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盘盂(yu)探汤(tang)诣(zh)王侮辱(r) B、更(geng)鸣溉(gai)汲云鬓(bin)束缚(fu) C、酒酣(han)燕(yan)山金柝(tuo)湮(yan)没 D、赏赐(ci)可汗(han)朔(shuo)气墙圮(p1) 2、下面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及其日中如探汤。汤,这里指热水。B、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 C、诸儿竞走取之。走:跑。D、阅十余岁。阅:读书 3、下面各句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鸠曰:"子将安之?〃安,安家。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 C、但知其一。但:只。D、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徒:只、仅 4、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吏二/缚一人/诣王。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根据提示,用合适的语句回答。(8分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时间:10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积累·运用(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盘盂(yú) 探汤(tāng) 诣(zhǐ)王 侮辱(rǔ) B、更(gēng)鸣 溉(gài)汲 云鬓(bìn) 束缚(fù) C、酒酣(hān) 燕(yān)山 金柝(tuò) 湮(yān)没 D、赏赐(cì) 可汗(hàn) 朔(shuò)气 墙圮(pǐ) 2、下面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A、及其日中如探汤。汤,这里指热水。 B、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 C、诸儿竞走取之。走:跑。 D、阅十余岁。阅:读书。 3、下面各句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A、鸠曰:“子将安之?” 安,安家。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 C、但知其一。但:只。 D、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徒:只、仅。 4、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吏二/缚一人/诣王。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根据提示,用合适的语句回答。(8 分) ⑴《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眉鸟》中” 这两句表达了自由 的美好。 (3)最能表明《河中石兽》主旨的句子是 (4)《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形容白雪纷纷的情景的,除此外,还有一个句子也是形容这种情景的, 这个句子是 (5)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得出的一个成语应该是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言,请你结合《河中石兽》谈谈你对这两 句诗的理解。(2分) 7、《复褥》中韩康伯说”火在熨斗中而柄热”的意思是 母认为他”异”的原因是 (2分) 阅读理解(40分) (一)《穿井得人》(6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口也 1、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是()。(2分) A有闻而传之者B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D国人道之
⑵《画眉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自由 的美好。 ⑶最能表明《河中石兽》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形容白雪纷纷的情景的,除此外,还有一个句子也是形容这种情景的, 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得出的一个成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言,请你结合《河中石兽》谈谈你对这两 句诗的理解。(2 分) 7、《复裈》中韩康伯说“火在熨斗中而柄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 母认为他“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穿井得人》(6 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口也” 1、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2 分) A 有闻而传之者 B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 C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 国人道之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下列哪一句构成的歧义与”丁氏穿井得一人”类似()(2分) A、叔叔亲了我哥哥也亲了我 B、真好吃 C、甲:你语我像皇帝哪,还是像太后呢? 乙:你是太厚,脸皮太厚! D、手表不要退回。 3、说说自己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2分) (二)蜀鄙二僧(18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住?"曰:"吾 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住?“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 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蜀之鄙有二僧(鄙:) (2)贫者语于富者曰(语:) (3)吾欲之南海(之:)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 2、与”子何恃而往”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下列哪一句构成的歧义与“丁氏穿井得一人”类似( )(2 分) A、叔叔亲了我哥哥也亲了我。 B、真好吃! C、甲:你语我像皇帝哪,还是像太后呢? 乙:你是太厚,脸皮太厚! D、手表不要退回。 3、说说自己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2 分) (二)蜀鄙二僧(18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住?”曰:“吾 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住?”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 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 (1)蜀之鄙有二僧( 鄙: ) (2)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 (3)吾欲之南海( 之: )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 ) 2、与“子何恃而往”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B、过王而行 C、家无井而溉汲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同问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表达效果相同的句子是()(2分) A、子何恃而住?B、沿河求之,不亦偵乎? C、缚者曷为者也?D、子将安之?