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 问 顾颉刚 王佐学校 刘荣秀
怀疑与学 问 顾颉刚 王佐学校 刘荣秀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 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 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3理解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 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 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3.理解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检查预 生 进 情 作者简介
学 生 进 行 作 者 简 介 ( 检 查 预 习 情 况 ) :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 点。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
思考题二: 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 分论点?这句话在文中还 有何作用?分论点与总论 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二: 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 分论点?这句话在文中还 有何作用?分论点与总论 点之间有何联系?
提问: 文章开头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 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讲解: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 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 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提问: 文章开头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 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讲解: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 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 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 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孟子
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 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第三段: 1.这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如何? ①②③|④ 因果关系;第三句是举例论证。 2.本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2)形成层递,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第三段: 1.这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如何? ①②③︱④ 因果关系;第三句是举例论证。 ⑴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⑵形成层递,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⑶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2.本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第四、五段思考讨论 1.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2.“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 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第四、五段思考讨论: 1 . 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2.“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 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小组内讨论第6段句与句之 间关系;然后交流。 第(2)(3)(4)5)四句是用道理去论证道理去 证明第(1)句提出的论点。 第(2)(3)是第一层:从反面说理,指出没 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 第(4)(5)是第二层:从正面说理,指出只 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 起来
小组内讨论第6段句与句之 间关系;然后交流。 第(2)(3)(4)(5)四句是用道理去论证道理去 证明第(1)句提出的论点。 第(2)(3)是第一层:从反面说理,指出没 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 第(4)(5)是第二层:从正面说理,指出只 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