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汉字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经典阅读)古文字综合_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高明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90,文件大小:16.1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高明 著 后 . 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高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高明著.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6 ISBN7-301-02285-9 I.中…1.高…皿.汉字:古文字-文字学-中国N.H121 书 名: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著作责任者:高明著 费任编辑:刘方 标准书号:ISBN7-301-02285-9/H·0223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校内100871 电 话:出版部62752015发行部62559712编辑部62752032 排版者:北京成功信息公司 印刷者:北京大学印刷厂 发行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销者:新华书店 787×1092毫米16开本30.625印张765千字 1996年6月第一版1996年6月第一次印刷 定 价:55.00元(平)

序 言 这本《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是以作者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讲授古文字学的《讲义》为基 础改写而成的。原来的《古文字学讲义》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除一些有关古文字学基 础知识之外,主要从理论上阐述古代文字的形、音、义,即文字、音韵、训诘。第二部分是 以字表的形式说明古文字各种形体的演变。第三部分是古文字专题,其中包括商代甲骨文、两 周铜器铭文、战国文字等。 《讲义》的第二部分《古文字表》,已改编为《古文字类编》一书,于1980年冬季由中华 书局出版。现在又将第一和第三部分,分别写成《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中的上编和下编。但 是,无论在资料、内容、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较大的变动,与原来的《讲义》大不相同: 不过基本系统没有打破,这本书同《古文字类编》仍有密切关系,对初学者来说,两本书要 互相参阅。 古文字学是考古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从用途来讲,它应属于工具课的性质。文字本身就 是辅助语言的社会交际工具,可以将语言记录下来传达给生活在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人们。 由于文字是记录语言、表达思维的工具,所以古文字学既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同时与其 它专业,诸如:古代史、经济史、地理史、哲学史、法律史、文学史、音乐史、美术史、语 言学、古文献、考古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古文字同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陶文、 玺文、泉文,以及简书、帛书、载书等,其中有些资料本身既是历史文物,又是历史文献,彼 此不能分割,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尤其是汉代以前的史料,有时直接来自古文字。可 见,考古、历史与古文字,各自研究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彼此却是相辅相成的。如商代的历 史,文献资料极其有限,主要是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材料,才使商史研究大大向前推进。 研究古代经济,时代愈早资料愈感贫乏,亦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材料,才能得到补充。关 于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文献中记载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只知道土地公有,不准 买卖。岂不知早在周穆王时即已出现租田和易田,陕西岐山出土的“裘卫四器”,即有详细的 记述。《大孟鼎》铭云:周康王一次赏赐一位名盂的贵族千余名奴隶。《舀鼎》则记载:五个 奴隶价值铜百锊,如按汉代一锊合六两大半两折算,一个奴隶的价值还不到一百二十两铜。这 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有关商周时代的法制,文献资料甚少,《尚书·吕刑》虽有“五刑之属三千”的记载,但 无具体内容。西周时代的彝铭,保存了这方面的资料。像《镞匜》,《舀鼎》两篇铭文,分别 记录了当时争议双方自诉讼至判决的全部情况。败诉者不仅要赔偿胜诉者经济损失,还要遭 受惩罚,甚至治以鞭刑或黥刑。这些材料都是当事者的实录,是研究西周时代法制的最好资 料。哲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当时呼声最高的儒 家思想,早在西周彝铭中即有反映,以此来研究哲学思想史,可以追溯儒家思想的渊源。 i

