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卷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小明不小心向菜汤里多加了食盐,汤变“咸”了,要使汤变“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继续加热B.向汤中加水 C.加花生油D.将汤减少一半 2.1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克,1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克,则 在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A.甲>乙B.甲=乙 C.甲乙>丙
期中卷一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45 分) 1.小明不小心向菜汤里多加了食盐,汤变“咸”了,要使汤变“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继续加热 B.向汤中加水 C.加花生油 D.将汤减少一半 2.10℃时,50 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 10 克,10℃时 100 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 20 克,则 在 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3.向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 pH 可能是( ) A.5 B.9 C.12 D.13 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B. C. D. 5.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 6.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如表: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使甲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7.1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克,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克,则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A.甲>乙B.甲=乙 C.甲<乙D.无法确定 8.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溶液中含氯化钠10克 B.溶液质量为100克 C.每100克溶液中含氯化钠16克 D.每100克水中含氯化钠16克 9.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柠檬汁(2.0~3.0) 苹果汁(29~3.3)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10.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11.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 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加入一定量的水 氯化钾 晶体-惑饱和氯化钾溶液臣 图I 图Ⅱ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使甲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7.10℃时,50 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 10 克,20℃时 100 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 20 克,则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8.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氯化钠 10 克 B.溶液质量为 100 克 C.每 100 克溶液中含氯化钠 16 克 D.每 100 克水中含氯化钠 16 克 9.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柠檬汁(2.0~3.0) B.苹果汁(2.9~3.3) C.牛奶 (6.3~6.6) D.鸡蛋清(7.6~8.0) 10.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11.一定温度下,向图 I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 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2.下列条件下的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20℃的饱和溶液 B.20℃的不饱和溶液 C.60℃的饱和溶液 D.60℃的不饱和溶液 13.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D.给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蔗糖溶液 浓盐酸 C.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5.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 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水50克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16.(4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 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 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2.下列条件下的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的饱和溶液 B.20℃的不饱和溶液 C.60℃的饱和溶液 D.60℃的不饱和溶液 13.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D.给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蔗糖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15.现有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 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食盐 10 克 B.加入水 50 克 C.蒸发掉水 50 克 D.加入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食盐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2 分) 16.(4 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 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 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 小”、“不变”)
Nacl 100克H2O 17.(6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s℃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溶解度g 甲 丙 0tt2t温度C 18.(6分)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卟‘潮 解”):能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 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O3+X,试推断Ⅹ的化学式为 19.(6分)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下列操作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需氯化钠_g,水47mL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选填“添加药品”或“移动游码”) 3)量取所需的水时,应选用 mL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 4)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里,再倒λ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选填“大于” 或“等于”或“小于”). 、实验题(共18分)
17.(6 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 . 2)t3℃时,将 25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4)将 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 18.(6 分)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 解”);能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 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X,试推断 X 的化学式为 . 19.(6 分)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下列操作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需氯化钠 g,水 47mL;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 (选填“添加药品”或“移动游码”); 3)量取所需的水时,应选用 mL 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 4)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里,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选填“大于” 或“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共 18 分)
20.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 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说明 3)实验①的作用是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15分) 21.为测定某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MgSO4溶液100g,向其中加 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5.8g 请计算 1)该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0.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 3mL 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 3mL 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 3mL 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 荡. 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说明 . 3)实验①的作用是 .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15 分) 21.为测定某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 MgSO4 溶液 100g,向其中加 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 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5.8g. 请计算: 1)该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期中卷一(答案) 1.B解:A、继续加热会使溶剂不断蒸发使溶液变浓,故此选项错误 B、向汤中加水使溶液的稀释的过程,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此选项正确 C、加花生油不与水相互溶解,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影响,故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性质与溶液的多少无关,故此选项错误 2.B解;1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物质,则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乙物质,则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故在10℃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3.A解: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可能是 酸性也可能是中性,pH-7 4.B解:碘难溶于水,但是可以溶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褐色溶液. 5.D解: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 法错误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6.D解:A、从表中数据可发现0℃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说 法不正确 B、对于饱和溶液来说,溶解度越大,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越大,由于30℃时,三种物 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所以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 小关系也为甲>乙>丙,故B说法正确 C、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降低温度丙的不饱和溶液不会变为饱和溶液,故C 说法不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运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故D说法 不正确 7.D解: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因为甲乙两种物质所处的温度不同,所以溶解度是无 法比较的 8.C解:A、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 质量的氯化钠,而不是溶液中氯化钠10g,故选项说法错误
