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我和老布一家两制(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成语填空,并选合适的改写下面的句子: 朗朗上(口)淋漓尽(致)通情(达)理念念有(词)哄(堂)大笑 耿耿于(怀)无动于(衷)愁眉苦(脸)不可思(议)心满意(足) 1.听说你不小心把同屋的杯子摔了,别担心,他这个人很讲道理(通情达理), 赔他点钱就是了。 2.老师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哄堂大笑) 3.真是不明白(不可思议),他为什么常常不来上课? 4.老师批评他以后,他对老师一直心怀不满(耿耿于怀)。 5.上课时,老师对他批评得很厉害,我们都觉得脸红,可他却像什么事没发生 样(无动于衷)。 6.小王发生了什么事?我刚才看见他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愁眉苦脸)。 7.昨天我在报纸上看见王老师写的一篇批评官僚主义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对 官僚主义分析、揭露得很透彻(淋漓尽致)。 8.李老师很喜欢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的哪首诗他都能背诵出来(朗朗上口) 9.他第一次打工时,一天能挣20元钱就非常满意(心满意足)了。 10.妈妈批评他,他不仅不接受,而且嘴里还小声嘟囔着什么(念念有词)。 二、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自己推荐自己。 (毛遂自荐) 2.仇人或不愿相见的人偏偏相遇,无法回避。 (冤家路窄) 3.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攀龙附凤) 4.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发笑。 (啼笑皆非) 5.形容同胞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别人无法与之相比。 (血浓于水) 6.表示非常正确、不容怀疑。 (天经地义) 7.到一个地方就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入乡随俗) 8.按照每个人自己的想法做事,不互相配合,不顾全大局:各搞一套。 (各自为政) 9.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千篇一律) 10.形容没意思,没有兴趣。 (索然无味)
1 第五课 我和老布一家两制(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成语填空,并选合适的改写下面的句子: 朗朗上(口) 淋漓尽(致) 通情(达)理 念念有(词) 哄(堂)大笑 耿耿于(怀) 无动于(衷) 愁眉苦(脸) 不可思(议) 心满意(足) 1.听说你不小心把同屋的杯子摔了,别担心,他这个人很讲道理(通情达理), 赔他点钱就是了。 2.老师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哄堂大笑)。 3.真是不明白(不可思议),他为什么常常不来上课? 4.老师批评他以后,他对老师一直心怀不满(耿耿于怀)。 5.上课时,老师对他批评得很厉害,我们都觉得脸红,可他却像什么事没发生一 样(无动于衷)。 6.小王发生了什么事?我刚才看见他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愁眉苦脸)。 7.昨天我在报纸上看见王老师写的一篇批评官僚主义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对 官僚主义分析、揭露得很透彻(淋漓尽致)。 8.李老师很喜欢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的哪首诗他都能背诵出来(朗朗上口)。 9.他第一次打工时,一天能挣20元钱就非常满意(心满意足)了。 10.妈妈批评他,他不仅不接受,而且嘴里还小声嘟囔着什么(念念有词)。 二、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自己推荐自己。 (毛遂自荐) 2.仇人或不愿相见的人偏偏相遇,无法回避。 (冤家路窄) 3.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攀龙附凤) 4.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发笑。 (啼笑皆非) 5.形容同胞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别人无法与之相比。 (血浓于水) 6.表示非常正确、不容怀疑。 (天经地义) 7.到一个地方就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入乡随俗) 8.按照每个人自己的想法做事,不互相配合,不顾全大局;各搞一套。 (各自为政) 9.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千篇一律) 10.形容没意思,没有兴趣。 (索然无味)
