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连续停经 月才能确诊为绝经,属 诊断。早于 岁的自 然绝经为卵巢早衰征兆。 2.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根据接近绝经时出现与 有关的 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至绝经后 年内的时期。 3.绝经过渡期E下降呈 先下降,再代偿性升高,然后波动性下降 至缺乏状态:绝经后呈绝对 状态。 4.生育期雌激素主要来源于」 绝经后,E2主要来自周围组织 的 转化。绝经前E2E1 1,绝经后E2/E1 1。因此,WHO建议绝经后妇女体内E测 定以 为准。 5.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首要表现为 不足,并持续发展为缺乏,仅为育龄期1/3。 6.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和 7.正常骨量为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较年轻成人骨峰值的均值低 个标准差以 内: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较年轻成人平均值低 个标准差之间,提示有发生骨质 疏松症的危险: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较年轻成人平均值低 个标准差以上评估 为骨质疏松症: 8.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包括: 【参考答案】 1.12个、回顾性、40岁 2.绝经、1 3.波动性、缺乏 4.卵巢、雌酮(E1)、大于、小于、雌酮(E1) 5.孕激素 6.疼痛、身材变矮、呼吸系统障碍 7.1、11.5、2.5 8.绝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雌激素减少而引起的老年性阴道炎和泌尿道感染等、 需要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需要预防冠心病 (二)名词解释
(一)填空 1.连续停经 月才能确诊为绝经,属 诊断。早于 岁的自 然绝经为卵巢早衰征兆。 2.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根据接近绝经时出现与 有关的 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至绝经后 年内的时期。 3.绝经过渡期 E 下降呈 :先下降,再代偿性升高,然后波动性下降 至缺乏状态;绝经后呈绝对 状态。 4.生育期雌激素主要来源于 ;绝经后,E2 主要来自周围组织 的 转化。绝经前 E2/E1 1,绝经后 E2/E1 1。因此,WHO 建议绝经后妇女体内 E 测 定以 为准。 5.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首要表现为 不足,并持续发展为缺乏,仅为育龄期 1/3。 6.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 和 。 7.正常骨量为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较年轻成人骨峰值的均值低 个标准差以 内;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较年轻成人平均值低 个标准差之间,提示有发生骨质 疏松症的危险;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较年轻成人平均值低 个标准差以上评估 为骨质疏松症; 8.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包括: ; ; ; 。 【参考答案】 1.12 个、回顾性、40 岁 2.绝经、1 3.波动性、缺乏 4.卵巢、雌酮(E1)、 大于、 小于、雌酮(E1) 5.孕激素 6.疼痛、身材变矮、呼吸系统障碍 7.1、1~1.5、2.5 8.绝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雌激素减少而引起的老年性阴道炎和泌尿道感染等、 需要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需要预防冠心病 (二)名词解释
1.围绝经期 2.自然绝经 3.围绝经期综合征 4.骨质疏松症 5.周期联合治疗 6.阿尔茨海默病 【参考答案】 1.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根据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 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一般认为在40~60岁。 2.自然绝经: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丧失了反 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因此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月经永久停止。连续停 经12个月才能确诊,属回顾性诊断。早于40岁的自然绝经为卵巢早衰征兆。 3.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往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内分泌改变所致以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4.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 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5.周期联合治疗:激素替代疗法的一种治疗方案。模拟自然月经周期,雌激素于周期 的1~25日应用,孕激素于周期第16~25日应用,停药后可发生撤退性出血。 6.阿尔茨海默病:即早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老年性、慢性大脑退行性的病变,多隐袭 起病,少数患者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受刺激后很快出现症状,随着慢性进行性病程的发展,可 呈典型痴呆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人格、行为等改变。 (三)简答 1.简述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的变化特征 2.简述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简述围绝经期女性骨ù质疏松的三级预防内容。 4.简述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能力及避孕。 5.简述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 6.简述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要点 【参考答案】 1.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的变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变化:F$H在绝经过度期可能升高或正常:绝经后才呈绝对升