古文字与古文献,二者关系更为密切,古籍经历代传抄、时逾千年以上,其中讹误实难 估计。孙诒让在《名原序》中曾谓:“盖秦汉间诸儒传读经典,已不能精究古文,如古多假忞 为文,与盒形近,而《书·大诰》日:‘盆考’、‘篮王’、‘前密人’、盆武’,则皆文之讹也。” 此本吴大徵之《字说》,吴氏云:“文字有从心者,或作··…壁中古文《大诰篇》其 文字必与宁字相似,后儒遂误释为宁。”类似的错误在其它古籍中也时常可见。清代学者对古 籍曾经进行大力整理,勘误正别,做了大量工作。他们采用两种整理方法:一是利用不同版 本相互勘校,发现歧异,再辨别是非。二是利用文字、音韵、训诂,即文字学的知识,甄别 文辞的讹误。像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孙诒让的《札递》,均为后者 的杰作。尽管清人做了许多工作,成绩很大,但是,古文献当中遗留的问题仍然不少,细心 研读,仍会时有发现。如《论语·公冶长》,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孔子回答:“女,器 也。”子贡又问:“何器也?”孔子答:“琏瑚也。”《礼记·明堂位》亦云:“夏后氏之四琏”。古 代注释家皆以琏为簋之别称。其实用古文字学来分析,琏并非簋之别称,而为簋的误字。先 秦古文簋字,可写作“匦”或“轨”,因与连字形近,后人误识为连,以后又赘增玉符,写成 琏。再如,孙诒让的《墨子閒诂》是整理古籍之典型著作,但其中也难免出现疏漏。如《节 葬篇》云:“鼎、鼓、几、梃、壶、褴(锚)”,乃是当时贵族死后用来殉葬的礼器,其中的 “鼓”字,显然是敦字之误。战国中晚期,鼎、敦、壶、镒是当时贵族殉葬礼制中最常见的礼 器组合,因孙氏尚不了解当时的殉葬制度,故而遗漏。 近些年来有不少古文献出土,甚为可贵,如甘肃武威出土的简书《仪礼》,山东临沂出土 的《孙子兵法》,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安徽阜阳出土的《仓颜篇》,尤其是湖南长沙马王 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其中有《易经》、《经法》、《老子》、《纵横家书》、《天文》、《地图》、《医 药》、《相马经》、《导引图》等多种书籍。整理这方面的古文献,更须具备古文字的知识,因 为抄写的时间较早,书中使用许多别体字和假借字,如不能分析和辨别,则无法进行工作。 古文字学这门学科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就有人从事研究,迄至宋代始取得学术界的重 视,从而得到发展。清自乾嘉以来,著名学者辈出,在古文字的研究方面获得不少成绩。近 些年来,由于全国各地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古文字资料,种类繁多,内 容广泛,经过学者们的努力,研究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仅从识字数量来看,已远远超 过了过去。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古文字学研究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关于古文字 学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不够严谨和不够科 学的现象,这些都应当引起注意。 这本书拖延的时间很久,如果连同撰写它的前身《古文字学讲义》的时间计算在内,前 后不下十年。迟迟不敢拿出来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愈学愈感到知识贫 乏,力不从心。以自已之昏昏,难得使人昭昭,唯恐因已而误人。后来由于使用过《古文字 学讲义》的兄弟院校的同行和前辈,鼓励我将其刊印成书,又蒙苑峰师、苏秉琦师、季庚师 等几位前辈多次催促和勉励,又有姚孝遂、李学勤、裘锡圭、赵诚等同志的大力协助,以及 本专业同志的帮助,使得撰写工作终于完成。 在此还应当感谢我的老师唐兰(立庵)先生。先生在世的时候,曾为撰写这本书想了几 个方案,花费了不少精力。他建议把讲义中的字表补充扩大,独立成书;再将其它几个部分 充实提高,撰写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古文字学》。由于先生的偏爱,委此重任,奈因能力所限, 实难胜任。今有此书出版,虽不能满足昔日之嘱,只求不负先生之栽培和期望

孙贯文先生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蒙其不吝赐教,受益良多。孙先生为撰写《中国古文字 学通论》亦花费了不少时间,有时为了讨论书中某一个问题,竟达数日不休。现在,此书即 将出版,孙先生却已作古。回忆往昔,我们为了研究古文字,终日促膝谈心,携手言志,绵 绵之乐,竟相隔世,书以至此,不觉泪下,悲痛至极。此书出版、尚能裨益兹学,以报孙先 生之一片苦心。 此书全部编撰工作均于一九八三年七月告罄,曾蒙文物出版社惠为刊印,一九八七年四 月出版。奈因原版残坏,无法重印,今又蒙北京大学出版社予以再版。书内有些部分较第一 版略有修订。借此重新刊印的机会,特向诸位师友表示衷心感谢,请予批评,指正。 一九九二年七月七日重修于北京大学考古系 3

目 次 序 言 上编 古文字学基础 第一章汉字研究的历史梗概 第一节先橐时期的汉字研究……… 3 对汉字起源和字体结构的探讨… 3 二 有关汉字的专门著作… 4 第二节豪始皇时期的“书同文字”… 4 对汉字形体的规范整理…… 4 二 隶书的创立……… 5 第三节两汉时期的字书与辞书…… 6 西汉时期的字书……… 6 二 东汉时期的字书……… 6 三两汉时期的辞书…… 个 四今古文学之争对文字学的影响… 8 第四节三国至隋唐对汉字的研究… 9 一 魏晋时期的字书和辞书… 9 二 纠正流俗刊正字体的措施…… 10 三唐代的“字原学” 11 四汲冢竹书及石鼓文的发现…… 11 第五节两宋时期对汉字研究的贡献 12 一 二徐对许慎《说文解字》的复原… 12 金石学的兴起… 13 三 “六艺文字”的搜集和著录… 14 四 隶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5 五“六书”的研究… 15 六 宋代编撰的字书……… 16 七 宋代的辞书… 17 八宋代的韵书… 17 第六节元明时期关于汉字的研究 18 元明时期对“六书”的研究…… …18 1

