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袁洪智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写作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是初 中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教师的力气没少费,学生也感觉很 累,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点: (一)传统作文教学,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没有调动起学生作文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 (二)教师没有把写作知识与学生的写作实践相结合,学生没有掌握作文 的规律 (三)没有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只注意量的增 加,而忽视了质的飞跃; (四)没有解决“源”的问题学生作文时感觉没的可写。 根据我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校语文组搞了“作文教学方法改 革实验”这一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科硏效果,初步形成了“作文讨论课” 和“作文评改课”等课型。《大兴教育通讯》刊登了该课题的阶段总结,结题 论文通过了大兴县“九五”科研成果鉴定。“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 究”是在“作文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新课题,此课题 被审批为区级课题。 我们旨在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来探索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解决作文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中的“五阶段”是指:(一)作文 准备阶段;(二)作文讨论阶段;(三)学生作文阶段;(四)作文评价阶段; (五)作文修改阶段。 研究方法和被试的选取 (一)研究方法:实验法 (二)被试:我校初一~初三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的过程 (一)对以往作文教学模式的分析: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首先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 查阅了相关资料。归纳起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判文、讲评作文”模式。这种作文教学模
1 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袁洪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写作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是初 中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教师的力气没少费,学生也感觉很 累,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点: (一)传统作文教学,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没有调动起学生作文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 (二)教师没有把写作知识与学生的写作实践相结合,学生没有掌握作文 的规律; (三)没有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只注意量的增 加,而忽视了质的飞跃; (四)没有解决“源”的问题,学生作文时感觉没的可写。 根据我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校语文组搞了“作文教学方法改 革实验”这一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效果,初步形成了“作文讨论课” 和“作文评改课”等课型。《大兴教育通讯》刊登了该课题的阶段总结,结题 论文通过了大兴县“九五”科研成果鉴定。“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 究”是在 “作文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新课题,此课题 被审批为区级课题。 我们旨在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来探索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解决作文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中的“五阶段”是指:(一)作文 准备阶段;(二)作文讨论阶段;(三)学生作文阶段;(四)作文评价阶段; (五)作文修改阶段。 二、研究方法和被试的选取: (一)研究方法:实验法。 (二)被试:我校初一~初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的过程: (一)对以往作文教学模式的分析: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首先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 查阅了相关资料。归纳起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判文、讲评作文”模式。这种作文教学模
式的最大问题是,忽视学生作文前的准备活动,思路没打开,就盲目去写,因 此,很难把文章写好。另外,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判文上,而忽视了写文 之前的指导,虽然很辛苦,但事倍功半。 2、“大运动量”训练模式。这是一种疲劳战术,容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逆 反心理,将学生作文的激情和文思彻底毁灭 3、“套路”作文法。有的老师走捷径,作文课上,教给学生一些程式化的 作文套路,甚至包括开头、中间、结尾怎么写,写什么,分几段,段之间用什 么话过渡。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作文水平的发挥,写出的文 章大多抽象干瘪,缺乏生气。 4、“因文设题”法。长期以来,初中作文课多是用文选教材来进行模拟 写作训练,但实际上,这无异于让学生照虎画猫。初中生尚处在写作的初级阶 段,而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学生对此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好看,但够不着,越看这些名作,越觉得自己的文章拿不出手。这种教学模式, 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 近几年,也有些语文教师研究、探索出一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模式 主要有: 1、《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补充教材·作文》(北京教育科学硏究院教材编审 部编):按文体,分年级,分单元安排训练内容;片段练习与整篇作文结合 把作文知识穿插在单元训练之中;每个学期六至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训练 要点、训练指导、训练题目、引路范文 2、“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法(《北京教育丛书·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概论》): 把作文分成:“观察一一分析一一表达”三级训练体系 3、“四段九步”作文法 4、“四定六步”作文法:定时、定量、定格、定性;六步:作文指导、学 生作文、批阅作文、作文评改、学生自改、写作心得(郑尚洲)。 5、农村中学四步作文法:即初作、互批、反批、重作(蔡明、施桂香)。 6、九步训练作文教学法:即讲、听、说、记、思、仿、写、改、评。 7、“三课型、四课时、五步骤”作文模型教学(舒兰县第二十一中学) 8、中学作文教学“四步法”:即观察以取材,摘抄以炼句,练口以激趣 感悟以构思。 9、八步十六字作文程序:即初作、议改、阅批、导评、复作、批改、品 尝评优。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学习和比较了
