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历史学科高考备考核心突破 第9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 (1927-1949) 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谢盈莹 一、考情分析 1.考点分布: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解放战争:日本军国主义 的侵华罪行: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毛泽东思想。 2.近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和广东卷所体现的价值导向: (1)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2)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中的探索。 (3)民族工业发展与实业救国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工业发展与时代的关联。 (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艺术生备考时间短任务重,且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 要。他们时空观念比较模糊,对时代特征的了解不够清晰,对具体史实的掌握也不够精准: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时间轴理清史实,分析时代特征,形成整体认识,结合时代特征细化历史细节: 2.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族工业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等具体事件 3讲练结合,针对性解决中共探索革命道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等核心知识点,强化 做题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族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 难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 共根据地政权建设。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考情分析(略) 第二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1927-1949)进行时空定位, 并概括时代特征。 学生自主绘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1927-1949)时间轴,结合1927-1949年中 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不同角度的史实,来分析时代特征
艺术生历史学科高考备考核心突破 第9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1927-1949) 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谢盈莹 一、考情分析 1.考点分布: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解放战争;日本军国主义 的侵华罪行;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毛泽东思想。 2.近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和广东卷所体现的价值导向: (1)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2)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中的探索。 (3)民族工业发展与实业救国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工业发展与时代的关联。 (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艺术生备考时间短任务重,且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 要。他们时空观念比较模糊,对时代特征的了解不够清晰,对具体史实的掌握也不够精准;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时间轴理清史实,分析时代特征,形成整体认识,结合时代特征细化历史细节; 2.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族工业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等具体事件 3.讲练结合,针对性解决中共探索革命道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等核心知识点,强化 做题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族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 难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 共根据地政权建设。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考情分析(略) 第二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1927-1949)进行时空定位, 并概括时代特征。 学生自主绘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1927-1949)时间轴,结合 1927-1949 年中 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不同角度的史实,来分析时代特征
政治 五四 中国共产 运动 国共合作、北伐战净 国共对峙 全民族抗战 党成立 国共内战 新中国 成立 民族资本主 民族资本主 民族资本主 经济 义较快发展 义日益萎缩 义陷人绝境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国民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时空 1919年 1921年 1924年 1927年 1931年1937年 1945年 1949年 坐标 马克思 工农武 新民主主义 中共七届二中 主义广 新三民 装制据 《论 思想 主义 革命思想 泛传播 思想 民民主专政》 任务一: 梳理、识记(1927一1949)政治领域的重要史实 1.国共十年对峙 2抗日战争(1931-1937-1945) 3.解放战净(1945一1949) (1927-1937)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 (1)争取和平民主: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 (1)革命新道路: (2)全民族抗战 (2)人民解放战净 南昌起义、八七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会议、秋收起义、 ①战略防御:解放军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②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井冈山革命根据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②战路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地、工农武装割 ③工业内迁与高校西迁 ③《中国土地法大纲》 据思想 ④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④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红军长征: ⑤根据地建设:“三三制 双减 ⑤七届二中全会 遵义会议 双交”政策、大生产运动 ⑥渡江战役: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一1949)政治领域的阶段特征 ①中国共产党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革命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②国共关系曲折发展,从对峙走向合作最后关系破裂;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步深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任务二:列表整理并识记(1927一1949)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期 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较快发展 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②"改订新约” 运动:③币制改革 抗日战净 (1937-1945) 日趋萎缩 ①官僚资本的掠夺;②日军的毁坏和吞并;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 解放战净 (1945-1949 陷入绝境 ①美国独占中国市场;②国民政府掠夺 任务三:梳理、识记(1927-1949)中共的土地政策 (1)1927-1937:土地革命(打士豪、分田地);(2)1937-1945:“双减双交”;(3)1947.9: “耕者有其田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一1949)经济领域的阶段特征 ①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后遭到严重破坏;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②革命根据地:中共结合革命实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废除
任务四:列表整理并识记(1927一1949)思想领域的重要史实 时期 阶段 文章、著作 思想理论 国共十年对峙 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7-1937)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抗日战争 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 (1937-1945) 成熟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解放战争 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人民民 (1945-1949) 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主专政的理论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一1949)思想领域的阶段特征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指导中国革命 走向胜利。 第三部分:核心考点突破 教师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高考真题等方法,带领学生对基础知 识进行梳理,着重突破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一)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 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选集》第3卷 任务五:探究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如何探索革命新道路的? ①武装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先后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②受挫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④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 西瑞金成立。 毛泽东终于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核心突破(二)独立自主之路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2013.广东卷)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 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 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 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心把气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政治局总负责 三人小组负责军事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张闻天 周恩来 王稼祥 毛泽东 挽救中国革命:幼稚一成熟
第三部分:核心考点突破 教师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高考真题等方法,带领学生对基础知 识进行梳理,着重突破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一)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 核心突破(二)独立自主之路
