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1.3.2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 Pharmaceutical Botany 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3.5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49学时,均为课堂讲授。 前期课程:无要求 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学习报告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 (占7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药用植物学》是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 强的学科。内容主要涉及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以及常见药用 植物种类的原植物来源、形态学特征、产地、药用部位及功效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可为进一步学好《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Pharmaceutical Botany is a science of studying medicinal plants.According to morphology, anatomy,taxonomy and the TCM theory,they are researched that the origin,morphological characters,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uses of the medicinal plants.Also,the science will provide the fundamental background required for learning such courses as TCM Chemistry,TCM,and TCM Identification. Course Code:03.031.3.2 Total Hours:49 Credits:3.5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药用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中 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专业课、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学人才打下良好的 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药用植物学》是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系 统掌握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类的系统位 ·183·
·183·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1.3.2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 Pharmaceutical Botany 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3.5 学分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 49 学时,均为课堂讲授。 前期课程:无要求 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学习报告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考试 (占 7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药用植物学》是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七年制)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 强的学科。内容主要涉及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以及常见药用 植物种类的原植物来源、形态学特征、产地、药用部位及功效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可为进一步学好《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Pharmaceutical Botany is a science of studying medicinal plants. According to morphology, anatomy, taxonomy and the TCM theory, they are researched that the orig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uses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Also, the science will provide the fundamental background required for learning such courses as TCM Chemistry, TCM, and TCM Identification. Course Code: 03.031.3.2 Total Hours: 49 Credits: 3.5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药用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中 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专业课、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学人才打下良好的 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药用植物学》是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系 统掌握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类的系统位
置,药用部位与药用价值以及中药原植物鉴定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及其在中药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药用植物学》的内容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学》的含义、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3.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2.熟悉可供显微鉴别的主要内含物和细胞壁特化的显微化学反应。 3.了解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的增殖。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 2.细胞内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3.细胞壁的结构和特化。 4.植物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单倍体等与药用植物育种的关系,以及与植物分类的关 系(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类型、结构特征和分布。 2.熟悉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结构类型。 3.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及其在药学上的应用。 ·184
·184· 置,药用部位与药用价值以及中药原植物鉴定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及其在中药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药用植物学》的内容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学》的含义、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3.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 植物的细胞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2.熟悉可供显微鉴别的主要内含物和细胞壁特化的显微化学反应。 3.了解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的增殖。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 2.细胞内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3.细胞壁的结构和特化。 4.植物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单倍体等与药用植物育种的关系,以及与植物分类的关 系(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三章 植物的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类型、结构特征和分布。 2.熟悉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结构类型。 3.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及其在药学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1.植物组织的含义和分类: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及 分泌组织的特征、类型和功能。 2.维管束及其类型。 3.组织培养的含义和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四章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根 【目的要求】 1.掌握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的类型。 2.熟悉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3.了解根的异常构造。 【教学内容】 1.根的形态和类型(定根、不定根),根系的类型(直根系,须根系)。 2.根的变态(贮藏根,支持根,气生根,攀援根,水生根和寄生根)。 3.根的生理功能。 4.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侧根的形成。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二节茎 【目的要求】 1,掌握茎的形态特征,根和茎,特别是地下茎和根的区别。地上茎中的缠绕茎和攀援 茎,匍匐茎和平卧茎的区别。小块茎和块茎以及小鳞茎和鳞茎的区别。 2.熟悉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种类型的次生构造。 3.了解芽及其类型。裸子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茎的异常构造。 【教学内容】 1.茎的形态特征。 2.芽及其类型。 3.茎的类型。 4.茎的变态:地上茎的变态以及地下茎的变态。 5.茎的生理功能。 6.茎尖及其发展。双于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 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185✉