2 式的最大问题是,忽视学生作文前的准备活动,思路没打开,就盲目去写,因 此,很难把文章写好。另外,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判文上,而忽视了写文 之前的指导,虽然很辛苦,但事倍功半。 2、“大运动量”训练模式。这是一种疲劳战术,容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逆 反心理,将学生作文的激情和文思彻底毁灭。 3、“套路”作文法。有的老师走捷径,作文课上,教给学生一些程式化的 作文套路,甚至包括开头、中间、结尾怎么写,写什么,分几段,段之间用什 么话过渡。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作文水平的发挥,写出的文 章大多抽象干瘪,缺乏生气。 4、“因文设题”法。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课多是用文选教材来进行模拟 写作训练,但实际上,这无异于让学生照虎画猫。初中生尚处在写作的初级阶 段,而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学生对此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好看,但够不着,越看这些名作,越觉得自己的文章拿不出手。这种教学模式, 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 近几年,也有些语文教师研究、探索出一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模式 主要有: 1、《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补充教材·作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材编审 部编):按文体,分年级,分单元安排训练内容;片段练习与整篇作文结合; 把作文知识穿插在单元训练之中;每个学期六至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训练 要点、训练指导、训练题目、引路范文。 2、“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法(《北京教育丛书·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概论》): 把作文分成:“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 3、“四段九步”作文法。 4、“四定六步”作文法:定时、定量、定格、定性;六步:作文指导、学 生作文、批阅作文、作文评改、学生自改、写作心得(郑尚洲)。 5、农村中学四步作文法:即初作、互批、反批、重作(蔡明、施桂香)。 6、九步训练作文教学法:即讲、听、说、记、思、仿、写、改、评。 7、“三课型、四课时、五步骤”作文模型教学(舒兰县第二十一中学) 8、中学作文教学“四步法”:即观察以取材,摘抄以炼句,练口以激趣, 感悟以构思。 9、八步十六字作文程序:即初作、议改、阅批、导评、复作、批改、品 尝评优。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学习和比较了一
系列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为我们进行这项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各阶段研究情况: 按照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我们分年级有侧重点地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下面,把各阶段研究的情况介绍如下 1、课前准备阶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课上,学生提起笔却没的可写,主 要原因是没有掌握作文的材料。课前准备阶段,就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积 累作文的材料。准备的方法: (1)短期准备:提前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搜集和准备作文材料 (2)长期准备:平时,指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和观察笔记。 下面是王老师在区级研讨课上和学生一起研究绘制的材料库示意图 8里之间公共场所路上偶遇其它 课上 家庭成员 社会关系「家庭生活我学校生活 同学 课余生活 个人情况 其它 习惯兴趣特长经历性格其它 上图只作为材料库的索引,在建材料库的过程中,还要把积累的材料分类 整理在材料簿里。这样,就可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据需要随时査找。教学实践表 明,材料库是帮助同学们解决“无的可写”的好办法。 王老师的课获得了进校教研员和语文老师的肯定,有些学校的老师还借鉴 了王老师的这一教学方法。 在这个阶段研究过程中,袁老师把作文选材的范围划定为家庭、社会、学 校、回忆、展望五个方面。他在《作文导报》发表的《材料的来源和积累》 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材料的来源和积累 记叙文,要写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写进文章的这些人和事物,就是文章的 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古人所谓“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也是在占有 了一定材料后,才达此境界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手头没有 材料,无论多高的“妙手”,也是很难“偶得”的。同学们写文章,有时文思
