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外文言游记篇 姓名 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日己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夕,天字开霁间,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 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 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选自《东里集》,有删节)【注】①丘:坟墓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A.延余两人坐延:邀请。B.降跽谢过谢:感谢。C.过立恭宿别过:拜访。D.而乐无加乎此加: 回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惠因润:山润名 超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以书邀余入山 (2)比出郭,日已夕 (足于惠因润(4)谒辨才于朝音堂_A.遂扫石而坐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弃甲曳兵而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C.乐其无已乎D.遂与李及道士别其孰能讥之乎今君与廉颇同列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 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 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游东山记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武乙亥,余客武吕。武吕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深自酶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译文 可十里,度松林, 润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译文: 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金山寺(并序)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 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吕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 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遗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 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每岁生雏,羽駢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
初三课外文言游记篇 姓名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 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 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 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 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 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 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书.邀余入山 (2)比.出郭,日已夕 (3)濯.足于惠因涧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 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 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 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 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 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 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 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 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 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 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 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 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选自《东里集》,有删节)【注】 ①丘:坟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B.降跽谢过 谢:感谢。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D.而乐无加乎此 加: 超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遂扫石而坐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弃甲曳兵而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其孰能讥之乎 今君与廉颇同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 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译文: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译文: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译文: 金山寺(并序) [宋]梅尧臣 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 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 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 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 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
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名迹耶 a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以中有足乐者(《与东阳马生序》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b宜鼓琴,琴调虚畅子敬素好琴(《人琴俱亡》)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c皆竹楼之所助也莲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川注释①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②陟登,上。③上方:佛寺。④山阿问d吾闻竹工云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山岳。⑤萼(花萼。⑥鹘hu:一种凶猛的鸟。⑦羽翮h}羽毛·⑧桡ro}:船桨 12.翻译下列句子。16分) 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B向使/善工摹画C穷极/山水之趣D恶禽猛鸷不敢来以搏鱼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13.结合文章,说说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 句的内容相呼应。2分) 游东坡[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 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3分) 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 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日“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润,遇雨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则有涓流耳。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层,颇败人意。东一井日“暗井”,取苏公诗 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 夐③,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 宜围棋,子声丁丁④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鹌氅衣,戴华阳巾,手执【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 《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見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荼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⑤;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西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已亥闰三(1)自州们而东〔)(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4)为一郡之最() 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注释】①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②雉堞(d圮(φ閔:城上矮墙倒塌毁坏·雉堞,城3.下列表示与文中画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③幽阒(q辽夐(king: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④丁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丁(zhng)ε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悠远之声。⑤稔re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⑥西掖,中书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比屋皆然 (2)被鹤毫衣 (3)诗韵清绝 )4)奔走不暇(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