·185· 【教学内容】 1.植物组织的含义和分类: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及 分泌组织的特征、类型和功能。 2.维管束及其类型。 3.组织培养的含义和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四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 根 【目的要求】 1.掌握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的类型。 2.熟悉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3.了解根的异常构造。 【教学内容】 1.根的形态和类型(定根、不定根),根系的类型(直根系,须根系)。 2.根的变态(贮藏根,支持根,气生根,攀援根,水生根和寄生根)。 3.根的生理功能。 4.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侧根的形成。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二节 茎 【目的要求】 1.掌握茎的形态特征,根和茎,特别是地下茎和根的区别。地上茎中的缠绕茎和攀援 茎,匍匐茎和平卧茎的区别。小块茎和块茎以及小鳞茎和鳞茎的区别。 2.熟悉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种类型的次生构造。 3.了解芽及其类型。裸子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茎的异常构造。 【教学内容】 1.茎的形态特征。 2.芽及其类型。 3.茎的类型。 4.茎的变态:地上茎的变态以及地下茎的变态。 5.茎的生理功能。 6.茎尖及其发展。双于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 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三节叶 【目的要求】 1.掌握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叶序。单叶和复叶的区别。 2.熟悉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点。 3.了解气孔指数、栅表比和脉岛数含义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叶的组成。 2.叶片的形状。 3.单叶和复叶,叶序。 4.叶的变态。 5.叶的生理功能 6.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一般构造,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片的构造特点。 7.气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四节花 【目的要求】 1.掌握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形态构造特征和类型。 2.熟悉花和花序的类型,花程式。 3.了解花图式,花的生殖功能以及花的形态特征在中药原植物鉴定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1.花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形态构造。 2.花的类型。 3.花序的类型。 4.花的形态特征在中药原植物鉴定中的意义。 5.花程式,花图式 6.花的生殖功能:传粉与受精。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五节果实 【目的要求】 1.掌握果实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2.熟悉常见药用果实。 3.了解果实的组织构造。 ·186
·186·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三节 叶 【目的要求】 1.掌握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叶序。单叶和复叶的区别。 2.熟悉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点。 3.了解气孔指数、栅表比和脉岛数含义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叶的组成。 2.叶片的形状。 3.单叶和复叶,叶序。 4.叶的变态。 5.叶的生理功能。 6.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一般构造,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片的构造特点。 7.气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四节 花 【目的要求】 1.掌握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形态构造特征和类型。 2.熟悉花和花序的类型,花程式。 3.了解花图式,花的生殖功能以及花的形态特征在中药原植物鉴定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1.花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形态构造。 2.花的类型。 3.花序的类型。 4.花的形态特征在中药原植物鉴定中的意义。 5.花程式,花图式。 6.花的生殖功能:传粉与受精。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五节 果实 【目的要求】 1.掌握果实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2.熟悉常见药用果实。 3.了解果实的组织构造
【教学内容】 1.果实的形成。 2.果实的类型。 3.果实的组织构造(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六节种子 【目的要求】 1.掌握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2.熟悉常见药用种子。 3.了解种子的组织构造。 【教学内容】 1.种子的形态特征。 2.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3.种子的组织构造(自学)。 【敦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下篇药用植物的分类 第五章植物分类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含义、任务和与研究中药的关系。 2.熟悉植物命名法,植物分类等级和分类检索表的应用。 3.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2.植物命名,植物的分类等级,植物分类方法。 3.植物分类学发展概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六章藻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藻类植物主要特征和分门。 2.熟悉常见药用藻类。 3.了解药用藻类研究进展。 ·187·
·187· 【教学内容】 1.果实的形成。 2.果实的类型。 3.果实的组织构造(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六节 种子 【目的要求】 1.掌握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2.熟悉常见药用种子。 3.了解种子的组织构造。 【教学内容】 1.种子的形态特征。 2.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3.种子的组织构造(自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下篇 药用植物的分类 第五章 植物分类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含义、任务和与研究中药的关系。 2.熟悉植物命名法,植物分类等级和分类检索表的应用。 3.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2.植物命名,植物的分类等级,植物分类方法。 3.植物分类学发展概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六章 藻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藻类植物主要特征和分门。 2.熟悉常见药用藻类。 3.了解药用藻类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藻类植物概述,分类。 2.常见药用藻类。 3.药用藻类研究的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七章菌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门。 2.熟悉常见药用真菌。 3.了解细菌门的概况和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细菌门概述 2.真菌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3.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八章地衣门 【目的要求】 1.掌握地衣植物的构造特征。 2.了解常见药用地衣。 【教学内容】 1.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植物体。 2.常见药用地衣。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九章苔藓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纲。 2.了解常见药用苔类和藓类。 【教学内容】 1.苔藓植物是构造最简单的高等植物,苔纲和藓纲的主要区别,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188-
·188· 【教学内容】 1.藻类植物概述,分类。 2.常见药用藻类。 3.药用藻类研究的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门。 2.熟悉常见药用真菌。 3.了解细菌门的概况和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细菌门概述。 2.真菌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3.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八章 地衣门 【目的要求】 1.掌握地衣植物的构造特征。 2.了解常见药用地衣。 【教学内容】 1.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植物体。 2.常见药用地衣。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九章 苔藓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纲。 2.了解常见药用苔类和藓类。 【教学内容】 1.苔藓植物是构造最简单的高等植物,苔纲和藓纲的主要区别,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2.常见药用苔类和藓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十章蕨类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熟悉常见药用蕨类。 3.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分类。 【教学内容】 1.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生活史。 2.蕨类植物的分纲和代表科。 3.常见药用蕨类植物。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十一章裸子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裸子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2.熟悉常见科(“*”为重点科)的特征和主要药用植物。 3.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教学内容】 1.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1)苏铁纲:苏铁科。 (2)银杏纲:银杏科。 (3)松柏纲:松科*,柏科。 (4)红豆杉纲:粗榧科,红豆杉科。 (5)买麻藤纲:麻黄科*。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189·
