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黄帝内经》教学资源(学术资料)虚实之辨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30.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008年第14卷第4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Vol.14.No.4 Chinese Journal of Basie Medicine in Tra al Chinese medieine 243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 卢红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关键词:黄帝内经;虛;实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8)040243-02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为时,则为致病邪气。除虚风外,在《内经》中还多见 虚。”后人多以此来解释虚实的概念,即邪气亢盛为“虚邪”一词。此外,还有“贼邪”、“贼风”一词,而且 实,精气内夺为虚。然而综观《内经》各篇,可知其中有时“虚邪贼风”并列使用。根据《内经》“风雨从南 虚实具有多方面的涵义。 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谨候虚风而避之 1正气分虚实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论述,可以认为《内经》中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有寒暑,人有虚 “虚邪”、“虚风”、“賊风”、“贼邪”四者义同名异,均指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人因年龄、先天禀四时不正之气,也称为外邪或外感之邪。“虚风”、 赋、后天调养及生活习惯、居住条件、社会因素等各“虚邪”均旨在说明邪气伤人力强,《内经》中虽没有 方面的影响,体质禀赋各有差异,正气的强弱虚实亦提出“实邪”一词,但在后世医家的著作中多次出现 不同,因而在同样环境下,有人发病,有人则不发病 虛邪”、“实邪”,以区别邪气的性质。 在《内经》其他篇章中,亦有较多篇幅论述到人体正 3病机辨析明虚实 气强弱之间的差异。如《灵枢·寿夭刚柔》云:“有刚 《内经》明确阐明了疾病发生取决于邪、正双方 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形有缓急,盛衰的观点。正、邪的消长盛衰变化,便形成了疾病 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人禀父的虚实病机变化。对于《内经》中虚实病机,笔者认 母之精血而生身,父母精血衰旺与否,后天调养是否为可从两个层次去把握 得当,均直接影响着人体正气。此外,人体衰老是 3.1邪正双方力量对比 个不可抗拒的自然生理过程,人体的正气随衰老而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于。”邪正 逐渐衰弱。如《灵枢·天年》生动而详细地论述了人相搏是《黄帝内经》的主要发病观,其发病原理紧紧 生、长、壮、老、已的自然生长过程:人在20岁前处于围绕正气、邪气力量的对比关系而展开。因而,《素 气血逐渐充盛 段,40岁以后腠理开始疏松,正问·通评虚实论》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被视 气日衰,正气盛实不过20年左右,人体正气随着人为辨别虚实病机的总纲。但由于语言精炼,给后世 体生长规律,在不同生理阶段发生盛衰变化。老年很大的讨论空间。唐·王冰对“虛实”注释曰:“实,谓 人与壮年人的正气自不可同日而语,故人体正气有邪气盛实”;“虚,谓真气不足也。”宋·王执中《针灸资 虚实之分。正气虚指正气虚弱不足,正气实是正气生经》云:“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 强盛、充足。 也;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 2邪气有虚实 自实也。”丹波元简《素问识》谓:“邪气之客于人体 《内经》中最早以“虚实”区别风的性质。如《灵其始必乘精气之虚而入,已入而精气旺,与邪俱盛则 枢·九宫八风》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其为实”;“若夫邪入而客,精气不能与之相抗,为邪气 “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其“伤人者所夺则为虚”。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虛实者,非但 也,主杀,主害者”。此处的“虚风”、“实风”均为相对经脉血气之虛实,乃邪气盛于人身则实,精气夺于内 而言。张景岳对实风、虚风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脏则虚,是邪实而正虚也。”从各家的注释来看,对 他认为“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曰实风,所以能“虚”指正气不足基本没有异议,但对于“实”的理解 生、长、养万物。”而“气失其正者,正气不足,故日虚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邪气的盛实,而不管正气盛衰 凤,所以能伤人而主杀主害,最当避之”。因而可以与否;二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 这样理解:实风为当季正常气候,虚风为非时之气 3.2人体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 即反季节气候,易伤人致病。正如《金匮要略》所言 以正、邪的盛衰判断病机虚实,是后世医家普遍 “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接受的观点。而《素问·调经论》中论述的虚实病机 害万物。”风气顺应四时,则为生长之气;如逆反四与《素问·评热论》的虚实病机则有层次上的不同。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4卷第4期 2008.V01.14.No.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43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 卢红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关键词:黄帝内经;虚;实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8)04—0243.02 《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为 虚。”