二 明代的字书 9 三明代陈第对上古音韵学的创兴… 19 第七节清代古文字学的建立和发展…… 19 一上古音韵学的建立…………………… 19 二 对《说文解字》研究的重要成就… 20 三清代金石学的发展 21 四商代甲骨文的发现与罗、王的学术活动 22 第二章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5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25 汉字同汉语的关系……… 25 二历史上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 ……………26 1.仓颉造字说2.文字始于结绳说3.起一成文说 三 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陶器符号…… 27 四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32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 36 从“象形”到“形声”的发展过程… 36 二汉字存在的问题………………… 40 第三章汉字的古形… 45 第一节研究汉字形体的传统理论一“六书”… 45 46 二 象形… 47 三 会意… 48 四形声… 51 1.“亦声”说2.“省声”说3.“复形复声”说 五转注…… 54 六假借… 56 第二节古文字的形旁及其变化 …57 第三节意义相近的形旁互为通用… …129 第四节汉字形体的简化与规范化…… 159 汉字形体的简化……… 159 1.变图形为符号2.删简多余和重复的偏旁3.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 偏旁4.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5.用笔划简单的字体更代笔划复杂的字体 二汉字形体的规范化…… …165 1,汉字结构的自然规范2.秦朝李斯等对汉字形体的规范整理 第五节古文字的考释方法……… 167 因袭比较法……… 168 辞例推勘法…… 169 三偏旁分析法… 170 2

四据礼俗制度释字…………171 第四章汉字的古音… 173 第一节语音学常识……… 174 一元音和辅音…………174 1.元音、半元音和复合元音2.辅音 二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清音与浊音… …176 1.送气音与不送气音2.清音与浊音 三传统音韵学所谓的“五音”和“七音” …177 四声母和韵母……… 179 五声调… 180 第二节中古音的……… 180 一 反切和双声叠韵… 181 二中古音的声纽… 182 三中古音的韵部……… …184 四等韵和四呼… 189 第三节上古音的… …193 上古声纽的考定……… ……194 二上古韵部的考定…… 195 三对转、旁转和声调……… 206 四关于上古音韵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207 第五章汉字的古义… 208 第一节训诂的意义和源流… 208 训站的意义…… *…208 二 训诂的源流 ……209 第二节训沽学的主要方法… 211 形训例…………………… 211 二义训例…… ………212 三 音训例…… 212 四以共名训别名例… 213 五以雅言训方言例… 213 第三节训诂学要籍简介… 214 《尔雅》… 214 二 《小尔雅》… 215 三 《广雅》………… 216 四 《释名》…… 217 五 《方言》…… 218 六 《急就篇》…… 219 七 《说文解字》… 219 3

下编古文字学专题 第六章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225 第一节商代甲骨文…………… 225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225 二 关于甲骨的整治、钻凿、占卜与刻辞……235 三甲骨文的语法… 1.词类2.句法 四商代甲骨文的分期…………256 1.世系2.称谓3.贞人4.贞卜事类5.文例和句型6.字形与书法 五商代甲骨文选读…………267 1.第一期甲臀文2.第二期甲骨文3.第三期甲骨文4.第四期甲骨文5.第 五期甲骨文 第二节周代甲骨文……… 324 一周代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324 二周代甲骨文选读…… 327 第七章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 333 第一节商周时期的钥器和钥器铭文… 333 一商周时期的铜器…… 333 1.烹饪器2.盛食器3.酒器4.水器 二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 344 第二节商周时期铜器铭文研究概况…… 346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346 二 关于铜器铭文的研究成果…… 352 第三节周代铜器铭文断代和分区… 358 西周铜器铭文断代研究……… 358 二东周铜器铭文的区域特征… 367 第四节商周时期铜器铭文选读… 370 一 商代铜器铭文选读…… 370 1.我作父己殷2.键作父乙殷 二西周铜器铭文选读…… 372 1.利殷2.天亡殷3.阿尊 4.大盂鼎5.令彝 6.过伯殷 7.适股 8.静殷 9.墙盘 10.奥钟 11.晋鼎12.虢季子白盘 13.周王款钟14.小克鼎15.师嫠殷 16.师兑殷 4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90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