期中卷一(答案) 1.B 解:A、继续加热会使溶剂不断蒸发使溶液变浓,故此选项错误. B、向汤中加水使溶液的稀释的过程,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此选项正确. C、加花生油不与水相互溶解,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影响,故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性质与溶液的多少无关,故此选项错误. 2.B 解:10℃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 10g 甲物质,则 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克; 1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20g 乙物质,则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故在 10℃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3.A 解:向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可能是 酸性也可能是中性,pH≤7. 4.B 解:碘难溶于水,但是可以溶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褐色溶液. 5.D 解: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 法错误.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6.D 解:A、从表中数据可发现 0℃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 A 说 法不正确; B、对于饱和溶液来说,溶解度越大,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越大,由于 30℃时,三种物 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所以 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 小关系也为甲>乙>丙,故 B 说法正确; C、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降低温度丙的不饱和溶液不会变为饱和溶液,故 C 说法不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运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故 D 说法 不正确. 7.D 解: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因为甲乙两种物质所处的温度不同,所以溶解度是无 法比较的. 8.C 解:A、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 100 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 16 份 质量的氯化钠,而不是溶液中氯化钠 10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 化钠,而不是溶液质量为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 化钠,则每100g溶液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 化钠,每100g溶液中(而不是100g水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错误. 9.D解:A、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10.D解:根据碳酸盐的特点,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所以检验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碳酸盐能使硝酸银和氯化钡产生 沉淀,但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物质也能使硝酸银和硫酸钡生成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 碳酸盐一般不反应没有现象 11.C解:A、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 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因为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女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只与溶质 质量和溶剂质量有关,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溶质的量增加,但 溶剂的量也增加,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变大还是变小,故B错误 C、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故C正确 D、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D错误 12.A解: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故20℃时的饱和石灰水比不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0℃时的饱和石灰水也 比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 度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因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溶解度小了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所以20℃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最大 13.C解: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随水分蒸发溶质氯化钠析出,溶液仍为 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的冋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因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的溶质
B、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 100 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 16 份质量的氯 化钠,而不是溶液质量为 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 100 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 16 份质量的氯 化钠,则每 100g 溶液中含氯化钠 16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 100 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 16 份质量的氯 化钠,每 100g 溶液中(而不是 100g 水中)含氯化钠 16g,故选项说法错误. 9.D 解:A、柠檬汁的 pH 为 2.0~3.0,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 pH 为 2.9~3.3,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 pH 为 6.3~6.6,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 pH 为 7.6~8.0,大于 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10.D 解:根据碳酸盐的特点,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所以检验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碳酸盐能使硝酸银和氯化钡产生 沉淀,但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物质也能使硝酸银和硫酸钡生成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 碳酸盐一般不反应没有现象. 11.C 解:A、向图 1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 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 A 错误; B、因为溶质质量分数= ×100%,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只与溶质 质量和溶剂质量有关,向图 1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溶质的量增加,但 溶剂的量也增加,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变大还是变小,故 B 错误; C、向图 1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氯化钾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故 C 正确; D、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 D 错误. 12.A 解: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故 20℃时的饱和石灰水比不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0℃时的饱和石灰水也 比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 度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因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溶解度小了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所以 20℃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最大. 13.C 解: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随水分蒸发溶质氯化钠析出,溶液仍为 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因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也相同:故A不正确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増大,升温后的溶液 变成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其溶质、溶剂的量都不变,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 不改变:故B不正确 C、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由于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后将有氯 化铵固体析出,由于溶质的析岀降温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减小:故C正确 D、向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蔗糖,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所加入的蔗糖,因此,溶 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发生改变;故D不正确 14.C解:A、蔗糖溶液质量基本不变,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使溶液质量变小,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C正确 D、饱和食盐水在空气中放置,溶液质量基本无变化,故D错误 15.CD解:A、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x=12.5g,故 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加入50g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增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釆用 的方法错误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g-x)×20%=100g×10%,x=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 确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g×10%+100g×30% ×100%=20%,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100g+100 16.(1)氯化钠(2)不变 解:(1)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因此溶质是氯化钠; (2)恒温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 100% 100g+ 可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1)氯化钠;(2)不变 17.(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20%;(3)降温结晶:(4)乙、甲、丙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