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越明年,贫者自南海外,以告富者。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文中”子何恃而往”出现两次,意思完全相同,但各自表达的语气不同。第一次语气是 表达效果是 第二次的语气是 表达效果是 。(2分) 6、原文开头其实还有一段: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 。试根据该文的内容,依照前面的句式,将其补充完 整。(2分) 7、尽量引用原文回答:(4分) 文中 这句话可以看出到南海去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 ,结果未能达到目的,贫者只依靠 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见 8、"贫者自南海还”,你认为富者有没有去南海呢?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点石成金(16分)
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B、过王而行 C、家无井而溉汲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同问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表达效果相同的句子是( )(2 分) A、子何恃而住? B、沿河求之,不亦傎乎? C、缚者曷为者也? D、子将安之? 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越明年,贫者自南海外,以告富者。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文中“子何恃而往”出现两次,意思完全相同,但各自表达的语气不同。第一次语气是__________, 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的语气是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6、原文开头其实还有一段: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根据该文的内容,依照前面的句式,将其补充完 整。(2 分) 7、尽量引用原文回答:(4 分)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到南海去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 “____________”,结果未能达到目的,贫者只依靠“__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贫者自南海还”,你认为富者有没有去南海呢?谈谈你的理解。(2 分) (三)点石成金(16 分)
人贫苦特甚,生平①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为道教之祖。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② 赤贫,不胜③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顷,④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⑤再拜曰:不 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⑥大道。"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 不见。 【注释】①虔奉:真诚地信奉。②赤:极端。③悯:同情。④粲然:金光闪闪的样子。⑤再拜:拜了两次。 ⑥大道:成仙的真道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分) (1)吕祖感其诚诚 (2)汝欲之乎欲: 2、与"为道教之祖”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胜悯之B、汝欲之乎C、吾欲汝之指头也D、闻之于宋君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 (2)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 4、吕祖为何”倏不见?”(2分) 5、给下面的语句加上标点符号。(2分) 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写作(40分) (一)文章修改(10分) ①如果一个人走路怕摔,吃饭怕噎,是干不成一番事业的!当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几个庄稼汗,他们 在全国帅先搞起了联产责任制。②小岗村的人就是凭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敢,开劈了新天地。记得小泽征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①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为道教之祖。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② 赤贫,不胜③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顷,④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⑤再拜曰:“不 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⑥大道。”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 不见。 【注释】①虔奉:真诚地信奉。②赤:极端。③悯:同情。④粲然:金光闪闪的样子。⑤再拜:拜了两次。 ⑥大道:成仙的真道。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 分) (1)吕祖感其诚 诚:____________(2)汝欲之乎 欲:_____________ 2、与“为道教之祖”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不胜悯之 B、汝欲之乎 C、吾欲汝之指头也 D、闻之于宋君 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 (2)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 4、吕祖为何“倏不见?”(2 分) 5、给下面的语句加上标点符号。(2 分) 子 诚 能 如 此 无 私心 也 可 授 以 大 道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 分) 三、写作(40 分) (一)文章修改(10 分) ①如果一个人走路怕摔,吃饭怕噎,是干不成一番事业的!当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几个庄稼汗,他们 在全国帅先搞起了联产责任制。②小岗村的人就是凭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敢,开劈了新天地。记得小泽征