3 系列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为我们进行这项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各阶段研究情况: 按照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我们分年级有侧重点地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下面,把各阶段研究的情况介绍如下: 1、课前准备阶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课上,学生提起笔却没的可写,主 要原因是没有掌握作文的材料。课前准备阶段,就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积 累作文的材料。准备的方法: (1)短期准备:提前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搜集和准备作文材料; (2)长期准备:平时,指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和观察笔记。 下面是王老师在区级研讨课上和学生一起研究绘制的材料库示意图: 上图只作为材料库的索引,在建材料库的过程中,还要把积累的材料分类 整理在材料簿里。这样,就可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据需要随时查找。教学实践表 明,材料库是帮助同学们解决“无的可写”的好办法。 王老师的课获得了进校教研员和语文老师的肯定,有些学校的老师还借鉴 了王老师的这一教学方法。 在这个阶段研究过程中,袁老师把作文选材的范围划定为家庭、社会、学 校、回忆、展望五个方面。他在《作文导报》发表的《材料的来源和积累》一 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材料的来源和积累 记叙文,要写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写进文章的这些人和事物,就是文章的 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古人所谓“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也是在占有 了一定材料后,才达此境界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手头没有 材料,无论多高的“妙手”,也是很难“偶得”的。同学们写文章,有时文思
汩汩,顺畅淋漓,一气呵成;有时,搜肠刮肚,捉襟见肘,却难于成文,就跟 是否占有材料有很大关系。既然记叙文的材料这么重要,那么,这些材料从哪 里来,怎样积累这些材料呢?下面跟同学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1、材料来源于生活 宋代朱熹有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常用 来比喻写作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收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好作品。生活是 我们写记叙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根据同学们的阅历、生活范围, 可侧重从以下几方法进行记叙文材料的积累 (1)家庭:包括家庭成员以及成员间发生的事情,家庭生活及生活方面 的发展变化等。 (2)学校:包括师生及师生间发生的事情。例如,有关学习、友谊、交 往及成长等方面的事情,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3)社会:包括社会上各种人和事。例如,各种场景、各种活动、风土 人情、新人新事及自己参予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等。 (4)回忆:对自己经历和接触过的人或事的回顾。 (5)想象:想象类记叙文的特点是:通过想象,写现实中还未发生的事 情。表面看,这种作文的内容似乎跟积累材料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想象 也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跟积累的材料有某种间接的联系。 2、积累材料的方法 积累材料的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观、听、问、记 观,即通过观察,把亲眼目睹的人或事积累起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 会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仔细观察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 是指要认真全面,不走马观花。观察人,不但要注意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特征, 还要细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物,不但要留心物体或景物在一定时空里 的形态、声音、色彩、光泽和气味等特征,还要注意景物在不定时空里所发生 的变化;观察事,要注意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善于观察,一是要 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二是深入思考,辨别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注 意材料的性质。 听,指把亲耳所闻的材料积累起来。因这类材料大部分属于第二手材料, 所以在积累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偏听偏信 这样,写进文章后才不致失去准确和真实性。 问,是指利用调査访问等形式来积累材料。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 性。问谁,问什么,心里要有谱儿,另外,还要嘴勤腿勤,不辞辛苦,不怕麻
4 汩汩,顺畅淋漓,一气呵成;有时,搜肠刮肚,捉襟见肘,却难于成文,就跟 是否占有材料有很大关系。既然记叙文的材料这么重要,那么,这些材料从哪 里来,怎样积累这些材料呢?下面跟同学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1、材料来源于生活 宋代朱熹有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常用 来比喻写作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收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好作品。生活是 我们写记叙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根据同学们的阅历、生活范围, 可侧重从以下几方法进行记叙文材料的积累: (1)家庭:包括家庭成员以及成员间发生的事情,家庭生活及生活方面 的发展变化等。 (2)学校:包括师生及师生间发生的事情。例如,有关学习、友谊、交 往及成长等方面的事情,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3)社会:包括社会上各种人和事。例如,各种场景、各种活动、风土 人情、新人新事及自己参予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等。 (4)回忆:对自己经历和接触过的人或事的回顾。 (5)想象:想象类记叙文的特点是:通过想象,写现实中还未发生的事 情。表面看,这种作文的内容似乎跟积累材料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想象 也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跟积累的材料有某种间接的联系。 2、积累材料的方法 积累材料的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观、听、问、记。 观,即通过观察,把亲眼目睹的人或事积累起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 会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仔细观察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 是指要认真全面,不走马观花。