三、填上宾语 打发(时间)削弱(力量)规劝(朋友)摩擦(火花)抱怨(天气) 征求(意见)发表(文章) 甘心(养鸡) 适应(环境) 统一(意见) 四、填上定语或中心语: (合理)的情节 (国家)的使命 (美丽)的镜头 (隆重)的举行 关切地(问候) (树立)的典型 (有效)的策略 妥当地(安排) 迅速地(打开) (英国)的绅士 五、填上名词: 一轮(明月)一位(先生)一桩(心事)一堂(课) 一项(任务) 一架(钢琴)一阵(风) 一副(扑克)一段(话)一丝(温暖) 六、写出同义词或近义词: 时代(时期)观赏(欣赏)指责(责备)安静(宁静)向往(期望) 争辩(争论)新鲜(新奇)抱怨(埋怨)平日(平常)典型(独特) 七、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 1.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转达 是小李听说后转达给我的。 2.领导昨天批评你时,你怎么回答的?(申辩) 我能怎么回答呢,根本没有申辩的机会。 3.很奇怪,为什么今天你妈妈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犒劳) 因为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好,当然要犒劳一下我了。 4.你认为媒体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厂批评得怎么样?(淋漓尽致) 我觉得批评得很好,说的话真是淋漓尽致。 5.他们两个人的矛盾是怎么解决的?(出面) 最后还是有领导出面才化解了他俩的矛盾。 6.李老师的课有趣吗?(哄堂大笑) 李老师讲课特别风趣,常常使大家哄堂大笑。 7.你打算将来怎么举行婚礼?(遵照) 我准备遵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举行婚礼。 8.法国和美因在伊拉克问题上意见一致吗?(分歧 法国和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分歧很大
2 三、填上宾语 打发(时间 ) 削弱(力量) 规劝(朋友) 摩擦(火花) 抱怨(天气) 征求(意见) 发表(文章) 甘心(养鸡) 适应(环境) 统一(意见 ) 四、填上定语或中心语: (合理)的情节 (国家)的使命 (美丽)的镜头 (隆重)的举行 关切地(问候) (树立)的典型 (有效)的策略 妥当地(安排) 迅速地(打开) (英国)的绅士 五、填上名词: 一轮(明月) 一位(先生) 一桩(心事) 一堂(课) 一项(任务) 一架(钢琴) 一阵(风) 一副(扑克) 一段(话) 一丝(温暖) 六、写出同义词或近义词: 时代(时期) 观赏(欣赏) 指责(责备) 安静(宁静) 向往(期望) 争辩(争论) 新鲜(新奇) 抱怨(埋怨) 平日(平常) 典型(独特) 七、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 1.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转达) 是小李听说后转达给我的。 2.领导昨天批评你时,你怎么回答的?(申辩) 我能怎么回答呢,根本没有申辩的机会。 3.很奇怪,为什么今天你妈妈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犒劳) 因为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好,当然要犒劳一下我了。 4.你认为媒体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厂批评得怎么样 ?(淋漓尽致) 我觉得批评得很好,说的话真是淋漓尽致。 5.他们两个人的矛盾是怎么解决的?(出面) 最后还是有领导出面才化解了他俩的矛盾。 6.李老师的课有趣吗?(哄堂大笑) 李老师讲课特别风趣,常常使大家哄堂大笑。 7.你打算将来怎么举行婚礼?(遵照) 我准备遵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举行婚礼。 8.法国和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意见一致吗?(分歧) 法国和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分歧很大
