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西能源学院:《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6.3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428.01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计2学时 课题(章节 及内容) 6.3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1.了解管内强迫流动边界层演变的基本特点,了解对流换热的特 点和影响因素: 教学目的 和要求 2.掌握管内流体平均速度与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3.掌握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选用原则和计算方法: 4.掌握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的修正方法: 重点 管内流动时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管内流体平均温度计 难点 算公式,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1.管内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管内热进口段与热充分发展段,管 (含课堂 教学内容、 内流体温度变化机理及其计算,管内对流换热的其它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2.常用的管内强迫流动准则公式,对流换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修 辅助手段等) 正方法,换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启发讨论、诱导式、归纳总结法。 作业布置 6-18、6-27 主要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2.章熙民、任泽霈等,《传热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课后自我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实例.用力知学知识进行解释.使 总结分析 学生从根本上清楚原因,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计 2 学时 课题(章节 及内容) 6.3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管内强迫流动边界层演变的基本特点,了解对流换热的特 点和影响因素; 2.掌握管内流体平均速度与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3.掌握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选用原则和计算方法; 4.掌握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的修正方法; 重 点 难 点 管内流动时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管内流体平均温度计 算公式,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等) 教学内容: 1.管内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管内热进口段与热充分发展段,管 内流体温度变化机理及其计算,管内对流换热的其它影响因素。 2.常用的管内强迫流动准则公式,对流换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修 正方法,换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启发讨论、诱导式、归纳总结法。 作业布置 6-18、6-27 主 要 参考资料 1.杨世铭 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章熙民、任泽霈等,《传热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实例.用力知学知识进行解释.使 学生从根本上清楚原因,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6.3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一.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 征边界层的发展受到限制 1.流动有层流和湍流之分。 层流:Re<2300 过渡区:2300<Re<10000 旺盛湍流:10000≤Re 2.入口段的热边界层薄,表面传热系数高。 层流入口段长度:1/d≈0.05RePr 湍流时:1/d≈60 入口段充分发展段 入口段充分发展段 一(0~x的平均值) h(0x的平均值) 1.0 r/d xld 层流 湍流 充分发展段的特点 流动充分发展段:流体径向速度分量为0:轴向速度不再沿流向改变。 热充分发展段:tf及tw与管内任意点的温度t组成的无量纲温度随管长保 持不变。 3.热边界条件有均匀壁温和均匀热流两种。 湍流:除液态金属外,两种条件的差别可不计 层流: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换热系数差别明显。 入口段充分发限段 .(x (r) -t=cons 图518均匀热流与均匀壁温条件下流体温度及 壁面温度沿主流方向的变化

2 山西能源学院教案 6.3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一. 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 征边界层的发展受到限制 1. 流动有层流和湍流之分。 层流:Re  2300 过渡区:2300  Re  10000 旺盛湍流:10000  Re 2. 入口段的热边界层薄,表面传热系数高。 层流入口段长度:l / d  0.05 Re Pr 湍流时:l / d  60 层流 湍流 充分发展段的特点 流动充分发展段:流体径向速度分量为 0;轴向速度不再沿流向改变。 热充分发展段:tf 及 tw 与管内任意点的温度 t 组成的无量纲温度随管长保 持不变。 3. 热边界条件有均匀壁温和均匀热流两种。 湍流:除液态金属外,两种条件的差别可不计 层流: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换热系数差别明显

常热流边界条件下: d立=2g =const dx pcouR 故,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全管长的平均温度可取为进出口断面流体平均温度 的算术平均值 4=(6,+)/2 在热充分发展段有: diy dt =const dxdx 故,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全管长的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换热传热温差,可取 为进出口温度差的算术平均值 △=(ai+△i)/2 常壁温边界条件下: d,_2hk。-t) dl。-_2hd d pcpuR (t-t) pcpuR 故,常壁温边界条件下,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度差将沿管长按对数曲线规律变 化。进一步推导,可得全管长流体与壁面间的平均温度差: 6-t-6-)r-△r tw-ty -t 47 二. 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1.实用上使用最广的是迪贝斯一贝尔特公式: Nu=0.023 Re8 Pr 加热流体时n=0.4,冷却流体时n=0.3。 式中定性温度采用流体平均温度t。,特征长度为 管内径 实验验证范围:Ree=104~1.2×10,Pr。=0.7~120,1/d≥60。 此式适用与流体与壁面具有中等以下温差场合。 (1)变物性影响的修正 实际上来说,截面上的温度并不均匀,导致速度分布发生畸变。 一般在关联式中引进乘数:/n,少或(Pr,/Pr,)》”,来考虑不均匀物性场对 换热的影响。 3