观察人,不但要注意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特征, 还要细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物,不但要留心物体或景物在一定时空里 的形态、声音、色彩、光泽和气味等特征,还要注意景物在不定时空里所发生 的变化;观察事,要注意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善于观察,一是要 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二是深入思考,辨别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注 意材料的性质。 听,指把亲耳所闻的材料积累起来。因这类材料大部分属于第二手材料, 所以在积累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偏听偏信。 这样,写进文章后才不致失去准确和真实性。 问,是指利用调查访问等形式来积累材料。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 性。问谁,问什么,心里要有谱儿,另外,还要嘴勤腿勤,不辞辛苦,不怕麻
烦,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记,指把已掌握的材料记录下来,并进行及时整理和分类。要积累较充足 的材料,光凭脑子记不行,还应该勤于笔记,平时要养成写日记、观察笔记和 随笔的好习惯。要整理分类,把掌握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以备使用时査找 方便。例如,写人的放在一类,写事的放在一类,写场景的放在一类,分册记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海”。只要同学们注 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就会聚少成多,形成一个小小的材料库。写文 章时就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写出的文章也就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了。 2、作文讨论阶段 作文讨论阶段是指在作文课上针对某篇作文,让学生从审题、选材、组材、 详略、确立中心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提高写作的兴趣,树立写 作的信心,掌握作文的知识和技巧,学会写作。 课题组的程老师讲了一节区级作文讨论课,进校语文教研员和我区100 多名教师来听课,大家对程老师的作文讨论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面是这节 课部分内容的实录 导入:“五一”节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大家利用假期学做 道菜,这样既可以孝敬父母,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你们做了吗? 学生回答:做了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报一下自己所做菜的菜名,然后每组选出两道你 们认为最好的菜,奉献给大家好吗?(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后学生报菜名并说明制作过程 学生甲:我的这道菜叫“火山下雪”,俗名叫西红柿拌白糖(笑声)。做这 道菜,先把3~5个西红柿洗干净,然后切成月牙型的小块儿,整齐地码放在盘 中,码好后,在上面撒上白糖。这道菜酸甜可口… 学生乙:我的这道菜叫“粉身碎骨”,其实就是咱们夏天常吃的拍黄瓜(笑 声),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先后有8名学生报出所做菜的名字,并说明制作过程) 教师提问:这几位同学分别从菜的原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及色、香、 味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各道菜的特色和制作过程。大家对哪道菜比较感兴趣,请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看法略)
5 烦,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记,指把已掌握的材料记录下来,并进行及时整理和分类。要积累较充足 的材料,光凭脑子记不行,还应该勤于笔记,平时要养成写日记、观察笔记和 随笔的好习惯。要整理分类,把掌握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以备使用时查找 方便。例如,写人的放在一类,写事的放在一类,写场景的放在一类,分册记 载。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海”。只要同学们注 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就会聚少成多,形成一个小小的材料库。写文 章时就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写出的文章也就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了。 2、作文讨论阶段 作文讨论阶段是指在作文课上针对某篇作文,让学生从审题、选材、组材、 详略、确立中心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提高写作的兴趣,树立写 作的信心,掌握作文的知识和技巧,学会写作。 课题组的程老师讲了一节区级作文讨论课,进校语文教研员和我区 100 多名教师来听课,大家对程老师的作文讨论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面是这节 课部分内容的实录: 导入:“五.一”节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大家利用假期学做 一道菜,这样既可以孝敬父母,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你们做了吗? 学生回答:做了!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报一下自己所做菜的菜名,然后每组选出两道你 们认为最好的菜,奉献给大家好吗?(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后学生报菜名并说明制作过程 : 学生甲:我的这道菜叫“火山下雪”,俗名叫西红柿拌白糖(笑声)。做这 道菜,先把 3~5 个西红柿洗干净,然后切成月牙型的小块儿,整齐地码放在盘 中,码好后,在上面撒上白糖。这道菜酸甜可口…… 学生乙:我的这道菜叫“粉身碎骨”,其实就是咱们夏天常吃的拍黄瓜(笑 声),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 (先后有 8 名学生报出所做菜的名字,并说明制作过程) 教师提问:这几位同学分别从菜的原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及色、香、 味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各道菜的特色和制作过程。大家对哪道菜比较感兴趣,请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看法略)
