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1.0.3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8学分 学时:112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112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前期课程:无要求 授课对象:医(七)、中西结合(七)、中基(七)、医药(七)、中医、针推、骨伤、中西 结合、运动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汇报),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 绩的评定标准见附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 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 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 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 theo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and Ancient Philosophy,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human body,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s and so on.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basic TCM.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 内容,为学习中医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
·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1.0.3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8 学分 学时:112 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 112 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前期课程:无要求 授课对象:医(七)、中西结合(七)、中基(七)、医药(七)、中医、针推、骨伤、中西 结合、运动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汇报),其中期末考试占 80%,平时成绩占 20%,平时成 绩的评定标准见附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 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 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 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 theo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and Ancient Philosophy,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human body,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s and so on. 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basic TCM.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 内容,为学习中医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讲清难点, 并可适当安排小组讨论,以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抽象的概念 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药的起源。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 2.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元气论、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元气论 1.气的起源和概念。 2.元气论的主要内容。 3.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 2.阴阳的属性区分。 3.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2·
·2· 【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讲清难点, 并可适当安排小组讨论,以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抽象的概念 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药的起源。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 2.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元气论、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元气论 1.气的起源和概念。 2.元气论的主要内容。 3.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 2.阴阳的属性区分。 3.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组织结构 (2)说明生理活动 (3)说明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诊断 (5)用于疾病治疗 第三节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4.五行相生相克。 5.五行之间的生克异常。 6.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诊断 (4)用于疾病治疗 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1.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2.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三章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1.熟悉气血津液的概念。 2.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 3.了解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4.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和运行规律。 5.了解津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 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 1.气的生成。 。3
·3·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组织结构 (2)说明生理活动 (3)说明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诊断 (5)用于疾病治疗 第三节 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4.五行相生相克。 5.五行之间的生克异常。 6.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诊断 (4)用于疾病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1.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2.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1.熟悉气血津液的概念。 2.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 3.了解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4.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和运行规律。 5.了解津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 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 1.气的生成
2.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固摄作用 (3)温煦作用 (4)防御作用 (5)气化作用 3.气的运动。 4.气的分类。 (1)元气 (2)宗气 (3)营气、卫气 第二节血 1.血的生成。 2.血的功能。 (1)营养滋润作用 (2)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3)载气 3.血的运行。 第三节津液 1.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营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载气 3.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2.气与津液的关系。 3.血与津液的关系。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四章脏腑 【目的要求】 1.熟悉藏象的概念。 。4
·4· 2.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固摄作用 (3)温煦作用 (4)防御作用 (5)气化作用 3.气的运动。 4.气的分类。 (1)元气 (2)宗气 (3)营气、卫气 第二节 血 1.血的生成。 2.血的功能。 (1)营养滋润作用 (2)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3)载气 3.血的运行。 第三节 津液 1.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营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载气 3.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2.气与津液的关系。 3.血与津液的关系。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四章 脏腑 【目的要求】 1.熟悉藏象的概念
2.熟悉藏象学说的特点。 3.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 4.掌握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5.了解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五脏 1.心 (1)主血脉 (2)主神志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2.肝 (1)主疏泄 (2)主藏血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3.脾 (1)主运化 (2)主统血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4.肺 (1)主气司呼吸 (2)主通调水道 (3)主朝百脉 (4)主治节 (5)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5.肾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液 (3)主纳气 (4)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第二节六腑 1.胆 2.胃 3.小肠 4.大肠 5.膀胱 6.三焦 ·5✉
