一直在呼唤新的国学大师出现,于是陆续在高校建设文科基地以培养 “大师”新苗,在一些重大社科项目上投入大批资金以便一些较有成就的中老学者能迅速成 长成“大师”。这几年一些被标榜为新一代国学大师的人物似乎也因此与日俱增了,但是真 正能被学界共同接受的大师级人物依然没有几个。于是,“大师”成为国学研究者的心中渴 望,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流行名词。国学大师的缺席,会影响国学的研究和推广 吗?或者说,国学需要大师吗?这个问题不妨从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第一,国学大师应该具有什么标准?为什么有些成果卓著的学者仍是“伪大师”?纵观 二十世纪,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人物至少几十个,如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冯 友兰、张岱年等等。但只要认真检讨这些大师们的工作成绩,就会发现他们的成就也只局限 在国学研究的某个或某几个主要领域而已,关键在于他们能在所工作的领域中作出巨大的成 绩来。如果能大致依照前国学大师的成绩作为标准,那么评判一个学者是否能成为大师也就 有了较为客观的依据。但问题是,所有的大师都不是按照既定的标准评选出来的,而是由于 他们巨大的学术影响力而被社会公众自然造就的。所以,是否能成为国学大师,关键还在于 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同,而与所谓的标准关系并不大。 第二,国学大师如何造就?退一步说,国学研究人才如何培养?这几年来,国学又逐渐 得到重视。具体表现为:教育部陆续推行一些新政策鼓励国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不少高校纷 纷成立国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学网站和报刊杂志逐渐增多;社会上提倡儿童读诵国学经典
的潮流也开始出现:地下文献的出土为国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平台:等等。人们似乎开始 意识到,要造就新一代的大师,必须依靠社会的支持和教育的引导。这对国学研究来说,当 然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追问:这样做能造就大师吗?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 以往的国学大师都是怎样造就的。总结以往的经验可以发现,一个大师的造就需要多种特殊 因素:一是特殊天赋,二是热爱国学,三是家学渊源,四是家底深厚,五是转益名师,六是 海外留学,七是政府支持,八是社会重视,九是长期钻研,十是忧患经历。以此观之,我们 今天的努力只是主观地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而己,并非就能因此造就出大师来。当然 提供重视国学的环境,对提倡国学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国学大师与国学研究有什么关系?一个时代里拥有的大师越多,表明这个时代的 国学研究水平越高,这似乎已成为共识。因此,人们也就很自然地把国学的价值与是否拥有 大师直接联系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大师,往往是在学术上能自成体系、独树 帜的,其富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也是良莠并蓄的,因此虽然能标举一时的学术成就,也会 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简言之,大师对国学研究进程的阻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此而 没有大师的年代,国学研究或许能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能够朝着更纯学术的方向前进,尤 为可喜的是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所以,从理想化的角度出发,我认为 国学研究最需要的不是拥有大师,而是拥有弘扬人文科学精神的时代,拥有大批专注具体领 域踏实研究以求创新的人才。 四、国学前景光明吗? 这个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小问题:一是未来三十年国学研究前景如何?一是三十年以 后国学研究前景如何?后一个问题跟前一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但因距离今天相对遥远而难 以预见,且与当下所关注的不很密切,所以本文暂且存而不论。那么,如何来思考前一个问 题呢?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未来三十年国学研究会展现光明的图景。第一,就以 往的国学研究而言,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度被废弃的国学 研究又得到新的提倡。在八十年代,最明显的标志是设立一些国学研究所(包括易学研究所 道教研究所、佛教研究所等),召开几次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出版一系列学术论著 在九十年代,除了继续八十年代所做的各项工作外,最明显的标志是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培 养国学研究人才,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新时代国学研究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海内外拥有 定的学术影响。本世纪以来,不仅继续巩固了前二十几年的研究基础,而且在更宽广的领域 里开展国学研究,最值得一提的是提倡国学已逐渐深入人心,赢得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 心支持。如果能按照这样稳步推进,未来三十年的国学研究必将是光明的。第二,就目前国 学研究的成果而言,也有较好的基础。可以说,国学的核心是儒学、道学、佛学。而这三学 的研究,在目前国内不仅都拥有一大批人才,而且都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值得高兴的是 国内学者对国学不再仅仅满足于大而空的宏观研究,而是逐渐过度到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的研究。随着一批批新出土文献的问世,研究的思路也不断得到改变,也因此产生 出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来。如果国内学者能够立足于实证材料与理论创新相统一的研 究,国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在未来三十年里取得一些重大的突破还是很有希望的。第三,就未 来中国社会的需求而言,国学研究仍会得到大力提倡。提倡国学研究,很容易陷入复古主义 的误区。但是,从以往二十多年的经历来看,国内学者的复古倾向并不明显。当然,我们也 不能忽视,现在仍有些人打着提倡国学研究的旗号,使国学中的糟粕、迷信成分沉渣泛起 从社会上看,人们对国学的关心和重视,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关注,而图谋 靠国学来骗钱和复古的毕竟是少数。在学术界,提倡单纯依靠国学来振兴中华的学者是很少 的,更多的学者是能够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审视国学,深入比较国学与西学的优劣,并对国学