后人多以此来解释虚实的概念,即邪气亢盛为 实,精气内夺为虚。然而综观《内经》各篇,可知其中 虚实具有多方面的涵义。 1正气分虚实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人因年龄、先天禀 赋、后天调养及生活习惯、居住条件、社会因素等各 方面的影响,体质禀赋各有差异,正气的强弱虚实亦 不同,因而在同样环境下,有人发病,有人则不发病。 在《内经》其他篇章中,亦有较多篇幅论述到人体正 气强弱之间的差异。如《灵枢·寿夭刚柔》云:“有刚 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形有缓急, 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人禀父 母之精血而生身,父母精血衰旺与否,后天调养是否 得当,均直接影响着人体正气。此外,人体衰老是一 个不可抗拒的自然生理过程,人体的正气随衰老而 逐渐衰弱。如《灵枢·天年》生动而详细地论述了人 生、长、壮、老、已的自然生长过程:人在20岁前处于 气血逐渐充盛的阶段,40岁以后腠理开始疏松,正 气日衰,正气盛实不过20年左右,人体正气随着人 体生长规律,在不同生理阶段发生盛衰变化。老年 人与壮年人的正气自不可同日而语,故人体正气有 虚实之分。正气虚指正气虚弱不足,正气实是正气 强盛、充足。 2邪气有虚实 《内经》中最早以“虚实”区别风的性质。如《灵 枢·九宫八风》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其 “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其“伤人者 也,主杀,主害者”。此处的“虚风”、“实风”均为相对 而言。张景岳对实风、虚风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 他认为“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日实风,所以能 生、长、养万物。”而“气失其正者,正气不足,故日虚 风,所以能伤人而主杀主害,最当避之”。因而可以 这样理解:实风为当季正常气候,虚风为非时之气, 即反季节气候,易伤人致病。正如《金匮要略》所言: “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 害万物。”风气顺应四时,则为生长之气;如逆反四 时,则为致病邪气。除虚风外,在《内经》中还多见 “虚邪”一词。此外,还有“贼邪”、“贼风”一词,而且 有时“虚邪贼风”并列使用。根据《内经》“风雨从南 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谨候虚风而避之”,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论述,可以认为《内经》中 “虚邪”、“虚风”、“贼风”、“贼邪”四者义同名异,均指 四时不正之气,也称为外邪或外感之邪。“虚风”、 “虚邪”均旨在说明邪气伤人力强,《内经》中虽没有 提出“实邪”一词,但在后世医家的著作中多次出现 “虚邪”、“实邪”,以区别邪气的性质。 3病机辨析明虚实 《内经》明确阐明了疾病发生取决于邪、正双方 盛衰的观点。正、邪的消长盛衰变化,便形成了疾病 的虚实病机变化。对于《内经》中虚实病机,笔者认 为可从两个层次去把握。 3.1 邪正双方力量对比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 相搏是《黄帝内经》的主要发病观,其发病原理紧紧 围绕正气、邪气力量的对比关系而展开。因而,《素 问·通评虚实论》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被视 为辨别虚实病机的总纲。但由于语言精炼,给后世 很大的讨论空间。唐·王冰对“虚实”注释日:“实,谓 邪气盛实”;“虚,谓真气不足也。”宋·王执中《针灸资 生经》云:“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 也;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 自实也。”丹波元简《素问识》谓:“邪气之客于人体, 其始必乘精气之虚而入,已入而精气旺,与邪俱盛则 为实”;“若夫邪入而客,精气不能-9之相抗,为邪气 所夺则为虚”。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虚实者,非但 经脉血气之虚实,乃邪气盛于人身则实,精气夺于内 脏则虚,是邪实而正虚也。”从各家的注释来看,对 “虚”指正气不足基本没有异议,但对于“实”的理解 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邪气的盛实,而不管正气盛衰 与否;二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 3.2人体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 以正、邪的盛衰判断病机虚实,是后世医家普遍 接受的观点。而《素问·调经论》中论述的虚实病机, 与《素问·评热论》的虚实病机则有层次上的不同。 万方数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第14卷第4期 244 Chinese Journal of Basie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8.Vol.14.No.4 前者以气血阴阳的分布状态、偏盛偏衰定虚实。如曰:“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其实 《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则支膈,虚则不能言”等等。此处不一一备述。 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气之 所并 6治疔补泻调虚实 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邪气盛则泻其邪气,正 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气不足则扶正固本,是《内经》阐述的重要治疗法则。 故其判断虚实的标准是“有”、“无”。血与气相并为其中虚实是针对病机而言,是机体病变反应的两种 实,血与气相失为虚。当血与气相失的情况下,又可不同状态。但在针灸治疗中,虚实有时作动词用,虚 再分虚实,如有气血偏盛者为实,无气血偏盛则称指泻,实为补,亦即泻邪和补正。《灵枢·九针十 虚。