教师:刚才一部分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若将这个材料写成一篇说明文 应当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结合语文课说明文单元所学过的知识,讨论三分钟, 然后发表意见。 (讨论后,有6名学生抢答) 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在黑板上归纳: (1)按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来写,如“首先……”,“然后……”等。 (2)运用专业性的术语 (3)要有一定的说明方法 (后面内容略) 在这节课上,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课堂气氛轻松、热烈。课 后调查,全班52名学生,都顺利写出了这篇作文,而且整体写作水平较从前 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我们认识到,以前学生提起作文就发愁,并不是学生不爱作文,而 是不会作文。程老师的作文课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就能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从而变被动写作为主动 写作。 3、作文写作阶段 作文写作阶段,要求学生综合作文讨论课上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自己的理 解,先列作文提纲(训练一段时间后,可打腹稿),然后按规定开始写作。写 作阶段,采用当堂作文与课下作文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好。 4、作文评价阶段 以前上作文讲评课,教师大多先把学生的作文按成绩归类,然后选择例文 拿到课堂上去读,对好文的作者大力表扬,对差文的作者进行批评。在讲评课 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种方法,不但起不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 的,还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厌写情绪。 作文评价课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评价中自己意 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作文评价课上,我们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具体作 法是 (1)学生分组阅文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的四篇作文,每人把作
6 教师:刚才一部分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若将这个材料写成一篇说明文, 应当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结合语文课说明文单元所学过的知识,讨论三分钟, 然后发表意见。 (讨论后,有 6 名学生抢答) 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在黑板上归纳: (1) 按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来写,如“首先……”,“然后……”等。 (2) 运用专业性的术语 ; (3) 要有一定的说明方法。 (后面内容略) 在这节课上,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课堂气氛轻松、热烈。课 后调查,全班 52 名学生,都顺利写出了这篇作文,而且整体写作水平较从前 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我们认识到,以前学生提起作文就发愁,并不是学生不爱作文,而 是不会作文。程老师的作文课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就能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从而变被动写作为主动 写作。 3、作文写作阶段 作文写作阶段,要求学生综合作文讨论课上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自己的理 解,先列作文提纲(训练一段时间后,可打腹稿),然后按规定开始写作。写 作阶段,采用当堂作文与课下作文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好。 4、作文评价阶段 以前上作文讲评课,教师大多先把学生的作文按成绩归类,然后选择例文 拿到课堂上去读,对好文的作者大力表扬,对差文的作者进行批评。在讲评课 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种方法,不但起不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 的,还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厌写情绪。 作文评价课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评价中自己意 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作文评价课上,我们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具体作 法是: (1)学生分组阅文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的四篇作文 ,每人把作
文按A、B、C、D(由好到差的顺序)评出等级,填写在《作文评价表》上 (《作文评价表》见文后附表) (2)小组讨论 小组内对四篇作文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在《作文评价表》上填写每篇作 文的评价意见。 (3)班内讨论 组长代表小组成员在班上对所评文章发表评价意见,然后推选全班得A 最多的一篇作文,让作者在课堂上朗读。朗读后学生自由发言,指出文章好在 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应该怎样去修改。差文拿到课堂上去讨论, 最好让同学代读,不提作者的姓名,以免挫伤该生的自尊心。 (4)探索写作规律,扩展作文层面 在评价课上,探索写作规律,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例如,写人的文章,要让学生思考: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思想品德、精神 面貌或性格特征,怎样去表现;写事的文章,要让学生清楚写什么事,怎样写 在写作过程中,怎样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运用哪些技巧。 扩展作文的层面,是指在探索写作规律后,让学生举一反三,联系相类似 的一系列作文题目,进行审题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扩展思维的层面,把握 写作的规律性。 5、学生修改阶段 根据在评改课上同学们的意见和老师的总结,修改自己的作文。作文修改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回过头来非常理性地对自己的文章重新 进行评价。在修改过程中,学生会吸纳评价课上优秀作文的优点,尽最大努力 使自己的文章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四、改革实验的效果。 在两年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讲科学,重实践,求实效,先后 上了24节研究课,开了20次研讨会,终于实验研究出这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 的作文教学模式。运用这套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下面 是实验前后我校某班两次作文情况的检测对比 班人数:48人 实验前后实验前百分比实验后百分比实验后期提高 7
