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 积累运用:(共3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红(fi)不逊(xun)质问(zhi)广袤(mo) B.瞥见(pie)粗糙(za0)野蛮(mn)鞭挞(da) C.诘责(je)尴(gan)尬粗劣(lie)教诲(hui) D.驿站(yi)烨然(hud)嬉戏(xi)托辞(c1)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 体的一项是()(3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 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5.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得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3分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 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重纪、热爱劳动的教育 呢?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 答 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6、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本字及读音(3分) (1)窥谷忘反: 通 读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 读音 (3)四支僵劲不能动 读音 7、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 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2分)
1 2006-2007 学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 一、 积累运用:(共 38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绯.红(fěi) 不逊.(xùn) 质.问(zhì) 广袤.(máo) B.瞥.见(piē) 粗糙.(zāo) 野蛮.(mán) 鞭挞(dá) C.诘.责(jié) 尴.(gān)尬 粗劣.(liè) 教诲.(huì) D.驿.站(yì) 烨.然(huá) 嬉.戏(xī) 托辞.(cí)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30 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 体的一项是( )(3 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 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5.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得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 )(3 分)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 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重纪、热爱劳动的教育 呢?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 答 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6、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本字及读音(3 分) (1)窥谷忘反: 通 ,读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 ,读音 (3)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 ,读音 7、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 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2 分)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某经济学家讲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一家修 车店,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定会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中国 人在某地开家修车店,则第二个来此的中国人开的往往也是修车店。 材料二: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 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 很难买到,如:六指手套、缺一只袖口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 空档,一段时间不会有竞争对手 材料三:一个人参加钓鱼比赛,结果他去晚了,没来得及报上名,结果他在比赛 前一天晚上挖了大量的蚯蚓赚了很多钱 所得结论: 9、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言连贯(3分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 己的身躯 10古诗文默写。(12分) ①《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②无为在歧路, ③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对仕宦浮沉、世事变迁的 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④ 客舍青青柳色新。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⑦《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⑧《过零丁洋》中表达愿以死报国的句子是 、文言文阅读(21分) (一)五柳先生传(共14分)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 ① ② ③ ④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 分) 材料一:某经济学家讲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一家修 车店,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定会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中国 人在某地开家修车店,则第二个来此的中国人开的往往也是修车店。 材料二: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 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 很难买到,如:六指手套、缺一只袖口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 空档,一段时间不会有竞争对手。 材料三:一个人参加钓鱼比赛,结果他去晚了,没来得及报上名,结果他在比赛 前一天晚上挖了大量的蚯蚓赚了很多钱。 所得结论: 9、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言连贯(3 分)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 己的身躯; , 10 古诗文默写。(12 分) ① 《 水 调 歌 头 》 中 表 达 美 好 祝 愿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为在歧路, 。 ③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对仕宦浮沉、世事变迁的 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 。 ④ ,客舍青青柳色新。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 ⑦ 《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 点明主旨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过零丁洋》中表达愿以死报国的句子是: , 。 二、 文言文阅读(21 分) (一)五柳先生传(共 14 分)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1分) 2、把下面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作者是怎样引用古人之言评价自己的?(2分) 4、(1)文中的“不求甚解”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不求甚解”意思一样吗?文中 指什么?现在指什么?(3分) (2)《五柳先生传》和《归园田居》都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请写出《归园田居》是表现这种心境的句子。(2分) 5、请概括指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二)赤壁(7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一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2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属于何种表达方式?其意思 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在诗人看来,赤壁之战成败的关键在于“ ”两个字上。成语中有一句 常用来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个成语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我的母亲》节选(13分)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 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 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 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 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 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句嘴。 毎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 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
3 1、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 》。(1 分) 2、把下面句译成现代汉语。(3 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作者是怎样引用古人之言评价自己的?(2 分) 4、(1)文中的“不求甚解”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不求甚解”意思一样吗?文中 指什么?现在指什么?(3 分) (2)《五柳先生传》和《归园田居》都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请写出《归园田居》是表现这种心境的句子。(2 分) 5、请概括指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分) (二)赤壁(7 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一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2 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属于何种表达方式?其意思 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3.在诗人看来,赤壁之战成败的关键在于“_______”两个字上。成语中有一句 常 用 来 比 喻 样 样 都 准 备 好 了 , 只 差 最 后 一 个 重 要 条 件 , 这 个 成 语 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2 分) 二、 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 (一) 《我的母亲》节选(13 分)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 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 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 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 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 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 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 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 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幺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 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给 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 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 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 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文前三段中母亲给作者“极大极深的影响”的两 件事。(3分) 答 2.最后一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答 3.两个嫂嫂“常常闹意见”“十天半个月不歇”,五叔只是“在酒馆里发牢 骚”,母亲为什么却有迥然不同的反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4.从选文看,母亲给作者的影响有哪些?(3分) 答 (二)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18分)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
4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 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 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幺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 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给 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 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 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 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文前三段中母亲给作者“极大极深的影响”的两 件事。(3 分) 答: 2.最后一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你是怎样理解的?(3 分) 答: 3. 两个嫂嫂“常常闹意见”“十天半个月不歇”,五叔只是“在酒馆里发牢 骚”,母亲为什么却有迥然不同的反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 答: 。 4.从选文看,母亲给作者的影响有哪些?(3 分) 答: (二)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18 分)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 3 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
