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模拟试卷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书写在方格内。(2分) (1)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而不舍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chu)。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i)。 (4)《恰同学少年》塑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feng)华正茂的青年形象 写出汉字依次是 什雪一 2.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明有勤俭的美德,对自己向来要求严格,为人深居简出。 B.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 竿头更进一步。” C.学习要勤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尽快向老师不耻下问 D.“金钟”奖音乐颁奖晩会盛况空前,人们兴高采烈地欣赏精彩的节目。 3、修改病句:(2分) (1)在开展的街道两旁,有一幢幢高大的楼房,从楼房窗户里射出明朗的灯光。 (2)这是有效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品味加点的句子,并在横线上仿写。(2) 个人能否成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待失败的态度。能以积极的心态驾驭失败的 人,命运即使让他错过了夕阳,也必将让他看到满天的彩霞:命运即使让他- 也必将让他 5、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 人生画卷……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笑笑推荐理由 (2分) 书目:《三国演义》《西游记》《朝花夕拾》《童年》《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的名著:《 推荐理由: 6、综合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语层出不穷,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出现了两千多个,比如多媒体、 炒鱿鱼、追星族、粉丝等。读下面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至于说超女带来的一些生造词,只能眼不见心为净。Pk?我不懂!我以为是扑克的意 思呢。“玉米”“凉粉”?“盒饭”?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东西是可以入口的食 物。别让我在吃玉米和凉粉的时候想到我是在吃人 7、默写填空 7.填空。(10分) 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可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希望的两句诗是
初四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书写在方格内。(2 分 ) (1)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chù)。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 (4)《恰同学少年》塑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fēng)华正茂的青年形象 写出汉字依次是: --------------------------------------------------------------------------------------------------- 2.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小明有勤俭的美德,对自己向来要求严格,为人深居简出 ....。 B.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 竿头..更进一步。” C.学习要勤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尽快向老师不耻下问 ....。 D.“金钟”奖音乐颁奖晚会盛况空前,人们兴高采烈 ....地欣赏精彩的节目。 3、修改病句:(2 分) (1)在开展的街道两旁,有一幢幢高大的楼房,从楼房窗户里射出明朗的灯光。 (2)这是有效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品味加点的句子,并在横线上仿写。(2) 一个人能否成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待失败的态度。能以积极的心态驾驭失败的 人,命运即使让他错过了夕阳 ...........,也必将让他看到满天的彩霞 ............;命运即使让他----------------------, 也必将让他-------------------------------------------------。 5、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 人生画卷……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笑笑推荐理由。 (2 分) 书目:《三国演义》《西游记》《朝花夕拾》《童年》《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理由: 6、综合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语层出不穷,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出现了两千多个,比如多媒体、 炒鱿鱼、追星族、粉丝等。读下面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至于说超女带来的一些生造词,只能眼不见心为净。Pk?我不懂!我以为是扑克的意 思呢。“玉米”“凉粉”?“盒饭”?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东西是可以入口的食 物。别让我在吃玉米和凉粉的时候想到我是在吃人。 7、默写填空: 7.填空。(10 分) 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 ”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可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希望的两句诗是“ ,
④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 势的诗句是:“ (6)“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 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7)日前,有市民推荐“莲花”为丽水“市花”,认为莲花就如周敦颐在《爱莲 说》中所写的那样,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她具有 ”的君子品格,最能代表丽水形象。 (8)谁家玉笛暗飞声, (9)诗歌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二、阅读:(11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 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 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 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③适: 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⑤畜:同“蓄”。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 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渔人甚异之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3)颖脱不羁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辍 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 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 分) 答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④华夏文化讲究曲折 美 、 层 次 美 , 常 建 (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 中 的 “ , ”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 势的诗句是:“ , 。” (6)“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 阐 释 “ 恕 ” 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 , 。” (7)日前,有市民推荐“莲花”为丽水“市花”,认为莲花就如周敦颐在《爱莲 说 》 中 所 写 的 那 样 , 不 仅 具 有 外 在 美 , 更 重 要 的 是 她 具 有 “ , ”的君子品格,最能代表丽水形象。 (8)谁家玉笛暗飞声, 。 (9)诗歌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二、阅读:(11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 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 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 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 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 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渔人甚异之 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3)颖脱不羁 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 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 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 分) 答: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一)鹦鹉鱼的睡衣12分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 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 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 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 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 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 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 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 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 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 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 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晩。可是它们的睡 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 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 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 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 缚的危险。 选自《意林》2007年第5期 1.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3分 2.第4段中加点的词“就能”、“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3、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 分) 4文章末尾写到:“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 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类有哪些“作茧自缚”的行为。(3 分) (二)阅读《低头与昂首》,回答22-26题。(12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三、课外阅读: (一)鹦鹉鱼的睡衣 12 分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 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 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 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 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 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 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 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 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 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 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 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 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 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 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 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 缚的危险。 选自《意林》2007 年第 5 期 1.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3 分) 2.第 4 段中加点的词“就能”、“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2 分) 3、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 分) 4.文章末尾写到:“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 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类有哪些“作茧自缚”的行为。(3 分) (二)阅读《低 头与昂首》,回答 22—26 题。(12 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