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 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注释]①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②陟:登,上。③上方:佛寺。④山阿(ē): 山岳。⑤萼(è):花萼。⑥鹘(hú):一种凶猛的鸟。⑦羽翮(hé):羽毛。⑧桡(ráo):船桨。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 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 分)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 ▲ ;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 ▲ ” 句的内容相呼应。(2 分) 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3 分)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 夐③,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 宜围棋,子声丁丁④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 《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 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⑤;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⑥;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 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②雉堞(di)圮(pǐ)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雉堞,城 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③幽阒(q)辽夐(xing):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④丁 丁(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⑤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 ⑥西掖,中书省。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比.屋皆然( ) (2)被.鹤氅衣( )(3)诗韵清绝.( ) (4)奔走不暇.(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以中有足乐者 (《与东阳马生序》) b.宜鼓琴,琴调虚畅 子敬素好琴 (《人琴俱亡》) c.皆竹楼之所助也 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d.吾闻竹工云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2. 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13. 结合文章,说说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游东坡[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 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 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 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 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 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 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4)为.一郡之最( )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3 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下列表示与文中画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 分)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
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①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文瑛,生平不详。庵:小庙 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多为女尼所居。②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他曾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该亭在今江苏 钴鋼潭记 柳宗元 省苏州市。③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 钴鲟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五代十国时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④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的儿 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子钱元瓘。吴中指苏州一带地区。⑤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回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面更居,愿以潭上妻族。孙承佑:钱镠的孙子钱似的岳父。⑦迫到,等到。@淮南唐代设置的淮南道,治所在扬州。纳 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楹,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不然。尤与中土:指将国土贡献给了宋王朝。⑨禅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⑩姑苏之台:在姑苏山上,春秋时 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迴 吴王阖闯建。①D五湖:这是泛指包括太湖在内附近所有的湖泊。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子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 释下列加粗的词 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者。0阖间春秋时吴国的国王(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年)。夫差:阖阔的 (1)啮其涯() (2)有树环焉()(3其上有居者()(4)气之迥()儿子,吴国的国王(公元前495公元前475年).0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 2.翻译 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仲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 (1)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舂秋末年越国大夫,楚人;范蕹,春秋末年楚人,曾辅助越王灭吴。⑩钱镠:吴越国的建立者.在位有 十五年(公元907-公元932年)。传位四世,后统一于宋王朝。0僭( lagrave: n:超越本分。0释子:佛教 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Q8澌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 冰块消融的样子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选段中的“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一句运用了正面描写,《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迫淮南纳土 表现了钴鋼潭水和三峡夏水 的特点:(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选段中“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和《三峡》中的“则素湔绿潭,回清倒影”体现了钴斜潭水和三峡春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冬之水 的特点。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普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 一:沧浪之水浊兮, 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2这首民歌隐含着 的意思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①D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闾、夫差Q3之所争,子胥、种、燕00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①因乱攘窃 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00,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 释子0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0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注释】
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 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钴鉧潭记 柳宗元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 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 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不 然。尤与中 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啮其涯.( ) (2)有树环.焉( ) (3 其上有居者.( ) (4)气之迥.( ) 2.翻译。 (1)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选段中的“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一句运用了正面描写,《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一句运用了 ,表现了钴鉧潭水和三峡夏水 的特点; 选段中“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和《三峡》中的“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体现了钴鉧潭水和三峡春 冬之水 的特点。 沧浪亭记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 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 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阖 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⒂因乱攘窃, 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 释子⒄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注释】 ①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文瑛,生平不详。庵:小庙, 多为女尼所居。 ②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他曾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该亭在今江苏 省苏州市。 ③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 五代十国时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④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的儿 子钱元瓘。吴中:指苏州一带地区。⑤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⑥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 妻族。孙承佑:钱镠的孙子钱俶的岳父。⑦迨:到,等到。⑧淮南:唐代设置的淮南道,治所在扬州。纳 土:指将国土贡献给了宋王朝。⑨禅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⑩姑苏之台:在姑苏山上,春秋时 吴王阖闾建。⑾五湖:这是泛指包括太湖在内附近所有的湖泊。