故“气并则无血”,表现为气实血虚;“血并则无原》曰:“凡用针者,虛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 气”,表现为血实气虚。血气并于上,则上实下虚;血之,邪胜则虚之。”《灵枢·小针解》对这段论述作了详 气并于下,则为下实上虚。这里所说的“实”,非指邪尽的补充并曰:“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 气盛满,而是气血的偏盛。故“有”、“无”指人体气血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 阴阳本身的偏衰偏虚而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 可理解为气血偏盛则为实,气血偏虚则为虚。这样其邪也。”张介宾解释为:“此篇言用针之要,全凭虚 的偏盛偏虚状态是相对气血运行正常有序而言实以为补泻,实即补也,泄即泻也。”此处“虚”即为泻 的口。无论是外感风雨寒湿,还是内伤饮食喜怒,均之义。“虚”、“实”在这里为动词,分别指泻邪和补 可影响人体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而导致气血阴阳局正 部的偏盛偏衰,而产生气血阴阳的虔实变化 7脏腑功能论虚实和虚与实 综合《内经》各篇对虚实病机的阐述,应该说两 虚”、“实”不仅指五脏六腑不同的生理功能,还 种主要观点之间并不矛盾,二者从不同的层次分别指胃肠的充满与排空。如《素问·五脏别论》云:“所 论述了虚实病机。以局部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论虛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 实,重在论述外感邪气和饮食居处 病因,作者,传化物而不藏蔽,故实而不能满也……水谷入口则 用人体后产生的气血阴阳运行分布变化,是对邪气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日实而不满,满 作用于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变化机理的进一步阐释。而不实也。”精气质清,充盈脏器,无处不有,故满而 4脉象察虚实 不实;六腑传化水谷,在“胃实肠虚”、“肠实胃虚”的 脉诊是中医获取信息的重要诊法之一,脉象有虚实交替过程中,完成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 力、无力为判断病证虚实的必不可少的参考指标。和排泄。正如张介宾所说:“精气质清,藏而不泻,故 《内经》中记载了许多脉象,实、虚既是脉象分类纲但有充满而无积实”;“水谷质浊,传化不藏,谷虽有 要,也指具体的脉象。如《素问·通评虚实》曰:“癫疾积实而不能充满”。五脏生理状态的“满”是无形精 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虛则可治,实则死。”其中气的弥漫之态,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不能处于 “虚实”则是指虚实类脉,是对虚脉类、实脉类脉象特有形之物的充满之态;对于六腑而言,虚实是指水谷 征的概括。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胃脉实则等有形之物的填充,但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是虚实 胀,虚则泄。”《灵枢·终始》曰:“脉实者深剌之,以泄更替,局部有形成实,而六腑整体永无满时。 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此处脉之 8运气天时观虚实 “虚”“实”是指具体的虚脉、实脉脉象。 在运气理论中,虚实指岁气之盈虚,月亮之圆 当然,虚脉、实脉并非都是病理之脉,也可为正缺,时令之乖调。如《灵枢·岁露》曰:“乘年之衰,逢 常脉象。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述,春脉软弱轻虚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逄年 而滑,端直以长;夏脉其气来盛去衰;秋脉轻虚以浮,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 来急去散;冬脉其气来沉以搏。脉应四时,出现虚实也,命曰三实。” 浮沉的变化,都是正常的虚实变化。 综上所言,《内经》中虚实理论涵盖内容丰富,涉 5证候属性探虚实 及到人体正气的强弱、病机特征、证候属性、脉象特 《素问·调经论》日:“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虚实点、诊疗法则以及运气天时常变等多个方面。这些 是疾病性质的一种概括。一般而言,虚证是正气不虚实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 足所表现的证候,实证是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医家在《内经》虚实理论基础上逐渐深入发展,虚实 虚证、实证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的两个方与阴、阳,表、里,气、血等共同构成为中医学病机的 面。《内经》中有大量的篇幅记载虚实之证。如《素核心元素。后世医家尤其是金元时期及以后的医家 问·玉机真脏论》日:“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在虚实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如朱丹溪“阳 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常有余,阴常不足”,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灵枢·经脉》 (下转第247页) 万方数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e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eine 2008年第14卷第4期 2008.V01.14.No.4 前者以气血阴阳的分布状态、偏盛偏衰定虚实。如 《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 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气之所并为血 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 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故其判断虚实的标准是“有”、“无”。血与气相并为 实,血与气相失为虚。