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 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 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 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 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二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 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 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 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 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 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 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 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 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 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 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2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分) 2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2分) 26.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 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 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 点和理由。(3分) (三)阅读《被遗忘的稻草》,回答17-21题。(13分) 被遗忘的稻草 ①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冰后丢在堤岸上的 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 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一—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 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
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 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 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 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 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 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 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 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 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 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 “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 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 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 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 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2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2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24.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 分) 2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2 分) 26.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 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 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 点和理由。(3 分) (三)阅读《被遗忘的稻草》,回答 17—21 题。(13 分) 被遗忘的稻草 ①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冰后丢在堤岸上的 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 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 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
将这些稻草挑回去 ②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却仍然堆在田 埂上 ③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枯黄的稻草透 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 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 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浆。 ④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田里的草也长 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一一说不定人们会发现这一垛被遗忘的稻草。人们 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抽一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 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一垛稻草!”稻草便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 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垫坐得更舒适一些。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 着一团稻草,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⑤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降的霜突然而 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⑥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一场 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 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⑦冰雪消融,堤土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着稻 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 的到来。 17.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 19.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2分) 20.文章第⑥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 说说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3分) 21.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 四、作文:2007年8月,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日本大阪举行,男子110米跨栏预赛结束后, 刘翔跑了小组第一,13秒30。记者问刘翔:“今天天气有点风,对你有没有影响?”他说: 我从来不考虑天气。”记者又问:“你这个小组8个人力量比较弱,你是不是感到很轻松?” 他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来不考虑对手,我是跟自己赛跑。” 请你以“跟自己赛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内容自定,角度自选,体裁不限
将这些稻草挑回去。 ②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却仍然堆在田 埂上。 ③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枯黄的稻草透 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 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 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浆。 ④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田里的草也长 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说不定人们会发现这一垛被遗忘的稻草。人们 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抽一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 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一垛稻草!”稻草便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 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垫坐得更舒适一些。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 着一团稻草,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⑤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降的霜突然而 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⑥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一场 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 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⑦冰雪消融,堤土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着稻 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 的到来。 17.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 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 分) 19.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2 分) 20.文章第⑥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 说说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3 分) 21.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3 分) 四、作文:2007 年 8 月,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日本大阪举行,男子 110 米跨栏预赛结束后, 刘翔跑了小组第一,13 秒 30。记者问刘翔:“今天天气有点风,对你有没有影响?”他说: “我从来不考虑天气。”记者又问:“你这个小组 8 个人力量比较弱,你是不是感到很轻松?” 他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来不考虑对手,我是跟自己赛跑。” 请你以“跟自己赛跑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的文章,内容自定,角度自选,体裁不限