1.围绝经期 2.自然绝经 3.围绝经期综合征 4.骨质疏松症 5.周期联合治疗 6.阿尔茨海默病 【参考答案】 1.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根据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 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至绝经后 1 年内的时期。一般认为在 40~60 岁。 2.自然绝经: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丧失了反 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因此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月经永久停止。连续停 经 12 个月才能确诊,属回顾性诊断。早于 40 岁的自然绝经为卵巢早衰征兆。 3.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往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内分泌改变所致以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4.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 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5.周期联合治疗:激素替代疗法的一种治疗方案。模拟自然月经周期,雌激素于周期 的 1~25 日应用,孕激素于周期第 16~25 日应用,停药后可发生撤退性出血。 6.阿尔茨海默病:即早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老年性、慢性大脑退行性的病变,多隐袭 起病,少数患者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受刺激后很快出现症状,随着慢性进行性病程的发展,可 呈典型痴呆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人格、行为等改变。 (三)简答 1.简述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的变化特征 2.简述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简述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内容。 4.简述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能力及避孕。 5.简述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 6.简述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要点 【参考答案】 1.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的变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变化:FSH 在绝经过度期可能升高或正常;绝经后才呈绝对升
高状态,于绝经后3年~5年达到高峰(FSH/LH>1),大约在绝经10年后,FSH和LH的 水平可降至高峰值的40%~50%,可能由于垂体逐渐衰老所致。 (2)雌激素的变化:绝经过渡期E下降呈波动性:先下降,再代偿性升高,然后波动 性下降至缺乏状态:绝经后呈绝对缺乏状态,其中,E2下降90%。 (3)孕激素的变化:首要表现为孕激素不足,并持续发展为缺乏,仅为育龄期1/3。 (4)雄激素的变化:绝经后体内雄激素相对上升,这可能是绝经后早期妇女出现男性 化的原因之一:但随年龄增长,雄激素也逐渐减少,表现为性欲减退。 (5)其他激素的变化:催乳素(PRL)、抑制素、降钙素(CT)以及B-内啡肽浓度均 降低,促性激素释放激素、甲状旁腺素(PTH)上升。 2.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有: (1)血管舒缩失调症状:潮红、潮热和出汗是围绝经期最突出的症状。潮热表现为患 者常突然感到胸部、颈部、面部有阵阵热浪上涌,同时可伴潮红、出汗畏寒,可持续30秒~ 5分钟,多发作于午后、黄昏或夜间,应激状态下亦容易促发。这些症状可维持1~5年, 甚至更长。血压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易出现“假性心绞痛”。 (2)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易疲倦、头痛、头晕、易激动、心慌、失眠、抑郁、精神 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和皮肤刺痒蚁行感等。 (3)新陈代谢性障碍:表现为体重的增加、骨量的丢失和骨脆性的降低、糖代谢减少。 (4)月经不规律:表现为月经频发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月经突然停止。 (5)尿生殖系统症状:尿道粘膜萎缩,易感染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阴道粘 膜萎缩干燥、性交疼痛等。 3.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较高。一旦出现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只 能减缓或终止骨丢失,不能使已发生病理改变的骨小梁结构恢复正常。因此,预防比治疗更 为重要和有效。强调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在骨峰值形成之前,促进骨峰值的提高:自儿童 期开始,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加强锻炼,避免不良习惯等:二级预防,在骨峰值形成以后, 减少骨量的丢失:主要是骨吸收抑制剂的应用:如适当补充雌、孕激素,降钙素等:三级预 防,在骨质疏松形成后,防止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4.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能力: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卵巢功能趋向衰退,许多卵泡都 不能发育成熟及按期排卵,出现不正常的月经周期增多,生育能力下降,但在一些妇女卵巢 中仍可能有一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因而仍有受孕的可能。 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避孕方法因人而异。围绝经期月经不准,故不能利用安全期避孕 的方法。多数认为围绝经期使用阴茎套的避孕方法较为理想