当血与气相失的情况下,又可 再分虚实,如有气血偏盛者为实,无气血偏盛则称 虚。故“气并则无血”,表现为气实血虚;“血并则无 气”,表现为血实气虚。血气并于上,则上实下虚;血 气并于下,则为下实上虚。这里所说的“实”,非指邪 气盛满,而是气血的偏盛。故“有”、“无”指人体气血 阴阳本身的偏衰偏虚而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可理解为气血偏盛则为实,气血偏虚则为虚。这样 的偏盛偏虚状态是相对气血运行正常有序而言 的…。无论是外感风雨寒湿,还是内伤饮食喜怒,均 可影响人体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而导致气血阴阳局 部的偏盛偏衰,而产生气血阴阳的虚实变化。 综合《内经》各篇对虚实病机的阐述,应该说两 种主要观点之间并不矛盾,二者从不同的层次分别 论述了虚实病机。以局部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论虚 实,重在论述外感邪气和饮食居处、七情等病因,作 用人体后产生的气血阴阳运行分布变化,是对邪气 作用于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变化机理的进一步阐释。 4脉象察虚实 脉诊是中医获取信息的重要诊法之一,脉象有 力、无力为判断病证虚实的必不可少的参考指标。 《内经》中记载了许多脉象,实、虚既是脉象分类纲 要,也指具体的脉象。如《素问·通评虚实》曰:“癫疾 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其中 “虚实”则是指虚实类脉,是对虚脉类、实脉类脉象特 征的概括。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胃脉实则 胀,虚则泄。”《灵枢·终始》日:“脉实者深刺之,以泄 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此处脉之 “虚”“实”是指具体的虚脉、实脉脉象。 当然,虚脉、实脉并非都是病理之脉,也可为正 常脉象。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述,春脉软弱轻虚 而滑,端直以长;夏脉其气来盛去衰;秋脉轻虚以浮, 来急去散;冬脉其气来沉以搏。脉应四时,出现虚实 浮沉的变化,都是正常的虚实变化。 5证候属性探虚实 《素问·调经论》日:“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虚实 是疾病性质的一种概括。一般而言,虚证是正气不 足所表现的证候,实证是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 虚证、实证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的两个方 面。《内经》中有大量的篇幅记载虚实之证。如《素 问-玉机真脏论》日:“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 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 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灵枢·经脉》 曰:“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其实 则支膈,虚则不能言”等等。此处不一一备述。 6治疗补泻调虚实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邪气盛则泻其邪气,正 气不足则扶正固本,是《内经》阐述的重要治疗法则。 其中虚实是针对病机而言,是机体病变反应的两种 不同状态。但在针灸治疗中,虚实有时作动词用,虚 指泻,实为补,亦即泻邪和补正。《灵枢·九针十二 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 之,邪胜则虚之。”《灵枢·小针解》对这段论述作了详 尽的补充并日:“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 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 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 其邪也。”张介宾解释为:“此篇言用针之要,全凭虚 实以为补泻,实即补也,泄即泻也。”此处“虚”即为泻 之义。“虚”、“实”在这里为动词,分别指泻邪和补 正。 7脏腑功能论虚实和虚与实 “虚”、“实”不仅指五脏六腑不同的生理功能,还 指胃肠的充满与排空。如《素问·五脏别论》云:“所 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 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水谷入口则 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日实而不满,满 而不实也。”精气质清,充盈脏器,无处不有,故满而 不实;六腑传化水谷,在“胃实肠虚”、“肠实胃虚”的 虚实交替过程中,完成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 和排泄。正如张介宾所说:“精气质清,藏而不泻,故 但有充满而无积实”;“水谷质浊,传化不藏,谷虽有 积实而不能充满”。五脏生理状态的“满”是无形精 气的弥漫之态,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不能处于 有形之物的充满之态;对于六腑而言,虚实是指水谷 等有形之物的填充,但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是虚实 更替,局部有形成实,而六腑整体永无满时。 8运气天时观虚实 在运气理论中,虚实指岁气之盈虚,月亮之圆 缺,时令之乖调。如《灵枢·岁露》日:“乘年之衰,逢 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逢年 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 也,命日三实。” 综上所言,《内经》中虚实理论涵盖内容丰富,涉 及到人体正气的强弱、病机特征、证候属性、脉象特 点、诊疗法则以及运气天时常变等多个方面。这些 虚实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 医家在《内经》虚实理论基础上逐渐深入发展,虚实 与阴、阳,表、里,气、血等共同构成为中医学病机的 核心元素。