质量分数也相同;故 A 不正确;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后的溶液 变成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其溶质、溶剂的量都不变,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 不改变;故 B 不正确; C、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由于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后将有氯 化铵固体析出,由于溶质的析出降温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减小;故 C 正确; D、向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蔗糖,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所加入的蔗糖,因此,溶 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发生改变;故 D 不正确. 14.C 解:A、蔗糖溶液质量基本不变,故 A 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使溶液质量变小,故 B 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 C 正确; D、饱和食盐水在空气中放置,溶液质量基本无变化,故 D 错误. 15.CD 解:A、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 x,(100g+x)×20%=100g×10%+x,x=12.5g,故 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加入 50g 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增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采用 的方法错误;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 y,(100g﹣x)×20%=100g×10%,x=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 确; D 、 加入 100g 溶质 质量 分数 为 30% 的食 盐 溶液 ,所 得溶 液 的溶 质质 量分 数 为 =20%,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16.(1)氯化钠 (2)不变 解:(1)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因此溶质是氯化钠; (2)恒温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可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 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1)氯化钠;(2)不变. 17.(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20%;(3)降温结晶;(4)乙、甲、丙.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 点的含义是 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所以将 25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8×100%20% 50g+12.5g (3)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时,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 液(即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t℃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降温会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降温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时的溶解 度计算,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8.(1)二氧化碳(2)H2O 解:(1)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SO3+X,反应物中硅、氧、钠、氢原子个数 分别为1、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钠、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3、2、0,根据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H2O (3)由图可知,操作I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 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故填:过滤:玻璃棒: Zn+CuSO,Cu+ZnSo (4)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160 161 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 故填:小于 19.(1)3:(2)移动游码:(3)50:(4)大于 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 氯化钠的质量=50g×6%=3g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 (3)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量取47mL水,应选用50mL的量筒 (4)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3)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时,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 液(即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降温会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降温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 t1℃时的溶解 度计算,所以将 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8.(1)二氧化碳 (2)H2O 解:(1)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O2+2NaOH═Na2SiO3+X,反应物中硅、氧、钠、氢原子个数 分别为 1、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钠、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1、3、2、0,根据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H2O.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H2O. (3)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 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故填:过滤;玻璃棒; (4)A 到 C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 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 故填:小于. 19.(1)3;(2)移动游码;(3)50;(4)大于. 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需 氯化钠的质量=50g×6%=3g;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 (3)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量取 47mL 水,应选用 50mL 的量筒; (4)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0.(1)紫:HCO=2HO+CO2↑ (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 (4)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解:(1)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 反应的生成物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再加热,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②中稀盐酸显酸性,实验③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 成碳酸,溶液显酸性,都可以使使紫色石蕊变红: (3)实验①紫色石蕊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同时作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 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4)加入相同滴数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故答案为:(1)紫;H2CO H2O+CO2↑ (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4)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21.(1)12%;(2)174.2 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镁的质量是ⅹ 2NaoH+MgSO4=Na2SO4Mg(OH)21 8g 12058 故硫酸镁溶液的溶质量分数为128×100112 100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0g+80g-58g=1742g 答:(1)该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742g
20.(1)紫;H2CO3 H2O+CO2↑ (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4)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解:(1)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 反应的生成物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再加热,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②中稀盐酸显酸性,实验③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 成碳酸,溶液显酸性,都可以使使紫色石蕊变红; (3)实验①紫色石蕊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同时作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 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4)加入相同滴数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故答案为:(1)紫;H2CO3 H2O+CO2↑. (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4)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21.(1)12%;(2)174.2g. 解:(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镁的质量是 x 2NaOH+MgSO4=Na2SO4+Mg(OH)2↓ 120 58 x 5.8g x=12g 故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100g+80g﹣5.8g=174.2g 答:(1)该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2%;(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174.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