· 5 · 2.熟悉藏象学说的特点。 3.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 4.掌握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5.了解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五脏 1.心 (1)主血脉 (2)主神志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2.肝 (1)主疏泄 (2)主藏血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3. 脾 ( 1)主运化 ( 2)主统血 ( 3)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4.肺 (1)主气司呼吸 (2)主通调水道 (3)主朝百脉 (4)主治节 (5)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5.肾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液 (3)主纳气 (4)与志、液、体、华、窍的联系 第二节 六腑 1.胆 2.胃 3.小肠 4.大肠 5.膀胱 6.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1.脑。 2.女子胞。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的关系。 2.脏与腑的关系。 3.腑与腑的关系。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五章经络 【目的要求】 1.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 2.熟悉经络系统的内容 3.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分布规律。 4.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分布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5.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 2.络脉。 3.连属部。 第二节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 2.表里相合。 3.流注次序。 4.分布规律。 第三节奇经八脉 1.生理功能。 2.循行分布及功能特点。 (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 ·6
·6· 第三节 奇恒之腑 1.脑。 2.女子胞。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的关系。 2.脏与腑的关系。 3.腑与腑的关系。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五章 经络 【目的要求】 1.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 2.熟悉经络系统的内容。 3.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分布规律。 4.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分布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5.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 2.络脉。 3.连属部。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 2.表里相合。 3.流注次序。 4.分布规律。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生理功能。 2.循行分布及功能特点。 (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
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 2.通行气血阴阳。 3.感应与传导。 4.调节机能活动。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六章病因 【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2.掌握六淫及疫疠之邪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各自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5.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6.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感病因 1.六淫。 (1)风邪 (2)寒邪 (3)暑邪 (4)湿邪 (5)燥邪 (6)火(热)之邪 2.疠气。 (1)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第二节内伤病因 1.内伤七情。 (1)喜 (2)怒 (3)忧 (4)思 (5)悲 。7
·7·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 2.通行气血阴阳。 3.感应与传导。 4.调节机能活动。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六章 病因 【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2.掌握六淫及疫疠之邪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各自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5.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6.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六淫。 (1)风邪 (2)寒邪 (3)暑邪 (4)湿邪 (5)燥邪 (6)火(热)之邪 2.疠气。 (1)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内伤七情。 (1)喜 (2)怒 (3)忧 (4)思 (5)悲
(6)恐 (7)惊 2.饮食失宜。 (1)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3.劳逸失当。 (1)过劳 (2)过逸 第三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1.痰饮 2.瘀血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七章病机 【目的要求】 1.熟悉邪正的概念。 2.熟悉发病的基本原理。 3.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4.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5.熟悉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理变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病机理 1.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邪正斗争与发病缓急。 第二节病变机理 1.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2.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气血津液失常。 。84
·8· (6)恐 (7)惊 2.饮食失宜。 (1)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3.劳逸失当。 (1)过劳 (2)过逸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1.痰饮 2.瘀血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七章 病机 【目的要求】 1.熟悉邪正的概念。 2.熟悉发病的基本原理。 3.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4.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5.熟悉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理变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病机理 1.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邪正斗争与发病缓急。 第二节 病变机理 1.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2.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气血津液失常
(1)气失常 (2)血失常 (3)津液失常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八章养生与治则 【目的要求】 1.了解养生的基本原则。 2.了解养生的主要方法。 3.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方法 4.了解治则的概念及其与治法的关系。 5.掌握扶正祛邪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6.掌握标本先后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7.掌握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其常用治法。 8.熟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养生 1.养生的基本原则。 2.养生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治则 1.正治与反治。 2.治标与治本。 3.扶正与祛邪。 4.调整阴阳。 5.调理脏腑。 6.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9
·9· (1)气失常 (2)血失常 (3)津液失常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 第八章 养生与治则 【目的要求】 1.了解养生的基本原则。 2.了解养生的主要方法。 3.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方法 4.了解治则的概念及其与治法的关系。 5.掌握扶正祛邪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6.掌握标本先后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7.掌握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其常用治法。 8.熟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养生 1.养生的基本原则。 2.养生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治则 1.正治与反治。 2.治标与治本。 3.扶正与祛邪。 4.调整阴阳。 5.调理脏腑。 6.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第一章绪论 5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6 第三章气血津液 10 第四章脏腑 21 第五章经络 8 第六章病因 19 课堂讨论式教学 3 第七章病机 16 第八章养生与治则侧 8 机动 6 合计 112 四、大纲使用说明 1.大纲使用对象为七年制、中医、针推、骨伤、中西结合本科专业学生,为必修课。 附1:课堂讨论式教学考核方案(平时成绩) (1)选题: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出2-3个小论文题, 听取大多数学生意见后,确立论文题,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以6-8人为宜。 (2)全程指导:给学生一个月时间进行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由于学习《中医基础理 论》的学生均为初入大学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所以由我教研室研究生负责在方法上予 以指导,思路上予以启发。 ·10·
·10·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四章 脏腑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病因 课堂讨论式教学 第七章 病机 第八章 养生与治则 机动 5 16 10 21 8 19 3 16 8 6 合计 112 四、大纲使用说明 1.大纲使用对象为七年制、中医、针推、骨伤、中西结合本科专业学生,为必修课。 附 1:课堂讨论式教学考核方案(平时成绩) (1) 选题: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出 2-3 个小论文题, 听取大多数学生意见后,确立论文题,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以 6-8 人为宜。 (2)全程指导:给学生一个月时间进行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由于学习《中医基础理 论》的学生均为初入大学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所以由我教研室研究生负责在方法上予 以指导,思路上予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