⑿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 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子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 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者。⒀阖闾:春秋时吴国的国王(公元前 514-公元前 496 年)。夫差:阖闾的 儿子,吴国的国王(公元前 496-公元前 475 年)。⒁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 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仲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 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楚人;范蠡,春秋末年楚人,曾辅助越王灭吴。⒂钱镠:吴越国的建立者,在位有二 十五年(公元 907-公元 932 年)。传位四世,后统一于宋王朝。⒃僭(jiagrave;n):超越本分。⒄释子:佛教 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 ⒅澌: 冰块消融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 (4)极.一时之盛( )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 ;沧浪之水浊兮,_____ 。”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 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第(3)句的关键词是“揖”、“奈何”、“与”,分别是“拱手行礼”“为什么”、“给”。(本人感觉答案 的翻译不够贴切,不如译为“先生为什么不肯送我一首诗呢?” 参考译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吕。武吕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 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 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 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润水清潋,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 大园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 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参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 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 [参考答案] 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 1.(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 《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意思对即可。) 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3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 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 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 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 答案B 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 解析“谢”应该是“认错、道歉”的意思。本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中的“谢”、“过”是老大纲规定的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 120个词语中的。 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 答案 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 解析C组的两个“其”都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项中的“而 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 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表示修饰关系。B项中“焉”,第一个是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参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那里:第二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项中的“与”,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连词,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 和。这个选项值得推敲 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 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解析“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还因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 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 答案(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描着书出来了。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给送立恭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解析今年文言翻译选取三个句子,应该说难度更低。第(1)句中的关键字是“识”、“无用”和“怀”,答案】 分别是“知道、懂得、明白”、“不需要”(本人认为译为“没有用处”也可),“怀藏、怀揣”(如“怀8(1)才看见之前所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不同。(2)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 其璧,从径道亡”)。第(2)句关键词为“窍”、“作”,分别是“凿孔”(本人以为“挖孔、钻孔”更贴他的要求。 切)、“发出 9.作者梅尧臣峰壑攒水上
[参考答案] 1.(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意思对即可。) 3.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 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 答案 B 解析 “谢”应该是“认错、道歉”的意思。本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中的“谢”、“过”是老大纲规定的 120 个词语中的。 答案 C 解析 C 组的两个“其”都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 项中的“而”是连词, 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表示修饰关系。B 项中“焉”,第一个是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 那里;第二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 项中的“与”,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连词, 和。这个选项值得推敲。 答案 C 解析 “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 还因 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答案 (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解析 今年文言翻译选取三个句子,应该说难度更低。第(1)句中的关键字是“识”、“无用”和“怀”, 分别是“知道、懂得、明白”、“不需要”(本人认为译为“没有用处”也可),“怀藏、怀揣”(如“怀 其璧,从径道亡”)。第(2)句关键词为“窍”、“作”,分别是“凿孔”(本人以为“挖孔、钻孔”更贴 切)、“发出”。 第(3)句的关键词是“揖”、“奈何”、“与”,分别是“拱手行礼”、“为什么”、“给”。(本人感觉答案 的翻译不够贴切,不如译为“先生为什么不肯送我一首诗呢?”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 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 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 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 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 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 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 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 《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 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 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 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 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 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 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 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 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 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 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 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 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 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 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给送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答案】 8.(1)才看见之前所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不同。(2)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 他的要求。 9.作者梅尧臣 峰壑攒水上
