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进入退出壁垒 进入(Etry,是指一个厂商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即开始生 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 进入的程度,反映在市场份额的变化上,即在同一时间 内新进入者获得的市场份额减去退出厂商放弃的市场份 额; 进入的速度,即进入者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在MES之 上),还是先以小规模和平而后逐渐扩大规模。 进入率 新进入厂商数量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新进入厂商数量 净进入率= 新进入厂商数量-退出厂商数量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新进入厂商数量
第六章 进入退出壁垒 进入(Entry),是指一个厂商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即开始生 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 进入的程度,反映在市场份额的变化上,即在同一时间 内新进入者获得的市场份额减去退出厂商放弃的市场份 额; 进入的速度,即进入者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在MES之 上),还是先以小规模和平而后逐渐扩大规模。 100% + = 原在位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进入率 100% - + = 原在位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退出厂商数量 净进入率
第六章进入退出壁垒 进入的渗透率= 新进入厂商的销售额 ×100% 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进入者进入后的生存时间,即进入者的平均寿命周期。 进入的方式 (1)进入者采用技术的角度:模仿和创新。 (2)进入者创立企业方式的角度:全新进入、收购、内部发展。 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进入者往往是采用多种方式进入。进入是引进新 技术、进行创新常用的一种工具,进入还可以促使在位者提主经营效率, 减少管理上的懈怠,从而为降低价格提供了基础
第六章 进入退出壁垒 = 100% 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新进入厂商的销售额 进入的渗透率 进入的方式 (1)进入者采用技术的角度:模仿和创新。 进入者进入后的生存时间,即进入者的平均寿命周期。 (2)进入者创立企业方式的角度:全新进入、收购、内部发展。 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进入者往往是采用多种方式进入。进入是引进新 技术、进行创新常用的一种工具,进入还可以促使在位者提主经营效率, 减少管理上的懈怠,从而为降低价格提供了基础
进入的阶段 准备期。进入者对要进入的市场进行考察的一段时间,活动大都秘密进 行,当准备期工作结束时,有的潜在进入者会放弃进入。 进入期。进入者投资以便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的一段时间。根据进入 的不同产业的特点,进入期长短差异较大。 持续期。进入者的战略由进入转向企业长期目标、着手战略发展的时期。进入者必 须大量投资于广告宣传、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质量等活动。 后进入期。各项进入活动均已充分进行之后的时期。进入者的战略一般是 维持或防守已占领的市场位置
进入的阶段 准备期。进入者对要进入的市场进行考察的一段时间,活动大都秘密进 行,当准备期工作结束时,有的潜在进入者会放弃进入。 进入期。进入者投资以便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的一段时间。根据进入 的不同产业的特点,进入期长短差异较大。 持续期。进入者的战略由进入转向企业长期目标、着手战略发展的时期。进入者必 须大量投资于广告宣传、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质量等活动。 后进入期。各项进入活动均已充分进行之后的时期。进入者的战略一般是 维持或防守已占领的市场位置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所谓进入壁垒,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 现存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 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它反映了新企业 与现存企业之间竞争条件的差异,影响到该市 场的垄断竞争状况,从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 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进入壁垒的大小既反 映了市场内的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也反映了 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面临的劣势的程度。 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 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那些因素
所谓进入壁垒,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 现存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 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它反映了新企业 与现存企业之间竞争条件的差异,影响到该市 场的垄断竞争状况,从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 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进入壁垒的大小既反 映了市场内的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也反映了 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面临的劣势的程度。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 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那些因素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结构性的进入壁垒,又叫做经济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欲进 入的产业本身的基本特性,即进入某一特定产业时遇到的经 济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包括技术、 成本、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障碍。 策略性的进入壁垒,又叫做行为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在 位厂商的行为,特别是在位者可以采取行动提高结构性壁 垒,或者扬言一旦进入就采取报复行动。这种威胁必须具 有可置信性