高状态,于绝经后 3 年~5 年达到高峰(FSH/LH >1),大约在绝经 10 年后,FSH 和 LH 的 水平可降至高峰值的 40%~50%,可能由于垂体逐渐衰老所致。 (2)雌激素的变化:绝经过渡期 E 下降呈波动性:先下降,再代偿性升高,然后波动 性下降至缺乏状态;绝经后呈绝对缺乏状态,其中,E2 下降 90%。 (3)孕激素的变化:首要表现为孕激素不足,并持续发展为缺乏,仅为育龄期 1/3。 (4)雄激素的变化:绝经后体内雄激素相对上升,这可能是绝经后早期妇女出现男性 化的原因之一;但随年龄增长,雄激素也逐渐减少,表现为性欲减退。 (5)其他激素的变化: 催乳素(PRL)、抑制素、降钙素(CT)以及 β-内啡肽浓度均 降低,促性激素释放激素、甲状旁腺素(PTH)上升。 2.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有: (1)血管舒缩失调症状:潮红、潮热和出汗是围绝经期最突出的症状。潮热表现为患 者常突然感到胸部、颈部、面部有阵阵热浪上涌,同时可伴潮红、出汗畏寒,可持续 30 秒~ 5 分钟,多发作于午后、黄昏或夜间,应激状态下亦容易促发。这些症状可维持 1~5 年, 甚至更长。血压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易出现“假性心绞痛”。 (2)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易疲倦、头痛、头晕、易激动、心慌、失眠、抑郁、精神 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和皮肤刺痒蚁行感等。 (3)新陈代谢性障碍:表现为体重的增加、骨量的丢失和骨脆性的降低、糖代谢减少。 (4)月经不规律:表现为月经频发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月经突然停止。 (5)尿生殖系统症状:尿道粘膜萎缩,易感染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阴道粘 膜萎缩干燥、性交疼痛等。 3.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较高。一旦出现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只 能减缓或终止骨丢失,不能使已发生病理改变的骨小梁结构恢复正常。因此,预防比治疗更 为重要和有效。强调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在骨峰值形成之前,促进骨峰值的提高;自儿童 期开始,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加强锻炼,避免不良习惯等;二级预防,在骨峰值形成以后, 减少骨量的丢失;主要是骨吸收抑制剂的应用:如适当补充雌、孕激素,降钙素等;三级预 防,在骨质疏松形成后,防止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4.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能力: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卵巢功能趋向衰退,许多卵泡都 不能发育成熟及按期排卵,出现不正常的月经周期增多,生育能力下降,但在一些妇女卵巢 中仍可能有一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因而仍有受孕的可能。 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避孕方法因人而异。围绝经期月经不准,故不能利用安全期避孕 的方法。多数认为围绝经期使用阴茎套的避孕方法较为理想
5.适应症:绝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雌激素减少而引起的老年性阴道炎和泌尿 道感染等;需要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需要预防冠心病。 6.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宣传教育:使围绝经期女性认识到围绝经期症状的出现是人体生理变化的一种自 然过渡,要以平静的心态、愉快的心情迎接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2)加强自我保健和监测: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检查:健康的自我评定:定期 测量体重和腰围:记录月经卡:对常见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乳房的定期自我检查。 (3)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各种生理健康知识咨询、心理咨询,妇女常见病的普查,社 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等。 (4)积极而谨慎地推广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大量临床资料表明HT可缓解围绝 经期症状,减轻泌尿生殖器官的萎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预防绝经后骨质 疏松,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延缓衰老,是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推广 要谨慎,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个性化原则,并做好访视
5.适应症:绝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雌激素减少而引起的老年性阴道炎和泌尿 道感染等;需要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需要预防冠心病。 6.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宣传教育:使围绝经期女性认识到围绝经期症状的出现是人体生理变化的一种自 然过渡,要以平静的心态、愉快的心情迎接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2)加强自我保健和监测: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检查;健康的自我评定;定期 测量体重和腰围;记录月经卡;对常见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乳房的定期自我检查。 (3)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各种生理健康知识咨询、心理咨询,妇女常见病的普查,社 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等。 (4)积极而谨慎地推广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HRT 可缓解围绝 经期症状,减轻泌尿生殖器官的萎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预防绝经后骨质 疏松,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延缓衰老,是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推广 要谨慎,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个性化原则,并做好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