后世医家尤其是金元时期及以后的医家 在虚实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如朱丹溪“阳 常有余,阴常不足”,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下转第247页)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4卷第4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vol.14.No,4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eine 247 态的,气血是动态变化的,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是一种“模式图”。而《内经》中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 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描述并不多,主要从感觉性质、传递速度、个体差异 动力和源泉。如“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趋向病所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如“中气穴,则针游于 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八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若行若止,如蚊虻止” 正神明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阴 (《灵枢·九针十二原》),“砻砻然如流水状”(《素问 应象大论》)。可以说,《内经》的整体观是以气血为剌腰痛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小针 参变系数建立起来的整体观。体现在经络上,认为解》)等。在这些描述中,不是经络如何而是气血如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五脏系统是通过经络的络何。从《内经》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出发,气血是生命 属沟通、气血的通达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维持一定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气血是经络的核心和灵魂,气血 的相对稳定状态,构成一个生命活动的整体。气血的变化涵盖了各种已知和未知的生命现象,包括经 通过经络的络属沟通而发挥作用,不仅沟通内外,而络现象。可以说,感传现象是气血(经络)变化的表 且顺应自然。经络是《内经》整体观的框架联系,气现之一,是可体验的变化。《内经》也可以把人体的 血是《内经》整体观的核心和灵魂。经络流注是气血感传现象作为气血变化的实例归纳到经络中去。 流注,是气血运行过程中变化、调整等在人体的客观《内经》融合运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总结归纳 反映。这种气血流注可以是循血管的,也可以是不了经络的流注路线,其中也包括部分血管和感传路 循血管的,是气血的流注而非血液的流注,是气血的线。 变化而非经络的变化。气血是经络的灵魂,经络随 4结语 着气血的变化而变化。如“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 综上所述,古人并不是连血管也发现不了,却发 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现了经络。《内经》的经络实质是运用整体观建立起 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来的,体现了当时医学认识水平,涵盖了体液循环系 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统和部分感传现象等运行气血的通道。就气血经络 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素问·四时的关系而言,气血是变化的,经络的通闭也随之变 剌逆从论》)。 化,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通过对腧穴、经络的刺 3.3感传现象是气血(经络)变化的表现之一,激,最终目的是调控气血,进而达到调控人体功能的 是可体验的变化 目的。气血的变化涵盖了各种已知和未知的生命现 《灵枢·经脉》等篇所述的经络流注路线,《内经》象。任何撇开体液循环系统等经络实质,去探寻某 中没有具体阐述是如何得来的。但《内经》认为,经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物质,都是有违《内经》原义 络是运行气血的、有实质的通道是毋庸置疑的。现 也是行不通的。撇开《内经》的整体观去研究经络 代研究循经感传现象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感传的撇开气血去研究经络,也是对《内经》经络概念的曲 行进路线与《灵枢·经脉》所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解,同样是行不通的。 致,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四肢部基本一 致谢:本文承蒙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院 致,躯干部常有偏离,而在头面部则变异较大。此长胡玲教授审阅指导,谨致谢意 外,循经感传有时还可出现循十二经顺序衔接、流注 收稿日期:2006-03-14 和经脉间交会、交叉现象,其中任、督两脉感传交会 作者简介:何宗宝(1968-),男,安徽桐城人,针 的现象比较多见。奇经八脉的感传路线也与相应的灸推拿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康复理疗及中医保 经络路线大致相同。经络路线实际上远较古书记载健工作。 的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因而认为《灵枢·经脉》所載 (上接第244页) 但仍没有跳出《内经》虚实理论框架,而且现今医家 张景岳“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等病机理论的提出,此有将虚实理论局限化的局势,虚实病机,虚实证候 外与脏臍经络结合形成的系统的病机体系,都极大现今关注的核心,其他的虚实理论则有边缘化的趋 地促进了中医病机学乃至中医学的发展。虚实与势。 阴、阳,寒、热,表、里等一起构建了中医学的辨证纲参考文献 领,指导着中医临床的辨证、立法、处方。