10.此句写得好,写出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他的不贪外物,不同流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 合污的高贵品质 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希望接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这道试题中,注意准确把握以下词语解释:“故”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 解释为才;“薄”是“傍晚”的意思。 看了“黄冈竹楼记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答案: 9试題分析:解答此題第一问不难就是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只要牢记不写错字行;第二问找出与“山1(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4是 形无地接”相呼应的句子,“山”与“峰”相对应 2(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表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考点定位】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3分)B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句子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4.(4分川1)雪堂(2)仰慕 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具体而言,要分两步回答第一步,解释【译文】 该句子在句中的要表达含义;第二步,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僧人文瑛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周环水,就是苏子美所造的沧浪亭旧地。文瑛多次请我为沧浪亭写记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说:“过去苏子美写过一篇记,记载亭子的美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黄冈竹楼记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我写到:从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在子城的西南面修建了一座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 10、1)比屋皆然(紧靠、挨着)(2)被鹤氅衣(同披)3)诗韵清绝(极,极端的4)奔走不暇(空闲)在园子旁边修了一座园子。到了淮南之地归于宋朝时,吴越的园子还没有荒废。这最初苏子美在园中 11a 修建了沧浪亭,后来一些佛教徒住在这里。于是沧浪亭就变成大云庵了。自从有大云庵以来,至今已 12、(1)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当年遗迹,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原有的建筑,于是大云庵就又变成 2)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本身的形状模拟它们的样子,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了沧浪亭 (3)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时代变化了,朝廷和社会也都发生了变化。我曾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淼的五湖和苍翠的群山,太伯、 13.抒发了自己的飘泊无定之苦、仕途失意之慨叹(吾以至道乙未岁岂惧竹楼之易朽乎!1分),安贫虞仲曾经在这里建国,阖闾、夫差曾经在这里争雄,子胥、文种和范盖曾经在这里经营他们的事业, 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1分2、3段),以及坚持理想、积极乐观的精神(1分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如今都不存在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这样,钱镠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窃夺了 嗣而葺之,庶 权位,占有了吴越,国富兵强,下传了四代。他的子孙和姻戚乘机奢侈享乐,超越名位,修造的宫殿 和园圃盛极一时。这些都无人纪念,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才被一个僧人钦佩重视到这般地步。由此可 黃冈竹楼记文言文参考译文 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 黃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文瑛爱读书,喜欢作诗,跟我们这些人交往,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阅读理解】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参考答案】 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1.(1环绕(2等到β3)流传(4)尽 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3.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虛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4.(1)可以濯我缨可以濯我足 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2退隐不仕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0面俱尽者,则有在矣!” 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但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 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呀。(指道德文章) 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 妓女,安顿歌儿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10.此句写得好,写出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他的不贪外物,不同流 合污的高贵品质。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 “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这道试题中,注意准确把握以下词语解释:“故” 解释为才;“薄”是“傍晚”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9.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第一问不难就是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只要牢记不写错字行;第二问找出与““山 形无地接”相呼应的句子,“山”与“峰”相对应。 【考点定位】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句子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 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具体而言,要分两步回答:第一步,解释 该句子在句中的要表达含义;第二步,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黄冈竹楼记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10.(1)比屋皆然(紧靠、挨着) (2)被鹤氅衣( 同披 )(3)诗韵清绝( 极,极端的 )(4)奔走不暇( 空闲 ) 11.a 12.(1)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2)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本身的形状模拟它们的样子,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3)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13.抒发了自己的飘泊无定之苦、仕途失意之慨叹(吾以至道乙未岁岂惧竹楼之易朽乎!)(1 分),安贫 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1 分)(2、3 段),以及坚持理想、积极乐观的精神(1 分)(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黄冈竹楼记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 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 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 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 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 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 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但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 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 妓女,安顿歌儿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 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 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希望接 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 看了“黄冈竹楼记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参考答案: 1.(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2.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 (3 分)B 4.(4 分)(1)雪堂(2)仰慕 【译文】 僧人文瑛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周环水,就是苏子美所造的沧浪亭旧地。文瑛多次请我为沧浪亭写记, 说:“过去苏子美写过一篇记,记载亭子的美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写到:从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在子城的西南面修建了一座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 在园子旁边修了一座园子。到了淮南之地归于宋朝时,吴越的园子还没有荒废。这最初苏子美在园中 修建了沧浪亭,后来一些佛教徒住在这里。于是沧浪亭就变成大云庵了。自从有大云庵以来,至今已 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当年遗迹,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原有的建筑,于是大云庵就又变成 了沧浪亭。 时代变化了,朝廷和社会也都发生了变化。我曾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淼的五湖和苍翠的群山,太伯、 虞仲曾经在这里建国,阖闾、夫差曾经在这里争雄,子胥、文种和范蠡曾经在这里经营他们的事业, 如今都不存在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这样,钱镠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窃夺了 权位,占有了吴越,国富兵强,下传了四代。他的子孙和姻戚乘机奢侈享乐,超越名位,修造的宫殿 和园圃盛极一时。这些都无人纪念,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才被一个僧人钦佩重视到这般地步。由此可 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 文瑛爱读书,喜欢作诗,跟我们这些人交往,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阅读理解】 【参考答案】 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 3. 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缨 可以濯我足 (2)退隐不仕 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 呀。(指道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