3 常热流边界条件下: 故,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全管长的平均温度可取为进出口断面流体平均温度 的算术平均值   ' " 2 f f f t  t  t 在热充分发展段有: 故,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全管长的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换热传热温差,可取 为进出口温度差的算术平均值   ' " t  t  t 2 常壁温边界条件下: 故,常壁温边界条件下,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度差将沿管长按对数曲线规律变 化。进一步推导,可得全管长流体与壁面间的平均温度差: 二. 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1.实用上使用最广的是迪贝斯-贝尔特公式:  0.8 0.023 Re Pr n f f f Nu 加热流体时n  0.4,冷却流体时n  0.3。 式中定性温度采用流体平均温度 f t ,特征长度为 管内径。 实验验证范围:   4 5 Re 10 ~ 1.2 10 , f Pr  0.7 ~ 120, f l / d  60。 此式适用与流体与壁面具有中等以下温差场合。 (1)变物性影响的修正 实际上来说,截面上的温度并不均匀,导致速度分布发生畸变。 一般在关联式中引进乘数( /  ) 或(Pr / Pr ) n n f w f w ,来考虑不均匀物性场对 换热的影响

333333W 图69换热时管 内速度分布的畸变 1一等温流:2一冷却液 体或加热气体;3一加 热液体或冷却气体 大温差情形,可采用下列任何一式计算。 迪贝斯一贝尔特修正公式,n=0.4 u=0.023Re98Prc, 对气体被加热时, 0.5 c, 当气体被冷却时, C4=1 对液体,冷却或加热时 m =0.11 C.= n, m=0.25 2.入口段 入口段的传热系数较高。对于通常的工业设备中的尖角入口,有以下入口效 应修正系数: 0. =1+ d 3.螺线管 二次环流 戴面上速 度分布

4 大温差情形,可采用下列任何一式计算。 迪贝斯-贝尔特修正公式,n=0.4  0.8 0.023 Re Pr n f f f t Nu c 对气体被加热时, 当气体被冷却时,  1 t c 对液体,冷却或加热时 2. 入口段 入口段的传热系数较高。对于通常的工业设备中的尖角入口,有以下入口效 应修正系数:         0.7 1 l d c l 3. 螺线管

强化了换热。对此有螺线管修正系数: 对于气体 C,=1+10. 3 对于液体 C,=1+1.77 R 三、管内层流换热关联式 表5-3不同截面形状的管槽内层流充分发展换热的Nu数 Nu=hdd 截面形状 均匀热流 均匀壁温 (R=兰)P 正三角形 3.11 2.47 53 正方形 3.61 2.98 57 正六边形 4.00 3.34 60 4.36 3.66 64 名=2 a 4.12 3.39 62 长方形 b 表5-3(续) Nu =hd /A 截面形状 均匀热流 均匀壁温 e(R=世) 4.79 3.96 69 5.33 4.44 73 6.49 5.60 82 8.23 7.54 96 5

5 强化了换热。对此有螺线管修正系数: 对于气体         3 1 10.3 r d c R 对于液体  1  1.77 r d c R 三、管内层流换热关联式

表5-4环形空间内层流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Nu数 (一侧壁面绝热,另一侧壁面等温) 内外径之比d/d。 内壁a, 外壁u。 3.66 0.05 17.46 4.06 0.10 11.56 4.11 0.25 7.37 4.23 0.50 5.74 4.43 1.00 4.86 4.86 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t。(n,按壁温t,确定),管内径为特征长度,管子 处于均匀壁温。 实验验证范围为: Pre=0.48~16700, =0.0044~9.75, 1. 、1/3 、0.14 11d ≥2. 6

6 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 f t (w 按壁温 w t 确定),管内径为特征长度,管子 处于均匀壁温。 实验验证范围为: Pr  0.48 ~ 16700, f   f  0.0044 ~ 9.75, w                。 1/3 0.14 Re Pr 2 / f f f w l d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