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接着,我的饭量迅 速减少,一点胃口也没有。不久,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 父亲说。 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一直到了县城。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后来,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 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 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 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说着,顾自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 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 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 了,一霎间,我有点想哭。 树林里的确是个好地方,荫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 下来拿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 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 敷在我的脚上。过了会儿,父亲变戏法似地从沙子里扒出一个花生来。这是农民 收割遗留下的,父亲说这么大的沙滩,再翻找一遍至少能装满一个麻袋。父亲剥 开花生,露出粉白的仁,放进嘴里,轻轻一嚼,由于沙子的烘烤,竟格外的香甜 我们拣了截树枝,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果真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了 顿天然的美味。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 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 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面越 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 来吃果子了。”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 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 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我默然无语。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一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比如 落榜后该怎么走,比如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 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 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 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 没了,花坛和草坪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
5 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接着,我的饭量迅 速减少,一点胃口也没有。不久,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 父亲说。 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一直到了县城。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后来,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 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 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 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说着,顾自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 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 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 了,一霎间,我有点想哭。 树林里的确是个好地方,荫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 下来拿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 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 敷在我的脚上。过了会儿,父亲变戏法似地从沙子里扒出一个花生来。这是农民 收割遗留下的,父亲说这么大的沙滩,再翻找一遍至少能装满一个麻袋。父亲剥 开花生,露出粉白的仁,放进嘴里,轻轻一嚼,由于沙子的烘烤,竟格外的香甜。 我们拣了截树枝,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果真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了一 顿天然的美味。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 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 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面越 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 来吃果子了。”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 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 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我默然无语。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一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比如 落榜后该怎么走,比如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 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 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 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 没了,花坛和草坪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
不清路的小径。一股沟汊,两股沟汊……蜿蜒着,交汇起来。水清得像空气一样 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痴得手足无措:我被第一志愿录取了,幸 运之神站在了我的身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 啊 1、概括出在“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里,发生的故事。(2分) 2、“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为什么说是“最漫长”?(3分) 3、下面的几句话都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请说出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任选两题 做)(4分) (1)“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2)“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 呢 (3)“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4、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父亲对我的教育,另一条线索是什么?(2分) 5、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的父亲作一评价。(2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四、写作与表达:(60分) 题目:闲事小记 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大多是平凡普通的人、平凡普通的闲事,但是这些闲来 所记的小事却活画着我们身边的众生百相。请收集一组这样的事情,把它们组成 一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的作文。600字左右
6 不清路的小径。一股沟汊,两股沟汊……蜿蜒着,交汇起来。水清得像空气一样 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痴得手足无措:我被第一志愿录取了,幸 运之神站在了我的身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 啊。” 1、概括出在“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里,发生的故事。(2 分) 2、“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为什么说是“最漫长”?(3 分) 3、下面的几句话都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请说出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任选两题 做)(4 分) (1)“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2)“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 呢。” (3)“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4)“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4、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父亲对我的教育,另一条线索是什么?(2 分) 5、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的父亲作一评价。(2 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分) 四、写作与表达:(60 分) 题目:闲事小记 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大多是平凡普通的人、平凡普通的闲事,但是这些闲来 所记的小事却活画着我们身边的众生百相。请收集一组这样的事情,把它们组成 一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的作文。600 字左右
2006-2007学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答卷 、积累运用(38分) 2 4 5 6.(3分) (1)窥谷忘反: 通 读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 读音 (3)四支僵劲不能动 ,读音 7.(2分)① 8.(3分)所得结论 9.(3分) ②无为在歧路, 客舍青青柳色新。⑤俱怀逸兴壮思飞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⑧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一)(14分)
7 2006-2007 学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答卷 一、积累运用(38 分) 1 2 3 4 5 6.(3 分) (1)窥谷忘反: 通 ,读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 ,读音 (3)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 ,读音 7.(2 分)① ② ③ ④ 8.(3 分)所得结论: 9.(3 分) , 1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为在歧路, 。 ③ , 。 ④ ,客舍青青柳色新。⑤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 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 。 二、 文言文阅读(21 分) (一)(14 分)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装 订 线
1、(1分) 2、(3分 3、(2分) 4、(1)(3分) (2)(2分) 5、(3分) (二)赤壁(7分) 1.(2分) 2.(3分) 3.在诗人看来,赤壁之战成败的关键在于 ”两个字上。成语中有一句常用来比喻 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个成语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1.(3分)答: 2.(3分)答: 3.(4分)答: 4.(3分)答 (二)(18分) 1、(2分) 2、(3分) 3、下面的几句话都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请说出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任选两题做)(4分) (1)“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8 1、(1 分)__________ 2、(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分) 4、(1)(3 分) (2)(2 分) 5、(3 分) (二)赤壁(7 分) 1.(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看来,赤壁之战成败的关键在于“_______”两个字上。成语中有一句常用来比喻 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2 分) 三、 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 (一)1. (3 分)答: 2. (3 分)答: 3. (4 分)答: 4. (3 分)答: (二)(18 分) 1、(2 分) 2、(3 分) 3、下面的几句话都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请说出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任选两题做)(4 分) (1)“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
(2)“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3)“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4)“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4、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父亲对我的教育,另一条线索是什么?(2分) 5、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的父亲作一评价。(2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9 (2)“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3)“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4)“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4、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父亲对我的教育,另一条线索是什么?(2 分) 5、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的父亲作一评价。(2 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分)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