的潮流也开始出现;地下文献的出土为国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平台;等等。人们似乎开始 意识到,要造就新一代的大师,必须依靠社会的支持和教育的引导。这对国学研究来说,当 然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追问:这样做能造就大师吗?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 以往的国学大师都是怎样造就的。总结以往的经验可以发现,一个大师的造就需要多种特殊 因素:一是特殊天赋,二是热爱国学,三是家学渊源,四是家底深厚,五是转益名师,六是 海外留学,七是政府支持,八是社会重视,九是长期钻研,十是忧患经历。以此观之,我们 今天的努力只是主观地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而已,并非就能因此造就出大师来。当然, 提供重视国学的环境,对提倡国学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国学大师与国学研究有什么关系?一个时代里拥有的大师越多,表明这个时代的 国学研究水平越高,这似乎已成为共识。因此,人们也就很自然地把国学的价值与是否拥有 大师直接联系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大师,往往是在学术上能自成体系、独树 一帜的,其富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也是良莠并蓄的,因此虽然能标举一时的学术成就,也会 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简言之,大师对国学研究进程的阻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此而言, 没有大师的年代,国学研究或许能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能够朝着更纯学术的方向前进,尤 为可喜的是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所以,从理想化的角度出发,我认为 国学研究最需要的不是拥有大师,而是拥有弘扬人文科学精神的时代,拥有大批专注具体领 域踏实研究以求创新的人才。 四、国学前景光明吗? 这个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小问题:一是未来三十年国学研究前景如何?一是三十年以 后国学研究前景如何?后一个问题跟前一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但因距离今天相对遥远而难 以预见,且与当下所关注的不很密切,所以本文暂且存而不论。那么,如何来思考前一个问 题呢?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未来三十年国学研究会展现光明的图景。第一,就以 往的国学研究而言,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度被废弃的国学 研究又得到新的提倡。在八十年代,最明显的标志是设立一些国学研究所(包括易学研究所、 道教研究所、佛教研究所等),召开几次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出版一系列学术论著。 在九十年代,除了继续八十年代所做的各项工作外,最明显的标志是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培 养国学研究人才,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新时代国学研究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海内外拥有一 定的学术影响。本世纪以来,不仅继续巩固了前二十几年的研究基础,而且在更宽广的领域 里开展国学研究,最值得一提的是提倡国学已逐渐深入人心,赢得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 心支持。如果能按照这样稳步推进,未来三十年的国学研究必将是光明的。第二,就目前国 学研究的成果而言,也有较好的基础。可以说,国学的核心是儒学、道学、佛学。而这三学 的研究,在目前国内不仅都拥有一大批人才,而且都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值得高兴的是, 国内学者对国学不再仅仅满足于大而空的宏观研究,而是逐渐过度到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的研究。随着一批批新出土文献的问世,研究的思路也不断得到改变,也因此产生 出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来。如果国内学者能够立足于实证材料与理论创新相统一的研 究,国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在未来三十年里取得一些重大的突破还是很有希望的。第三,就未 来中国社会的需求而言,国学研究仍会得到大力提倡。提倡国学研究,很容易陷入复古主义 的误区。但是,从以往二十多年的经历来看,国内学者的复古倾向并不明显。当然,我们也 不能忽视,现在仍有些人打着提倡国学研究的旗号,使国学中的糟粕、迷信成分沉渣泛起。 从社会上看,人们对国学的关心和重视,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关注,而图谋 靠国学来骗钱和复古的毕竟是少数。在学术界,提倡单纯依靠国学来振兴中华的学者是很少 的,更多的学者是能够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审视国学,深入比较国学与西学的优劣,并对国学
思想进行批判和创新。也许正因如此,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才会逐步意识到国学研究和教育 的重要性,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如果国学研究者们能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以振兴和繁荣 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认真整理和总结出优秀的国学研究成果,并与国际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接轨,那么可以预见未来三十年的国学研究将展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之所以只预 见未来三十年,主要是考虑到现有的一大批中青年国学研究人才,在未来三十年里都是年富 力强,只要国学研究不再被人为割断进程,就一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预期成果。至于三十年 以后,是否能拥有更具生机活力的研究队伍,从目前情况分析还是难以预料的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国学,逐渐走出误区,在更宽广的学术领域中发挥国学的功用 在更单纯的学术氛围中造就国学的人才,在更圆融的学术概念中拓展国学的视阈,传承和弘 扬国学精粹,创新和重构国学思想,国学对中国乃至全人类发展的功用必将与日俱增,国学 研究的未来前景也必将逐渐光明! 主要参考文献: [1]曹聚仁《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随笔》:上海三联书店,1986 2]参见张岱年《国学从书·序》,载张善文《象数与义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思想进行批判和创新。也许正因如此,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才会逐步意识到国学研究和教育 的重要性,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如果国学研究者们能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以振兴和繁荣 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认真整理和总结出优秀的国学研究成果,并与国际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接轨,那么可以预见未来三十年的国学研究将展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之所以只预 见未来三十年,主要是考虑到现有的一大批中青年国学研究人才,在未来三十年里都是年富 力强,只要国学研究不再被人为割断进程,就一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预期成果。至于三十年 以后,是否能拥有更具生机活力的研究队伍,从目前情况分析还是难以预料的。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国学,逐渐走出误区,在更宽广的学术领域中发挥国学的功用, 在更单纯的学术氛围中造就国学的人才,在更圆融的学术概念中拓展国学的视阈,传承和弘 扬国学精粹,创新和重构国学思想,国学对中国乃至全人类发展的功用必将与日俱增,国学 研究的未来前景也必将逐渐光明! 主要参考文献: [1]曹聚仁《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随笔》:上海三联书店,1986. [2]参见张岱年《国学丛书·序》,载张善文《象数与义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