尔,这位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在参加一次国际比赛时,③面对评委设置的一个小小的故意错误,他两次直 截了当地说:"错了!一定是乐谱有错!"顿时,评委们报于热烈的掌声。④生活尤如激流,只有勇敢的人 能游过去:⑤事业尤如高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翻越 (1)文中有四个别字,应分别改为 (2分) (2)将①句加横线的句子加以改动,使得语气加强。(1分) (3)标有序号的五个句子有两个是病句 句(填序号)应改为 句应改为 (4分) (4)在下面补出这则短文的中心句。(10字以内)(2分) (5)短文中还有什么问题请找出一处并加以修改。(1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30分)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 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 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位叫贡红 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 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当然,母爱不一定都表现在这些大事上,她可以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这些都会 让你深深地感动,请你以"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最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字数600字左右。 单元检测(六) 、1、B2、D3、A4、D5、(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 啼。(3)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意断欤?(4)撒盐空中差可拟(5)扑朔迷离6 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仅靠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切不可以据理臆断。7、火生在熨斗的里面而外面的熨斗 柄也发热。小小年纪就知道由此及彼的类推
尔,这位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在参加一次国际比赛时,③面对评委设置的一个小小的故意错误,他两次直 截了当地说:“错了!一定是乐谱有错!”顿时,评委们报于热烈的掌声。④生活尤如激流,只有勇敢的人 才能游过去;⑤事业尤如高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翻越。 (1)文中有四个别字,应分别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将①句加横线的句子加以改动,使得语气加强。(1 分) (3)标有序号的五个句子有两个是病句,________句(填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4)在下面补出这则短文的中心句。(10 字以内)(2 分) (5)短文中还有什么问题请找出一处并加以修改。(1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30 分) 《中国青年报》1999 年 10 月 27 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 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 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 年前发生的南京“7.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位叫贡红 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 9 个月的婴儿,在 20 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 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当然,母爱不一定都表现在这些大事上,她可以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这些都会 让你深深地感动,请你以“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最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字数 600 字左右。 单元检测(六) 一、1、B 2、D 3、A 4、D 5、(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 啼。(3)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意断欤?(4)撒盐空中差可拟(5)扑朔迷离 6、 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仅靠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切不可以据理臆断。7、火生在熨斗的里面而外面的熨斗 柄也发热。 小小年纪就知道由此及彼的类推
(一)1、D2、B3、对于传闻,一定要详察,不要轻信、轻传:要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 (二)1、(1)边境(2)告诉(3)到(4)难道2、B3、B4、(1)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 海回来了,把去南海的事告诉了富和尚。(2)人们树立了远大志向,难道不如蜀地的穷和尚吗?5、疑问 感情平淡表示怀疑反问嘲笑对方,语含讥讽6、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7、西蜀 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买舟而下 瓶一钵事在人为,只要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8、略 (三)1、(1)诚意(2)想要2、C3、(1)看见他极度贫穷,很是怜悯,于是伸出一根手指头,朝 庭院中的一块又大又厚的石头一指。(2)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那根手指头。4、因为这个人贪得无厌 吕祖最终让他一无所获。5、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6、一个贫穷但贪得无厌的宋人最终 无所获。 (一)(1)汉率辟犹(2)那怎么会干出一番事业呢?(3)②”勇敢”改为”勇气”(或勇敢的精 神)③面对评委故意设置的一个小小的错误(4)勇敢的人才能创造事业(或:想成就事业就要靠勇气。) (5)"报于”改为”报以”(二)略
二、(一)1、D 2、B 3、 对于传闻,一定要详察,不要轻信、轻传;要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 (二)1、(1)边境 (2)告诉 (3)到 (4)难道 2、B 3、B 4、(1)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 海回来了,把去南海的事告诉了富和尚。(2)人们树立了远大志向,难道不如蜀地的穷和尚吗?5、疑问 感情平淡表示怀疑 反问 嘲笑对方,语含讥讽 6、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7、西蜀 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买舟而下 一瓶一钵 事在人为,只要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8、略。 (三)1、(1)诚意 (2)想要 2、C 3、(1)看见他极度贫穷,很是怜悯,于是伸出一根手指头,朝 庭院中的一块又大又厚的石头一指。(2)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那根手指头。4、因为这个人贪得无厌。 吕祖最终让他一无所获。5、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6、一个贫穷但贪得无厌的宋人最终一 无所获。 三、(一)(1)汉 率 辟 犹 (2)那怎么会干出一番事业呢?(3)②“勇敢”改为“勇气”(或勇敢的精 神) ③ 面对评委故意设置的一个小小的错误 (4)勇敢的人才能创造事业(或:想成就事业就要靠勇气。) (5)“报于”改为“报以” (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