后世医家[1]张最明陈震罪《内经》论虚实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裂 还在《内经》五虚等虚证的基础上,发展理法方药臻 志,2005,1(11):804805 备的虚证体系,在现今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后世 作者简介:卢红蓉(1977-),女,湖北人,助理研 医家虽然充分发展了《内经》虛实理论,但究其实质,究员,医学博士,从事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4卷第4期 2008.V01.14.No.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47 态的,气血是动态变化的,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 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动力和源泉。如“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 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八 正神明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可以说,《内经》的整体观是以气血为 参变系数建立起来的整体观。体现在经络上,认为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五脏系统是通过经络的络 属沟通、气血的通达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维持一定 的相对稳定状态,构成一个生命活动的整体。气血 通过经络的络属沟通而发挥作用,不仅沟通内外,而 且顺应自然。经络是《内经》整体观的框架联系,气 血是《内经》整体观的核心和灵魂。经络流注是气血 流注,是气血运行过程中变化、调整等在人体的客观 反映。这种气血流注可以是循血管的,也可以是不 循血管的,是气血的流注而非血液的流注,是气血的 变化而非经络的变化。气血是经络的灵魂,经络随 着气血的变化而变化。如“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 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 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 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 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素问·四时 刺逆从论》)。 3.3感传现象是气血(经络)变化的表现之一, 是可体验的变化 《灵枢·经脉》等篇所述的经络流注路线,《内经》 中没有具体阐述是如何得来的。但《内经》认为,经 络是运行气血的、有实质的通道是毋庸置疑的。现 代研究循经感传现象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感传的 行进路线与《灵枢·经脉》所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 一致,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四肢部基本一 致,躯干部常有偏离,而在头面部则变异较大。此 外,循经感传有时还可出现循十二经顺序衔接、流注 和经脉间交会、交叉现象,其中任、督两脉感传交会 的现象比较多见。奇经八脉的感传路线也与相应的 经络路线大致相同。经络路线实际上远较古书记载 的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因而认为《灵枢·经脉》所载 是一种“模式图”。而《内经》中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 描述并不多,主要从感觉性质、传递速度、个体差异、 趋向病所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如“中气穴,则针游于 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若行若止,如蚊虻止” (《灵枢·九针十二原》),“砻砻然如流水状”(《素问· 刺腰痛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小针 解》)等。在这些描述中,不是经络如何而是气血如 何。从《内经》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出发,气血是生命 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气血是经络的核心和灵魂,气血 的变化涵盖了各种已知和未知的生命现象,包括经 络现象。可以说,感传现象是气血(经络)变化的表 现之一,是可体验的变化。《内经》也可以把人体的 感传现象作为气血变化的实例归纳到经络中去。 《内经》融合运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总结归纳 了经络的流注路线,其中也包括部分血管和感传路 线。 4结语 综上所述,古人并不是连血管也发现不了,却发 现了经络。《内经》的经络实质是运用整体观建立起 来的,体现了当时医学认识水平,涵盖了体液循环系 统和部分感传现象等运行气血的通道。就气血经络 的关系而言,气血是变化的,经络的通闭也随之变 化,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通过对腧穴、经络的刺 激,最终目的是调控气血,进而达到调控人体功能的 目的。气血的变化涵盖了各种已知和未知的生命现 象。任何撇开体液循环系统等经络实质,去探寻某 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物质,都是有违《内经》原义, 也是行不通的。撇开《内经》的整体观去研究经络, 撇开气血去研究经络,也是对《内经》经络概念的曲 解,同样是行不通的。 致谢:本文承蒙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院 长胡玲教授审阅指导,谨致谢意! 收稿日期-2006.03.14 作者简介:何宗宝(1968.),男,安徽桐城人,针 灸推拿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康复理疗及中医保 健工作。 (上接第244页) 张景岳“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等病机理论的提出,此 外与脏腑经络结合形成的系统的病机体系,都极大 地促进了中医病机学乃至中医学的发展。虚实与 阴、阳,寒、热,表、里等一起构建了中医学的辨证纲 领,指导着中医临床的辨证、立法、处方。后世医家 还在《内经》五虚等虚证的基础上,发展理法方药臻 备的虚证体系,在现今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后世 医家虽然充分发展了《内经》虚实理论,但究其实质, 但仍没有跳出《内经》虚实理论框架,而且现今医家 有将虚实理论局限化的局势,虚实病机,虚实证候是 现今关注的核心,其他的虚实理论则有边缘化的趋 势。 参考文献: [1] 张景明,陈震霖.论虚实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 志,2005,11(11):804-805. 作者简介:卢红蓉(1977.),女,湖北人,助理研 究员,医学博士,从事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万方数据