9.昨天举行的毕业典礼怎么样? 因为是第一届毕业生,因此毕业典礼举行得十分隆重。 10.你认为找工作学历是不是最重要的?(诚然) 我觉得学历诚然重要,可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能忽略 11.昨天他们俩吵什么呢?(争辩) 他们俩为一件小事意见不合就争辩起来。 12.我看见你跟主任在楼道里说了半天,说什么呢?(诉苦) 这几天工作干的不顺心,向领导诉一下苦。 13.你是怎么认识李明的?(邂逅) 在一次展览会上邂逅的。 14.我觉得我学不好汉语了,你说呢?(泄气) 别说泄气的话,汉语不像你想的那样难,只要你坚持学下去,一定会学好的。 15.今天哥哥怎么愁眉苦脸地从公司回来了?(饭碗) 可能是丢了饭碗吧。 八、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我们之所以能很快战胜困难,是凭着必胜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凭着) 2.我离开家乡已经一年了,每每看到关于家乡的镜头就特别思念家乡。(每每) 3.父母自己节俭供我上大学,我应该努力学习,对得起父母才是。 (才是) 4.我明明已经把书还给他了(明明),他却说没还给他。 5.他不听别人劝说,早晚会上当受骗的。 (早晚) 6.要改掉孩子的坏毛病不能着急,只得慢慢来才行。 (只得) 7.我在银行的存款不少了,算来也有六七万了。 (算米) 8.刚才我跟小李解释昨天发生的误会,没料到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没料到) 9.昨天老师批评大家外出活动时班长没组织好,班长却感到很委屈。(委屈) 10.错过了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你会感到可惜的。 (可惜) 11我认为找对象最重要的是看对方的人品,无论是经济还是长相都是次要的。 (无论.还是.) 12.最近我觉得身体很累,可能是过于紧张的原因造成的。 (过于) 13.我父母总是不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想当然认为我们不够成熟。 (想当然)》 3
3 9.昨天举行的毕业典礼怎么样? 因为是第一届毕业生,因此毕业典礼举行得十分隆重。 10.你认为找工作学历是不是最重要的?(诚然) 我觉得学历诚然重要,可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能忽略。 11.昨天他们俩吵什么呢?(争辩) 他们俩为一件小事意见不合就争辩起来。 12.我看见你跟主任在楼道里说了半天,说什么呢?(诉苦) 这几天工作干的不顺心,向领导诉一下苦。 13.你是怎么认识李明的?(邂逅) 在一次展览会上邂逅的。 14.我觉得我学不好汉语了,你说呢?(泄气) 别说泄气的话,汉语不像你想的那样难,只要你坚持学下去,一定会学好的。 15.今天哥哥怎么愁眉苦脸地从公司回来了?(饭碗) 可能是丢了饭碗吧。 八、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我们之所以能很快战胜困难, 是凭着必胜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凭着) 2.我离开家乡已经一年了,每每看到关于家乡的镜头就特别思念家乡。 (每每) 3.父母自己节俭供我上大学,我应该努力学习,对得起父母才是。 (才是) 4.我明明已经把书还给他了(明明),他却说没还给他。 5.他不听别人劝说,早晚会上当受骗的。 (早晚) 6.要改掉孩子的坏毛病不能着急,只得慢慢来才行。 (只得) 7.我在银行的存款不少了,算来也有六七万了。 (算来) 8.刚才我跟小李解释昨天发生的误会,没料到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没料到) 9.昨天老师批评大家外出活动时班长没组织好,班长却感到很委屈。 (委屈) 10.错过了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你会感到可惜的。 (可惜) 11.我认为找对象最重要的是看对方的人品,无论是经济还是长相都是次要的。 (无论.还是.) 12.最近我觉得身体很累,可能是过于紧张的原因造成的。 (过于) 13.我父母总是不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想当然认为我们不够成熟。 (想当然)
14.和西方人交往应该注意,不要过问别人的私事。 (过问) 15.王老师都当上教授了,我们竞然都不知道。 (竟然) 九、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不可思议、触及、指责、按期、心满意足、过问、耐心、其乐融融、和解 愁眉苦脸、回击、削弱、品尝、肩负、典型) 1.争论时激动得双方都不愿意使用外语,省得因语言障碍而(削弱)自己的战斗 力。 2.老布用英语(出击),我则用汉语(回击)。 3.中国皇帝竞然好这一口鬼东西,简直(不可思议)。 4.我吃得(心满意足)的米饭青菜,老布则(愁眉苦脸)地抱怨这哪像一顿饭呀。 5.等上桌时相互友好地邀请对方(品尝)异国风味,那一刻倒也(其乐融融)。 6我家楼下住着一位(典型)的英国老派绅士,每次碰面他总喜欢拉住我寒暄几 句。 7.我笑着(耐心)地给他上了一堂民族(和解)课:“实际上,异族通婚在中国 古代已有之,并传为佳话。 8.这期间若无人(指贵)这桩婚姻,婚礼才可(按期)举行。 9.闹了半天,你来英国是(肩负)着”和亲“的使命呀。 10.老先生因好奇打破了英国人从不(过问)人家私生活的规矩,特感兴趣我们 这对东西方夫妻的日常生活。 十、解释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 1.