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镇中学2008年春季八年级第一次学月检测 语文试题卷 第I卷 、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l、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A、要选其中最生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hui),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tuo)手可得,因为 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B、其他人轻蔑(mie)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shan)笑着。 C、多少个隘(di)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duen)踞在荒莽的山颠 D、踪(z0ng)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si)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只要你不肯把我抛弃/在我将要滞熄的时候/掀起我的鼻冀/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我呼吸 B、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C、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的并不深刻。后来逐渐理解了,但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 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 D、这些男人一动也不敢动。刚才吓唬她们的哪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3、下列对课文叙述有误的一项 A、《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文章回忆与父亲在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父对子的至爱,抒发儿子 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以“永久的悔”为线索,回忆家庭生活,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抒发无法报答养 育之恩的悔恨 C、《铁骑兵》的作者杨朔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文章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一班八路 军战士凭着坚定的必胜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的传奇 故事 D、《苏珊·安东尼》记述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为争取黑人平等权而做的艰苦斗争,表现她的无谓气 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触目伤怀(心)喋喋不休(休整)家庭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B、变卖典质(抵押)声名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不能自已(停止) C、讪笑(难为情的样子)颓唐(衰颓败落)俯拾皆是(都) D、唾手可得(往手上吐唾沫)望九(盼望)陨落(从高空掉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铁骑兵过不了那河,是因为那是黄河的缘故,水流很急,而且越走越深。 B、她和她忠实的追随者们第一次投下了她们选举总统的一票,在美国历史上写下庄严的一笔 C、通过季羡林对过去家庭生活的回忆,使我们认识了他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孝心 D、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二、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1 魏城镇中学 2008 年春季八年级第一次学月检测 语文试题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A、要选其中最生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huǐ),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tuò)手可得,因为 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B、其他人轻蔑.(mìe)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shān)笑着。 C、多少个隘.(ài)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duēn)踞在荒莽的山颠 D、踪.(zōng)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sī)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只要你不肯把我抛弃/在我将要滞熄..的时候/掀起我的鼻冀../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我呼吸 B、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C、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 ....,理解的并不深刻。后来逐渐理解了,但寄人篱下 ....,经济不能独 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 D、这些男人一动也不敢动。刚才吓唬..她们的哪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 3、下列对课文叙述有误的一项 A、《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文章回忆与父亲在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父对子的至爱,抒发儿子 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以“永久的悔”为线索,回忆家庭生活,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抒发无法报答养 育之恩的悔恨。 C、《铁骑兵》的作者杨朔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文章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一班八路 军战士凭着坚定的必胜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的传奇 故事。 D、《苏珊·安东尼》记述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为争取黑人平等权而做的艰苦斗争,表现她的无谓气 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触目伤怀.(心) 喋喋不休.(休整) 家庭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B、变卖典质.(抵押) 声名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不能自已.(停止) C、讪.笑(难为情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俯拾皆.是(都) D、唾.手可得(往手上吐唾沫) 望.九(盼望) 陨落..(从高空掉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铁骑兵过不了那河,是因为那是黄河的缘故,水流很急,而且越走越深。 B、她和她忠实的追随者们第一次投下了她们选举总统的一票,在美国历史上写下庄严的一笔。 C、通过季羡林对过去家庭生活的回忆,使我们认识了他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孝心。 D、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二、文言文阅读(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的语言劝告)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谤讥于市朝(指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C、今齐地方千里(指齐国的地方) 时时而间进(偶而) D、邹忌修八尺有余(指身高) 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B、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C、王之蔽甚矣 蔽林见窥之D、自以为不如 以为妙绝 8、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他也“窥镜而自视”,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之中,于是,就 “入朝见威王”,劝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B、邹忌的讽谏是从生活小事出发,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 入情入理 C、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之后的反应是“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说明了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 实事求是的人 D、本文记叙的是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 大治的 故事。 第Ⅱ卷 三、(共15分) 9、将第一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谤.讥于市朝(指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C、今齐地方.千里(指齐国的地方) 时时而间.进(偶而) D、邹忌修.八尺有余(指身高) 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B、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C、王之蔽.甚矣 蔽.林见窥之 D、自以为..不如 以为..妙绝 8、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他也“窥镜而自视”,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之中,于是,就 “入朝见威王”,劝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B、邹忌的讽谏是从生活小事出发,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 入情入理。 C、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之后的反应是“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 说明了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 实事求是的人 D、本文记叙的是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 大治的 故事。 第Ⅱ卷 三、(共 15 分) 9、将第一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10、分析下面一段话后做题。(2分) 据1990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的资料表明,我国有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的文盲18亿, 其中女性文盲占文盲总数的70.1%。女性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尚未完全实现,农村中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 而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女性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请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女性文盲总数降低? ll、口语交际。(3分) 假如星期六放学后后,欧阳斌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 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 你是这样说服的 12、请仿照导读,从下列列举的名著中选择其中的一部用一句话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2分) 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名著:《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 名著《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怎样理解?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8分,每小题1分) (1)杨柳青青著地垂, 雉从梁上飞。 (3)今我来思 (4)敕勒川阴山下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边流过。 (5)《采薇》一诗中抒写戍卒出征时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的一句是, (6)《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哪特点的句子是: 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_。 (7)《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归家所做事情的句子是 (8)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任意写出两句带有“风”字的句子。①_;②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20题。 (一)(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 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 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 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们σ过铁道,要σ上那 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口;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口,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试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 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 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