《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 旧数据 文献链接 者 rong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STIC PKI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8,14(4) 被引用次数: 1.张景明;陈震霖<内经》论虚实病机[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 上也读过(10条 1.杨杰杜松 YANG Jie· DU Song《黄帝内经》中诊法理论体系概要[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 2.任秀玲. REN XiU-1ing《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气(精气)[期刊论文]一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1) 3.龚海洋.骆斌. GONG Hai-yang.LU0Bin浅谈《黄帝内经》对肥胖的认识[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4.张宇鹏《黄帝内经》臧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 5.李海玉. Li Haiyu《黄帝内经》之"火"辨析[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 6.任秀玲. REN XIU-1ing《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形神[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 08,23(6) 7.朱向东刘稼. ZHU Xiang-dong. LIU Jia《黄帝内经》中的治则探讨[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2023(5) 8.任秀玲. REN Xiu-ling《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3) 9.杨杰潘桂娟 YANG Jie. PAN Gui-juan《黄帝内经》脉学知识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13(12) 0.骆月珍.吴建锡.石蓉蓉.LU0Yue-zhen. wU Jia-xi. SHI Rong-rong浅析《黄帝内经》人体生理与疾病的季节 气象性[期刊论文]一科技通报2007,23(6) 1·邢玉瑞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 本文链接:h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jcyx200804002.aspx

《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 作者: 卢红蓉, LU Hong-rong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刊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8,14(4)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1条) 1.张景明;陈震霖 论虚实病机[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杨杰.杜松.YANG Jie.DU Song 《黄帝内经》中诊法理论体系概要[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 2. 任秀玲.REN Xiu-ling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气(精气)[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1) 3. 龚海洋.骆斌.GONG Hai-yang.LUO Bin 浅谈《黄帝内经》对肥胖的认识[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29(3) 4. 张宇鹏 《黄帝内经》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 5. 李海玉.Li Haiyu 《黄帝内经》之"火"辨析[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 6. 任秀玲.REN Xiu-ling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形神[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6) 7. 朱向东.刘稼.ZHU Xiang-dong.LIU Jia 《黄帝内经》中的治则探讨[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2006,23(5) 8. 任秀玲.REN Xiu-ling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3) 9. 杨杰.潘桂娟.YANG Jie.PAN Gui-juan 《黄帝内经》脉学知识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13(12) 10. 骆月珍.吴建锡.石蓉蓉.LUO Yue-zhen.WU Jian-xi.SHI Rong-rong 浅析《黄帝内经》人体生理与疾病的季节 气象性[期刊论文]-科技通报2007,23(6) 引证文献(1条) 1.邢玉瑞 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jcyx200804002.aspx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