你不要和他们搞在一起嘛,你应爱祖国,用”国货“才是。 (你应该嫁一个中国人。) 2.话筒中传来老布一字一顿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弄得睡意顿失 的我啼笑皆非。(“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代指明月。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 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3.别跟老外搅在一块儿,早晚肯定会被他甩了,不会有好下场。(在一起谈恋爱) 4.这期间若无人指责这桩婚姻,婚礼才可按期举行。 (批评、责备) 5.争论时激动得双方都不愿使用外语,省得(免得)因语言障碍而削题(使变弱) 自己的战斗力
4 14.和西方人交往应该注意,不要过问别人的私事。 (过问) 15.王老师都当上教授了,我们竟然都不知道。 (竟然) 九、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不可思议、触及、指责、按期、心满意足、过问、耐心、其乐融融、和解、 愁眉苦脸、回击、削弱、品尝、肩负、典型) 1.争论时激动得双方都不愿意使用外语,省得因语言障碍而(削弱)自己的战斗 力。 2.老布用英语(出击),我则用汉语(回击)。 3.中国皇帝竟然好这一口鬼东西,简直(不可思议)。 4.我吃得(心满意足)的米饭青菜,老布则(愁眉苦脸)地抱怨这哪像一顿饭呀。 5.等上桌时相互友好地邀请对方(品尝)异国风味,那一刻倒也(其乐融融)。 6.我家楼下住着一位(典型)的英国老派绅士,每次碰面他总喜欢拉住我寒暄几 句。 7.我笑着(耐心)地给他上了一堂民族(和解)课:“实际上,异族通婚在中国 古代已有之,并传为佳话。 8.这期间若无人(指责)这桩婚姻,婚礼才可(按期)举行。 9.闹了半天,你来英国是(肩负)着”和亲“的使命呀。 10.老先生因好奇打破了英国人从不(过问)人家私生活的规矩,特感兴趣我们 这对东西方夫妻的日常生活。 十、解释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 1.你不要和他们搞在一起嘛,你应爱祖国,用”国货“才是。 (你应该嫁一个中国人。) 2.话筒中传来老布一字一顿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弄得睡意顿失 的我啼笑皆非。(“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代指明月。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 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3.别跟老外搅在一块儿,早晚肯定会被他甩了,不会有好下场。(在一起谈恋爱) 4.这期间若无人指责这桩婚姻,婚礼才可按期举行。 (批评、责备) 5.争论时激动得双方都不愿使用外语,省得(免得)因语言障碍而削弱(使变弱) 自己的战斗力
6.我们争执不下(没有结果)。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一餐两制”,一人一条各自 为政。(按照自己的主张做事,互相不配合) 7.老布初学汉语时恰逢(刚好遇上)60年代末,那个时代中国大陆的革命用语(很 革命的话)他随时能朗朗上口。 8.行动之迅速使本人还转不过弯来(还没明白过来),可洋人都认为是天经地义 的事了。 9.私下(不公开的场合)交往哪有姓与名连在一块叫的,这未免太过于正式和 生分(关系疏远)了,有不是开大会颁奖点名。 10.一晚我兴冲浊(兴致很高)地告诉刚下班的老布,晚餐犒劳他宫廷点心。 十一、根据课文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 1.我以前给外国人教过汉语。(辅导) 2.有人推荐我去语言中心当汉语老师。(毛遂自荐) 3老布是英国一位著名的汉学家,现在他是汉语讲师。(√) 4.我和老布第一次见面是在图书馆里。(√) 5.老布想知道我国西汉的霍去病。(知道) 6.人们觉得我和老布的相识过程太过于平淡。(√) 7.老布不仅会说“文化大革命”时的很多语言,还知道不少中国古代的诗词。(√) 8.老布夜里突然给我打电话是为了让我看月亮。(×) 9.有人认为我应该和中国人结婚,因为和老布没有共同语言。(×) 10.我和老布的婚礼上有人表示不同意我们结婚。(×) 11.银行职员给我的新名字让我听不懂。(×) 12.英国朋友认为叫我“郭莹”显得亲密。(×) 13.我和老布争吵时都喜欢用外语,因为用外语对方听起来没有语言障碍。(×) 14.在吃的方面我和老布发生矛盾的是老布不喜欢中餐。(×) 15.邻居对我们这桩异国婚姻不理解,认为我不应该嫁这么远。(√) 十二、常用重点词语造句: 1.争辩 2.迎面 3.服气