·189· 2.常见药用苔类和藓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十章 蕨类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熟悉常见药用蕨类。 3.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分类。 【教学内容】 1.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生活史。 2.蕨类植物的分纲和代表科。 3.常见药用蕨类植物。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裸子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2.熟悉常见科(“*”为重点科)的特征和主要药用植物。 3.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教学内容】 1.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1)苏铁纲:苏铁科。 (2)银杏纲:银杏科。 (3)松柏纲:松科*,柏科。 (4)红豆杉纲:粗榧科,红豆杉科。 (5)买麻藤纲:麻黄科*。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2.熟悉20-24个重点科、15-20个主要属的特征和拉丁名,50-80种常见药用植物及 其学名。能熟练运用植物科属检索表鉴定植物。 3.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 1.被子植物门的特征。 2.被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重点科24个:桑科,蓼科,毛茛科,芍药科,木兰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 豆科,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五加科,伞形科,木犀科,龙胆科,唇形科,茄科,玄 参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 3.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介绍。 4.分属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实验。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 植物的细胞 2 第三章 植物的组织 4 第四章 植物的器官 16 第五章 植物分类概述 2 第六章 藻类植物 1 第七章 菌类植物 0.5 第八章地衣门 0.5 第九章 苔藓植物门 1 第十章蕨类植物门 1 第十一章裸子植物门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门 17 合计 49 四、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为必修课:使用对象为中医药七年制。 ·190·
·190· 2.熟悉 20-24 个重点科、15-20 个主要属的特征和拉丁名,50-80 种常见药用植物及 其学名。能熟练运用植物科属检索表鉴定植物。 3.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 1.被子植物门的特征。 2.被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重点科 24 个:桑科,蓼科,毛茛科,芍药科,木兰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 豆科,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五加科,伞形科,木犀科,龙胆科,唇形科,茄科,玄 参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 3.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介绍。 4.分属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实验。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植物的细胞 第三章 植物的组织 第四章 植物的器官 第五章 植物分类概述 第六章 藻类植物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第八章 地衣门 第九章 苔藓植物门 第十章 蕨类植物门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门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门 2 2 4 16 2 1 0.5 0.5 1 1 2 17 合计 49 四、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为必修课;使用对象为中医药七年制
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指定的部分内容需课后自学。实验课程与野外实习另开设。 五、主要参考书目 《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药用植物学》,丁景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中山大学生物系、南京大学生物系合编,人民教育出版 社(1978):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高信曾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91·
·191· 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指定的部分内容需课后自学。实验课程与野外实习另开设。 五、主要参考书目 《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药用植物学》,丁景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中山大学生物系、南京大学生物系合编,人民教育出版 社(1978);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高信曾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生药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1.3.3 课程名称:生药学 Pharmacognosy 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分:9学分 学时:126学时(上篇总学时为58学时,由理论课讲授与实验课两部分组成。下篇总学时 为68学时,由理论课讲授与实验课两部分组成)。 前期课程:医用拉丁语、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 授课对象:药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一部分通过作业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10%),考试(占总成绩的 70%)。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平时 成绩主要通过实验报告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2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该课程由“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两门课组成,由于教改需要,现合并为一门课。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主要涉及植 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常见药用植物种类的原植物来源、形态学 特征、产地、药用部位及功效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与操作。通过“药用植物学” 的学习,可为进一步学好“生药学”等相关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 究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是药学专业的一 门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药学”的理论知识,药材鉴定和品质评价的一 般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The course is composed of such two parts as 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harmacognosy. Pharmaceutical Botany is a science of studying medicinal plants.According to morphology, anatomy,taxonomy and the TCM theory,they are researched that the origin,morphological characters,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uses of the medicinal plants.In lab,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192·
·192· 《生药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1.3.3 课程名称:生药学 Pharmacognosy 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分:9 学分 学时:126 学时(上篇总学时为 58 学时,由理论课讲授与实验课两部分组成。下篇总学时 为 68 学时,由理论课讲授与实验课两部分组成)。 前期课程:医用拉丁语、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 授课对象:药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一部分通过作业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 10%),考试(占总成绩的 70%)。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平时 成绩主要通过实验报告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 2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该课程由“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两门课组成,由于教改需要,现合并为一门课。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主要涉及植 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常见药用植物种类的原植物来源、形态学 特征、产地、药用部位及功效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与操作。通过“药用植物学” 的学习,可为进一步学好“生药学”等相关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 究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是药学专业的一 门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药学”的理论知识,药材鉴定和品质评价的一 般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The course is composed of such two parts as 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harmacognosy. Pharmaceutical Botany is a science of studying medicinal plants. According to morphology, anatomy, taxonomy and the TCM theory, they are researched that the orig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uses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In lab,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