3 10、分析下面一段话后做题。(2 分) 据 1990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10%抽样的资料表明,我国有 15 周岁及 15 周岁以上的文盲 1.8 亿, 其中女性文盲占文盲总数的 70.1%。女性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尚未完全实现,农村中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 而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女性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请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女性文盲总数降低? 11、口语交际。(3 分) 假如星期六放学后后,欧阳斌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 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 你是这样说服的: 12、请仿照导读,从下列列举的名著中选择其中的一部,用一句话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2 分) 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名著:《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 名著《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怎样理解?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8 分,每小题 1 分) 14、 (1)杨柳青青著地垂, 。(2) 雉从梁上飞。 (3)今我来思, 。 (4)敕勒川,阴山下,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边流过。 (5)《采薇》一诗中抒写戍卒出征时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的一句是, , 。 (6)《朝天子 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哪特点的句子是: ;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 (7)《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归家所做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任意写出两句带有“风”字的句子。① ; ② 。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20 题。 (一)(10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 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 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 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们□过铁道,要□上那 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试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 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 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
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 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 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 15、选段三处写“背影”,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不同,试简述。(3分) 16、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不易,为何买回橘子后会“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3分) 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 感受到了什么?(4分) (二)(11分)枣核 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 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 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岀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 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说:“等 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 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 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 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 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 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 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 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 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 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 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 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 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8、“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为什么? (3分) 19、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从全文看,叙事线索是什么?(4分) 20、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4分) 六、(40分) 21、作文
4 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 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 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 15、选段三处写“背影”,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不同,试简述。(3 分) 16、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不易,为何买回橘子后会“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3 分) 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 感受到了什么?(4 分) (二)(11 分)枣 核 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 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 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 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 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 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 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 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 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 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 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 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 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 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 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 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 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8、“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为什么? (3 分) 19、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 从全文看,叙事线索是什么?(4 分) 20、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4 分) 六、(40 分) 21、作文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或短语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魏城镇中学2008年春季八年级第一次学月检测 语文答题卷 第I卷 (每小题2分,共16分) 番号 8 答案 B B D 三(15分) 9.(4分 (1)_你美极了,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你呢? (2)我的确知道没有徐公美,我的妾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 10.(2分) 把妇女扫盲的重点放在边远地区和贫因地区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提高妇女 接受中等与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城乡妇女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11.(3分) 言之有理即可 12.(2分) 本氳箮到作品的主要内容或特色即可 名著《穆斯林的葬礼_》:穆斯林几代人的爰情悲剧。 名著《鲁宾逊漂流记_》:冒险英雄的传奇故,(或)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 名著《_骆驼祥子_》:旧中国底层芽动者的悲惨生活写照
5 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或短语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 600 字 魏城镇中学 2008 年春季八年级第一次学月检测 语文答题卷 第Ⅰ卷 一、二、(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番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D B B D C D A 三(15 分) 9.(4 分) (1) 你美极了,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你呢? (2) 我的确知道没有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 10.(2 分) 把妇女扫盲的重点放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提高妇女 接受中等与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城乡妇女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11.(3 分) 言之有理即可 12.(2 分) 本题答到作品的主要内容或特色即可。 名著《 穆斯林的葬礼 》: 穆斯林几代人的爱情悲剧。 名著《 鲁宾逊漂流记 》: 冒险英雄的传奇故事,(或)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 名著《 骆驼祥子 》: 旧中国底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写照
13.(4分) (1)_抓住“卧”“最喜”“无赖”分析,表达出亹爱、童盦贞、童趣即可。 (2)描绘出一派清新、恬淡、府适、温、美好、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美 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欣赏)之情 四、(8分) 14.(8分,每小题1分) (1)杨花搅天飞 (2)兔从狗宴入 (3)雨置土 (4)今宵月色应如水_ (5)昔我往矣,_杨柳依依 (6)曲儿小胺儿大:全仗你抬身价 (7)奢谷持作饭,采持作 (8)①随风灌入夜②风吹草低见牛羊(3)忽如一夜春风来 五、(21分) (一)(10分) 15.(3分)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之情 第二处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之情 第三处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6.(3分) 是为了不计我感到难受,故作轻松状表达了父亲对“我”的深切的爱。 17.(4分) 要点:()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深的爱。(2)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总是无微不至的 (二)(11分) 18.(3分) 缺的是故乡的温暖。因为友人身在他乡,条件再好,毕竟不是心灵的归 19.(4分) 托“我”揹枣核、布置后花圆、堆膏“北海”假山。线索是“枣接” 20.(4分) 第一段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不好。因为这一段起着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六、(40分) 6
6 13.(4 分) (1) 抓住“卧”“最喜”“无赖”分析,表达出喜爱、童贞、童趣即可。 (2) 描绘出一派清新、恬淡、闲适、温馨、美好、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田园 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欣赏)之情。 四、(8 分) 14.(8 分,每小题 1 分) ⑴ 杨花漫漫搅天飞 ⑵ 兔从狗窦入 ⑶ 雨雪霏霏 ⑷ 今宵月色应如水 ⑸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⑹ 曲儿小腔儿大 ; 全仗你抬身价 。 ⑺ 舂谷持作饭 , 采葵持作羹 。 ⑻ ① 随风潜入夜 ② 风吹草低见牛羊 ⑶ 忽如一夜春风来 五、(21 分) (一)(10 分) 15.(3 分)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第二处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之情, 第三处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6.(3 分) 是为了不让我感到难受,故作轻松状表达了父亲对“我”的深切的爱。 17.(4 分) 要点:(1)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深挚的爱。(2)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总是无微不至的。 (二)(11 分) 18.(3 分) 缺的是故乡的温暖。因为友人身在他乡,条件再好,毕竟不是心灵的归宿。 19.(4 分) 托“我”捎枣核、布置后花园、堆叠“北海”假山。线索是“枣核”。 20.(4 分) 第一段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不好。因为这一段起着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六、(40 分)
21 略 7
7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