5 6.我们争执不下(没有结果)。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一餐两制”,一人一条各自 为政。(按照自己的主张做事,互相不配合) 7.老布初学汉语时恰逢(刚好遇上)60年代末,那个时代中国大陆的革命用语(很 革命的话)他随时能朗朗上口。 8.行动之迅速使本人还转不过弯来(还没明白过来),可洋人都认为是天经地义 的事了。 9.私下(不公开的场合)交往哪有姓与名连在一块叫的,这未免太过于正式和 生分(关系疏远)了,有不是开大会颁奖点名。 10.一晚我兴冲冲(兴致很高)地告诉刚下班的老布,晚餐犒劳他宫廷点心。 十一、根据课文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 1.我以前给外国人教过汉语。(辅导) 2.有人推荐我去语言中心当汉语老师。(毛遂自荐) 3.老布是英国一位著名的汉学家,现在他是汉语讲师。(√) 4.我和老布第一次见面是在图书馆里。(√) 5.老布想知道我国西汉的霍去病。(知道) 6.人们觉得我和老布的相识过程太过于平淡。(√) 7.老布不仅会说“文化大革命”时的很多语言,还知道不少中国古代的诗词。(√) 8.老布夜里突然给我打电话是为了让我看月亮。(×) 9.有人认为我应该和中国人结婚,因为和老布没有共同语言。(×) 10.我和老布的婚礼上有人表示不同意我们结婚。(×) 11.银行职员给我的新名字让我听不懂。(×) 12.英国朋友认为叫我“郭莹”显得亲密。(×) 13.我和老布争吵时都喜欢用外语,因为用外语对方听起来没有语言障碍。(×) 14.在吃的方面我和老布发生矛盾的是老布不喜欢中餐。(×) 15.邻居对我们这桩异国婚姻不理解,认为我不应该嫁这么远。(√) 十二、常用重点词语造句: 1.争辩 2.迎面 3.服气
4.纳闷 5.起身 十三、回答问题: 1.你对文中介绍的这桩婚姻有什么看法? (鸳鸯、异国情调、琐事、摩擦、冲突、和解、夫妻恩爱、美满幸福、 共同语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你对异国(异族)婚姻有什么看法?你的父母家人呢? (同胞、异族、差异、融洽、吸引、乐趣、好奇、保守、开通) 十四、写一段话,用第一人称简要介绍课文中的“老布”或“我”。 十五、排列段落的顺序,连成一篇短文。 不要以婚姻作为代价 1.为凑钱,郑金英来到当地一家新闻媒体,郑重承诺:谁能花钱治好母亲的病, 她就甘愿嫁给谁,一辈子不后悔。 2.20岁的郑金英家在辽宁省辽阳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沟里,全家靠两亩四分田维持 生活。 3.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很多,郑金英以身救母,也实在是一时走投无路后的无奈 选择。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总会把婚姻当 作一种关爱他人的方式?女大学生张××辍学嫁英雄,是为了别人的幸福甘愿 牺牲自己,但这种方式能给别人都带来幸福吗? 4.两年前,母亲患上乳腺癌己到晚期。父亲四处借债,变卖了家产。当拿着凑来 的4000多元钱来到省肿瘤医院时,医生说,这点钱光做手术都不够,加上术后 治疗,少说也得两万元。 5,现代社会的女性,应该用更积极的方式寻求办法,如果女性都以一种奉献肉体、 牺牲婚姻的方法解决问题,其结果恐怕还都将以悲剧告终。 6,郑金英舍身救母的赤诚之举受到人们的同情和救助。同时,一场有关“少女 该不该舍身数母”的争议也在奥论界展开。 排序答案:(241635)
6 4.纳闷 5.起身 十三、回答问题: 1.你对文中介绍的这桩婚姻有什么看法? (鸳鸯 、异国情调、琐事、摩擦、冲突、和解、夫妻恩爱、美满幸福、 共同语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你对异国(异族)婚姻有什么看法?你的父母家人呢? (同胞、异族、差异、融洽、吸引、乐趣、好奇、保守、开通) 十四、写一段话,用第一人称简要介绍课文中的“老布”或“我”。 十五、排列段落的顺序,连成一篇短文。 不要以婚姻作为代价 1.为凑钱,郑金英来到当地一家新闻媒体,郑重承诺:谁能花钱治好母亲的病, 她就甘愿嫁给谁,一辈子不后悔。 2.20岁的郑金英家在辽宁省辽阳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沟里,全家靠两亩四分田维持 生活。 3.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很多,郑金英以身救母,也实在是一时走投无路后的无奈 选择。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总会把婚姻当 作一种关爱他人的方式?女大学生张××辍学嫁英雄,是为了别人的幸福甘愿 牺牲自己,但这种方式能给别人都带来幸福吗? 4.两年前,母亲患上乳腺癌已到晚期。父亲四处借债,变卖了家产。当拿着凑来 的4000多元钱来到省肿瘤医院时,医生说,这点钱光做手术都不够,加上术后 治疗,少说也得两万元。 5.现代社会的女性,应该用更积极的方式寻求办法,如果女性都以一种奉献肉体、 牺牲婚姻的方法解决问题,其结果恐怕还都将以悲剧告终。 6.郑金英舍身救母的赤诚之举受到人们的同情和救助。同时,一场有关“少女 该不该舍身救母”的争议也在舆论界展开。 排序答案:(2 4 1 6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