核心突破(三)合作抗日之路 任务八: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原因 材料四当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制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起,不断敦促蒋介石改 变对日态度,放弃妥协政策,逐步走上坚决抗日的道路。…解放区遍及19个省区,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人口达1亿,军队数量发展到130万人,民兵也有268万人。…自1938年下半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不 断抵制蒋介石、国民党的种种反共摩擦行为,以保证国共合作基础,向着有利于抗日方向发展。八路军、 新四军及各地游击队,不仅抗击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国共合作,坚持抗日 战争方向,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一张宪文《关于抗日战争几个观点的认识》 “九一八”事变后,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倡导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维护和巩固 国共合作;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始终坚持抵抗日本侵略: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敌后战 场成为抗日主要战场;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民主政权成为抗日民主建设典范:领导人民共赴国难 和铸就伟大抗战精神 思考: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净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 心和自信心: ②中国抗日战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净作出了重 大贡献;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④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他:保存中国近代工业力量;培养大批军政人才;凝聚中华民族,等等。 总之,抗日战争的胜利莫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 材料二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 材料三”在存亡危急之秋…对于国内任何党 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 才是我们的出路! 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蒋介石1937.9.23庐山谈话 任务六: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①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莫定了基础。 ②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 二天,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核心突破(三)合作抗日之路
任务七:分别说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名称、重要战役,说明两个战场的关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 互相协同、互相配 合的关系,都是全民 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 分,都为中华民族的 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应该割裂与对立 起来。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教师结合高考真题,突破核心考点 (2020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安等4个县当选 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延安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 各阶层百姓共同抗日 4652511 2 2 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日民族统战线得到了落实 (2014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 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 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 要在中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结合国际形势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2015·全国I卷高考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 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 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持久防御作战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白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2020全国Ⅲ卷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张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 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秩序 C,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教师结合高考真题,突破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四)和平民主之路 材料五国共代表 材料六在国民党六届二 经过43天谈判,双 中全会上,主导战后对共缓 方于1945年10月 和政策的温和派失势,强硬 10日签署会谈纪要, 派在蒋介石的默认与支持下 即著名的《双十协 实际上推翻了政协决议,… 定》。规定了和平 基本终结了自政协开始的战 国共关系再度破 建国、坚决避免内 后民主化进程,最终导致大 重庆谈判时期毛泽 战、召开政协会议 规模内战战火再起。一邓野 东与蒋介石的合影 等有利内容。 《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 任务九:列举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①中共七大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②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③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核心突破(五)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任务十:列表整理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时间 国共关系 原因 影响 国民革命 1924-1927 合作 打倒例列强除军阀是共同愿望 国、共力量得到发展,基 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土地革命 中国内战,给日本侵华以 1927-1937 对峙 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可趁之机。 抗日战争 1931-1945 合作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解放战争 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激化了阶 中国再内战,蒋败逃台湾 1945-1949 对抗 级矛盾: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造成了国家的长期分裂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主要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启示: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损。 核心突破(六)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任务十一:列表总结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时期 政策 内容 影响 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路线打土豪、分田地 提高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革命发展 (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也利于联合地 (1931-1945) 租交息 主阶级一致抗日。 解放战净时期 耕者有其田的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调动了解放区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 (1945-1949) 土地制度 地 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 (1950-1952) 地归农民所有 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政权。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改造成了集体经济。 (1953-1956)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 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平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 (1958-1983) 均主义,大锅饭 极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促进工业和经济 (1978年至今) 责任制 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核心突破(四)和平民主之路 核心突破(五)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核心突破(六)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农村土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赖以发展的基础一毛泽东 据上表(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你从中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①中共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体现了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②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调整政策,体现原则 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021全国乙卷高考30)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 和麦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 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 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小结: 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 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一一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如: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小结: 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 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2021 年 2 月 20 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如: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