7 文按 A、B、C、D(由好到差的顺序)评出等级,填写在《作文评价表》上。 (《作文评价表》见文后附表) (2)小组讨论 小组内对四篇作文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在《作文评价表》上填写每篇作 文的评价意见。 (3)班内讨论 组长代表小组成员在班上对所评文章发表评价意见,然后推选全班得 A 最多的一篇作文,让作者在课堂上朗读。朗读后学生自由发言,指出文章好在 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应该怎样去修改。差文拿到课堂上去讨论, 最好让同学代读,不提作者的姓名,以免挫伤该生的自尊心。 (4)探索写作规律,扩展作文层面。 在评价课上,探索写作规律,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例如,写人的文章,要让学生思考: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思想品德、精神 面貌或性格特征,怎样去表现;写事的文章,要让学生清楚写什么事,怎样写; 在写作过程中,怎样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运用哪些技巧。 扩展作文的层面,是指在探索写作规律后,让学生举一反三,联系相类似 的一系列作文题目,进行审题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扩展思维的层面,把握 写作的规律性。 5、学生修改阶段 根据在评改课上同学们的意见和老师的总结,修改自己的作文。作文修改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回过头来非常理性地对自己的文章重新 进行评价。在修改过程中,学生会吸纳评价课上优秀作文的优点,尽最大努力 使自己的文章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四、改革实验的效果。 在两年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讲科学,重实践,求实效,先后 上了 24 节研究课,开了 20 次研讨会,终于实验研究出这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 的作文教学模式。运用这套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下面 是实验前后我校某班两次作文情况的检测对比: 班人数:48 人 实验前后 实验前 百分比 实验后 百分比 实验后期提高
对比项|200610 2008.10 百分比 交文情况 35 72.9 48 27.1 100 80分以上8 166 22 45.8 375 70~79分 15 31.3 16 33.3 60~69分 35.5 0.8 9分以下8166 2.4 (注:表中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 近两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跟我们抓作文教学改革 有很大关系。 这项课题研究,使我校“绿野文学社”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实验前,“绿 野文学社”编印《绿野》校刊时,收集学生稿件特别困难。可自从搞了这项课 题研究以后,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写作积极分子。我们编辑《绿野》第九期时, 收上学生稿件近百篇,编辑两期校刊都用不完。 截止到目前,《绿野》校刊已先后收录我校学生优秀作文400多篇。《作文 导报》、《中国校园文学之友》、《星雨报》先后转载我校学生作文20多篇。出 版了《绿野撷英》一书,这本书共收录学生文章113篇。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建立《学生作文档案》,把学期初每个学生第一次作 文的情况作为底案,以后,把每次作文的情况记录在个人作文档案上,以便教 师及时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写作状况,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供第一手材 料。(此课题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8 对比项 2006.10 2008.10 百分比 交文情况 35 72.9 48 27.1 100 80 分以上 8 16.6 22 45.8 37.5 70~79 分 15 31.3 16 33.3 2 60~69 分 17 35.5 10 20.8 -14.7 59 分以下 8 16.6 2 4.2 -12.4 (注:表中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 近两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跟我们抓作文教学改革 有很大关系。 这项课题研究,使我校“绿野文学社”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实验前,“绿 野文学社”编印《绿野》校刊时,收集学生稿件特别困难。可自从搞了这项课 题研究以后,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写作积极分子。我们编辑《绿野》第九期时, 收上学生稿件近百篇,编辑两期校刊都用不完。 截止到目前,《绿野》校刊已先后收录我校学生优秀作文 400 多篇。《作文 导报》、《中国校园文学之友》、《星雨报》先后转载我校学生作文 20 多篇。出 版了《绿野撷英》一书,这本书共收录学生文章 113 篇。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建立《学生作文档案》,把学期初每个学生第一次作 文的情况作为底案,以后,把每次作文的情况记录在个人作文档案上,以便教 师及时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写作状况,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供第一手材 料。(此课题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附:作文评价记录表 作者 评价人 评价日期 小组综合 等级内容语言结构书写|评价或修 改建议 切题、内容流畅、简严谨合理、工整、漂 具体、中心明、得体、详略得当|亮、整洁 突出 无病句 无错字 较切题、内通顺、有开头结尾工整、规 容较具体、1-2个病有缺项、能范、有1-4 中心较明句 够分段、注个错字 意详略 基本切题、较通顺、有开头结尾书写较认 内容不具3~5个 有缺项、分真、有涂抹 体、中心不病句 段不妥、没 明确 有详略 不符合要不通顺、病不成文章、书写较乱 求、内容不句较多没有段落涂抹较多、 具体、无中 字迹无法 心 辨认 评价等级 评价符号:①优美、精彩句子②病句⑧(除词的 ④潘别字⑤调整 ⑥口口另起一段
9 附:作文评价记录表 题目 作者 评价人 评价日期 等 级 内 容 语 言 结 构 书 写 小组综合 评价或修 改建议 A 切题、内容 具体、中心 突出 流畅、简 明、得体、 无病句 严谨合理、 详略得当 工整、漂 亮、整洁、 无错字 B 较切题、内 容较具体、 中心较明 确 通顺、有 1~2 个 病 句 开头结尾 有缺项、能 够分段、注 意详略 工整、规 范、有 1~4 个错字 C 基本切题、 内容不具 体、中心不 明确 较通顺、有 3~5 个 病句 开头结尾 有缺项、分 段不妥、没 有详略 书写较认 真、有涂抹 D 不符合要 求、内容不 具体、无中 心 不通顺、病 句较多 不成文章、 没有段落 书写较乱、 涂抹较多、 字迹无法 辨认 评价等级 评价符号:①优美、精彩句子 ② 病 句 ③ 删除词句 ④ ⑤调 整 ⑥□□另起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