结构性的进入壁垒,又叫做经济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欲进 入的产业本身的基本特性,即进入某一特定产业时遇到的经 济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包括技术、 成本、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障碍。 策略性的进入壁垒,又叫做行为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在 位厂商的行为,特别是在位者可以采取行动提高结构性壁 垒,或者扬言一旦进入就采取报复行动。这种威胁必须具 有可置信性。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政策和法律法规 >又称政府管制进入壁垒。 >这是由于政府颁布的限制进入的法律、法令和政 策形成的。政府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往往对新 企业进入进行政策和法规的管理和限制,形成进 入壁垒。 德姆塞斯等学者认为,在某些产业中,企业经营 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企业进出口需要获得有关 的许可证,资金筹措也在受到政府的限制,还有 差别性税收壁垒、专利制度等,都成为阻碍新企 业进入的壁垒。并且,这种壁垒是很难用降低成 本或增加广告费用等手段加以克服的
政策和法律法规 ➢ 又称政府管制进入壁垒。 ➢ 这是由于政府颁布的限制进入的法律、法令和政 策形成的。政府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往往对新 企业进入进行政策和法规的管理和限制,形成进 入壁垒。 ➢ 德姆塞斯等学者认为,在某些产业中,企业经营 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企业进出口需要获得有关 的许可证,资金筹措也在受到政府的限制,还有 差别性税收壁垒、专利制度等,都成为阻碍新企 业进入的壁垒。并且,这种壁垒是很难用降低成 本或增加广告费用等手段加以克服的
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是指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即 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 >在规模经济性显著的行业,现存企业 般都进入大规模生产,享有成本优势。 新进入企业也是一样,它必须要在取得 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 的规模效益
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是指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即 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 ➢在规模经济性显著的行业,现存企业一 般都进入大规模生产,享有成本优势。 新进入企业也是一样,它必须要在取得 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 的规模效益
产品差异性 产品差别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般 地讲,现存企业经过长期经营已享有一定的名声 和信誉,顾客对其厂名、商标、产品已形成一定 的偏好,老企业享有产品差别的优势。它就形成 了一种“先发优势”,只要再投入少量的广告费 用便可保持这种优势。 在买方对现有企业的产品有较强烈偏好的产业中, 打算进入市场的新企业为了克服消费者这种已有 的偏好,争夺在位企业的老顾客,吸引买方形成 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须支出巨额的促销费用。 这样,必然会导致其总成本高于在位企业的成本
产品差异性 ➢ 产品差别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般 地讲,现存企业经过长期经营已享有一定的名声 和信誉,顾客对其厂名、商标、产品已形成一定 的偏好,老企业享有产品差别的优势。它就形成 了一种“先发优势”,只要再投入少量的广告费 用便可保持这种优势。 ➢ 在买方对现有企业的产品有较强烈偏好的产业中, 打算进入市场的新企业为了克服消费者这种已有 的偏好,争夺在位企业的老顾客,吸引买方形成 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须支出巨额的促销费用。 这样,必然会导致其总成本 高于在位企业的成本
对某一要素的垄断 >老企业一般已占有一些稀缺的资源,包 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技术专利的占有、 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占有,以及本行业的 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占有等方面,这也是 新企业的进入障碍
对某一要素的垄断 ➢老企业一般已占有一些稀缺的资源,包 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技术专利的占有、 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占有,以及本行业的 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占有等方面,这也是 新企业的进入障碍
策略行为 >这是指在卖方高度集中化的寡头垄断产业中,现有企 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度供 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政策和 阻止进入行为所构成的旨在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 垒。 > 现存企业会设法阻止新企业进入,或者实行“阻止进 入价格政策”中,寡头垄断行业的在位企业,通过相 互协调,控制产业利润率,把价格定在既能获得超常 利润,又不至于吸引潜在企业进入的水平上,从而形 成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壁垒。或者实行“阻止进入投资 政策”,通过扩大投资形成一定的过剩供给,降低需 求诱引,以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
策略行为 ➢ 这是指在卖方高度集中化的寡头垄断产业中,现有企 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度供 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政策和 阻止进入行为所构成的旨在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 垒。 ➢ 现存企业会设法阻止新企业进入,或者实行“阻止进 入价格政策”中,寡头垄断行业的在位企业,通过相 互协调,控制产业利润率,把价格定在既能获得超常 利润,又不至于吸引潜在企业进入的水平上,从而形 成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壁垒。或者实行“阻止进入投资 政策”,通过扩大投资形成一定的过剩供给,降低需 求诱引,以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